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汇总表计算公式

一、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

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

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

死亡人数*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

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

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

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

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

观察室死亡人数*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

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

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挂号收入*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药品门诊收入*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检查收入*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

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

住院床位收入*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

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

住院检查收入*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

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

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

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

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

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通达信主力行为指标公式

{通达信主力行为指标公式} VAR2:=LLV(LOW,33); VAR3:=HHV(HIGH,21); VAR4:=EMA((CLOSE-VAR2)/(VAR3-VAR2)*100,20)*0.998; 100,STICK,LINETHICK7, COLORFFCC33; 80, STICK,LINETHICK7, COLORFF9933; 50,STICK,LINETHICK7, COLORBLUE; 20,STICK,LINETHICK7,COLORCC0033; 20,COLORWHITE; 50,COLORYELLOW; 80,COLORCYAN; DRAWTEXT(FILTER(CLOSE>0,25),10,'底部吸筹区'),,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30,'主力建仓区'), ,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65,'主力拉高区'), , COLORWHITE; DRAWTEXT(FILTER(CLOSE>0,25),88,'主力出货区'), , COLORWHITE; 当前安全度:=100-EMA(0.667*REF(VAR4,1)+0.333*VAR4,1),LINETHICK2 ,COLORRED; A:=MA(-100*(HHV(HIGH,34)-CLOSE)/(HHV(HIGH,34)-LLV(LOW,34)),19),COLORRED; B:=-100*(HHV(HIGH,14)-CLOSE)/(HHV(HIGH,14)-LLV(LOW,14)); D:=EMA(-100*(HHV(HIGH,34)-CLOSE)/(HHV(HIGH,34)-LLV(LOW,34)),4),LINETHICK2; 长庄线:=A+100,COLORMAGENTA; 游资线:=B+100,COLORYELLOW,LINETHICK2; 主力线:D+100,COLORRED,LINETHICK4; 见顶:=(REF(主力线,1)>85 AND REF(游资线,1)>85 AND REF(长庄线,1)>65) AND CROSS(长庄线,游资线) ; 顶部区域:=(主力线80) AND (REF(游资线,1)>95 OR REF(游资线,2)>95 ) AND 长庄线>60 AND 游资线<83.5 AND 游资线<主力线AND 游资线<长庄线+4; 顶部:=FILTER(顶部区域,4); 操盘顾问:(长庄线<12 AND 主力线<8 AND (游资线<7.2 OR REF(游资线,1)<5) AND (主力线>REF(主力线,1) OR 游资线>REF(游资线,1))) OR (长庄线<8 AND 主力线<7 AND 游资线<15 AND 游资线>REF(游资线,1)) OR (长庄线<10 AND 主力线<7 AND 游资线<1) ; STICKLINE( {见顶OR} 顶部,99,103,20,1 ),COLORRED,LINETHICK2; STICKLINE(操盘顾问,-4,0,22,0 ),COLORGREEN; 益盟顾问:长庄线<15 AND REF(长庄线,1)<15 AND 主力线<18 AND 游资线>REF(游资线,1) AND CROSS(游资线,长庄线) AND 游资线>主力线 AND (REF(游资线,1)<5 OR REF(游资线,2)<5 ) AND (主力线>=长庄线OR REF( 游资线,1)<1 ); STICKLINE( 益盟顾问,0,5,11,0 ),COLORRED; VARR1:=SMA(MAX(CLOSE-REF(C,1),0),6,1)/SMA(ABS(CLOSE-REF(C,1)),6,1)*100;

医院感染管理各种计算工式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目录 1 拼音 2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3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4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5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6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7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8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9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10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11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12 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13 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14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1 拼音 ?yīyuàngǎn rǎn guǎnlǐzhìliàng kòng zhìzhǐbiāo(2015nián bǎn )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3月31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发布。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就是指观察期间发生得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得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得医院感染得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就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得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与年发病(例次)率。 [返回]3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得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汇总表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2. 治愈率(%)=*100 3. 好转率(%)=*100 4. 病死率(%)=*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 7. 病床工作日(日)= 8. 病床使用率(%)=*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100 13. 急诊死亡率(%)=*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100 二、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主力机构进场指标公式

