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地挑战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地挑战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地挑战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导言:

1、为什么讲能源这个问题呢?

能源,作为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就指出:“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虽然能源可以像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土同等重要的要素。”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比如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可以说,世界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或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命题。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2、介绍知识点:

(1)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包括了能源供需情况如何、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的现状当中就不得不提系能源的发展情况、世界大部分能源被谁所控制着)。

(2)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西亚北非动荡对于国际油价稳定、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日本核事故对于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的影响)

(3)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石油价格是否仍存在上涨压力;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如何,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以及世界各国对于南海和北极这个新的能源产地其争夺情况又是如何)

(4)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地区动荡对我国的影响;核能发展的政策)(5)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情况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导致能源生产增长缓慢。据统计,在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

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这是供的一方面,减弱了。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迅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据统计,几乎各种能源的消费增长率都超出了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其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而其中,像我们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1.2%,居世界第一。

2、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现状。

(1)石油:全球能源消费33.6%是石油。2010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能够满足46.2年的全球生产。2010年末全球原油探明储量为1.383万亿(兆)桶,较2009年末增加了60亿桶。2011年12月5日发布年度全球石油储量评估数据,指出:全球石油储量已从上年度同期调查的1.47万亿桶增加到本年度1.52万亿桶。石油储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东储量的增加。所以从今几年的评估数据可见,石油储量是小幅上升。

BP2011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俄罗斯2010年的石油产量为5.05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12.9%,排名世界第一;其次是沙特阿拉伯,2010年石油产量为4.678亿吨;排名第三的是美国,石油产量为3.391亿吨。而伊朗和中国分别排第四、五名,2010年石油产量分别为2.032亿吨和2.030亿吨。此外,印度2010年石油产量为0.389亿吨,排名世界第24。(2)天然气:石油价格的上涨给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机遇。天然气的发展引人瞩目。它有几个特点:成本效益优于其他能源;排放少,清洁,较为环保;且储量丰富分布也广泛。所以有预测说天然气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但是各地区发展进度差异大。美国曾经是天然气进口大国,现在已可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有可能考虑出口。而印度煤矿资源丰富,有潜在的煤层气生产能力,但10年前就开始开发的煤层气项目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另外,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也面临环境安全方面的质疑,其生产和推广前景仍面临若干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署对页岩天然气的激增提出告诫,担心开采使用的液力加压开裂技术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有环保组织也担心液力加压开裂会污染饮用水。

(3)其他:对于其他的能源,如水电、核能、生物能等都得到发展。近年来,由于对石化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可再生能源呼声渐高。但可再生能源较为依赖政府支持和补贴,在市场机制面前,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及油价的上升趋势。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中可看出石油居第一位,其次是天然气和煤炭。另外油价处于上涨的趋势,几个因素影响:第一、石油供应紧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涨幅超过了产量的涨幅。第二、部分产油国动荡。中东紧张局势加

剧,影响了国际油价。第三,欧佩克寡头垄断。为了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第四,美元的贬值。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而从汇率来看,近几年,美元兑欧元贬值40%,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上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比以前更少的货币来买油。但是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商品时,就必须要用比以前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了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用上升来弥补。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

4、世界大部分能源被西方国家控制。近几年,随着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非洲成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西方公司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控制了非洲石油。例如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输出国。由于本国技术力量薄弱,其石油资源主要依靠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比如有英荷的壳牌、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法国的道达尔等。这些公司的石油产量占尼日利亚石油总产量的95%以上。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1)西亚北非动荡

2010年,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爆发的政治动荡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北非和西亚地区局势。穆巴拉克下台并没有使西亚北非的政治危机告一段落,也门、叙利亚、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都陷入了政治动乱的局势。西亚北非的政治动荡直接冲击了世界石油市场,叙利亚、利比亚等国政府的垮台,动乱使得石油的出口减少,抬升了国际石油价格,国际石油价格的抬升对各国的股市行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西亚北非的动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利比亚动乱何以影响油价?

利比亚是opec成员国,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和亚洲第4大石油生产国。截止2010年底,该国石油探明储量为60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4%,可采比为76.7%。利比亚出产的原油含硫量低,被称为轻质“甜油”。目前,全球对轻质“甜油”的需求正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动荡对利比亚石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原油产量迅速下降。占利比亚原油产量72%的八大外国石油公司的油井陆续停产。利比亚原油出口从2011年2月末起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产量主要供应国内需求。尽管利比亚石油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

但由于其产品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仍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因此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及该地区未来的不确定前景,也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提供了国际油价上涨和炒作油价的缘由。

