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赤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赤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赤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赤潮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大型海藻、克生性植物、滤食性贝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来净化海水或杀灭赤潮藻类。但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大部分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因为要将它们应用到海洋中必须考虑杀藻作用与种属特异性、投放量、投放时间、海水营养程度等因素。赤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平衡(即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赤潮在发生初期,赤潮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的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导致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严重的造成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所以说赤潮生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

有关人士认为,为避免赤潮现象反复成灾,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应加强对赤潮现象的研究,提高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赤潮预警机制,尽量减少赤潮灾害带来的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光合作用

教学案例 高二(必修)光合作用 教学案例 光合作用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先学后教的方法)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 (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 (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 (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 (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一、选择题 1.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体内都具有 A.C3途径B.C3途径或C4途径C.C4途径D.C3途径和C4途径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分子生成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分解 C.光反应阶段只需要光,不需要酶 D.暗反应阶段CO2被C5化合物或C3化合物固定 3.下列哪些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日温15℃、夜温26℃B.昼夜恒温26℃ C.日温26℃、夜温15℃D.昼夜恒温15℃ 4.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A.自养需氧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 5.在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如果用14CO2示踪,则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 A.14CO2→叶绿素→ADP B.14CO2→NADP→糖类 C.14CO2→三碳化合物→糖类D.14CO2→叶绿素→ATP 6.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为 A.细胞个体较小,叶绿体中含有基粒B.细胞个体较大,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C.细胞个体较小,叶绿体中含有基粒D.细胞个体较小,叶绿体中不含有基粒7.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正确顺序是 A.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B.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D.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8.CO2含量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 A.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B.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C.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反应D.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暗反应 9.固氮生物不包括 A.自生固氮微生物B.豆科植物C.固氮杆菌D.根瘤菌 10.从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碳同化的意义为 A.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B.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C.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实现的 D.占植物体干重90%以上的有机物,基本上是通过碳同化合成的 11.在叶绿体中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色素是 A.全部的叶绿素b B.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b C.全部的叶绿素a D.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12..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 13.下列措施中哪项不利于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 A.将人参、田七种植在遮阴处B.在苹果树周围地面铺反光膜C.用反硝化细菌拌种D.向温室内输入一定浓度的CO2 14.对于农田里的农作物来说,良好的通风透光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赤潮的基本知识

【赤潮的基本知识】 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鞭毛虫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近年,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为害甚大〕。一般以为是由于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赤潮与历史记载】 赤潮是一种灾害性的水色异常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 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赤潮发生时,海水变的黏黏的,还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的典型特征】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的出现不适无缘无故的。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甲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 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为害甚大〕。一般以为是由于水

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成因尚没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便形成赤潮。 赤潮的危害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精选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1.(2008·宁夏高考)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4.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渤海赤潮的历史_现状及其特点

