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原文

第一节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 王实甫生平及评价

1.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上)

2.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智谋。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

3.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式》)

4. 人之赋才,各有所近。马东篱、王实甫,皆胜国名手。马于《黄粱梦》、《岳阳楼》诸剧,种种妙绝,而一遇丽情,便伤雄劲;王于《西厢》、《丝竹芙蓉亭》之外,作他剧多草草你称。尺有所短,信然。(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

5. 世称曲手,必曰关、郑、白、马,顾不及王,要非定论。(同上)

(二)《西厢记》[1]选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一折[2]

[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3]]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4]也,先人拜礼部尚书[5],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6],游於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7]二月上旬,唐德宗[8]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9],过蒲关上[10]有一

故人,姓杜名确[11],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

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

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15]。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16]。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17]。将棘围守暖[18],把铁砚[19]磨穿。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20]。才高难入俗人机[21],时乖[22]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23],缀断简残编[24]。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25]。这河带齐梁[26],分秦-晋[27],隘幽燕[28];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29];东西溃九州[30],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31]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32];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33],润梁园[34]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35]。

话说间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36]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

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37]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

云]俺这里有座寺,名日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

利塔[38]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 琴童料持[39]下响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仆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

回家。[下] [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

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报知。山门下立地[40],看有甚么人来。[末上云] 却早来到也。[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41] 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

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42]拜茶。[末云]即然长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罗汉堂、香积厨[43]、盘

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做看科] [末云]是盖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随喜[44]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游了洞房[45],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46]。

[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

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47]。

[元和令]颠不刺[48]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49]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軃[50]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51],休猜做了离恨天[52]。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53]。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末云]我死也!

未语人前先腼腆[54],樱桃红绽[55],玉粳白露[56],半晌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57],行一步可人怜[58]。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59],似垂柳晚风前。

[红云]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旦回顾觑末下][末云]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聪云]

休胡说,这是河中府崔相国的小姐。[末云]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休说那

模样儿,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60]之金。[聪云]偌远地[61],他在那壁,你在这壁,系

着长裙儿,你便怎知他脚儿?[末云]法聪,来,来,来,你问我怎便知,你觑:

[后庭花]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62]浅。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那了一步远[63]。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64]。似神仙归洞天,空馀下杨柳烟,只阙得鸟雀喧。

[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65]?

[聪云]休惹事,河中开府的小姐去远了也。[末唱]

[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66]。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觑聪云]敢烦和尚

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史,胜如旅邸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

明日自来也。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67]。[并下]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8]

第三折

[夫人排桌子上云]红娘去请张生,如何不见来?[红见夫人云]张生着红娘先行,

随后便来也。[末上见夫人施礼科][夫人云]前日若非先生,焉得有今日;我一

家之命,皆先生所活也。聊备小酌,非为报礼,勿嫌轻意。[末云]“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69]。”此贼之败,皆夫人之福。万一杜将军不至,我辈皆无免死之术。

此皆往事,不必挂齿。[夫人云]将[70]酒来,先生满饮此杯。[末云]“长者赐,少

者不敢辞。[71]”[末做饮酒科][末把夫人酒了][夫人云]先生请坐![末云]小子侍

立座下,尚然[72]越礼,焉敢与夫人对坐。[夫人云]道不得个“恭敬不如从命”。

[末谢了,坐][夫人云]红娘,去唤小姐来,与先生行礼者![红朝鬼门道[73]唤云]

老夫人后堂待客,请小姐出来哩![旦应云]我身子不些不停当[74],来不得。[红

云]你道请谁哩?[旦云]请谁?[红云]请张生哩?[旦云]若请张生,扶病也索走

一遭。[红发科[75]了][旦上]免除崔氏全家祸,尽在张生半纸书。

[双调]【五供养】若不是张解元[76]识人多,别一个怎退干戈。排着酒果,列着笙歌。篆烟[77]微,花香细,散满东风帘幕。救了咱全家祸,殷勤呵正礼,钦敬呵当合[78]。

[新水令]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79],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涴[80],只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81]。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绣衾卧。

[红云]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82],张生有福也呵![旦唱]

[幺篇]没查没利谎偻罗[83],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红云]俺姐姐天生的一个夫人的样儿。[旦唱]

你那里休聒[84],不当一个信口开合[85]。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个夫人也做得过。

[红云]往常两个都害,今日早则喜也![旦唱]

[乔木查]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86]。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

[红云]敢着小姐和张生结亲呵,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旦云]红娘,你不知夫人意。

[搅筝琶]他怕我是赔钱货[87],两当一便成合[88]。据着他举将除贼,也消得家缘[89]过活。费了甚一股那[90],便待要结丝萝[91];休波[92],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93],恐怕张罗[94]。[末云]小子更-衣[95]咱。[做撞见旦科][旦唱]

[庆宣和]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那[96]。我恰待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97]的灵心儿早瞧破。唬得我倒躲,倒躲。

[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98]![末背云]呀,声息[99]不好了也![旦

云]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旦唱]

[雁儿落]荆棘剌[100]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101]!措支剌[102]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103]!

[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104]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105],不邓邓点着袄庙火[106]。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107]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双眉锁纳合[108]。

[夫人云]红娘看热酒,小姐与哥哥把盏者![旦唱]

[甜水令]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109],俺可甚“相见话偏多[110]”?星眼朦胧,檀口嗟咨[111],攧窨[112]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113]。

[旦把酒科][夫人央科][末云]小生量窄。[旦云]红娘接了台盏者!

[折桂令]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114]。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115]。泪眼偷淹,酩子里揾湿香罗[116]。他那里眼倦开软瘫做一垛[117];我这里手难抬称[118]不起肩窝。病染沉疴[119],断然难活。则被你送了人呵,当甚么喽啰[120]。

[夫人云]再把一盏者![红递盏了] [红背与旦云]姐姐,这烦恼怎生是了!

[旦唱]

[月上海棠]而今烦恼犹闲可[121],久后思量怎奈何?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如间阔[122]。

[幺篇]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123]。不甚醉颜酡[124],却早嫌玻璃盏大。从因我,酒上心来较可[125]。

[夫人云]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旦辞末出科][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126]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127],请将来着

人不快活。

[江水儿]佳人自来多命薄,秀才每从来懦。闷杀没头鹅[128],撇下陪钱货;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

[殿前欢]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129]。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怎得存活。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莫[130]。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131]。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132],胭脂浅淡樱桃颗[133],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134]。毒害的恁么。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135],青春女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136]。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137]。[下]

[末云]小生醉也,告退。夫人根前,欲一言以尽意,未知可否?前者贼寇相迫,

夫人所言,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138]得免

夫人之祸。今日命小生赴宴,将谓有喜庆之期;不知夫人何见,以兄妹之礼相

待?小生非图哺啜[139]而来,此事果若不谐,小生即当告退。[夫人云]先生纵有活

我之恩,奈小姐先相国在日,曾许下老身侄儿郑恒。即日有书赴京唤去了,未

见来。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莫若以金帛相酬,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

别为之求,先生台意[140]若何?[末云]既然夫人不与,小生何慕金帛之色?却不道

“书中有女颜如玉[141]”?则今日便索告辞。[夫人云]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红

娘扶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说。[下][红扶末科][末念]有分只熬

萧寺夜[142],无缘难遇洞房春。[红云]张生,少吃一盏却不好![末云]我吃甚么来!

[末跪红科]小生为小姐,昼夜忘餐废寝,魂劳梦断,常忽忽如有所失。自寺中

一见,隔墙酬和,迎风待月,受无限之苦楚。甫能[143]得成就婚姻,夫人变了卦,

使小生智竭思穷,此事几时是了!小娘子,怎生可怜小生,将此意申与小姐,

知小生之心。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荆[末念]可怜刺股悬梁志[144],

险作离乡背井魂。[红云]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角[145]。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

[末云]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146]。[红云]妾见先生有囊琴一张,必善于此。

俺小姐深慕于琴。今夕妾与小姐同至花园内烧夜香,但听咳嗽为令,先生动操[147];看小姐听得时说甚么言语,却将先生之言达知。若有话说,明日妾来回报,这早晚怕夫人寻我,回去也。[下]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二折[148]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149]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睡科][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

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150]高,金荷[151]小,银釭[152]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153],先揭起这梅红罗[154]软帘偷看。

[醉春风]则见他钗軃玉斜横[155],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156],畅好是懒、懒。[旦做起身长叹科 ][红唱]

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

我待便将简帖儿[157]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158]哩。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

见了说甚么。[旦做照镜科,见帖看科][红唱]

[普天乐]晚妆残,乌云軃[159],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

拆封皮孜孜[160]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161]了也!