(3)两大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Hormuz Strait,亦作Strait of Ormuz。)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经56度30分,北纬26度30分),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伊朗人称之为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呈人字形。今年1月份,伊朗警告西方国家不要对它的石油禁运,否则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项警告惊,惊动了世界,而立即效应就是油价应声而起。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红海与地中海,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运河全长175千米,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深度为22.5米。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千米,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道。如果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线因故遭封锁而中断石油运输,那所有油轮不得不绕道好望角,这将导致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大增加。苏伊士运河一旦关闭,油价会随之上涨,甚至冲上每桶200美元。

(4)救生艇理论

因此,关于世界石油供给将面临风险的担忧随之发酵。能源经济战略研究资讯公司总裁迈克尔林奇提出,即使当前石油供应充足,“恐惧心理”本身也是决定近期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奇提出了“救生艇理论”:坐在救生艇里的人漂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不论有多少食物,他们都会把食物储存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在海上度过多长时间;粮食价格会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在种植期出现波动,钢铁价格会对经济增长预测做出反应,类似地,对地区动荡的预期会推高石油价格。

油价的波动不仅直接关系到产油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国民经济增长,还关系到各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利益。高油价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拖累全球经济。

2、日本核事故对国际核能生产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同时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事故的直接原因即设计缺陷;东京电力公司使用两套不同的设计方案保护其在福岛的10座核反应堆。2011年3月11日强震来袭时,其中五座使用较新设计的反应堆经受住了浪高近14米的海啸冲击,关键性的冷却系统正常运作,反应堆得以安全关闭,但使用较旧设计的另外五座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却出现了故障,备用柴油发电机和电气开关设备被海水淹没。其中三座反应堆的核燃料熔毁,几座反应堆厂房发生爆炸,最终酿成了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

根本原因是缺乏独立监督和应急机制。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从私利考虑,抱有反应堆维修后仍能继续使用的期望,导致最初的处理方式偏于保守与缓慢,从而错失时机,最终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其核安全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联合国机构一份报告指出,日本核安全监督体系内部,组织结构繁杂,延误了核事故对策的决断。

福岛核事故不仅改变了日本的能源面貌,同时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长期能源计划产生重要影响。2011年初,核能还被认为处在复兴的开端,随着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核能复兴之路被踩了急刹车。海啸发生后几天,德国关闭了17座核电站中的8座,不久后又决定在2022年之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欧洲工程公司西门子9月表示,将退出核电站市场。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印度出现的反对建造世界上最大核电站计划的抗议之声越发高涨,但印度政府坚称建造核电站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要采取的方式。2011年3月15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及核能专家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协调会,各国同意对境内核电站展开类似银行业的“压力测试”,以摸清它们应对地震,海啸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绝大多数国家仍坚持其原有的核能政策和核能发展计划,但会更加谨慎。美国拥有104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20.2%。预计到2035年,美国电能需求将上涨24%。虽然未放弃核电计划,但新厂审批可能会放慢,现有电站的审查和监管将会增强。法国韩国也表示核政策不变,不会放弃建设新一代的核电站计划。

总体看,日本核电事故发生后,各国对核能安全的关切普遍提升。部分国家由于国内压力等原因放弃了核能,选择继续利用和发展核能的国家也大多提高了安全门槛。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国家能源供应会受到影响,能源价格可能上涨,发展替代能源或提高核能安全都意味着更多财政投入。

三、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

1、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

(1)短期看,利比亚战争结束使该国石油产量迅速反弹,但生产恢复仍受到诸多考验,平抑国际油价也面临若干不确定因素。利比亚石油生产恢复较快,促使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但利比亚原油产业要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也绝非易事。安全、法律、秩序和政治稳定都是国际石油公司重返利比亚的前提条件。

(2)长期看,石油供需矛盾将继续对价格造成压力,廉价石油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预测,欧洲、美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可能有所下降,但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美和非洲地区的需求和消费将大幅增加,拉动全球能源需求整体增长。印度、中东和巴西的能源消费增速甚至可能快于中国。

(3)中东和北非地区局势不定。使能源产业投资前景不明,而投资不足又将导致该地区产量下滑,油价攀升。

2、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石油价格的上涨给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机遇。它有几个特点:成本效益优于其他能源;排放少,清洁,较为环保;且储量丰富分布也广泛致密气广泛分布在中、澳、南非、东欧和南美等地。澳大利亚作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有可能成为出口液化非常规天然气的国家。有预测说天然气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以我国为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勘探,成果已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专家预测,资源总量可达40-60多万亿立方米,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大国。勘探领域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十分美好。

近几年,祖国的东南西北中天然气勘探喜讯频传,初步为我们描绘出了21世纪天然气发展的轮廓。东,就是东海盆地。那里已经喷射出天然气的曙光;南,就是莺歌海-琼东南及云贵地区。那里也已展现出大气区的雄姿;西,就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在那古丝绸之路的西端,石油、天然气会战的鼓声越擂越响。它们不但将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的重要地区,而且天然气之火也已熊熊燃起,燎原之势不可阻挡;北,就是东北华北的广大地区。在那里有着众多的大油田、老油田,它们在未来高科技的推动下,不但要保持油气稳产,还将有可能攀登新的高峰;中,就是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战场越扩越大,探明储量年年剧增,开发工程正在展开。四川盆地是中国天然气生产的主力地区,最近又有新的发现,大的突破,天然气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再上一个新台阶。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陆地到海洋,天然气的希望之火冲天旺,天然气大国之梦将在