主力进场指标公式 N:=9;M1:=3;M2:=3;P:=9;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COLORRED,LINETHICK2; D:=SMA(K,M2,1),COLOR00FF00; JJ:=P*(3*D-2*K),COLOR00FF00; J:=((3 * K) - (2 * D)); MAIRU:= CROSS(K,D) AND K<20; MAICHU:= CROSS(D,K) AND D>80; V AR2:=REF(LOW,1); V AR3:=SMA(ABS(LOW-V AR2),3,1)/SMA(MAX(LOW-VAR2,0),3,1)*100; V AR4:=EMA(IF(CLOSE*1.3,V AR3*10,V AR3/10),3); V AR5:=LLV(LOW,30); V AR6:=HHV(V AR4,30); V AR7:=IF(MA(CLOSE,58),1,0); V AR8:=EMA(IF(LOW<=V AR5,(V AR4+V AR6*2)/2,0),3)/618*V AR7; V AR9:=IF(VAR8>100,100,V AR8); 吸筹:STICKLINE(V AR9>-120,0,V AR9,6,1),COLORF00FF0; 快线:(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COLORFF937F; 慢线:SMA(快线,M1,1),COLORRED,LINETHICK2; 空:SMA(慢线,M2,1),COLOR00FF00; 牛股:IF(BARSLAST(CROSS(慢线,空))

=3 AND CROSS(快线,慢线) AND 慢线<30,20,0); 买:STICKLINE(BB,0,20,7,1),COLORYELLOW; AA:=IF(BARSLAST(CROSS(快线,慢线))>=4 AND CROSS(慢线,快线) AND 快线>50,20,0); 卖:STICKLINE(AA,80,100,7,1),COLOR00FF00;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 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8. 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 总支出×100% 11. 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12. 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 收入×100% 13. 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14. 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 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 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 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医院感染相关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相关计算公式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计算公式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指 定时 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100% 2、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某 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100% 3、医院感染患病率=(特定时间)存在的医院感染例数÷观察期间处于 感染危险中的病人数×100% 4、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期新发生特定部位感染的例数÷同期处于该 部位医院感染危险的人数×100% 5、漏报率=漏报新发感染人数÷新感染例次数 6、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同一时期内)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一 时期内)处于危险中病人数×100% 或=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期住院病人数×100% 7、病例(例次)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处在危险中的患者数 ×100% 8、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患者总住院日数× 1000‰

9、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 值÷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10、调整感染发病率=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分) 11、尿道插管使用率=尿道插管患者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12、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中心静脉插管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13、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14、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患者尿道插管总日数×1000‰ 1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1000‰ 16、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使用呼吸机患者人中肺炎人数÷患者使 用呼吸机总日数×1000‰ 17、物表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皿 上菌落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18、空气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m2)=采样器各平皿菌 落数之和(cfu)÷采样速率(L/min)采样时间(min)×1000 或50000N(平均菌落数)÷ A(平板面积)×T(暴露时间) 19、手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板上菌落数x采样液稀释倍 数÷采样面积(30x2)(一只手的面积约为30 cm2)

医院服务统计公式

医疗服务 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100%。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X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 X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 12 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

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 12 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3.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1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15.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 X100%。 16.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 X100%。17.住院病死率=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100%。

一个能够看清楚主力意图的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第一,主力的建仓,洗盘,拉高,出货,都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看,但是到底能不能帮您赚到钱呢?我想一个指标也说明不了什么,反正,我在复盘的时候,这个指标还是看的。 VAR1:=REF((LOW+OPEN+CLOSE+HIGH)/4,1); VAR2:=SMA(ABS(LOW-VAR1),13,1)/SMA(MAX(LOW-VAR1,0),10,1); VAR3:=EMA(VAR2,10); VAR4:=LLV(LOW,33); VAR5:=EMA(IF(LOW<=VAR4,VAR3,0),3); Z:0,COLORBLACK; 主力进场:IF(VAR5>REF(VAR5,1),VAR5,0),COLORRED,NODRAW; 洗盘:IF(VAR5REF(VAR5,1),0,VAR5,3,0 ),COLOR000055;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2.6,0 ),COLOR000077;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2.1,0 ),COLOR000099;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1.5,0 ),COLOR0000BB;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0.9,0 ),COLOR0000DD; STICKLINE(VAR5>REF(VAR5,1),0,VAR5,0.3,0 ),COLOR0000FF; STICKLINE(VAR5

ICU 相关计算公式

ICU 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病人总数 同期住数)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ICU × 100%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病人日数 同期住数)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ICU × 1000‰ 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感染人数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1000‰ 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 =数 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感染人数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 ×1000‰ 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 = 数 同期使用呼吸机病人日感染人数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部×1000‰ 6、感染率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种ICU 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 的病人病情。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 每周按照“ICU 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 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 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病人总数 每周参加评定的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ICU 调正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率ICU 7、器械使用率:ICU 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

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 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的天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1000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动静脉插管日数×1000 呼吸机应用率(‰)=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1000 总器械应用率(‰)=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总器械应用日数×1000 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 感染人数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1000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数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感染人数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1000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数 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人数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1000 9、病例感染率: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 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病例感染率(%)=) 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如尿道插管、动静脉病人数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次数) 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100 10、平均住院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2/1-1ICU ICU 天病人数)下月第天病人数(当月第病人数当月新进病人总住院日数

