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CortexA8构架介绍.

ARMCortexA8构架介绍.
ARMCortexA8构架介绍.

ARM Cortex A8不是CPU,是个内核,只是构架。一般TI德州仪器,三星会炫耀其CPU 是A8构架,我不清楚楼主说的是哪款。

如果同主频的高通与TI或三星比,高通数据处理最快,系统运行和上网速度优于三星与TI,但图形处理不如三星与TI。

如果不是同主频,1GBhz高通,比TI或三星的600MBhz,那高通的系统运行速度是其两款的两倍以上,由于主频不同,TI或三星,的图形处理优势也全无。

目前市面上的CPU大体分为三大厂商,高通,TI德州仪器,三星。三个厂商都是买ARM 执照在改造ARM构造。

高通与TI,三星不同,高通是把A8做为平台,工艺技术跟A8接近,而TI与三星是改造

A8为自己所用。我把主频定为1GBhz,来对比。

1.高通:

高通的Snapdragon SD8X50是最早与大家见面的1GHz处理器解决方案,基于Cortex-A8架构,它集中于CPU,GPU ,通信芯片,GPS芯片等多种芯片,很多厂商喜欢高通的CPU,原因是1个高通CPU,通信、GPS…全部解决很省地。该图形处理器基本数据为输出为

22Mpolygon/sec,像素填充率为1.33亿。它GPU的图形处理能力是这三个厂里最弱的。但高通的Snapdragon处理器在数据处理能力上要略高于其他Cortex-A8的处理器,所以Snapdragon SD8250在系统运行及数据运算上还是略优于其他处理器。它的Radio最好最适合手机,系统运行快,上网快,不足多媒体比其他两厂要差,多媒体是指图形处理能力也就是玩游戏之类的,采用较大的65MN,耗电大。HTC最爱,代表作HTC Desire G7。2.TI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OMAP36xx系列处理器也是基于Cortex-A8架构的解决方案。该图形处理器基本数据为多边形生成率为14Mpolygon/sec,象素填充率为每秒5亿,它是

这三个厂商的CPU 中数据处理最弱的,但多媒体能力强于高通,45MN更省电?Moto 最爱,代表作Moto Droid2。

3.三星:

三星S5PC110处理器同样是采用Cortex-A8架构的处理器解决方案,三星把Cortex-A8架构修改的非常猛,从而使三星的CPU比公版的快上5-10%。三星的

S5PC110也就是i9000使用的CPU是现在最快的CPU。该图形处理器基本数据为多边形生成率28Mpolygon/sec,象素填充率为每秒10亿。三星的CPU多媒体能力是TI的两倍,是高通的4倍,能力这么强是超频所置,但上网没高通快,45NM更省电。三星自产货,代表作三星GT-i9000。声明A8不是处理器,只是个内核。

系统运行情况同主频下,

高通~三星>TI;高通与三星差不多,TI最慢。

上网速度情况同主频下,

高通>三星>TI;高通最快,三星其后,TI最慢。

多媒体运行情况同主频下:

三星>TI>高通;三星快于TI一倍,TI快于高通一倍。

能耗方面同主频下:

高通>三星~TI。高通由于65MN所以费电,三星于TI同45NM所以差不多,因为三星更快所以比TI稍费电。

综上所述:

如果你买手机当手机用,高通与三星都不错,TI逊色些。如果你买手机当游戏

机用,三星与TI都不错,高通逊色些。个人倾向高通,高通数据处理最好,系统运行快,上网最快,但图形处理是薄弱的环节,不如TI更不如三星,我买手机是当手机用,主要是上网,我有PSP。三星则是全能,数据处理不逊于高通,图形处理远高于TI。而TI没一项最好,哪个都没做好,数据处理不如高通,图形处理不如三星,可谓最中规中矩。真分个谁第一的话三星最强。其实只要是1GBhz,RAM不低于512MB,完全能应付手机一切需求,不怎么用看CPU牌子,RAM 不是看笑话的。

智能材料及其发展

智能材料及其发展 1.材料的发展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者其他产品的物质,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与信息、能源并列为人类赖以生存、现代文明赖以发展的三大支柱。材料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人类出现,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一直到21世纪,材料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材料大致经历了一下五个发展阶段。 1)利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利用纯天然材料(如石头、草木、野兽毛皮、甲骨、泥土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只能对纯天然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2)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阶段:这一阶段跨越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它们风别已三大人造材料为象征,即陶、铜、铁。这一时期人类利用火来进行烧结、冶炼和加工,如利用天然陶土烧制陶、瓷、砖、瓦以及后来的玻璃、水泥等,从天然矿石中提炼铜、铁等金属。 3)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合成材料阶段: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检测手段及仪器的出现,人类开始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键、结构及合成方法,并以凝聚态物理、晶体物理、固体物理为基础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出现了材料科学。这一时期,人类利用一系列物理、化学原理、现象来创造新材料,这一时期出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已有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了现代材料的三大支柱。除此之外,人类还合成了一系列的合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超导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4)材料的复合化阶段:这一阶段以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为开端,人类开始使用新的物理、化学技术,根据需要制备出性能独特的材料。玻璃钢、铝塑薄膜、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抗菌材料都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它们都是为了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和提高人类文明进步而产生的。 5)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自然界的材料都具有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的功能。如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能在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进行自诊断和修复。受大自然的启发,近三四十年的研发,一些人工材料已经具备了其中的部分功能,即我们所说的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光致变色玻璃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将,目前研制成功的智能材料离理想的智能材料还有一定的距离。 材料科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超纯化(从天然材料到复合材料)、量子化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练习参考答案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第21讲练习参考答案Ex. 21A was sorry to learn… will be sad to hear… would be very surprised to receive… is happy to have found… was afraid to go… was pleased to hear… am very anxious to meet you. were delighted to receive your telegram. were sensible to stay indoors. clerk was prompt to answer the call. rule is easy to remember. are reluctant to leave this neighbourhood. house is difficult to heat. you ready to leave would be foolish to go out in this weather. is quick to see the point. is very keen to get on. are proud to have him as a friend. was rude not to answer your letter. are happy to have you with us this evening. Ex. 21B decision to resign surprised all of us. showed no inclination to leave.

