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

几种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
几种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方程的缩写

一、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原则:正极反应+负极反应二总反应 注意得失电子的准确性和产物的合理性。

几种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

1、燃料电池:(两极不参与反应,反应的是通到电极上的燃料气和 02 )

(1)氢氧燃料电池:

H 2、02作为负极和正极的反应物,

H 2+— 2e -T 2H + O 2+4e~2O 2

须知道H +、02—

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H +:酸液中,能稳定存在 H +,存在形式:H + 碱液中,H ++0H —= H 2O ,存在形式:H 2O 02—:酸液中,02— +2H += H 20,存在形式:H 20

碱液中,

02—+H 20= 20H —,存在形式:0H 氢氧燃料电池

正极:

(填“正”或“负”,下同)极通入可燃性气体, 向

22、干电池:电解质溶液:

NH 4CI+淀粉糊

负极(Zn ):

正极(C ):

电极材料:C 、Pt 电解质:K0H 溶液 负极反应物:H 2

正极反应物:02

电极反应:

负极:

总反应:

(2)甲烷燃料电池,

K0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要点:可燃物中 C 的化合价与生成

负极:

电池总反应:

(3)铝—空气燃料电池

C02中C 的化合价的关系及 C02的存在形式) 正

极:

负极:

电池总反应式:

例:某原电池中盛有 K0H 浓溶液,若分别向 正极:

电极反应:

总反应:

3、铅蓄电池:电解质:稀H2SO4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4、锂电池:

负极(Li): 正极:

总反应:

5、银锌电池:

负极(Zn): 正极(Ag2O):

电解液(KOH)

总反应:

原电池总结

知识要点实例

概念

e-

实质

Zn

(- ------ ------

Cu

1(+)

构成前提

构成条件

H

自发反应

2SC4 溶】液-

电极构成

负极:

正极:Zn板——负极Cu板--- 正极

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负极:正极:

电子流向

电流流向

外电路:内电路:外电路:内电路:电池总反应两个电极反应叠加

活渡金K 电子密出—仙极I氧化反应

阳K子馨向

iEflt 还EK反应]

T

K化反应,

Zn- 2c_—21?* j

H f还原反应

不焉虛£属我业囲~|

原电池(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解析)

原电池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化学能与电能转化方式及应用;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反应原理; 3、认识常见的几种化学电源和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定义 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是,该过程虽然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但是过程繁琐、复杂且能耗较大。在此过程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原电池就是这样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1、如下图,把一锌片和一铜片插入稀H2SO4中。 现象:Zn片上有气泡出现。 反应:Zn+H2SO4=ZnSO4+H2↑。Zn失电子生成Zn2+,H+得电子生成H2。 实验2、把上图中的Zn、Cu用一导线连接起来,中间接一电流计G。 现象: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出现,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Zn反应生成Zn2+而溶解,Cu片上有H2产生,有电流产生。 该实验中,产生了电流,就构成了原电池。 要点诠释: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当于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通过用电器转移,产生电能,因此原电池的作用为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要点二、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提供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分别作负极和正极。 要点诠释: a、负极:活泼性强的金属,该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常用碳棒、石墨),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得失电子的反应为电极反应,上述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总反应:Zn+H2SO4=ZnSO4+H2↑ (2)两个电极必须直接和电解质溶液接触,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要点诠释:电源内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动的方向即是电流的方向,所以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必须有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通路。

