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可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所研究的全部元素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标出上一层与下层元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均按某一准则对该层元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解矩阵特征值问题,确定元素的排序权重,最后再进一步计算出各层次元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为决策问题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特别适用于无结构问题的建模。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环境保护、冲突求解及决策预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的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整理、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中间层(准则层)、最高层(总目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析同层因素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

三、确定权重值的基本原理

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假设有n 个物体12,,,n A A A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物体i A 占这n 个物体总重量的比重(权重)呢?设n 个物体12,,,n A A A 重量分别为12,,,n w w w 。现将这些物体的重量两两进行比较如下:

若以矩阵A 来表示各物体的这种相互重量关系,即

1112121

2221

2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w w w w w w ??

? ?

= ?

???

则A 称为判断矩阵。若取重量向量12(,,,)T n W w w w =,则有

AW n W =?

于是W 是判断矩阵A 的特征向量,n 是A 的一个特征值。

基本原理 如果有一组物体,需要知道它们的重量,而又没有衡器,那么就可以通过两两比较它们的相互重量,得出每对物体重量比的判断,从而构成判断矩阵;然后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就可以得出这一组物体的相对重量。

在复杂的决策问题研究中,对于一些无法度量的因素,只要引入合理的度量标度,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度量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为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大体上可按下面五个步骤进行:

1.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多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

(1)最高层: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2)中间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

(3)最底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上述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存在这样的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仅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带来困难。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层次结构必须建立在决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有全面深入认识基础上,如果在层次划分和确定层次元素间的支配关系上举棋不定,那么最好重新分析问题,弄清元素间相互关系,以确保建立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是层次分析法中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层次结构形式。当一个复杂问题仅仅用递阶层次结构难以表示,这时就要用更复杂的形式,如内部依存的递阶层结构、反馈层次结构等,它们都是递阶层次结构的扩展形式。

2.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元素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以上层次的元素C 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层次的元素为12,,,n u u u ,目的是要按它们对于准则C 的相对重要性赋于12,,,n u u u 相应的权重,当12,,,n u u u 对于C 的重要性可以直接定量表示时(如利润多少、消耗材料量等),它们相应的权重量可以直接确定,但对于大多数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元素的权重不容易直接获得,这时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导出它们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所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就是两两比较的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决策者要反复地回答问题,针对准则C ,两个元素i u 和j u 那 一个更重要,重要程度如何?并按1-9的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下表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这样对于准则C ,n 个被比较元素通过两两比较构成一个判断矩阵

1111

n n nn a a A a a ?? ?=

? ???

其中ij a 就是元素i u 与j u 相对于准则C 的重要性比例标度。1—9比例标度的含义:

1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4,6,8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若元素i u 与元素j u 的重要性之比为ij a ,那么元素j u 与元素i u 重要性之比为 ij a 的倒数。显然,判断矩阵具有如下性质:

(1)0ij a >;

(2)1

ji ij a a -=; (3)1ii a =。

这样的判断矩阵A 称为正互反矩阵。由于判断矩阵A 所具有的性质,我们对于一 个n 个元素构成的判断矩阵只需给出其上(或下)三角的(1)/2n n -个判断即可。

若判断矩阵A 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等式:ij jk ik a a a =时,则A 称为一 致性矩阵。

关于判断矩阵,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要用两两比较?为什么要 用1—9比例标度?为什么要限制被比较个数不超过9个以及(1)/2n n -个比较是否必要?

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不难看出,许多被测对象只具有相对性质,因而难以用一个绝对标度进行衡量,诸如安全、幸福等概念很难有一个绝对标准,只能在比较中进行估计。这提示我们,在社会、经济以及一些类似问题的某些属性的测度中可以考虑采用一种相对标度。层次分析法所提出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是一种既能适应各种属性测度又能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和判断矩阵的一种相对标度,它的应用可以使系统从无结构向结构化和有序状态转化,因而不能不认为是系统分析中的一大突破。

在判断矩阵建立上,层次分析采用了1—9比例标度,这是由于这种比例标度,适合人们进行判断时的心理习惯。首先我们认为参与比较的对象对于它们所从属的性质或准则有较为接近的强度,否则比较判断的定量化就没有意义了,因而比例标度范围不必过大。如果出现强度在数量级上相差过于悬殊的情形,可以将数量级小的那些对象合并,或将数量级大的对象分解,使强度保持在接近的数量级上,再实施两两比较。其次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进行比较判断时,通常用相等、较强(弱)、明显强(弱)、很强(弱)、绝对强(弱)这类语言来表达两个因素的某种属性的比较。如果再分仔细些,可以在相邻两级中再插入一级,这样正好是9级,因而用9个数字表达是合适的,而且,这种判断具有互反性。那么能否取1—9之间的非整数作为比例标度呢?一般说来没有必要,这是因为对于一个难以定量的对象提供一个过于精确的标度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另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更细的标度所得的结果与1—9标度的结果一样。当然,如果事物的属性强度十分接近时,也可采用其它标度。

最后,应该指出,一般地作(1)/2n n -次两两比较是必要的。有人认为把所有元素和某个元素比较,即只做1n -个比较就可以了,但这种作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病:任何一个判断的失误均可导致不合理的排序,而个别判断的失误对于难以

定量的系统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进行多次比较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反复比较,从而导致一个合理的排序。

3.权向量和一致性指标

通过两两成对比较得到的判断矩阵A 不一定满足矩阵的一致性条件,于是找到一个数量标准来衡量矩阵A 的不一致程度显得很必要。

设12(,,,)T n W w w w =是n 阶判断矩阵A 的排序权重向量,当A 为一致性矩阵时,显然有:

1112121

2221

2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w w w w w w ??

