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是以洁净手术为核心,并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糸的功能区域。洁净手术部应用空气洁净技术,通过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最终达到控制微粒污染,保证手术病人生命安全的目的。

一、洁净手术室特点

1、严格的分区、科学的流程

2、净化空调,保证手术的全过程

3、气密封结构,递次的压差,有效杜绝交叉感染

4、齐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糸

二、手术部的空气调节与净化

●洁净手术部要求整个手术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能因为某个洁净手术室停开而影响整个手术部的压力梯度分部,破坏各房之间正压气流的定向流动,导致空气倒灌引起交叉感染。●空气洁净技术是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和微生物,全过程的控制感染,创造洁净微环境的有效手段。

三、分类和洁净作用原理洁净手术室根据气流的组织流向分二类即

1、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

2、乱流洁净手术室。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空气通过高效的过滤器和静压箱均压匀流作用后,垂直送入手术室。自送风口至两侧坒的回风口,气流流经的途中断面流速均匀,特别是工作区內流线单向平行,没有涡流。洁净空气似空气活塞般将室内污染空气从回风口推出,使手术室始终保持洁净状态。

●乱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气流从天花板送风口垂直送入,迅速向下方及四周扩散、混合,同时将等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使室内污染空气不断得到稀释,直至达到空气洁净平衡状态。

四、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的洁净程度是以含尘浓度來衡量的,含尘浓度越高则洁净度越低,反之则越高。空气洁净手术室指空气洁净度不低于十万级的手术室。根据每立方米中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四种。其中,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1、1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0.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3)

2、1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

3)

3、1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0个/L(10个/ft 3)

4、10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0个/L(10个/ft3)—3500个/L(10个/ft

3) (注1f t3=0.0283m3)

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

级别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手术

百级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器官移植、脑外科、

心脏外科、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

手术

千级标准洁净手术室Ⅱ胸外、整形外科、肝胆胰外科、

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

口无菌手术

万级一般洁净手术室Ⅲ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

妇产科、沁尿外科手术

十万级准洁净手术室Ⅳ肛肠外科、门诊、急诊、污染类

手术

?洁净度5级?洁净度100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

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

?洁净度6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

/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 粒/m3(0.3 粒/L)

?洁净度1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

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300粒/m3(0.3粒/L)

?洁净度7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

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 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3(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 粒/m3(3粒/L)?洁净度10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粒/m3(35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

?洁净度8级环

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 3520000 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 粒/m3(29 粒/L)

?洁净度100000级大于等于0.5

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

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粒/m3(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0粒/L) ?洁净度8.5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 粒/m3(92 粒/L)

?洁净度300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0粒/

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 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粒/m3(90粒/L) . .

洁净手术室建设施工要求

一、洁净手术室建筑环境要求 1、新建洁净手术部应避开污染源。 2、洁净手术部不宜设在首层和高层建筑的顶层。 3、洁净手术部应独立成区,并宜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外科重症护理单元临近,宜与有关的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输血科等联系便捷。 二、洁净手术室平面布置 1、新建工程的建筑柱网布置应满足洁净手术室用房要求和回风夹墙布置要求。 2、洁净手术部平面必须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联络必须设缓冲室或传递窗。 3、洁净区内手术室宜相对集中布置。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应处于干扰最小的区域。 4、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洁净区走廊应在手术室前单走廊、手术室前后双走廊、纵横多走廊、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等形式中选用应符合洁净手术部卫生学要求,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手术室围护结构的设计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面积。

5、负压手术室和感染手术室在出入口处都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负压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 6、更衣区的淋浴和卫生间应相对封闭,并不应设于更衣室后部。 7、当人、物用电梯设在洁净区,电梯井与非洁净区相通时,电梯出口处必须设缓冲室。 8、在人流通道上不应设空气吹淋室。 9、换车间内非洁净和洁净两区宜分别设存车区;洁车所在区域应属于洁净区,并应作为缓冲室。 10、缓冲室应有空气洁净度级别,并与高级别一侧同级,最高达到6级。应设定与邻室间的气流方向。缓冲室面积不应小于3m,缓冲室可兼作他用。 11、每2间~4间洁净手术室应单独设立1间刷手间,刷手间不应设门;当刷手池设在洁净走廊上时,应不影响交通和环境卫生。 12、洁净手术部不宜有抗震缝、伸缩缝等穿越,当需穿越时,应用止水带封闭。洁净手术室内不应有抗震缝、伸缩缝穿越。

