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

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掌握舞蹈节奏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2. 教学难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法:教师示范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模仿。

2. 组合法:将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组合起来,形成舞蹈节目。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编排舞蹈,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如跳跃、旋转、抬腿、动臂等。

3. 韵律舞蹈的节奏感:如节奏的快慢、起伏变化等。

4. 编排舞蹈节目:通过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的组合,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节目。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学:介绍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模仿练习。

3. 深化练习: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动作和技巧的水平。

4. 掌握舞蹈节奏:教师让学生听不同速度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节奏的音乐来舞蹈动作。

5. 编排舞蹈节目:将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组合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节目。

6. 舞蹈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编排好的舞蹈节目。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态度、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

2. 舞蹈节目的评价:如舞蹈编排、动作完整性、舞蹈节奏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

1. 韵律舞蹈是一项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舞蹈节奏的掌握,而且要以合作学习为手段,尽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

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小学体育教案详案:韵律舞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掌握舞蹈节奏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2. 教学难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法:教师示范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模仿。 2. 组合法:将基本韵律舞蹈动作和技巧组合起来,形成舞蹈节目。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编排舞蹈,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如跳跃、旋转、抬腿、动臂等。 3. 韵律舞蹈的节奏感:如节奏的快慢、起伏变化等。 4. 编排舞蹈节目:通过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的组合,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节目。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学:介绍韵律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模仿练习。 3. 深化练习: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动作和技巧的水平。 4. 掌握舞蹈节奏:教师让学生听不同速度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节奏的音乐来舞蹈动作。 5. 编排舞蹈节目:将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组合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节目。 6. 舞蹈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编排好的舞蹈节目。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态度、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

2. 舞蹈节目的评价:如舞蹈编排、动作完整性、舞蹈节奏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 1. 韵律舞蹈是一项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舞蹈节奏的掌握,而且要以合作学习为手段,尽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体育课韵律操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课韵律操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课韵律操是指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有节奏、美观、协调的体操训练方法。韵律操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们的体质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力、美感和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份合适的韵律操教案,成为了很多老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韵律操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 (1)基本的韵律操动作及其重心转移的技巧。 (2)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在约定时间内有足够的韵律感,具备基本的运动伸展能力。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2)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音乐感受,对韵律操的动作加 强旋律把握。 3、情感目标 (1)通过韵律操活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 意识。

(2)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1、热身: (1)教师放一首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 进行简单的慢跑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身体肌肉达到热身状态。 (2)教师配合音乐为学生的肢体进行逐个部位的伸展运动,使学生们达到身体各部分的放松和拉伸。 2、正式教学: (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韵律操姿势,帮助学 生掌握转移重心等基本技巧。 (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安排音乐,教授学生应 该把握的节奏,配合音乐进行韵律操的训练。 (3)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不规范的姿势和动作, 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身体的进步和成长。 3、巩固: 教师为学生发放小练习册,让学生对韵律操进行加深练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能力。 4、反思: 让学生对韵律操的教学过程和实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进行反思,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己的表现,并总结以后表现可持续的

小学五、六年级第八章《“韵律体操与舞蹈”课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五、六年级第八章《“韵律体操与舞蹈”课例》教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整体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课不是满足于教会学生一套跑跳步集体舞的动作,而是借助于跑跳步集体舞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动作正误的评议能力、创编能力,即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让她们终生受益。 二、学练内容: 韵律体操与舞蹈(跑跳步集体舞)。本单元分6课时,本课处于单元教学的第四课。 三、教学内容分析: 韵律体操与舞蹈集音乐、舞蹈于一体,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它不仅有效地发展人体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优美感,提高音乐素养及表现能力。因此,韵律体操与舞蹈仍应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跑跳步集体舞是以跑跳为主要动作,伴以双人配合与队形变化组成的集体练习,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各种跑跳步的能力,协同动作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任教班级为初一年级女生,每班有学生56人,从整体情况看,学生智力好,模仿能力较强,且有较强的上进心,对韵律体操与舞蹈的学习兴趣较浓且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估计有40%左右的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会掌握动作过程,另有40%左右的学生稍加指导,也会很快掌握,对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除了加强方法上的指导外,还要注意让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她们,共同提高。 五、本课学练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跑跳步集体舞对身体的锻炼作用,知道创编跳跃动作小组合的注意点及怎样对同伴完成动作的质量作出评价。 2、技能目标:学生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较准确地完成跑跳步集体舞,能对同伴完成动作的质量作出评判。能创编一套跳跃运动小组合。

