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验证标准操作程序,通过检查、试验及长期运行,确认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达到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的适

用性。

适用范围:所有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的验证

责任者:设施、设备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

程序:

l、注射用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原料水(纯化水)→进水泵→冷凝器→预热器→各效蒸发器→冷凝器→注射用水贮罐→送水泵→各使用点

2、注射用水系统的预确认〃

2.1对原料水水质的要求和供应量的确认

2.1.1 原料水水质应符合药典2000版关于纯化水水质的规定。

2.1.2 确认原料水的供应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对注射用水设备及纯蒸汽发生器的要求

2.2.1 多效蒸馏,能反复利用热源,减少能耗。

2.2.2 预热器外臵,以防止蒸馏水交叉污染。

2.2.3 蒸馏水机冷凝器上的排气口必须安装0.22μm的疏水性除菌过滤器,此过滤器使用前须做起泡点试验。

2.2.4 蒸馏水机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电抛光并钝化处理。

2.2.5 纯蒸汽发生器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电抛光并钝化处理。

2.3 对贮水容器(贮罐)的基本要求

2.3.1 316L不锈钢制作,内壁电抛光并作钝化处理。

2.3.2 贮水罐上安装0.22μm疏水性的除菌过滤器(呼吸器)并可加热、消毒。

2.3.3 能经受121℃高温的消毒。

2.3.4 排水阀采用不锈钢隔膜阀。

2.3.5 注射用水必须在80℃以上保存。

2.3.6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须由有许可证的单位及合格人员承担,须按《钢制压力容器》(GBl50-80)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2.4 对管路及分配系统的基本要求。

2.4.1 3l6L不锈钢管材,内壁电抛光并作钝化处理。

2.4.2 管道采用热熔式氩弧焊接,或者采用卫生夹头分段连接。

2.4.3 阀门采用316L不锈钢聚四氟乙烯隔膜阀,不得使用球阀、闸阀、截止阀,用卫生夹头连接。

2.4.4 管道有一定的倾斜度,并设有排放点,便于排除存水,并确保必要时能完全排空。

2.4.5 管道采取循环布臵、串联连接,回水流入贮罐,使用点阀门处的“死角”段长度加热系统不得大于6倍管径,冷却系统不得大于4倍管径。

2.4.6 管路可用清洁蒸汽消毒,消毒温度121℃。

2.5 各输送泵的基本要求

2.5.1 316L不锈钢制造(浸水部分),电抛光并钝化处理。

2.5.2 用卫生夹头作连接件。

2.5.3 由注射用水本身作为泵的润滑剂。

3、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3.1注射用水系统安装确认所需的文件

3.1.1 由质量部门或技术部门认可的系统流程图及设计参数(合格标准)

3.1.2 系统竣工图及用水点分布图

3.1.3 水处理设备及管路安装调试记录

3.1.4 仪器、仪表的检定记录

3.1.5 设备操作手册及标准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3.1.6 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

3.2 注射用水系统安装确认的主要内容

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工作由工程(技改)、设备部门完成。主要是根据生产要求,检查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安装、试压、清洗是否合格,配套设施的安装、连接是否合格,仪表的校正是否完善,操作、维修规程的编写是否规范可行。

3.2.1 注射用水制备装臵的安装确认

注射用水制备装臵的安装确认是指机器设备安装后,对照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检查的项目有:电气、连接管道、蒸汽、压缩空气、仪表、供水、过滤器的安装连接情况。

3.2.2 管道分配系统的安装确认

(1)管道及阀门的材料。管道选用316L不锈钢,不锈钢材料的特点是:

①钝化后呈化学惰性;②易于消毒;③工作温度范围广。

固隔膜阀便于去除阀体内的溶解杂质、微生物不易繁殖,所以应采用隔膜阀。

(2)管道的连接和试压。注射用水输送管道应采用热熔式氩弧焊焊接,内壁光滑。应检查焊接质量,记录焊接接头的数量,并做X光拍片。由于管道在夹层中难以拍片,应采取先拍片验证焊接质量的形式。一般采用自动氩弧热熔式焊机,粮据设备手册先确定焊接控制参数,如电流大小、频率等,然后再用此焊接参数焊几个接头,在安装前先拍片(如无条件的可送外拍片),如符合要求,以后在安装时可控制在这焊接参数内,可保证焊缝平整光滑。焊接结束再用纯化水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无渗漏为合格。

(3)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不锈钢管道的处理(清洗、钝化、消毒)可大致分为纯化水循环预冲洗→碱液循环清洗→纯化水冲洗→钝化→纯化水再冲洗→排放→纯蒸汽消毒几个步骤:

①纯化水循环预冲洗:准备一个贮液罐和一台水泵,与需钝化的管道连成一个循环通路,在贮液罐中注入足够的常温纯化水,用水泵加以循环,15mim后打开排放阀,边循环边排放,最好能装一只流量计。

②碱液清洗:准备氢氧化钠化学纯试剂,加入热水(温度不低于70℃)配成1%(体积浓度)的碱液,用泵进行循环,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排放。

③纯化水冲洗:将纯化水加入贮液罐,启动水泵,打开排水阀排放,直到各出点水的电导率与罐中水的电导率一致,排放时间至少30min。

④钝化:a、用纯化水及化学纯的硝酸配制8%酸液,在49℃~52℃温度下循环60min后排放;

b、或用3%氢氟酸、20%硝酸、77%纯化水配制溶液,溶液温度在25℃~35℃,循环处理10~20min,然后排放。

⑤初始冲洗:用常温纯化水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

⑥最后冲洗:再次冲洗,直到进出口纯化水的电阻率一致。

⑦纯蒸汽消毒:将清洁蒸汽通入整个不锈钢管道系统,每个使用点至少冲洗15min。

上述清洗、钝化、消毒过程及其参数应加以记录。

(4)贮水罐上安装的各种通气过滤器必须做完整性试验,其试验方法详见起泡点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H—132)。

