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设计

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设计
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设计

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

谭亚平

(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

温度采集显示及报警系统是一个应用于需要对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报警的系统,实现了对温度进行精准采集显示和越限声光报警的功能。以方便系统使用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前温度安全状况,使相应地区场所的安全得到保证。

本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测温元件,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再把处理后的温度数据送到LED上显示出来。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温功能和越限声光报警功能。本论文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给出了软件流程框图,编写了相关的软件程序,并记录了仿真与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温度报警;单片机(AT89C52);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Keil C51 Digital Thermomet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Based on

AT89C52

TanYaPing

(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display and alarm system is used a need for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alarm system to achieve accurat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of the more limited display and sound and light alarm function. With convenient system us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security situation,it make corresponding regional sites safety guaranteed.

The system uses AT89C52-SCM as 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 and adopt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s the temperature component.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collects temperature signals and sends them to SCM for dealing with, then SCM transfers the processed temperature data to LED for dispalying which can realize the fast and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unction and the more limited sound and light alarm function. This thesis has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hardware, procided the software flow diagram,compiled the related software program,and recorded the simulation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Keywords:Temperature Alarm;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AT89C52);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s applications DS18B20; Keil C5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AT89C52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主要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引脚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DS18B20 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DS18B20性能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DS18B20内部结构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DS18B20的通信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复位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时钟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底层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指令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仿真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 源程序 (16)

附件2 元器件清单 (22)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数量高居各种传感器之首。近百年来,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3)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温度传感器发展的新趋势进入21世纪后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例如:提高测温精度和分辨力;增加测试功能;总线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单片测温系统等。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直接输出数字量,精度高,电路简单,只需要模拟DS18B20的读写时序,根据DS18B20的协议读取转换的温度[2]。

本设计使用了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新一代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具有独特的单总线接口方式,即允许在一条信号线上挂接数十甚至上百个数字式传感器,从而使测温装置与各传感器的接口变得十分简单,克服了模拟式传感器与微机接口时需要的A/D转换器及其它复杂外围电路的缺点。工作时由控制信号进行具体测量点识别,这使得布线工作大大简化,可以方便地构成多传感器测量网络。此外,与传统的热敏电阻传感器相比,DS18B20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所以,相对于传统温度传感器而言,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经济性、灵活性、抗干扰性和精确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2.1 总体设计

本方案设计的系统模块由单片机系统、温度传感器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其总体架构如图2.1。

图2.1系统结构图

该系统可以实时地显示当前环境的温度。系统是以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在开始运行它时主机先发送初始化命令使设备启动,再发送温度转换命令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把测得的模拟温度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供单片机采集。同时,显示器上显示出目前环境的实际温度,当温度低与或高与设定的温度,系统会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

2.2AT89C52简介

2.2.1 性能特点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1000次擦写周期、全静态操作:0Hz~33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32个可编程I/O 口线、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八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掉电后中断可唤醒、看门狗定时器、双数据指针、掉电标识符[4]。片内有4KB可在线重复编程的快闪擦写存储器;存储数据保存时间为10年;宽工作电压范围:VCC可为2.7V到6V ;全静态工作:可从0Hz至16MHz ;程序存储器具有3级加密保护;128*8位内部RAM ;32条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结构具有5个中断源和2个优先级,可编程全双工串行通道,空闲状态维持低功耗和掉电状态保存存储内容。

2.2.2 引脚介绍

AT89C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5]。AT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8 位微控制器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 AT89S52。AT89C52引脚如图2.2所示:

图2.2 AT89C52引脚图

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

个TTL逻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

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2 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

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

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

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

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使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O(外中断0)

P3.3 INT1(外中断1)

P3.4 TO(定时/计数器0)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此外,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存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2.3 DS18B20 介绍

