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数据库架构改造方案

生产数据库架构改造方案
生产数据库架构改造方案

生产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案(初稿)

1.背景

生产数据库上线一段时间后由于数据量远大于预期,导致数据库性能低下而影响正常业务,故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

2.现状

当前数据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上游三个数据源通过DI工具以定时任务的方式将上游数据抽取到基础数据库中(红色部分),从基础库到下游目标库则是通过用户操作应用程序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调度到目标数据库中。根据目前对数据量的统计基础库约为400GB+的数据总量。

目前基础数据库的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于定时抽取任务执行时间过长,任务间的时间间隔变短;应用执行数据调度时间过长,导致应用长时间处于无响应状态。

3.分析

基础数据库获取上游数据时,数据传输量较大,数据库写操作频繁,操作系统层表现于数据文件所在磁盘写IO高,并持续时间长。

由于基础库放数据到下游数据库是人为操作,数据库读操作频繁,操作系统层表现于数据文件所在磁盘读IO高,且经常会与DI定时任务同时执行,通过系统监控发现磁盘出现大量IO等待状态。

图 3-1 磁盘IO状态

图 3-2 磁盘等待状态

由于基础库保存原始数据并不对数据进行处理,所以CPU消耗很低,从监控看CPU不视为性能瓶颈点。

图3-3 CPU使用率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数据库操作性能低下主要在高磁盘IO时造成IO挣用较大导致拖慢整体性能。故本次优化将重点放在解决磁盘IO挣用问题和提高磁盘IOPS上。

4.优化方案

本着应用层变动最小的原则,为解决基础库磁盘IO性能低下问题,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即:优化数据库物理架构、优化DI任务执行时间

和优化数据库数据文件所在Path的磁盘VG结构。

4.1.优化数据库物理架构

根据基础库的业务特点,这里将对基础库的读写操作进行分离(即:读、写分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规避数据库读、写同时操作

所带来的磁盘IO挣用问题。调整后的架构如下图:

数据库采用主/从模式,使用binlog复制方式实现数据同步。由于考虑

到大数据量复制可能带来的同步延迟问题,实现时需要注意优化复制线程参数。

4.2.优化DI任务执行时间

为了避免多任务同时写一个数据库产生磁盘写IO过高的问题,需要对每

一个DI任务的执行时间进行估算,并根据磁盘性能合理编排任务并行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单位时间内的数据增长量对任务执行时间的影响,避免由于数据量的增加延长任务执行时间而导致的任务并行执行。

4.3.优化磁盘VG

提高磁盘IOPS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通过增加物理磁盘数量并实现条带化来提高整体的IOPS。但随之带来的硬件投资成本也会增加。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将现有磁盘更换成等容量的小磁盘,目的是为了增加磁盘数量从而提高整体磁盘IOPS性能。如:当前一块磁盘容量为600GB,我们可以将其拆解成6块100GB Raid5磁盘或者12块50GB Raid5磁盘进行VG条带化处理。

5.实现

5.1.资源规划

硬件资源:

服务器2台

数据磁盘12块50GB Raid5磁盘(每台服务器)

软件资源:

CentOS 7.1 x86_64 (mini installed)

MySQL 5.7 x86_64

5.2.磁盘配置

分别将两台服务器的各12块Raid5磁盘初始化并创建VG。在创建LV时特别注意要制定LV所跨PV的数量从而实现VG条带化。

指定磁盘文件系统为xfs。

5.3.数据库部署配置

安装MySQL数据库并配置两台服务器的主从模式,将从库定义为Read_only模式。

配置binlog复制线程数。

优化数据库内存模型。

导入数据

5.4.应用配置

将用于数据调度的应用程序数据源从原来的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改为只

读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

6.测试

实施完成后为保证最终优化效果,将对系统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将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6.1.磁盘性能测试

VG创建好后,确保磁盘可写的前提下使用dd命令对磁盘的读、写分

别进行性能测试。读、写测试将各进行5次从而选出最合适的磁盘块大小。使用10GB文件大小,每次创建块大小分别为4k、8k、16k、

32k和64k,并记录每次测试的时间结果。

6.2.数据库性能测试

数据库性能测试可以使用tpcc-mysql等其他第三方性能测试工具进行,

并生成测试报告。

6.3.业务测试

最后在实际业务中测试DI运行的时间和数据调度的响应时间,通过模拟真是业务操作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评估。