? ?= ?

???12121

11n

n w w w w w w ??

??? ?=

? ???

???

这表明12(,,,)T n W w w w =为A 的特征向量,且特征根为n ,也就是说,对于一致的判断矩阵来说排序向量W 就是A 的特征向量。反过来,如果A 是一致的正

互反阵,则有以下性质:1

1, , ii ij ji ij jk ik a a a a a a -==?=,

()

()1

111121112

111ij n n x

n a a

A a a a a a --?-?? ? ?== ? ? ???

因此

()1111111111111111111112121212121112

1111111111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这表明11

111

121(,,,)T n W a a a ---=为A 的特征向量,并且由于A 是相对向量W 关于目标Z 的判断矩阵,则W 为诸对象的一个排序。

另外,一致的正互反矩阵A 还具有下述性质: (1)A 的转置T A 也是一致的;

(2)A 的每一行均为任意指定的一行的正数倍数,从而()1R A = (3)A 的最大特征根max n λ=,其余特征根全为0;

(4) 若A 的max λ对应的特征向量()12, , , T

n W w w w =,则/ij i j a w w =

由上述性质可知,当W 是一致阵时,max n λ=,将max λ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 化后记为()12, , , T

n W w w w =,其中1

1n

i i w ==∑,W 称为权向量,它表示了在目

标Z 中的权重。

关于正互反阵A ,根据矩阵论的Perron-Frobenius 定理,有如下结论: 定理 设A 是n 阶正互反方阵,max λ是A 的模最大的特征根,则 (1)max λ必为正的特征根,且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是正向量;

(2)A 的任何其它特征根λ恒有:λ

λ;

(3)max n λ=为A 的单特征根,因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除差一个常数因子外是唯一的。

据此,如果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则max n λ>,并且这时的特征向量W 就不能真实地反映12{,,,}n y y y 在目标Z 中所占比重。衡量不一致程度的数量指标叫做一致性指标,定义为

max 1

n

CI n λ-=

-

由于 ,实际上CI 相当于1n -个特征根(最大的除外)的平均值。显然,对于一致性正互反矩阵来说,0CI =。

但是,仅依CI 值作为判断矩阵A 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的标准是不够的,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多样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片面性跟问题的因素多少、规模大小有关,即随着n 值(1—9)的增大,误差增大,为此,引进了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

对于1n =—1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为:

定义CR 为一致性比率,则CR RI

=

,当0.10CR <时,则称判断矩阵具有满 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下面给出最大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的方法。

(ⅰ)将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归一化:1

(,1,2,,)ij

ij n kj

k a a i j n a ===∑。

(ⅱ)归一化后的矩阵按行相加:1

(1,2,,)n

i ij j w a i n ===∑。

(ⅲ)对向量归一化,即1

i

i n

j

j w w w

==

∑则为所求特征向量。

(ⅳ)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max 1

()n

i

i i

Aw nw λ==∑

上式中()i Aw 表示向量的第i 个元素。

5.层次分析法的总排序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若上一层次A 包含k 个因素12,,,k A A A ,其层次总排序的权值分别为12,,,k a a a ,下一层次B 包含m 个因素12,,,m B B B ,对于因素j A 的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别为12,,,j j mj b b b (当k B 与j A 无关时,取kj b 为0),此时B 层次的总排序的权值由下表给出:

这一过程是从高层到低层进行的,如果B 层次某些因素对于j A 单排序的一 致性指标为j CI ,相应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j RI ,则B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 率为

11

k

j

j

j k

j j

j a CI

CR a RI

===

∑∑

类似地,当0.10CR <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五、应用实例

某工厂有一笔企业留成利润,要由厂领导和职代会决定如何利用,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发奖金、扩建福利设施、引用新设备,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如何合理利用这笔利润?