常用机械制图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技巧

常用机械制图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 技巧 熟练掌握常用的绘图工具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手工绘图的质量和速率有重要意义。 —、常用绘图工具 (1)(图板)画图时,需将图纸平铺在图纸上,所以,图板的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且富有弹性。图板 的左侧边称为导边,必须平直。常用的图板规格有0号、1号和二号三种。 (2)丁字尺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尺头和尺身组成。尺头和尺身的连接处必须牢固,尺头的 内侧边与尺身的上边(称为工作边)必须垂直。使用时,用左手扶住尺头,将尺头的内侧边紧贴图板的 导边,上下移动丁字尺,自左向右可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水平线,如图1–18a所示。 (3)三角板三角板有45°-90°角和30°-60°-90°角的各一块。将一块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自下而上 可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直线,如图1-18b所示;还可画与水平线成特殊角度如30°、45°、60°的倾斜线,如图1-18c所示将两快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画出与水平线成15°、75°的倾斜线,如图2所示。两块三角板互相配合使用,可任画已知直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如图3所示。 图1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画线 图2画15度75度斜线 图3画已知直线平行线和垂直线 二、分规、比例尺 (1)分规分规是用来量取尺寸、截取线段、等分线段的工具。分规的两腿端部有钢针,当两腿合龙时, 两针尖应重合于一点,如图4所示。图5所示为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取尺寸(图5a),然后在线上连续截取等长线段(图5b)的方法若欲将图5c所示的AB线段四等分,可先任凭自测估计,将分规的两针 尖开到约为AB/4进行试分,如有剩余(或不足)时,再将针尖间的距离张大(或缩小)e/4,e为剩余或不足量,再进行试分,直到满意为止。用试分法也可等分圆或圆弧。 (2)比例尺比例尺的三个棱面上有六种不同比例的刻度,如1:100、1:200等,可用于量取不同比例的 尺寸。 图5分规画法 三、圆规圆规是用来画圆或圆弧的工具。圆规固定腿上的钢针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尖端:带台阶的尖端是画圆货圆弧时定心用的;带锥形的尖端可作分规使用。活动腿上有肘形关节,可随时装换铅芯插脚、 鸭嘴脚及作分规用的锥形钢针插脚,如图6所示。 图6圆规及附件 画圆或圆弧时,要注意调整钢针在固定腿上的位置,使两腿在合龙时针尖比铅芯稍长些,以便将针尖全部扎入内,如图7a所示;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圆规,并稍向前倾斜,此时,要保证针尖和笔尖均垂直纸 面,如图7b所示;画大圆时,可接上延长杆后使用,如图7c所示。 图7圆规用法 四、曲线板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常用工具。画线时,先徒手将各点轻轻地连成曲线,如图8a所示;然后在曲线板上选取曲率相当的部分,分几段逐次将各点连成曲线,但每段都不要全部描完,至少留出后两点间的一小段,使之与下段吻合,以保证曲线的光滑连接,如图8b所示。 图8非圆曲线的描绘 五、铅笔(1)铅笔的型号及应用绘图铅笔分软与硬两种型号,字母“B”表示软铅笔,字母“H”表示硬铅芯。“B” 之前的数值越大,表示铅芯越硬。 之前的数值越大,表示铅芯越软;“H” 字母“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芯。 图9修磨铅笔的方法

