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

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

地完成高校的各项任务,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从高校的实践出发,对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素质;高校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

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

式和新方法。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

管理、后勤管理等子系统,要提高校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必须提高校工作中人的积极性,

而积极性受众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

现代管理的科学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应用于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

激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

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

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

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一般激励因素。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

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掌握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发展规律,根据不同

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教师需要的特殊性予以激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

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

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

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

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

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

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自尊需要的敏感性。教师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业绩、形象、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给

予重视。高校管理者如果对属于教师合理的自主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强加干涉,对教师业绩

给予不公正的评价,则最容易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而应用恰当的激励,使教师体验到其自

尊心受到充分的尊重,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其积极性。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

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依据这一理论满足教师正当、合理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师的培训;实行青年教师

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多做奉献;在动态的平衡中求得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措施被大多数高校

采用。

1.2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

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人有通常要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

酬的比值与一个和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有公平感;如果不相等,则有不公平感。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即,人们不仅

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

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

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

们的积极性。

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还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

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

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

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校学生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

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

息制度,早上要按时起床,整理内务、出操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动和态度的真正

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不应仅满足于此,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

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

正为范”,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注

重自身的言行,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是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的重要方法。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他的发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认

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激励其积极行为的

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群体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组织目前还基本上是以班级团支部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或教师指

定的班干部,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正式群体。此外,各种经过正式注册的社团、学生选举

或竞选产生的学生组织也属于正式群体。而在高校还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

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场所,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

和正式群体相比,具有自发形成、以感情为联系纽带、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群体意识

强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非常畅通等特性,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自卫性等。

加强对现实存在却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无论对社会或高校

而言都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对于后者则能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目标能稳定

有序地实现。基于心理学群体的理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采

用合理地利用非正式群体为学生管理服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重视非正式群体中“领袖人物”的作用、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提高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

体的向心力等办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3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

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

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

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

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

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

目标是一种刺激,心理学称为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

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