希望之火中化成美丽七彩的火凤凰。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肯定会找到比天然气更为理想的能源。但不管将来谁取代天然气,天然气将起到向新能源迈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桥梁作用。

3、核能产业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逐步恢复

福岛核事故引起了世界对核电未来的质疑。但放弃或放缓核电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将迫使各国重新考虑政策选择。一旦核能发展预期急剧降低,将助长世界对化石燃料需求的增加,最终造成对能源价格上行的额外压力,引起世界对能源安全的更多担忧,并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为艰难、成本更高。对于那些本土能源资源有限,一直规划利用核电满足需求的国家,放弃核能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尽管各国开始更严肃地看待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未来核能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南海和北极可能成为未来能源争夺热点区域

(1)南海能源之争

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的南海,目前其储量估测尚未有定论。美国能源专家估测,南海油气储量为610亿桶,还有未发现的油气资源540亿桶。对于南海能源问题,我国一直公开表示: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但是相关声索过一直都在南海与外国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拉拢外国介入,以借助“利益捆绑”对中国联合施压。其中越南和菲律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2)北极的资源竞争

根据2009年5月,一份由美国和丹麦地质调查局联合完成的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报告称,北冰洋原油储量可能高达1600亿桶,是之前估计的大约两倍。于是各国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竞相进入北极地区,进行勘探和开发活动。而进行北冰洋争夺战的是北冰洋沿岸5国:俄罗斯、挪威、美国、丹麦和加拿大。这5国正努力为各自在北冰洋海域的疆域扩张寻找依据,以期控制该地区蕴涵的海量能源。

南海和北极的能源争夺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军事竞赛和地区局势紧张,北极的资源争夺还涉及环境保护问题。

四、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

1、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增加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风险

(1)中国的能源依存度在不断增加。从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时的是6%一直到2009年的超过50%,2011年上半年为54.8%。预测,10年后,中国原油对外国

依存度将达到64.5%,甚至有预测可能升至80%。

(2)中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中东地区。2010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原油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6.7%。中国前10大原油进口国中,有7个国家属于中东北非东非伊斯兰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苏丹、阿曼、伊拉克、科威特和利比亚。这些地区的动荡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3)地区局势引发的油价高涨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对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带来压力。按照中国现有的油价调整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刚刚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柴油均涨价350元每吨。

而国内油价调整后仅3天,布伦特、杜拜和辛塔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就从0位附近上升到1.3%左右。随着国际油价的疯狂上涨,三地变化率将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并可能再次对国内市场形成又一轮调价预期。3月份,中国国产原油结算价格就环比每吨上涨超过300元,基本抵消了成品油涨价带来的利好。4月份,中国原油结算价格继续上涨,比3月份价格上涨超过每吨500元,比2月初上涨了800余元。因此,进入4月份,炼油企业新增加的原油成本需要通过再次上调油价予以消化。4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自7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再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这是2011年国内第二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亦创下历史新高。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上调油价是在尽可能遏制输入型通胀,适当减少炼油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还是在打折调价,其调价的幅度并不能完全覆盖国内炼油厂因原油上涨而增加的成本压力。

2、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1)中国企业一直积极探索与利比亚开展石油合作。2004年,中国石化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000万桶的原油购销合同。在利比亚第二轮招标中,中国石油集团子公司中标海上17-4区块,实现了中利两国在石油区块合作上零的突破。利比亚动乱后,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多个项目遭到袭击,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中石油等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海外员工全部安全撤离。

(2)战后,西方国家扩大在利比亚石油地盘。首先采取政治游说,如意大利埃尼公司,呼吁欧洲放弃对利比亚的制裁,成为第一个设法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重建合作关系的西方油气公司;第二,埃尼的对手法国、美国、英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则试图利用给利比亚提供军事武器支持开扩大地盘。第三,就是努力营造不利于中国与利比亚合作的舆论环境。

所以,中国要恢复在利比亚的投资,要应对来自西方公司的竞争以及西方媒体的炒作,这将士一个谨慎的过程。

3、中国放缓核能发展步伐

(1)中国是核能发展大国。目前,中国正在运营的核电站6座,在建核电站12座,另有25座核电站在筹建。

(2)中国针对日本核事故出台的举措:

2011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会议决定:1、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2、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3、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4、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调低核电发展预期。根据2007年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0年,核电装机总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2010年,这一目标被调高到8600万千瓦。但是,2011年,调低至7600万千瓦。所以,中国政府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和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五、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1、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产业,依靠自身保障能源安全。

