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g

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g
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g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辐射消毒法不包括

A、紫外线

B、红外线

C、高能电子束

D、β射线

E、γ射线

答案:120、D

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肺炎

E、肾衰竭

答案:134、B

3.男,51岁,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已10余年。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查:T:38、6℃,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3、5×10↑9/L,RBC4、9×10↑(12)/L,CD4↑+淋巴细胞计数为0、4×10↑9/L。本病例不宜用以下哪项治疗措施

A、适当静脉补充液体

B、冰敷物理降温

C、应用利巴韦林

D、应用胸腺肽

E、卧床休息

答案:6、C

4.男,32岁。突起发热、腹泻、呕吐、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10次以上。体查:体温38、8℃,腹软,脐周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WBC10、5×10↑9/L,

N0、85,L0、15,发病前曾吃生黄瓜。对本例病人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A、快速静脉补液

B、口服阿司匹林

C、口服氧氟沙星

D、口服甲硝唑

E、口服阿托品

答案:16、C

5.病人,男,12岁,因发热、头痛3天入院,体查:体温39、8℃,脉搏112次/min,颈抵抗,胸前发现数个小出血点及小淤斑,克氏征弱阳性,布氏征弱阳性,血常规:WBC:15×10↑9/L,N0、82,L0、18,脑脊液混浊,压力340mmH↓2O,细胞总数1100×10↑6/L,多核0、88,单核0、12,蛋白质1、2g/L,糖0、9mmol/L,氯化物95mmol/L。选用下列哪一种药物进行病原治疗较为合适

A、头孢曲松

B、红霉素

C、氯霉素

D、磺胺药

E、氧氟沙星

答案:11、A

6.EHF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的主要处理措施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使用血管活性药

D、使用强心利尿剂或激素

E、纠正DIC

答案:37、A

7.HIV感染的细胞不包括下列哪项

A、单核巨噬细胞

B、神经元细胞

C、骨髓干细胞

D、B细胞

E、CD4↑+淋巴细胞

答案:42、B

8.HIV高危人群不包括

A、性乱交者

B、医务人员

C、男同性恋者

D、多次输血者

E、静脉药瘾者

答案:47、B

9.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B、其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C、主要传染源是鼠类

D、流行性出血热的皮疹多为出血性

E、具有典型的5期经过

答案:21、E

10.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指

A、头痛、腰痛和身痛

B、头痛、腰痛和关节痛

C、头痛、腰痛和腓肠肌痛

D、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E、头痛、腰痛和腹痛

答案:27、D

11.HIV主要病理变化在

A、骨髓

B、淋巴结

C、肺部

D、心脏

E、肝脏

答案:48、B

12.霍乱死亡病人的主要病理变化下列哪项错误

A、严重脱水现象

B、尸僵出现较早

C、皮肤干燥、发绀

D、肠内充满米泔状液体

E、心、肝、脾等脏器的体积肿大

答案:106、E

13.菌痢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

A、乙状结肠与直肠

B、结肠

C、回盲部

D、回肠

E、结肠与空回肠

答案:87、A

14.菌痢的主要传染源是

A、带菌的人

B、猪

C、重型菌痢病人

D、狗

E、蔬菜

答案:96、A

15.目前抗HIV的药物有:(ACE)

A、蛋白酶抑制剂

B、博莱霉素

C、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D、戊烷眯

E、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6.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口腔念珠菌病

B、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E、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17.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D

A、加强皮肤护理

B、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C、对症治疗

D、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

E、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

18.患儿4岁,发热、抽搐、呕吐。体温40℃,血压30/20/毫米汞柱;面色苍白,四肢冷,颈软。心肺正常;血象:白细胞210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脑脊液压力140毫米汞柱,蛋白30毫克、白细胞8个/立方毫米。诊断应考虑B 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中毒性痢疾

D、流行性感冒

E、脑性疟疾

19.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血液-体液隔离的传染病:C

A、乙型肝炎

B、戊型肝炎

C、疟疾

D、艾滋病

E、甲型肝炎

20.李某被诊断为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其采取的下列保健措施中哪项不对:A

A、全休半年

B、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忌饮酒

C、适当隔离

D、避免频繁暴露于肝炎病毒

E、加强随访

21.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A

A、间日疟

B、恶性疟

C、三日疟

D、卵形疟

E、输血后疟

22.关于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下列哪项是错的C

A、发热原因不明不能使用抗菌药物

B、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C、提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D、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E、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23.SARS应进行

