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诗经·周颂·载芟》中记载“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礼记·月令》也有记载“命农计耦耕事”。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 )

A.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B.使用耦犁进行耕种

C.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进行集体耕作

2.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

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4.《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5.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 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6.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7.“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8.读清代中期不同年份记载的垦荒耕地数额(单位:亩)表。对表中垦荒耕地数变化的原因,

A.社会垦荒能力下降 B.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重农政策有所改变 D.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9.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10.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11.《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12.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 )

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

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13.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表明( )

A.官营商品流向放宽 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

C.窑务管理渐趋松懈 D.汝窑产品质地欠佳

14.“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15.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鹘风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16.(贵州省金沙中学201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模拟试卷(一))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B. 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C. 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D. 劳动人民的勤劳创造

17.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B. 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D. 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9.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 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20.(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高考预测金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

A. 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 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

C. 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 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21.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广州歌》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

A. 商贾大量云集

B. 长途贩运发达

C. 城市经济繁荣

D. 国际贸易发达

22.《宋刑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与同罪。”这表明( )

A.宋朝刑罚较为严酷 B.市坊不分造成市镇混乱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治理

23.唐朝武周(武则天统治)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封建经济继续繁荣 B.政府税收大幅下降

C.军阀割据更加突出 D.新的经济形态萌芽

2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A. 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B. 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C.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D. 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25.(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终极押题文综历史试卷)清朝规定:在广东地区的外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五千斤、二蚕丝五千斤;本国商船每年每船准带土丝、二蚕丝共一千六百斤。清朝在对本国商船准带不超过两千斤生丝出海时,却允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以示加惠外洋之意”。这一规定( )

A. 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经济主权

B. 反映出清朝继续实施重农抑商

C. 扼杀外部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D. 体现朝廷“怀柔远人”的方针

二、非选择题

26.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瓷器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外销商品。在西方人加入中国瓷器贸易之前,中国瓷器主要通过官方贸易途径传播。16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对瓷器的需求刺激了中国民间商贸的发展。17 世纪时,各国皇室、贵族往往设有专门房间陈列,如德国安斯巴哈宫的“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到18 世纪,由于瓷器源源不绝地进入欧洲,特别是饮茶习惯成为时尚,瓷器已成为欧洲家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如瓷杯、瓷碗等,由此而兴起一股模仿、吸收中国文化的“中国风”。于是大量陶瓷工厂建立,建立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协会相继建立,《设计与制造艺术》等刊物相继出版,倡导艺术家参与工艺制品的设计与制作,大型国际博览会推动了瓷器信息技术交流。由此导致欧洲制瓷工艺逐步超过中国瓷器。

由于现实存在的文化差异,如: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实力、历史经验,乃至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到18世纪晚期,在很多欧洲人眼中,它不再是那个繁花似锦的美好国度,变成了腐朽落后、野蛮专制、摇摇欲坠的国度,欧洲各国对中国风格与东方艺术的热情也随之消退。19世纪中叶,华瓷被激烈的资本主义竞争排挤出国际市场。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里提到:“盖瓷虽小道,而于国运事变亦隐隐相关焉。”

——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余张红《中西陶瓷贸易》等整编(1)根据材料,概括16~19世纪中国外销瓷器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外销瓷器演变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盖瓷虽小道,而于国运事变亦隐隐相关焉”的认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汉代直至元朝的1 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1405年开始,朱棣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再运回欧洲。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综合所学知识,“一带一路”给普通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选D 材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述,与土地利用率无关,故A项错误;耦犁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耕作技术,不能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千耦”“计耦耕事”反映出当时农业实行集体耕作,故D项正确。

2.解析:选C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得出发展农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C项正确。

3.解析:选B。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与材料“汉唐之间”不符,故A项错误;土地占有者的称谓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表明土地兼并得到的土地被认可,故B 项正确;土地占有者称谓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土地占有者称谓的变化与农民地位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4.解析:选C 《氾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业生产的记载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从本质上说明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

5.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中土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但佃农取得了土地经营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

6. 解析:选B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见方法之一是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如本题,如果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知识掌握扎实,判断出②④存在史实错误,即可迎刃而解。