第十一章_智能材料与结构

第十一章智能材料和结构 智能材料结构(Smart/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是一门新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80年代后期,随着材料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展,美国军方提出了智能材料和结构的设想和概念,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系统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召开了关于“智能材料结构和数学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以来,智能材料系统的研究成为材料科学和工程的热点之一,有人甚至称21世纪是智能材料的世纪,目前美国已有几十家公司经营智能材料结构的产品。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智能材料系统是因为它在建筑、桥梁、水坝、电站、飞行器、空间结构、潜艇等振动、噪声、形状自适应控制、损伤自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第一节智能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智能材料结构的诞生有着一定的背景。80年代末期,复合材料普遍使用,为解决它的强度和刚度变化等问题,使得驱动元件和传感件较为容易地融合进入材料,组成整体,从而具有多种用途,同时驱动元件和传感件材料的发展以及材料集成技术上的突破,也促进了智能材料结构的出现。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机械、电子、动作等材料的多方面性能耦合进行研究,微电子技术、总线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解决了信息处理和快速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这些都为智能材料结构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1智能材料的概念及其特点 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的有关名称定义目前尚不统一,但一般智能材料系统都应该具有敏感、处理、执行三个主要部分。一般来说,智能材料是能够感知环境变化(传感或发现的功能),通过自我判断和自我结构(思考和处理的功能),实现自我指令和自我执行(执行功能)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模仿生物体的自增值性、自修复性、自诊断性、自学习性和环境适应性。将具有仿生命功能的材料融合于基体材料中,使制成的构件具有人们期望的智能功能,这种结构称为智能材料结构。它是一个类似于人体的神经、肌肉、大脑和骨骼组成的系统,而基体材料就相当于人体的骨骼。而智能材料是能够感知环境变化,通过自我判断和结论,实现和执行指令的新型材料。智能材料的研究就是将信息和控制融入材料本身的物性和功能之中,其研究成果波及了信息、电子、生命科学、宇宙、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它的研究开发孕育着新一代的技术革命。智能化将成为21世纪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例如光导纤维、形状记忆合金和镓砷化合物半导体控制电路埋入复合材料中,光导纤维是传感元件,能检测出结构中的应变和温度,形状记忆合金能使结构动作,改变性状,控制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导论———语法层次 0.1 词素 1)自由词素 2)粘附词素 0.2 词 1)简单词、派生词、符合词 2)封闭词类和开放词类 0.3 词组 1)名词词组 2)动词词组 3)形容词词组 4)副词词组 5)介词词组 0.4分句 1)独立分句和从属分句 2)简单分句和复杂分句 3)主句和从句 4)限定分句、非限定性分句、无动词分句0.5 句子 1)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2)简单句、并列句、复杂句、并列复杂句 第1讲句子结构 1.1 主谓结构和句子分析 1)主语和谓语 2)句子分析 1.2 基本句型及其转换与扩大 1)基本句型 2)基本句型的转换与扩大 第2讲主谓一致(一) 2.1指导原则 1)语法一致 2)意义一致和就近原则 2.2 以-s 结尾的名词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1)以-s结尾的疾病名称和游戏名称 2)以-s结尾的学科名称 3)以-s结尾的地理名称 4)其他以-s结尾的名词 2.3 以集体名词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 1) 通常作复数的集体名词 2)通常作不可数名词的集体名词 3)既可作单数也可作复数的集体名词 4)a committee of 等+复数名词

第3讲主谓一致(二) 3.1 以并列结构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 1)由and/both... And 连接的并列主语 2)由or/nor/either...or 等连接的并列主语 3)主语+as much as 等 4)主语+as well as 等 3.2 以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作主语的主谓一直问题1)以表示确定数量的名词词组作主语 2) 以表示非确定数量的名词词组作主语 3.3 其他方面的主谓一致问题 1)以名词性分句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 2)以非限定分句作主语的主谓一致问题 3)关系分句中的主谓一致问题 4)分裂句中的主谓一致问题 5)存在句中的主谓一致问题 第4讲 4.1 名词分类和名词词组的句法功能 1)名词分类 2)名词词组的句法功能 4.2 名词的数 1)规则复数和不规则复数 2)集体名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的数4.3 单位词 1)一般表示个数的单位词 2)表示形状的单位词 3)表示容积的单位词 4)表示动作状态的单位词 5)表示成双、成对、成群的单位词 第5讲 5.1 名词属格的构成、意义和用法 1)名词属格的构成 2)名词属格的意义 3)名词属格的用法 5.2 独立属格和双重属格 1)独立属格 2)双重属格 第6讲限定词(一) 6.1限定词与三类名词的搭配关系 1)能与三类名词搭配的限定词 2)只能与单数名词搭配的限定词 3)只能与复数名词搭配的限定词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语法术语精编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主要章节语法术语Introduction: Grammatical Hierarchy (导论—语法层次) 2. Parts of speech (word class) 3. Phrases 词组 4. Clause 分句 5. Sentence 句子 1. Morpheme 词素 Free morpheme 自由词素 Bound morpheme 粘附词素 Allomorph 词素变体 Noun phrase Verb phrase Adjective phrase Adverb phrase Preposition phrase Conjunction

Lecture 1 Sentence Structure(L1)Sentence elements: S (subject) 主语V (predicate verb) 谓语动词 O (object) 宾语 C (complement) 补足语 A (Adverbial) 状语 1. Two ways of sentence analysis 1) SVO Sentence Clause NP VP NP Subject Predicate verb Object All the man have done their best. Sentence = Subject + Predicate (Predicate Verb + Object, Complement, Adverbial, etc.) ●句子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进一步把谓语剖析为谓语动词、宾语、补语、状语等。 2) Subject + Predicate (= operator + predication) Sentence Clause Subject Predicate Operator Predication All the man have done their best. ●句子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进一步把谓语剖析为操作词(operator)和述谓成分(predication)。 2. Basic clause types SVC, SV, SV A, SVO, SVOA, SVOC, SV oO Lecture 2 Subject-Verb Concord (L2-3) Guiding principles: Grammatical Concord Notional Concord Principle of Proximity 语法一致原则意义一致原则就近原则 Nominal clause Non-finite clause Relative clause Cleft sentence Existential clause 名词性分句非限定分句关系分句分裂句存在句Lecture 3 Noun and Noun Phrase(L4-5) 1. Classification of nouns