(5)注射用水贮罐上必须安装0.22μm疏水性过滤器,以防止外源性污染。

(6)主要取样点应设在向使用点供水的阀门处。

(7)出了分配回路的水不应再回到系统中去,分配回路与工艺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的连接应能防止水倒流回水系统。

(8)注射用水贮罐进水□和出水□在罐内均应保持弓形,使进水和回水均沿罐壁圆周方向进入,且二者方向一致,以形成湍流。

(9)注射用水贮罐出水口应设于罐底,罐内出水口上应加设锥形档板以扩大采水面,防止涡流。

3.2.3 仪器、仪表的校正

注射用水处理装臵上所有的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或认可,使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注射用水处理常用的仪表有:电阻(导)仪、时间控制器、流量计、温度控制仪(记录仪)、压力表以及分析水质用的各种仪器。需要强调的是紫外灯等应引起格外的重视,紫外灯校正的参数足:波长、光强度以及显示时间的时钟。

3.2.4 操作手册和SOP

列出注射用水系统所有设备操作手册和日常操作、维修、监测的SOP清单。

4、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该系统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所有水处理设备均应开动。运行确认所需文件有:水质检验标准及检验SOP、系统运行SOP、清洁SOP.运行确认的主要工作如下:

4.1系统操作参数的检测

4.1.1检查注射用水处理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逐个检查所有的设备,如冷凝器、预热器,各效蒸发器、注射用水贮罐运行是否正常,检查电压电流、压缩空气、工业蒸汽、供水压力以及管路、阀门、水泵等使用情况。

4.1.2测定设备的参数

通过化验分析每个设备进出□处的水质来确定该设备的去除率、效率、量,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水质分析指标应根据该设备的性质和用途来定对照操作手册上的参数来进行。

4.1.3 检查管路情况,堵漏、更换有缺陷的阀门和密封圈。

4.1.4 检查水泵,保证水泵按规定方向运转。

4.1.5 检查阀门和控制装臵工作是否正常。

4.1.6 检查贮水罐的加热保温情况,注射用水应在80℃以上贮存。

4.2注射用水水质的预先测试分析

在正式开始注射用水监测(验证)之前,先对注射用水水质进行测试,以便在测试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里的测试是指对最终生产出来的“注射用水”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主要是热原,测定可选择在蒸馏水机或纯蒸汽发生器出□处。

测试的方法及标准见下面的“5、注射用水系统的监控。”

5、注射用水系统的监控(首期验证)

本步骤即性能确认。注射用水系统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后,记录日常操作的参数,如混合床的再生频率、活性碳的消毒情况、贮水罐充水及放水的时间、各用水点及贮水罐进口水的温度、电阻率,然后安排监测,即狭义上的“验证”,这里说的监测是指注射用水系统新建或改建后的监测。

监测根据设计及使用情况持续三个星期。

5.1注射用水系统监控所需的文件

5.1.1取样点位臵及编号(在系统流程图上标出)

5.1.2监控计划

5.2取样频率

整个水质监测分为三个“验证”周期,每个周期约7天,每次取样前必须先冲洗取水□,并建立起取样规程,以后使用时亦按此办理,取样点如下:

5.2.1注射用水贮罐,天天取样。

5.2.2 总送水口,天天取样。

5.2.3 总回水口,天天取样。

5.2.4 各使用点,天天取样。

5.3 注射用水合格标准

注射用水水质分析主要足热原、温度及电阻率,合格标准、分析方法应符合药典2000版之规定。

注射用水水质除符合纯化水要求外,对热源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测定(如鲎试剂检测法),标准为注射用水细菌毒素<0.25Eu/ml。

注射用水电阻率应>1MΩ.cm。

出水量及供水压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5.4重新取样

由于重新取样、化验等的因素,有时会出现个别点水质不合格的现象,这时必须考虑重新取样化验。

5.4.1 在不合格的使用点再取一次样。

5.4.2 重新化验不合格的指标。

5.4.3 重测这个指标必须合格。

6、注射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测

注射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后,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监控。

6.1 取样点的布臵

6.1.1 送、回水管,每天取样一次。

6.1.2 各使用点,每天取样一次。

6.2 测试指标和合格标准.

6.2.1 化学指标:符合药典标准。

6.2.2 微生物指标:大不于50CFU/ml。

6.2.3 细菌内毒素指标:符合药典标准(不大于0.25EU/m1)

6.2.4 出水量和供水压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6.3重新取样

同上述“5、纯化水系统的监控”介绍。

6.4确认系统各项运行参数

6.5通过验证应建立的规程

6.5.1 注射用水系统运行规程

6.5.2 注射用水系统维护保养规程(也可与运行规程合并编制)

6.5.3 注射用水系统清洁消毒规程(也可与运行规程合并编制)

6.5.4 注射用水质量监控计划

7、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文件

7.1验证方案的内容

验证方案的内容应有:封面、目录、目的,对系统详细的描述资料,系统流程图,设计参数(合格标准),系统竣工图及水点分布图,取样点位臵及编号(在系统流程图上标出,注射用水监控计划)。

7.2 验证实施及验证记录

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收集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书、注射用水长期监控结果及数据汇总表、偏差处理及对系统可靠性的评估,装订成册。

7.3验证报告

审核验证记录、总结验证结果,对验证结果进行小结,提出验证结论并评价,整理验证报告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8、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的周期

8.1 注射用水系统新建或改建后必须验证。

8.2 注射用水正常运行后一般要求循环水泵不得停止工作。若停用,在正常生产三个星期前应开启水处理系统并做三个周期的监控。

8.3 注射用水管道一般每周用清洁蒸汽消毒1次。

8.4 注射用水的日常监控见上述“6、注射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测”。

QSZ M.19.03.011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管理标准 注射用水系统运行与管理