2.3.1 DS18B20性能特点

采用单总线技术,与单片机通信只需要一根I/O线,在一根线上可以挂接多个DS18B20。每只DS18B20具有一个独有的,不可修改的64位序列号,根据序列号访问地应的器件。低压供电,电源范围从3~5V,可以本地供电,也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上窃取电源(寄生电源方式)。测温范围为-55℃~+125℃,在-10℃~85℃范围内误差为±0.5℃。可编辑数据为9~12位,转换12位温度时间为750ms(最大)。用户可自设定报警上下限温度。报警搜索命令可识别和寻址哪个器件的温度超出预定值。DS18B20的分辩率由用户通过EEPROM设置为9~12位。DS18B20可将检测到温度值直接转化为数字量,并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与主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7]。

2.3.2 DS18B20内部结构及功能

DS18B20的内部结构如下图2.3所示,主要包括:寄生电源,温度传感器,64位ROM和单总线接口,存放中间数据的高速暂存器RAM,用于存储用户设定温度上下限值的TH和TL触发器,存储与控制逻辑,8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发生器等7部分

图2.3 DS18B20内部结构

温度和数字量的关系如图2.4所示,ROM\RAM操作命令如表2.1\2.2所示。

图2.4 温度和数字量的关系

各字节在ROM\RAM中的设置如表2.3所示,温度配置寄存器如表2.4所示,

分辨率设置如表2.5所示。

表2.3 各字节在ROM\RAM中的设置

表2.4 温度配置寄存器

表2.5分辩率设置

2.3.3 DS18B20的通信协议

DS18B20采用严格的单总线通信协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该协议定义了几种信号类型:复位脉冲、应答脉冲、写0、写1、读0和读1。除了应答脉冲所有这些信号都由主机发出同步信号。总线上传输的所有数据和命令都是以字节的低位在前。

1. 初始化序列:复位脉冲和应答脉冲

在初始化过程中,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至少480μs,以产生复位脉冲(TX)。然后主机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RX)模式。当总线被释放后,5kΩ的上拉电阻将单总线拉高。DS18B20检测到这个上升沿后,延时15μs~60μs,通过拉低总线

60μs~240μs产生应答脉冲。初始化波形如图2.5所示。

图 2.5 初始化脉冲

2. 读和写时序

在写时序期间,主机向DS18B20写入指令;而在读时序期间,主机读入来自DS18B20的指令。在每一个时序,总线只能传输一位数据。读/写时序如图2.6所示。

(1) 写时序

存在两种写时序:“写1”和“写0”。主机在写1时序向DS18B20写入逻辑1,而在写0时序向DS18B20写入逻辑0。所有写时序至少需要60μs,且在两次写时序之间至少需要1μs的恢复时间。两种写时序均以主机拉低总线开始。

在写时序开始后的15μs~60μs期间,DS18B20采样总线的状态。如果总线为高电平,则逻辑1被写入DS18B20;如果总线为低电平,则逻辑0被写入DS18B20。

(2) 读时序

图2.6 DS18B20读/写时序图

DS18B20只能在主机发出读时序时才能向主机传送数据。所以主机在发出读数据命令后,必须马上产生读时序,以便DS18B20能够传送数据。所有读时序至少60μs,且在两次独立的读时序之间至少需要1μs的恢复时间。

每次读时序由主机发起,拉低总线至少1μs。在主机发起读时序之后,

DS18B20开始在总线上传送1或0。若DS18B20发送1,则保持总线为高电平;若发送0,则拉低总线。当传送0时,DS18B20在该时序结束时释放总线,再由上拉电阻将总线拉回空闲高电平状态。DS18B20发出的数据在读时序下降沿起始后的15μs内有效,因此主机必须在读时序开始后的15μs内释放总线,并且采样总线状态。

DS18B20 在使用时,一般都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数据采集。只需将DS18B20 信号线与单片机1 位I/O线相连,且单片机的1 位I/O 线可挂接多个DS18B20 ,就可实现单点或多点温度检测[8]。

2.4 复位电路设计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电容在上接高电平,电阻在下接地,中间为RST。这种复

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电时,电容两端相当于是短路,于是RST引脚上为高电

平,然后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RST端电压慢慢下降,降到一定程序,即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9]。复位电路如图2.7所示。