四年级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案

四年级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第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熟记体育课的课堂常规。 2、85%左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能较规范做出稍息、立正、看齐、报数的动作,并做到动作协同一致。 3、能积极参与练习,为集体争光。 教学内容: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练习 教学重点:促进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难点:队形练习时协同一致 安全预案:1、检查场地

学习目标: 1、知道儿童节奏操各节的动作名称。 2、约90%左右的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节奏操第1-4节的动作,其中约30%左右的学生做到动作舒展、表现力强。 3、能主动参与同伴的练习,并能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儿童节奏操第1-4节 2、身体素质课课练 教学重点:学会第1-4节的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动作的表现力 安全预案:检查活动场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儿童节奏操5-8节的动作名称。 2、85%以上的学生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较连贯、准确做出5-8节操的动作,其中30%左右的学生动作韵律感强。 3、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儿童韵律操5-8节 2、身体素质课课练 教学重点:节奏操中腿部动作 教学难点:后交叉步 安全预案:1、检查场地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儿童节奏操1-8节的动作名称,并记住动作方法。 2、约85%左右的学生能较熟练的做出节奏操1-8节的动作,8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完成节奏操9-12节的动作。 3、能积极撼练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儿童节奏操9-12节 2、身体素质课课练 教学重点:节奏连贯有完成动作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 安全预案:加强课堂组织纪律教育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案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模仿操的学习,学生能够懂得徒手操的身体部位、动作名称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清楚动作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以及展示等方法学生能初步掌握做整套动作的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形态,以及集体动作协同一致、互相配合的精神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仿动作的舒展大方以及活波有趣。 【难点】做动作时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田径场图形跑 方法:一路纵队绕着田径场进行八字形、三角形、圆形跑。 2.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摘苹果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吗?绕电线的动作以及摇小船的动作是怎么做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模仿操。 2.讲解并示范 第一节伸展运动-模仿摘苹果 伸展运动-模仿摘苹果 伸展运动-模仿摘苹果 动作要点: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2左脚侧出一步(与肩同宽),右臂腹前屈肘,掌心向上,同时左臂上举,五指张开作握拳动作,眼看左手。 3-4左手回落成腹前屈肘,左拳放在右掌上6右臂上举,五指张开后握拳,眼看右手。 7-8同3-4,拳、掌相反。第二个八拍:12左臂侧上举,手张开后握拳,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同时右臂腹前屈肘,掌心向上3-4左手回落至腹前,左拳放在右手掌上。 5-6同1-2动作,但方向相反78还原成直立。 第二节扩胸运动-模仿绕电线 扩胸运动-模仿绕电线 扩胸运动-模仿绕电线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一两腿屈膝半蹲,左臂侧下举,右臂侧上举,上体左侧屈,眼看左手 2一直立,两臂成侧举,眼看前方。

小学体育与健康《韵律活动组合》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韵律活动组合》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韵律活动组合》教案】 一、引言: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韵律活动组合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开 展韵律活动组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因此,本次教案旨在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韵律活动组合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韵律活动组合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3.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增强学生的体能和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 1.课堂需要较大的空间和可播放音乐的设备; 2.音乐素材:选择一段快速节奏且富有活力的音乐; 3.将教学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舞台区、旗子区、绕桩区等; 4.准备足够数量的旗子和绕桩。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10分钟)