(1)中国非常规能源储量丰富。尽管我国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但非常规能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的油页岩开发利用已有80年历史。2009年9月其,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开始研究制定鼓励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利用的政策。与常规石油资源相比,页岩油可回收资源量相当于全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56.5%。而且中国油页岩资源品质较好。

(2)利用新能源的产业优势极其潜能。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初显国际竞争力。其中,风电发展最快,已经连续3年实现翻倍增长。风电连续三倍增长位列世界第三;中国太阳能利用面积达世界第一。

2、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其建设目的与作用:

(1)防止石油短期供应不足或中断,稳定油价;2010年进入秋冬季以来,中国东部、南部许多地区突然出现严重的柴油供应短缺,但很快趋于缓解。分析人士认为,2007年12月成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对应对类似成品油供应短缺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2)低吸高抛,降低因油价升高带来的损失;

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中

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健全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决策层决定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2020年整个项目一旦完成,中国的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将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这也是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3)应对石油投机,维持正常政治经济秩序。在人为炒作,石油投机时,石油储备可以起到维持正常政治秩序的作用,为国内经济调节争取时间,并对炒作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3、利用金融危机的机遇,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发展

金融危机使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和,为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国际合作、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我们为能源国提供资金帮助其缓解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又能促进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如中国创造性地使用了“贷款换资源”的方式,2009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和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分别签署了250亿美元、100亿美元、120亿美元、10亿美元、50亿美元的一系列贷款换石油(或石油资产)的协议,每年可获得7000万吨原油保证。这种国际能源合作模式是一种实现“双赢”的成功范例,在为产能国提供所需资金,缓解其融资压力的同时,有利于促进中国未来油气进口多元化和供应安全,应继续推广。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 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 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 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 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 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 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 加重。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 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 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因此,石油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

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 如今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通过对当今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让人们了解珍惜能源的重要性。减少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珍惜我们唯一的生活家园地球。 研究时间: 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15日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听取专家有关报告,了解当今科研人员对世界能源现状的看法和计划。 研究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具体内容: 一、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稳步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未来世界经济将以3.5%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为亚太、非洲和东欧等非oecd国家,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中国和印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能源需求

将稳步增加,年均增长1.5%,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达169.58亿吨油当量。 二、煤炭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 预测基本情景下煤炭消费年均增长幅度达1.7%,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仍是世界煤炭主要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3%。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7%,2030年将达40.89亿吨。美国为第二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0.7% ,2030年将达11.07亿吨。 三、世界石油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世界石油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调局(usgs)z02021年对世界石油资源的预测结果,至2025年世界石油总资源量达29348亿桶(折合4003.1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2658亿桶,储量增长约7300.5亿桶,待发现资源约9389亿桶。 四、天然气需求稳步提高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 1.6%,2021年和203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88万亿立方米和4.32万亿立方米。 五、核能需求下降,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核能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1.5%,2021年和2030年世界核能需求分别达33850亿千瓦小时和38440亿千瓦小时;世界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是什么?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对其进行阐述,电网将变成分布式和可分享,电网会变成像互联网一样。这里所说的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隐喻,其实际意义是指“从分布集中的传统化石燃料以及铀能源向分散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转移”。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描述的局限性: 1.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主要是对用户层的能源共享的愿景。而对能源系统缺乏总体的把握,对能源系统的层次结构也没有清楚的描述。 2.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的命名不够全面。要准确描述能量这个与时间有关的物理量,应由功率(POWER)和能量(ENERGY)来共同表述。前者更关注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后者表示给定时间段的能量消耗或生产。 3.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未阐述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一、美国——FREEDOM系统,提升能源效率 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FREEDOM系统的理念是在电力电子、高速数字通信和分布控制技术的支撑下,建立具有智慧功能的革命性电网构架吸纳大量分布式能源,通过综合控制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各环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兼容。