第一步 对于这个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所有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改善职工生活,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所示。

第二步 构造判断矩阵,并求最大特征根、特征向量、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结果如下:

判断矩阵Z —C :

max 3.308,0.019,0.033CI CR λ===

判断矩阵1C -P :

max 2,0CI λ==

判断矩阵2C -P :

max 2,0CI λ== 判断矩阵3C -P :

max 2,0CI λ==

第三步 各方案对总目标Z 的层次总排序见下表:

第四步 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0.10500.63700.25800,0CI CR =?+?+?==

因此,三种方案的相对优先排序为:312P P P >>,利润分配比例为:引进新设备

点53.1%,发奖金点25.1%,用于改善福利事业点21.8%。

六、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程序

运用AHP

法进行决策时,需要经历以下4个步骤:

1.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

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

4.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

5.进行一致性检验。

七、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

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则:

1.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2.注意相比较元素之间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仪器分析第5讲 光学分析法概述(第七章)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概述《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概述 §7.1光学分析法概要(Introduction to Spectroscopy) 1.光学分析法及分类 ? 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 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1.电磁辐射(电磁波,光):以巨大速度通过空 间、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是检测物质内在微观信息的最佳信使。 2.电磁辐射的性质:具有波、粒二像性;其能量交换一般为单光子形式,且必须满足量子跃迁能量公式: 3.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就称光谱。 λ νc h h E ? =?= γ射线→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高能辐射区γ射线 能量最高,来源于核能级跃迁 χ射线 来自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紫外光 来自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可见光红外光 来自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微波 来自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无线电波 来自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波长长 光谱分析法 基于测量辐射的波长及强度。 这些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特定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 光谱的强度与物质的含量有关,可进行定量分析。 ? 根据电磁辐射的本质,可分为 ? 原子光谱:由原子内层或外层能级的变化产生,表现为线状光谱 ? 分子光谱: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带状光谱 ? 根据辐射能量传递的方式,可分为发射、吸收、荧光、拉曼光谱等。

不涉及光谱的测定,即不涉及能级的跃迁,而主要是利用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这个相互作用引起电磁辐射在方向上的改变或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利用这些改变可以进行分析。 非光谱分析法 2. 电磁辐射参数及应用 微波区0.1nm~1m 中红外光区2.5~50μm 可见光区 400~800nm 远紫外区10~200nm 吸收光谱法:顺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无线电波区 >1m 电子和核自旋 远红外光区50~1000μm 分子转动能级 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Raman 散射 近红外光区0.78~2.5μm 分子振动能级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分析、分子荧光分析、分子磷光分析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近紫外光区200~400nm 外层电子跃迁X 射线荧光分析法 X射线区0.001~10nm K,L 层电子跃迁γ射线光谱法、Mossbauer 谱法γ射线区 5~140 pm 核能级 涉及方法 电磁波区域波长λ迁能级类型3. 各种光分析法简介 ? 发射光谱法 ?γ射线光谱法?x 射线荧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荧光分析法?分子荧光分析法?分子磷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 ? 吸收光谱法 ?莫斯堡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顺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散射 ? Roman 散射

色谱分析法概论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思考题和习题 1.在一液液色谱柱上,组分A和B的K分别为10和15,柱的固定相体积为,流动相体积为,流速为min。求A、B的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 2.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试样的结果如下:死时间为1min,组分1的保留时间为14min,组分2的保留时间为17min,峰宽为1min。(1) 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及塔板高度H;(2) 求调整 保留时间 ' R1 t 及 ' R2 t ;(3) 用组分2 求n ef及H ef;(4) 求容量因子k1及k2;(5) 求相对保留值1,2 r 和分离度 R。 3.一根分配色谱柱,校正到柱温、柱压下的载气流速为min;由固定液的涂量及固定液在柱温下的密度计算得V s=。分离一个含四组分的试样,测得这些组分的保留时间:苯、甲苯、乙苯,异丙苯,死时间为。求:(1) 死体积;(2) 这些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3) 它们在此柱温下的分配系数(假定检测器及柱头等体积可以忽略);(4) 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比?。 (1) V0=t0×u=×min=10.5cm3 (2) ' R t(苯) =-= , ' R t(甲苯) =-= , ' R t(乙苯) =-= , ' R t(异丙苯) =-= 4.在一根甲基硅橡胶 (OV-1) 色谱柱上,柱温120℃。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甲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苯、3-正己酮、正丁酸乙酯、正己醇及某正构饱和烷烃。(1) 求出后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何物质? (2) 解释上述五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 (3)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以减小计算误差。 ①根据保留指数的公式和意义,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 设某正构烷烃的碳数为x,则 解此方程得x=5, 所以该正构烷烃为正戊烷。 (2)上述五个化合物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正己醇>正丁酸乙酯>3-正己酮>苯>正戊烷,根据气液色谱固定液的作用原理,在弱极性的OV-1柱上保留能力由强到弱,即保留指数由大至小。 (3)选择正构饱和烷烃物质对的t R值最好与被测物质的t R值相近,以减小测定误差。 5.某色谱柱长100cm,流动相流速为0.1cm/s,已知组分A的洗脱时间为40 min,求组分A在流动相中的时间和保留比R?=t0/t R为多少。, 流动相流过色谱柱所需的时间即死时间t0,即为组分A在流动相中的停留时间: t0=L/u=100/×60)= 组分A的洗脱时间即其保留时间t R 保留比R?=t0/t R=40= 6.某YWG-C18H37 4.6mm×25cm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测得苯和萘的t R和W1/2分别为和 min, 和 min。求柱效和分离度。

光学分析法概论

第九章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 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 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 棱镜: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 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 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 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

第九章 光学分析法概论

. 第九章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 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 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 棱镜: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 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 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 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 1 / 1'.

