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小结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小结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小结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小结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小结信息论是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和近代代数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中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便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关于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体系,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

上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在文中,他用概率测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得出了几个重要而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并由此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香农理论的核心是:揭示了在通信系统中采用适当的编码后能够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地传输信息,并得出了信源编码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然而,它们给出了编码的性能极限,在理论上阐明了通信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寻找最佳通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一般有以下三种理解:

(1) 狭义信息论,也称经典信息论。它主要研究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信息论的基础理论,又称香农基本理论。

(2) 一般信息论,主要是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除了香农理论以外,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测、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调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及保密理论等。后一部分内容以美国科学家维纳为代表,其中最有贡献的是维纳和苏联科学家柯尔莫哥洛夫。

(3) 广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上述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自然和社会领域,如模式识别、计算机翻译、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语义学甚至包括社会学中有关信息的问题,是新兴的信息科学理论。

信息论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信息论又是数学概率论下的一个分支,与遍历性理论、大偏差理论以及统计力学等都有密切关系。

关于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特点,信息论课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讨论纠错编码中生成矩阵和一致校验矩阵的关系时,需要用到矩阵的运算和性质;在讨论连续信源熵时,需要对连续信源概率密度进行积分运算;在讨论离散信源熵的最大值或信道容量的最大值时,要计算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此外,信息论与编码中很多定理都伴随着复杂的数学证明,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香农三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有

噪信道编码定理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的证明。

信息论课程的外延很广,课程内容与很多其他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内容或者在其他专业课中进行不同角度的探讨,或者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得到应用。信息论课程的纵向内容很深,通常把信息论的目标和重点锁定在狭义信息论上,也就是三大块内容:信息的统计测度、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以及香农的三个重要定理——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uffman编码,信息论课程中作为一种变长信源编码方法,这里主要讨论该编码方法为什么是最优的(也就是更接近于香农第一定理的极限);这个内容还出现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该课程主要从算法的角度讨论最优二叉树的生成和遍历问题;

此外,它还出现在离散数学课程中,该课程主要是用树的数学形式对二元关系这种离散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计算机指令操作码的优化表示也用到了Huffman编码。另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计算机网络课程里的ATM技术,ATM信元首部有8位的首部差错控制字段(HEC),它是根据首部其余的32位计算出来的,用来编码的多项式为,这个码多项式问题在信息论的循环码(纠错码的一种)中有详细论述。此外,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对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的压缩处理,也应用了大量的信息论内容。

一般在讨论编码定理的同时会简要地介绍几种编码方法,比如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方法有Shannon码、Fano码和Huffman码,纠错编码有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如果需要对编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将其组成独立的课程,如信源编码课程、纠错编码课程、密码学以及数据压缩原理等等。例如,对于专门的信源编码课程,就可以从离散信源、连续信源和相关信源的角度对编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方位和深入的介绍。

根据上面提到的课程特点,结合自身实践,我有以下心得体会:重视数学理论的掌握。对于信息论基本内容(三大块内容和三个定理,上文有具体说明)的学习,特别要注意数学推导的完整性和严密

性。要既掌握数学理论,又具备算法的开发能力。此外,对信息论与编码的学习,还需要增加一些程序开发实验。

学习过程中,要广泛地从参考书或参考文献中获取素材,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在证明定理或推导公式时,一定要把定理或公式所表达的物理含义和道理强调出来。建议至少强调两次,一次在证明前,另一次在证明完成后。在证明前说明的好处是知道进行证明或推导的意义何在,在证明完成后再次说明是强调和加深印象。