整体架构网系统设计方案

整体架构网系统设计 方案 1.1概述 此方案主要是为了优万网络的整体网络规划,提前设计好网络会更好的让采购进行,让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相关技术人员的招聘与学习也会随此方案的方向进行调整。方案的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公司需求的情况下,尽量的节省资金,我们要求用合适的价格,建设稳定的网络。 1.2系统互联框架 游戏行业的整体架构网,在业界基本上有着固定的模式,主要分为三部分 1.办公室网络(主要用于公司办公及运营中心的人员对游戏分区及会员中心的访问) 2.会员中心(提供会员注册、冲值、及与游戏分区的数据交换) 3.游戏分区(主要给游戏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游戏环境) 大致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公司办公网、会员中心、游戏分区,这三个网络全部需要通过VPN line连接起来,上图仅仅只显示出了一个游戏分区,可能到实际的情况中,我们需要开设数十个以上

游戏分区,此中间会包含电信和网通的区,所以会员中心、官网,一般都建议采用双线机房。上图中并未画出下载服务器的布署,后面我会在相关的章节中写明此资源的需求及需要考虑的情况。 1.3路由冗余 路由冗余系统主要是针对目前办公网和各地的IDC连接来设计的,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主要的运营商为电信和网通,他们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存在一些问题(丢包多,延迟高,个别网络不可达等),因此,我们在设计办公网到各地的访问时,需要考虑路由冗余的问题,路由冗余主要是利用多条链路来保证网络在一条链路出现物理故障的时候,另一条链路可以自动切换,保证网络的实时稳定性。路由冗余的方法有很多种来实现,考虑到性价比,我们还是使用网关或办公网多层交换机路由优先级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实现的方法我们在后续的办公网子系统中来写明实施方案。 1.4VPN冗余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IDC之间的中间链路不通的情况,例如:机房有,,这三个的VPN都是互通的,互联网经常会出现IDC之间不通的情况,比如:至的VPN 是通的,但至可能就会断网,但至确是通的。 基于此情况,能否设计出在至是断的情况下,通过的链路自动冗余到。经过一些资料的查证(针对netscreenVPN路由器),只可以达到上述的要求。(关于VPN的实现我还需要查证一些资料)经过查证,netscreen 的防火墙利用hub and spoke的模式即可实现VPN 冗余的功能。 1.5IP地址规划 IP地址的规划,是一个合理的架构网设计的基础,合理的设置IP地址,对于未来长远规划是否能有效实施有着关键作用,并且对于以上的路由VPN的冗余是否能有效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公司目前IP地址的现状如下: 网网段192.168.0.0/24 所有地址全部为C类地址,由于主要是开发,在一些网络的高可用性方面并未开始设计和使用,所以网络的结构非常简单。到运营期,我们公司的网络的高可用性方面将会属一个主要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所以,这就会牵涉到IP地址的规划,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此章节,我们只描述大致的IP子网的规划,从整个面来描述,后面每个子系统的实施方案中,将会写明每个结点的IP地址的分配。 整个IP子网的规划如下图: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从大型数据库ORACLE环境四个不同级别的调整分析入手,分析ORACLE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机理,从九个不同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调整方案。 对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存取,主要有四个不同的调整级别,第一级调整是操作系统级 包括硬件平台,第二级调整是ORACLE RDBMS级的调整,第三级是数据库设计级的调整,最后一个调整级是SQL级。通常依此四级调整级别对数据库进行调整、优化,数据库的整体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下面从九个不 同方面介绍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一.数据库优化自由结构OFA(Optimal flexible Architecture) 数据库的逻辑配置对数据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ORACLE公司对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种优化结构OFA。使用这种结构进行设计会大大简化物理设计中的数据管理。优化自由结构OFA,简单地讲就是在数据库中可以高效自由地分布逻辑数据对象,因此首先要对数据库中的逻辑对象根据他们的使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数据库的影响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包括将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分开、一般数据和索引数据分开、低活动表和高活动表分开等等。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当符合下面的准则:(1)把以同样方式使用的段类型存储在一起; (2)按照标准使用来设计系统;(3)存在用于例外的分离区域;(4)最小化表空间冲突;(5)将数 据字典分离。 二、充分利用系统全局区域SGA(SYSTEM GLOBAL AREA) SGA是oracle数据库的心脏。用户的进程对这个内存区发送事务,并且以这里作为高速缓存读取命中的数据,以实现加速的目的。正确的SGA大小对数据库的性能至关重要。SGA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块缓冲区(data block buffer cache)是SGA中的一块高速缓存,占整个数据库大小 的1%-2%,用来存储从数据库重读取的数据块(表、索引、簇等),因此采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最近最少使用)的方法进行空间管理。 2、字典缓冲区。该缓冲区内的信息包括用户账号数据、数据文件名、段名、盘区位置、表 说明和权限,它也采用LRU方式管理。 3、重做日志缓冲区。该缓冲区保存为数据库恢复过程中用于前滚操作。 4、SQL共享池。保存执行计划和运行数据库的SQL语句的语法分析树。也采用LRU算法 管理。如果设置过小,语句将被连续不断地再装入到库缓存,影响系统性能。 另外,SGA还包括大池、JAVA池、多缓冲池。但是主要是由上面4种缓冲区构成。对这