高中常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 一、一次电池(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巧用水,配个数) 1、伏打电池:(负极—Zn,正极—Cu,电解液—H2SO4) 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 + 2H+ == H2↑+ Zn2+ 2、铁碳电池(析氢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酸性) 负极:Fe–2e-==Fe2+正极:2H++2e-==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Fe+2H+==H2↑+Fe2+ 3、铁碳电池(吸氧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 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 +3 H2O (铁锈的生成过程) ? 4.铝镍电池:(负极—Al,正极—Ni,电解液——NaCl溶液) 负极:4Al–12e-==4Al3+正极:3O2+6H2O+12e-==12- 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4Al+3O2+6H2O==4Al(OH)3 (海洋灯标电池) 5、铝–空气–海水(负极--铝,正极--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电解液--海水) 负极:4Al-12e-==4Al3+ 正极:3O2+6H2O+12e-==12OH-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铂网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海洋灯标电池) 6、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NH4Cl糊状物) 负极:Zn–2e-==Zn2+正极:2MnO2+2NH4++2e-==Mn2O3 +2NH3+H2O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Cl2+Mn2O3+2NH3+H2O 7、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KOH糊状物) 。 负极:Zn + 2OH– 2e-== Zn(OH)2正极:2MnO2 + 2H2O + 2e-==2MnO(OH) +2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2MnO2 +2H2O == Zn(OH)2 + MnO(OH) 8、银锌电池:(负极——Zn,正极--Ag2O,电解液NaOH ) 负极:Zn+2OH-–2e-== ZnO+H2O 正极:Ag2O + H2O + 2e-== 2Ag + 2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 Ag2O == ZnO + 2Ag 9、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电解液KOH) 负极(Al):2Al + 8OH-+6e-=2AlO2-+4H2O 正极(Mg):6H2O + 6e-=3H2↑+6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Al + 2OH-+ 2H2O =2AlO2-+ 3H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2.1和图2.2 所示,一般由正极、负极和高分子隔膜构成。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必须有能够接纳锂离子的位置和扩散路径,目前应用性能较好的正极材料是具有高插入电位的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锂的化合物,如Li x CoO2,Li x NiO2以及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等,这些正极材料的插锂电位都可以达到4V以上。负极材料一般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6,其电解质一般采用溶解有锂盐LiPF6、LiAsF6的有机溶液。典型的锂离子蓄电池体系由碳负极(焦炭、石墨)、正极氧化钴锂(Li x CoO2)和有机电解液三部分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表达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反应: 式中:M=Co、Ni、Fe、W等。 图2.1 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2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个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构。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此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负极处于贫锂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构成电极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本身及锂离子的浓度有关。因此,在充放电循环时,Li+分别在正负极上发生“嵌入-脱嵌”反应,Li+便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所以,人们又形象地把锂离子电池称为“摇椅电池”或“摇摆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是在锂蓄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它基本解决了

困扰锂蓄电池发展的两个技术难题,即安全性差和充放电寿命短的问题。锂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在原理上的相同之处是:在两种电池中都采用了一种能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作为正极,采用一种有机溶剂—无机盐体系作为电解质。不同之处是:在锂离子电池中采用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碳材料代替纯锂作负极。因此,这种电池的工作原理更加简单,在电池工作过程中,仅仅是锂离子从一个电极(脱嵌)后进入另一个电极(嵌入)的过程。具体来说,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是从正极中脱嵌,在碳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晶形变化,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充放电寿命。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少数的是3.7V)。充满电时的终止充电电压与电池阳极材料有关:石墨的4.2V;焦炭的4.1V。充电时要求终止充电电压的精度在±1%之内。锂离子电池的终止放电电压为2.4~2.7V(电池厂家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终止放电电压的参数略有不同)。高于终止充电电压及低于终止放电时会对电池有损害。 其使用有一定要求:充电温度:0℃~45℃;保存温度:-20℃~+60℃。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大电流充放电。一般充电电流不大于1C,放电电流不大于2C(C 是电池的容量,如C=950mAh,1C的充电率即充电电流为950mA)。充电、放电在20℃左右效果较好,在负温下不能充电,并且放电效果差[4],(在-20℃放电效果最差,不仅放电电压低,放电时间比20℃放电时的一半还少)。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锂离子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6V,充满电压为4.2V,对过充电和过放电都比较敏感。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锂离子电池易受到的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损害,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其充放电特性如图2-3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 锂电池在充电中具有如下的特性: 1.在充电前半段,电压是逐渐上升的; 2.在电压达到4.2V后,内阻变化,电压维持不变; 3.整个过程中,电量不断增加; 4.在接近充满时,充电电流会达到很小的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找到了较好的充电控制方法: 1.涓流充电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2. 7V ; 2.使用恒流进行充电,使电压基本达到4.2V。安全电流为小于0.8C; 3.恒流阶段基本能达到电量的80% ;