第27卷增刊2海洋环境科学V o l.27,Supp.2 2008年8月MAR I NE ENV I RONM ENTAL SC I ENCE A ug.2008 =调查与研究> 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 林凤翱1,卢兴旺2,洛昊2,马明辉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并且较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西部海域、辽东湾中部海域和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重点发生时间段为:每年的6~8月;主要的优势种类为: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中肋骨条藻等。2000年到2006年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800km2,年平均发生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年均值的4.2倍和1.6倍;而且近年来渤海赤潮的发生特点明显呈现出时间段延长、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渤海;赤潮;特点 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336(2008)增刊2-0001-05 H istory,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d ti de i n Bohai Sea L I N F eng-ao1,LU X i ng-w ang2,LUO H ao2,M A M i ng-hu i1 (1.NationalM ari ne E nvironm entalM on itoring Cen ter,Dali an116023,C hina;2.C ollege of Life S ci en ces and T echnology,Dali an Fis h eries U nivers it y,Dali an116023,Ch i na) A bstract:Both the h i story and stat us of t he red ti de and its characteri stics i n Boha iSeaw ere d iscussed,as w ell as t he te m pora-l spatial d i s tri buti on and trend s w er e d escribed.Fu rt her m ore,t h e do m i nan t s peci es and their change trends w ere also stat ed.The resu lt s sho w ed t hat the red tide w ere often observed duri ng t h e peri od of J un.to Aug.and in f o ll o w i ng s ea areas,B ohaiB ay,La i zhou Bay, t he w est coast ofL i aodong B ay,the coast of cen tralL i aodong Bay and nearby Y i ngkou Bayuqu an.The m ai n do m i nan t species of har m- f u l algal b l oom incl uded N octil uca sci n tillans,Phaeocystis gl obosa,C erati um furca,M esod i n i um rubrum,Skelet on e ma costat um,etc. 80ti m es and abou t19800km2of t he red ti de w ere record ed fro m2000to2006,w h i ch w ere4.2and1.6ti m es than t hat of the1990s i n f requency and areas.I n recent years,t he red ti de beco m es m ore and m ore seri ous i n frequen cy and areas etc. K ey words:Bohai s ea;red ti de;ch aracteristics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虾摇篮0的美誉。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浅海油田的全面开发,沿海地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海量不断增加,加之近岸海域养殖业,尤其是集约化、半集约化对虾养殖业、网箱养殖业的全面兴起,使得近岸水体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质大面积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明显加剧,导致海洋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逐年上升,危害日益严重,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本文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以期 *收稿日期:2007-12-02,修订日期:2007-07-16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NM E M C.2007-A-22) 作者简介:林凤翱(1954-),男,辽宁省海城市人,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监测分析、生态环境评价。

浅谈_赤潮_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浅谈“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韩晓光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急 剧增殖、大量聚集在海面上形成的漂浮带,它破坏海水中原有正常的生物链,是使海水被生物染色而改变颜色的现象。世界上赤潮生物大约有200种,我国沿海赤潮生物有80余种,大连市近海赤潮生物有43种。赤潮因海水变红而得名,实际上,赤潮发生时,海水不一定都是红色的。海水的颜色随着形成赤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发生不同的颜色变化。由夜光藻引起的赤潮是粉红色的,由中缢虫引起的赤潮是红色的,由绿色鞭毛虫引起的赤潮是黄绿色的,由骨条藻引起的赤潮是灰褐 色的,由异弯藻引起的赤潮是酱油色的等。 赤潮是海洋三大公害之一。赤潮对海洋生物有着致命的危害。赤潮不仅能破坏海洋渔业资源,还可导致海水污染,恶化海洋环境,甚至赤潮毒素还可在海洋生物体中积存,危及人类健康。近年来,在菲律宾和危地马拉,就有60多人因食用被赤潮污染的海洋生物而丧生。 随着工业的发展,气温的升高,排污量的加大,海水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赤潮暴发的次数越来越频。在大连地区连续暴发的赤潮,导致海洋水产 养殖生物的大量死亡,都与赤潮种类、 毒性有一定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赤潮使大连地区养鲍业瘫痪、对虾养殖业减产。在大连机场口岸,连续两年鲍鱼的出口量为零,在机场口岸贸易史上实属罕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万元人民币。 减少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减少由赤潮引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其防治和研究工作是一个新课题。目前赤潮的防治主要有控制富营养化防治法、赤潮的化学防治法、赤潮的物理防治法、赤潮的生物防治法四种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来减轻赤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图片报道 为配合全国铁路危包开验,常州局认真对企业送检的包装容器进行严格测试,确保运输安全。图为检验人员正在对200升闭口钢桶进行跌落试验。(刘建民 江可宁 摄影报道) ④如果过去的经验显示提出的办法不可行, FDA 会否决申请人改进程序。 第二次即最后一次请求中除非提出有意义的改进实施办法以保证相当成功的可能性,否则FDA 将不予考虑。申请人从FDA FD 766表上得到通知。 12.进口商完成所有改 进程序,通知FDA 可以检查或抽样。 13.FDA 进行后续检查、采样以决定其是否符合改进授权条款。 14.①FDA 分析认为样品合格。向进口商和美国海关发出“放行通知”。FDA 监管收费在FDA FD 790表中估算。副本送美国海关。美国海关负责收取总费用,包括海关方面所需的费用。 ②FDA 认定样品仍然不合格。FDA 监管收费在FDA FD 790表中估算。副本送美国海关。美国海关负责收取总费用,包括海关方面所需的费用。 (本栏责任编辑 李 健) ? 54?资 料

