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摘要:在当今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化学带来的新发现与创造,而合成过程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探讨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合成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催化化工

一、合成过程介绍

合成过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比较简单的物质,以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通过发生质的变化而产生所需新物质的过程。合成过程必须注意原材料发生反应的比例关系及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条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

合成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催化、聚合、氯化、硝化、重氮化、酸化、碱化等,在一些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热气、危害气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因此在不同的合成生产过程应该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合成过程顺利、安全的进行,提高化学试验、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合成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及要求

不同的合成过程,其生产工艺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合成反应中,还要注意成本的节约和过程的安全、合理。

1.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间电子数目的等量传递,氧化与还原是两种同时发生且不可分开的化学反应,氧化的同时进行着还原反应,而还原的同时也伴随着氧化的发生。氧化过程需要加热,而还原过程需要放热,因此在氧化还原过程,需要注意环境的温度补给与降温。

工厂生产常见的问题,对于危害气体SO2的回收利用,通常采用石灰浆Ca(OH)2进行吸收,反应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在反应设备中,SO22氧化反应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未发生反

应的SO2提供所需的温度,减少外界供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可以平衡设备中的温度,减少因还原反应释放温度而损坏反应设备。

2.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二氧化硫和氧气合成三氧化硫、乙烯和氧气合成环氧乙烷等都属于催化反应。石油化工产常见的化学合成过程――汽油馏分的催化重整,是在催化剂及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汽油中烃分子重新排列重组的过程,不仅可以产生优质的汽油,还可以生产出具有芳香性的碳氢化合物芳烃。

催化剂是催化反应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且具有选择性。有的催化剂本身无害、无危险性,但在反应过程可能因温度的变化产生危险,例如因二氧化锰加快催化反应过程而引起的温度迅速上升、冲料等危险情况,甚至产生火灾等危险,因此在使用催化剂的化学生产、试验中要全面考虑反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用量适中,反应设备散热良好,以降低危险和损害。

从安全角度考虑,催化反应过程还要注意生成物的属性,如产生氯化氢、硫化氢等危险物质时,生产人员应注意戴好防护措施、禁止明火,防止中毒或由高温高压引起爆炸等危险造成的人员安全事故;同时注意反应容器的选择,以防止因容器腐蚀、损坏造成的事故。

3.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按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结构不同可将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加聚反应是指单体加成而聚合的反应,元素组成不变,与加聚反应不同的是,缩聚反应同时还产生水、醇、氨等低分子副产物,例如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属于加聚反应,已二胺和已二酸反应生成尼隆―66属于缩聚反应。

聚合反应中的单体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的物质,而聚合反应发生的条件则是高压,反应过程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由于反映本身会释放热量,所以对于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相当严格,引发剂的配比要求科学合理、反应容器设备要求优材优质、反应过程必须保证温度低于危险系数等。

4.氯化反应

氯化反应是指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其主要原料是含有氯原子的氯化剂。在石油化工提取及生产中,氯化反应尤为重要,其产物主要有甲烷、乙烷、戊烷、天然气、苯、甲苯及荼等。

在氯化反应过程中,氯化剂除了与原料进行反应外,与生成的衍生物也发生作用,例如CeO2+2NH4Cl=CeOCl+1/2Cl2+2NH3+H2O,反应生成的CeOCl与NH4Cl继续发生化学反应CeOCl+2NH4Cl=

CeCl+2NH3+H2O。由此可见,在氯化反应过程中不仅会产生一氯取代物,甚至可能产生二氯取代物甚至三氯取代物,所以氯化反应产物也是各种不同浓度的氯化物的混合物。

氯化过程往往会伴有氯气的产生,如工业生产常见反应

2NaCl+2H2O == 2NaOH+H2+Cl2。氯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因此对于产生氯气的氯化反应过程要做好尾气收集或尾气处理,以防化学反应造成的爆炸或中毒。另外一个注意事项是,对于氯化反应有氯化氢气产生的反应设备,要求严密不漏气且要具有防腐蚀性;氯化氢气体产生后可采用冷却法、水洗涤吸收法、蒸馏分离法等将气体回收,同时在排气管上安装自动信号分析仪,借以检测是否有残留危害气体被排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化学反应产生的危害。