蓄电池常见故障预防及其判断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预防及其判断方法 蓄电池是工程机械及载重运输汽车上的电源设备,若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的运行。 1 蓄电池常见故障及预防 1.1 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是在极板上生成白色粗晶粒的现象,这种白色的粗晶粒就是所谓的硫酸铅,这是在蓄电池上最常见的现象,极板硫化产生的粗晶粒硫酸铅导电性能很差,晶粒粗,体积大,正常充电很难还原成活性物质,阻碍了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使蓄电池的内阻显著增大。发动机启动放电时因内阻大而电压急剧下降,不能持续供给启动电流。那么,造成极板硫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是PbSo4发生再结晶的根本原因。正常放电时极板上生成的硫酸铅晶粒较小,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充电时能够还原成二氧化铅和铅;但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就会使硫酸铅从电解液中析出并再次结晶成更大晶粒的PbSo 4附在极板表面;蓄电池液面过低,机械行驶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上下波动,极板露出液面部分与空气接触而被强烈氧化,从而使极板上部产生硫化;电解液密度过高,电解液不纯和气温变化剧烈等是促使硫化形成的外部原因。 预防对策:避免硫化的主要措施是保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蓄电池在机械上虽能充电,但只能保证基本充足,因此应该每1-2个月送充电间彻底充足电。对于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小时内送充电间充电。对于已经硫化的蓄电池,如不严重,可采用去硫充电法进行充电予以排除(去硫充电可查阅有关手册,这里故不赘述)。 1.2 活性物质脱落 活性物质脱落主要是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它是蓄电池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导致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过充电时间过长,低温大电流放电等。过充电会电解水,并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当氢氧从负正极板孔隙向外冲出时,就会导致活性物质二氧化铅脱落。 预防对策: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当蓄电池基本充足电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少一半。 1.3 自行放电 蓄电池在无负载状态下,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简称自放电。蓄电池自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在30天内若每昼夜容量降低不超过2%,则为正常放电。导致蓄电池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因素,如电解液含杂质过多,电解液密度偏高,电池表面不清洁等。 预防对策:避免产生自放电措施:1)配制电解液使用符合国际GB4564-84规定的蓄电池专用硫酸和规定的蒸馏水;2)配制电解液所用器皿必须是耐酸材料做成的,配好的电解液应妥善保存;3)蓄电池加液孔螺塞要盖好,以免掺入杂质。其表面的酸泥等脏物,要用清水擦洗干净,并保持

汽车蓄电池构造和原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教案课题蓄电池的构造和原理 课型理论班级09春汽时 间 第一周星期三第二节 导学目标1、明确本门课的内容、任务、要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汽车电器及电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特点。 2、掌握铅蓄电池的结构、特点、型号,训练组合、分解能力等。 3、掌握铅蓄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训练逻辑思维的能力、想象能力。 重点学习方法、普通铅蓄电池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难点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自学、提问、讨论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本课程简介 1.要求2.内容3、学习方法。二.电源系的组成、功能及电路关系汽车电源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调节器(装在发电机内)、蓄电池、放电警告灯、点火开关等。 三、蓄电池的构造、特点 图1-1看完后分解 引导观察:各类铅蓄电池的构造有何共同点?(训练分解组合能力) 引导思考:蓄电池的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训练分解组合能力) 单格之间的联接关系。(串) 1.极板组 引导观察: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桩、正负极板的特点。a作用b分类c组成 隔板一、听课、观察、思考 二、提问 三、讨论、解答下列问题: 1、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学习方法。 2、自学、答问电源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电路连接特点。 3、为什么铅蓄电池被称为起动 型蓄电池? 4、为什么蓄电池正负极板有如 图所示的结构特点? 5、袋式隔板的优点是什么? 30′ 10′ 20′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引导思考:袋式隔板与普通隔板相比 有何特点。(训练想象能力) a位置b特点c材料d袋式隔板3.壳体 a作用b材料c要求 4.电解液 引导思考:电解液过大对蓄电池性能有何影响?(训练组合思维能力) a成分b相对密度范围c配制d相对密度与容量。 5.联条 a材质b作用c型式 6.加液孔盖 a作用b结构 7.极桩a分类b结构 8、蓄电池的型号和规格 四、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引导思考:蓄电池为什么能存电放电?(训练组合思维能力) (一)概述:反应总方程式 (二)电势的建立 [2.0-(-0.1)=2.1V] (三)放电过程 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板上四价的铅离子与电子结合生成二价铅离子,进人电解液再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铅(附着在正极上);负极板上,二价铅离子也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铅(附着在负极板上)。 (四)充电过程 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6、什么是相对密度?配制顺 序? 相对密度是否越大越好? 7、自学蓄电池的型号和规 格,答问 8、铅蓄电池的电压建立过 程? 9、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性能 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10、自学蓄电池充电过程。 30′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