通过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跳绳、慢跑或操纵手指等活动,以促进学生身体 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2.导入与概念解释(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引导他们合作制定关于韵律活动组合的定义。然后,由各小 组代表汇报并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补充、纠正和解释相关概念。 3.活动一:舞台区韵律活动(15分钟) 将舞台区作为韵律创作的平台,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段简短的舞蹈或动作表演,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协调能力。在音乐开始后,每个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为表演者加油鼓劲,增强团队合作氛围。 4.活动二:旗子区韵律活动(15分钟) 在旗子区设置多个面积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个小组成员手持一个旗子,随着音 乐的节奏和变化,在区域内进行旗子舞蹈。教师可以播放多个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体验不同节奏和旗子舞蹈的变化。 5.活动三:绕桩区韵律活动(15分钟) 将教学空间分为多个绕桩区,每个区域内放置一个绕桩。每个小组成员依次绕 过绕桩,做出各自的跳跃、转身或其他动作。音乐开始后,小组成员依次绕桩一周,完成后按顺序回到原位。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 让学生反思本次课堂中的感受和体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总结本节 课的要点,点评学生表现及进步,并展示韵律活动组合对身体健康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扩展:

小学韵律操教案

小学韵律操教案 教案名称:小学韵律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韵律操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基础的韵律操动作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节奏标志牌。 3. 操场或教室内足够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介绍韵律操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韵律操可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播放一段韵律操音乐,让学生感受韵律操的节奏和动感。 2. 掌握韵律操动作(15分钟):

- 通过示范和语言指导,向学生逐步教授基础的韵律操动作,如手臂摆动、腿部活动等。 - 组织学生进行跟随练习,保持统一的节奏和动作。 -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 强化韵律操节奏感(15分钟): - 准备一些音乐节奏标志牌,其中标有不同的节奏符号。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张节奏标志牌。 - 播放一段韵律操音乐,要求学生根据标志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韵律操动作。 - 鼓励小组之间的比赛和合作。 4. 创编韵律操(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组员合作创编一段韵律操。 -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创意和舞蹈元素,编排丰富多样的动作。 - 每个小组表演完成后,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5分钟): - 与学生分享韵律操的乐趣和收获。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由发挥韵律操动作。 四、教学拓展:

1. 将韵律操与其他学科或活动结合,如语文朗诵、英语口语练习等。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艺汇演,展示韵律操表演成果。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2. 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提供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激发他们对音乐和 韵律的兴趣。

小学韵律操教案

小学韵律操教案 XXX体育课教案 三年级(水平二)授课教师:XXX 学生人数:42 日期:2014.12.10 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使学生对韵律操的基本步伐和手型有初步了解,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激发研究兴趣,养成良好的参与惯。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与同伴建立良 好的协作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及方法: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2.指挥学生进行队列练。 3.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热身操练。

基本部分: 1.韵律操:组合动作 教学内容及要求: a。教师完整示范组合动作(2X8拍)。 b。讲解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方法。了解基本手型:拳、并掌、开掌、花掌。 c。学生模仿练。 d。学生分组趣味练,教师提示动作要领。 e。研究基本步伐:一字步、V字步。 f。讲解示范上肢动作的动作要领,采用递进式教学,先一拍一动分解示范,同时提出动作要点,随后两拍一动练做2个8拍。 g。研究上下肢的组合动作。 h。集体随教师做一拍一动的完整动作练。 i。优生示范,教师进行评价。 j。学生巩固练。 k。小组比赛,看谁跳得好。 重点:手脚配合协调,动作连贯。 难点:屈膝缓冲,收腹立腰。

2.游戏:穿隧道 教学内容及要求: a。讲解并与学生示范游戏方法。 b。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体验游戏一次。 c。进行游戏比赛。 d。宣布游戏结果并点评。 结尾部分: 1.带领学生集体进行放松。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3.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预计练密度为40%左右,预计平均心率为125次/分钟左右。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模仿、小组练、比赛等。 教学重点:手脚配合协调,动作连贯。