信息论课程的外延很广,因此在学习时对本课程与其他课相关联的内容进行特意地深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与课程之间不再是离散的信息孤岛,而是有框架组织和脉络条理的信息树。这样我们逐渐会把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由于信息论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此可以把课上学习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多符号离散信源时,可以和日常生活中大家在电视上见到的摇奖场面联系起来。一台简单的摇奖机,从十个号码球中摇出一个数字号码,可以看作一个单符号离散信源,它有十个符号,从0至9。如果需要摇出七位数的体育彩票号码,这可以看成是一个多符号信源,一次同时发出七个符号,而且是单符号离散信源的7次扩展。又如,在学习汉明距离时,可以和英语学习联系起来。在英语中拼写非常接近的单词很容易混淆或者拼写错误,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两个码字的汉明距离(不同位的个数)太小,因此抗干扰的能力差。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它是在长期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论是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和近代代数等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中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便达到系统的最优化。编码理论与信息论紧密关联,它以信息论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研究编码和译码的理论知识和实现方法。

由于信息论方法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基因工程、神经解剖学甚至金融投资学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信息论促进了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利用信息论的方法来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信息论已经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信息论对哲学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校本课程实施的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实施的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实施的学习心得体会1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及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开发本校师生潜能、发展师生个性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品位的新型课程。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这些因素,既有促进方面的,也有阻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准备在讲座完后交流环节提出来,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说的一样,只要那位老师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以前我一直错误地把校本课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认为一所学校都要围绕某个主题去开发。所以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剪纸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剪纸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千百年来,它继承着各民族历代祖先的智慧、才华和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根,是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体现。本学年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剪纸活动。 一、课程内容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剪纸方法,能用彩纸剪出较简单的图形图案,并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有寓意的画面。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2)、学生通过《剪纸》的创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创作的体验。 (3)、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作的欲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研究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措施 1、对部分学生可以近距离演示多次。 2、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3、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可以先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让孩子多观察实物,大胆尝试,及时鼓励。 5、多让孩子欣赏名家作品。 四、活动配档 第一学期:喜字剪纸 窗花剪纸 蝴蝶剪纸, 龙的剪纸 马的剪纸 羊的剪纸 鲤鱼的剪纸 青蛙的剪纸 第二学期:兔子的剪纸 鹿的剪纸 蛇的剪纸 \福字的剪纸 蝙蝠的剪纸 水的剪纸 山水的剪纸 云的剪纸 石莱希望小学 2015.3

语文校本课程总结

语文校本课程总结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陆美兆烈日炎炎,一学期又临近收尾,现将语文校本实施工作总结如下,主要是浅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与使用力度,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丰富的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化功底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要义。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首先应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美丽的自然风光、无数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俗风情,即时性的国内外重要事件,丰富的学生生活……凡是现实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开发利用好校内的、当地的、当时的语文课程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与时代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用语文的能力。 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记者站”、创办期刊、开展“走近大师”、“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以及专题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与人交流合作中,在自然与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获取信息,学习恰当的表达,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 主题类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可以采取针对某一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纵向深层次的课程开发,以满足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深入学习与发展。 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语文教科书为基点向外辐射形成的系列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而开发出来的。

中国概况书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概况教程>> 13位ISBN编号:9787301150597 10位ISBN编号:7301150598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时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立 页数:186 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2a12959199.html,