原电池(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训练中学化学中关于原电池及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有关判断,一直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这部分知识可非常好的以当今各种化学电源为切入点,有很好的命题情景和知识情景,因此此类题目成为命题专家的热门题材,现将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常见的跟中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汇总成练习的形式呈现出来。 【书写过程归纳】: 列物质,标得失(列出电极上的物质变化,根据价态变化标明电子得失)。 选离子,配电荷(根据介质选择合适的离子,配平电荷,使符合电荷守)。 巧用水,配个数(通常介质为水溶液,可选用水配平质量守恒) 一次电池 1、伏打电池:(负极—Zn、正极—Cu、电解液—H2SO4) 负极:正极: 总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Zn + 2H+ == H2↑+ Zn2+ 2、铁碳电池:(负极—Fe、正极—C、电解液H2CO3 弱酸性) 负极:正极: 总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Fe+2H+==H2↑+Fe2+ (析氢腐蚀) 3、铁碳电池:(负极—Fe、正极—C、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吸氧腐蚀)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 +3 H2O (铁锈的生成过程) 5、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C 、电解液NH4Cl、MnO2的糊状物) 负极:正极: 6、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C、电解液KOH 、MnO2的糊状物)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Zn +MnO2 +H2O == ZnO + Mn(OH)2 7、银锌电池:(负极—Zn、正极--Ag2O、电解液NaOH )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Zn + Ag2O + H2O == Zn(OH)2 + 2Ag 8、铝–空气–海水(负极--铝、正极--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电解液--海水) 负极:正极: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铂网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9、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 电解液KOH) 负极(Al):正极(Mg): 化学方程式:2Al + 2OH–+ 6H2O =2〔Al(OH)4〕—+ 3H2

几种常见的“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精)

几种常见的“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燃料电池是原电池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电池,它与原电池形成条件有一点相悖,就是不一定两极是两根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也可以用相同的两根电极。燃料电池有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燃料电池,希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一、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一般是以惰性金属铂(Pt)或石墨做电极材料,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 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电极反应特别要注意电解质,有下列三种情况: 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 2e- === 2H+ ,2H+ + 2OH- === 2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OH- === 2H2O;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2O生成OH-即:2O2- + 2H2O === 4OH- ,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 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 2H+ 正极是O2得到电子,即:O2 + 4e- === 2O2- ,O2-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单独存在,只能结合H+生成H2O即:O2- + 2 H+=== H2O,因此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 === 2H2O(O2 + 4e- === 2O2- ,2O2- + 4H+ === 2H2O 3. 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 +2e-=== 2H+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H2O + 4e- === 4OH- 说明:1.碱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H+ 2.酸性溶液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无OH- 3.中性溶液反应物中无H+和OH- 4.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 二、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1.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4KOH === 2K2CO3 + 6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 + 6H20===12OH-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O -6e-+8OH- === CO32- + 6H2O 2. 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 总反应: 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4O-12e-+2H2O === 12H++ 2CO2 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三、甲烷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KOH+ 2O2 === K2CO3 + 3H2O。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组?负极板组?隔板?容器和电解液等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极板 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由纯铅制成,上面直接形成有效物质,有些极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上面涂以有效物质?正极(阳极)的有效物质为褐色的二氧化铅,这层二氧化铅由结合氧化的铅细粒构成,在这些细粒之间能够自由地通过电解液,将正极材料磨成细粒的原因是可以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减小蓄电池的内阻?负极(阴极)的有效物质为深灰色的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者,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

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为了获得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下图所示: 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就形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要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 2.隔板 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板,以防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这种隔板上密布着细小的孔,既可以保证电解液的通过,又可

以阻隔正?负极板之间的接触,控制反应速度,保护电池?隔板有木质?橡胶?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等数种,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3.容器 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通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容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容器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容器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 4.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浓硫酸而成的?它的密度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时为1.200~1.300g/cm3?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危害铅酸蓄电池的任何杂质?电解液的作用是给正?负电极之间流动的离子创造一个液体环境,或者说充当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相对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