厌的早扢皱了黛眉[162]。

[旦云 ]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

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163]。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

惯看这等东西? 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

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

[快活三]分明是你过犯[164],没来由把我摧残;使别人颠倒恶心烦[165],你不惯,谁曾惯? 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166]。[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旦云]张生两日如何?[红云]我则不说。[旦云]

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红唱]

[朝天子]张生近间、面颜,瘦得来实难看。不思量茶饭,怕待动弹;晓夜将佳期盼,废寝忘餐。黄昏清旦,望东墙淹泪眼。

[旦云]请个好太医看他证候[167]咱。[红云]他证候吃药不济。

病患、要安,则除是出几点风流汗。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

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红云]你哄

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得他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四边静]怕人家调犯[168],「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169]」问甚么他遭危难?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170]。

[旦云]将描笔儿[171]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172]他下次休是这般。[旦做写科][起身科云]

红娘,你将去说: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遭儿是这般呵,

必告夫人知道。和你个小贱人都有话说。[旦掷书下][红唱]

[脱布衫]小孩儿家口没遮拦[173],一味的将言语摧残[174]。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175],做多少好人家风范。

[ 红做拾书科]

[小梁州]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废寝忘餐。罗衣不奈五更寒[176],愁无限,寂寞泪阑干[177]。

[幺篇]似这等辰勾[178]空把佳期盼,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179],则愿你做夫妻无危难。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180],做一个缝了口的撮合山[181]。

[红云]我若不去来,道我违拗他,那生又等我回报,我须索走一遭。[下][末上云]那书

倩[182]红娘将去,未见回话。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这早晚敢待来也。[红上云]须索回张生话去。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 有前日的心,那得今日的心来?

[石榴花]当日个晚妆楼上杏花残[183],犹自怯衣单,那一片听琴心清露月明间。昨日个向晚[184],不怕春寒,几乎险被先生馔[185],那其间岂不胡颜[186]。为一个不酸不醋风魔汉,隔墙儿险化做了望夫山[187]。

[斗鹌鹑]你用心儿拨雨撩云[188],我好意儿传书寄简。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受艾焙权时忍这番[189]。畅好是奸。

「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

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 ---背地里愁眉泪眼。

[红见末科][末云]小娘子来了。擎天柱[190],大事如何了也?[红云]不济事了,先生休傻。[末云]小生简帖儿是一道会亲的符箓[191],则是小娘子不用心,故意如此。[红云]我不用

心?有天理,你那简帖儿好听!

[上小楼]这的是先生命悭[192],须不是红娘违慢。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193],他的勾头[194],我的公案。若不是觑面颜,厮顾盼[195],担饶[196]轻慢,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争些儿把你娘[197]拖犯。

[幺篇]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月暗西厢,凤去秦楼[198],云敛巫山[199]。你也赸[200],我也赸;请先生休讪[201],早寻个酒阑[202]人散。

[红云]只此再不必申诉足下肺腑,怕夫人寻,我回去也。[末云]小娘子此一遭去,再着

谁与小生分剖; 必索做一个道理,方可救小生一命。[末跪下揪住红科][红云]张先生

是读书人,岂不知此意,其事可知矣。

[满庭芳]你休要呆里撒奸[203];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老夫人手执着棍儿摩娑看,粗麻线怎透得针关。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204]。

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205],

消息儿踏着泛[206];

待不去呵,[末跪哭云]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红唱]

禁不得你甜话儿热趱[207]:好着我两下里难人做。

我没来由分说;小姐回与你的书,你自看者。[末接科,开读科]呀,有这场喜事,撮土

焚香,三拜礼毕。早知小姐简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小娘子,和[208]你也欢喜。[红云]怎么?[末云]小姐骂我都是假,书中之意,着我今夜花园里来,和他「哩

也波哩也罗[209]」哩。[红云]你读书我听。[末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红云]怎见得他着你来?你解与我听咱。[末云] 「待月西厢下」,

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

墙来。[红笑云]他着你跳过墙来,你做下来。端的有此说么?[末云]俺是个猜诗谜的社

家[210],风流隋何,浪子陆贾[211],我那里有差的勾当。[红云]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这般道儿[212]。

[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213],小则小心肠儿转关。写着西厢待月等得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214]。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215],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216]。他着紧处将人慢[217],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四煞]纸光明玉板[218],字香喷麝兰,行儿边湮透非春汗[219]?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干。从今后休疑难,放心波玉堂学士[220],稳情取金雀鸦鬟[221]。

[三煞]他人行[222]别样的亲,俺根前取次看[223],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224]。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225]。我为头儿[226]看:看你个离魂倩女[227],怎发付掷果潘安[228]。

[末云]小生读书人,怎跳得那花园过也?[红唱]

[二煞]隔墙花又低,迎风户半拴,偷香手段今番按[229]。怕墙高怎把龙门跳[230],嫌花密难将仙桂攀。放心去,休辞惮;你若不去呵,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231]。[末云]小生曾到那花园里,已经两遭,不见那好处;这一遭知他又怎么?[红云]如今不

比往常。

[煞尾]你虽是去了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232],证果[233]的是今番这一简。[红下][末云]万事自有分定,谁想小姐有此一场好处。小生是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到那里扢扎帮[234]便倒地。今日颓天[235]百般的难得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读书继晷[236]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看天云]呀,才晌午也,再等一等。 [又看科]今日万般的难得下去也呵。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237],不教红日西沉!呀,却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无端三足乌[238],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239],射此一轮落?谢天地!却早日下

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拽上书房门,到得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流扑[240]跳过墙去。[下]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二折[241]

[夫人引俫[242]上云]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243]不同;莫不

做下来了么 ?[人来云]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我

家去睡了。[夫人云]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俫唤红科][红云]哥哥唤我怎么? [俫云]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红云]呀!小姐,你带累我也!

小哥哥,你先去,我便来也。[红唤旦科]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了?[旦云]好姐姐,遮盖咱![红云]娘呵,你做的隐秀[244]者,我道你做下来也。 [旦念]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红唱]

[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245]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246]。你则合带月披星[247],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248]多,情性(亻刍)[249];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250]。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别样的都休,试把你裙带儿拴,纽门儿扣,比着你旧时肥瘦,出落[251]得精神,别样的风流。

[旦云]红娘,你到那里小心回话者![红云]我到夫人处,必问:「这小贱人,

[金蕉叶]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252]的胡行乱走?」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253]。

姐姐,你受责理当,我图甚么来?

[调笑令]你绣帏里效绸缪[254],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着甚来由?

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红见夫人科][夫人云]

小贱人,为甚么不跪下!你知罪么?[红跪云]红娘不知罪。[夫人云]你故自口强哩。若

实说呵,饶你;若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谁着你和小姐花园里去来?[红云]

不曾去,谁见来?[夫人云]欢郎见你去来,尚故自推哩。[打科][红云]夫人休闪[255]了手,且息怒停嗔,听红娘说。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夫人云 ]问候呵,他说甚么?[红云]他说来,道

「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做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256]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着他落后怎么![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257]。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下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258],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259]」。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夫人

云]这贱人倒指下[260] 我来,怎么是我之过?[红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61]」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262]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

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

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

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

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263]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264];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幺篇]世有[265]、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266],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

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红娘唤那贱人来![红见旦云]且喜姐姐,

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直说过了。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

成合亲事。[旦云]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红云]娘根前有甚么羞?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267]。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则见鞋底尖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268]。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

[旦见夫人科][夫人云]莺莺,我怎生抬举你来,今日做这等的勾当;则是我的孽障,待

怨谁的是!我待经官来,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罢罢罢!谁似俺

养女的不长进!红娘,书房里唤将那禽兽来![红唤末科][末云]小娘子唤小生做甚么?

[红云]你的事发了也,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与你哩。小姐先招了也,你过去。[末云]小生徨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谁在老夫人行说来?[红云 ]休佯[269]小心,过去便了。[幺篇]既然泄漏怎干休?是我相投首[270]。俺家里陪酒陪茶倒撋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271],你原来「苗而不秀[272]」。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273]。

[末见夫人科][夫人云]好秀才呵,岂不闻「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274]」。我待送你去官司里去来,恐辱没俺家谱。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只是俺三辈儿[275]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276]呵,休来见我。[红云]张生早则喜也。

[东原乐]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既能够,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

[夫人云]明日收拾行装,安排果酒,请长老一同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旦念]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277]。[同夫人下][红唱]

[收尾]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278]。[并下]

第三折

[夫人长老[279]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

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280],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281]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282]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283]。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284],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285]。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

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286]了俺孩儿,挣揣[287]一个状

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288] ,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289]耳。[洁[290]云]夫人

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291]。酒席上斜签着坐[292]的,蹙愁眉死临侵地[293]。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294]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295]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296]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297]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298],但得一个并头莲[299],煞强如[300]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301],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煖溶溶玉醅[302],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303],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304]」,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305]。

[夫人云]辆起车儿[306],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307]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308],鞍马上保重者!