5.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氧和氮等原子被烷基(R-)所取代的化学反应,主要的烷基团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C-烷基化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向芳环碳上引入烷基生成烷基苯的过程,N-烷基化是向氨或铵中得氮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各种类型的铵盐的过程,O-烷基化反应是向醇、酚中得氧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醚类化合物。

烷基化反应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首先,烷基化的原料、烷基化剂及烷基化反应产物均属于易燃易爆的物质,例如苯的闪点为

-11℃,爆炸极限为1.5%~9.5%;丙烯的爆炸极限是1.3%~4.2%;其次,烷基化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活性较强,遇水易放出危险有害气体,极易发生爆炸;然后,烷基化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控制,对于原料、催化剂、烷基化剂的添加顺序要科学掌控,不允许颠倒顺序、加快添加

速度或者是搅拌,否则会引起反应加速,从而导致的冲料、着火,甚至爆炸。

参考文献

[1](美)卡雷、(美)松德贝里高等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2009-01.

[2](美)史密斯.马奇高等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与结构(原著第5版修订)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1.

[3]张子峰、张凡军甲醇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王焕梅石油化工工艺基础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7-08.

[5] 何鸣元石油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

------------最新【精品】范文

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试题A及答案

课程名称《 化学反应工程 》 考核时间:120分钟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类型:考试 一、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 对于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应优先选择( )搅拌器。 A 锚式 B 涡轮式 C 桨式 D 推进式 2. 为维持200℃的反应温度,工业生产上常用( )作载热体。 A 水 B 导生油 C 熔盐 D 烟道气 3. 反应A + B → C ,已知1 15.0-=s k ,则反应级数n=( )。 A. 0 B. 1 C. 2 D. 3 4.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 )。 A .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 5. 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的总收率P φ=( )。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6. 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 )。 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 与NaOH 的中和 D. 催化裂解 7. 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 ) A. 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8. 反应3A → P ,已知s l mol k ?=/15.0,则反应级数n=( ) A. 0 B. 1 C. 2 D. 3 9.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10. 反应釜内壁有非金属衬里且物料易结垢时,应选用( )传热。 A 夹套 B 列管式换热器 C 蛇管换热器 D 插入式传热构件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 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 )。 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怎么判断! 初中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 哪些反应先进行 比如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或多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溶液反应 先是酸的反应再是盐的反应,一般来说先与活泼的反应在与不活泼的反应 化学反应大致顺序: 复分解反应优先氧化还原反应优先水解反应 其中复分解中中和优先 氧化还原则是性质强者优先, 水解自然是双水解优先! 优先顺序一般是在铁的反应计算时要经常考虑! 关于中和反应优先的解释 ~现在很多粗中老师都说中和反应优先其实是错的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溶质时每个反应都会进行如在NaOH和Na2CO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会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0

NaOH+HCl=NaCl+H2O 生成的CO2会被NaOH全部吸收生成Na2CO3 所以才会说中和反应优先 而在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会发生如下反应 2NaOH+CuCl2=Cu(OH)2+2NaCl Cu(OH)2+2HCl=CuCl2+2H20 NaOH+HCl=NaCl+H2O 所以综上所述中和反应优先 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观察到开始时______,过一段时间______.用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钡会马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故答案是:产生少量的沉淀;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 酸碱中和反应为什么一定先发生,?