前言 本书是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的专用教材,也可以作为进修和自学参考。 本书使用留学生易于接受的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比如中国的政治制度、外交政策、金融法规和文化体制,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 本书尝试摆脱以往同类书籍“厚古薄今”,偏重于古代历史文化的特点,对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为此,在文字资料和篇章结构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全书基本选择使用了21世纪面世的公开资料,力争反映日新月异的中国的最新面貌。在面对一些发展变化比较迅速的专题的时候,比如中国的金融业,本书开辟了专门的章节,予以充分介绍。 全书分:“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国政治”、“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四个部分,共20课。每个部分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这种内容安排和结构方式,适合编制教学、进修计划(例如,每个学期学习两个部分),也适合学生对课程作阶段性的总结和讨论。 全书文字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的生词表和语法项目部分,作了难度和篇幅控制,从而清晰而精练。 从十年以前编写《中国国情》教材至今,全书的各个专题和大部分内容,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锤炼和检验,获得执教同行的一致肯定。事实证明,这门课程和这些教学内容,正是今天留学中国的外国人最需要了解的部分。 我诚恳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多的“中国通”,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增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对“中国国情”课程建设和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沈浦娜和张弘泓老师为本书的成熟和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我个人对书中出现的一切不当和错误承担全部责任。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翻看着会议记录,脑海里回想着昨天上午的课程建设校长答辩会。昨天一上午的时间,都坐在会议室里用心聆听着18位校长关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介绍和阐述,聆听着专家的精彩点评,收益颇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课程体制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课程的决策更加民主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符合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上,还是课程形式的体现上,总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通过聆听大家的介绍和专家的点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清楚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对学校周边及教师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挖掘,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并根据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使校本课程更加饱满。谈及校本课程的优势,大家都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国家、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形式

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操作时间上可以因地制宜,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立足于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资源优势,引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同时大量阅读参考书籍、报刊杂志等,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新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展了视野。同时问题的解决能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研究能力,促使教师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继续研究、学习,在这无限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克服难题的喜悦也会成为教师不断进取、始终维持饱满工作热情的动力。个人感觉最难以把握的是课程评价,尤其是对过程性评价的关注,不仅仅是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存在同样的困惑。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是我们都熟知的一句话,也都明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但这不同把尺子的标准设置对一线教师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该用怎样的标准去衡量,怎样才算实现了预设的目标,衡量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千差万别,一时间让大家陷入了迷茫之中,如何对课程评价予以准确定位成为了难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也要让自己脚踏实地的行走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道路上,出发了,才会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

新学期剪纸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52272 新学期剪纸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标准范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新学期剪纸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双峰乡素质教育五年规划》为指针,以剪纸文化为载体,以学生学习剪纸基础知识、剪纸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精神。 2、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3、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5、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习剪纸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术。 7、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立其发展目标;发挥教师专长和才艺,体现其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目标认同感,增强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 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组织教学和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以活动为主的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即使是学习有关剪纸知识,也要少讲少传授知识,让学生带着已有经验参与学习。教师要加大有效指导,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思考、想象、创造,自主地活动、实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总结

影视作品赏析校本课程总结 附: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发布人:发布日期:2013-10-3011:52共5247人浏览 翻看着会议记录,脑海里回想着昨天上午的课程建设校长答辩会.昨天一上午的时间,都坐在会议室里用心聆听着18位校长关于学校 校本课程建设的介绍和阐述,聆听着专家的精彩点评,收益颇丰.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课程体制建设和发展的趋势.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课程的决策更加民主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符合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上,还 是课程形式的体现上,总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 通过聆听大家的介绍和专家的点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清楚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对学校周边及教师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挖掘,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并根据目标设置相应 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使校本课 程更加饱满. 谈及校本课程的优势,大家都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学 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国家、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内容上更加丰 富多彩,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操作时间上可以因地制宜,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剪纸课活动总结

剪纸课活动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小学剪纸活动总结 剪纸社团学期活动总结 剪纸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了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了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应运用了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与创造力,唤起了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的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方式。 学生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剪纸培养训练,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报

名参加。为了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学到知识,本学期我采用了分段剪纸教学法。第一阶段,从最容易的对折剪纸开始,(即对称纹样或两个一样的纹样。) 第二阶段,剪二方连续。第三阶段,剪四方,八方纹样。剪纸方法上也深入了一步,由明剪到打暗口。这种既普遍,但由浅入深的剪纸方法,每一个学生基本能接受,在美术课中学生使用得最多的工具是铅笔和色彩。范文写作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把绘画工具换成了剪刀和彩纸。开始有的学生不太习惯,有的甚至连纹样都画不好;有的即使画好了纹样,也不能得心应手剪好。这时有的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我手把手地一个个教他们怎样画纹样,又教给他们怎样剪直线和曲线,怎样剪暗口。经过一期的培训,他们克服了畏难的情绪,基本掌握了一些剪纸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要求剪出合格的纹样。有个别学生在老师要求的纹样基础上还有小的创