渠道防渗工程实施方案

江口县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2011年度省级冬修水利扶贫项目资金)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怒溪乡水务站 二○一一年八月

审批:杨华军 审核:陆祖发 编写:龙绪刚 参加工作人员:龙绪刚张谦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特性表

1、综合作明 1.1、基本情况 怒溪乡骆象村核桃湾水库渠系防渗改造工程位于江口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14㎞,有通村公路到达工程点处,交通比较便利。全乡国土面积135.8㎞2,辖怒溪、地楼、龙眉、骆象、河口、梵星6个行政村,88个村民组,到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20361人,其中农业人口19538人,占总人口的95.96%。全乡耕地面积921公颂,其中:田634公倾,土287公倾,人均耕地面积0.68亩;该水库地处县城东北部,有公路相通,距县城25公里,距怒溪10公里。 全乡粮食产业结构以水稻、玉米、烤烟、茶叶为主,生产率低下,2010年粮食总产量8339吨,人均粮食产量仅为376.4㎏;人均纯收入1720元。工程核心区为骆象村,工程解决灌溉面积为200亩。 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项目区驻地岩溶发育,山高水低,灌溉水源相对缺乏且距离较远,灌溉困难极为严重。加上当地的水利工程设施较少,仅有一座核桃湾水库,这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了解决怒溪乡骆象村2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期当地老百姓曾自发修建了干砌石抹面渠道,但目前已老化渗漏极为严重,渠道末端的农田基本无水灌溉,为此群众强烈要求对其支渠进行重新修复,以解决骆象村岑团200亩农田的灌溉及1000余亩茶叶用水问题,确保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并为当地农民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打下基础。

网络优化改造项目施工方案方案大全

网络优化改造项目实 施方案 2017年5月11日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对项目目标的理解 (1) 1.2对工作范围的理解 (1) 第2章设备清单 (1) 2.1汇聚交换机 (1) 2.2接入交换机 (1) 2.3光纤模块 (2) 第3章实施方案 (2) 3.1通过HSRP协议实现汇聚交换机的双机热备功能 (2) 3.2使用生成树协议防止交换机环路产生 (2) 3.3IP和VLAN配置 (3) 3.4路由配置 (3) 3.5设备命名 (3) 3.6设备配置调试 (3) 3.7设备上架安装 (4) 3.8网络测试 (4) 第4章项目实施安排 (5) 4.1项目进度安排 (5) 4.2开箱验货 (5) 4.3商务验收 (6) 4.4技术验收 (6) 4.5项目实施管理 (7) 4.5.1实施重点 (7) 4.5.2系统安装调试 (7) 4.5.3项目安装调试 (8) 4.5.4 制定计划 (8) 第5章项目实施管理 (9) 5.1项目管理 (9)

5.1.1实施约定 (9) 5.1.2计划管理 (9) 5.1.3质量管理 (9) 5.1.4文档管理 (10) 5.1.5风险管理 (10) 5.2规范化网络系统建设 (11) 5.3对工程实施的风险控制和保障措施 (12) 5.4项目实施内容 (12) 5.5风险考虑 (14)

第1章项目概况 1.1对项目目标的理解 承担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技术要求范围内的设备安装、调试、上线部署及质保服务。内容包括实施前调研、设备采购、设备安装部署、产品技术培训、业务测试、设备试运行和项目验收。 1.2对工作范围的理解 1)负责本项目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协调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2)负责福清核电网络优化改造项目的建设,包括产品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实施; 3)制定符合客户要求的项目实施和验收计划; 4)负责提供本项目所涉及相应的工程文档; 第2章设备清单 2.1汇聚交换机 2.2接入交换机