反应先后顺序

反应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题1:向NaOH、NaAlO 2、Na 2 S 2 O 3 的混合溶液中 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 2SO 4 = Na 2 SO 4 +Al(OH) 3 ↓ 2NaAlO 2 + H 2 SO 4 + 2H 2 O =Na 2 SO 4 +2Al (OH) 3 ↓ Na 2S 2 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 + SO 2 +H 2 O 2Al(OH) 3 +3H 2 SO 4 =Al 2 (SO 4 ) 3 + 6H 2 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 2通入KOH和Ca(OH) 2 混合溶液中, 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2KOH + CO 2= K 2 CO 3 + H2O K2CO 3 +CO 2 +H 2 O = 2KHCO 3 CaCO 3+CO 2 + H 2 O = Ca(HCO 3 ) 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 1、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中。 则先: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后: Fe + H2SO4 === FeSO4 + H2↑【Fe + 2HCl=== FeCl2 + H2↑】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铁钉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其中隐含着反应:2FeCl3 + Fe ===3 FeCl2 原因是:铁锈在表面,先与稀硫酸接触。 2、在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则先: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后: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原因是:CaCl2和 Na2CO3反应生成的CaCO3会溶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这是一类问题。】 3、在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 HCl + NaOH ==== NaCl +H2O 后: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原因是:Na2CO3和 HCl反应生成的气体会被NaOH溶液吸收,2NaOH + CO2 ==== Na2CO3 + H2O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这是一类问题。】 4、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则先: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后: Ca(OH)2 + CO2 ==== CaCO3↓+ H2O 原因是:Ca(OH)2和 CO2反应生成的沉淀(CaCO3)溶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 5、金属和盐溶液混合 则先发生最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最不活泼盐溶液中的金属。 原因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失去电子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优先获得电子。 6、把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则先:2Na + 2H2O====2NaOH + H2↑ 后: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7、CO2通入到NaOH、Ca(OH)2的混合溶液中。 则:先Ca(OH)2 + CO2 ==== CaCO3↓+ H2O 后2NaOH + CO2 ==== Na2CO3+ H2O 原因是: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Na2CO3会与Ca(OH)2反应生成NaOH。 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所以只有当Ca(OH)2先反应完时2NaOH才会与CO2反应。 8、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Na2CO3 + HCl === NaCl +NaHCO3 后: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原因是:由CO32-+2H+==H2O+CO2↑可知。每个CO32-需要2个H+才会生成CO2而当CO32-较多而H+较少时,为公平起见,每个CO32-先得到一个变成HCO3-,当所有的CO32-都变成HCO3-后,再由HCO3-得到H+

高中化学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学法指导

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物质与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的问题,这时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往往就成了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先后顺序不清,解题就无从下手;先后顺序搞错,就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下面我就中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需要判断反应顺序的一些问题作以分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那么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反应优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优先”原则。 例1.向500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 120 mLCl 2(标况),溶液中有2/3Br -被氧化。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反应Br 2+2Fe 2+=2Fe 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Fe 2+>Br -。据题意,Br -部分被氧化,则Fe 2+全部被氧化,因为通入的氧化剂Cl 2先和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将Fe 2+氧化完,才能氧化Br -。 解:设原溶液中含FeBr 2的物质的量为x ,则 n (Fe 2+)=x ,n (Br -)=2x 被氧化的Br -为3 4x 2 Fe 2++Cl 2==2Fe 3++2Cl - x 2 x 2Br -+Cl 2==Br 2+2Cl - x 34 3 x 2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4 .221011203x 22x 3 -?=+ 解得,x=0.04 mol ∴c(FeBr 2)=L /mol 8.0L 05.0mol 04.0= 例2.将单质Fe 、Cu 与FeCl 3、CuCl 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 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 3+,则还含有 ,一定没有 。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的Cu ,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分析: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还原性Fe >Cu ;氧化性Fe 3+>Cu 2+>Fe 2+。遵循“强强优先”,反应的顺序为: ①2Fe 3++Fe==3Fe 2+ ②2Fe 3++Cu==Cu 2++2Fe 2+ ③Fe+Cu 2+==Fe 2++Cu 所以不难得出: ①若Fe 有剩余,与Fe 反应的FeCl 3、CuCl 2不会存在;②若有大量Fe 3+剩余,则不可能含有Fe 、Cu ;③若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Cu ,因Fe 能与Cu 2+反应,Fe 3+能与Cu 反应,故不可能有Fe 、Fe 3+。 答案应为:(1)Fe 3+、Cu 2+;(2)Cu 2+、Fe 2+ Fe 、Cu ;(3)Fe 、Fe 3+。