常见的11种类型原电池教学提纲

11种类型原电池(电极反应及易错点) 离子共存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高频考点,虽然难度不高,但是每年都会考,同学们应该要注意!应该对比掌握11种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格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氧化还原类型) 1、铜锌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伏打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 = zn2+ + 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so(运载电荷)向锌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铜片移动的电子放出氢气。 2、铜锌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 +2oh- =zno22- + h2 ↑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修正为:2h2o+2e- =h2 ↑+2oh- ②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修正为:zn +4oh--2e-=zno +2h2o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oh-(参与溶液反应)向锌片移动遇到zn2+发生反应产生zno22- ,na+(运载电荷)向正极移动。 3、铝铜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和铝;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 = 2al3+ + 3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正极(cu):6h+ +6e- =3h2↑(还原反应);负极(al):2al -6e-=2al3+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6.72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5.4克。 (3)微粒移动方向: 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铝片,电子由铝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so(运载电荷)向铝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铜片移动得电子放出氢气。 4、铜铝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2o=2alo2- + 3h2 ↑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 ①正极(cu):6h+ +6e-=3h2↑(还原反应);修正为:6h2o+6e- =3h2 ↑+6oh-

常见原电池方程式

1.电化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有电流产生 (1)吸氧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 总式: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 (2)析氢腐蚀:CO 2+H2O H2CO3H++HCO3- 负极:Fe -2e-==Fe2+ 正极:2H+ + 2e-==H2↑ 总式:Fe + 2CO2 + 2H2O = Fe(HCO3)2 + H2↑ Fe(HCO3)2水解、空气氧化、风吹日晒得Fe2O3。 常见原电池 (1)一次电池 ①碱性锌锰电池 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MnO2,正极是KOH 工作原理:负极Zn+2OH—-2e-=Zn(OH)2;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②钮扣式电池(银锌电池) 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0,电解质是KOH,总反应方程式:Zn+Ag20=2Ag+ZnO 特点:此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 ③锂电池 锂电池用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12)中组成。 锂电池的主要反应为:负极:8Li-8e—=8Li+;正极:3SOC12+8e—=SO32-+2S+6Cl— 总反应式为:8Li+3SOC12=6LiCl+Li2SO3+2S 特点: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压稳定、工作效率高和贮存寿命长的优点。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蓄电池维护中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蓄电池维护中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为确保VRLA的可靠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在蓄电池维护中都会对蓄电池进行一定的测试,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1、电压测量法 通过万用表测试单节电池电压,寻找落后电池。 优点:方法简单 缺点:准确性差,浮充状态,落后电池的电压和正常电压差别不大,基本上无规律可循。 2、核对放电法 1利用实际负载进行核对放电。 2利用传统电阻箱、水阻或PWM假负载进行放电测试。 优点: 测试准确可靠。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常用检测方法。 缺点: 1、核对放电时间长,蓄电池需要脱离系统,风险大。 2、需要人工操作。 3、机房必须具备主备电池的条件。 4、只能整组测试,不能单节测试。 5、频繁测试将导致蓄电池硫酸盐化,损害蓄电池寿命。

6、只适合定期维护,不适合日常维护。 3、在线快速容量测试法(电池在线测试仪、巡检仪 通过巡检测试仪对单节电池进行在线测试。 优点: 操作简单,风险小,可快速查找落后电池。 缺点: 1精度差,只能定性判断好坏,无法准确测算好坏程度及容量指标。 2要求较高的机房测试环境,但大部分机房实际很难满足要求。 4、电导(内阻测试法 在蓄电池两端加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信号,测量出与电压同相位的交流电流值,其比例即为电导,一般测量频率为30HZ,根据不同容量的电池频率进行调整。电池容量越小,电池电阻越大,电导值越小。 优点:测试方法简单,可准确查出完全失效电池。 缺点:很难准确测量蓄电池容量,大量试验表明,只有电池容量降低到50%后,电导才有较大变化,40%以下,电导有明显变化。因此此方法只能确定电池的好与坏,很难准确测出实际指标。