由于需要更加稳定、高效、安全的电网,以及实现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电网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智能化和分散化。而这一趋势,正在从隐喻意义上的“互联网式的电网”,转向真正的能源互联网,即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来管理现代文明中最基础的产品——电力。如果说电力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中枢神经,那么互联网技术将是电网的中枢神经。 从当年IBM最早提供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到目前趋势是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在引领能源互联网的风潮。其创新领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向:提升能源效率:美国的能源互联网公司——奥能公司OPower (下称奥能),于2014年4月在纽交所上市。奥能目前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 奥能创建于2007年,准确的说它是一家软件公司,借助先进的数字化通讯手段,与客户建立联络平台,通过分析公用事业公司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而为用户提供节能方案。2015年4月14日,奥能跟随美国“智能城市—智慧增长”总统商业发展代表团访问中国。 用户通过奥能提供的平台,可以清楚知道这个冰箱、电视、热水器、手机等在这个月的用电量,甚至可以到自己邻居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进行对比,合理规划能源使用情况。奥能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电力公司降低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量,不仅为用户,也为电力公司节省了能源。 目前,奥能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根据奥能董事长拉斯基的测算,截至目前,奥能帮助用户节省了约60亿千瓦时的电力,2014年,其帮助节省电力约27亿千瓦时。其表示,美国最大水力发电站之一的胡佛水电站,平均每年的发电量为39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奥能帮助用户节省的电量将超过胡佛水电站的发电量。 奥能85%的利润额都来自美国,但其业务已经扩展到日本、新西兰、英国、法国等诸多国家。目前,奥能只在香港开展了一个项目,已经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力公司建立了商业联系。 大数据+服务:甲骨文创始人之一Thomas M. Siebel创办的C3 Energy,通过集成大数据形成分析引擎,提供电网实时监测和即时数据分析,同时也能对终端用户进行需求响应管理。另外,拥有大数据可以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如用于节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地挑战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导言: 1、为什么讲能源这个问题呢? 能源,作为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就指出:“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虽然能源可以像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土同等重要的要素。”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比如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可以说,世界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或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命题。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2、介绍知识点: (1)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包括了能源供需情况如何、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的现状当中就不得不提系能源的发展情况、世界大部分能源被谁所控制着)。 (2)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西亚北非动荡对于国际油价稳定、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日本核事故对于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的影响) (3)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石油价格是否仍存在上涨压力;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如何,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以及世界各国对于南海和北极这个新的能源产地其争夺情况又是如何) (4)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地区动荡对我国的影响;核能发展的政策)(5)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情况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导致能源生产增长缓慢。据统计,在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

人类能源危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人类能源危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所谓能源危机,就是指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往往会引起经济衰退。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 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资源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挑战 1.总需求量增长迅速 2000-2020年,国家规划全国GDP增长4倍,能源消耗增长1倍,这意味着能源弹性系数应为0.5,但是最近3年,这个系数为1.3以上,即能源需求远远大于规划。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业已进入重化阶段,按照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能耗迅速增长阶段似不可逾越。问题在于这么大的一次能源需求我国是否能够供应,其所引起的污染是否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2.液体燃料短缺 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能源安全如何保证?如何加速石油的替代?我国的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如何用创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这个形势?在车用替代燃料方面我国应以此为契机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 3.环境污染严重 SO2、NOx、PM2.5-10、Hg和CO2等污染物80%是由于化石能源的应用产生的,尤其是煤的直接燃烧所引起。目前我国30%-40%的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出现酸雨现象,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增加。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我国对这些污染物“可容忍”的环境容量究竟有多大? 4.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250多亿吨CO2,空气中的CO2浓度在工业化150多

全球变化的应对挑战与机遇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烦人变化,包括大气与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化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被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人类正面临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气候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与认识程度;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灾害现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认识研究了全球变化后,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需要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球变化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全球变化及其研究共识 1、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 全球变化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及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地圈),其直接研究对象是地球巨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等子系统。显然,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直接涉及到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球的可居住性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与社会问题。因此,认识了解地球系统的科学,预测、延缓或适应全球变化,对于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全球变化研究共识 在2000年科学研究委员会议上,IGBP,IHDP,WCRP达成一致共识。全球变化研究共识主要包括:①地球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自调节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各组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变化与反馈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变化。对地球系统动力学的认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评估人类所引起变化的影响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②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人类所引起的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带、大气层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自然变率,并且其中的一些变化正在加强,这一点已得到确认。③全球变化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人类驱动的变化一复杂的方式对地球系统产生多重影响,这些影响之间以及这些影响与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也以多维模式相互作用,这很难理解而且更难进行预测。实际上,此类令人不可理解的问题大量存在。④地球系统动力学往往以临界状态和突变来描述。人类活动会在不经意间触发地球系统动力学的变化,对地球环境和居民产生严重后果。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具有潜在作用,这种影响将被证明是不可逆转的。在地球环境中人类驱动的突变的概率虽尚未量化,但不容忽视。就一些关键的环境参数而言,地球系统已经超出了过去至少50万年发生的自然变率的范围。目前地球系统中同时存在的各种变化数量与发生频率等都是空前的,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运行。[2] 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2016.8