注射用水系统运行与管理 1 范围 Q/SZ M.19.02.009-2011.1规定了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水的制备、监测、使用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Z T.00.00.001 标准的结构与编写 Q/SZ T.00.00.002 标准的编码规则 Q/SZ T.00.00.003 苏中标准体系和苏中标准体系表 Q/SZ T.00.00.004 标准汇总表 Q/SZ M.08.06.005 组织机构名称和代码表 上海远东多效蒸馏水机使用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3.1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 3.2死点:水系统管道中存有不流动死角。 4 工作流程 4.1 QA职责: 审核批准注射水系统的管理规程,批准维护人员实施本管理规程,对没有执行及错误执行的管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偏差分析。 4.2部门主管职责: 审核并批准本管理规程,确保注射水系统的正确管理,对没有执行此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提供偏差报告。 4.3QC职责: 定期对各取样点进行取样检测,并做趋势分析。 4.4岗位操作人员: 严格执行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并配合QC部门做好取样检验工作。 5正文 5.1管理内容 5.1.1制水系统的操作、维修规程 5.1.2关键的水质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监测计划,包括关键仪表的校准;(见运行记录、日常检测记录、PH 计及电导率仪的使用规程) 5.1.3定期消毒/灭菌计划 5.1.4水处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 5.1.5关键水处理设备(包括主要的零部件)、管路分配系统及运行条件变更的管理方法 5.2注射用水制备流程 进料水(纯化水)通过冷凝器,经过5只蒸馏塔反复加热至临界蒸发温度,然后进入第一塔管程进行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螺旋板汽液分离后进入第二效塔的壳程,作为加热源使第一效塔未被蒸发的进料水继续蒸发,同时本身冷凝后成为蒸馏水,依此类推,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并得到纯度极高的蒸馏水。 5.3装置:

纯化水系统的验证方案完整版要点

纯化水系统的验证方案文件编码:SOP-YZ-017-00

验证方案审批表

目录1.引言 1.1概述 1.2主要技术参数 2验证目的 3.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及其职责 4.验证计划 5.验证内容 5.1预确认 5.2安装确认 5.3运行确认 5.4性能确认 6.再验证 7.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8.附录

1.引言 1.1概述 该纯化水系统产水量0.5T/h,原水:饮用水。制取工艺:饮用水→砂滤器→炭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为了符合GMP及工艺要求,在纯化水箱及管路配送系统中增设臭氧消毒。纯化水箱及循环泵材质均为304不锈钢。 为了保证水系统的日常监测,在单台设备的进、出口均设有取样阀。为了保证过滤器效率及使用寿命,在软化器及RO处增设再生系统和PH 值调节系统。为了保证测试准确,系统中主要仪器仪表元件均为进口。管路配送系统采用304不锈钢。整个管路安装采取循环方式布置。 纯化水的用途:主要作为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橡胶膏剂车间生产的工艺用水、设备的清洗用水、质量检验用水。 1.2主要技术参数 —本系统纯化水产量: 0.5T/h —一级纯化水电导率:<20μs/ cm —二级纯化水电导率: <2μs/ cm 2验证目的 2.1检查并确认该系统设备所用材质、设计、制造符合GMP要求。 2.2检查并确认管路分配系统的安装符合GMP要求。 2.3检查并确认设备的安装符合生产要求,公用工程系统配套齐全且符合要求。 2.4确认该系统设备的各种仪器仪表经过校正且合格。 2.5确认该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2.6确认该系统设备在稳定的操作范围内能稳定的运行且能达到设计标准。 2.7确认系统生产的水质能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2.8检查该系统设备的文件资料齐全且符合GMP要求。 2.9为设备检修改造和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3.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及其职责 4.验证计划 5.验证内容 5.1预确认 5.1.1目的:确认所选定的设备是否符合工艺及GMP要求。 5.1.2预确认的验证方法:预确认的要求与验证方法见表一。 表一:预确认的要求与验证方法

注射用水系统URS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标准(URS) 2010-08-18 签名批准 本文件由江苏天禾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授权下的验证和GMP 符合性团队编制,因此,该文件应由公司QA 团队认可才生效。

目录 1 介绍 1.1 目的 (4) 1.2 范围 (4) 1.3 描述 (4) 2 供应商服务范围 2.1 系统界定 (5) 2.2 服务范围 (5) 3 法规要求及相关指南 (5) 4 用户技术要求 (6) 5 用户服务要求 5.1 设计、制造阶段 (6) 5.2 测试阶段 (10) 5.3 交付、培训阶段 (10) 6 定义 (11)

1 介绍 1.1 目的 定义蒸馏水机的用户需求标准,确保设备在设计、制造技术及性能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中国新版GMP、欧盟GMP要求。 该URS在移交给供应商之后,将意味着所有指定的要求被涵盖在供应商的供应范围之内。 1.2 范围 用于确认1套3T/h蒸馏水机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必须符合新版GMP、欧盟GMP的各项要求。 1.3 描述 1.3.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包括用于注射用水制备的蒸馏水机、储存用储罐等。总体要求设备易清洁无死角,操作简便。管道采用自动焊接方式连接,管道的制作、安装要按规定要求进行(包括操作者资格确认、切割、焊接、坡度检测、内窥镜检查、射线探伤、脱脂、酸洗、钝化、打压试验等),同时应做好充分支撑,避免管道下垂或其他变形。 1.3.2 工艺描述/操作流程 以纯化水为水源,0.3MPa以上工业蒸汽为热源,通过多效蒸馏水机蒸馏制得注射用水,进入注射用水罐中储存,再利用分配管路保温输送至各使用点直接使用或终端降温后使用,最后循环回储罐。 1.3.3 公用系统条件 以上公用系统条件表请供应商提供及完善。 2 供应商服务范围 2.1 系统界定 供应商提供的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蒸馏水机:1台,单台产能为3T/h(0.3MPa外供工业蒸汽压力时); 2)注射用水储罐:2台,容积为5T立式保温,供方如有其它建议,需需方确认; 2.2 服务范围 供应商应当提供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的内容: 提供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文件、FAT、运抵后的开箱验收及SAT文件,提供DQ、IQ、OQ、PQ 及试运行等文件(含计算机验证),负责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设备售后服务工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公司设备验证程序,加强设备验证管理,在设备设施方面为药品生产和检验提供可靠保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设施验证全过程。 职责:工程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设备设施验证的目的:对已购买的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评估,证实设备确实 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完全适应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2、设备设施验证的过程:新购买的设备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预确认、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2.1设备设施的预确认:主要通过工艺要求、生产车间整体规化等因素考虑合适 的供应厂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一般说来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国家药监局、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等权威机构认可生产企业生产的设计先进,生产效率高,符合GMP要求的设备。 2.2设备设施的安装确认: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检查验收,仪器仪表校正、图 纸资料收集、技术文件初稿制定情况检查等工作。 2.2.1开箱检查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外观情况、标称的设计 性能指标、技术资料、包装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订购合同要求。 2.2.2安装确认主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要求检查是否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压缩空气 等动力源;燃气、助燃气体、工艺用水、药液及其它工作介质输送连接、基础等。 2.2.3仪器仪表是设备的“眼睛”,用于生产、检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无误是 生产合格产品和得出正确检验结果的保证。一般对全公司仪器仪表应根据国家关于计量有关的规定及GMP要求规范管理。在设备验证中检查设备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是确定设备运行参数的前提。 2.2.4文件资料检查是按GMP及设备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齐全设备资料,制定设备 包括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完好标准等在内的技术资料草稿,初步建立健全单