渠道实施方案

工程特性表 1 综合说明 1.1 社会经济概况和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7°40′47″至108°14′10″,北纬25°30′50″至26°10′50″。北接都匀与丹寨县,东靠雷山、榕江县,西邻独山县,南连荔波县。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73公里。总土地面积为2380平方公里。全县共有21个乡(镇),270个行政村。 全县耕地面积37.773万亩(25182公顷):①、常用耕地面积19.8915万亩(13261公顷),其中水田104.586万亩(9742公顷);②、临时性耕地面积17.8815万亩(11921公顷)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4.7715万亩(3141公顷),全县粮食产业结构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全县总人口31.4661万人,占总人口的96.8%。水族20.294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741万人,占总人口的96.8%,水族 20.294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6.6%。由于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全县农业生产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生产力低下,耕作方式比较粗放,一些较落后的地方还沿袭着古老的掠夺经营方式。加上交通的不便,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普遍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和开发技术,农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以致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多年来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迫切而艰巨。 1.1.2 周覃镇社会经济概况 周覃镇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南部山区,位于通往三都、荔波、独山三县公路交汇处,东邻九阡镇,南接荔波县,西连廷牌镇、恒丰乡,北界三洞乡。往西距离贵新高速公路入口60公里,往北距离县城和厦榕高速、贵广快速铁路50公里,往南距离荔波飞机场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境内平均海拔720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地带,年平均气温17.4℃, 无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全镇总面积15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41亩,森林面积4.4万亩、荒山草坡12万亩,覆盖率43%。周覃镇位于三荔油路两旁的威龙大坝,面积4700余亩,是黔南州三大坝区之一。该坝子有水备村、场坝村、板光村、播花村、三院村、拉近村等六个村共31个村民小组1100户的承包责任田。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都沿袭传统的粮油和绿肥种植习惯,农业生产是全镇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镇虽然具有威龙大坝较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但是由于产业规模化和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培育力度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群众市场风险意识严重,对产业化发展参与率低;农业科技推广和金融服务和投资等体系尚不完善等,导致我县乡(镇)农业生产效益一直低下,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均衡发展。 1.2地形地貌、地质及气象水文 1.2.1地形地貌、地质 三都县处于贵州高原南部边坡,按黄级清划分的大地构造单元,东半属于“江南古陆”,西半部属于“黔南凹陷“。地质构造复杂,河流切割影响,地形破碎,小地貌类型多样。工程区位于都柳江与打狗河分水岭地带,区内山脉河谷蜿蜒曲折,大致呈北向东展布,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低。区内较高峰位于彩留水库东北、东侧,高程在880m~1000m之间。区内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然后转向西南流入水令河。工程区地貌上属于黔中山原与华南低山丘陵的边缘,岩石分布以碳酸岩为主,间夹碎石屑岩,区内低山丘陵、脊峰洼地、峰林洼地相间分布,形成地貌类型与形态复杂多变的局面。 1.2.2 气象水文 三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适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发展。南部低山宽谷盆地,年均温16.1℃—17.4℃,无霜期32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374.3毫米。由于地势较开阔,山体仰角较小,日照相对较好,全年日照时数在1219-1233小时之

最全面的门户网站架构设计方案

前台门户网站架构 设计方案 北京宽连十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12-7

目录 1设计思路 (3) 2系统结构 (3) 3网络规划及性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网络架构 (8) 3.2网络架构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采用双防火墙双交换机做网络冗余,保障平台服务 (8) 3.2.2采用硬件设备负载均衡器,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 (8) 3.3系统测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系统处理能力要求 (34) 3.3.2业务处理能力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系统话务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配置核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核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WEB服务器集群性能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WEB服务器集群内存性能核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网络带宽 (35) 4性能模拟测试及性能推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测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测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1个客户端模拟不同线和并发请求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10个客户端请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结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根据测试结果推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设备清单 (35) 4.5.1硬件设备配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设备技术规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平台扩容的建议 (35)

生产数据库架构改造方案

生产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案(初稿) 1.背景 生产数据库上线一段时间后由于数据量远大于预期,导致数据库性能低下而影响正常业务,故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 2.现状 当前数据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上游三个数据源通过DI工具以定时任务的方式将上游数据抽取到基础数据库中(红色部分),从基础库到下游目标库则是通过用户操作应用程序将基础数

据库中的数据调度到目标数据库中。根据目前对数据量的统计基础库约为400GB+的数据总量。 目前基础数据库的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于定时抽取任务执行时间过长,任务间的时间间隔变短;应用执行数据调度时间过长,导致应用长时间处于无响应状态。 3.分析 基础数据库获取上游数据时,数据传输量较大,数据库写操作频繁,操作系统层表现于数据文件所在磁盘写IO高,并持续时间长。 由于基础库放数据到下游数据库是人为操作,数据库读操作频繁,操作系统层表现于数据文件所在磁盘读IO高,且经常会与DI定时任务同时执行,通过系统监控发现磁盘出现大量IO等待状态。 图3-1 磁盘IO状态

图3-2 磁盘等待状态 由于基础库保存原始数据并不对数据进行处理,所以CPU消耗很低,从监控看CPU不视为性能瓶颈点。 图3-3 CPU使用率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数据库操作性能低下主要在高磁盘IO时造成IO挣用较