从今经忏无心礼[309],专听春雷第一声[310] 。[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

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311],为君送行:「弃掷

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312]」[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313]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314],比司马青衫更湿[315]。伯劳东去燕西飞[316],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317],眼中流血,心内成灰。[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318]节饮食,顺时自保揣[319]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320]。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

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321]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322]」,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323]」。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324]」!我这里青鸾有信[325]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326]」。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327],再休似此处栖迟[328]。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4510812.html,/a/201206/106944.html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329]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二、历代评论

1. 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近代人杂剧以王实甫之《西厢记》,戏文以高则诚之《琵琶记》为绝唱,大不然。……盖《西厢》全带脂粉,《琵琶》专弄学问,其本色语少。盖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明·何良慷曲论》)

2. 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但《西厢》首尾五卷,曲二十一套,始终不出一“情”字,亦何怪其意之重复,语之芜颣耶!(同上)

3.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贞《曲藻》)

4. 何元朗极称郑德辉《梅香》、《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以为出《西厢》之上。《梅香》虽有佳处,而中多陈腐措大语,且套数、出没、宾白,全剽《西厢》。《王粲登楼》事实可笑。毋亦厌常喜新之病欤?(同上)

5. 古戏必以《西厢》、《琵琶》称首,递为桓、文。然《琵琶》终以法让《西厢》,故当离为双美,不得合为联璧。(同上)

6. 《西厢》组艳,《琵琶》修质,其体固然。何元朗(即何良俊)并訾之,以为“《西厢》全带脂粉,《琵琶》专弄学问,殊寡本色”。夫本色尚有胜二氏者哉?过矣!(同上)

6. 勤之《曲品》所载,搜罗颇博,而门户太多。旧曲列品有四:曰神、曰妙、曰能、曰具。而神品以属《琵琶》、《拜月》。夫曰神品,必法与词两擅其极,惟实甫《西厢》可当之耳。(《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下》)

7. (北词)马东篱、张小山自应首冠,而王实甫之《西厢》,直欲超而上之。盖诸公所作,止于四折,而《西厢》则十六折(按此以前四本为王实甫作,第五本为关汉卿作),多寡不同,骨力更陡,此其所以胜也。(明·徐复祚《曲论》)

8. 《西厢》后四出,定为关汉卿所补,其笔力迥出二手,且雅语、俗语、措大语、白撰语层见叠出,至于“马户”、“尸巾”云云,则真马户、尸巾矣! 且《西厢》之妙,正在于草桥一梦,似假疑真,乍离乍合,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丹丘评汉卿曰:“观其词语,乃在可上可下之间,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则王、关之声价,在当时已自有低昂矣。王弇州榷西厢》“雪浪拍长空”诸语,亦直取其华艳耳,神髓不在是也。语其神,则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为南北之冠。王渼陂句“望东华人乱拥,紫罗襕老尽英雄”。此《水仙子》也,弇州题作《折桂令》,卤莽可知矣。至于实甫之意,谓元微之(即元稹)通于姑之子而托名张生,是不必核。(同上)

9. 今丽曲之最胜者,以王实甫《西厢》压卷。(明·张琦《衡曲鏖谭》)

10. 《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明·李贽《焚书·杂说》)

11. 《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自从有此天地,他中间便定然有此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若定要说是一个人做出来,圣叹便说此一个

人即是天地现身。(明·金圣叹《<西厢记>读法一》)

12. 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元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西厢记》之主脑也。(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

13. 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解之。(同上)

14.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作手。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同上)

15. 填词除杂剧不论,止论全本,其文字之佳,音律之妙,未有过于北《西厢》者。(同上卷二)

16. 《西厢记》始于董解元,固矣;乃《武林旧事》杂剧中有《莺莺六幺》,则在董解元之前。《录鬼簿》王实甫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同时睢景臣有《莺莺牡丹记》。王实甫止有四卷,至草桥店梦莺莺而止,其后乃关汉卿所续(详见《曲藻》及《南濠诗话》)。李日华改实甫北曲为南曲,所谓《南西厢》,今梨园演唱者是也。王实甫全依董,惟董以敌贼下书者为法聪,实甫改为惠明。关所续亦依于董,惟董以张珙用法聪之谋,携莺奔于杜太守处,关所续则杜来普救寺也。日华南曲则一沿王、关耳。伧父漫讥汉卿所续之非,盖未见董词也。查伊璜以关所续未善,更作《续西厢》四折,大概仍用董、关,而增以应制、赋诗,即用“待月西厢”之句;又夫人欲以红娘配郑恒,红娘不许而欲自缢。事皆蛇足,曲亦村拙,远不及汉卿矣。碧蕉轩主人作《不了缘》四折,则本“自从别后容光减”一诗而作也:崔已嫁郑恒,张生落魄归来,复寻萧寺访莺莺,不可复见——情词凄楚,意境苍凉,胜于查氏所续远甚,董关而外,固不可少此别调也。明人又有《续西厢升仙记》,序称盱江韵客所撰。谓红娘成佛,而写莺莺之妒,郑恒诉于阴官,鬼使擒莺,红来救之。意在惩淫、劝善,但词意未能雅妙耳。卓珂月有《新西厢》,其自序云:“崔莺莺之事以悲终,霍小玉之事以死终:小说中如此者,不可胜计,乃何以王实甫、汤若士不能脱传奇之窠臼耶?余读其传而慨然动世外之想,读其剧而靡然兴俗内之怀,其为风与否,可知也。《紫钗记》犹与传合,其不合者止复甦一段耳,然犹存其意。《西厢》全不合传,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至关汉卿续之,则本意全失矣。余所以更作《新西厢》也,段落悉本《会真》,而合之以崔郑墓碣,又旁证之以《微之年谱》,不敢与董、王、陆、李诸家争衡,亦不敢蹈袭诸家片字,言之者无饰,闻之者足以叹息。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合二语可以蔽斯传也。”(清·焦循《剧说》卷二)

17. 王实甫作《西厢》,以研炼浓丽为能,此是词中异军,非曲家出色当行之作。观其《丽春堂》剧【满庭芳】云:“这都是托赖着大人虎势,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又云:“则你那赤瓦不剌强嘴,犹自说兵机。”【耍孩儿】云:“这泼徒怎敢将人戏,你托赖着谁人气力,睁开你那驴眼可便觑着阿谁,我便歹杀者波,是将相的苗裔。”(节录原曲)可云绝无文气,而气焰自不可及。即如《西厢》,亦不尽作绮语,如【四边静】云:“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凭着他举将除贼,消得个家缘过活。费了甚么,古那便结丝萝;休波,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恐怕张罗。”[满庭芳]云:“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恩情美满,教我骨肉摧残。他手檀着掿棍摩娑看,粗麻线怎过针关。直待教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待去呵,消息儿踏着泛;待不去呵,教甜话儿热趱:教我左右作人难。(据古本,与通行金批本异)诸曲文字,亦非雅人吐属,顾亦令黠可喜。王元美以【挂金索】一支为佳,殊非公允。(词云:“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仍不脱七子高华之习,是故知元人以本色见长,方可追论流别也。(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元人杂剧》)

三.《莺莺传》(附译文)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绔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绐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试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明抄本“我”作“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数月,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

可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亦不甚睹览。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明旦而张行。明年,文战不胜,张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珮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

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译文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风度潇洒,容貌漂亮,意志坚强,

脾气孤僻。凡是不合于礼的事情,就别想让他去做。有时跟朋友一起出去游览饮宴,在那杂乱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出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他从不参与始终保持稳重。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与他接近的人便去问他,他表示歉意后说:“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却留下了不好的品行。我倒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却总也没让我碰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凡出众的美女,我未尝不留心,凭这可以知道我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问他的人这才了解张生。过了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蒲州的东面十多里处,有个庙宇名叫普救寺,张生就寄住在里面。当时正好有个崔家寡妇,将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崔家寡妇是郑家的女儿,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算是另一支派的姨母。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在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了命令,军队从此才安定下来。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在堂屋的正中举行宴饮,又对张生说:“我是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幸正赶上军队大乱,实在是无法保住生命,弱小的儿子年幼的女儿,都是亏你给了他们再次生命,怎么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样看待呢?现在让他们以对待仁兄的礼节拜见你,希望以此报答你的恩情。”便叫她的儿子拜见。儿子叫欢郎,大约十多岁,容貌漂亮。接着叫她女儿拜见:“出来拜见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过了好久未出来,推说有玻郑姨生气地说:“是你张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话,你就被抢走,还讲究什么远离避嫌呢?”过了好久她才出来。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貌丰润,没加新鲜的装饰,环形的发髻下垂到眉旁,两腮飞红,面色艳丽与众不同,光彩焕发,非常动人。张生非常惊讶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见礼,之后她坐到了郑姨的身旁。因为是郑姨强迫她出见的,因而眼光斜着注视别处,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身体好像支持不住似的。张生问她年龄,郑姨说:“现在的皇上甲子那年的七月生,到贞元庚辰年,今年十七岁了。”张生慢慢地用话开导引逗,但郑的女儿根本不回答。宴会结束了只好作罢。张生从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却没有机会。崔氏女的丫环叫红娘,张生私下里多次向她叩头作揖,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丫环果然吓坏了,很害羞地跑了,张生很后悔。第二天,丫环又来了,张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说相求的事。丫环于是对张生说:“你的话,我不敢转达,也不敢泄露,然而崔家的内外亲戚你是了解的,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张生说:“我从孩童时候起,性情就不随便附合。有时和妇女们在一起,也不曾看过谁。当年不肯做的事,如今到底还是在习惯上做不来。昨天在宴会上,我几乎不控制自己。这几天来,走路忘了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也感觉不出饱还是没饱。恐怕过不了早晚,我就会因相思而死了。如果通过媒人去娶亲,又要‘纳采’,又要‘问名’,手续多得很,少说也得三四个月,那时恐我也就不会在人世了。你说我该咋办呢?”丫环说:“崔小姐正派谨慎很注意保护自己,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奴才的主意,就更难使她接受。然而她很会写文章,常常思考推敲文章写法,怨恨“思的情形常持续很久。您可以试探地做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是没有别的门路了。”张生非常高兴,马上做了两首诗交给了红娘。当天晚上,红娘又来了,拿着彩信纸交给张生说:“这是崔小姐让我交给你的。”看那篇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那诗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也微微地明白了诗的含义,当天晚上,是二月十四日。崔莺莺住房的东面有一棵杏花树,攀上它可以越过墙。阴历十五的晚上,张