地方校本课教学反思总结(2020)

地方校本课教学反思总结(2020) 反思一: 在备每节课之前应该想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首先就应该想到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才能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反思二: 充分开发和利用书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地方课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要用到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感受最深的

是: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资源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报刊、课外书籍也能提供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平时上课时,我不但让学生从课外书、报纸杂志中收集资料,我自己也经常从这些“资源库”中搜寻与教学有关的资料。 反思三: 如何使用教材。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我们高兴地看到,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活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可操作性很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材编写的越来越好了,但在执教过程中,如果我们毫无创意可言,仍

然在“教数科书”,那就背离了课改精神,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材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呢?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的组织、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改组,使教材为我所用。我们常听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句话,试想想,如果我们教师連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这种意识都没有,还坚持數材有啥就讲啥,那还怎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呢?就地方课以来,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想让学生喜

最新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3.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05年7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及教学艺术培训。培训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教育的意蕴”,还是解读“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思考“完美的教学”,还是关注“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 了”(帕斯卡尔,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人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路标和行为的指南”,可以说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和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即巫师(造孽和班门弄斧、庸师(以愚蠢教人、教书匠(传授知识与技能、能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名师(启迪智慧和大师(大智大慧型教师,可以高度地概括了当前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必然产生什么类型的教师这一辨证本质。我们不可能是“巫师”“庸师”,但我们是“教书匠”吗?我们离“能师”“名师”和“大师”究竟还有多远?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新时期教师时常要深思和反思的问题。

小学校本课程剪纸教材

剪纸 ——校本课程 适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

教材说明 剪纸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对小学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 学生喜欢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花边、花卉、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这本<<剪纸>>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兴趣而研制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它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

艺术,运用到学生的游戏和学习之中。 <<剪纸>>意在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学习与游戏、想象与表现、实践与认识的结合,创造性地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仅能正确地使用剪刀,剪出生动有趣的形象,而且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和灵敏性,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

目录 第一课剪纸欣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课对称折叠剪纸 . (2) 第三课团花折叠剪纸 (3) 第四课剪纸囍字 (4) 第五课剪窗花 (5) 第六课剪热带鱼 (6) 第七课植物剪纸 (7)

第八课戏剧人物的剪纸方法 (8) 第九课剪菠萝 (9) 第十课有趣的六角剪纸 (10) 第十一课剪纸的象征意义 (11) 第十二课总结创作 (12)

第一课剪纸欣赏 剪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期就有了剪纸。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图案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邮票、商业广告、壁画以及舞台背景等方面,深受人们喜爱,2003年,剪纸艺术已被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的主要产地:扬州、广东、陕西等。请同学们查阅有关产地的作品,并交流不同与特点。