大导致拖慢整体性能。故本次优化将重点放在解决磁盘IO挣用问题和提高磁盘IOPS上。 4.优化方案 本着应用层变动最小的原则,为解决基础库磁盘IO性能低下问题,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即:优化数据库物理架构、优化DI任务执行时间和优化数据库数据文件所在Path的磁盘VG结构。 4.1.优化数据库物理架构 根据基础库的业务特点,这里将对基础库的读写操作进行分离(即:读、写分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规避数据库读、写同时操作所带来的磁盘IO挣用问题。调整后的架构如下图: 数据库采用主/从模式,使用binlog复制方式实现数据同步。由于考虑到大数据量复制可能带来的同步延迟问题,实现时需要注意优化复制线程参数。4.2.优化DI任务执行时间 为了避免多任务同时写一个数据库产生磁盘写IO过高的问题,需要对每一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组织 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依据 参照标准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89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4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防雷》IEC1024-1:1990 《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19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5176-92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程序要求》GA/T75-94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技术》GBJ232-82等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及任务 长天科技有限公司原有计算机机房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现决定在中控楼二楼建设一个面积200平米的标准现代化机房。本工程项目包括旧装修拆除、建筑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核心机柜设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门禁工程等八大部分。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三部分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及施工进度计划 3.1 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

农产品流通网络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200918012707)

食品有限公司 农产品流通网络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冷链改造项目 二、项目承担单位 食品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地点 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工业园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一座,包括改造双螺旋式速冻机2 套、改造低温熟食加工车间3000 平方米、改造冷库排管蒸发器119 组; 建设1000吨冷链物流立体冷库1座及装卸平台、停车场、供水、供电、给排水及总图工程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4000 平方米;购臵制冷设备、冷库货架、堆垛机、叉车、轨道导轨、滑触线及输送系统等;运用现代化物流配送技术,建立智能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配套购进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信息技术设备。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22.6 万元。其中冷链加工改造系统142.6 万元,现代化物流

配送系统180 万元(土建基础22.5 万元,钢架结构79万元,冷库货架、堆垛机、叉车等设备投资37.5 万元,制冷设备投资21 万元,自动化输送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投资15 万元,工器具投资5 万元)。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资金322.6 万元。 六、项目建设期限 从2011 年5 月至2011 年12 月。 七、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物流配送中心年物流吞吐量达20 万吨,可新增300 多家连锁店、200 多个超市专柜及2000 多个经销网点,年配送禽肉制品10 万吨,可直接安排劳动就业100 人,直接带动参与运输户150户,间接安排劳动就业1000多人,为农民增收1 亿元以上;年新增营业收入6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00 万元,所得税15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55%,远大于基准收益率12%,投资回收期5.4 年。 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农超对接、加速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增加劳动就业,带动养殖行业升级,繁荣区域经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 一、项目的由来及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 食品有限公司是2002年5月新建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公司占地60 余亩,注册资本1950 万元,员工530 余名,现有鸡肉深加工、丸子系列、烤肠系列、面点系列产品。公司经过几年的生产运营、市场运作,呈现出良好的发

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一)项目总体架构 1、公司在明确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为明确划分各层人员的权责,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2、本办法按本公司组织系统各部门的职务按阶层分划岗位职责权限,将部门所有职责划分为由部门内部阶层人员负责的事项,分裂与《部门岗位职责》。 3、部门内所有事项分为共同及专项两部分,共同部分由主管(总经理)负责分配,安排其人员作为该事项的主要负责人员,在相关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由主管负责,专项部分则由相应职位的人员担当该事项的具体操作。 4、人员均应切实负责办理,不可借词委托,实施时,如遇困难或特殊事件发生,需向上一层人员请示后处理。 5、各层人员按规定事项办理后,如须向其上层人员报告时,仍需以书面或口头报告。 6、任一事项,涉及跨越本系统及两个部门配合执行该职责的,应由部门经理汇报主管总经理,有总经理安排协助处理。 7、公司的目标、政策、计划、标准及重要人事事项,应经企业管理委员会商讨、确定后,有总经理组织执行。 8、部门目标、政策、计划、标准及一般人事事项,如需汇报经理核定,必要时由总经理组织企业管理委员会商讨、确定后执行。

9、各部门人员听从一切临时的安排。 1、管理构架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 2、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我司如能中标,将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一批技术骨干组建一个高效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命名为XXXXXX亮化工程项目采购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将委派我公司多年从事亮化设施工作,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下面设置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实验员、内业技术、财务主管、机械员、测量员等。 该项目经理部接受公司领导,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工期全面负责。并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大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设计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项 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籍数据库建设 (一)、成果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数据库内容: 1、农村地籍数据库包括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行政区(含行政村)图斑的权属、地类、面积、界线等;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学基础、境界、测量控制点、居民地、交通、水系、地理名称等。 (二)成果数据库建设要求 1、严格遵循数据库标准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结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对相关要素属性结构表进行扩展,以满足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管理要求。 2、坐标系统

数据库建设采用的坐标系统为山西省全省及区域地籍测量控制及服务体系定制的独立坐标系统。 3、面积计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面积按高斯-克吕格投影面面积计算。 4、数据库逻辑结构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空间数据由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组成,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居民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等。非空间数据由权属信息调查数据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1。 空间数据库 农村集 体建设 用地和 宅基地 使用权 非空间数据库 扫描文件 调查表格 权属资料 其他数据 土地权属数据 居民地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 图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乡镇渠道工程实施方案