信号分析方法总结

信号分析方法总结 随机信号:不能用明确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它反映的通常是一个随机过程,只能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 随机现象的单个时间历程称为样本函数。随机现象可能产生的全部样本函数的集合,称为随机过程 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 时间历程 描述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平均值 ∑=- = N i i x N x 1 1 均方值用来描述信号的平均能量或平均功率 ∑=-= N i i x N x 1 22 1 均方根值(RMS )为均方值的正平方根。是信号幅度最恰当的量度 方差表示信号偏离其均值的程度,是描述数据的动态分量∑=---=N i i x x x N 1 22 )(11σ 斜度α反映随机信号的幅值概率密度函数对于纵坐标的不对称性∑== N i i N x 1 3 1 α 峭度β对大幅值非常敏感。当其概率增加时,β值将迅速增大,有利于探测奇异振动信号 ∑== N i i N x 1 14β 信号的预处理: 1 预滤波 2 零均值化:消除数据中的直流分量 )()()(^n x n x n x - -=。 3 错点剔除:以标准差为基础的野点剔除法 4 消除趋势项

相关分析 1 自相关分析a=xcorr(x) 自相关函数描述一个时刻的信号与另一时刻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程上利用自相关函数检查混杂在随机噪声中有无周期性信号 2 互相关函数a=xcorr(x,y) 利用互相关函数所提供的延迟信号,可以研究信号传递通道和振源情况,也可以检测隐藏在外界噪声中的信号 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1 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自谱) 自功率谱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反映了振动能量在各个频率上的分布情况,因此在工程上应用十分广泛 2 互功率谱密度函数(互谱) 互谱不像自谱那样具有比较明显的物理意义,但它在频率域描述两个随机过程的相关性是有意义的。 3 频响函数 它是被测系统的动力特性在频域内的表现形式 4 相干函数 表示整个频段内响应和激励之间的相关性)(2 f yx γ=0表示不相干,)(2 f yx γ=1完全相干,即响应完全由激励引起,干扰为零。相干函数可以用来检验频响函数和互谱的测量精度和置信水平,也可以用来识别噪声的声源和非线性程度。一般认为相干值大于0.8时,频响函数的估计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

库仑分析法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 2O 3 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 2来滴定Tl+, Tl++ Br 2 ─→ Tl+ 2Br-到达终点时测得 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 r(Tl) = 204.4] ( ) A 7.203×10-4 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

第七章 lAB VIEW信号分析与处理1

第六章信号处理与分析 6.1概述 数字信号在我们周围无所不在。因为数字信号具有高保真、低噪声和便于信号处理的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话公司使用数字信号传输语音,广播、电视和高保真音响系统也都在逐渐数字化。太空中的卫星将测得数据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发送到地面接收站。对遥远星球和外部空间拍摄的照片也是采用数字方法处理,去除干扰,获得有用的信息。经济数据、人口普查结果、股票市场价格都可以采用数字信号的形式获得。因为数字信号处理具有这么多优点,在用计算机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之前也常把它们先转换成数字信号。本章将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并介绍由上百个数字信号处理和分析的VI构成的LabVIEW分析软件库。 目前,对于实时分析系统,高速浮点运算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学数据处理、语音识别、数字音频和图像处理等各种领域。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于,无法从刚刚采集的数据立刻得到有用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必须消除噪音干扰、纠正设备故障而破坏的数据,或者补偿环境影响,如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分析和处理数字信号,可以从噪声中分离出有用的信息,并用比原始数据更全面的表格显示这些信息。下图显示的是经过处理的数据曲线。

用于测量的虚拟仪器(VI) 用于测量的虚拟仪器(VI)执行的典型的测量任务有: ●计算信号中存在的总的谐波失真。 ●决定系统的脉冲响应或传递函数。 ●估计系统的动态响应参数,例如上升时间、超调量等等。 ●计算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估计信号中含有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 在过去,这些计算工作需要通过特定的实验工作台来进行,而用于测量的虚拟仪器可以使这些测量工作通过LabVIEW程序语言在台式机上进行。这些用于测量的虚拟仪器是建立在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之上,有如下的特性: ●输入的时域信号被假定为实数值。 ●输出数据中包含大小、相位,并且用合适的单位进行了刻度,可用来直接进行 图形的绘制。 ●计算出来的频谱是单边的(single_sided),范围从直流分量到Nyquist频率(二 分之一取样频率)。(即没有负频率出现) ●需要时可以使用窗函数,窗是经过刻度地,因此每个窗提供相同的频谱幅度峰 值,可以精确地限制信号的幅值。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数据采集VI的输出直接连接到测量VI的输入端。测量VI的输出又可以连接到绘图VI以得到可视的显示。 有些测量VI用来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换,例如计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功率谱、网路的传递函数等等。另一些测量VI可以刻度时域窗和对功率和频率进行估算。 本章我们将介绍测量VI中常用的一些数字信号处理函数。 LabVIEW的流程图编程方法和分析VI库的扩展工具箱使得分析软件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LabVIEW 分析VI通过一些可以互相连接的VI,提供了最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你不必像在普通编程语言中那样关心分析步骤的具体细节,而可以集中注意力解决信号处理与分析方面的问题。LabVIEW 6i版本中,有两个子模板涉及信号处理和数学,分别是Analyze 子模板和Methematics子模板。这里主要涉及前者。 进入Functions模板Analyze》Signal Processing子模板。 其中共有6个分析VI库。其中包括: ①.Signal Generation(信号发生):用于产生数字特性曲线和波形。 ②.Time Domain(时域分析):用于进行频域转换、频域分析等。 ③.Frequency Domain(频域分析): ④.Measurement(测量函数):用于执行各种测量功能,例如单边FFT、频谱、比例加窗以及泄漏频谱、能量的估算。 ⑤.Digital Filters(数字滤波器):用于执行IIR、FIR 和非线性滤波功能。