常见原电池方程式归纳

常见原电池方程式归纳 1.Cu─H2SO4─Zn原电池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总反应式:Zn+2H+=Zn2++H2↑2. Fe─CuSO4─Cu原电池 负极:Fe—2e—=Fe2+ 正极:Cu2++2e—=Cu总反应式:Fe+ Cu2+= Fe2++Cu 3.Cu─FeCl3─C原电池 负极:Cu—2e—=Cu2+ 正极:2Fe3++2e—=2Fe2+总反应式:2Fe3++Cu=Cu2++2Fe2+ 4.Fe─FeCl3─Cu原电池 负极:Fe—2e—=Fe2+ 正极:2Fe3++2e—=2Fe2+总反应式:2Fe3++Fe=3Fe2+ 5.氢氧燃料电池(中性介质) 负极:2H2—4e—=4H+ 正极:O2+2H2O+4e—=4OH—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6.氢氧燃料电池(H2SO4做电解质) 负极:2H2—4e—=4H+ 正极:O2+4e—+4H+=2H2O总反应式:2H2+O2 = 2H2O 7.氢氧燃料电池(KOH做电解质) 负极:2H2—4 e—+4OH—=4H2O 正极:O2 + 2H2O + 4e—= 4OH— 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8.铅蓄电池(放电) 负极(Pb) :Pb—2 e—+ SO42- = PbSO4 正极(PbO2) :PbO2+2e—+SO42—+4H+ = PbSO4 + 2H2O 总反应式:Pb+PbO2+4H++ 2SO42- == 2PbSO4 + 2H2O 9.Al─NaOH─Mg原电池 负极:2Al—6e—+ 8OH—= 2AlO2—+ 4H2O 正极:6H2O + 6e—= 3H2↑+ 6OH—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 3H2↑ 10.Al─浓HNO3─Cu原电池 负极:Cu—2e—= Cu2+ 正极:4H++2e—+2NO3—=2NO2↑+2H2O 总反应式:Cu+4H++2NO3—= Cu2++2NO2↑+2H2O 11.CH4燃料电池(KOH做电解质) 负极:CH4—8e—+10OH—= CO32—+ 7H2O 正极:O2 + 2H2O + 4e—= 4OH— 总反应式:CH4 + 2O2 + 2OH- == CO32- + 3H2O 12. CH3OH燃料电池(KOH做电解质) 负极:CH3OH—6e—+ 8OH—= CO32—+ 6H2O 正极:O2 + 4e—+ 2H2O = 4OH— 总反应式:2CH3OH + 3O2 + 4OH—== 2CO32—+ 6H2O

蓄电池维护中的常见问题

蓄电池日常维护及常见问题汇总 1、什么叫放电深度?放电深度为20%表示什么意思? 答:电池的放电深度指放电时电池所放出容量的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20%表示电池放出的容量达到电池额定容量的20%,此时电池还剩有80%的容量。 2、VRLA(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传统的开口式铅酸电池比较有哪些优点?答:1)不需要加酸、加水及调整酸比重等维护工作; 2)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无酸雾排出; 3)电解液不流动,可以立放或卧放安装; 4)不需要专用电池室,可以和其他设备组合在一起使用,占地面积小。 3、影响质阀控式蓄电池运行质量的有那些因素? 答:阀控式蓄电池运行的质量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一是产品质量,二是安装质量,三是运行维护质量。这三个方面应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产品质量,这是保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有较好运行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与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从制造铅粉到封装入库的每道工序都有关联。因此,要对板栅的厚度、重量,铅膏的配方,隔板的透气性,安全阀的技术设计,电解液的灌装方式及对电解液注入量的控制、合成的方式,壳体材料及壳盖与极桩、壳盖与壳体间的密封等诸方面、诸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 对于安装质量,也包括储存、安装、容量实验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均会直接影响阀控式蓄电池日后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因此在搬运储存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发生碰撞,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汇接条与电池极桩之间的吻合,小心将不平的极桩整平。在紧固极桩时,所用的力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太大,会使极桩内的铜套溢扣,力量太小又会造成汇流条与极桩接触不良,因此安装中最好采用厂家提供的有过力脱扣的扳手,或按照厂家提供的参考公斤力,使用相应的公斤的扳手。在安装中还注意以下方面:一、要使蓄电池与直流屏之间各组蓄电池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的长短尽量一致,以在大电流放电时保持电池组间的运行平衡;二、要使电池组的正、负极汇流板与电池汇流条间的连接牢固可靠;三、在安装后,千万不要忘记给电池补充充电。 对于维护质量,也是确保阀控式蓄电池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维护质量较高,就能使阀控式蓄电池发挥最大的效能和延长使用的寿命。因此基站维护人员要在充分理解阀控式蓄电池产品说明书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从事维护工作,并在维护工作中弄清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和问题; (1)温度与容量的关系 以GNB电池(阀控式蓄电池)在互联网上给出的大致标准是:25℃时,蓄电池的容量为100%;在25℃以下时,每升高10℃蓄电池的容量会减少一半。 阀控式蓄电池的容量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维护人员必须认真做到机房空调正常运转,要控制好蓄电池的温度使其保持在22℃~25℃以内。 (2)充电、放电与寿命、容量的关系 a.充电与寿命的关系 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维护需要建立精确的充电制度并加以实施,才能使该蓄电池达到最优的性能和最长的使用寿命,国内外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充电方式决定了蓄电池使用的寿命,有一些蓄电池与其说是使用坏的,不如说是充电方式不妥被损坏的。在这方便,国内有许多蓄电池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或学校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例如有一个单位,将蓄电池分成了两组进行实验,一组采用普通恒压限流方