1. 项目区概况 1.1地理位置 xxx位于黄河上游,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介于北纬35?15'-35?48',东经102?42-103?18',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区两大自然区。东邻临夏市、东乡县,西接青海省循化县,南连和政县、甘南州的夏河县,北与积石山县、永靖县接壤。县域南北长59.85km,东西宽53.1km,总面积1212.4km2。 项目区位于xxxxxxxxx,距县城40公里,土地总面积500多亩,辖4个村民小组,178户730人,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农田全部由6条斗渠灌溉,总灌溉面568亩。xxx有引水渠6条,总长12.6公里,已衬砌6.1公里,衬砌率48.4%。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渠道衬砌工程实施后,将提高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解决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对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带动当地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经济社会概况 xxx总面积1212.40km2,耕地面积37.59万亩,该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贫困农业县,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极不发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果类、药材等。粮食总产量1.05亿kg,油料总产量221万kg,其他农作物

总产量1.5亿kg。粮食平均亩产351.52kg,人均占有粮食365kg。河西灌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林木各类加工、养殖发展齐全。水浇地粮食平均亩产500-550kg,油菜亩产150-160kg,现有各类林木700余万株,灌区经济效益对全县经济而言较为可观,基本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 xxx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干旱县,少数民族贫困县。

学院网络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学院网络改造实施方案 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某某学院本次网络改造主要是对学生宿舍网和学校出口网络进行改造。原有的学生宿舍网没有自己单独的核心设备,并且所有的桌面接入交换机均为不可网管设备,无论是从网络稳定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控性上都无法得到保证,而出口位置以前没有专门的安全设备,整个校园网的安全也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改造增加了一台H3C的高端路由交换机9505作为学生宿舍网的核心,将楼宇接入设备和桌面接入设备更换成了H3C的可网管交换机,并且增加了基于802.1X技术的cams用户管理系统,对学生上网进行认证和计费。在出口位置,增加了一台高端的防火墙设备,作为校园网访问公网的边界设备。 2、实施原则 网络改造的实施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以用户需求为指导的原则 由于本次网络改造是对原有网络的升级和扩容,因此,网络的改造首先要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了解目前网络的现状,分析其所存在的缺点,结合用户提出的要求,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出新设备的性能。 先进性的原则 目前,某某学院网络在网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网络改造一定要遵循先进性的原则,弥补现有网络的缺陷,并且能够满足未来3至5年网络应用发展的需求。 合理规划、认真实施的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vlan、地址使用的合理性及扩展性。做到既不浪费、有又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要做到便于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多余用户进行沟通,真正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二、网络改造实施方案 1、新建网络拓扑情况 新建网络将学生宿舍网与办公网在结构上做了分离,学生宿舍网成为一个单独的网络。整个学生宿舍网呈星形结构,分为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在逻辑结构上设计为一个大的交换网络,核心层是一台H3C 的9505路由交换机,既汇聚各楼的交换机,又与校园网出口防火墙通过千兆互联。各学生宿舍楼使用一台E328作为楼宇汇聚设备,通过千兆光纤链路与核心设备互联,接入层的桌面接入设备为H3C 的E126交换机,通过百兆链路与楼宇汇聚设备互联。学生宿舍网的网关均设置在9605上,Cams 用户管理服务器直接连接到核心9505上。 新建网络的出口位置增加了一台千兆防火墙,连接网通提供的Internet 链路和教育网某某地区的核心设备Ne40,同时通过千兆连接校园网的9505和6509,此防火墙的主要任务是做校园网访问外网的地址转换,并且抵御外部病毒和攻击。 新建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学生宿舍3#CERNET 2 学生核心9505 Ne40 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2#学生宿舍4#学生宿舍7# 学生宿舍5#学生宿舍6# 学生宿舍8# 教工宿舍网 潍坊地区各高校网络 一条链路双栈互联 1000M 155M 100M 教学1#教学3#教学2# 教学4#教学5#教学6#教学7# Catalyst2950H3C https://www.360docs.net/doc/2a4918763.html, 2133SecGate 3600-G10 Cams 认证服务器 具体的设备分配见表《设备分配与管理地址表》