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目录 1、智能材料的概述 1.1智能材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2智能材料的构成............................................................................ 1.3智能材料的分类............................................................................ 1.4智能材料的制备............................................................................ 2、智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2.1智能材料的研究方向................................................................... 2.2智能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 2.3智能材料在医疗方法中的应用....................................................

2.4智能材料在医学器械方面的应用................................................. 3、结束语.................................................................... 4、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综合评述了智能材料的研究、应用和进展。对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全面总结了智能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探讨了智能材料光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材料;医学应用;发展 1智能材料的概述 1.1定义: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科学家预言,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将导致材料科学发展的重大革命。 基本特征:因为设计智能材料的两个指导思想是材料的多功能复合和材料的仿生设计,所以智能材料系统具有或部分具有如下的智能功能和生命特征: (1)传感功能(Sensor)

手机常用工艺(金属)

手机常用工艺简介 一、金属装饰件的类型及工艺 随着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以及手机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丰富手机外观颜色搭配和提升质感 的表达效果,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手机装饰件被应用于手机上。大致分为电铸件、铝装饰件、不锈 钢装饰件、粉末冶金件、水晶标牌、钻石及人造宝石等几类。 电铸件: (一)特点 金属感强,档次高,耐磨性好。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容易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零件和模具一体。 (二)工艺 刻模具(材料铜,钢,镍),也称为原始模具。模具与零件反型。采用立体雕刻机或者精密CNC 加工。将原始模具放置到电解槽中镀镍,厚度由电解时间和电流大小决定,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 将电镀出的零件剥离,作为模具再镀10~12 小时,得到的模型与零件反型,此为一级模一级模再电镀 一次,称为二级模,进行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二级模处理成为三级模,与零件反型。 三级模处理成为四级模,与零件一样,样件是2~5 件。在四级模的基础上复制成凸模,再复制成凹模, 循环复制,把所有的凹模连板焊接成为模具。电铸出的产品用切割机切割成产品。一张模具的使用寿 命不超过10 次就需要报废。(在前面几级模具中,每一套都要进行微处理,处理成光面和麻面两种效 果;光面用砂纸或抛光机抛光,麻面则可采用喷砂、腐蚀、电火花等工艺。) (三)表面处理及效果 镭射效果:镭射雕刻的图案一般是凹进去,其七彩效果是靠表面的细碎面进行光的反射达到的。 雕刻深度不超过3mm,拔模在10 度以上。夏新手机上的龙和蝴蝶是镭射雕刻,图案一般凹进去,镭 射的面很细微,容易磨损,一般做凹进去的效果,凸出来容易磨损掉。镭射加工,类似防伪标记, 但防伪标记达不到这种装饰件效果。 颜色效果:银色,为本色;黄色,镀金;黑珍珠色,镀黑珍珠镍。电铸件只能镀出三种颜色:银 色、金色、黑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四)设计要点 浮雕或隆起部分边缘处应留有拔模斜度,最小为10°,随产品高度增加,拔模斜度也相应增大。 字体的拔模斜度应在15°以上。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 以下,浮雕或凸起部分在0. 4~0.7mm 间。字 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2mm,最佳高度或

浅谈智能材料

浅谈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的构想来源于仿生(仿生就是模仿大自然中生物的一些独特功能制造人类使用的工具,如模仿蜻蜓制造飞机等等),它的目标就是想研制出一种材料,使它成为具有类似于生物的各种功能的“活”的材料。因此智能材料必须具备感知、驱动和控制这三个基本要素。但是现有的材料一般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智能材料的要求,所以智能材料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构成一个智能材料系统。这就使得智能材料的设计、制造、加工和性能结构特征均涉及到了材料学的最前沿领域,使智能材料代表了材料科学的最活跃方面和最先进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智能材料需具备以下内涵: (1)具有感知功能,能够检测并且可以识别外界(或者内部)的刺激强度,如电、光、热、应力、应变、化学、核辐射等; (2)具有驱动功能,能够响应外界变化; (3)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选择和控制响应; (4)反应比较灵敏、及时和恰当。 (5)当外部刺激消除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 智能材料又可以称为敏感材料,其英文翻译也有若干种,常用的有Intelligent material、Intelligent material and structure、Smart material、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Adaptive material and structure等。 为增加感性认识,现举一个简单的应用了智能材料的例子:某些太阳镜的镜片当中含有智能材料,这种智能材料能感知周围的光,并能够对光的强弱进行判断,当光强时,它就变暗,当光弱时,它就会变的透明。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一般认为,智能材料由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材料结合而成。这种材料可以自我发现故障,自我修复,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优化反应,发挥控制功能。智能材料可分为两大类: (1)嵌入式智能材料,又称智能材料结构或智能材料系统。在基体材料中,嵌入具有传感、动作和处理功能的三种原始材料。传感元件采集和检测外界环境给予的信息,控制处理器指挥和激励驱动元件,执行相应的动作。 (2)有些材料微观结构本身就具有智能功能,能够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性能,如自滤玻璃、受辐射时性能自衰减的Inp半导体等。