通达信改良主力追踪指标公式(超准确)

V1:=(C*3+H+L)/5*10; V2:=EMA(V1,13)-EMA(V1,34); V3:=EMA(V2,5); V4:=2*(V2-V3)*; V5:=(HHV(INDEXH,8)-INDEXC)/(HHV(INDEXH,8)-LLV(INDEXL,8))*8; V6:=EMA(3*V5-2*SMA(V5,18,1),5); V7:=(INDEXC-LLV(INDEXL,8))/(HHV(INDEXH,8)-LLV(INDEXL,8))*10; V8:=(INDEXC*2+INDEXH+INDEXL)/4; V9:=EMA(V8,13)-EMA(V8,34); VA:=EMA(V9,3); VB:=(V9-VA)/2; 0; 主力动向:EMA(V4,2),COLORRED; 机构动向:EMA(VB,2),COLORMAGENTA; (SLOPE(主力动向,2)>0 AND SLOPE(机构动向,2)>0,主力动向),COLORRED,LINETHICK4; (SLOPE(主力动向,2)<0,主力动向),COLORGREEN,LINETHICK3; (SLOPE(机构动向,2)>0 AND SLOPE(主力动向,2)>0,机构动向),COLORMAGENTA,LINETHICK4; (SLOPE(机构动向,2)<0,机构动向),COLORWHITE,LINETHICK2; ZLCM:=EMA(WINNER(CLOSE)*70,3); SHCM:=EMA((WINNER(CLOSE*-WINNER(CLOSE*)*80,3); ZZLKP:=ZLCM/(ZLCM+SHCM)*100; ZZLJJ:=EMA(ZZLKP,89); ZJLRQD:=ZZLKP-ZZLJJ; AA:=EMA(ZJLRQD,1); BB:=EMA(AA,5); CC:=AA-BB; STICKLINE(CC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4.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5.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6.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7.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8.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9.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 1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1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注册护士数/人口数X1000。 12.床位数:指年底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的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

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

【通达信】主力控盘 主力状态指标公式

【通达信】主力控盘主力状态指标公式主力控盘主力状态指标公式 主力控盘 N:=35;M:=35;N1:=3; B1:=(HHV(H,N)-C)/(HHV(H,N)-LLV(LOW,N))*100- M; B2:=SMA(B1,N,1)+100; B3:=(C-LLV(L,N))/(HHV(H,N)- LLV(L,N))*100; B4:=SMA(B3,3,1); B5:=SMA(B4,3,1)+100; B6:=B5-B2; 控盘程度:(IF(B6>N1,B6-N1+2,0))*2.5,COLORYELLOW; 控盘度:100,COLORRED; STICKLINE( 控盘程度,0,控盘程度,1.7,0 ),COLOR00FFFF; STICKLINE( 控盘程度AND 控盘程度>100,100,控盘程度,1.7,0 ),COLORRED;主力状态 ZLCM:=EMA(WINNER(CLOSE)*70,3);{//主力筹码估算} SHCM:=EMA((WINNER(CLOSE*1.1)-WINNER(CLOSE*0.9))*8 0,3);{//散户筹码估算} ZSHTL:=SHCM/(ZLCM+SHCM)*100;{//散户套牢筹码比率} ZZLKP:=ZLCM/(ZLCM+SHCM)*100;{//主力控盘筹码比率}

ZCMZL:=MA(ZLCM+SHCM,13);{//市场筹码总量} ZZNTS:=BARSLAST(ZSHTL90);{//走牛天数} ZSHJJ:=EMA(ZSHTL,89);{//散户警戒} ZZLJJ:=EMA(ZZLKP,89);{//主力警戒} ZJLRQD:=INTPART(ZZLKP-ZZLJJ);{//资金流入强度} SH8:=EMA(ZSHTL,8); DKB:=IF(ZZLKP-REF(ZZLKP,1)>ZSHTL-REF(ZSHTL,1),1,0); {散户套牢筹码} STICKLINE(C>0,ZSHTL,ZZLKP,1,0),COLORFFFFFF; {散户筹码警戒} STICKLINE(ZSHJJ>REF(ZSHJJ,1),ZSHTL,ZSHJJ,2,0),COLOR00F F00; {主力控盘筹码} STICKLINE(C>0,ZZLKP,0,1,0),COLORA4A4A4; {筑顶风险区} STICKLINE(ZZLKP>75,ZZLKP,0,1,0),COLORFFFFFF; {顶部:(ZZLKP>75),COLORFFFFFF;} {主力筹码警戒} STICKLINE(ZZLJJ>REF(ZZLJJ,1),ZZLKP,ZZLJJ,2,0),COLORRED; {筑底散兵坑} STICKLINE(ZSHTL>=90,ZZLKP,0,2,0),COLOR66FFCC; {底部:(ZSHTL>=90),COLOR66FFCC;}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病房抢救成功率≥84% ●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10.平均住院日≤18天 ●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12.院内感染率≤8% ●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 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 6.入院三日确诊率≥95% 7.门诊收治待诊率≤5% 超检查阳性率≥30% 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 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 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 12.细菌质控,参加 13.尸检率≥10% ●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19.住院产妇死亡率≤% 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 22.麻醉死亡率≤% 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 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 光摄片甲级片率≥40% 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 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 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 33.陪护率≥8%