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一

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一(网络系统规划) 背景 某集团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业务和规模在不断发展,公司管理层和IT部门也认识到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支撑公司业务运营、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同时随着新建办公大楼、研发大楼和厂房的落成,IT部门也需要对整个集团的信息化和企业IT基础架构进行规划和建设。目前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楼宇智能化规划和建设方案: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语音和数据节点规划和布线、CATV、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机房建设等。 企业IT基础架构规划和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企业局域网基础网络拓扑规划和网络设备选型、互联网接入和VPN接入、IT硬件部署和选型、企业IT 信息化基础软件系统规划和选型等。 本方案主要是针对某集团企业IT基础架构进行规划,并提出解决方案和进行投资预算。而关于楼宇智能化规划和建设的方案参见其它相关方案。企业IT架构 一般企业的IT架构情况,本方案主要针对IT基础架构部分进行规划,并提供选型和部署参考,关于企业IT业务应用系统部分的规划和建设请参考其它方案。 网络系统规划 当前,企业一般能给信息化方面投入有限。除了人力有限,还缺少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维护能力、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等都普遍较弱,这就要求网络架构成熟、稳定安全、高可靠、高可用,尽可能少投入人力和金钱进行维护。其次,由于企业首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根本没办法做到“先信息化,再做业务”,因此网络建设实施要求必须容易,实施时间必须极短。 企业的组网方案主要要素包括:局域网、广域网连接、网络管理和安全性。具体来说企业组网需求: ? 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总部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连接;

? 安全网络部署,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 为出差的人员提供IPSec或者SSL的VPN方式; ? 提供智能管理特性,支持浏览器图形管理; ? 网络设计便于升级,有利于投资保护。 企业一般的组网结构如下图,大企业网络核心层一般采用冗余节点和冗余线路的拓扑结构,小企业则单线路的连接方式。 通过对一般企业的信息化情况和网络规划要素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规划方案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 网络管理简单,采用基于易用的浏览器方式,以直观的图形化界面管理网络。 ? 用户可以采用多种的广域网连接方式,从而降低广域网链路费用。 ? 无线接入点覆盖范围广、配置灵活,方便移动办公。 ? 便捷、简单的统一通信系统,轻松实现交互式工作环境。 ? 带宽压缩技术,高级QoS的应用,有效降低广域网链路流量。 ?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所有网络设备均可在升级原有网络后继续使用,有效实现投资保护。 ? 系统安全,保密性高,应用了适合企业的低成本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基础网络规划方案 根据对某集团的实际调研,获取了企业的网络需求,以此来制定企业基础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和网络设备选型参考;以下提供基础版和企业版两种规划方案 1)网络需求: 企业规划的网络节点为500个,主要的网络需求首先是资源共享,网络内的各个桌面用户可共享文件服务器/数据库、共享打印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其次是通信服务,最终用户通过广域网连接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实现Web应用、接

渠道施工组织设计

湟中县胜利水库引水渠(0+0006+354段) 维修改造工程(以工代赈) 【合同编号: 2015YL224】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人:湟中县水电开发总公司(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名) 2015 年 11月 24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施工布署及组织机构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方案 第四章施工质量及其保证体系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投入劳动力与设备计划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降低成本得措施 第八章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第九章临时用地措施 第十章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维护社会治安与当地村名得协调 第十二章农民工工资支付及农民工工资拖欠应急措施

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得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得试验与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计划表 第一章总则 1、1、工程概况 胜利水库引水渠距县城鲁沙尔镇26km,距省会西宁市53km,海拔高程2690—2890m。引水渠就是胜利水库灌区得一部分,灌区共涉及共与镇得石城、山甲、王家山、转咀、苏尔吉、前营、后营、上直沟、尕庄、葱湾、木场等十一个村,受益农户3552户,总人口15041人,总耕地面积44526亩,旱地25104亩,水浇地19422亩。 1、1、1、引水口现状 胜利水库引水渠现有引水口1座,闸墩采用M7、5浆砌石,进水闸采用1、5m ×1、2m钢制闸门,溢流坝采用C20混凝土。 1、1、 2、引水渠现状 胜利水库引水渠全长15、279km,渠道沿线按不同地形条件、不同地质条件有M7、5浆砌石梯形明渠、M7、5浆砌石矩形明渠、矩形钢板渡槽、C20砼矩形暗渠、Φ800钢管渡槽、C20砼矩形明渠、C20砼预制板护梯形渠、土渠,共8种不同得渠道断面形式。其中M7、5浆砌石梯形明渠有3144m,M7、5浆砌石矩形明渠有3646m,矩形钢板渡槽有85m,C20砼矩形暗渠有2242m,Φ800钢管渡槽有40m,C20砼矩形明渠56m,C20砼预制板护梯形渠有199m,土渠5867m。 湟中县胜利水库引水渠引水口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境内得盘道沟上。盘道沟属湟水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阳山烟贵峡,河源海拔4016m。引水口位置位于盘道沟主流——东岔大河上,东岔大河自南向北流,流经湟中县共与镇得盘道村,在西台