答案:28、A

29~31题

A、抗HBs

B、HBsAg

C、HBV-DNA

D、HBcAg

E、抗HBe

24.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

答案:29、A

25.黄疸型肝炎

答案:34、D

35~36题

A、肺炎

B、肝脓肿

C、肠出血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中毒性休克

26.可产生外毒素的菌群是

答案:18、D

19~20题

A、补充碱性药物

B、补充氯化钾

C、补液

D、病原治疗

E、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27.抗微生物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是:(ABCDE)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C、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D、需要长期用药而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者

E、为了减轻毒性较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剂量,减轻其毒副作用

28.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答案:45、B

46~47题

A、IgG

B、IgA

C、IgM

D、IgD

E、IgM

29.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的近期感染标志是

答案:47、C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5天

E、第6天

30.休克时反映生命器官血液灌流最简单、最可靠的指标是

A、神志

B、肢体温度

C、血压

D、脉率

E、尿量

答案:E

31.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

A、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

B、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

C、肝萎缩及脾肿大

D、右心室及间脑出血

E、大脑水肿及脑疝

答案:A

32.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按临床表现,美国

C、DC将HIV感染分为

A、Ⅱ期

B、Ⅲ期

C、Ⅳ期

D、Ⅴ期

E、不分期

答案:C

3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A、从事传染病预防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B、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的人员

C、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

D、医疗、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

E、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的其他人员

答案:E

34.脊髓灰质炎病毒哪型易引起瘫痪

A、Ⅱ型

B、Ⅲ型

C、Ⅰ型

D、Ⅰ、Ⅱ型

E、Ⅱ、Ⅲ型

答案:C

35.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

A、发热

B、Stimson线

C、Koplik斑

D、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E、结膜炎

答案:C

36.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流行性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

A、发热早期

B、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发热后期

答案:A

37.肝炎肝硬化主要阻塞部位

A、肝静脉

传染病防治试卷及答案

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技术职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类。 A.一 B.二 C.三 D.四 2. 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3.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A.预防 B.控制 C.治疗 D.救治 4. 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地方性 5. 梅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 6. 尖锐湿疣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 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 8. 预检分诊制度需要()执行。 A.在疫情爆发时 B.在疫情爆发前 C.在疫情爆发后 D. 长期 9. 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应实行()。 A.必要的治疗 B.不必特殊管理 C.必要的隔离、医学观察 10.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 B.传染途径 C.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1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A.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 C.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D.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 12.潜伏期是指()。 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典型症状出现 B.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排出体外 C.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 D.自接触传染源至患者开始出现症状 13.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 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 D.临床病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 14. 甲型肝炎是()

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a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消毒法中温度不超过100℃的是 A、煮沸消毒 B、巴氏蒸汽消毒 C、高压蒸汽灭菌 D、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答案:119、B 2.乙醇的常用消毒浓度为 A、60% B、65% C、70% D、75% E、90% 答案:121、D 3.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肺炎 E、肾衰竭 答案:134、B 4.出疹性传染病疹子的形态分为4大类,不包括 A、斑疹 B、风疹 C、出血疹 D、疱疹或脓疱疹 E、荨麻疹 答案:129、B 5.男,40岁。5天前入院,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近日尿量增多,达3000ml/d,今晨自诉乏力、腹胀、心慌。此种情况下列哪种原因关系最大

B、肾功能不全 C、低血钾 D、脱水 E、高钠血症 答案:3、C 6.男,22岁。腹泻呕吐20小时,大便20余次,黄色水样,无腹痛,无发热,尿少,呈中度脱水,周围血RBC5、6×10↑(12)/L,WBC10、5×10↑9/L,Hb160g/L。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A、血培养 B、大便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大便培养 E、尿培养 答案:21、D 7.女,15岁。持续发热2周,入院经血培养、肥达检测确诊为“伤寒”,经氧氟沙星治疗10天,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后第12天,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出冷汗。体查: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血常规:WBC3、6×10↑9/L,N0、85,腹部X线摄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并发“胃肠穿孔”。最可能的部位是 A、胃、十二指肠 B、空肠末端 C、回肠末端 D、横结肠 E、升结肠 答案:32、C B1型题 1~2题 A、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B、非核苷类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调节剂 E、β-内酰胺酶抑制剂 8.奈非雷平属 答案:2、B 3~4题 A、肿瘤坏死因子(TNF)

传染病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传染病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执业医师法》、霍乱(第6版)、O157H7等重点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2010年版)、艾滋病(WS293-2008)诊治知识培训试卷 单位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5分) 1、《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共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共 39 种。 2、传染病报告应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应在不同时限内完成网络报告。甲类在 2 时内,乙类在 12 小时内,丙类在 24 小时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援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2004年12月1日。 4、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5、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6、《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期限是3-6个月。 7、未经医师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