小学体育教案韵律操

《韵律操》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能力。根据指导纲要精神,围绕“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教材分析 韵律操是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以简单的组合步伐,手臂动作创编而成,配以欢快的音乐节奏,因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动作简单易学,旋律轻松自然,深受学生的喜欢。经常练习韵律操,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还能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挑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但也存在羞涩、胆怯的心理。在水平二时,他们已经学习简单的韵律操,学生对韵律操已具备一定的肢体节奏感,但学生的协调能力、节奏感仍较薄弱。因此在本课学习中,通过复习基本步伐为媒介,学生自主的进行创编形成新的动作,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提高协调性、灵敏性。为学习“童心舞动”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主创编新的动作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度 五、安全措施 1.预先了解学生身体、场地。 2.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3.加强同伴间的互帮互助。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说出基本步伐的名称,了解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及自编组合动作的动作要领,拓宽体操知识面。 2.通过“自编韵律操”的组合动作练习,提高动作的弹性,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性,并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提高表现力。 3.在学练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说出并步、交叉步、“V”字步这三个动作的名称,并利用这三个步伐进行自编。 2.技能目标:在学练过程中熟练做出三个步伐的动作,完成4个8拍的自编动作,发展协调性、灵敏性。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创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协调韵律感好难点:组合、创编形成新的动作 教学准备 一台录音机、一个篮球场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 3.热身游戏:报数触地 4.活动操 学生活动: 1.快速集合,明确要求 2.精神饱满、动作合拍 3.听到数字立刻做出反应 4.结合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操 安全提示:活动中听从指挥、不推挤 4.四列横队 意图:充分热身,同时为基本部分的动作练习做好铺垫 基本部分 1.基本步伐 1.1复习基本步法 1.1.1左右并步 1.1.2交叉步 1.1.3:“v”字步 1.2自编韵律操

小学体育与健康《韵律操:滚龙连厢》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韵律操:滚龙连厢》教案韵律操:滚龙连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韵律操:滚龙连厢》的动作和动作组合; 2. 培养学生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韵律操:滚龙连厢》的动作; 2. 学习动作组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室或操场; 2. 音乐设施。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跳跃等,以准备身体进行更高强度的活动。 2. 动作学习(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韵律操:滚龙连厢》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的摆动、腿部的跳跃等。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3. 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四至五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队长,队长带领队员进行动作的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4. 动作组合学习(20分钟): 学生除了学习单个动作外,还需要学习将多个动作组合起来形成流畅的操练。教师将《韵律操:滚龙连厢》的动作顺序和组合向学生展示,并进行详细讲解。 5. 小组合作(15分钟):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在小组内进行动作组合的操练。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变化。 6. 整体练习(15分钟): 每个小组完成操练后,全班学生将会集中进行整体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的配合,要求学生保持一致的节奏和协调的动作。 7. 分享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鼓励。教师在展示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 1. 学生自主创作:鼓励学生根据《韵律操:滚龙连厢》的动作,自主创作新的动作组合或编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参观比赛:组织学生观看或参加韵律操比赛,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和比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小学律动韵律操教案大全

小学律动韵律操教案大全 教案标题:小学律动韵律操教案大全 教案目标: 1. 培养小学生的律动感知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 律动韵律操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结合身体动作的活动形式。通过律动韵律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中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自编一个简单的律动韵律操。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编排的操,并讨论其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二步:律动韵律操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 1.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动作,如摇摆、跳跃、转身等。 2.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授学生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幅度。