XX网络改造项目工程实施方案

XXXXXXXXX网络改造项目工程实施方案 V1.0 2010年7月

1 客户网络情况调查(可选) 1.1 概述 青海黄河鑫业水电网络项目(EAD部分)实施,本次主要实施为IMC平台部署、客户端安装、双机备份部署,以及对用户方的培训工作。 1.2 账号情况 此处请检查EAD的license是否够用 ?账号数不是指在线用户数,而是在iMC EAD中开户的数量 ?如果账号是从LDAP服务器中同步过来的,需要确保同步的LDAP服务器中的用户数小于iMC EAD的license数。 ?iMC EAD的license数目以客户实际购买数量为准。 1.3 网络设备情况 此处仅统计与EAD相关做身份认证的设备情况 1.4 终端操作系统情况 此处仅统计需要安装iNode客户端做EAD认证的用户。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dnows,linux,MacOS等 1.5 终端操作系统杀毒软件情况 1.6 服务器情况 如果有多个服务器,请添加多行 Raid请填写该服务器是否有Raid卡,radi卡大小是多少。 1.7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情况

?为了保障业务软件产品的正常运行,请确保现场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为正版 ?常见的虚拟机有Vmware等 ?为了保障业务软件产品的正常运行,要求服务器服务器专机专用,除了业务软件产品及必要杀 毒软件外,不能安排其它厂家的软件产品。 2 EAD组网方案选择 根据客户的网络情况,选择合适的EAD组网方案。

2.1 802.1xEAD典型组网 2.1.1 推荐的组网: 1. 接入层交换机二次acl下发方式 组网说明: ?802.1x认证起在接入层交换机上 ?采用二次ACL下发的方式(隔离acl,安全acl)来实现对安全检查不合格的用户进行隔离,对安全检 查合格的用户放行 ?由于是二次acl下发的方式,要求接入层交换机为H3C交换机(具体的交换机型号请参考EAD的产 品版本配套表) ?控制点低,控制严格(采用802.1x认证方式,接入用户未通过认证前无法访问任何网络资源) ?由于802.1x控制非常严格,非通过认证的用户无法访问任何网络资源,但有些场景下用户需要用户 未认证前能访问一些服务器,如DHCP,DNS,AD(active directory域控),此时可以通过H3C交换机的EAD快速部署物性来实现,关于该特性的具体描述请参考: /kms/search/view.html?id=14452 ?为确保性能,iMC EAD一般要求分布式部署 2. 客户端acl方式 对于不支持二次acl下发的交换机(我司部分设备及所有第三方厂家交换机),可以通过使用iNode 的客户端acl功能来实现隔离区的构造,即将原本下发到设备上的acl下发到iNode客户端上。

沟渠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 巧家县2016 年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建设项目设计 图纸; 2. 现行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 3. 本项目部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巧家县大寨镇小田村。建设渠道工程9件,总长5910m,DN50PE管总长800m,3 立方米取水池一个,机耕路5 条,总长 2360m,田间作业路1265m。鉴于沟渠砼浇筑量大,工期紧的特点,拟采用人工开挖削模,衬砌机衬砌,人工收面压光的施工工艺施工。结合施工 现场条件,在部分地段需采用砌石护渠的方式,以达到渠道的坚固性。 渠道施工 三.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现浇砼沟渠施工前,应根据有关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由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施工战线长,施工地点分散,渠道的布设因灌区地形条件不同而各异,施工前应合理确定施工管理机构位置,确定料场和拌合场地,对施工工地进行合理的布置,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熟悉施工图纸,对坡降及标高应

控制好 2. 材料机械准备 计划投入人力20 人,挖掘机一台,搅拌机一台,载重汽车两辆。对施工所需设备进行检测和测试运行,如果不符合要求,应予以更换和调整。施工用水泥,砂,石子应符合标准。还应做好永久性和必要的临时性交通道路建设,为现浇砼沟渠衬砌创条件。并且施工用机械应准备到位。 3. 协调工作由于本工程位于村庄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障碍物,因此要与村民做好协商工作,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尽量满足群众要求,干出美观,坚固,利用率高的,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四.渠道施工工艺及方法1. 清淤及土方回填 填方渠道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①清基,清除渠床内杂草、影响施工的树木、砖瓦块、冻土、表面虚土、腐殖质及隐藏的砖石等。②回填土应采取就近取用,减少拉运费用,并将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16~20 之间。若回填土比较干燥,应采用洒水的方法调节回填土的含水量,若含水量较大,应采用排水、晾晒、换土等方法,将含水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③夯填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式,选用施工机械。④回填夯实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0~30cm 以内,分层夯实不得少于4 遍,应杜绝漏夯、虚土层、橡皮土等现象发生,夯实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55t/m3 。一次回填夯实工作面不小于100m,渠道内侧应预留20~50cm的削坡量。回填夯实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2. 开挖削模 人工回填土, 进行机械夯实完工后,用人工开挖,开挖前放好开挖线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