图2.7复位电路

2.5 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电路作用:单片机外部必须接上振荡器(也可以是内部振荡器),其提供的高频脉冲经过分频处理后,成为单片机内部时钟信号,作为片内各部件协调工作的控制信号。如果没有时钟信号,触发器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单片机内部的所有电路在完成一个任务后将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而不能再继续进行其它任何工作了。时钟电路如图2.8所示:

图2.8时钟电路

2.6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原理图如下图2.9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4位共阴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温度显示[10]

图2.9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及主程序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主程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系统通电后首先初始化系统,依次完成温度采集、温度处理、数据显示等三项功能。温度采集部分主要完成温度数据采集任务;温度处理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数据;数据显示部分主要实现温度数据的显示,显示方式为固定显示。系统软件主流程图如3.1所示:

图3.1 系统软件总流程图

3.2 底层基本操作

初始化:初始化是DSl8B20 的底层基本操作之一。通过单线总线进行的所有操作都从一个初始化序列开始。初始化序列包括一个由CPU 发出的复位脉冲及其后由DS18B20 发出的存在脉冲。存在脉冲让CPU 知道DS18B20 在总线上且已做好操作准备。

数据写:数据写是DS18B20的底层基本操作之一,所有的指令、数据发送均由该操作完成。DS18B20的写操作都是逐位进行的,因此,采用C5l中的位右移操作来实现。

数据读:数据读是DS18B20的底层基本操作之一,温度值和其它状态信息的传回均由该操作完成。

3.3 指令操作

DSl8B20提供了一系列指令来控制传感器的工作。下面只简单介绍本系统所用到的最基本的几条。

1. Skip ROM [CCH]

用于1条I/O总线上只挂1个DS18B20的情况,使DS18B20跳过多个传感器的识别过程。如果一条I/O总线上挂了不止1个传感器,总线上就会发生数据冲突。

2. Convert T [44H]

启动一次温度转换过程。温度转换命令被执行后,DS18B20保持等待状态。

3. Read Scratchpad [BEH]

用于读取暂存器的内容。温度转换的结果和其它状态信息均以此命令读出。读取将从字节0开始,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字节8读完。如果不想读完所有字节,控制器可以在任何时间发出复位命令来中止读取。

3.4 仿真结果

本论文设计在Proteus上仿真实现了所需要求,仿真结果如图3.2、图3.3所示

图3.2 仿真实验图

图3.3 仿真实验图

总结

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语法错误,经过细心修改得以纠正。但是,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之后,发现串口显示模块一直显示“127.5”,经过推断得知,读取的温度值为全“1”,出现这个问题,全是因为DS18B20有严格的时序和通信协议,在每次读取温度数据时,都有其严格的时序要求,经过检查,发现程序中有一个地方少加了一个1毫秒左右的延时,按照DS18B20的时序原理,把忘记加的延时加上之后,就可以让单片机读取传感器的温度值了。

此次数字温度计设计,让我学会了规范化程序的编写、程序调试的各种方法以及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程序的优化是多么重要。要想编写出一个系统的程序,就必须十分清楚硬件电路中所用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它们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这次设计中所用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它的时序要求十分严格,由于它是采用单总线结构的输入输出方法,它的时序中所用到的延时必然很关键,时间过长了会使整个温度计的反应时间变慢,延时时间过短会使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本课题的重点、难点是:(1)初步接触温度传感器,要对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应用等各方面从头开始琢磨;(2)了解并掌握了传感器的基本理论知识,更深入的掌握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和PC编程控制。为以后从事单片机软硬件产品的设计开发、PC软件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树立了独立从事产品研发的信心,并在这种能力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陈跃东.DS18B20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8(4):34-38.

[2] 周月霞,孙传友.DSl8B20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J].传感器世界杂志,2001.12(3):25-29.

[3] 魏英智.DSl8B20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46(3):92-93.

[4] 谢维成,杨加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亮,侯国锐.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 张粤,倪伟.DSISB20在分布式测温系统中的应用[J].淮阴工学报,2002.11(5):57-59.

[7] 藏荣,游风荷,周景霞.由单片机和多片DS1820组成的多点电温度测控系统[J].国外电子元器

件,2002(1):60-62.