生于是把那棵树当作梯子爬过墙去。到了西厢房,一看,门果然半开着,红娘躺在床上,张生很吃惊。红娘十分害怕,说:“你怎么来了?”张生对她说:“崔小姐的信中召我来的,你替我通报一下。”不一会儿,红娘又来了,连声说:“来了!来了!”张生又高兴又害怕,以为一定会成功。等到崔小姐到了,就看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环,送来了淫-乱放荡词?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如果不合乎礼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乱的泥潭。”说完,马上就走了。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一连几个晚上,张生都靠近窗户睡觉,忽然有人叫醒了他。张生惊恐地坐了起来,原来是红娘抱着被子带着枕头来了,安慰张生说:“来了!来了!还睡觉干什么?”把枕头并排起来,把被子搭在一起,然后就走了。张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着等了半天,疑心是在做梦,但是还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等待着。不长时间红娘就扶着崔莺莺来了。来了后崔莺莺显得妖美羞涩,和顺美丽,力气好像支持不了肢体,跟从前的端庄完全不一样。那晚上是十八日,斜挂在天上的月亮非常皎洁,静静的月光照亮了半床。张生不禁飘飘然,简直疑心是神仙下凡,不认为是从人间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钟响了,天要亮了。红娘催促快走,崔小姐娇滴滴地哭泣,声音委婉。红娘又扶着走了。整个晚上莺莺没说一句话。张生在天蒙蒙亮时就起床了,自己怀疑地说:“难道这是做梦吗?”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在床褥上的泪痕还微微发亮、晶莹。这以后十几天,关于莺莺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张生就作《会真诗》三十韵,还没作完,红娘来了,于是交给了她,让送给崔莺莺。从此莺莺又允许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进来,一块儿安寝在以前所说的“西厢”那地方,几乎一个月。张生常问郑姨的态度,莺莺就说:“我没有办法告诉她。”张生便想去跟她当面谈谈,促成这件事。不久,张生将去长安,先把情况告诉崔莺莺。崔莺莺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动心。将要走的第二天晚上,莺莺没有来。张生于是向西走了。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又聚会了几个月。崔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终没见到她的字和文章。生常常自己用文章挑逗,崔莺莺也不大看。大体上讲崔莺莺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敏捷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话表达出来;经常忧愁羡慕隐微深邃,却常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有一天夜晚。独自弹琴,心情忧愁,弹奏的曲子很伤感。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到西边去。临走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在崔莺莺面前忧愁叹息。崔莺莺已暗暗知道将要分别了,因而态度恭敬,声音柔和,慢慢地对张生说:“你起先是玩弄,最后是丢弃,你当然是妥当的,我不敢怨恨。一定要你玩弄了我,又由你最终娶我,那是你的恩惠。就连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办不到。现在你将早走了,让我弹琴,就满足您的意愿。”于是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第二年,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长安,于是写给崔莺莺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崔莺莺的回信,粗略地记载于此,信中说:“捧读来信,知道你对我感情很深厚。男女之情的流露,使我悲喜交集。又送我一盒花胜,五寸口脂。你送我这些是想使头发增彩,使嘴唇

润泽,虽然承受特殊的恩惠,但打扮了又给谁看呢?看到这些东西更增加了想念,这些东西更使悲伤叹息越来越多罢了。你既接受了到京城参加考试的任务,而进身的途径,就应该在长安安下心来。只遗憾怪僻浅陋的我,因为路远而被丢弃在这里。是我的命该如此,还能说什么呢?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甚至在睡梦当中,也常感叹呜咽。想到离别忧愁又缠绵,真觉得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虽然很短可又很不平常。秘密相会没有结束,好梦突然中断了。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你更多更远。好象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思绪,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我却想念你没有边没有沿,只是我低下卑微的头,无法向你答谢什么。至于我们的山盟海誓,我从来没有改变。我从前跟你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诚心。青春男女的心不能自我控制,你有时借听琴来挑逗我,我没有投梭那样的拒绝。等到与你同居,情义很浓,感情很深,我愚蠢浅薄的心,认为终身有了依靠。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以致给我造成了的羞耻,不再有光明正大的做妻子的机会。这是死后也会遗憾的事情,我只能心中叹息,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尽力,体贴我的苦衷,因而委屈地成全婚事,那么即使我死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或许是通达的人,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把胁迫订的盟约看作可要挟的条件,那么我形体虽然消失,但诚心也不会泯灭。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边。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觉得抒发不出来。只是希望你千万爱惜自己,千万爱惜自己。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带过的,寄去权充您佩带的东西。‘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内心的忧郁也许会与你千里相会合。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张生把她的信给好朋友看了,由此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事。张生的好友杨巨源好写诗填词,他就把这事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的元稹亦接着张生的会真诗又作才三十韵。诗写道(原诗略)。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的,没有不感到惊异的,然而张生的念头断了。元稹与张生特别有交情,便问他关于这事的想法。张生说:“大凡上天差遣的尤物,不祸害他自己,一定祸害别人。假使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能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就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以前殷朝的纣王,周代的周幽王,拥有百万户口的国家,那势力是很强大的。然而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耻笑。我的德行难以胜过怪异不祥的东西,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深深感叹。以后一年多,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丈夫告诉了崔莺莺。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怨恨思念的诚意,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最后也未见张生。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佐,留宿在我们靖安里住宅里,我谈起了这件事。李公佐觉得这件事非常出奇,连连称道。于是我便作了《莺莺歌》来传播这件事。崔氏小名叫莺莺,公佐就以此为篇名。

四.《西厢记诸宫调》

卷四(节录)

生曰:“情已动矣,易为政耳!”因笔砚作诗一首。

【双调】【御街行】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笔头洒落相思泪,尽写心间事。也不打草不勾思,先序几句俺传示。一挥挥就一篇诗,笔翰与羲之无二。须臾和泪一齐封了,上面颠倒写一对鸳鸯字。

张生谓红娘曰:“敢烦持此达莺左右。”红娘曰:“莺素端雅,焉敢以淫词致于前。然恃先生脱祸之恩,因莺莺慕郎之意,试为呈之。”持笺归,置于妆台一边。莺起理妆,见其简而视之。

【仙吕调】【赏花时】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奇花红间紫。清晓雨晴时,起来梳理,脂粉未曾施。把简儿拈来抬目视,是一幅花笺,写着三五行儿字,是一首断肠诗。低头了一晌,读了又寻思。

【尾】觑着红娘道:“怎敢如此!打脊风魔虔妮子!”这妮子合死,脸儿上与一照台。

照台举绶带飞空,实鉴响花砖粉碎。红娘急躲过曰:“死罪!死罪!”诗云:“相思恨转深,谩托鸣琴弄。乐事又逢春,花心应已动。幽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恶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仙吕调】【绣带儿】纸窗儿前,照台儿后,一封儿小简,掉在纤纤手。拆开读罢,写着淫诗一首。自来心肠(忄刍),更读着恁般言语,你寻思怎禁受?低头了一晌,把庞儿变了眉儿皱,道:“张兄淫滥如猪狗,若夫人知道,多大小出丑!”不良的贱婢好难容,要砍了项上驴头。多应是你,厮迤厮逗。兀的般言语,怎敢着我咱左右?这回且担免,若还再犯后,孩儿多应没诉休。如今俺肯推穷到底胡追究?思量定不必闲合口,且看当日把子母每曾救。【尾】如还没事书房里走,更着闲言把我挑斗,我打折你大腿、缝合你口!“

莺曰:“非汝孰能持书至此?我以兄有活命之恩,不欲明言。今后勿得!”红娘谢罪。莺曰:“我不欲面折。”因笔左侧,书于笺尾,令红娘:“持此报兄,庶知我意。”红娘精神失措,手足战栗,趋至生前。生惊问之。

【仙吕调】【点绛唇】惊见红娘,泪汪汪地眉儿皱。生曰:“可憎姐姐,休把人僝僽。百媚莺莺,管许我同欢偶,更深后与俺相约,欲学文君走。”

【尾】红娘闻语,道:“休针喇,放二四不识娘羞!待要打折我大腿、缝合我口。”

红娘曰:“几乎累我。”生曰:“何故?”红娘尽诉莺莺意。生惊曰:“奈何?”红娘示笺。生视之,微笑曰:“好事成矣!”红娘曰:“莺适甚怒,却有何言?”生指诗悉解其意:“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今十五日,莺诗篇曰《明月三五夜》,则十五夜也,故有‘待月西厢’之句。‘迎风户半开’,私启而候我也。‘拂墙花影动’者,令我因花而逾垣也。‘疑是玉人来’,谓我至矣。”红娘笑曰:“此先生思慕之深,妄生穿凿。实无是也。”言讫而去。生专俟天晚。

【黄钟宫】【出队子】咫尺抵天涯,病成也都为他,几时到今晚见伊呵?业相的日头儿不转角,敢把愁人刁虐-杀?假热脸儿常钦定,把人心鉴察。邓将军你敢早行么?咱供养不曾亏了半恰,枉可惜了俺从前香共花。

【尾】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没转移好教贤圣打。

第六卷节录

后数日,生行,夫人暨莺送于道,法聪与焉。经于浦西十里小亭置酒。悲欢离合一樽

酒,南北东西十里程。

【大石调】【玉蝉翼】蟾宫客,赴帝阙,相送临郊野。恰俺与莺莺。鸳帏暂相守,被功名使人离缺。好缘业!空悒怏,频嗟叹,不忍轻离别。早是恁凄凄凉凉,受烦恼,那堪值暮秋时节!雨儿乍歇,向晚风如漂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未知今日别后,何时重见也。衫袖上盈盈,揾泪不绝。幽恨眉峰暗结。好难割舍,纵有千种风情,何处说!