信号分析方法概述

信号分析方法概述 通信的基础理论就是信号分析的两种方法:1 就是将信号描述成时间的函数,2就是将信号描述成频率的函数。 也有用时域与频率联合起来表示信号的方法。时域、频域两种分析方法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它们提供的信息都就是一样,只就是在不同的时候分析起来哪个方便就用哪个。 思考: 原则上时域中只有一个信号波(时域的频率实际上就是开关器件转动速度或时钟循环次数,时域中只有周期的概念),而对应频域(纯数学概念)则有多个频率分量。 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生活在时域与空间域之中(加起来构成了三维空间),所以比较好理解时域的波形(其参数有:符号周期、时钟频率、幅值、相位)、空间域的多径信号也比较好理解。 但数学告诉我们,自己生活在N维空间之中,频域就就是其中一维。时域的信号在频域中会被对应到多个频率中,频域的每个信号有自己的频率、幅值、相位、周期(它们取值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符号,所以频域中每个信号的频率范围就构成了一个传输信道。 时域中波形变换速度越快(上升时间越短),对应频域的频率点越丰富。 所以:OFDM中,IFFT把频域转时域的原因就是:IFFT的输入就是多个频率抽样点(即各子信道的符号),而IFFT之后只有一个波形,其中即OFDM符号,只有一个周期。 时域 时域就是真实世界,就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就是在时域中发展与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 时钟波形的两个重要参数就是时钟周期与上升时间。 时钟周期就就是时钟循环重复一次的时间间隔,通产用ns度量。时钟频率Fclock,即1秒钟内时钟循环的次数,就是时钟周期Tclock的倒数。 Fclock=1/Tclock

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

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速c≈3×1010cm·s-1是在中测得的。 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和。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 4.钠的基态光谱支项为 ,钠的共振谱线以表示。 5.,和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 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10cm·s-1)。 (1)波长588.9nm ;(2)波数400cm-1; (3)频率2.5×1013Hz ;(4)波长300nm 。 二.选择题 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 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 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 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J值? A.1 B.2 C.3 D.4 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 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 5.带光谱是由于 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发射的结果 ?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速c≈3×1010cm·s-1是在头真空中测得的。 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X 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紫外光和可见光。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红外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紫外可见光。 4.钠的基态光谱项为 32S 1/2 ,钠的共振谱线以 32P 3/2 或32P 312 表 示。 5.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 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10cm·s-1)。 (1)波长588.9nm ;(2)波数400cm-1; (3)频率2.5×1013Hz ;(4)波长300nm 。 二.选择题 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A) 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 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B) 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 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J值?(C) A.1 B.2 C.3 D.4 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B) 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 5.带光谱是由于(B) 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受激发射的结果 一、选择题 1、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射线、

光谱分析法概述

光谱分析法概论 ~ 第一节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是一种以强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量子流,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波动性:用波长、波数、频率作为表征 波长是在波的传播路线上具有相同振动相位的相邻两点之间的线性距离,常用nm作为单位 波数是每厘米长度中波的数目,单位cm-1 频率是每秒内的波动次数,单位Hz 在真空中波长、波数和频率的关系 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5*10 10cm*s 所有电磁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同 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由于电磁辐射与介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稍小一些 2 光的微粒性:用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E作为表征 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H是普朗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2*10-34 J*s 能量E的单位常用电子伏特(eV)和焦耳(J)表示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以下两种: 1 涉及物质内能变化的:吸收、产生荧光、磷光、拉曼散射 2 不涉及物质内能变化的:透射、折射、非拉曼散射、衍射、旋光 当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等透明介质时,电磁辐射的交变电场导致分子(或原子)外层电子相对其核的震荡,造成这些分子(或原子)周期性的变化 1如果入射的电磁辐射能量正好与介质分子(或原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相等,介质分子(或原子)就会选择性地吸收这部分辐射能,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寿命很短)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通常以(1)热的形式(2)发生化学变化(光化学变化)(3)以荧光及磷光的形式发射出所吸收的能量并回到基态 2 如果入射的电磁辐射能量与介质分子(或原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不相等,则电磁辐射不被吸收,分子(或 原子)极化所需的能量仅被介质分子(或原子)瞬间保留,然后被再发射,从而产生光的透射、非拉曼发射、反射、折射等物理现象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一、常用的光学分析方法