高中生物 必修1 光合作用 知识点全面总结 (word20页)

第三单元之—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叶绿体的结构模型. (二)相关知识 1、.叶绿体是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叶绿体由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包围而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3、每个基粒都有许多个类囊体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的酶,是光反应的场所。 4、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 5、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叶绿素a 叶绿素(3/4) 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1/4) 叶黄素 (2)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4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把光能转为电能)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①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例如韭黄,蒜黄) ②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秋末)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③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5)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经过色素吸收后,光谱出现两条黑带。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叶绿体色素的性质:易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叶绿素的性质不稳定,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性质相对稳定。 (7)植物叶片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关系: 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 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 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 6、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解读: ①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 ②色素的分离原理: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分离。 (2)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3)过程:省略。 (4)结果分析: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一、研究背景: 赤潮的定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的一种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 现状:有害赤潮肆虐于我国和世界各国沿海,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有记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赤潮事件每年都达到了几十次;赤潮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1998 年至今,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1 000平方米的特大赤潮,其中有几年赤潮面积甚至达到上万平方公里,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世界罕见;与此同时,有毒、有害的赤潮原因种也在不断增加,甲藻等有害种类已成为我国赤潮的主要原因种。这些趋势充分表明了我国赤潮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起,平均每年发生 79.20 起,而其中又以2003~2007年间赤潮发生的次数最高;而从2000~2003年,我国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高,为119次。2004~2009年赤潮发生次数有逐步下降,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次数。 在时间上,又对2000~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录的117起大型赤潮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 2 ),发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3个月共记录赤潮事件91起,占赤潮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 从图上可以看出5月的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6月份为34起,8月份15起。

从空间角度看,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赤潮灾害发生(见图 3)。在 2000~2009年内的任何一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3个海域,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 2000~2003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之后的两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才呈现下降趋势。 危害:1、2,赤潮频发给我国沿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 10 亿元以上。而有些有害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经贝类或鱼类累积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调查表明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这两类主要的藻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在近年有记录的贝毒事件中,就有有几百人中毒,数十人死亡。 3、4,然而,上述这些损失和影响也只是我国沿海赤潮危害的冰山一角,因为赤潮频发预示着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而生态环境一旦失衡恶化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近年来在渤海、东海等海域都发现了水母比往年发达、而鱼虾资源减少的现象,这很可能与基础饵料改变、甲藻类赤潮生物的异常增殖而使食物链演变有关。生态系统的这种异常改变将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沙尘暴”在向不利于人类居住的方向演变一样,赤潮频发的危险信号是这些海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渤海赤潮的历史_现状及其特点

第27卷 增刊2海洋环境科学Vol.27,Supp.2 2008年8月MAR I N E ENV I RONMENT AL SC I ENCE Aug.2008 【调查与研究】 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3 林凤翱1,卢兴旺2,洛 昊2,马明辉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116023) 摘 要: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并且较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西部海域、辽东湾中部海域和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重点发生时间段为:每年的6~8月;主要的优势种类为: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中肋骨条藻等。2000年到2006年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800km2,年平均发生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年均值的4.2倍和1.6倍;而且近年来渤海赤潮的发生特点明显呈现出时间段延长、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渤海;赤潮;特点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336(2008)增刊220001205 H istory,st a tus and character isti cs of red ti de i n Boha i Sea L IN Feng2ao1,LU Xing2wang2,LUO Hao2,MA M ing2hui1 (1.Nati onalMarine Envir onmentalMonit oring Center,Dalian116023,China;2.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 and Technol ogy,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 Abstract:Both the hist ory and status of the red tid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Bohai Sea were discussed,aswell as the temporal2s patial distributi on and trends were described.Further more,the dom inant s pecies and their change trends were als o st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 tide were often observed during the peri od of Jun.t o Aug.and in foll owing sea areas,Bohai Bay,Laizhou Bay, the west coast of L iaodong Bay,the coast of centralL iaodong Bay and nearby Yingkou Bayuquan.The main dom inant s pecies of har m2 ful algal bl oom included Noctiluca scintillans,Phaeocystis gl obosa,Ceratium furca,Mes odinium rubrum,Skelet one ma costatum,etc. 80ti m es and about19800km2of the red tide were recorded fr om2000t o2006,which were4.2and1.6ti m es than that of the1990s in frequency and areas.I n recent years,the red tid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 ous in frequency and areas etc. Key words:Bohai sea;red tide;characteristics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浅海油田的全面开发,沿海地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海量不断增加,加之近岸海域养殖业,尤其是集约化、半集约化对虾养殖业、网箱养殖业的全面兴起,使得近岸水体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质大面积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明显加剧,导致海洋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逐年上升,危害日益严重,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本文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以期 3收稿日期:2007212202,修订日期:2007207216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NME MC.20072A222)  作者简介:林凤翱(19542),男,辽宁省海城市人,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监测分析、生态环境评价。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复习考试