最新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教学文案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 【规律】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CaCO3 ↓+ H2O 2KOH + CO2 =K2CO3 + H2O K2CO3 +CO2 +H2O =2KHCO3 CaCO3+CO2 + H2O =Ca(HCO3)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 2Na2O2 + 2H2O =4NaOH +O2 2Na2O2 + 2CO2 =2Na2CO3 +O2 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直接认为先是Na2O2和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和H2O的反应 【例】:将16.8g的NaHCO3 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全部通过装有一定量的Na2O2的密闭容器后,充分反应,最后固体质量增加2.9g,求密闭容器内所装Na2O2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

甘肃联合大学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复习总结 一选择题 1.阿伦尼乌斯公式:)exp(0RT E k A - = 2.气液传质基本理论是:费克定理 3.釜式反应釜上夹套的作用:加热或冷却 4.对于反应dS cR bB aA +=+,组分A 的膨胀因子δA 是:[(c+d)-(a+b)]/a 5.与平推流反应器比较进行同样的反应,全混流反应器所需要的体积大 6.某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在时75℃才开始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115℃最适合的传热介质是:导热油 二.判断题 1.按反应器的结构形式,可把反应器分成釜式、管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 √) 2.在间歇反应器中所有的物料反应时间相同、不存在返混。( √) 3.对于零级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 ×) 4.计算反应釜的理论传热面积时,应以反应开始阶段的速率为依据 ( √) 5.平推流反应器与全混流反应器均不存在返混。 ( ×) 6.反应级数应为整数。 ( ×) 7.若一化学反应为一级反应式,则λ-与c A 的一次方成正比( ×) 8.对于任一反应,其反应级数就是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 ×) 9.就 10.管式反应器亦可进行间歇式连续操作。 ( √) 三.填空题 1.间歇反应器的生产周期包括反应时间和辅助时间 2.已知反应速率k=0.02h kmol cm ?3 ,该反应为 0 级反应 3.固定床反应器主要分为绝热式和换热式两大类。 4.搅拌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组成包括壳体,搅拌装置,轴封,换热装置。 5.搅拌的目的是加强反应器的溶液均匀混合,加强传质、传热。 6.鼓泡塔反应器的基本组成包括气体分布器、塔筒体部分、塔顶气液分离。 7.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的目标有速率、选择性、能量消耗。 8.流化床内装设内部构件的作用是破碎气体在床层中产生的大气泡、增大气固相之间的接触机会、减少返混而增加反应速率和提高转化率。 9.绝大部分催化剂的组成有哪三部分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反应分子数?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对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 答:反应级数是指动力学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它是由实验确定的常数。 反应级数的绝对值愈高,则该物料得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愈显著,如果反应级数等于零,在动力学方程式中该物料的浓度项就不出现,说明该物料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如果反应级数是负值,说明该物料浓度的增加反而阻抑了反应,使反应速率下降。