信号分析方法

3.3齿轮及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 齿轮及齿轮箱中轴、齿轮和滚动轴承正常运行时,一般其振动信号是平稳信号,信号频率成分有各轴的转动频率和齿轮的啮合频率等,当发生故障,其振动信号频率成分或幅值发生变化,一般有以下三种特征: (1)信号是稳态的,但对应特征频率的幅值发生明显变化,振动能量有较大的变化。这类故障是以齿轮均匀磨损为代表的。 (2)信号是周期平稳信号,出现了有规律的冲击或调制现象。这类故障一般是齿轮或滚动轴承已经发生轻度或较严重的故障。 (3)信号中出现无规律的冲击或调制现象,这类故障一般是齿轮或滚动轴承已经发生严重的故障。 但是并不是说出现调制现象就一定有故障,所以就需要利用振动信号在频域和时域内进行诊断,来达到诊断故障的目的。而振动信号是齿轮故障特征信息的主要载体,目前能够通过各种振动信号传感器、放大器及其它测量仪器很方便地测量出齿轮箱的振动信号,通过各种分析和处理方法提取其故障特征信息。特征分析的结果是否正确、可靠,特征量的选择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故障诊断的正确性。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齿轮振动信号常规的分析方法。 3.3.1时域统计特征 时域统计指标根据量纲和无量纲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常用的有量纲特征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峰值、均值、均方值和方差;另一部分称为无量纲的特征分析值,包括方根幅值、平均幅值、均方幅值、峭度、波形指标、峰值指标、脉冲指标和裕度指标。在齿轮箱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中,要特别注意这两部分指标的综合运用,有量纲特征值一般随着齿轮箱的不同而改变,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齿轮箱测量得到的有量纲特征值是没有对比性的,有时甚至同种类和大小的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测量得到的有量纲特征值也不能直接进行对比。而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齿轮箱测量得到的无量纲的特征分析值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对比的。对于有限长度的离散时间序列1210,,,,-n x x x x ,其有量纲的统计特征值为: 最大值 }max{max i x x = 最小值 }min{min i x x = 峰峰值 min max x x x p p -=- 均值 ∑-==10 1 n i i x N x

小信号分析法重点笔记

开关电源的反馈环路设计是开关电源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一个电源性能的好坏。要设计一个好的环路,必须要知道主回路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主回路的数学模型,设计反馈补偿环路。开关电源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但可以对其静态工作点附近进行局部线性化,这种方法称为小信号分析法。 以一个CCM模式的BOOST电路为例 其增益为: 其增益曲线为: 其中M和D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但在其静态工作点M附近很小的一个 区域范围内,占空比的很小的扰动和增益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因此在这个很小的区域范围内,我们可以用线性分析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分析。这就是小信号分析的基本思路。 因此要对一个电源进行小信号建模,其步骤也很简单,第一步就是求出其静态工作点,第二步就是叠加扰动,第三步就是分离扰动,进行线性化,第四步就是拉氏变换,得到其频域特性方程,也就是我们说的传递函数。 要对一个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保证得到的工作点是“静”态的。因此有两个假设条件: 1,一个开关周期内,不含有低频扰动。因此叠加的交流扰动小信号的频率应该

远远小于开关频率。这个假设称为低频假设 2,电路中的状态变量不含有高频开关纹波分量。也就是系统的转折频率要远远小于开关频率。这个假设称为小纹波假设。 其次为了保证这个扰动是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因此有第三个假设条件:3,交流小信号的幅值必须远远小于直流分量的幅值。这个称为小信号假设。 对于PWM模式下的开关电源,通常都能满足以上三个假设条件,因此可以使用小信号分析法进行建模。 对于谐振变换器来说,由于谐振变换器含有一个谐振槽路。在一个开关时区或多个开关时区内,谐振槽路中各电量为正弦量,或者其有效成分是正弦量。正弦量的幅值是在大范围变化的,因此在研究PWM型变换器所使用的“小纹波假设”在谐振槽路的小信号建模中不再适用。 对于谐振变换器,通常采用数据采样法或者扩展描述函数法进行建模。 以一个CCM模式下的BUCK电路为例,应用上面的四个步骤,来建立一个小信号模型。对于一个BUCK电路 当开关管开通时,也就是在(0-DTs)区间。其状态方程为 当开关管S断开时,二极管D导通,忽略二极管D的压降,可得到等效电路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库仑分析法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 2O 3 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 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 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 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 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 2来滴定Tl+, Tl++ Br 2 ─→ Tl+ 2Br-到达终点时测得 电流为,时间为,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 r (Tl) = ] ( ) A ×10-4 B ×10-3 C ×10-3_ D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仪器分析 第17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习题讲解

第17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思考题 9.试推导有效塔板数与分离度的关系式: 2 2116?? ? ??-??ααR n =有效 证明:∵ 2 ' 2216R t n W ?? ? ??? 有效= (1) 2 2 W W +R2R112(t -t ) R = 设W 1=W 2 2 2'' 2010212222[()()]2()22R R R R t t t t t t W W W W ----==+R2R112(t -t )R = ''1R t R -R22t W = (2) 将(2)代入(1)式,得: '22 ' '2222221 '''221'1 1616()16()11R R R R R R R t t t n R R R t t t t αα???==?? ?--??-有效= 10. 试推导最小板高的计算式:BC A H 2+=最小 证明:∵B H A Cu u =++ (1) 微分,得 2dH B C du u =-+ 令 0dH du =,则 2 0B C u - += opt u = (2) 将(2)代入(1),得: H A =+最小