常用机械部件与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实训1 常用机械部件与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知识引导: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图文信息设备大量地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其设备可分为计算机类(各种类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图文处理设备、电子会议设备等)、通信设备类(电话、传真机、局域网、程控交换机等)和办公机械类(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投影机、桌面轻印刷系统、碎纸机、装订机等)。在各类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与维护中,拆解和维护维修设备时经常要用到各种工具,常用的拆解维护工具有:螺丝刀、镊子、排刷、吹气球、脱脂棉等,常用的维护维修工具有:各式钳子、扳手、万用表、电烙铁等。另外,各类图文信息设备上都离不开各种连接和固定用的螺丝、卡簧等机械部件。 实训仪器及耗材: 工具箱,机械部件,如各类螺丝、螺栓和螺母、平垫片等。 实训目的: 本实训目的在于认识各种螺丝、卡簧等机械部件,认识拆解和维护维修设备常用的工具,熟悉工具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练习各类工具的使用。 实训要求: 1、认识螺丝、卡簧等机械部件。 2、认识常用工具的形状、名称和基本用途。 3、知道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练习使用常用的各类工具。

实训步骤: 1、通过讲解和展示认识工具箱中的各类工具和常用机械部件。 2、通过讲解和演示操作对工具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和掌握。 3、将各类机械零件和工具的用途填写在表格中。 4、动手练习使用常用工具,如:螺丝刀、尖嘴钳等。 机械部件与工具展示: 螺丝 在图文信息设备上,螺丝用的非常多。螺丝有很多种类,要根据它的用途的不同,选择对应的使用方法。一般的,小的叫做螺丝,大的叫做螺栓。从螺丝的正上方看到的头部形状分为两种:一字螺丝(-)和十字螺丝(+)。如图1-1所示。 图1-1 一字螺丝和十字螺丝 小螺丝 直径在1mm-8mm的小型螺丝叫做小螺丝。表面涂黑的小螺丝叫“黑螺丝”,表面镀银色的的小螺丝叫“化妆螺丝”。小螺丝用于不需要太费力的部件的安装等。 黑螺丝主 图1-2 小螺丝

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分类

智能材料(Smart Materils 或者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 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提出的概念。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能实时地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作出所期望的能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或材料的复合。智能材料是一种集材料与结构、智能处理、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的材料体系。它的设计与合成几乎横跨所有的高技术学科领域。 磁流变液 电流变体 压电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磁致伸缩材料 电致伸缩材料 光纤材料 聚合物胶体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 疲劳寿命丝(箔) 磁流变体:通常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 (1)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的微小磁性微粒,如铁钴合金、铁镍合金、羰基铁等软磁材料。由Jolly 和Ginder等人[4]建立的磁流变液理论剪切屈服强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磁流变液的极限剪切屈服强度与磁性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2)母液,又称溶媒,是磁性微粒悬浮的载体。为了保证磁流变液具有稳定的理化特性,母液应具有低粘度、高沸点、低凝固点、较高密度和极高“击穿磁场”等特性。目前,较为常用的母液是硅油。另外,一些高沸点的合成油、水以及优质煤油等也可作为磁流变液的母液; (3)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包覆磁性微粒并阻止其相互聚集而产生凝聚,减少或消除沉降。 功能: 这种材料具有4种主要功能:(1)对环境参数的敏感;(2)对敏感信息的传输;(3)对敏感信息的分析、判断;(4)智能反应。 具体的有: 传感功能 反馈功能 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 相应功能 自诊断功能 自修复功能 自调节功能 智能结构(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是将驱动器、传感器、乃至处理器等微电子元器件集成在复合材料之中而成型的结构它对所处环境,具有主动感知和主动响应的功能。智能结构是在智能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当前结构设计与结构力学方面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崭新领域,也称为自适应结构。智能结构就是可以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主动地改变结构