第三步:学习律动韵律操的合奏(20分钟) 1.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一段律动韵律操的动作。 2. 分别指导各小组进行练习,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步:合奏展示(15分钟) 1. 指导各小组进行合奏练习,确保动作和节奏的整齐一致。 2.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学习的律动韵律操。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5分钟) 1. 向学生讲解律动韵律操的好处,包括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律动韵律操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并根据学生的合奏展示来评价他们的动作、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行编排律动韵律操,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交流和展示。 2. 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设计一些有主题的律动韵律操,如国学律动韵律操、数学律动韵律操等。

韵律舞蹈教案10篇

韵律舞蹈教案10篇 教案一:幼儿园韵律舞蹈教案-动物园之旅 1. 教学目标: - 让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空间意识。 - 引导幼儿表达动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2. 教学准备: - 动物园的图片或玩具动物。 -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过程: - 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园的图片或玩具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动作。 - 播放适合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如大象的摇头、猴子的摇尾巴等。 -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设计属于该动物的舞蹈动作。 - 引导幼儿进行整体表演,展示各自设计的舞蹈动作。 4. 教学延伸: - 继续探索其他主题的韵律舞蹈,如植物、季节等。 - 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展示。 教案二:小学一年级韵律舞蹈教案-四季之舞 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通过舞蹈感受四季的变化。

-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2. 教学准备: - 四季的图片或道具。 -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过程: -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或道具,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氛。 - 播放代表不同季节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季节,设计属于该季节的舞蹈动作。- 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表演,展示各自设计的舞蹈动作,并呈现四季的变化过程。 4.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舞蹈动作,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案三:初中韵律舞蹈教案-流行音乐串烧舞蹈 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 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形体控制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2. 教学准备: - 流行音乐的音频文件。 - 舞蹈排练场地。 3. 教学过程: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学设计 一、开始准备(2-3’)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韵律操和游戏:喜迎奥运。要求同学们(1)大胆创新(2)勇于探索(3)安全第一(4)听从指挥。老师最大的希望是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练的高兴,玩的开心!有一个小游戏在等着大家,准备好了吗?提问-回答。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2只、3只呢?青蛙高兴怎么叫?(呱、呱)我们高兴怎么笑?生:(哈、哈) 师:开心一笑无烦恼。表现的真棒! 二、准备部分(6-8) 师:把你的小手拍起来,进入我们的练场的吧!(放音乐)在跑步的过程中能不能把口号喊的又响又亮?生:能!口号:我锻炼!我健康!我自信!我成功!我们是快乐的阳光少年!师:表现的不错!下面的热身操就看大家的了,听音乐,肩部、头部、转身跳、后踢腿、开合腿。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累。

师:那我们先来调节一下,深呼吸(2-3次),同砚们记着以后活动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枢纽、肌肉受到毁伤。 三、基本部分(15) 一)示范讲解: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我做的有几个动作和几拍组成的?(前后跳、左右跳、开合腿跳)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相信同学们会表现的更加出色,比一比,看一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能掌握!开始! 师:谁来展示一下?(各小组组长先来吧) 师:好,同学们做的不错。 二)自我尝试: 师:我们分成四个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一会我们进行比赛,看哪一个组表现的最好,如果能加上点创新的动作更好。开始! 老师放音乐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 师:通过这段工夫的操演,我发现我们同砚很聪明,都已经掌握了所学动作,下面哪一个组先来展示?先辈行展示的组加一分,满分11分。要求各小组打分时要公道把不足的地方指出来,便于改正,怎样?