医院手术室基本知识

1、手术室出入路线怎样布局? 答:手术室应设有三条出入路线,一为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二为伤病人出入路线,三为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尽量做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手术室的三区怎样划分? 答:(1)非限制区(污染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2)半限制区(清洁区)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涤室、恢复室、手术间外走廊等。(3)限制区(无菌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贮存间、手术间内走廊等。 3、洁净手术室的级别怎样划分? 答:根据每立方米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5μm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四种。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4、手术间的的温度与湿度是多少? 答:手术间的温度应维持20℃~24℃,湿度应在50%~60%。 5、如何做好手术间的门户管制? 答: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外走廊的门户。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6、怎样做好洁污控制? 答: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接台手术人员在2台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2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拭消毒,包括湿拭地面。 7、何谓无菌手术? 答:包括甲状腺手术、脾切除、疝修补、非开放性骨折、心脏手术等。这类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无菌手术也称一级切口手术。 8、何谓污染手术? 答:包括肺、胃肠和阑尾部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这类手术也称二级切口手术。 9、何谓有菌手术? 答:包括脓肿切开和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己有感染形成,这类手术也称感染手术。 10、何谓甲级切口愈合? 答: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11、何谓乙级切口愈合? 答: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的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过一般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

医院洁净手术部筑技术规范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5.1 建筑环境 5.1.1 以某城市为例,最多风向是冬天的西北风,次多是夏天的东南风,在这两个方向都不能设洁净区。而东风频率最小,则它的对面即西面就是受下风污染最小的方向,所以洁净手术部应设在最小风频东风的对面。 5.1.2 洁净手术部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应自成一区或独占一层,有利于防止其他部门人流、物流的干扰,有利于创造和保持洁净手术部的环境质量。 5.1.3 由于首层易受到污染和干扰,而高层建筑顶层又不利节能、防漏。因此在大、中型医院中,宜采用与相关部门同层或近层布置洁净手术部。在医院规模不大时宜采用独层布置。 5.2 洁净手术部平面布置 5.2.1、5.2.2 洁净手术部的具体组成是洁净手术部平面布置的依据,以洁净手术室为核心配置其他辅助用房,组合起来,既能满足功能关系及环境洁净质量要求,又是与相关部门联系方便的相对独立的医疗区。 洁净手术部必须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不同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或传递窗,以控制各不同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区域间气流交叉污染,有效防止污染气流侵入洁净区。 5.2.3 洁净手术部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是功能流程合理、洁污流线分明并便于疏散。这样做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有效地组织空气净化系统,既经济又能满足洁净质量。 洁净手术室在手术部中的平面布置方法很多,形式不少,各有利弊,但必须符合功能流程合理与洁污流线分明的原则。各医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布置形式及适当位置。 1 尽端布置——洁净手术室布置在手术部尽端干扰少,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 2 侧面布置——洁净手术室布置在辅助用房的另一侧,彼此联系方便。 3 核心布置——洁净手术室设在手术部核心位置,相互联系方便,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 4 环状布置——洁净手术室环形布置,中间设置为手术室直接服务的辅助用房,特别是无菌物料的供应用房,这样联系路线短捷,效率高。但路线组织较困难。 根据资料归纳分析,一般洁净手术部的流线组织有如下三种形式: 1 单通道布置:将手术后的污废物经就地初步消毒处理后,可进入洁净通道。 2 双通道布置:将医务人员、术前患者、洁净物品供应的洁净路线与术后的患者、器械、敷料、污物等污染路线严格分开。 3 多通道布置:当平面和面积允许时,多通道更利于分区,减少人、物流量和交叉污染。 5.2.4 在洁净手术部中不同洁净度的手术室,应使高级别的手术室处于干扰最小的区域,尽端往往是这种区域,这样有利洁净手术部的气流组织,避免交叉感染,使净化系统经济合理。 5.2.5 洁净手术室主要应控制细菌和病毒的污染。污染途径通常有如下几种: 1 空气污染——空气中细菌沉降,这一点已有空气净化系统控制; 2 自身污染——患者及工作人员自身带菌; 3 接触污染——人及带菌的器械敷料的接触。 5.2.10 刷手间宜分散布置,以便清洁手后能最短距离进入手术室,防止远距离二次污染手的外表。所以一般宜在两个手术室之间设刷手间,内有刷手池;为避免刷手后开门污染,不应设门,因此,也可设在走廊侧墙处。 5.2.11 每个洁净手术部中一般有几个或20多个手术室不等,手术结束,处理后的污物应有专用的污物集中存放处理,以避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5.2.12 洁净手术部一般不应有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穿越,主要是为了保证洁净手术部的气密性,减少污染,有利于气流组织,简化建筑构造设计,节约投资。 5.3 建筑装饰 5.3.2、5.3.3 洁净手术室必须保证建筑的洁净环境,为防止交叉感染及积灰,吊顶、墙面、地面的装饰用材要求耐磨,不起尘、易清洗、耐腐蚀。材料性质和实践表明,整体现浇水磨石仍是很好的地面材料;要求用浅色,是为了和清洗后的血液污染过的地面颜色接近。据到国外考察所见,美国医院仍有不少用瓷砖墙面,国内一些大医院也有仍用瓷砖的,效果没有问题。 5.3.4、5.3.5 在洁净手术部内为了便于清洗,避免产生污染物集聚的死角,要求踢脚与地面交界处必须为圆角,这也是《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1—90所强调的。为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要求阳角也做成圆角(但门洞上口这些地方可例外),墙上做防撞板。 5.3.6 外露的木质和石膏材料易吸湿变形、开裂、积灰、长菌、贮菌,所以要求在洁净手术室内不得使用这些材料。 5.3.7 由于技术夹层内安有净化设备并需经常更换,且有和手术室相通的机会,因此,要求夹层内干净、防尘,故其围护结构要按一定要求处理。 5.3.8 由于手术时间很长,持续挥发有机化学物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极不利;特别是有些洁净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如做试管婴儿的取卵子的手术室、在倒置显微镜和解剖显微镜下对卵子进行操作的实验室、卵