第十一章_智能材料与结构

第十一章智能材料与结构 智能材料结构(Smart/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是一门新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80年代后期,随着材料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展,美国军方提出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的设想和概念,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系统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召开了关于“智能材料结构和数学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以来,智能材料系统的研究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热点之一,有人甚至称21世纪是智能材料的世纪,目前美国已有几十家公司经营智能材料结构的产品。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智能材料系统是因为它在建筑、桥梁、水坝、电站、飞行器、空间结构、潜艇等振动、噪声、形状自适应控制、损伤自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一节智能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智能材料结构的诞生有着一定的背景。80年代末期,复合材料普遍使用,为解决它的强度和刚度变化等问题,使得驱动元件和传感件较为容易地融合进入材料,组成整体,从而具有多种用途,同时驱动元件和传感件材料的发展以及材料集成技术上的突破,也促进了智能材料结构的出现。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机械、电子、动作等材料的多方面性能耦合进行研究,微电子技术、总线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解决了信息处理和快速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这些都为智能材料结构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1智能材料的概念及其特点 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的有关名称定义目前尚不统一,但一般智能材料系统都应该具有敏感、处理、执行三个主要部分。一般来说,智能材料是能够感知环境变化(传感或发现的功能),通过自我判断和自我结构(思考和处理的功能),实现自我指令和自我执行(执行功能)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模仿生物体的自增值性、自修复性、自诊断性、自学习性和环境适应性。将具有仿生命功能的材料融合于基体材料中,使制成的构件具有人们期望的智能功能,这种结构称为智能材料结构。它是一个类似于人体的神经、肌肉、大脑和骨骼组成的系统,而基体材料就相当于人体的骨骼。而智能材料是能够感知环境变化,通过自我判断和结论,实现和执行指令的新型材料。智能材料的研究就是将信息与控制融入材料本身的物性和功能之中,其研究成果波及了信息、电子、生命科学、宇宙、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它的研究开发孕育着新一代的技术革命。智能化将成为21世纪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例如光导纤维、形状记忆合金和镓砷化合物半导体控制电路埋入复合材料中,光导纤维是传感元件,能检测出结构中的应变和温度,形状记忆合金能使结构动作,改变性状,控制电

智能材料教学大纲

《智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智能材料 Intelligent materials 【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实验和上机学时】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与专业方向课【开课模式】选修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分子物理 【开课单位】辽宁省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开课学期】第7学期 【授课对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智能材料这门课是为了拓展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新型材料的能力,了解、应用、研发新材料的性能的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认识交叉学科在材料与结构设计领域的应用具有启发意义。 本课程利用材料具有的一些生物体才具有的功能,如传感、判断、处理、执行、自预警、自修复、应激响应等,通过自适应材料与结构、智能超分子和膜、智能凝胶、微机械智能光电子、纳米机械等应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及土木建筑等方面。 本课程以大学物理和高分子物理等课程为基础,是学生毕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了解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发展;智能材料的内涵和定义;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2.典型智能材料介绍(16学时) 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智能材料, ①形状记忆合金;

②压电复合材料; ③电磁流变体; ④智能纤维材料; ⑤智能高分子材料; ⑥智能橡胶与智能弹性体。 3.智能结构与智能控制(4学时) ①智能结构控制概念; ②隔振器与消能器; ③传感器; ④作动器。 4.其他传感元件(2学时) ①电阻应变丝; ②碳纤维复合材料; ③智能无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应用 ④二氧化钒智能窗; ⑤半导体材料; ⑥疲劳寿命丝(箔)。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第1条填写主选教材) 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1 陈英杰等《智能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7 2 傅秦生等《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 四、其它必要说明

常用工具使用方法

工具的使用方法 钳子的使用 俯耳上来告诉你秘诀:莫把钳柄当钳头。切记,切记。 使用钳子是用右手操作。将钳口朝内侧,便于控制钳切部位,用小指伸在两钳柄中间来抵住钳柄,张开钳头,这样分开钳柄灵活。 电工常用的钢丝钳有150、175、200及250mm等多种规格。可根据内线或外线工种需要选购。钳子的齿口也可用来紧固或拧松螺母。 钳子的刀口可用来剖切软电线的橡皮或塑料绝缘层。 钳子的刀口也可用来切剪电线、铁丝。剪8号镀锌铁丝时,应用刀刃绕表面来回割几下,然后只须轻轻一扳,铁丝即断。 铡口也可以用来切断电线、钢丝等较硬的金属线。 钳子的绝缘塑料管耐压500V以上,有了它可以带电剪切电线。使用中切忌乱扔,以免损坏绝缘塑料管。 切勿把钳子当锤子使。 不可用钳子剪切双股带电电线,会短路的。 用钳子缠绕抱箍固定拉线时,钳子齿口夹住铁丝,以顺时针方向缠绕。 修口钳,俗称尖嘴钳,也是电工(尤其是内线电工)常用的工具之一。主要用来剪切线径较细的单股与多股线以及给单股导线接头弯圈、剥塑料绝缘层等。 用尖嘴钳弯导线接头的操作方法是:先将线头向左折,然后紧靠螺杆依顺时针方向向右弯即成。 尖嘴钳稍加改制,可作剥线尖嘴钳。方法是:用电钻在尖嘴钳剪线用的刀刃前段钻 0.8、 1.0mm两个槽孔,再分别用1.2、1.4mm的钻头稍扩一下(注意:别扩穿了!),使这两个槽孔有一个薄薄的刃口。这样,一个又能剪线又能剥线的尖嘴钳就改成了! 剥线钳为内线电工、电机修理、仪器仪表电工常用的工具之一。它适宜于塑料、橡胶绝缘电线、电缆芯线的剥皮。使用方法是:将待剥皮的线头置于钳头的刃口中,用手将两钳柄一捏,然后一松,绝缘皮便与芯线脱开。 钳子是一种用来紧固的工具,有些钳子还具有切断功能。钳子(见图5-19)的种类很多,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用于夹紧材料的部分,称之为“钳口”。钳口用杠杆控制,能够产生很大的夹紧力。

