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案例陈占香

将相和教学案例陈占香
将相和教学案例陈占香

《将相和》教学案例

班沙尔学校陈占香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是很有特点的,课文按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转变。这三个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对独立。但组合在一起,它们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与整篇也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新课的引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将课文分为了三部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部分。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将这两部分连续学习吗?

生:都主要描写蔺相如。

师板书:蔺相如

师:写了蔺相如什么呢?

生:完璧归赵、渑池相会。

师:在这两件事之前,蔺相如的职位比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要低,而这两件事之后,他的官职却超过了廉颇,才有了文章的第三部分。

完璧归赵教学部分:

师:课文我们都读过了,谁能简单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生:起因:赵王得到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想要骗取宝玉,便假装说要拿15个城来换宝玉,赵王很着急。结果:秦王的骗局被戳穿,蔺相如把宝玉完好的送回了赵国。

师:15个城市呀!一个城市面积可不小啊,这15个城市让你知道了什么?

生:宝玉非常美,非常珍贵。

师:15个城市呀,赵王竟然还那么犹豫,他还嫌少吗?他为什么犹豫?

生:不是嫌少。不换,怕秦国攻打。换,怕秦国不讲信用。

师:这两个担心的问题是否都有可能变成现实呢?

生:是

师: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正在这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说有个蔺相如,为什么要推荐他呢?请你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

生:勇敢机智

师:在完璧归赵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勇敢?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机智呢?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请你分别用曲线和直线把它们画出来。

生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想了一会”众多大臣都束手无策,他只想了一会就有办法了。体现蔺相如聪明。

师:“想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是在想去不去吗?

生:不是,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

师:他想出好办法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蔺相如的语言当中一连用了两个相同的关联词,是什么?这是什么关系的关联词?从这两个你看出了什么?

生:如果......就......假设关系,从这两个关联词看出了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

师:这两种对策目的是什么?

生: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师:还有哪些描写能看出他机智勇敢?

生:机智说宝玉有不足,要回宝玉。

生:让人化妆将宝玉送回国。

师:如果被发现会怎样?

生;秦王会反说赵国不讲信用,抢回宝玉或发动战争。

生: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说明蔺相如自己不怕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师: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你怎么知道的?生:不是真的,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师:除了撞这个行动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吗?

生:还有“理直气壮”这个神态也能体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师:那蔺相如为什么以这样的态度对秦王说话说?他不怕得罪秦王吗?生: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师: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

生: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师: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

师:典礼那一天蔺相如大大方方承认宝玉已经送回国。秦王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所以只好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放回国。为什么秦王没有办法?

生:因为自己理亏没有兑现诺言,宝玉送回去应该。如果杀了蔺相如也拿不到宝玉。

师:“客客气气”是非常客气有礼貌吗?这句话写出了秦王什么心理?

生:不是礼貌,写出了秦王生气,无可奈何的心理。

师:因为完璧归赵立了功,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几年后秦国又找赵国的麻烦,于是有了“渑池会见”,这一次蔺相如可又立功了,这一次在渑池之会上他又做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掌握“抓联系”的阅读方法。

在教学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联系……。”所以我注重教给学生“抓联系”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整篇入手,有“整体”观念,处处着眼于整篇文章,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线索去阅读理解,搞清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如:引入部分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将前两部分连续学习?”完璧归赵教学部分“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你怎么知道的?”等多处地方的教学设计都是要启发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要结合前后文内容,以及结合整篇克文来思考。要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还要理清本部分与其它部分的联系以及本部分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即与整篇文章的关联。只有分析时着眼于联系,才能达到融会贯通,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性格特征无非是通过言、行、神、心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体会把握有关蔺相如的这些描写。如:教学“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神态“想了一会”学生体会出了众多大臣都束手无策,他只想了一会就有办法了。说明蔺相如聪明。蔺相如的语言中两个“如果......就......”学生体会出了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等等。

3、突出重点。

如:“渑池会见”教学部分:我引导学生只抓住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就立了功呢?”展开思考。这个问题有了答案,那么“渑池会见”的重点就解决了。而不必要在对蔺相如的言行神心做具体分析。

不足之处: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而我在教学中

没有把这个理念贯穿始终,总是牵制着学生的思维。我没有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没有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的智慧和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