制药用水系统验证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系统验证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制药用水系统验证操作规程,确保制药用水系统验证符合相关要求且顺利实施。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水系统验证。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变更、培训。 3.2质量管理部、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承担文件的管 理和监督检查责任。 3.3水系统验证操作相关部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定义: 5.1制药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 注射用水等。本文件特指纯化水。 5.2验证:按照GMP的原则,证明任何规程、工艺过程、设备、物 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6规程 6.1用户需求URS 6.1.1URS是判断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标准,是设计和检测的基础。 6.1.2URS应包含以下类型的要求 6.1.2.1产品/工艺–法规 6.1.2.2商务需要–健康和安全

的需求 6.1.2.4用户需求应定义需要,不是如何满足要求,应独立于 设计 6.1.2.5应是完整的、清晰的、精炼的以便于理解。 6.1.2.6应是唯一的,不与其他要求混在一起 6.1.2.7应使用非模糊和非主观的词语(如,足够) 6.1.2.8应在调试和确认中可通过检查、分析是“可检测的” 或“可客观核查的”和“可追溯的” 6.1.2.9应确定关键工艺参数,操作工艺参数 6.1.2.10应有记录并监测关键参数,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6.1.3批准的用户需求作为设计、采购、调试和确认的基础,作 为系统追溯矩阵的基础用户需求说明;可以作为检测的可 接收标准。 6.2设计确认(DQ) 6.2.1设计确认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6.2.2设计确认:是连续确认活动的一项风险转移活动;要求对 所有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系统进行检查设计是否满足要 求需要的文件必须包括: 6.2.2.1检查文件清单 6.2.2.2核查设计文件保证需求被满足、参与人员的清单,可 追溯性的审核 6.2.2.3问题和纠正措施的清单 6.2.2.4说明设计适合性的结论 6.2.3设计确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6.2.3.1确认必需的公用工程可用且有效。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业版版药典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企 业版版药典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注射用水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各项操作,检验生产、检验用水质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用水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4.职责 质量部检验员需按照本规程进行注射用水检验的操作。 5.操作要求 企业用水使用情况 5.1.1生活饮用水 1)一般生产车间和检验车间的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前期处理中作为一般溶剂; 3)产品前期清洗; 4)制备纯化水的原料水。 5.1.2纯化水 1)洁净室仪器和设备卫生清洁; 2)产品洁净环境处理过程中作为一般溶剂; 3)检验室实验用水,作为一般溶剂; 4)洗衣房清洗专用; 5)制备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5.1.3注射用水 1)洁净室产品末道清洗和保湿用水; 2)冻干产品回潮和恒湿用水; 3)局部100级工作环境清洁、消毒中作为一般溶剂; 4)返工工序清洁使用。

取样及贮存 5.2.1 容器 1)所有用水均可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生活用水和纯化水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璃容器。如:具硅胶塞三角烧瓶。 2)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d~3d,再用待测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5.2.2 取样 1)按本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2)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5.2.3 取样 1)企业各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因此,按照国家标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灭菌注射用水应为灭菌后即时使用,生活用水可在线取样检验。 2)各用水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沾污。 主要检验设备 1)精密pH计 2)数显电导率仪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环境要求 一般检测只需普通环境要求,细菌实验需要无菌环境。 注射用水检验方法 5.5.1总则 本公司采用纯化水经蒸馏设备制备出注射用水,在洁净生产过程中充当末道清洗溶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对注射用水规定及检测方法和公司实际生产使用要求,特制定注射用水企业质量标准。主要检测项包括性状、pH值、硝酸盐、亚硝酸盐、氨、重金属、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物、不挥发物、电导率、细菌内毒素和微生物限度。 5.5.2 性状 注射用水应无臭、无味、无色澄明液体。在线快速检测时可直接目力观察、鼻子嗅和口尝等方法。 5.5.3 酸碱度 取注射用水样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用精密 pH计进行测定,pH值应为~。 5.5.4 硝酸盐 1)10%氯化钾溶液

注射用水系统再验证方案

注射用水系统再验证方案 VP-XT-18004 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目录 1概述 2验证人员及职责 3计划验证日期 4资料档案确认 5验证内容 5.1安装确认 5.2运行确认 5.3性能确认 6再验证周期 7验证总结及结果批准 7.1验证总结 7.2验证结果审查 7.3验证结果批准