化学反应顺序详解

化学反应顺序 在某体系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或离子反应)有多个,则往往有的先反应,有的后反应,即有其自然规律。下面就体系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两方面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探究。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一)在含A、B、C的物质中加入物质D,且D与A、B、C均反应,而B、C的生成物均与A反应,C的生成物与B反应,则反应的顺序为:A先反应,然后B反应,最后C反应。 例1、在含大量H+、Al3+、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判断H+、Al3+、NH4+与NaOH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H+与OH-反应生成H2O,Al3+与OH-先生成Al(OH)3进而生成AlO2-,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而Al(OH)3、AlO2-或NH3·H2O与H+要反应,NH3·H2O与Al3+要反应。 综上所述,此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顺序为H+先反应(第一阶段),接着Al3+反应生成Al(OH)3(第二阶段),再接着是NH4+反应(第三阶段),最后是Al(OH)3与OH-反应生成AlO2-和水(第四阶段)。 即:第一阶段:H++OH-=H2O 第二阶段:Al3++3OH-=Al(OH)3↓ 第三阶段:NH4++OH-=NH3·H2O 第四阶段:Al(OH)3+OH-=AlO2-+2H2O 例2、在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判断CO32-、HCO3-与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CO32-与H+反应先生成HCO3-进而生成H2O和CO2,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而H2O、CO2要与CO32-反应生成HCO3-。综上所述,此体系发生的化学反应先后顺序为CO32-先与H+生成HCO3-第一阶段),然后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第二阶段)。 即:第一阶段:CO32-+H+=HCO3-第二阶段:HCO3-+H+=H2O+CO2↑例3、在KOH、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判断此过程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CO2与OH-反应分两步进行。 即CO2+2OH-=CO32-+H2O CO2+H2O+CO32-=2HCO3-

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试题A及答案

课程名称《 化学反应工程 》 考核时间:120分钟 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类型:考试 一、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 对于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应优先选择( )搅拌器。 A 锚式 B 涡轮式 C 桨式 D 推进式 2. 为维持200℃的反应温度,工业生产上常用( )作载热体。 A 水 B 导生油 C 熔盐 D 烟道气 3. 反应A + B → C ,已知1 15.0-=s k ,则反应级数n=( )。 A. 0 B. 1 C. 2 D. 3 4.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 )。 A .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 5. 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的总收率P φ=( )。 A. A A P P n n n n --0 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6. 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 )。

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 与NaOH 的中和 D. 催化裂解 7. 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 ) A. 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8. 反应3A → P ,已知s l mol k ?=/15.0,则反应级数n=( ) A. 0 B. 1 C. 2 D. 3 9.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10. 反应釜内壁有非金属衬里且物料易结垢时,应选用( )传热。 A 夹套 B 列管式换热器 C 蛇管换热器 D 插入式传热构件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 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 )。 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 3. 在流化床中为了传热或控制气—固相间的接触,常在床内设置内部构 件,但很少使用水平构件,它对颗粒和气体的上下流动起一定的阻滞作用,从而导致床内产生明显的( )梯度和( )梯度。 4.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反应 器为宜。 5. 基元反应的级数即为化学反应式的( ),对非基元反应的级数通过 ( )确定。 6. 反应物能同时分别进行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称( )。当初始反 应物所生成的产物能进一步反应生成次级产物时,称( )。 7. 间歇反应,只要C AO相同,无论处理量多少,达一定( )每批所 需的( )相同。 8. 对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全混釜反应器所需有效 体积( ),平推流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 ),多釜串联全混釜所需有效体积( )。 9. 间歇釜式反应器有效体积不但与( )有关,还与( )有关。 10. 平推流反应器实际体积与有效体积( )。相同条件下,用全混流反 应器和平推流反应器处理物料,( )所需有效容积小。 11. 搅拌的根本目的是( ),( )。 三、判断题(总分10分,每题1分) 1. 釜式反应器可用来进行均相反应,也可用于以液相为主的非均相反应。 2. 釜式反应器的所有人孔、手孔、视镜和工艺接管口,除出料口外,一 律都开在顶盖上。 3. 搪玻璃反应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特别适于酸碱交替的反应过程。 4. 对于低粘度液体,应选用大直径、低转速搅拌器,如锚式、框式、桨 式等。