[8] 况荣华,容太平.I2C总线在单片机上的实现[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6):46-49.

[9] 陈世利等.SP1串行Flash在数据存储系统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10):20-23.

[10] 邓建华.可缩程看门狗监控EEPROM芯片[J],电子世界,2001(5):31-32.

[11]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1996.

[12] 吴江,陈尚松.单总线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1999(9).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用LC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可以用于温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关键词】关键词1温度计;关键词2单片机;关键词3数字控制;关键词4DS162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前言 (3) 1.2 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3) 1.3 总体设计框图 (3)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主要芯片介绍 (5) 2.1.1 AT89C51的介绍 (5) 2.1.2 AT89C51各引脚功能介绍 (5) 2.2 温度传感器 (7) 2.2.1 DS1620介绍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主程序流程图 (11) 3.4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3) 3.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流程图 (13) 第四章 Proteus仿真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Proteus软件介绍 (15) 4.2 Proteus界面介绍 (16) 4.2.1 原理图编辑窗口 (18) 4.2.2 预览窗口 (23) 4.2.3 模型选择工具栏 (31) 4.2.4 元件列表 (35) 4.2.5 方向工具栏 (37) 4.2.6 仿真工具栏 (38) 4.3 本次设计仿真过程 (39) 4.3.1 创建原理图 (40) 设计总结 (50)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9) 致谢 (62) 附录 (72)

LM35数字温度计(最新)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以所学EDA课程内容为核心,结合LM35温度传感器,及A/D转换器等内容,设计所需的测温系统。 所设计的温度计的额定温度范围为-55℃—155℃,程序设计部分可利用所学二十四进制计数器进行改编。对于其他辅助设备,A/D转换器等内容等需查阅资料,对符合要求的型号进行筛选,选出符合条件且最经济适用的部分。确定其精度大小,适用范围及在整个系统中的连接设置。 将EDA技术应用于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可极大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且节约设计成本。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目录 1.LM35温度传感器测温系统摘要………………………… 2.绪论——整个课程设计的思路…………………………… 3.Protel99绘图过程………………………………………… 4.LM35温度传感器介绍…………………………………… 5.主要芯片及程序…………………………………………… 6.技术总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摘要 现在EDA技术是电子设计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电路设计的全程自动化,将EDA技术应用于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可极大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节约设计成本,减少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次课程设计以EDA技术为主体,辅助学习传感器原理,A/D转换器原理,设计LM35温度传感器测温系统,运用LM35为温度传感器收集信号,因为用计算机来构建数据采集系统时看,利用温度传感器的敏感特性,去检测周围的温度,所经采集的温度信号时连续的信号,而计算机能处理不连续变化的信号,因此必须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处理,所以再利用A/D转换器将收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再利用显示电路把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本次设计将介绍EP2C5Q208C8芯片,温度传感器LM35及AD521芯片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及利用protel99画图的简要过程。 绪论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对常规数字温度计设计。LM35温度传感器测温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在各类民用控制,工业控制以及航空航天技术方面,温度测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小型、低功耗、可靠性高、低成本的LM35温度传感器便得以备受关注,利用LM35为温度传感器,去收集周围环境的温度信号即可。因为所采集的温度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而只要功能芯片EP2C5Q208C8能处理不连续的信号,因此,必须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放大相应的倍数,才能送给主芯片进行处理,再利用显示电路把转换后的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对于显示电路的连接必须注意只能与能满足其需要的特定I/O口连接看,否则可能会导致显示的数值出现异常。 一.Protel 99 SE 绘图过程 设置原理图设计环境,设计环境对画原理图人影响很大,在画原理图之前,应该把设计环境设置好,工作环境是使用DESIGN/OPTIONS和TOOL/PREFERENCE菜单进行的,画原理图环境的设置主要包括图纸大小,捕捉栅格,电气栅格,模板设置等。 A.放置元件。将电气和电子元件放置到图纸上,一般情况下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在元件库中都可以找到,只需要将元件从元件 库中取出,放置在图上,但由于本次设计中有一些新元件,故还要自己画元件。 B.画元件图。1、首先选择菜单FILE/NEW,然后在出现的窗口选择SCHEMA TIC LIBRARY DOCUMEN T图标建立一个元件 库,该库的缺省名为SCHLIBL.LIB;在设计管理器窗口中双击该元件库,这就进入了画元件图窗口,在元件管理器窗口,可以看到已经给元件取了个缺省名COMPONENT_ 。2、进入编辑窗口后使用page up键将窗口放大,放大到能清楚地看到可视栅格。3、然后使用绘图工具箱中的工具依次绘出所需使用的元件,如LM35、芯片ADC0809、芯片EP2C5Q208C8、