1、概述 1.1 设计标准 1.1.1注射用水罐内外表面要求抛光处理,要求抛光度为:R=0.25~0.65μm,纯化水管安装前做脱脂处理。 1.1.2 管道内部应做抛光处理,要求抛光度为:R=0.25~0.65μm,注射用水管道安装前做脱脂处理。 1.1.3 注射用水的输送是采用单泵闭路循环供给,输送管道均选用卫生级(316L不锈钢)不锈钢管道。1.1.4注射用水管选用卫生级316L不锈钢,快装或氩弧焊连接。 1.1.5注射用水外管最低处设放水口。 1.2 注射用水基本组成:注射用水系统主要由纯化水储罐、纯化水输送泵、多效蒸馏水机、注射用水贮 罐、电蒸汽发生器、蒸馏水泵及管道分配系统等组成。 1.3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组成如下 1.4工作原理:注射用水系统使用纯化水为原料水,用电蒸汽发生器提供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多效蒸馏机蒸馏制备注射用水,其中注射用水主要作为产品末道清洗、洗瓶等工艺用水。纯蒸汽主要用作纯化水循环系统、注射用水循环系统消毒用蒸汽。 3验证进度 本次验证时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检查结果:

检查人: QA:日期: 5验证内容 5.1安装确认: 操作方法:对照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设备的材质、型号、安装和管道连接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仪器、仪表的校正情况及操作SOP、清洗SOP、维修保养规程。 确认标准:应达到设计要求。 5.1.1设备材质 多效蒸馏水机、纯蒸汽发生器、储罐中的法兰、管板、筒体、换热管等直接接触蒸馏水、二次蒸汽及纯化水的材质均应为316L不锈钢,其他部分为304不锈钢材质。 (详细的各部件材质证明见附件) 检查结果: 检查人: QA:日期: 5.1.2系统连接 管道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确认管道连接正确无误? 检查结果: 检查人: QA:日期: 5.1.3电力连接 电力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是否已确认设备电力已连接? 检查结果: 检查人: QA:日期: 5.1.4原料水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 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are the guiding documents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st. It stipulates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safe operation methods of the post.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1.0压力表: 1.1压力表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对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压力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1.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指示是否为“0”。 1.3先把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与待检压力表量程相当)与被检压力表一起安装在手摇液压泵或小型空压机输出压力端。以被检压力表的量程为基准,按比例选5个压力测试点。将手摇泵或空压机的输出压力调整到测试点压力,静压后记录两压力表显示值,计算出两表误差。各压力测试点测试完成后,得出5个误差值。各压力测试点的误差值大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被检压力表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精度等级时,则说明被测压力表合格。

1.4经检测的压力表如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统一的准用证或合格证,交原部门正常使用。如不合格,组织检查维修后,重复1.2检验程序,合格后贴准用证或合格证交部门正常使用,仍不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停用证,并作报废处理。 2.0万用表及钳表 2.1万用表、钳表的检验周期为一年。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万用表、钳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2.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电流、电压各相应档位指针指示是否为“0”,电阻档在短接测试表笔后指示是否为“0”。 2.3取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高精度万用表或钳表,与被检万用表或钳表一起,在相同档位上测量同一电器元件的电流、电压、电阻值,记录每次测量时两表的误差。重复5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元件需停电、放电),误差值小于或等于仪表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仪表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4经检测的万用表或钳表,在相应的档位上所测得的精度指示合格时,说明其档位功能合格,可以在工作中继续使用该

纯化水系统再验证的解决方案.doc

纯化水系统再验证方案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与数量:设备工程部.1,质量管理部.1,生产技术部.1,

再验证立项申请表 再验证方案审批表

目录1.验证组织系统

2.概述 3.验证目的 4.相关文件 5.验证范围 6.人员培训 7.验证内容 8.纯化水日常监测 9.再验证规定 10.验证结果评定及结论 11.文件执行 12.文件归档 13 附表 附表1:再验证方案变更申请表 附表2:纯化水系统管道、阀门运行确认记录 附表3:纯化水系统输送泵运行确认记录 附件4: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二级反渗透装置监测记录 附表5:紫外灭菌器参数监测记录 附表6:纯化水系统性能确认数据 附表7:纯化水检测报告统计表(性能确认数据) 附表8:纯化水在线监测数据 附表9:纯化水系统日常监测与验证周期 附表10:漏项、偏差处理表 1验证组织系统 1.1验证委员会机构

1.1.1验证委员会成员及其职责 1.1.2验证委员会职责 主任: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批准;负责签发验证证书。 委员:审核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制定验证计划。 1.2验证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1.2.1系统验证小组成员 1.2.2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验证实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组员——负责验证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并做好记录工作。 1.2.3验证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职责 1.2.3.1质量管理部: 负责组织验证方案、报告与结果的会审会签;负责对验证全过程实施

监控;负责核查、汇总验证数据;负责建立验证档案,及时将批准实施的验证资料收存归档。 1.2.3.2生产技术部 负责指导车间相关人员做好验证记录。 1.2.3.3设备工程部 负责提供设备相关文件;负责编制设备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维护标准操作规程及清洁规程。 1.2.3.4化验室 负责验证过程的取样、检验及结果报告。 1.2.3.5综合制剂车间 负责设备所在操作间的清洁处理,保证运行环境符合设计要求; 负责协助验证小组保证验证工作顺利进行。 2.概述: 纯化水为经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其质量应符合2005年版药典规定,纯化水不应含有任何附加剂。 本公司纯化水处理系统由原水储罐、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精密过滤器、二级反渗透纯水机、清洗液储罐、一级纯水储罐、纯化水储罐、紫外线灭菌器等部分组成,针对公司原水水质及产品工艺的要求,制备用于车间洁净区。 纯化水系指水中的绝大多数强电解质及难以去除的硅酸及二氧化碳等弱电解质去除到很低的程度,水中不溶解的胶体物质与微生物、微粒、溶解气体、有机物等也已去除到很低程度。含盐量控制在1mg/L以下,温度在25℃时水的电阻率>0.5MΩ?cm或电导率<2μs/cm。 2.1 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报告