业活动。 8、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 15 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医师注册后,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10、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11、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常由霍乱孤菌的01 群感染。典型的病例发病急骤,以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 14、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的慢性传染病。 15、HIV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哪些对象必须采样送检?( BCDE ) A、普通肠炎病人 B、疑似霍乱病例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名词解释(12分) 1、流行病学调查: 2、医源性感染: 3、疫区: 4、消毒: 二、填空题(68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 ,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 、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感染和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和。 三、简答题(20分)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是什么? 2、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答案 一.1.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2.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3. 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4.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1、2014 8 28 2014 12 1 2、预防为主防治分类科学群众 3、甲乙丙 2 25 11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预防 6、知识、技能 7、医源性医院 8、预检分诊相对隔离 9、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0、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三.1、(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34)---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7 号)---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63号)---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国务院;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8号); 2009年5月26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3号)——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卫生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5号)——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8月12日卫生部令第15号发布施行5.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1991年9月12日卫生部发布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2号)——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 ;国务院政法司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5月12日实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11月7日 9.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7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14日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实施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 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 A、乙型脑炎 B、麻疹 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 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 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 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 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 A.具有传染性 B.具有流行性 C.具有地区性 D.具有周期性 E.具有季节性 10.病源携带者指:()C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阿岗卫生院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测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分/空,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2、孕早期检测是指孕妇在发现怀孕后周内及时到卫生院建立《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并检测“三病”,三病是指、、。 二、单选题(每题 4分,共 80 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 种 B. 35种种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4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4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年12月29 年12月29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 D、6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年 B. 15 年年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12、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A.甲型H1N1流感 B.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猩红热 13、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10岁 B、15岁 C、5岁 E、7岁 1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5、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黑热病 D、霍乱 16、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以上都是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9、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1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2、流行病学调查: 3、医源性感染: 4、疫区: 5、消毒: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感染 和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和。 三、简答题(60分) 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是什么?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是什么? 4、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五苗”防“七病”分别指什么? 5、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哪些不同? 6、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2 单位姓名得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 1日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5.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6.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

传染病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节选) (2004年8月28日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六十九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节选)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 A、两类,39种 B、三类,35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9种 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饮食和托儿工作 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护士 C、医生 D、防疫人员

传染病培训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3年4月22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院员工 主持人:兰金慧 会议内容: (1)、强化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麻疹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2)、加强各诊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 各医疗工作机构要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增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意识,认真查找分析可能发生院感的重点环节,通过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和通风换气等措施预防院感的发生。 (3)、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感染的医疗救治工作,要从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手足口病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4)各医疗机构一是要从思想、组织、技术、人员、药品和设备等各方面做好应急准备。

会议时间:2013年4月22日 会议地点:德胜卫生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院员工 主持人:龙岩 会议内容: 为提高我院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传染病监测及网络直报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要求,我中心的公共卫生科、内儿科、外科于4月6日-4月9日对本中心医务人员75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全院医务人员专业多、层次多和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中心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有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再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社区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寻配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社区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书面考核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