数字温度计设计

数字温度计 摘要:温度计在实际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该设计是数字温度计,首先是对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然后通过控制LM35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为电压的变化,其次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量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所需要的电压;再通过TC7107将模拟的电压转化为数字量后直接驱动数码管LED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最后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构建了数字温度计仿真电路图,仿真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形式传递,最终通过3位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关键词:温度计;电路设计;仿真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1) 3 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2) 3.1传感器 (2) 3.2放大系统 (2) 3.3 A/D转换器及数字显示 (4) 4 总电路设计及其仿真调试过程 (6) 4.1总电路设计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7) 5 结论与心得 (9) 6 参考文献 (11)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温度计是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仪表。本课题要求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具体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1度。 (3)3位LED数码管显示。 掌握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时域和频域分析与计算方法; (2)掌握线性系统的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一二阶最佳参数、PID等校正方法;(3)掌握MATLAB线性系统性能分析、校正设计与检验的基本方法。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然后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需要的电压;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的电压转换为数字量后驱动数码管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 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传感器放大系统A/D转换显示 图2-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 由设计任务与要求可知道,本设计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传感器、放大系统、模数转换器以及显示部分。经过分析,传感器可以选择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做好是在某参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比如用温敏晶体管构成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等;放大系统可以由集成运放组成或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需要选择有LED 驱动显示功能的,而可供选择的参考元件有ICL7107,ICL7106,MC14433等;显示部分用3位LED数码管显示。 方案一:用一个热敏电阻,通过热敏电阻把温度转化为电压,再得到每一度热敏电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仿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综述 设计项目数字温度计 任课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基于AT89C51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的检测、控制应用于许多行业,数字温度计就是其中一例,它的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温度测量大多使用热敏电阻,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课题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DS18B20来实现测温,用LCD液晶显示器来实现温度显示。 温度测量范围为0~119℃,精确度0.1℃。可以手动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值,当温度超出所设报警值时将发出报警鸣叫声,并显示温度值,该温度计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领域。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DS18B20;AT89C51; LCD1602 一、绪论 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数字温度计与传统温度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测量范围广、体积小、功耗低、显示直观等特点。该设计使用AT89C51,DS18B20以及通用液晶显示屏1602LCD等。通过本次设计能够更加了解数字温度计工作原理和熟悉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以后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温度计主要运用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如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粮食存储等领域。温度是表征其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比如:发电厂锅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要点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屈鹏 学号1141201112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海娜 2013年12月17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屈鹏学号1141201112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设计时间2013.12.9—2013.12.20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号121202306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408、409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已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并要求能设计出完整的电路或产品,从而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如下: 1、温度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2度。 3、三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方案选择与论证。④方案的原理框图,系统电路图,以及运行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⑤必须用proteus或其它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⑥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3 学号:6100311096 学生姓名:李超红 起讫日期:6月19日——7月2日 指导教师:郑朝丹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内容摘要: 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可以测量电信以外,还可以用于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单片机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是在一块半导体的芯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RAM,ROM,及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这种芯片称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使它迅速的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单片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小系统的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办公自动化用品,机器人,儿童玩具,航天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 系统,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易于读数。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 任意设定报警温度并可查询最近的10个温度值,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基于热敏电阻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1) 4 电路设计 (2) 4.1 温度测量电路 (3)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4.3 LED数码显示电路 (8) 5 系统软件设计 (9) 6 系统调试 (9) 7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5) 附录3:实物图 (16) 附录4:源程序 (17)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2)了解使用单片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会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 (3)学习单片机仿真、调试、测试、故障查找和排除的方法、技巧; (4)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5)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采用LED 数码管显示温度; (2)测量温度范围为-10℃~110℃; (3)测量精度误差小于0.5℃。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方案一:本方案主要是在温度检测部分利用了一款新型的温度检测芯片DS18B20,这个芯片大大简化了温度检测模块的设计,它无需A/D 转换,可直接将测得的温度值以二进制形式输出。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DS18B20是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新型温度检测器件,它是单片结构,无需外加A/D 即可输出数字量,通讯采用单线制,同时该通讯线还可兼作电源线,即具有寄生电源模式。它具有体积小、精度易保证、无需标定等特点,特别适合与单片机合用构成智能温度检测及控 制系统。 图3-1 方案一系统框图 单片机 最小系统 数码 显示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简易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唐山学院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数字温度计 系 (部)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 年 1 月 2 日至 1 月 6 日共 1 周 2017年1月4日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1.方案论证 0 2.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构成 (1) 2.2器件选择 (1) 2.2.1 AT89C51概述 (1) 2.2.2 AT89C51引脚功能 (3) 2.2.3复位电路的设计 (4) 2.3数字温度传感器 (5) 2.3.1 DS1621的技术指标 (5) 2.3.2 DS1621的工作原理 (6) 2.4 单片机和DS1621接口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七段LED数码显示电路 (7) 3.系统软件设计 (9) 3.1 编程语言选择 (9) 3.2 主程序的设计 (9) 3.3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10) 3.4 温度计算模块设计 (10) 3.5 串行总线编程 (11) 4.软硬件调试结果分析 (12) 5.设计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4) 附录A 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 (15)