目录 一、引言 (1)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1) 2.1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 (2) 2.2 国内互联的阶段划分 (3) 2.3 能源互联网架构划分 (4) 三、能源互联网阶段技术分析 (5) 3.1 能源本身的互联阶段 (6) 3.2 信息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相互促进 (10) 3.3 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 (11) 四、结论 (12)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一、引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大大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和利用、内燃机等机械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这一百多年的文明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急速消耗,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第三次工业革命”:融合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新型能源供需架构的思路,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获得广泛关注。之所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注以引号,是因为随着美国未来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所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提及并着重描绘的能源互联网蓝图引起广泛关注和憧憬。从而逐渐兴起一股能源互联网的讨论热,并且逐步升温成一种预见性的“革命”。即便称之为“革命”,也只是概念性的,因为并不是后世总结。或许,今时今日的我们便是“革命者”,开创一个新革命。 能源互联网,现在被各界誉为能源发展趋势,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给以不同发展阶段定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多数专家、学者的学说,简单谈一下能源互联网的阶段划分,以及现阶段技术发展状况。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能源互联网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是正在构建蓝图,逐步定义调整的阶段。现阶段能源互联网主要定义为,互联网技术、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状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即借助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各类集中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用电单元的能源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在允许新能源接入的同时,合理分配能源资源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包含了目前开展的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研究,能源互联网在概念、技术、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独

世界能源危机概况及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大,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原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往往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等原因,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 2、当前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现状 石油探明储量保持小幅上升,炼油能力继续增长。 近年来,由于对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可再生能源呼声渐高。但可再生能源开发较为依赖政府支持和补贴,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3两大热点问题 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该地区的不稳定态势一直呈现蔓延趋势,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正在继续积聚。对地区动荡的预期会导致油价的波动从而拖累全球经济。 日本核事故使国际核能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各国对核能安全的关切普遍提升对核电政策做出了修改和调整,改变了世界核电格局及短期前景。 二、世界能源的前景 能源安全将继续是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新能源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大,各国争取实现技术突破。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重拾发展信心需要一段时间。南海和北极可能成为未来能源争夺热点区域,随着油气需求增长、供需矛盾加剧,相关个各方对南海和北极等极具开采潜力地区将更为关注,竞争方式可能升级。 三、中国能源面临的挑战 中国面临严峻的南海能源问题 中国公开表示,“一贯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但相关声索国一直在南海与外国石油公司进行能源勘探开发合作,借此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加强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越南和菲律宾在争夺资源方面表现尤甚。 两大热点问题也对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地区动荡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明显放缓发展核能的步伐加强了核电站建设的安全评估工作和核安全监控。 四、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坚持执行依靠国内保障能源安全的方针,大力发展自身有潜力的能源产业项目,如非常规能源产业,依靠自身保障能源安全;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提高本国抗风险能力;继续推动国际

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形势 2、影响和趋势 3、中国的现状和挑战 4、措施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 2010-02-08 09:11:25 中国改革论坛作者:杨敏英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 摘要: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各国政府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能源发展战略,世界,影响 作者简介:杨敏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能源技术经济。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而且,各国政府都在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需要注意加强研究。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 1.1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日渐耗竭的背景下,随着紧缺的石油资源问题突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关注程度也随之普遍上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历年的石油危机后,针对当前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发达国家以其较充沛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是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对能源发展战略的考虑既重视近期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又重视长远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资源输出的控制。菲律宾明确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底线是“确保实现国家能源60%自给自足”。巴基斯坦战略目标明确,突出增加本土能源比重,减少对外进口依赖的重要性,并对落实目标,做出了详尽的项目规划。乌克兰在经历了能源供应危机后,能源战略更加强调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主供应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强调能源立法,同时,要及时分析阻碍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能源战略调整。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基本制约条件,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全面腾飞阶段,国内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显著。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 我国能源资源的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相对较少。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和现状,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对能源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能源现状 第一,能源结构不合理,依然是以煤为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在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68%。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30年煤仍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 第二,能源人均占有量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虽然中国能源总量生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匀。其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 第三,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四,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大,储备体制不健全。由于中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大大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造成中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依存度飙升。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60%以上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和北非,中国进口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原油运输约4/5通过马六甲海峡,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刚刚起步,石油储备体制很不完善。 第五,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另外,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二、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世界主要能源被西方等发达国家控制,我们急需寻求新的能源生产基地,不断加强海上能源运输通道的保护,以确保国内能源的稳定供应。而南海

2019年全球能源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全球能源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摘 要:一本文从能源消费变革二生产方式变革二技术创新二供给格局二商业模式二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的战 略意义三从清洁能源利用二发展组织成立二虚拟电厂建设等 方面,总结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三最后,从技术创 新二标准制定二体系架构二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全 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对策建议三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行业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利用互联网将能源的生产二传输二存储二消费等环节智能互联,从而实现能源传输二能源配置二能源交易二信息挖掘二智能服务等不同于传统能源网络的功能,进而改变传统能源利用模式三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领域的变革,能源互联网被认为是可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三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中国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所提出的 中国方案 ,是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6日,在 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的,旨在以 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的形式,推动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发二配