高考复习 化学反应的优先顺序的应用

高考复习反应的优先顺序的应用 反应的优先顺序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为优先氧化或还原先律,既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同理还原性强的先反应;二为与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的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的运用,既弱酸的酸性越弱,越难电离,电离出的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能力越强,越优先反应。主要考查的题型有图像型题目,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及化学计算等。 (一)常见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 1、氧化性的强弱:HNO3>Ag+>Fe3+>Cu2+>Fe2+ 2、还原性的强弱:S2-> SO32- >I- > Fe2+ >Br- (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 1、弱酸酸性强弱:CH3COOH>H2CO3>苯酚>HCO3->偏铝酸 2、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强弱:CH3COO-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1、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中。 则先:Fe 2O 3 + 3H 2 SO 4 === Fe 2 (SO 4 ) 3 + 3H 2 O ?Fe 2 O 3 + 6HCl === 2FeCl 3 + 3H 2 O? 后: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Fe + 2HCl=== FeCl 2 + H 2 ↑?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铁钉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其中隐含着反应:2FeCl 3 + Fe ===3 FeCl 2 原因是:铁锈在表面,先与稀硫酸接触。 2、在CaCl 2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则先: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后:CaCl 2 + Na 2 CO 3 === CaCO 3 ↓+ 2NaCl 原因是:CaCl 2和 Na 2 CO 3 反应生成的CaCO 3 会溶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这是一类问题。? 3、在NaOH和Na 2CO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 HCl + NaOH ==== NaCl +H 2 O 后: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原因是:Na2CO3和 HCl反应生成的气体会被NaOH溶液吸收,2NaOH + CO2 ==== Na2CO3 + H2O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这是一类问题。? 4、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则先:2HCl + Ca(OH) 2 ==== CaCl 2 + 2H 2 O 后: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原因是:Ca(OH) 2和 CO 2 反应生成的沉淀(CaCO 3 )溶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 5、金属和盐溶液混合 则先发生最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最不活泼盐溶液中的金属。 原因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失去电子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优先获得电子。 6、把Na投入到CuSO 4 溶液中。 则先:2Na + 2H 2O====2NaOH + H 2 ↑ 后:2NaOH + CuSO 4==== Cu(OH) 2 ↓+ Na 2 SO 4 7、CO 2通入到NaOH、Ca(OH) 2 的混合溶液中。 则:先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后2NaOH + CO2 ==== Na2CO3+ H2O 原因是: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Na 2CO 3 会与Ca(OH) 2 反应生成NaOH。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2NaOH所以只有当Ca(OH) 2 先反应完时2NaOH才会与CO 2 反应。 8、Na 2CO 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Na 2CO 3 + HCl === NaCl +NaHCO 3 后: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原因是:由CO 32-+2H+==H 2 O+CO 2 ↑可知。每个CO 3 2-需要2个H+才会生成CO 2 而当CO 3 2-较多而H+较少 时,为公平起见,每个CO 32-先得到一个变成HCO 3 -,当所有的CO 3 2-都变成HCO 3 -后,再由HCO 3 -得到H+ 而生成CO 2 气体.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题库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题库 一判断题 1、釜式反应器可用来进行均相反应,也可用于以液相为主的非均相反应。√ 2、釜式反应器的所有人孔、手孔、视镜和工艺接管口,除出料口外,一律都开在顶盖上。√ 3、搪玻璃反应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特别适于酸碱交替的反应过程。× 4、对于低粘度液体,应选用大直径、低转速搅拌器,如锚式、框式和桨式。× 5、釜式反应器的夹套高度一般应高于料液的高度,以保证充分传热。√ 6、含有固体颗粒的物料及粘稠的物料,不宜采用蛇管式换热器。√ 7、当反应在沸腾温度下进行且反应热效应很大时,可采用回流冷凝法进行换热。√ 8、计算反应釜理论传热面积时应以反应开始阶段的放热速率为依据。√ 9、流化床反应器中加设挡板挡网后,不易形成大气泡,提高了床层对器壁的给热系数。× 10、流化床反应器对于传质传热速度的提高和催化剂性能的发挥均优于固定床反应器。√ 11、流化床的操作速度处于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之间。× 12、大而均匀的颗粒在流化时流动性差,容易发生腾涌现象,添加适量的细粉有利于改善流化质量。√ 13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并对催化反应具有选择性。√ 14反映催化剂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时空收率和催化剂负荷。√ 15催化剂床层高度越高,操作气速、流体阻力将越大。√ 16增加床层管径与颗粒直径比可降低壁效应,提高床层径向空隙率的均匀性。√ 17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控制过程包括:吸附、化学反应、脱附;扩散控制过程包括:外扩散、内扩散。√ 18催化剂的失活有物理失活和化学失活两种。× 19鼓泡塔内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液体返混程度较大。√ 20当传递速率远大于化学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为扩散控制。× 21由于床层内气流与颗粒剧烈搅动混合,所以流化床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催化剂性能的发挥,转化率提高。× 22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可分为中间换热式和冷激式两种。× 23全混流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处处均匀一致,故所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同。× 24流化床反应器对于传质传热速度的提高和催化剂性能的发挥均优于固定床反应器。√25流化床反应器,需要控制和测量的参数主要有床层压力和温度、流量等。× 理想反应器不存在反混。√ 26釜式反应器不存在反混。√ 27、化工生产上,为了控制200~300℃的反应温度,常用熔盐作热载体。× 28、化工生产上,为了控制300~500℃的反应温度,常用导生油作热载体。× 29、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形状系数。× 30、由于催化反应的吸附、脱附以及表面反应都是与催化剂表面直接有关,故吸附控制、表面反应控制和脱附控制称为动力学控制。√ 31、化工生产上常用多孔表面的物质作为助催化剂。× 32、流化床中常见的流化现象是沟流和散式流化。× 33、流化床中常用气体分布板是直孔型分布板。× 34、挡板、挡网和换热器都属于流化床的内构件。×