1.方案论证 该系统可以使用方案一:热敏电阻;方案二:数字温度芯片DS1621实现。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621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621 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621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这样,测温系统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体积也不大。采用51 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 控制工作,还可以与PC 机通信上传数据,另外AT89S51 在工业控制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编程技术及外围功能电路的配合使用都很成熟。 该系统利用AT89C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DS1621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该系统扩展性非常强,它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时钟芯片DS1302以获取时间数据,在数据处理同时显示时间,并可以利用AT24C16芯片作为存储器件,以此来对某些时间点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利用键盘来进行调时和温度查询,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的RS232接口进行串口通信,方便的采集和整理时间温度数据。故采用了方案二。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621,用5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图1-1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Word版

2008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班级:08高职机电二班 学号:012243552274 姓名: 1235 指导教师: 55464 2011年4月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学生姓名: 4 学号:4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4 指导教师: 4 完成日期:4

摘要 在一些温控系统电路中,广泛采用的是通过热电偶、热电阻或PN结测温电路经过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转换成A/D转换器能接收的模拟量,再经过采样/保持电路进行A /D转换,最终送入单片机及其相应的外围电路,完成监控。但是由于传统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复杂、易受干扰、不易控制且精度不高。本文介绍单片机结合DS18B20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因此,本系统用一种新型的可编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不需复杂的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能直接与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方便、精度高,可根据不同需要用于各种场合。 关键词:单片机,AT89S51,MAX232,传感器DS18B20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绪论.. (1) 1.1 单片机概述 (1) 1.2 选题背景及设计意义 (2) 1.3设计方案论证 (3) 第二章硬件设计 (5) 2.1硬件电路的设计 (5) 2.2各元器件介绍 (12)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7) 3.1设计流程图 (17) 3.2汇编语言程序 (21) 第四章调试 (34) 4.1终合调试 (34)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数字温度计设计总结报告