光合作用 一、概述 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直接或间接依靠自养生物的光合产物生活,这些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细胞呼吸是将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游离的O2则被还原为H2O 中的O: 光合作用恰好相反,是将CO2还原为糖,将H2O 中的O 氧化为O2: 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而光合作用则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完成,而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 其内膜里面充满了浓稠的液体,称为基质。 悬浮在基质中的是许多类囊体。 叠起来的类囊体称为基粒。 组成类囊体的膜就是所谓的光合膜。 三、化学反应中O2中O的来历 由反应式: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式中的O2中O既可能来源于CO2,也可能来自于H2O,如何检验?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H2O 中的O。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有两个阶段:光反应和碳反应(暗反应)。 类囊体膜中发生光反应,利用光能使水氧化产生氧气,同时产生ATP 和NADPH。NADPH和NADH 是同一类辅酶,都是氢的载体,有的时候又简写为[H]。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 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 而碳反应则是利用光反应的ATP以及NADPH来还原自己吸收的CO2,生成有机物。这个过程实现了C 的转化以及能量的转化。将光反应所得的能量存储到有机物中。

五、光反应 条件:酶催化、光照; 发生地点:类囊体膜; 过程: (1)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A TP 和NADPH 中的化学能; (2)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 (3)水中的氢( H+ + e- ) 在光下将NADP+ 还原为NADPH。 六、碳反应 条件:酶催化、无需光照; 发生地点:叶绿体基质; 过程: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 (1) 1 分子的二氧化碳与1 个RuBP 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 (2)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2 个三碳分子; (3)每个三碳分子接受来自NADPH 的氢和来自ATP 的磷酸基团,形成1 分子三碳糖(实际上是三碳糖 磷酸) (4)三碳糖以后的许多反应,都是为了再生RuBP,以维持循环(每3 个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 就 形成6 分子的三碳酸分子,这些三碳酸分子都被还原为三碳糖,其中 5 个三碳糖分子在卡尔文循环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再生为RuBP,另一个三碳糖分子则离开卡尔文循环,或在叶绿体内被利用、或运到叶绿体外); (5)三碳糖在叶绿体内能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的原料而被利用,但大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 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赤潮案例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赤潮案例分析 院(系、部)名称:理化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化学学生姓名:李静亚学生学号:1011090308 指导教师:宋士涛 2012年 4 月18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2012年我国深圳南澳海面出现较大面积赤潮,深圳南澳海面现较大面积夜光藻赤潮:靠近岸边的海面已变成赤红色,受污染的海面约有一个足球场大。海面上漂浮着大量垃圾,海水也泛着阵阵恶臭。2012年4月10日,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深圳东部海域南澳月亮湾进行水样化验,认定这里出现的较大面积红褐色物质是由一种名叫“夜光藻”的藻类大量繁殖所导致的赤潮。数天前在大梅沙西部也出现小范围赤潮。 1.赤潮的污染来源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因素引起的,但不一定是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主要有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有特殊物质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 1、B 12 、 铁、锰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引发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别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而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海洋开发、水产业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 ?全球海运业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气候变暖导致赤潮发生。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