初中化学反应先后问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2、SO2等) 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 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因为NH3会被HCl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3等) 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先和NaOH反应,等H2SO4被反应完后,CuSO4才能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因为Cu(OH)2沉淀会被H2SO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 [Cu(OH)2、Mg(OH)2等] 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也能和HCl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2CO3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aCl2才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3、BaCO3等) 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5、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 [NaOH、Ca(OH)2等] 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HCl也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O2才能和NaOH反应。因为Na2CO3会与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小结: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H2SO4。 Cu(OH)2会与稀H2SO4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uSO4溶液),NaOH溶液也会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NaOH先与稀H2SO4反应,等NaOH被反应完后,Cu(OH)2才能被稀H2SO4溶解。因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小结: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3沉淀的Na2CO3溶液滴入稀HCl。 CaCO3会与稀HCl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aCl2溶液),Na2CO3溶液也会和稀HCl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2CO3

反应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题1: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2 + CO2= CaCO3↓+ H2O 2KOH + CO2= K2CO3 + H2O K2CO3 +CO2 +H2O = 2KHCO3 CaCO3+CO2 + H2O = Ca(HCO3)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 2Na2O2 + 2H2O =4NaOH +O2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

博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教师:_______ 学生:_ _时间:年月_日____时至____时辅导类型: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 二、授课内容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化学反应中的“强制弱”规律是普遍 存在的,强者优先反应的原则也是必然的。对于酸、碱、盐、氧化物间的反应必须掌握何者酸性强或何者碱性强,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氧化性强或何者还原性强,对于沉淀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溶度积小,等等。只有注意了反应的先后顺序并依此原则分析,就能正确书写好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酸、碱、盐、氧化物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1.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1(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 解析:这是酸性气体CO2分别与一组碱性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碱性强者优先反应,题设所给的三种溶液与反应生成的K2CO3、BaCO3碱性强弱顺序为:Ba(OH)2﹥KOH﹥K[A1(OH)4]﹥K2CO3﹥BaCO3,故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①CO2+Ba(OH)2==BaCO3↓+H2O ②CO2+2KOH==K2CO3+H2O ③CO2+2K[A1(OH)4]==K2CO3+H2O+2Al(OH)3↓ ④CO2+K2CO3+H2O==2KHCO3⑤BaCO3+CO2+H2O==Ba(HCO3)2 结合各反应原理,显然,正确答案为C。 例2.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 NH4+ Al3+ 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Br- I- ClO- AlO2-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要确定其存在