数字温度计(A2题)设计与总结报告专科组:春梁福鑫钟才莉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设计在参阅了大量前人设计的数字温度计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DS1302时钟芯片构建了一个数字温度计。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当测量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启动蜂鸣器和指示灯报警,可以显示当前测量日期、时间、温度,可调整显示日期、时间和星期。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控制;数字温度计;DS18B20;DS1302;报警 前言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2,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以及使用时钟芯片DS1302测实时时钟,用一块低功耗的RT1602C液晶显示器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和时间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本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而硬件电路又大体可分为单片机小系统电路、测温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声光报警电路、语音报读电路、LED显示电路及电源电路,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将会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详细介绍;程序的设计使用C语言编程,利用Keil 软件对其编译和仿真,详细的设计算法将会在程序设计部分详细介绍。 一、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架图 此设计方案是由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单稳态定时电路、计数电路、译码与LED数码管显示电路等组成的。但其测温围较小,电路设计也比较繁琐。 方案三: 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因此我们改用一种智能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围-55℃~+125℃,分辨率最大可达0.0625℃。此传感器,可以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3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从以上三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三,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三。 二、系统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

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设计

基于AT89C52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 谭亚平 (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 温度采集显示及报警系统是一个应用于需要对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报警的系统,实现了对温度进行精准采集显示和越限声光报警的功能。以方便系统使用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前温度安全状况,使相应地区场所的安全得到保证。 本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测温元件,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再把处理后的温度数据送到LED上显示出来。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温功能和越限声光报警功能。本论文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给出了软件流程框图,编写了相关的软件程序,并记录了仿真与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温度报警;单片机(AT89C52);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Keil C51 Digital Thermomet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Based on AT89C52 TanYaPing (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display and alarm system is used a need for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alarm system to achieve accurat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of the more limited display and sound and light alarm function. With convenient system us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security situation,it make corresponding regional sites safety guaranteed. The system uses AT89C52-SCM as 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 and adopt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s the temperature component.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collects temperature signals and sends them to SCM for dealing with, then SCM transfers the processed temperature data to LED for dispalying which can realize the fast and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unction and the more limited sound and light alarm function. This thesis has

基于新型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第25卷 第8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Vol. 25 No. 8 2011年8月 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 · 741 · 本文于2011年7月收到。 DOI: 10.3724/SP.J.1187.2011.00741 基于新型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胡鸿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桂林 541004) 摘 要: 温度测量通常采用温度-电压转换的原理实现, 测量的分辨率和精度受到A/D 转换器精度和价格的极大限制。本文在低成本的前提下, 采用温度-频率转换的原理设计了新型的数字温度计。温度计采用NTC 热敏电阻与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 振荡器输出脉冲的频率随温度变化, 通过测量振荡频率间接测量温度值, 并利用高精度温度计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校正, 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分辨率≤0.1℃, 测量误差≤0.2℃,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数字温度计;温度-频率转换;DS18B20;热敏电阻 中图分类号: TP216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 460.4030 Design of digital thermometer based on novel temperature sensor Hu Hongzhi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emperature-voltage conversion is used 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ually, but the resolution and precision are limited by the precision and price of A/D converter. Therefore, a digital thermomet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mperature-frequency conversion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which making up of NTC thermosensitive resistance and NE555, the frequency of output pulse changes with the temperature which then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by measuring the frequency. Furthermore, a high precision thermometer is utilized to achieve the non-linear cor-rection. The test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thermometer is equal or less than 0.1℃, while the measure-ment error is equal or less than 0.2℃ in the range of 0~100℃℃. Keywords: digital thermometer; temperature-frequency conversion; DS18B20; thermosensitive resistance 1 引 言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是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1]。 温度是最难于准确测量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它不能像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那样可直接测量, 但物质的物理特性都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如尺寸、体积、电导率、热电势、辐射功率等都随着温度的不同而改变, 所以可通过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温度。 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温度-电压转换的方法间接测量温度, 如果要提高测量分辨率和精度, 必须采用昂贵的高精度A/D 转换器。本文为了低成本的实现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采用温度-频率转换的原理设计了数字温度计, 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实现 了温度的精确测量,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测量实质上都是根据温度与某个宏观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其进行定标,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常用的温度测量方法, 主要是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或铂电阻等温度传感器作为感温器件, 通过测量传感器两端的电势差, 间接测量温度值[1-7]。 电压和频率是2个容易测量的物理量, 电压的测量依赖于高精度的A/D 转换器; 而频率测量方法简单可靠, 目前可以实现的测量精度大大高于电压测量的精度。同时, A/D 的输入电压范围有限, 而频率测量范围相当宽, 因此通过测量频率间接测量温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简易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高精度数字式温度计采用了由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具有独特的单线总线接口方式。本毕业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以及在温度测量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温度计具有接口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DS18B20 温度传感器STC89C51