送与使用,从而提高世界清洁能源消费市场份额,促进世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三 一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战略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促进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的提升,降低全球变暖速度;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方式变革,优化资源需求配置;三是促进能源技术创新,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四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推动能源行业转型三 (一)促进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的提升,降低全球变暖速度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致力于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增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同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即1 5摄氏度以内,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根据IEA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13年下降以来,2017年首次出现了1 6%的上涨,2018年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可见‘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三清洁能源的使用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虽然全球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地区较为不均衡,资源富集地区大都远离能源消费中心三其中,水能最丰富的地区为亚洲,约占世界的46%,最丰富的国家为中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为非洲,约占世界的32%,最丰富的国家为俄罗斯;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为非洲,约占世界的 40%,最丰富的国家为中国(见表1)三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开启全球能源配置新格局,实现全球清洁能源的共享,降低能源供给地与能源需求地分离程度不断加深的问题三另外,减少清洁能源供给国家的资源浪费,增加化石能源消费大国的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从而提高全球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三综上所述,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优化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近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如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打造新型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新时期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及挑战。 我国能源供给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安全以及进口通道安全。 在石油供给安全方面,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地质储量少,石油生产总量远低于石油需求总量,导致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油对外依存度长期处于高位且有进一步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10年的53.8%迅速飙升到2018年的71.0%。 在天然气供给安全方面,我国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自2007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8年达到43.9%。 在进口通道安全方面,我国能源进口通道安全强烈依赖地缘政治,能源的地缘竞争逐渐表现为油气资源陆上获取权和海上运输控制权相结合趋势,而受到地区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油气资源进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污染排放问题突出 大规模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消费所导致的污染排放,正日益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大气环境、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化石能源利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烟尘等污染物。 目前城市交通、火电已成为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并且火电、交通及其他工业排放的颗粒物仍将持续增加。大范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倒逼能源转型。 全球对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并达成了二氧化碳(CO2)减排的约束性政府间协议。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

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9-01-01 研究背景: 能源是发展的动力和水准的普遍衡量标准之一, 。能源使用,系统,基础设施及生产和商业机构遍布全球,深入生活。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崛起,导致全球能源紧缺。同时,人类已经意识到能源使用会造成严重环境影响。我们需要多种能源和技术来满足未来需求和减少环境破坏。绝大多数在发展中的尖端或新颖能源技术都趋向洁净和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研究目的: 如今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通过对当今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让人们了解珍惜能源的重要性。减少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珍惜我们唯一的生活家园——地球。 研究时间: 20xx年1月26日----20xx年2月15日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听取专家有关,了解当今科研人员对世界能源现状的看法和。 研究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具体内容: 一、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稳步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未来世界经济将以3.5%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为亚太、非洲和东欧等非OECD国家,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中国和印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能源需求将稳步增加,年均增长 1.5%,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达169.58亿吨油当量。

二、煤炭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 预测基本情景下煤炭消费年均增长幅度达1.7%,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仍是世界煤炭主要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3%。中国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2.7%,2030年将达40.89亿吨。美国为第二大煤炭消费国,预计年均增长0.7% ,2030年将达11.07亿吨。 三、世界石油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世界石油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调局(USGS)Z000年对世界石油资源的`预测结果,至2025年世界石油总资源量达29348亿桶(折合4003.1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2658亿桶,储量增长约7300.5亿桶,待发现资源约9389亿桶。 四、天然气需求稳步提高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1.6%,2020年和203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88万亿立方米和4.32万亿立方米。 五、核能需求下降,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 预测基本情景下,世界核能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1.5%,2020年和2030年世界核能需求分别达33850亿千瓦小时和38440亿千瓦小时;世界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3.0%,2020年和2030年世界核能需求分别达188.4亿千瓦小时和222.3亿兆瓦小时。 高经济增长和高油价下将刺激世界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 调查感悟: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世界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基于上面所述,我们必须猛敲能源危机的警钟,制定切实的能源政策,发动广大科技人员与干部群众,紧迫应对能源危机。 指导老师:

传统能源企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

传统能源企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国家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出发,首先分析了新电改将带来的行业 重构。其次,通过对互联网思维的解读,阐明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售电侧的 必要性和必然性。再次,本文认为互联网能源和能源互联网两个概念应该加以 区分,故具体阐述了两个概念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区别。最后,本文梳理了 传统能源企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2014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 万亿美元大关,达到日本的两倍,但GDP 增速仅为7.4%,创1990 年以来的新低。中国经济由超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意味 着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维持,经过30 年的高速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等红利因素已得到充分释放并且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中国经济增长将由要素型驱 动转变为改革型驱动。我们已经看到新一届政府戮力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惩治 腐败,约束权力,改革体制,破除垄断,从内生因素激发自身活力,使经济增 长向质量型、效率型、创新型转变。改革红利将是中国经济保持新常态最重要 的驱动力。 电力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水区,今年将正式破题。新电改 方案依旧坚持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市场化方向,总体框架为四放开一独立一 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公 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独立,加强规划。其中,配售 电业务放开引发了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被认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即将打开。 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之中不断的颠覆着传统行业,尤其是 具有显著长尾特征的大众消费行业。那么,新电改实施后,能源与互联网是否