仿生智能材料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仿生学概念:人类进化只有500万年的历史,而生命进化已经历了约35亿年。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生物具有许多超出人类自身的功能和特性。对生物的结构、形态、功能和行为等进行研究,我们就会从自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智慧和灵感。生物材料:通常有两个定义,一是有生命过程形成的材料,如结构蛋白(蚕丝等)和生物矿物(骨、牙、贝壳等),另一个是指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其定义随医用材料的发展不断发展,指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仿生材料(Bio-inspired):受生物启发或者模拟生物的各种特性而开发的材料。 材料的仿生包括模仿天然生物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特征的成分、结构仿生、模仿生物体中形成材料的过程和加工制备仿生、模仿生物体系统功能的功能仿生。智能材料:具有感知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刺激,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适度响应的类似生物智能特征的材料。 2、智能材料的特征 具体地说,智能材料具备下列智能特性: (1)具有感知功能,可探测并识别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强度,如应力、应变、热、光、电、磁、化学、辐射等; 2)具有信息传输功能,以设定的优化方式选择和控制响应; (3)具有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及执行的功能; (4)反应灵敏、恰当; (5)外部刺激条件消除后能迅速回复 智能材料必须具备感知、驱动和控制三个基本要素。 3、智能材料的构成 智能材料一般由基体材料、敏感材料、驱动材料和信息处理器四部分构成。它不是传统的单一均质材料,而是一种复杂的智能材料系统。 基体材料首选高分子材料,因为质量轻,耐腐蚀;其次也可选金属材料,以轻质有色合金为主。 敏感材料担负传感的任务,其主要作用是感知环境的变化(温度、湿度、压力、pH值等)。 常用的敏感材料有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光纤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致变色、液晶材料等。 在一定条件下,驱动材料可产生较大的应变和应力,所以它担负响应和控制的任务。常用的驱动材料有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既是驱动材料又是敏感材料,显然起到了身兼二职的作用 4、智能材料的应用 (1)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例:采用光纤传感器阵列和聚偏氟乙烯传感器的智能结构可对机翼、机架以及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进行全寿命期实时监测、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空间站等大型在轨系统采用光纤智能结构,可实时探测由于交会对接碰撞、陨石撞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损伤,对损伤进行评估,实施自诊断。(2)用于建筑、工程结构:例: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对应变敏感、电阻率大及加热后可以产生大回复力的特点,将记忆材料埋植在各种结构中,再配上微处理器,使之集传感驱动于一体,便构成自动探测裂纹或损伤和主动控制裂纹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框架整理 (导论+第一讲)

导论 ——语法层次 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 词素屈折词缀Inflectional Affix 粘附词素Bound Morpheme 前缀Prefix 派生词缀Derivational Affix 后缀Suffix 简单词Simple Word 构成(构词法)派生词Derivative 复合词Compound Word 词封闭词类:所有功能词Function Word (介代连助限定词)类别(语法功能)半闭半开:基数词序数词感叹词 开放词类:名词Noun形容词Adjective副词主动词Verb 名词词组Noun Phrase:(限定词)+(置修饰语)+名词+(后置修饰语) 简单动词词组Simple Phrase 主动词为中心词 语法动词词组Verb Phrase 复杂动词词组Complex phrase 词组限定动词词组Finite Verb Phrase 按照动词形式 非限定词词组Non-finite Verb Phrase 形容词词组Adjective Phrase:(修饰语)+形容词+(后置修饰语/补足成分) 副词词组Adverb Phrase:(修饰语)+副词+(后置修饰语) 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 Phrase:(修饰语)+介词+不足成分 主句Main Clause 形式 分句从句Subordinate Claus 限定分句Finite Clause 功能无动词分句Verbless Clause 非限定分句Non-finite Clause: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 简单句Simple Sentence 形式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 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 句子并列复杂句Compound-complex Sentence 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 疑问句Question 功能感叹句Exclamatory Sentence 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

(完整版)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框架整理(导论+第一讲)

导论 ——语法层次 Free Morpheme 屈折词缀Inflectional Affix Bound Morpheme 前缀Prefix 派生词缀Derivational Affix 后缀Suffix 简单词Simple Word 构成(构词法)派生词Derivative 复合词Compound Word 封闭词类:所有功能词Function Word (介代连助限定词)类别(语法功能)半闭半开:基数词序数词感叹词 开放词类:名词Noun形容词Adjective副词主动词Verb Noun Phrase:(限定词)+(置修饰语)+名词+(后置修饰语) 简单动词词组Simple Phrase 主动词为中心词 Verb Phrase 复杂动词词组Complex phrase 限定动词词组Finite Verb Phrase 按照动词形式 非限定词词组Non-finite Verb Phrase Adjective Phrase:(修饰语)+形容词+(后置修饰语/补足成分) Adverb Phrase:(修饰语)+副词+(后置修饰语) Prepositional Phrase:(修饰语)+介词+不足成分 主句Main Clause 从句Subordinate Claus 限定分句Finite Clause 功能无动词分句Verbless Clause 非限定分句Non-finite Clause: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 简单句Simple Sentence 形式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 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 并列复杂句Compound-complex Sentence 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 疑问句Question 功能感叹句Exclamatory Sentence 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