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化学反应中的“强制弱”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强者优先反应的原则也是必然的。对于酸、碱、盐、氧化物间的反应必须掌握何者酸性强或何者碱性强,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氧化性强或何者还原性强,对于沉淀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溶度积小,等等。只有注意了反应的先后顺序并依此原则分析,就能正确书写好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酸、碱、盐、氧化物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1.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1(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 解析:这是酸性气体CO2分别与一组碱性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碱性强者优先反应,题设所给的三种溶液与反应生成的K2CO3、BaCO3碱性强弱顺序为:Ba(OH)2﹥KOH﹥K[A1(OH)4]﹥K2CO3﹥BaCO3,故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①CO2+Ba(OH)2==BaCO3↓+H2O②CO2+2KOH==K2CO3+H2O ③CO2+2K[A1(OH)4]==K2CO3+H2O+2Al(OH)3↓ ④CO2+K2CO3+H2O==2KHCO3 ⑤BaCO3+CO2+H2O==Ba(HCO3)2 结合各反应原理,显然,正确答案为C。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 NH4+ Al3+ 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Br- I- ClO- AlO2-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要确定其存在 可补充做的实验是_____。 解析:这是NaOH溶液分别与一组呈酸性的离子发生的化学反应,酸性强者优先反应,题设呈酸性的三种阳离子与生成Al(OH)3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Al3+﹥NH4+﹥Al (OH)3,故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①OH-+ H+==H2O ②3OH-+Al3+==Al(OH)3↓ ③OH-+NH4+ NH3↑+H2O④OH-+Al(OH)3==[Al(OH)4]- 结合四个离子反应分析图像:最初加入NaOH既没有沉淀生成,也没有气体生成,则该溶液中含有H+;曲线上升说明此时加入NaOH生成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Al3+;曲线平坦说明此时加入NaOH没有沉淀生成,但虚线说明生成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H4+;曲线下降说明此时加入NaOH,Al(OH)3沉淀逐渐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Al3+、NH4+,阴离子ClO-、AlO2-与H+、Al3+等不共存,说明溶液中不存在ClO-、AlO2-,而Cl-、Br-、I-无法确定,最后可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Al3+、NH4+;

中考化学试题涉及反应先后顺序及相应图像分析

中考化学试题涉及反应先后顺序及相应图像分析 潮州市饶平县上饶中学张世壁纵观广东省近几年压轴题计算题,涉及到一种物质和某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往往存在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及图像分析,很多学生都感到非常棘手,解题思路混乱。下面归类分析初中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相关习题解法。 第一部分:先后反应常见图像类型【起点开始后,连续出现两个转折点】 第二部分:先后反应常见反应类型 [一]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先后顺序 1.酸与(碱,盐)的混合溶液反应 【例题】在NaOH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原因】 Na2CO3和 HCl反应生成的气体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 【小结】先酸碱中和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后才酸与盐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2.碱与(酸,盐)的混合溶液反应 【例题】在稀盐酸,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原因】 CuCl2与NaOH生成沉淀的Cu(OH)2又再会能与稀盐酸反应, Cu(OH)2 + 2HCl ==== CuCl2 + 2 H2O 所以在HCl稀盐酸存在的前提下,不可能有Cu(0H)2沉淀析 出。只有待稀盐酸反应完,加入CuCl2才与NaOH溶液反应。 【小结】先碱酸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后才碱与盐反应: 2NaOH +CuCl2==== 2NaCl + Cu(OH)2↓ 3. 盐与(酸,盐)的混合溶液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