编号:SOP-VM-02-076 版本号:00 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报告

目录 1 试验描述 (2) 2 试验依据 (2) 3 试验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2) 4 试验内容 (2) 5 试验前准备 (3) 6 试验过程 (4) 7 偏差处理 (8) 8 变更控制 (9) 9 最终评价及建议 (9) 10 试验周期 (9)

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 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方案 1 试验描述: 本分析方法为本公司的《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下称SOP),该SOP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方法。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本公司实验室对该品种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是否适合进行试验。 2 试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分析方法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QC-01-001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SOP-QC-07-018 《灭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5 试验前准备: 5.1 人员培训: 根据试验方案已对本次试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见附表1)。 5.2 仪器设备、标准品和试剂:

6 试验过程 6.1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对配制好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无菌性及灵敏度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要求。 6.2菌种及菌液制备 6.2.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 941〕,大肠埃希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CMCC(F) 98 003〕,上述标准菌株均源自,工作用菌株为第三代。 6.2.2、菌液制备: 6.2.2.1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2 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琼脂)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3 接种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6.2.2.4 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培养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混悬液。

注射用水验证方案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方案 (滴眼液车间) 一.系统概述 注射用水即无热原蒸馏水,它是用纯化水通过多效蒸馏水机再蒸馏获得的。注射用水为配制注射液与无菌冲洗剂的溶剂,或用于无菌水针、粉针生产洗瓶洗胶塞等直接接触无菌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后一次精洗用水,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用水、直接接触无菌原料药的包装材料的最后洗涤用水、无菌制剂的配料用水等。注射用水系统由注射用水制备,储存,输送和循环使用等几个部分组成。 1.制备过程简述 经过反渗透处理的合格纯化水经过其用水点进入蒸馏水进料水箱,再经多级泵进入多效蒸馏水机(六效),经工业蒸汽加热,列管降膜多效蒸发,六次蒸馏, 螺旋板分离热原和各种杂质,产生合格蒸馏水,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注射用水要求,水温达97~ 99℃,合格蒸馏水进入注射用水储罐,不合格注射用水直接排放。 注射用水贮罐的注射用水经不锈钢水泵增压后经0.22μm精密过滤器后送入车间各使用点。

2. 工艺流程详见图1 3. 设备一览表 详见表1 表 (1): 主 要 设 备 一 览 表 4. 冻干剂、水针剂车间注射用水系统图 详见图2 图2 : 冻干水针车间注射用水流程方框示意图:

二.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主要程序与内容 1.验证目的 考验和验证该注射用水系统在生产能力0.5T/H, 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多级离心泵进料,列管降膜,五次蒸馏,螺旋板分离热原结构,控制上选用高温电导仪,PLC+双变频全自动控制下的多效蒸馏水机(五效)系统能有效保证产出去除热源和其它杂质的注射用水,同时注射用水在注射用水贮罐中80℃以上保温,管道中70℃以上保温循环,即注射用水制备,储存,输送和循环使用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注射用水要求,

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一)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IQ) 1.检查安装确认所需的文件:流程图、系统描述及设计参数。水处理设备及管路安装调试记录。仪器仪表的检定记录。设备操作手测及标准操作、维修规程SOP。 2.检查水处理设备、管道系统、检查仪表的校准以及操作、维修规程的编写。 (1)制备装置的安装:纯化水的制备设备+蒸馏水机+注射用水储罐。 (2)管道分配系统:①管道及阀门的材料,管道选用316L型不锈钢,阀门应采用隔膜阀。②检查管道的连接和试压,注射用水输送管道应采用自动氩弧热熔式焊机,焊接结束后再用去离子水进行试压,试验压力的1.5倍,无渗透为合格。 (3)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不锈钢管道的处理(清洗、钝化、消毒)与纯化水相同。 (4)完整性试验。贮水罐上暗转过的各种通气过滤器必须做完整性试验。 3.仪器仪表的校准与纯化水相同 (二)注射用水系统过的运行确认(OQ) 1.检测系统过的操作参数测定。 2.水质分析的指标应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的标准。 3.注射用水贮水罐的保温应在80℃以上。 (三)注射用水系统的性能确认(PQ) 注射用水系统正常确认后,进行性能确认,记录日常操作的参数,注射用水的验证分为初期验证和后期验证两个部分或阶段。 1.注射用水的初期验证(第一部分或第一阶段)验证需3周,包括3个验证周期,每个验证周期为5天(5个工作日,也可定为7天)。连续式运行方式的取样频率和测试指标: (1)贮罐 ①验证周期开始时先注满注射用水然后再验证期间模仿今后生产使用的情况,至少排掉一次水(排掉部分注射用水),然后注满新鲜水。 ②真个水质监测(验证)分为3个验证周期,每个周期约5天(5个工作日,也可定为7天)。 ③注射用水贮水罐在3个验证周期内天天取样,测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热原)指标,每周测一次化学指标。 (2)管路分配系统 ①每次取样前,必须先冲洗取水口,并建立起采样规程,以后使用时亦按此办理。 ②验证周期同贮水罐一样,也是3周(3个周期)。 ③各个使用点在3个周期内天天取样,测试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热原)指标,每周测一次化学指标。总回水管每天取样测微生物、化学和细菌内毒素指标。若总祸水管上没有取样点,则以管路上的最后一个使用点代替。

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注射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注射用水的质量检验操作 2 引用标准 《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3 职责 QC检验人:负责按本规程进行检验、判断。 QC复核人:负责按本规程进行复核、复验。 QA人员:负责按本规程进行监督、检查。 4 内容 性状 仪器与用具 烧杯规格:50ml 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适量,置于50ml烧杯中,于光亮处观察色泽,嗅其气味,口尝味道,记录结果。 结果判断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则判为符合规定。 若不符合上述规定,则判为不符合规定,按《实验室超常超差处理管理程序》执行。 pH值 仪器与用具、试剂与试液按《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操作方法 取本品适量,按《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记录结果。 结果判断 供试品按上述操作方法检验,其pH值为~,则判为符合规定。 若检验结果与上述不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按《实验室超常超差处理规程》执行。