世界能源资源状况

世界能源资源状况 根据《年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北美洲占%,中,南美洲占%,欧洲占%,非洲占%,亚太地区占%.年世界石油产量为亿吨,比上年度增加%.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地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地产消缺口分别为亿、亿和亿吨. 煤炭资源地分布也存在巨大地不均衡性.截止到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亿吨,储采比高达(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地%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地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地%,而其他地区地份额仅分别为%~%.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地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地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地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亿吨油当量,年达到亿吨油当量,年达到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地比例将继续呈下降地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地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地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地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地可能性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地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地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地污染和全球气候地影响将日趋严重.据统计,年世界二氧化碳地排放量约为亿吨,年达到亿吨,预计年将为亿吨,年达到亿吨,年均增长%.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地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地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地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地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地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万千瓦,水电要达到亿千瓦.年初英国政府公布地《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年,英国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地比例要从目前地%提高到%,到年达到%..清洁化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地进步及环保标准地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地方向发展,不仅能源地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地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地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随之出现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引发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问题。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仍是以煤为主,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 关键词:能源;能源发展;能源战略;环境污染; 内容: 1、引言 能源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之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也日渐凸显。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的持续稳定的供应影响并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切实的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由于一次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可代替能源的研制开发尚处小规模的实验阶段,各国对于能源的争夺也渐进入白热化,引发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能源外交也从简单的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衍变成多国利益的政治博弈。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段时间国际是市场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于能源危机的担心,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如何应对目前的能源紧缺形势等问题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能源的紧缺固然是一方面,但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问题的出现源于能源密集型的开发和利用,已从局部地区蔓延至全球范围,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已成为最典型全球环境问题,另外突发性的人为灾害事故频发,如化学药品的泄露、地下水污染等现象使人忧虑。值得一提的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屡次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经济壁垒的借口。因此在对待能源和环境这两个问题上,决不可偏废一方,应综合考虑两者同时作用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2、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既给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然而,居安思危,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在这股浪潮中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因为在经济发展辉煌的背后中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两方的夹击。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 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 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兼谈燃煤发电的发展与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20620151152180 安晓鸣 一言以蔽之,当前全世界的能源使用结构仍然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三大传统能源为主,辅之以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2050年前被罄尽的看法已被公认。 由于大量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破坏生态平衡的危机,用煤的简单和直接燃烧又受到限制。 核能发电因其碳零排放和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一度被认为是理想的未来能源,自问世以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其安全性和经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最近又受到人们质疑。日本福岛事件后,大批核电工程项目下马,核能发展陷入停滞。 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一条好出路,但由于占地面积大、太阳能电池的昂贵、低效和高污染,这一可再生能源当前尚难以大量开发利用。 风力和潮汐发电亦属可再生能源,但亦受地域、节气和设备投资的限制。 利用生物燃料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和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其它动植物争土地和空间会受到相当程度限制。几年前因生物质能大跃进导致粮食作物产量减少,推高了世界粮价,甚至在非洲酿成饥荒。 而纵观众多新能源,甲烷水合物( methane hydrate) 又名可燃冰,在海洋大陆架深处和陆上永久冻土带有相当的蕴藏量,但目前开采利用在技术上尚有困难,大规模开发利用仍是遥遥无期。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页岩气资源,亦存在燃烧热值低、开采难度大并附带高污染等等缺陷。 总之为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生活质量能持续改善,在新能源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节约减排上还要作最大努力。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投入运行并网发电的发电方式主要有四种,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及风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传统火电厂采用的发电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一般以燃煤为能源进行燃烧发电。与其他能源相比,燃煤具有热值高、储量大、易运输等优点,一般认为世界上煤资源的储量尚能满足100 ~ 200 年的需求。但是燃煤会产生大量灰渣和CO2,含硫的煤会产生硫酸,形成酸雨,更不必说燃煤带来的碳排放问题。 截至目前,全世界核反应堆的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20%,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核电占50%以上。除极个别情况外,核电站有很好的运行记录,发电的可靠性高,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友好,无有害气体排放。但与此同时,核能发电的运行维护成本高、核废料难以处理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克服民众对核能的恐慌情绪则是绕不开的坎。 水电站集蓄水、节流、防洪、发电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水力发电的发电量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有很大的波动性,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另外,水电站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繁殖也有极大影响,像黄河小浪底这样的工程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 风力发电近年来方兴未艾,笔者家乡就设有国华电力的风力发电厂。风力发电的前期建设需要天量的固定投资,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并网运行后的发电量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可以说是一种清洁却不经济的发电方式。此外,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占据广阔的土地,在选址上极为苛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