目录 第一章绪论3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 1.2 国外的现状3 1.3 设计的目的4 1.4 设计实现的目标4 1.5 数字温度计简介5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个行业。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温度是工业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然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本系统所使用的加热器件是电炉丝,功率为三千瓦,要求温度在400~1000℃。静态控制精度为2.43℃。 本设计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进行控制。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通用性好,功能强,特别是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等独特优点,在数字、智能化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1.2 国外的现状 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仪表工

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姓名学号:张琪05200102 吕群武05200166 蔡凌志05200178 专业班级:电信1班 指导老师:余琼蓉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

成绩评定

一、课题介绍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18B20,单片机AT89S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55°C~+125°C 。在-10~+85°C 范围内,精度为±0.5°C 。18B20的精度较差为± 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 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 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阳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本设计能完成的温度测量范围是-55°C~+128°C ,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实现报警功能。 二、方案论证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方案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采用单片机8051,温度传感器采用 DS18B20,以边沿D触发器7474、移位寄存器74LS164和共阴极LED数码管为主体设计了一款简易数字式温度计实现温度显示。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单片机;传感器;DS18B2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方案 2 2.2 重要性能指标 (2) 2.3 系统主要模块方案论证与比较 (2) 2.3.1控制模块的选用 (2) 2.4 设计要求和实现的功能 (3) 3.1 主要芯片介绍 (4) 3.1.1 AT89S52的介绍 (4) 3.2 温度检测模块 (7) 3.2.1 DS18B20的简介 (7) 3.2.2 DS18B20的引脚功能 (9) 3.2.3 DS18B20的两个表格 (10) 3.2.4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1) 3.2.5 DS18B20的时序设置 (12) 3.2.6 DS18B20硬件电路设计 (13) 4.1 系统主程序 (15) 4.3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6) 4.4 显示数据子程序 (17) 4.5 系统初始化程序 (17) 4.6 温度转换段码子程序 (18) 5.1 Proteus软件介绍 (20) 5.1.2 工作界面 (21) 5.2 仿真结果图 (22) 参考文献 (2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应用到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而生活中我们用的很多电子产品都越来越轻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利用电子芯片实现的东西也越来越来越多,比如数字温度计。当然,非电子产品的常用温度计也很便宜。此次课设论文所介绍的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个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本次课设不但丰富了课余生活,还从实践中学到并了很多新知识,并从中巩固了以前的知识。 用Protel 99软件来设计制作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und)。在PCB上,布置一系列的芯片、电阻、电容等元件,通过PCB上的导线相连,构成电路,一起实现一定的功能。电路通过连接器或者插槽进行输入/输出,有时还有显示部分(如发光二极管LED、.数码显示器等)。可以说,PCB是一块连接板,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元件提供连接,为整个电路提供输入输出端口和显示,电气连接通性是PCB最重要的特性之一。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如下功能:(1)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2)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提供所要的电气特性。(3)为电动装配提供阻焊徒刑,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符和图形。 做本课题的所用到的知识是我们学过的模拟电子电路以及数字逻辑电路等,当然还用到了刚刚学过不久的单片机知识。本次课设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对数字逻辑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激起了我学好单片机的斗志。为了全面清晰的表达,本论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尽可能详细的地介绍此次设计的全过程。

1.设计务任和要求 1.1、基本范围-20℃——100℃ 1.2、精度误差小于0.5℃ 1.3、LED 数码直读显示 1.4、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功能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1.1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其中还涉及到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值的计算,感温电路比较麻烦。而且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时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的偏差。 2.1.2 方案二 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电路简单,精度高,软硬件都以实现,而且使用单片机的接口便于系统的再扩展,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费用较低,可靠性高,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系统总体设计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2.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4位LED 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