传染病培训试题

传染病培训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4分,共计6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 B.控制 C.治疗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5.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6.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8.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9.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10.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民法》 11.病原携带者是指()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2、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 B.早隔离、早报告 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13、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C.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14、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 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C.带回原籍处理 15、目前,我国7周岁及以下儿童应按程序接种的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有() A.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 C.风疹、腮腺炎、麻疹 1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17、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职称:成绩: 一、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到“()”里 1、霍乱是(1)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疾病。 2、典型霍乱分以下三期:(2) A、泄吐期、反应期、脱水虚脱期、; B、发热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C、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少尿期; D、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3、霍乱的报告实现:(2 ) A、城镇4小时、农村12小时; B、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 C、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D、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4、肺鼠疫隔离期:(4 ) A、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菌阴性; B、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痰菌阴性; C、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4次痰菌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5次痰菌阴性。 5、鼠疫特异性治疗:( 4 ) A、青霉素; B、病毒唑; C、林可霉素; D、链霉素。 6、肺鼠疫潜伏期为( 4 ) A、1-6天 B、4-7天 C、一周以上 D、数小时至3天 7、怀疑有感染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后,一般应根据其潜伏期决定隔离观察的时间,鼠疫是几天(4 ) A、一天内 B、1-3天 C、2-5天 D、9天 8、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 A、性接触; B、血液接触; C、母婴接触; D、近距离呼吸道传播。 9、、HIV感染人体后的三期:(1) A、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B、无症状感染、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C、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 D、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无症状感染期。 10、WHO对艾滋病扩大的监测诊断标准(1) A、体征减轻,大于10%或恶病质,伴有腹泻或发热 B、持续性发热超过3个月 C、白细胞减少 D、伴有皮疹 11、SARS临床诊断思维错误的是:( 3 ) A、不是“SARS”:进入正常医疗程序; B、不像“SARS”:医学观察; C、疑似“SARS”:留院观察,双人间病房; D、临床诊断:定点医院,单人单间病房。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卷 及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 B ) A.1999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 )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 A )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B )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传染病法培训试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为主的方针。 A.治疗 B.控制 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种。 A.35 B.37 C.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 C.肺结核、百日咳 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11.(B)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C.疑似传染病病人 12、(C)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培训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中,每题5分,总分100分。 1. 按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2. 传染病报告卡中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或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等身份识别号码 3. 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时,应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或者数据自动抽取交换的功能)。 4. 各级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自查)。 5.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 6. 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7. 传染病信息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8.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9.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10.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 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11. 传染病纸质报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字迹清楚。 12.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13.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 14.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 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 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5.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1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6.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1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 17.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18.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1年。 19.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活动记录表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活动记录表 时间:XXXX年3月14日地点:教师办公室主持人:应参加学习人员:全体教师培训内容: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教研过程记录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是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清洁就是清洗保洁各种物体,而消毒则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的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 一、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 为保证入园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日常情况下保证该场所的卫生质量,卫生消毒以及规章制度落实,适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二、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内容 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洁卫生工作,消毒工作包括预防性消毒工作和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生时的疫源地消毒工作。 三、清洁卫生消毒的方法 1.机械消毒法:其特点是幼儿园中操作简便,每天必用的方法,它能清洁除尘,排除或减少病原体,但不能杀灭病原体。如刷洗或利用水的机械作用清洗抹擦、肥皂洗手等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惠,适用于集体机构。 2.物理消毒法:利用空气和日光,开窗使空气流通,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使一些不宜清洗消毒的玩具、图书、被褥等,可放在日光中曝晒,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3.热力消毒法:适合于集体机构,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大多数病原体可在60℃-70℃温度内死亡。常用的热力消毒法有消毒柜、流通蒸汽、煮沸消毒等,尤其适合于餐具、茶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 4.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制品的消毒药,配制后使用,是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托幼机构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漂白粉溶液等。适合于消毒物体表面如门窗、地面、厕所、家具、教玩具等擦洗。 5.消毒灯消毒法:常见的为紫外线灯和臭氧消毒灯。但要注意照射面,避免产生死角,适用于房屋和物体表面。 四、常用消毒种类 1、煮沸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毛巾、餐巾、服装、床单等耐湿物品。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后开始计时,持续煮沸15-20分钟。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2、流通蒸汽消毒适用范围:适用餐饮具及餐桶、菜盆等。流通蒸汽法是利用100℃水蒸气进行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饭箱,常用流通蒸汽消毒设备有蒸汽消毒柜,蒸汽消毒车,可以按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消毒时

传染病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 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 单位: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计40分) 1、法定传染病分3类 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2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C) A、乙肝 B、梅毒 C、丙肝 D、淋病 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 B)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 C、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D、户籍所在地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 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 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入院前6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 A )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0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暨重点传染病业务培训试题单位:姓名: 成绩: 单选题(66分,每空6分) 1、乙肝分类只有()和“确诊”两类。( A ) A、疑似 B、临床诊断 C、实验室诊断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D )年。 A、10 年 B、15 年 C、5 年 D、3年 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非典、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性肺炎等传染病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24小时C、2小时D、12小时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E ) A、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艾滋病 E、流行性腮腺炎 5、工作单位:民工、教师、()、工人、干部职员必须填写发病时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学生、幼托儿童填写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名称及班级(D )。 A、农民 B、家务及待业 C、离退人员 D、医务人员 6、新冠防控对境外入(返)川人员,一律先实施(C )天()隔离医学观察,后实施()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A、7/集中;7天/居家 B、14天/集中;14天/居家 C、14天/集中;7天/居家 7、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是(A )。 A、最长潜伏期 B、最短潜伏期 C、平均潜伏期 D、传染期 E、症状明显期 8、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健康体检、术前检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住院常规检查等时,筛查出的()、丙肝、(C )等实验室血清抗体阳性结果者,但未经医生明确诊断或经医生诊断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的病例,不需报告。 A、甲肝、梅毒 B、甲肝、乙肝 C、乙肝、梅毒 9、传染病报告卡上()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儿家长姓名。(B ) A、13岁 B、14岁 C、15岁 D、16岁 10、现住地址:指(A)。A、患者发病时的住址B、户籍所在地址 11、疑似病例订正为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各型的订正,如未分型肝炎订正为乙肝)时,要不要及时更新诊断时间。(B ) A、要 B、不要 1、二、填空题(34分、每空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有(2)种疾病,乙类有(27 )种疾病,丙类有(11)种疾病。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2、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