【尾】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越调】【上平西缠令】景萧萧,风淅淅,雨霏霏,对此景怎忍分离?仆人催促,雨停风息日平西。断肠何处唱《阳关》?执手临歧。蝉声切,蛩声细,角声韵,雁声悲,望去程依约天涯。且休上马,苦无多泪与君垂。此际情绪你争知,更说甚湘妃。

【斗鹌鹑】嘱咐情郎:“若到帝里,帝里酒酽花秾,万般景媚,休取次共别人,便学连理。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专听着伊家,好消好息;专等着伊家,宝冠霞帔。妾守空闺,把门儿紧闭;不拈丝管,罢了梳洗。你咱是必,把音书频寄。”

【雪里梅】“莫烦恼,莫烦恼!放心地,放心地!是必是必,休恁做病做气!”“俺也不似别的,你情性俺都识。临去也,临去也!且休去,听俺劝伊。”

【错煞】“我郎休怪强牵衣,问你西行几日归?着路里小心呵,且须在意。省可里晚眠早起,冷茶饭莫吃,好将息,我倚门儿专望你。”

生与莺难别。夫人劝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仙吕调】【恋香衾】冉冉征尘动行陌,杯盘取次安排。三口儿连法聪,外更无别客。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然终须相见,奈时下难捱。君瑞啼痕污了衣袖,莺莺粉泪盈腮。一个止不定长吁,一个顿不开眉黛。君瑞道:“闺房里保重”,莺莺道:“途路上宁耐”。两边的心绪,一样的愁怀。

【尾】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夫人好毒害,道:“孩儿每回取个坐车儿来。”

生辞。夫人及聪皆曰:“好行!”夫人登车,生与莺别。

【大石调】【蓦山溪】离筵已散,再留恋应无计。烦恼的是莺莺,受苦的是清河君瑞。头西下控着马,东向驭坐车儿。辞了法聪,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临上马,还把征鞍倚。低语使红娘,“更告一盏以为别礼”。莺莺君瑞,彼此不胜愁,厮觑着,总无言,未饮心先醉。【尾】满斟离杯长出口气儿,比及道得个“我儿将息”,一盏酒里,白泠泠的滴彀半盏儿泪。夫人道:“教郎上路,日色晚矣!”莺啼哭,又赋诗一首赠郎。诗曰:“弃置今何道?当

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黄钟宫】【出队子】最苦是离别,彼此心头难弃舍。莺莺哭得似痴呆,脸上啼痕都是血,有千种恩情何处说?夫人道:“天晚教郎疾去。”怎奈红娘心似铁,把莺莺扶上七香车。君瑞攀鞍空自攧,道得个“冤家宁耐些”。

【尾】马儿登程,坐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第二节郑光祖

一、郑光祖生平及评价

(1) 元·钟嗣成《录鬼簿》

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久则见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病卒,火葬于西湖之灵芝寺,诸吊送各有诗文。公之所作,不待备述,名闻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惜乎所作,贪于俳谐,未免多于斧凿,此又别论焉。

又吊词《凌波仙》: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解翻腾今共古,占词场老将伏输。《翰林风月》《梨园乐府》,端的是曾下功夫。

(2) 周德清《中原音韵》

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

(3)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郑德辉之词,如九天珠玉。其词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诚杰作也。(4) 明·何良慷四友斋丛说》

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厉

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5) 清人梁廷《曲话》

《(亻刍)梅香》如一本《小西厢》,前后关目、插科打诨,皆一一照本模拟。”

(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白仁甫、马东篱,高华雄浑,情深文明。郑德辉清丽芊绵,自成馨逸,均不失为第一流。其余曲家,均在四家范围内。惟宫大用瘦硬通神,独树一帜。以唐诗喻之,则汉卿似白乐天,仁甫似刘梦得,东篱似李义山,德辉似温飞卿,而大用则似韩昌黎。以宋词喻之,则汉卿似柳耆卿,仁甫似苏东坡,东篱似欧阳永叔,德辉似秦少游,大用似张子野。虽地位不必同,而品格则略相似也。明宁献王《曲品》,跻马致远于第一,而抑汉卿于第十。盖元中叶以后,曲家多祖马、郑,而祧汉卿,故宁王之评如是。其实非笃论也。

(7)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

襄陵郑光祖……名播省台,声振闺阁,或以豪迈相高,或以俳谐玩世,要皆不越三家(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范围焉。

二、《迷青琐倩女离魂》

(一)原剧选注

第二折

(夫人慌上,云)欢喜未尽,烦恼又来。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请的医人看治,不得痊可,十分沉重,如之奈何?则怕孩儿思想汤水吃,老身亲自去绣房中探望一遭去来。(下)(正末上,云)小生王文举,自与小姐在折柳亭相别,使小生切切于怀,放心不下。今舣舟[330]江岸,小生横琴于膝,操[331]一曲以适闷[332]咱。(做抚琴科)(正旦别扮离魂上,云)妾身倩女,自与王生相别,思想的无奈,不如跟他同去,背着母亲,一径[333]的赶来。王生也,你只管去了,争知我如何过遣[334]也呵!(唱)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335],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336]?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337],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338],似盼张骞天上浮槎[339]。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卖酒家[340]?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341],冷清清明月芦花。

(云)走了半日,来到江边,听的人语喧闹,我试觑咱。(唱)

【小桃红】我蓦听得马嘶人语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的我心头丕丕[342]那惊怕,原来是响珰珰鸣榔板[343]捕鱼虾。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344]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调笑令】向沙堤款踏[345],莎草带霜滑;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346]。看江上晚来堪画,玩冰壶潋滟天上下[347],似一片碧玉无瑕。

【秃厮儿】你觑远浦孤鹬落霞,枯藤老树昏鸦[348]。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349],橹咿哑。

(云)兀那船头上琴声响,敢是王生?我试听咱。(唱)

【圣药王】近蓼洼,缆钓槎,有折蒲衰柳老蒹葭[350];傍水凹,折藕芽,见烟笼寒水月笼沙[351],茅舍两三家。

(正末云)这等夜深,只听得岸上女人声音,好似我倩女小姐,我试问一声波。(做问科,云)那壁不是倩女小姐么?这早晚来此怎的?(魂旦[352]相见科,云)王生也,我背着母亲,一径的赶将你来,咱同上去罢。(正末云)小姐,你怎生直赶到这里来?(魂旦唱)

【麻郎儿】你好是舒心的伯牙[353],我做了没路的浑家。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

同走天涯。

(正末云)小姐是车儿来,是马儿来?(魂旦唱)

【幺】险把、咱家、走乏,比及你远赴京华。薄命妾为伊牵挂,思量心几时撇下。

【络丝娘】你抛闪咱,比及见咱,我不瘦杀,多应害杀。(正末云)若老夫人知道怎了也?(魂旦唱)他若是赶上咱,待怎么?常言道:做着不怕。

(正末做怒科,云)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354]。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须!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魂旦云)王生,(唱) 【雪里梅】你怒色振增加,我凝睇不归家;我本真情非为相吓,已主定心猿意马[355]。(正末云)小姐,你快回去罢。(魂旦唱)

【紫花儿序】只道你急煎煎趱[356]登程路,元来是闷沉沉困倚琴书,怎不教我痛煞煞泪湿湿琵琶。有甚心着雾鬓轻笼蝉翅[357],双眉淡扫宫鸦。情愿似落絮飞花,谁待问出外争如只在家,更无多话,愿秋风驾百尺高帆,尽春光付一树铅华[358]。

(云)王秀才,赶你不为别,我只防你一件。(正末云)小姐防我那一件来?(魂旦唱)

【东原乐】你若是赴御宴琼林[359]罢,媒人每拦住马,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你恋着那奢华,你敢新婚燕尔在他门下。

(正末云)小生此行,一举及第,怎敢忘了小姐。(魂旦云)你若得登第呵,(唱)