机械加工常用测量器具和使用知识

机械加工常用测量器具和使用知识 根据“测量器具的选择原则”,选用适当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测量器具的计量工作应遵循测量器具的保养、检修、鉴定计划,确保所用量检具精度、灵敏度、准确度。测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参照使用说明书或相关参考资料,轻拿轻放、保持清洁、防锈、防振,合理存放保管。 一、平板 1、钢制平板一般用于冷作放样或样板修整;铸铁平板除具有钢制平板用途外,经压砂后可作研磨工具;大理石平板不须涂防锈油脂,且受温度影响较小,但湿度高时易变形。 2、0、1、2级平板一般作检验用,3级平板一般作划线用。 3、平板安放平稳,一般用三个支承点调整水平面。大平板增加的支承点须垫平垫稳,但不可破坏水平,且受力须均匀,以减少自重受形。 4、平板应避免因局部使用过频繁而磨损过多,使用中避免热源的影响和酸碱的腐蚀。 5、平板不宜承受冲击、重压、或长时间堆放物品。 二、样板直尺和平尺 1、样板直尺使用时不得碰撞,应确保棱边的完整性,手握持绝热板部分,避免温度影响响精度和产生锈蚀。 2、测量前,应检查尺的测量面不得有划痕、碰伤、锈蚀等缺陷。表面应清洁光亮。 3、平尺工作面不应有蚀蚀、斑痕、鳞片、凹坑、裂缝以及其他缺陷。平尺应无磁性。

4、一般应按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精度的平尺。 三、直角尺 1、00级和0级直度角尺一般用于检验精密量具;1级用于检验精密工件;2级用于检验一般工件。 2、使用前,应先检查各工作面和边缘是否被碰伤。角尺的长边的左、右面和短边的上、下面都是工件面(即内外直角)。将直尺工作面和被检工作面擦净。 3、使用时,将直度角尺靠放在被测工件的工作面上,用光隙法鉴别工件的角度是否正确。注意轻拿、轻靠、轻放,防止变曲变形。 4、为求精确测量结果,可将直度角尺翻转180度再测量一次,取二次读数算术平均值为其测量结果,可消除角尺本身的偏差。 四、万能角度尺 1、使用前,先将万能角度尺擦拭干净,再检查各部件的相互作用是否移动平稳可靠、止动后的读数是否不动,然后对零位。 2、测量时,放松制动器上的螺帽,移动主尺座作粗调整,再转动游标背面的手把作精细调整,直到使角度尺的两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的工作面密切接触为止。然后拧紧制动器上的螺帽加以固定,即可进行读数。 3、测量完毕后,应用汽油把万能角度尺洗净,用干净纱布仔细擦干,涂以防锈油,然后装入匣内。 五、游标卡尺 1、使用前,应先把量爪和被测工件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擦干净,以免碰伤游标卡尺量爪面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检查各部位的相互作用。如尺框和微动装置移动是否灵活,紧固螺钉是否能起作用等。

手机各个部分功能介绍

手机功能电路分析本章系统分析了手机射频部分、逻辑音频部分和电源部分 手机功能电路分析本章系统分析了手机射频部分、逻辑音频部分和电源部分常用的一些功能电路,灵活应用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快速判断和分析故障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手机维修人员,理解和掌握本章内容都十分必要。 第一节射频接收功能电路分析 一、接收电路的基本组成 移动通信设备常采用超外差变频接收机。这是因为天线感应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而鉴频器要求的输入信号电平较高而且稳定。放大器的总增益一般需在120dB以上。这么大的放大量,要用多级调谐放大器且要稳定,实际上是很难办得到的。另外高频选频放大器的通带宽度太宽,当频率改变时,多级放大器的所有调谐回路必须跟着改变,而且要做到统一调谐,这也是难以做到的。超外差接收机则没有这种问题,它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固定的中频,其主要增益来自于稳定的中频放大器。 手机接收机有三种基本的框架结构:一种是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一种是超外差二次变频接收机,第三种是直接变频线性接收机。 超外差变频接收机的核心电路就是混频器,可以根据手机接收机电路中混频器的数量来确定该接收机的电路结构。 1.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 接收机射频电路中只有一个混频电路的称作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的原理方框图如图4-1所示。它包括天线电路(ANT)、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Mixer)、中频放大器(IF Amplifier)和解调电路(Demodulator)等。摩托罗拉手机接收电路基本上都采用以上电路。 超外差一次变频接收机工作过程是:天线感应到的无线蜂窝信号(GSM900频段935,--960MHz 或DCSl800频段1805---1880MHz)不断变频,经天线电路和射频滤波器进入接收电路。接收到的信号首先由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经射频滤波器后,被送到混频器。在混频器中,射频信号与接收VCO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接收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中频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