电池常见的5种故障判断

电池常见的5种故障判断 电动车用蓄电池制造水平参差不齐,蓄电池质量、性能区别也相当大。与蓄电池配合的设备质量好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蓄电池的性能。使用条件的千差万别,也造成电动车性能的差异,在用户看来都可能理解成为蓄电池的质量问题。在电动车主要部件中,蓄电池的故障率较高,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故障现象,介绍其检查处理方法。 一、电池极板硫酸盐化 1、故障现象 极板硫酸盐化也叫电池硫化是铅酸蓄电池最常见的故障,许多蓄电池失效也是因这一故障而发生的。极板硫酸盐化主要表现为:充电时电压很快上升,过早析出气体,温度上升快;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小。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 产生极板硫酸盐化原因归结如下: (1)存放时间过长,自放电率高,未对其进行维护充电。 (2)放电后未对其进行及时充电。 (3)长时间处于欠充电状态。 (4)过放电。 (5)干涸或加入的电解液浓度过高。 蓄电池产生硫酸盐化时,应根据其程度的轻重进行修复。 硫化较重者,需要对电池进行正负脉冲充放电,才能恢复正常。 具体方法为:先对蓄电池补加入纯水或密度为1.05g/cm3稀硫酸到富液状态,再用正负脉冲充电器对其进行充电激活,首次充电要充足12个小时以上,充满后把电放掉,再充,累计充电时间要达到24个小时以上,这是电池修理店的常用方法。 家庭使用者,可以加水后用正负脉冲充电器充电,像平常充电一样。 硫化较轻者,请直接使用正负脉冲充电器除硫。

二、电池充不进电 1、故障现象 首先检查充电回路的连接是否可靠,检查连线与插头接触是否完好,认真检查插座和插头是否有“打火”烧弧现象,有无线路损伤断线等。 检查充电器有无损坏,充电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查看电池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即电池是否缺液严重。 还应检查极板是否存在硫酸盐化。极板的硫酸盐化,可通过充放电测量其端电压的变化来判定。在充电时,电池的电压上升特别快,某些单格电压特别高,超出正常值很多;放电时电压下降特别快,电池不存电或存电很少。出现上述情况,可判断电池出现硫酸盐化。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 先将充电回路连接牢固,充电器不正常的应更换。干涸的电池应补加纯水或1.050的硫酸,进行维护充电、放电恢复电池容量。如果发现有硫酸盐化,应使用正负脉冲充电激活恢复容量。干涸的电池加液后的维护充电,应控制最大电流1.8A,充电10-15小时,三只电池的电压均在13.4V/只以上为好。如果电池之间电压差别超过0.3V,说明电池已经出现不同步的硫酸盐化。对于发生硫酸盐化的电池,需要更换整组电池或使用正负脉冲激活电池。 三、新电池电压降得快 1、故障现象 新电池装车、起动时电压降得快。 2、故障的检查和处理 检查仪表显示电压与电池容量是否相符。 仪表显示的电压与电池容量关系不符合上表时,应要求厂家调整。 检查蓄电池连接线是否可靠,有无短路和连接不可靠等。有则排除之。 检查电动车起动和运行电流是否过大,若是过大(起动电流在15A以上,运行时的电流6A以上)应调整控制器限流值或对电机进行检查修理。 检查蓄电池容量是否偏低,若是偏低,应对电池使用正负脉冲充放电。