【绵搭絮】你做了贵门娇客[360],一样矜夸;那相府荣华,锦绣堆压,你还想飞入寻常百姓家[361]?那时节似鱼跃龙门播海涯[362],饮御酒插宫花。那其间占鳌头,占鳌头,登上甲。(正末云)小生倘不中呵,却是怎生?(魂旦云)你若不中呵,妾身荆钗裙布,愿同甘苦。(唱) 【拙鲁速】你若是似贾谊困在长沙[363],我敢似孟光般显贤达[364]。休想我半星儿意差,一分儿抹搭[365]。我情愿举案齐眉傍书榻,任粗粝淡薄生涯,遮莫[366]戴荆钗、穿布麻。(正末云)小姐既如此真诚志意,就与小生同上京去,如何?(魂旦云)秀才肯带妾身去呵,(唱) 【幺篇】把梢公快唤咱,恐家中厮捉拿。只见远树寒鸦,岸草汀沙,满目黄花,几缕残霞。快先把云帆高挂,月明直下;便东风刮,莫消停[367],疾进发。

(正末云)小姐,则今日同我上京应举去来。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魂旦

唱)

【收尾】各剌剌[368]向长安道上把车儿驾,但愿得文苑客当时[369]奋发。则我这临邛市沽酒卓文君[370],甘伏侍你濯锦江题桥汉司马[371]。(同下)

第三折

(正末引祗从[372]上,云)小官王文举,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赐小官状元及第。夫人也随小官至此,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373]报知。左右的,将笔砚来。(做写书科,云)写就了也。我表白一遍咱:寓都下小婿王文举,拜上岳母座前:自到阙下,一举状元及第,待授官之后,文举同小姐一时回家,万望尊慈垂照。不宣。书已写了,左右的,与我唤张千来。(净扮张千上)(诗云)我做伴当实是强,公差干事多的当[374],一日走了三百里,第二日刚刚捱下坑[375]。自家张千的便是。状元爷呼唤,须索走一遭去。(做见科,云)爷,唤张千那厢使用?(正末云)张千,你将这一封平安家信,直至衡州,寻问张公弼家投下。你见了老夫人,说我得了官也,你小心在意者。(净接书,云)张千知道了,我将着这一封书直至衡州走一遭去。(同下)(老夫人上,云)谁想倩女孩儿自与王生别后,卧病在床,或言或笑,不知是何症侯。这两日不曾看他,老身须亲看去。(下)(正旦抱病,梅香扶上,云)自从王秀才去后,一卧不起,但合眼便与王生在一处,则被这相思病害杀人也呵!(唱)

【中吕·粉堞儿】自执手临歧[376],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说话处少精神,睡卧处无颠倒,茶饭上不知滋味。似这般废寝忘食,折挫[377]得一日瘦如一日。

【醉春风】空服遍(目面)眩药[378]不能痊,知他这腌臢病何日起,要好时直等的见他时,

《蒹葭》原文及注释

《蒹葭》原文及注释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蒹葭》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蒹葭》原文及注释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

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西厢记西厢全不合传,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至关汉卿续之则本意全失矣。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不妖其身,必妖其人,合二语可以蔽斯传也。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第一节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 《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录鬼簿》及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都记录在王实甫的剧目里;而且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的引文看来,文字同今本《西厢记》基本相同。有关王实甫生平的资料很少,《录鬼簿》说他名德信,大都人,并记录了他十三种杂剧。从他在《破窑记》中流露的世间人休把儒相弃,守寒窗终有峥嵘日的思想和在《丽春堂》中抒发的宦海升沉的感叹看来,他可能是一个在仕途失意的文人。明初贾仲名吊王实甫的〈凌波仙〉词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风风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显然他也是一个熟悉当时勾栏生活的剧作家。王实甫的戏剧除《西厢记》外,现在流传的还有《丽春堂》、《破窑记》两种,以及《芙蓉亭》、《贩茶船》的各一折曲文,成就都不很高。《破窑记》写吕蒙正与刘月娥的爱情故事,影响比较大。《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当时就深受读者欢迎。因此,贾仲名的〈凌波仙〉词又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宋金时期,说唱崔、张故事的作品,有赵令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戏曲方面有宋官本杂剧的《莺莺六么》、金院本的《红娘子》、南戏的《张珙西厢记》等。到了元代,这些各自在南北流行的唱本、剧本,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南北戏曲得到交流。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虽故事基本相同,题材却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了;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所提高。《西厢记》第五本的情节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里就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西厢记》里更明确地体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第五本没有前四本写得好,主要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没有为剧中提出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时的现实社会还没有为剧中人物的美满结局提供丰富的素材,而并非由于它们出于不同作家的手笔。在《西厢记》的长期传刻过程中,文字上又经过后人的修改,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即在同一个版本里,也存在一些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但不能根据这些表面现象得出第五本不是王实甫的作品的结论。 第二节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根本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歌颂了莺莺和张生为自由结合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并明确提出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南吕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古代文学期末作业)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 《西厢记》唱词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那优美抒情的语言,以及运用这种生动语言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正因为其语言华美,辞藻艳丽,有人誉之为“花间美人”。 戏剧的唱词既是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环境的重要工具。张生、莺莺的唱词,把唐诗、宋词的佳句日常生活口语熔为一炉,点化成优美靓丽的诗句语言,既有诗词含蓄深远的意境,又有生活口语的明快流畅。现在就浅要的把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如下。 这出戏的内容是写老夫人逼张生赴试,崔、张长亭离别。时当暮秋,地在郊外,长亭、野山、落叶、西风,一副凄凉景象。 崔莺莺出场时,先是几句自白,表现出一片离别的伤感、凄凉:“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继之两句慨叹人生聚散无常的诗句:“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唤起充满诗意的离情别绪,令人黯然神伤。紧接着是一段凄楚感人的名曲:(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是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塞上凝波,波上寒烟翠”一句的的意境。色彩绚丽,景物凄迷。深秋的天空高远,空阔的大地黄花烂漫,秋风呜咽,雁声嘹唳,整个世界都是寒秋的凄

凉,莺莺带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来为张生送行,她的所有怨尤都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她在路上看到的是满目红叶,引起了她无尽的遐思:是谁把枫林染红的呢?不是霜,那该是离人的血泪。但字面上并不点明一个“红”字,却用一个“醉”字把“红”字藏了起来;泪红得象血,但字面上不把“血”字点明,却用一个“泪”字把“血”字藏了起来。这种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生“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赴长亭途中、坐在车里的莺莺的细腻心理活动,刻画得何等惟妙惟肖!王实甫设身处地去把握这位贵族小姐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通过她对周围景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揭示她内心的感受:只有分别的一刹那,眼看太阳就快要落山,才感到寸阴可贵。相识得太晚了,分别得太快了!这一切对此时此刻的莺莺来说最有切肤之痛。她舍不得张生离去,但又不便明说,这是她贵族小姐的性格,诗化的感情只能用诗化的形象来表达。既然柳丝再长也拴不住张生匆匆的去马,那就请树梢挂住斜阳,让时光永驻吧,谁不希望幸福是永恒的呢? 过分贵重的爱情对痛苦是敏感的,莺莺就快走道长亭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一、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所以称为诸宫调。它在北宋时期已经出现,据王灼的《碧鸡漫志》和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记载,知道当时已有创作和表演诸宫调的民间艺人,可惜没有作品流传(注:《碧鸡漫志》卷二:“熙丰元佑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说唱诸宫调,昨汴京有孔三传编成传奇灵怪,入曲说唱。”)。 二、董解元 董解元的生平事迹无可考。据《录鬼簿》和《辍耕录》的记载,知道他主要活动于金章宗时期(1190—1208)。“解元”是当时对读书人的泛称,不是他的名字(注:明汤显祖评本董西厢,说他名朗。)。他的《西厢记诸宫调》,又被称为《弦索西厢》或《西厢掐弹词》,是今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而又标志了当时说唱文学水平的作品,也是王实甫《西厢记》以前写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最完美的作品。 三、董西厢对《莺莺传》的继承和发展 唐元稹写《莺莺传》以后,北宋时秦观、毛滂用〈调笑令〉,赵令寺用〈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歌咏过莺莺与张生的故事,但都比较简单,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发展。《西厢记诸宫调》是在崔张故事经过了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写成的。 1、主题。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主题。以崔张出走和最终团圆代替了张生拋弃莺莺的悲剧结局;纠正了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弃的行径为“善补过”的封建观点。作品描写了崔莺莺、张生为争取自由结合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因而深刻地表现了新的主题。 2、人物形象的发展。 在《西厢记诸宫调》里,莺莺已不再是受尽委屈而只能寄哀婉于书信诗词的柔弱人物,作者着力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张生也被改写成有情有义、始终忠实于爱情的正面人物,他和莺莺一起为自由结合而斗争。 老夫人一意阻挠莺莺与张生自由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作者把她和郑恒等放在同莺莺等相对立的地位加以讽刺和揭露。对于这两组人物,作者表现了明显的爱憎,从而第一次赋予了崔张故事以鲜明的反抗精神,使故事获得了新的生命。 更可贵的是作者塑造了红娘和法聪的形象。红娘在《莺莺传》里原不重要,而在《西厢记诸宫调》里这个下层奴婢却成为活跃的人物。她热心为崔张奔走,勇敢机智地向老夫人展开斗争。法聪是个不怕强暴,见义勇为的和尚,他“不会看经,不会礼忏,不清不净,只有天来大胆”。在“白马解围”中他表现得最英勇,在老夫人第二次赖婚后,对张生很同情支持。在这些人物形象上表现了作者的进步倾向,并为此后戏曲小说里这类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先例。 3、情节的发展。作品展开了张君瑞闹道场、崔张月下联吟等场面,增加了张生害相思、莺莺探病、长亭送别、出奔团圆等许多情节,描写崔张争取美满爱情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也突出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四、董西厢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 《西厢记》