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韵律操》教案

《韵律操》教案 一、教材设计 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编操即韵律操,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配有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生态园模仿动物行走,以达到热身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迅速地进入角色,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最后,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认识自编操,并体验自编操。 2、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教学重点) 3、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下,不畏艰难的精神并增强其竞争意识。(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该班有40名学生,其基本理解动作要领,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其身体状态良好,但仍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学习。 四、教法指导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出发,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为目的,以创新情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 五、教学器材与场地: 篮球场、一台音响。 六、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 2、检查人物及服装 3、宣布本节课内容并提出要求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形式: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学生“快,静,齐”。听指挥,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 热身运动:模仿动物走 组织形式:教师领做,围成一个圆圈(音乐伴奏)。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动作形象。同学间距离恰当,注意安全,身体进入准备状态,情绪状态佳,注意力集中。 基本部分: 一、自编操: (一)教师示范教学 1、学生列队练习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教师动作语言形象,以启发学生模仿并练习 3、教师巡视 4、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二)练习 1、分组练习: (一组和二组,三组和四组)两两面对站立进行练习,互相指导并纠正,教师巡视。 2、自练:学生原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反馈信息教师鼓励学生。 3、集体练习: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并提出注意事项。 二、游戏:越过障碍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成四路纵队站立,并面对起跑线。教师示范游戏过程。教师发出“预备”口令后,每组的第一名队员分别走到起跑线上,教师发出“开始”口令时,各组队员开始起跑,越过障碍。当本队前一名队员原路返回时击掌(击一下队员的手掌),下一队员继续越过障碍,一次类推,先进行完得一组为获胜组。 要求:学生按规则进行。 结束部分:

小学韵律操教案

小学韵律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韵律操,把握韵律、节奏,准确把握停顿、停 顿等要素。 2.培养学生对韵律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韵律操的基本要素,包括韵律、节奏、停顿等。 2.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备好韵律操的教材和音乐。 2.学生准备好纸笔。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1.教师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韵律操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解释韵律操的定义和作用。 活动二:学习韵律操基本要素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韵律操,让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讲解韵律、节奏、停顿等基本要素的定义。 3.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韵律操的韵律、节奏、停顿等要素。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韵律操,把握好韵律、节奏、停顿等 要素。

活动三:练习韵律操 1.教师分发韵律操的练习材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材料。 2.教师让学生跟着音乐朗读韵律操,重点注意韵律、节奏、停顿等要素。 3.教师逐句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朗读水平。 4.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反复朗读,直到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韵律操为止。 活动四: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韵律操的基本要素。 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复习刚才学习的内容。 3.教师鼓励学生对韵律操感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韵律操,把握韵律、节奏等要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如音乐、跟读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讲解韵律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希望今后能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韵律活动与舞蹈教案

三年级韵律活动与舞蹈教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健康”和“快乐”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 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2、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 技能。 二、教材分析 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限选教学内容之一,包括律动组合、舞蹈基本动作、集体舞和韵律体操等内容。它能很好地反映儿童的学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对锻炼儿童身体,培养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和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文明行为和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课,教材依据单元教学计划,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次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集体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各种姿势的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 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特点: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 仿或自发形成的,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集体舞中的舞步方法,记住接力跑的术语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的基本舞蹈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掌 握接力跑的方法,上下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协调性、奔跑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习集体舞有浓厚兴趣,并乐于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 力,发扬学生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学法运用模仿法、情境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七、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 2、走:各种姿势的走;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韵律活动,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 美能力。 2、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 官的发展。

水平二(四年级)体育《韵律操》教学设计(附教案)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韵律操)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发展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领域水平目标为依据,通过设计韵律操,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情感环境,保障学生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在加强健美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代体育课程律动育人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韵律操为主要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了体育运动中的健美、审美内涵,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逐步形成学生优美的基本身体姿态和良好气质。课中学习韵律操的基本步伐,优化手臂动作与体态语言的完美组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进行举一反三,增强学生体育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提高节奏感,在韵律操练习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并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形体美,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转变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同时身体处于成长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完成动作的能力,并能对直观事物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本次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外校学生的韵律操学习是否有基础,所以在组织设计方面,力求简单适用清新流畅,讲解生动、明了。根据学生素质情

况,适当降低韵律操教学起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方位。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健美操基本步伐和技术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和集体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能快速奔跑的能力,团结协作,积极上进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正确记住动作及动作名称。 难点:踝关节弹动和膝关节弹动;身体姿态的优美、动作的协调。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