不挥发物 仪器与用具 上皿电子天平型号:FA2004 电热鼓风干燥箱型号:DGF-30/7-IA 电热恒温水浴锅型号:HHS·11-Ni 量筒规格:100ml 坩埚 蒸发皿 操作方法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按《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检验,记录结果。 计算公式: 不挥发物=m 1-m 2 式中: m 1 ——样品+空皿恒重质量,g m 2 ——空皿恒重质量,g 结果判断 供试品按上述操作方法检验,若遗留残渣未过lmg,则判为符合规定。 若检验结果与上述不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按《实验室超常超差处理管理规程》执行。 氯化物硫酸盐钙盐 仪器与用具 比色管规格:50ml 刻度吸管规格:1ml 2ml 量筒规格:50ml 试剂与试液 硝酸级别:分析纯 硝酸银试液:其配制方法见《试液、标准液和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氯化钡试液:其配制方法见《试液、标准液和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草酸铵试液:其配制方法见《试液、标准液和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运行检查 操作规程 受控状态 版本号 发布日期 河南瑞尔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检测设备管理规程 RE-GC-01-03-12-2014 1、总则 为使公司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要求确定并配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管理。 2、基础管理 2.1建立公司检测设备台账,保存其出厂时的合格证等随机文件和周期校准的合格 证等资料。 2.2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校准或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清晰可辨的合格标识。 2.3根据检测设备周期校准规程实施强检器具的周期校准。 2.4由品管部负责对检测设备编制操作规程,测试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的 使用检测设备。 2.5本公司检测设备有以下几种: 耐压测试仪、游标卡尺、绝缘电阻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电子秒表、接触调压器、电子万能试验机、绝缘电阻测量仪、回路电阻测量仪、程控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测温仪 3、校准或检定 3.1测量装置的初校 外购并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装置,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初次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属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必须经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2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

品管部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性检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施各类检测装置的周期标准,不得使其漏检或超期使用,目前各种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运行检查 4.1检测设备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搬运、储存过程中要保证装置的准确度和完好 性,所有检测设备都应轻拿轻放、正确使用。 4.2为防止测量装置因调整不当而失准,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调整。 5、偏离校准状态控制 5.1当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出现其他失准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报品管部处理。 5.2品管部及时追查该装置检测的产品流向,重新评价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重新检测后应形成检测记录。 5.3由专业人员对该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重新进行校准或验证并保存更新校准或验证的证据。 6、检测设备的新增、更新和报废 品管部提出新增或更新检测设备的申请,写清楚申请原因、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所需金额,待审批后由供销部采购,购进的新仪器应按照本规程3.1条进行处理,并在台账中做好登记。 报废的检测设备由品管部提出申请,应注明报废原因、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经审批后方可报废,并从台账中提出锁报废的设备。 7、检测人员职责 7.1熟悉有关专业的试验规范、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测

工艺用水系统验证方案

纯化水系统验证报告

目录 1.文件内容: 1.1.设备基本情况 1.1.1.概述 1.1. 2.验证小组 1.1.3.目的 1.2.验证目的 2.验证内容 2.1.1运行确认 2.1.1.1各设备的运行情况 2.1.1.2纯化水水质的预先测试分析 2.1.2性能确认 2.1.3验证结论 2.1.4再验证 2.1.5.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2.2.附件

1.文件内容: 1.1.设备基本情况 1.1.1.概述 本系统位于洁净车间制水工序,生产能力为纯化水60L/h整个系统是串联的循环系统。饮用水先后经PP过滤、活性炭过滤、PP过滤、RO反渗透、臭氧灭菌制成合格的纯化水。本系统生产的纯化水用于洁净车间。各设备、滤器之间分别由相应的管道、阀门、泵相连接。 纯化水系统流程见图1。 使用点使用点使用点 1.1. 2. 洁净车间纯化水验证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3.验证目的 为了确认纯化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生产要求,保证生产出质量合格、稳定的纯化水,特根据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对纯化水系统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

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报告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验证内容 2.1.纯化水系统验证 2.1.1验证目的 为确认纯化水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设备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合格的纯化水,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纯化水系统进行验证。 2.1.2文件资料 2.1.2.2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清洁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纯化水系统运行管理 2.1.3运行确认 运行确认是纯化水系统的实际运行试验,试验中所有水处理设备均应开动。 2.1. 3.1各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查结果见附记录。 2.1. 3.2纯化水水质的测试分析 上述检查工作完成,确认系统运转正常后,取样对纯化水水质进行测试。 取样点: 检测项目:电导率、理化指标、微生物限度 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纯化水质量标准 检验人:复核人: 日期: 2.1. 3.3纯化水系统运行确认结论及建议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XXXX药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三月

起草 审核 质量受权人 版本 批准

注射用水系统用户需求手册 1.目的 该文件旨在从项目和系统的角度阐述用户的需求,主要包括相关法规符合度和用户的具体需求,这份文件是构建起项目和系统的文件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系统设计和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的依据。本文件的解释权由XXXX药业有限公司负责。 2.范围 本文件的范围涉及到了XXXX药业有限公司对此设备的最低要求,供应商应将URS作为详细设计以及报价的基础。供应商在设计、制造、组装、调试时必须要按照URS来执行。本URS将作为合同的附件及设备验收的依据。 3.设备标准 设备将符合以下国内指南/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2010年版); 《中国药典》2010版;国家相关EHS方面法规; 4. 一般描述 本注射用水系统主要包括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分配系统。主要工艺流程:纯化水→预热器→多效蒸发器→冷凝器→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储罐→用水点。 设备的操作可以进行自动和手动操作,设备运行稳定、安全。 5. 工艺要求: 1.产能: 生产能力:≥2m3/h,产水收得率≥75%. 2.水质要求: 注射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其中关键水质标准为:电导率:≤0.8μS/cm (25℃) 细菌内毒素:≤0.125EU/ml 总有机碳含量(TOC) : ≤150 ppb