第三章《西厢记》 第一节西厢故事的演变 一、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被元末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代表了元代爱情剧的最高水准,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一生共创作了十四种杂剧,现在全本流传下来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王实甫的剧作多以儿女风情故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氛,语言清丽华美,是文采派的典范。 二、西厢故事的演变 1. 《西厢记》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写的是张生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宣扬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论调。 2. 到了宋代,崔、张故事已被改编为多种文艺样式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秦观、毛滂都有以此为内容的歌舞曲《调笑转踏》,赵令畤据此改写为鼓子词《商调?蝶恋花》,皆为西厢故事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民间艺人还创作有南宋话本小说《莺莺传》、宋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院本《红娘子》等,可惜都已失传。自宋至金,崔、张故事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3. 对西厢故事的思想主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作了创造性改造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首先,它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格局,代之以二人私奔而最终获得团圆的喜剧性结尾,从而使其主题上升到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高度。其次,《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较原著也有诸多突破,而具有了崭新的个性特征。张生由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变成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莺莺由哀婉凄切、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典型形象,原来并不重要的老夫人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原本无足轻重的红娘也成为十分活跃的角色。最后,《董西厢》中的矛盾冲突也有了发展变化,由崔、张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转移到他们为追求爱情幸福而与讲究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这些新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元杂剧《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蓝本。 4.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崔、张故事进行了带有总结意味的再创造,以代言体的戏剧形式予以完美表现,写成了《西厢记》杂剧(又称《王西厢》)。从此以后,流传已久的西厢故事就基本定型了。 第二节《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1. 《西厢记》的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崔、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突,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作者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2. 《西厢记》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剧中的具体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女子形象之一。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真实性,她既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相国小姐,又是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贵族少女。一方面,作为青春萌动的少女,她对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有发自内心的渴求,对张生的爱是相当热情、相

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文学赏析 内容摘要: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故事描绘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 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 厢记》。它的曲词优美华丽,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 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 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 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 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 一百种。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 关键词: 艺术特色戏剧语言杰出戏作人物形象崔莺莺张生红娘 通过选修《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这门课程,我接触到了许久没有接触的古 典文学。有《西厢记》、《汉宫秋》、《牡丹亭》、《三国》、《儒林外史》、《桃花扇》、《三言两拍》等。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出自于此,这也足以证 明了古典文学魅力之大。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三国》、《水浒》、《西游记》以外,当属这部《西厢记》。不仅因为在高中时期曾在语文课本上 学习过留下了印象,在《红楼梦》中提到过这部戏剧,也因为老师的讲述绘声 绘色以及作品本身不论是剧情还是语言上都很吸引我。 《西厢记》的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 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 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 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 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 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 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 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 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人物形象 戏剧中的人物虽不多,但是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丰满,个性十分鲜明: 张生、崔莺莺、红娘等,都是我国古典戏曲中典型、成功的人物形象,有的甚

最富有诗意的《西厢记》教案

最富有诗意的《西厢记》教案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 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一.导入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板书:西厢记王实甫 2.《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

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迍zhūn迍金钏cuàn靥ya儿揾wan挣zhang揣c 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3.学生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映情感的重要词语。

西厢记【古籍精品原文】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目录 第一本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二本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折 第三本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四本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本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原文 第一本·楔子 作者:王实甫 [外扮老夫人上]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女,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乃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 [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盼不到博陵旧家,血泪洒杜鹃红。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原文-翻译及赏析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 五本)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楔子 (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封,与我星夜到河中府去。见小姐时说:官人怕娘子忧,特地先看小人将书来。即忙接了回书来者。过日月好疾也呵! 【仙吕】【赏时】相见时红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今日见梅开,别离半载。琴童,我嘱咐你的言语记着!则说道特地寄书来。(下)(仆云)得了这书,星夜望河中府走一遭。(下) 第一折 (旦引红娘上,开,云)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半年,杳无音信。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 【商调】【集贤宾】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大都来一寸眉峰,

怎咋他许多颦皱。新愁近来接着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旧愁似太行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红云)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闲了一个绣床,如今百般的闷倦。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这一场清减得十分利害。(旦唱) 【逍遥乐】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红云)姐姐心儿闷呵,那里散心耍咱。(旦唱)何处忘忧?看时节独上妆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见苍烟迷树,衰草连天,野渡横舟。(旦云)红娘,我这衣裳这些时都不似我穿的。(红云)姐姐正是腰细不胜衣。(旦唱) 【挂金索】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仆人上,云)奉相公言语,特将书来与小姐。恰才前厅上见夫人,夫人好生欢喜,着人来见小姐,早至后堂。(咳嗽科)(红问云)谁在外面?(见科)(红见仆了)(红笑云)你几时来?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姐姐正烦恼哩,你自来?和哥哥来?(仆云)哥哥得了官也,着我寄书来。(红云)你则在这里等着,我对俺姐姐说了呵,你进来。(红见旦笑科)(旦云)这小妮子怎么?(红云)姐姐,大喜大喜,咱姐夫得了官也。(旦云)这妮子见我闷呵,特故哄我。(红云)琴童在门首,见了夫人了,使他进来见姐姐,姐夫有书。(旦云)惭愧,我也有盼着他的日头,唤他入来。(仆入见旦科)(旦云)琴童。你几时离京师?(仆云)离京一月多也。我来时哥哥去吃游街棍子去了,(旦云)这禽兽不省得,

《西厢记》简介及思想内容、人物分析

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演变(5本20折) 答:1.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文言小说《莺莺传》,张生是薄情书生,莺莺是悲剧人物。文章肯定张生善能补过的行为,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恋花》没有新内容,但是作者态度为谴责张生同情莺莺,注入新思想。3.金代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增加阻挠、创作红娘人物等内容,并肯定崔张之爱是正当合理的追求,赞美他们的反叛精神,把结局改为才子佳人的团圆结局。4.王实甫在董西厢基础上摒弃不合理的情节改善人物,把这题材推向高峰。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高扬爱情自由主旋律的里程碑式作品。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 《西厢记》全剧由五本20折戏组成: 第一本是“张君瑞闹道场”。写崔张二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张生借口读书得住寺中,伺机向莺莺求情。 第二本是“崔莺莺夜听琴”,写二人爱情发展并与老夫人构成矛盾冲突,孙飞虎围夺莺莺,老夫人以许莺莺为妻求退兵之策,张请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事后赖婚反悔。 第三本是“张君瑞害相思”,张生因老夫人赖婚而抑郁相思成病,红娘从中撮合二人以柬相约幽会。 第四本是“草桥店梦莺莺”,二人私下成亲,老夫人发觉拷红,红娘以正义和智慧,迫使老夫人允婚,老夫人逼张赴试,张生分离后于草桥店夜思莺莺。 第五本是“张君瑞庆团圆”、“写张生中状元做官,揭穿郑恒骗婚谎言,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主题思想 《张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张君瑞害相思》《草桥店梦莺莺》《张君瑞庆团圆》主题思想:批判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意识,歌颂男女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现“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不足:以“郎才女貌”为前提,结局没跳出状元及第,夫荣妻贵的俗套 ●《西厢记》人物形象的刻画 答:1.崔莺莺——一个热烈追求爱情自由的贵族少女。紧扣她的出身和教养,逼真的描写她青春觉醒和如何冲脱封建枷锁的束缚,突出了莺莺的聪慧机灵、温柔多情的性格,又反映封建贵族家庭长期教养在她身上留下的种种烙印,表现为追求爱情过程,不时流露的苦闷、犹豫和怯弱任性。面对主客观双重阻力,大胆向婚姻自由挪动脚步的叛逆者,“有情人”(补充: a、莺莺生于相国名门,生活于礼教家规的重重禁锢之中,但不安于命运的安排和礼教的束缚。b、老夫人的负义赖婚,激起了莺莺的不满,开始了内心的反抗,但又碍于礼教的影响,顾虑重重。c、老夫人从门第观念出发逼张生应试,莺莺则蔑视功名富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这是莺鸳叛逆性格的继续发展。)2. 张生——是一个典型的热衷功名的封建世子,也是执着的风流才子。“痴情种”3.红娘——是西厢记中刻画最有光彩的人物,善良机灵,她的正直、勇敢和机智表现的最为突出。“赖婚”前后对张生和莺莺的帮助“拷红”时反拷老夫人取胜“擎天柱”4.老夫人——封建礼法的卫道者,封建贵族家庭的贤妻良母。疼爱女儿。阻挠女儿爱情时也表现出虚伪、刻毒和冷酷的性格。“狠毒娘”。 (补充)崔莺莺莺莺是作品中作者热情讴歌的女主人公,是《西厢记》反封建主题的主要体现者。 金圣叹赞扬莺莺“至高贵,至灵慧,至多情,至多才”。她还具有内在美的心灵:孙飞虎围寺中,她愿以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换得全寺僧俗人众的安全,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外貌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原文 第一节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 王实甫生平及评价 1.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上) 2.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智谋。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 3.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式》) 4. 人之赋才,各有所近。马东篱、王实甫,皆胜国名手。马于《黄粱梦》、《岳阳楼》诸剧,种种妙绝,而一遇丽情,便伤雄劲;王于《西厢》、《丝竹芙蓉亭》之外,作他剧多草草你称。尺有所短,信然。(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 5. 世称曲手,必曰关、郑、白、马,顾不及王,要非定论。(同上) (二)《西厢记》[1]选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一折[2] [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3]]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4]也,先人拜礼部尚书[5],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6],游於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7]二月上旬,唐德宗[8]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9],过蒲关上[10]有一 故人,姓杜名确[11],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 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 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15]。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16]。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17]。将棘围守暖[18],把铁砚[19]磨穿。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20]。才高难入俗人机[21],时乖[22]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23],缀断简残编[24]。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25]。这河带齐梁[26],分秦-晋[27],隘幽燕[28];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29];东西溃九州[30],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31]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32];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33],润梁园[34]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35]。 话说间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36]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 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37]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 云]俺这里有座寺,名日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 利塔[38]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 琴童料持[39]下响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仆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 回家。[下] [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 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着,待师-父回来报知。山门下立地[40],看有甚么人来。[末上云] 却早来到也。[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41] 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