7.解析:选C 播种与材料中“救汝旱岁苦……甘泽高下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增加粮食产量,材料“看翠浪舞”表明远远未到收获季节,故B项错误;材料“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表明是筒车,筒车能引水上山,对解决岸高水低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瞬息了千亩”说明效率高,故C项正确;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与材料“甘泽高下普”不符,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8.解析:选D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是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时代,垦荒能力应该加强,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口增减的数据,故B项错误;古代的农业政策中没有限制垦荒的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垦荒数量不断减少,根据所学,此时社会经济却在不断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对粮食增长提供了保障,故D项正确。

9.解析:选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 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10.A

11.解析:选D 材料中制车有着严格的尺寸,说明采用标准化生产,“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12.解析:选A。根据材料“仅长江流域的……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得出长江流域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众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上贡的丝绸数量与市场需求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没有提到其他地区,不能得出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13.解析:选A 从材料“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可知汝窑在供皇帝挑选后,可以投入市场,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放宽了产品流通方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瓷器产品销售竞争激烈,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官窑管理松懈,故C项错误;汝窑是官窑,技术水平高超,故不会出现产品质地欠佳的现象,故D项错误。

14.解析:选C 材料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并不是假冒官营产品本身,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民营与官营手工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是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此举对民营与官营手工业地位的影响,故D项错误。

15.解析:选A 材料“波斯锦”“胡式锦”“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鹘风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回鹘衣装回鹘马”说明唐代中后期思想开放,受少数民族和国外影响,生活趋向多元,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服饰衣料的交流,故D项错误。

16.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优良棉种的种植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但这和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明之前政府也有鼓励手工业发展,但棉布并未因此而发展起来,故B项错误;明代以前,中国人民就是以勤劳著称的,故D项不是主要原因。

17.D

18. B

19.解析:选C 材料是对东京等城市中商人经营地点的描述,未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城市治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太宗时开始临街开店,宋仁宗时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店,说明“市坊界限”打破,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业税的征收问题,故D项错误。

20.解析:选D 本题容易误选A,应该紧扣材料“诏谕福建行省”“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分析解答,材料只是政府鼓励对外贸易的诏谕,无法体现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21.解析:选C 根据“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可知,材料主要描绘了广州城市经济繁荣的场景,C正确;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材料说明经济贸易繁荣,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排除D。

22.解析:选D 材料中宋朝刑罚并非严苛,故A项错误;材料为宋代管理商业贸易的法律,未提及市镇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制定法律规范贸易行为,加强城市管理,故D项正确。

23.解析:选B 拥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数量减少,导致政府税收下降,故B项正确。

24.D

25.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可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据材料中“桑叶”“棉花”获利丰厚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据材料中“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可知,商人资本雄厚;据材料中“徽州商人”可知,商帮活跃。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信息“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可以概括得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信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分析得出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据材料信息“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可知,中国的手工业品在海外广受欢迎;同时结合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即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等内容回答。第(3)问,“积极作用”结合材料一、二,从货币的流通手段、商业发展、中外经济交流等方面回答。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

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27.(1)特点:传播途径改变:官方贸易外销的同时,民间贸易也日渐兴盛;消费人群的变化:从贵族上层的奢侈消费,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态度的变化:从推崇喜爱到热情逐渐消退;命运改变:由逐步繁荣到盛极而衰,欧洲人从大量使用中国瓷器,到自行生产并占领国际市场,排挤中国瓷器。

(2)原因:外销瓷器畅销原因:中国手工业发达,瓷器制作精美,朝贡贸易推动瓷器的外销;中国的造船业发达,为外销瓷器创造了条件;欧洲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欧洲国家的落后。外销瓷器被排挤原因:中国:制瓷技术长期受官府垄断,缺乏创新精神,虽有发展,但没有根本性突破;明清的海禁政策的阻碍;欧洲:作坊大量仿照瓷器;饮茶流行的推动作用(欧洲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和科技含量提高,组织管理提高和商业运作的推动;欧洲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化。

(3)认识:16~19世纪中国外销瓷器的演变是“国运事变”的缩影,它表明,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用科技占领先机,才能使国家赢得优势;国际竞争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的政策、社会环境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28.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思考。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得出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根据“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得出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贸中心之一;根据“欧洲人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得出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整体上看,古代丝绸之路维系了中外交流。(2)第一小问现实意义,根据材料二“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好处,如降低进口商品的关税,海外购物的价格降低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代经济的发展。

影响:有利于中原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明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贸中心之一;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维系了中外交流。

(2)现实意义:对中国: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

对世界:有助于推进亚洲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可引领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

好处:言之成理,均可得分。如丰富我们的生活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