出水温度在95-99度。 原水为纯化水,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 6.URS要求确认: 应符合以下规定,但并不限于以下规定。

制药用水系统验证

制药用水系统验证 制药用水系统的验证,是为了证实整个工艺用水系统能够按照设计的目的进行生产和可靠操作的过程。验证工作需要从设计时期就开始,通过监按建筑、使用过程,收集和组织相关的文件资料,最终形成完善的验证文件。 通常,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程序分为三个方面,即确认系统中采纳的所有关键的硬件和软件安装是否符合原定的要求(IQ);确认工艺用水系统中使用的设备或系统的操作是否能够满足原定的要求(OQ);确认工艺用水系统采纳的工艺是否能够按照原定的要求正常的运转(PQ)。 1 验证的预备 在针对一个指定的工艺用水系统,进行验证往常应该做好验证前的预备工作,包括下述使用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内容。 使用文件是由建筑工艺用水系统的工程公司、设备制造厂、使用者共同制作的。要求这些文件必须以合适的形式组织起来,更便于同意药政治理部门(SDA、FDA等)的检查和批准。系统的使用测试和文件将满足多种资格要求。使用文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文件清单

①系统内设备,包括设备出厂标签号、生产厂商、样品序号和设备尺寸大小; ②PC/PLC/DOS/WINDOWS输入,输出和警告; ③阀门,包括标签号、位置、类型、尺寸; ④关镀的和非关键的设施,包括标签号、位置、类型、作用/目的、范围和测定日期; ⑤管道,包括节段号、类型、尺寸和完成情况; ⑥滤膜,包括标签号、位置、品种、尺寸、制造用的材料、生产商、型号和孔径大小; ⑦工艺过程和配套公用工程,包括系统名、提供压力、温度和所需电力; ⑧采购、安装合同中所需的原材料; ⑨零部件清单; ⑩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系统设备的操作、维护、测定,运行治理)。 (2)工厂测试程序 ①设备测试程序,测定程序和数据表; ②压力测试,PLC/PC测试; ③安全检查,制动设备的操作测试步骤。

sw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注射用水风险评估操作规程 1、目的: 1.1注射用水进行风险评估所适应的方法及所获结果,适用于生产注射剂的产品; 1.2 风险评估所获结果能够确认注射用水相关潜在风险及其评估,以及应采用的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因此,以后验证和确认活动的范围及深度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2、适用范围: 2.1 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注射用水的主要关键工艺设备如: 浓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稀配料及过滤系统设备、洗瓶机; 2.2注射用水所使用的主要关键(包括其相关控制系统)(设施)设备:纯化水制备贮存输送系统设备、注射用水制备贮存输送系统设备、纯蒸汽制备输送系统设备。 3、责任者:生产工序操作人员、QA员、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及质量受权人、总 经理。 4、操作内容: 4.1风险评估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4.1.1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4.1.2 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 4.1.3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页脚内容1

4.1.4 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 页脚内容2

4.1.5 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RPN(风险优先系数)计算:将各不同因素相乘; 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可获得风险系数( RPN = SPD ) RPN > 16 或严重程度= 4 页脚内容3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文件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文件 验证文件目录 一、验证方案 (1)验证方案审批 (2)验证领导小组名单 (3)概述本方案制订的背景、原因、目的、相关文件、标准依据、机构、人员职责、实施计划、程序及必要说明。 (4)方案内容方案内容包括:试验内容、来源、方法、日期、检验方法及认可标准、试验用仪器仪表、记录表格。 二、验证结果及记录 (1)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根据验证方案进行试验,按验证方案中所提供原始记录进行如实记录。 (2)试验数据汇总分析。 三、验证报告 (1)验证报告审批 (2)验证结果小结 (3)验证结论 四、证件 验证证书 一、验证方案 注射用水系统验证方案 (1)验证方案审批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项目名称: 验证方案起草人: 日期: 验证方案会审人日期 验证方案批准人: 期:

2)验证领导小组成员表 姓名职务职责 验证领导小组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负责验证证书的签发 验证工作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审核;分析阶段性验证资料、数据 成员:负责所有生产设备验证项目的提出及验证方案的制订;负责验证项目原始资料(如说明书、维修手册、操作手册)的收集及汇总管理 成员:负责公用工程、计量验证项目的提出及验证方案的制订;负责验证项目原始资料 (如说明书、维修手册、操作手册)的收集及汇总管理 成员:配合厂房设施及设备验证的工作 成员:配合厂房设施及设备验证的工作 成员: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注射用水系统的水质监控 成员:负责注射用水系统的水质检测 1 概述: 注射用水系统位于我公司生产车间一楼(制水站),验证注射用水系统以纯化水作为原料水,用锅炉蒸汽为热源,通过多效蒸馏水机制备的注射用水。通过纯蒸汽发生器制取的纯蒸汽。主要作为无菌制配料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容器具灭菌用蒸汽等。 1.1 本系统的特征 1.1.1整套系统设备配置先进,所用材料、设计、均符合GMP 要求。 1.1.2分配管路采用316L 不锈钢管及隔膜阀,用TIG 自动轨迹焊接连接,注射用水系统整个管路采用循环布置,纯蒸汽系统每个使用点加有316L 不锈钢疏水阀,蒸汽管道外壁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外表覆盖有金属保护层,不锈钢循环管路用纯蒸汽高温灭菌。 1.1.3贮罐采用316L 不锈钢制作,外用岩棉保温,保温层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层,循环泵采用卫生级 316L 不锈钢耐高温泵,里面经电抛光并做钝化处理。 1.2简述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对注射用水的要求。 1.3简述注射用水系统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系统监测方案。 1.4本注射用水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1.4.1蒸馏水机产水量:1000L/h,蒸馏水机出水温度为97 C 142纯蒸汽产量:200kg/h,温度大于120 C 143蒸馏水出水电导率:< 2.0卩s/cm 1.4.4 细菌内毒素小于0.25EU/ml 145 循环水温度为65~80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