高中常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总结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书写过程归纳:列物质,标得失(列出电极上的物质变化,根据价态变化标明电子得失)。 选离子,配电荷(根据介质选择合适的离子,配平电荷,使符合电荷守)。 巧用水,配个数(通常介质为水溶液,可选用水配平质量守恒) 一、一次电池(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 1、伏打电池:(负极—Zn,正极—Cu,电解液—H2SO4)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 + 2H+ == H2↑+ Zn2+ 2、铁碳电池(析氢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酸性) 负极:Fe–2e-==Fe2+(氧化反应)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Fe+2H+==H2↑+Fe2+ 3、铁碳电池(吸氧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2Fe–4e-==2Fe2+(氧化反应)正极:O2+2H2O+4e-==4- OH(还原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 +3 H2O (铁锈的生成过程) 4.铝镍电池:(负极—Al,正极—Ni,电解液——NaCl溶液) 负极:4Al–12e-==4Al3+(氧化反应)正极:3O2+6H2O+12e-==12- OH(还原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4Al+3O2+6H2O==4Al(OH)3 (海洋灯标电池) 5、铝–空气–海水(负极--铝,正极--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电解液--海水) 负极:4Al-12e-==4Al3+ (氧化反应)正极:3O2+6H2O+12e-==12OH-(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铂网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海洋灯标电池) 6、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NH4Cl糊状物)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2MnO2+2NH4++2e-==Mn2O3 +2NH3+H2O(还原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Cl2+Mn2O3+2NH3+H2O 7、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KOH糊状物) 负极:Zn + 2OH– 2e-== Zn(OH)2(氧化反应)正极:2MnO2 + 2H2O + 2e-==2MnO(OH) +2OH-(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2MnO2 +2H2O == Zn(OH)2 + MnO(OH) 8、银锌电池:(负极——Zn,正极--Ag2O,电解液NaOH ) 负极:Zn+2OH-–2e-== ZnO+H2O(氧化反应)正极:Ag2O + H2O + 2e-== 2Ag + 2OH-(还原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 Ag2O == ZnO + 2Ag 9、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电解液KOH) 负极(Al):2Al + 8OH-+6e-=2AlO2-+4H2O(氧化反应)正极(Mg):6H2O + 6e-=3H2↑+6OH–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Al + 2OH-+ 2H2O =2AlO2-+ 3H2↑ 10、一次性锂电池:(负极--金属锂,正极--石墨,电解液:LiAlCl4-SOCl2) 负极:8Li -8e-=8 Li + 正极:3SOCl2+8e-=SO32-+2S+6Cl-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8Li+3SOCl2 === Li2SO3 +6LiCl +2S 二、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或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负极—Pb 正极—PbO2 电解液—稀硫酸) 放电时:负极:Pb-2e-+SO42-==PbSO4正极:PbO2+2e-+4H++SO42-==PbSO4+2H2O 总化学方程式Pb+PbO2 + 2H2SO4==2PbSO4+2H2O 2、镍镉电池(负极--Cd、正极—NiOOH、电解液: KOH溶液) 放电时负极:Cd-2e—+ 2 OH– == Cd(OH)2 Ni(OH)2+Cd(OH)2 正极:2NiOOH + 2e—+ 2H2O == 2Ni(OH)2+ 2OH– 总化学方程式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

2020年常见原电池及电解池方程式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常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伏打电池:(负极—Zn,正极—Cu,电解液—H2SO4) 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 + 2H+ == H2↑+ Zn2+ 2、铁碳电池(析氢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酸性) 负极:Fe–2e-==Fe2+正极:2H++2e-==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Fe+2H+==H2↑+Fe2+ 3、铁碳电池(吸氧腐蚀):(负极—Fe,正极—C,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 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 +3 H2O (铁锈的生成过程) 4.铝镍电池:(负极—Al,正极—Ni,电解液——NaCl溶液) 负极:4Al–12e-==4Al3+正极:3O2+6H2O+12e-==12- 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4Al+3O2+6H2O==4Al(OH)3 (海洋灯标电池) 5、铝–空气–海水(负极--铝,正极--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电解液--海水) 负极:4Al-12e-==4Al3+ 正极:3O2+6H2O+12e-==12OH-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铂网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海洋灯标电池) 6、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NH4Cl糊状物) 负极:Zn–2e-==Zn2+正极:2MnO2+2NH4++2e-==Mn2O3 +2NH3+H2O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Cl2+Mn2O3+2NH3+H2O 7、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碳棒,电解液KOH糊状物) 负极:Zn + 2OH– 2e-== Zn(OH)2正极:2MnO2 + 2H2O + 2e-==2MnO(OH) +2OH-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2MnO2 +2H2O == Zn(OH)2 + MnO(OH) 8、银锌电池:(负极——Zn,正极--Ag2O,电解液NaOH ) 负极:Zn+2OH-–2e-== ZnO+H2O 正极:Ag2O + H2O + 2e-== 2Ag + 2OH-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 Ag2O == ZnO + 2Ag 9、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电解液KOH) 负极(Al):2Al + 8OH-+6e-=2AlO2-+4H2O 正极(Mg):6H2O + 6e-= 3H2↑+6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