习题 1.在一根 2.00m 的硅油柱上分析一个混合物得下列数据:苯、甲苯及乙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0s 、122s 、181s ;半峰宽为0.211cm 、0.291cm 及0.409cm(用读数显微镜测得),已知记录纸速为1200mm/h ,求此色谱柱对每种组分的理论塔板数及塔板高度。 解:∵2 2 /1)( 54.5W t n R = 注意:分子分母单位应保持一致 mm n L H W t n R 3.28852000,8853600 /120011.28054.554.52 2 2/1===)( =)(=苯苯苯 苯苯= mm n L H W t n R 8.110822000,10823600 /120091.212254.554.52 2 2/1===)( =)(=甲苯甲苯甲苯 甲苯甲苯= mm n L H W t n R 7.112062000,12063600 /120009.418154.554.52 2 2/1===)( =)(=乙苯乙苯乙苯 乙苯乙苯= 2.在一根 3.0m 长的色谱柱上分离样品的结果如图17-14所示。 图17-14 一个样品的色谱图 (1)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及塔板高度H; (2)求调整保留时间t R1’及t R2`;(3)求有效塔板数n 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 有效;(4)求容量因子k 1及k 2;(5)求使二组分R s 为1.5时的柱长。 解:(1)3222106.4)0 .117 (16)( 162 ?=?==w t n R mm n L H 65.0106.430003=?= = (2)t R1′= t R1-t 0 =14-1.0=13.0min t R2′=t R2-t 0=17-1.0=16.0min (3) 32 22'101.4)0.10.16(16)( 162 ?=?==w t n R 有效 mm n L H 73.0101.430003 =?==有效 有效 (4)130.10.130' 11 ===t t k R 160 .10 .160' 22===t t k R (5)假设两组分峰宽相等。

第九章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

第九章 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 (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1.某电解池的内阻为0.5Ω,铜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分解电压为1.35V ,问要获得0.75A 的电解电流(假设在此电流密度下浓差极化可以忽略不计),外加电压应是多少? 解:r =0.5, E a =1.35V , i =0.75A E 外=E 外 + ir =1.35+0.75×0.5=1.725V 2.一个0.1 mo1·L -1 CuSO 4溶液,其中H 2SO 4的浓度为1 mol·L -1,用两个铂电极进行电 解,氧在铂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40 V ,氢在铜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60 V 。 (1)外加电压达到何值Cu 才开始在阴极析出。 (2)若外加电压刚好等于氢析出的分解电压,当电解完毕时留在溶液中未析出的铜的浓度是多少? 解:(1)307.0100.0lg 2059.0337.0=+=c E V 22.1110013.1110127.2lg 4059.0229.1][][lg 4059.0229.125442242=????+=+=+O H H E O a ρV E 外=E a +ηa –E c =1.22+0.40-0.307=1.313V (2)V H E c c 60.060.01lg 059.0]lg[059.00-=-=-+=+η 即E c = –0.60V ]lg[2059.0337.060.02++=-Cu [Cu 2+]=1.73×10-32mol·L -1 3.有人建议用电解沉积法分离含0.800 mol·L -1 Zn 2+ 和0.060 mol·L -1 Co 2+的溶液中的阳离子。 (1)假定这一分离可以实现,试指出哪一种阳离子将被沉积,哪一种阳离子仍留在溶液中? (2)假定以1.0?10–6 mo1·L -1的残留浓度为定量分离的一个合理标志,为达到这一分离必须让阴极电位控制在(如果存在的话)什么范围内(对饱和甘汞电极)? 解:[Zn 2+]=0.800 mol·L -1 [Co 2+]=0.060 mol·L -1 (1)766.0800.0lg 2059.0763.0]lg[2059.02/0/22-=+-=+ =+++Zn E E Zn Zn Zn Zn V 313.0060.0lg 2059.0277.0]lg[2059.02/0/22-=+-=+=+++Co E E Co Co Co Co V 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析出,析出电位正者先析出,所以Co 2+先沉积,Zn 2+后沉积. (2)E SCE =0.242V , [Co 2+]=1.0×10-6mol·L -1 454.0)100.1lg(2059.0277.06/2-=?+-=-+Co Co E V 696.0242.0454.0/2-=--=-=+SCE Co Co c E E E V (vs SCE) 控制阴极电位:–0.454 ~ –0.766V(vs NHE) –0.696 ~ –1.008V(vs SCE) 4.一个炼焦厂下游河水中的含酚量用库仑法进行测定。为此,取100 mL 水样,酸化并加入过量KBr ,电解产生的Br 2同酚发生如下反应: C 6H 5OH + 3Br 2 ? Br 3C 6H 2OH + 3HBr 电解电流为0.0208 A ,需要580 s 。问水样中含酚量为多少(μg·mL -1)? 解:100mL 水样