校本课程水墨画教学反思 张琳琳

校本课程水墨画教学反思 求聪中心小学张琳琳 说到水墨画教学,大家想到的肯定是老师示范,学生临摹,然后点评。但是这样学生大多缺乏创意,看不到童趣,也很难找到特点。儿童天性质朴、纯真。所以在趣味水墨教学上,我没有过多成人的技术套路。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在轻松的课题上,在水墨中“得意忘形”。 在前几堂水墨课,我让孩子自由地去感受水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自我作画的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了依赖,他们就自己去感受去创造了。毛笔画出的线条,你努力想让他们一样都不可能,毛笔的特征注定它画出的线是有变化的,稍微变化下节奏,它就会跳舞似的活蹦乱跳。 用笔的提、按,变化出粗细。孩子画得不会均匀,必有粗有细,也不会直,必有弯有曲,也不会行云流水般流畅,必有稚嫩和拙味,这些自然天成的舞蹈的线条,不就是我们要的童趣的雏形吗?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是只限定一种模式,我们就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学生天性原汁原味的美好。 例如,孩子在玩墨色变化的时候,引导他去想象一个场景,孩子说:他画的是透过树林看阳光,带着意境的想象去感受墨韵,笔墨才会控制得恰到好处,不然就会一塌糊涂了,画中的留白是斑驳的阳光,大片的模块是树叶的层次,既然联想到树林,自然就会添加几笔自然苍劲的树枝线条了,没有具象形的限制,表达的就是超越物象的意境,这恰恰是中国画的精神追求。 在上过几堂抽象水墨后,学生慢慢能体会到水墨的变化。我就从抽象走进巨响了,画年画是最能体现水墨韵味的题材,讲究精致的笔墨意趣和严谨的章法布局,在中国画里是比较成熟的题材。 这时候选择适合孩子的欣赏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八大山人,齐白石都是非常适合的。八大山人的作品随性挥洒,笔墨简洁丰厚。而齐白石的作品贴近生活都是孩子所熟悉的一草一木。解读当代花鸟画大家的作品,让孩子感受更加丰富多彩的崭新的花鸟画形式语言。 起初学习水墨画的孩子一般都经历过儿童画的训练儿童画学习期的造型习惯和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水墨画的学习。这时候你就能看出,一般绘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那么水墨也会更快上手些。

中国概况大纲

《中国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社会概览》这本书是有关语言文化的一本教材,属于认知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同时提高学生汉语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书面写作能力,是一门融社会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其教学任务是向外国留学生系统、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特别是有关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观念、社会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情况,能增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为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而且还能激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兴趣,对他们正确认识中国、消除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 《中国概况课》选编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内容涉及婚姻、家庭、妇女、饮食、体育、法制、教育、语言、建筑、就业、环保、宗教及传统文化等十几个方面;题材包括杂文、散文、小说、谈话、报道、综述、调查、书评、诗词等。课程设置方面以阅读理解为主体,主课文一般用来作精读课处理,副课文一般用以训练泛读、速读、跳读、猜测、浏览等技能。以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为辅,培养学生成段、成篇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练习样式丰富,强调客观理解,同时兼顾主观表述,强调理解性掌握,避免单纯机械性记忆。 三、实践环节: 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2-3次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饭馆里和中国家庭中吃饭的习惯,通过采访中国人对饮食的看法了解中国人的饮食方式;通过访问中国的家庭,观察他们的家庭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观念;通过旅游、参观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组织学生一起过节,做节日食品,感受中国的节日文化等等。 四、学时:(课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64学时,第五学期每学期32学时;第六学期每学期32学时。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学习的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学习能力和语言技能能为宗旨。从《中国文化概览》这本书的特点出发,以了解文化知识为主,以主课文、副课文的学习为辅,进行阅读、口语、写作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在教学形式上,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老师的语言通俗易懂、生活化、板书要清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DVD、CD、现场演示、学生讨论、实地参观等,例如,讲中国地理时,配合放一下中国名城名山的图片,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很荣幸的迎来了教研室齐华主任为我们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有关知识,使我对于校本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前总觉得农村老师缺乏资源,不知道怎么进行校本课程的选择与设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了一些想法,可以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选择。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 从学生方面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涉及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持续教师职业生涯

的整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而稳定的职业态度,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形成高超的教学能力等,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的问题,教师的发展主要涉及观念的更新,如教育质量观、课程观、学生观的转变;教育实践能力的更新,如课程开发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风、教风、学风的端正,学校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征。学校更新的核心内容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认真思索和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机构?”等问题,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突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职责的特点。基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来带动学校评价管理制度的更新、办学条件的更新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且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范围,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制、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可以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能动的实践中,更新课程观念,锻炼并提高课程开发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克服对国家课程的“依赖