医院感染相关计算公式

} 计算公式 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指定时 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100% 2、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某医师在某 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100% 3、医院感染患病率=(特定时间)存在的医院感染例数÷观察期间处于感染危险中 的病人数×100% 4、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期新发生特定部位感染的例数÷同期处于该部位医院感 染危险的人数×100% 5、漏报率=漏报新发感染人数÷新感染例次数 6、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同一时期内)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一时期内)处 于危险中病人数×100% , 或=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期住院病人数×100% 7、病例(例次)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处在危险中的患者数×100% 8、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0‰ 9、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每周 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10、调整感染发病率=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11、尿道插管使用率=尿道插管患者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12、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中心静脉插管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13、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 ( 14、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患者尿 道插管总日数×1000‰ 1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患者中心静 脉插管总日数×1000‰ 16、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使用呼吸机患者人中肺炎人数÷患者使用呼吸机总 日数×1000‰ 17、物表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数x 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18、空气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m2)=采样器各平皿菌落数之和(cfu) ÷采样速率(L/min)采样时间(min)×1000 或50000N(平均菌落数)÷ A(平板面积)×T(暴露时间) 19、手消毒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板上菌落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 积(30x2)(一只手的面积约为30 cm2) 20、消毒液监测计算公式:消毒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x20(常 数) 21、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板上菌落数X采样液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平均值×20

主力强度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VAR1:=EMA(SMA((CLOSE-LLV(LOW,19))/(HHV(HIGH,19)-LLV(LOW,19))*100,8,1),3); STICKLINE(VAR1>20 AND VAR1<80,VAR1,VAR1,10,1),COLORRED; STICKLINE(VAR180,VAR1,VAR1,8,1),COLOR00FF00; STICKLINE(VAR1<20,VAR1,VAR1,8,1),COLORYELLOW; ABV:=MA(SUM(IF(CLOSE>REF(CLOSE,1),VOL,IF(CLOSEREF(MMS,1) AND MMB>REF(MMB,1) AND CROSS(ABV,M2) AND ABV>REF(ABV,1) AND M1>REF(M1,1) AND

洞察主力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VA:=IF(CLOSE>REF(CLOSE,1),VOL,-VOL); OBV:=SUM(IF(CLOSE=REF(CLOSE,1),0,VA),0); MAOBV:=MA(OBV,30); DIF:=(EMA(CLOSE,12)-EMA(CLOSE,26))*1; DEA:=(EMA(DIF,9))*1; MACD:=(DIF-DEA)*2,COLORSTICK; M:=CROSS(DIF,DEA); HJZ:=(3*C+H+L+O)/6; HJZ2:=(8*HJZ+7*REF(HJZ,1)+6*REF(HJZ,2)+5*REF(HJZ,3)+4*REF(HJZ,4)+3*REF(HJZ, 5)+2*REF(HJZ,6)+REF(HJZ,8))/36; HJZ3:=VOL=HHV(VOL,10) AND VOL>2*REF(VOL,1) AND CLOSE>HJZ2 AND C>O; H1:=FILTER(HJZ3,5),STICK,COLORRED,LINETHICK4; HJ:=COUNT(H1,6)=1; MA6:=MA(CLOSE,60); MA5:=MA(CLOSE,5); V05:=MA(VOL,5),LINETHICK1,COLORWHITE; V35:=MA(VOL,35),LINETHICK1,COLORYELLOW ; VL135:=MA(VOL,135),LINETHICK1,COLORMAGENTA; ML:=(CROSS(V05,VL135) OR CROSS(V05,V35)) AND OBV>MAOBV; MLL:=CROSS(C,MA6); MA13:=EMA(C,13); UP:=DRAWLINE(L=LLV(L,BARSLAST(CROSS(MA13,MA5))+1),LLV(L,BARSLAST(CROSS (MA13,MA5))+1),H=HHV(H,BARSLAST(CROSS(MA5,MA13))+1),HHV(H,BARSLAST(CR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