信号分析

第一章 信号分析基础 ● 主要内容: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方法。 ● 本章要求:了解信号的分类,掌握将确定信号的时域描述变换为频域描述的数 学方法,熟练掌握对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步骤与作图方法,熟知其频谱特点。 ● 本章重点:确定性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本章的难点:频域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第一节 概述 一、信号的分类 信号按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两大类。以上两大类信号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做进一步的划分,具体分类如下所示。 按取值情况的不同分为 ● 连续信号,如图1-1(a ) 所示。 ● 离散信号如图1-1(b ) 所示。 二、信号的描述方式 时域描述:以时间t 为自变量,用一个时间函数来表示信号称为信号的,如图1-2(a )所示。 频域描述:把信号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即以频率f 作为自变量建立信号与频率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2(b )所示。 (a ) (b ) 图1-1 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 (a ) (b ) 图1-2 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的描述 ????? ???? ?????????????????????????非平稳随机信号非各态历经信号各态历经信号平稳信号号)非确定性信号(随机信瞬变信号准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复杂周期信号 弦信号余正周期信号确定性信号信号)(

第二节 周期信号的频谱 一、概述 周期信号数学表达的通式为: ),21() ()(???±±=+=,n nT t x t x 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 )sin()(0θω+=t A t x 周期方波: ?? ?? ?≥≤--≤≤=0 2 ,2 0, )(t T A T t A t x 幅值A 、角频率ω0初相角θ可完全确定一个正弦信号,方波为多频率结构,要明确多频 结构,必须设法获得方波的频域描述。 问题提出:能否用正弦信号(简谐信号)描述方波(复杂周期信号)信号? 解决办法:实现的数学工具是傅里叶级数。 二、傅里叶级数与应用 1.傅里叶级数 一个周期为T 的周期函数x(t),如果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在一个周期内,可以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狄里赫利条件: 1)在一个周期内,处处连续或只存在有限个间断点; 2)在一个周期内,极值点的个数是有限的; 3)在一个周期内,函数是绝对可积。 三角傅里叶级数:∑∞ =++ =1000)sin cos ()(n n n t b t n a a t x ωω ()∑∞ =++=1 00cos )(n n n t n A a t x θω 式中 πω20= , n ——整数变量 , n ω0——离散频率变量。 各参数分别为: ?-=22 0)(1 T T dt t x T a

浅谈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及应用论文

浅谈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及应用论文 作者:魏旺 摘要 今天的人们正生活在分享着信息学科与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带来的各种成果之中。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输、处理和控制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是信号、系统和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信号分析与处理”这门课程正是近几年来在适应信息学科迅速发展、相应基础理论教学要求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形成的一门新课程。它整合了“信号与系统分析”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体系彼此存在的内存联系,注重了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分工,从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任务出发,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处理技术为手段,设计系统为目的,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三结合,把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服从于信号交换与处理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系统分析为主、信号处理为辅的状况,加强了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这门课程已经从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扩展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甚至在很多非电专业中也设置了这门课程。而其内容也从单一的电系统分析扩展到许多非电系统分析。虽然各个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时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应用背景也有差异,但是,本课程所提练的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是通用的。 关键词:信号系统与处理信号分析电子信息

第一章、信号系统的线性分析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通过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用数字方式去处理数字或符号所表示的序列,以得到更符合人们要求的信号形式。 传统的超声波检测用手工进行,操作人员凭借经验对探伤仪上显示的波形进行评定,有一定的主观性,缺乏对信号本身的解剖,无法从根本上求证信号与被测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了能准确地提取出蕴涵于超声波信号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从时域方面建立超声波信号的有限参数模型,从而将含在大量数据中的信息浓缩在有限个参数上。模型不仅可用于对信号的内在变化规律性与统计特性的描述,还可用于对过程的预测、控制,或对设备的工况监测、故障诊断等等,它比一个具体的时间序列或按数据所估计的特征量,更具有代表性。 信号可定义为一个承载信息的函数,通常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对于幅度和时间都取连续值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或时域连续信号;对于幅度值取连续值,而时间耿离散值的信号成为时域离散信号;而对于幅度和时问均为离散值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我们所研究的超声回波信号就属于幅度和时间均为离散值的信号,亦称为超声回波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是把数字或符号表示的序列,通过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用数字方式去处理这些序列,以达到更符合人们要求的信号形式。例如对信号的滤波、信号有用分量的提取和增强、无用分量的削弱以及对信号某些特征参数的估计。总之,凡是用数字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变换、增强、压缩、估计、识别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对象。 时域信号到频域信号的转换是进行超声波频谱分析的基础。频谱分析是对信号在频率域内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以频率为坐标的相关物理量的谱线或曲线。以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系统为例,此系统先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最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 由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直接对象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是数值运算方式,使它相对模拟信号处理具有许多优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灵活性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取决于系统参数,这些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很容易改变,因此系统的性能容易改变,甚至通过参数的改变,系统变成了另外完全不同的系统。灵活性还表现在数字系统可以分时复用,用一套数字系统分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