移家别湖上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移家别湖上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作于搬家时,因对故居有着深厚感情,难以割舍故居的一草一木,故有此作。 整体 此诗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首诗中柳条藤蔓系离情的拟人化写法一脉相承。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名家点评 《本事诗》:韩晋公镇浙西,戎昱为部内刺史。郡有酒妓,善歌,色亦媚妙。昱情属甚厚。浙西乐将闻其能、白晋公召置籍中。昱不敢留,饯于湖上,为歌词以赠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词。既至,韩为开筵,自持杯命歌送之,遂唱戎词。曲既终,韩问曰:戎使君于汝寄情邪?悚然起立,曰:然。言随泪下。韩令更衣待命,席上为之忧危。韩召乐将责曰:戎使君名士,留情郡妓,何故不知而召置之,成余之过!乃笞之。命与妓百缣,即时归之,其词曰:好去春风湖上亭。 《绝句类选》:末二句言禽鸟犹知惜别,而所居交情亦良薄矣,与杜子美岸花飞迷客,墙燕语留人,皆风刺深厚,意在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极情极语。情也,吾见其厚;

西厢记故事演变过程

《西厢记》故事演变过程: 自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莺莺传》(《会真记》)后,敷演崔莺莺、张生爱情的“西厢”故事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传演变,“西厢”故事也因此而成了寄寓不同的母题。在“西厢”故事的演进中,《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西厢故事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如果说《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本源的话,《西厢记诸宫调》则是西厢故事的推波助澜者,而《西厢记》则是西厢作品的登峰造极者。它们分别在唐人小说、金代说唱文学和元杂剧领域里占有无可争议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交相辉映。下面探讨《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故事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前者肯定张生抛弃莺莺的“忍情”变成了后者对张生和莺莺争取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而且诸宫调中的故事已经形成了很强的戏剧性,很适宜用戏剧形式来表演。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西厢记诸宫调》仍有不少显得粗糙的地方。它的情节不够紧凑,有些枝节铺衍过甚;它的人物形象也时有暧昧之处,如张生忽而因为得不到莺莺痛苦得要自杀,但在见到与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时,忽然又觉得自己同他“争一妇人,似涉非礼”,这一类情节对故事的爱情主题造成一定的破坏。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 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首先,写出了窦娥性格的丰富性。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一起,使之成为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其次,写出了窦娥性格的流动性。窦娥从恪守妇道的平凡女子转变为敢于叱天责地、痛斥官府的反抗者,其性格是随着现实矛盾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作者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了精心描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极富层次感。 2. 作者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营造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窦娥冤》深刻地揭示了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必然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具有本质意义的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窦娥在刑场上的三桩誓愿竟然一一应验,以及结尾的鬼魂诉冤与清官断案,显然是超现实的幻想性描写,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深化了主题,使作品的悲剧气氛更加浓重。 3. 剧本矛盾高度集中,情节紧凑,冲突叠起,而又环环相扣。全剧以窦娥的悲剧命运为中心来组织戏剧矛盾,写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但作者把构思布局的重点放在两条主线上:一条是窦娥与以张驴儿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的冲突;另一条是窦娥与以桃杌为代表的封建官府的冲突,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其它的矛盾冲突都服从于主线的安排。这样就使得情节集中,结构谨严。在关目的安排上,作者也是匠心独具,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又高潮迭出,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4.语言通俗平易,明快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表现了关汉卿杂剧语言艺术的共同特色。

《西厢记》

《西厢记》所演述的崔张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流传过程。最早见于中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写张生始乱终弃。作者着力宣传男尊女卑和女人是祸水的滥调,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但客观上写莺莺美丽、多情、善良,通过其悲剧暴露社会的冷酷。 宋代秦观、毛滂将其改写成歌舞曲【调笑转踏】,赵令畤又作10组【蝶恋花】鼓子词用说唱文学的形式演唱崔张故事,并开始有同情崔莺莺的倾向。 出现以戏曲形式表演崔张故事的作品,最著名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宋金期间勾栏瓦舍中通俗文艺演唱崔张故事的不少,南宋有宫本杂剧《莺莺六么》,金院本有《红娘子》、南戏有《张珙西厢记》,最著名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对其故事再创作,扩展为一部五万字的讲唱文学巨著,增情节,改造人物,将其写成一个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赋予了它反封建的主题。《诸宫调》对崔张故事作了根本改造,歌颂其追求婚姻自由的精神,但作品中的老夫人还没有成为封建家长的典型。她在张生请兵时只答应“继子为亲,并未许婚、赖婚。她发觉了张生和莺莺关系后,并没阻挠他们成亲。也没有逼试,而是张生自告奋勇提出得官后再成亲,张生轻薄迂腐,性格不够统一。莺莺还有功名思想,红娘也只是个次要形象。在结构上拖沓冗长,喧宾夺主,如法聪率众僧战孙飞虎的描写等。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的再创造。 王实甫对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发展在于: 1、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使结构更完整,情节更集中。例如,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一事占了相当长的篇幅,它实际上是游离于主线之外的,王实甫毅然将它压缩得很短,这样就使主线更为分明突出。 2、主要人物的立场更鲜明,从而加强了戏剧冲突。在《西厢记》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阵营,一以张生、崔莺莺、红娘为代表,一以老夫人为代表。王实甫将这两个阵营的人写得泾渭分明,态度毫不含糊,并以此来展开矛盾冲突。 3、情节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更为精致完美,并增加了一些喜剧色彩。例如,利用景物来表现情感是《西厢记诸宫调》的一大特点,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也大量运用了这一手法,但比较一下两部作品的“长亭送别”就可以看出,王实甫写得更细腻,更优美。 《西厢记》规模宏大,有五本二十一折,在元杂剧中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它是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中最杰出的(《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西厢记》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也就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反封建主题,它反映了青年一代要争取自己的美满婚姻和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大胆地唱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张。这是它的表层意义。 但《西厢记》之所以长演不衰,还另有其原因,即它表现了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现象——爱欲与文明的冲突。人有爱的欲望,这种欲望本质上是向往自由的,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为了种种目的,往往制定出许多制度、观念来限制规定爱欲,因而二者之间就形成了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能穿越时空,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共鸣。在《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是爱欲的代表,老夫人等则是人类文明的代表。《西厢记》的戏剧效果就来自于这两者的冲突。

苏幕遮原文

苏幕遮原文一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译文一】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译文二】 秋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玉露冷冷,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乡愁,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赏析】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西厢记》参考文献

注]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②霍松林:《西厢汇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说明:本文有关崔张故事文献原文引用,凡未特别注明者皆引自此书,。 ③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第121—178页。 ④蒋星煜:《西厢记的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3页。⑤转引自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3页。 ⑥左东岭:《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l期,第54—60页。 ⑦段启明:《西厢沦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页 。⑧转引自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⑨寒声、贺新辉、范彪:《西厢记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⑩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

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98页 。⑩转引自《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2页。⑩王利器:《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禁毁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⑩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40页。 ⑩隗芾、吴敏华:《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第190页。 ⑩《成始宫绘像第七才子书》卷之一,《前贤评语》引,转引自《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第342页 。⑩乇小舒:《中国审美文化史净,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142页。 ⑩⑩⑩参见郭英德著《元明清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9年第2216. 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5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