小学校本课程剪纸教学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剪纸教学计划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乐的感 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剪纸为“剪书”或“窗花”。剪纸 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特点,我 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 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 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 美能力,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内容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 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折纸 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 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能力。我根据不同学年设定了不同内容与要求。学期初剪刻简单 的植物、剪刻简单的花鸟、剪刻人物,本学期分别上缴两份作品。

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三、在为学生评价时,我从一下几点进行: 1、学习态度,上课的参与状况。 2、学习效果,作品的上缴情况。因为本科涉及到剪刀与刻刀的使用,所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学生的安全,强调安全第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三陵学校 2019 年 9 月,我校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几年来,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努力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观念上的冲击、思想上的提高、行为上的改变,伴随着发现的惊喜、成功的愉悦、问题的困扰、体验的深刻,都成为我们的经验和收获。 下面主要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专业引领,走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理念新、难度大;范围广、任务重;无基础、无经验。 学校和教师普遍认识准备不足,心理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 因此,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一定要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指导学校课程开发工作。 这种共识和组织是我们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石。 为了能对校本课程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和本质理解,在 2003 年 9 月我们特别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牟主任,高主任作了题为《校 1 / 12

本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 2006 年在镜泊中学主任研培会议期间中教部牟主任对校本开发又做了进一步的辅导,中学立即进行了重新部署与辅导,通过几次讲座,学校教师认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回避。 否则,就无法全面落实新课程;其次,要克服依赖、畏难、消极等思想,不等不靠,主动攻关,大胆探索。 再次,校本课程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它在形成学校特色,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胆探索,学会开发课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实践中学会课程开发。 (一)在态度上我们强调放、要先进入。 我们首先明确: 大家起点一样,没有权威,没有统一模式,也没有裁判长;答案在实践中、在共生中。 有了设想,先付诸实践,在实践中生成适合本校的新课程体系,而不是先拿出一个完美的体系来执行。 这是我们放的过程。 因为,在这个过程,不是哪一个专家可以替代的,也不是哪一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可以替代的,必须促使学校、教师成为实践的主角。

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校本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

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 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

剪纸课程总结

本学期,校本课程“剪纸”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对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 一、指导思想: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教学剪纸的意义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孩子们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笔,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剪纸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剪纸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精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教学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有着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在生活中,孩子们总愿意用手摆弄着各式的玩具,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在课余,孩子们喜欢围在一起用手中各色的纸剪剪、折折、画画,这已形成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堂上,孩子们最期待的是老师让大家动手操作起来,这往往成为孩子们求知创作的平台,结合孩子的生理需要和认知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将孩子的内需化为学习的动力,从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出发,力求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四、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同学操作起来有一些难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懂得了一些剪纸基础知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也略知一二。大部分同学对剪纸非常有兴趣,每次上剪纸课时他们都认真的观察、思考,动手试剪,一次又一次的修正自己的剪纸作品,不断的进步。但也有少数同学对总是忘带刻刀获剪刀,有些孩子没有耐心,总认为自己剪不好等。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引导鼓励学习,时刻观察他们的进步情况,认真的进行跟踪指导。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要从一些简单的图案开始剪起,让他们对剪纸有兴趣,并慢慢提高难度。 五、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剪纸兴趣,养成细心、耐心、静心的好习惯。 2、剪纸题材来源于生活,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校本课程总结(学校相关)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紧张而愉快的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年的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是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都从中学到了知识、经验。同时也学到了珍惜。感觉收获非常大,现总结如下: 一、循序渐进,注意校本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相互衔接 搞好校本课程,老师要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前,给学生介绍校本课程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学习校本课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 二、转变观念,钻研校本课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课程在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探讨、学会观察。我们教师也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法。例如关于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学生能够闻得到、看得见,教起来也容易得多,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观察、探讨,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通过校本教研,我深深地体会到,校本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

应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融进校本课程,重视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作用。 四、开展校本课程的的目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