(推荐)层流手术室是洁净手术室当中的一种类型

层流手术室是洁净手术室当中的一种类型。 空气净化技术有三种分型,其中手术室空气净化分别是按气流分型、按净化空间分型这两种。 一、按气流分型 1、乱流型流线不平行、流速不均匀、方向不单一而且时有交叉回旋的气流流过工作区整个截面。 2、层流型流线平行、流速均匀、方向单一的气流流过房间工作区整个截面的洁净室。又分为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气流垂直于地面的为垂直单向流洁净室;气流平行于地面的为水平单向流洁净室。水平空气流时,手术者身体或铺巾对气流的阻挡,影响了手术区空气的洁净度;垂直空气流时,切口在手术者头部的上风向,也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而且初投资及运行费约为水平空气流的1.7倍。由于重力作用,菌尘微粒容易沉降在水平表面,但很难在垂直面上聚集,垂直表面的菌落污染为水平表面的1/25左右;当一定风速(0.3~0.4m/s)时,水平层流空气流型的含菌浓度要大于垂直层流空气流型,故垂直表面容易保持清洁。目前我国手术室多采用垂直空气流型。 3、辅流型气流流线拟向一个方向流动,性

能接近水平单向流。 4、混流型又称局部单向流,用满布比来区分。垂直流满布比<60%,水平<40%,均属于局部单向流。

二、按净化空间分型 1、全室净化采用天花板或单侧墙全部送风,使整个手术间都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度,这是一种较高级的净化方式,但由于手术野以外的区域空气洁净对手术切口感染影响不大,而全室空气净化室造价高,因而建造受到一定限制。 2、局部净化仅对手术区采用局部顶部送风或侧送风,只使手术区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度。一般认为,以手术床为中心的2.6m×1.4m的范围是手术室无菌 要求最严格的部位。因此,局部净化是我国手术室空气净化的近期发展方向。 三、按用途分型 1、工业洁净室以无生命微粒的控制为对象。主要控制无生命微粒对工作对象的污染。适用于精密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照相工业等部门。

手术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各外科临床科室: 鉴于我院手术的准时开台、手术连台、手术通知单的准时开具及术前谈话(包括术前手术谈话记录和术前麻醉谈话记录)的及时性等存在某些问题,为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及人力物力资源的节约,我院特制定本制度。 手术管理制度 1、手术通知单实名制度:手术通知单必须注明手术组所有医生的名字。 我院许多科室发出的手术通知单,手术组医生经常只写一个医生的名字,且还不一定是主刀医生。这不利于手术室事先做好接待准备。 这种现象必须终止。 2、手术通知单及时发送制度;择期手术的手术通知单,必须提前在术 前1天的11点前发送到手术室,急诊手术必须在术前1小时发送至手术室。这有利于手术室事先安排及做好各项准备。 3、及时完成术前讨论制度:择期手术的术前讨论记录必须在手术通知 单发出前完成,即先讨论再发手术通知单。急诊手术的术前讨论,必须在术前完成,讨论前允许先发送手术通知单以利于手术室事先安排及做好各项准备,而讨论记录必须在术后6小时内补充完成。 4、两次术前谈话制度:Ⅲ、Ⅳ类手术,除住院医生进行术前谈话外, 主刀医生必须亲自进行再次术前谈话,即Ⅲ、Ⅳ类手术的术前谈话记录,必须有两级医生的两次谈话记录、患者及家属的两次签字。

再次术前手术谈话记录不是住院医生的术前手术谈话记录的简单重复,格式不一样,内容应包括术前诊断、拟行术式、手术目的、手术难度、术中术后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注意事项、术后继续治疗的措施等内容。(具体见附表) 5、及时术前谈话制度:择期手术的住院医生术前谈话记录必须在术前 讨论之后、手术通知单发出之前完成。主刀医生的再次术前手术谈话记录必须在手术通知单发出之后6小时之内完成,倡议此在麻醉医生查房之前完成。 6、及时术前麻醉查房制度:凡择期手术,麻醉医生必须进行术前查房, 并完成手术前麻醉谈话,术前一日下午15:00-20:00为麻醉医生术前查房时间,该段时间内患者所在科室应要求患者及家属代表必须在病房内等待,凡因患方未在病房的原因而未完成手术前麻醉谈话,手术取消。术前麻醉谈话记录必须在术前12小时前完成。7、麻醉及手术准时开台制度:麻醉必须在上午9:00准时开始,手术组 医生必须在9:30前准时到达手术室开始手术。 8、手术连台制度:为节约成本、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缩短患者等 待时间,提倡手术室和各科室采用手术连台的方式安排和进行手术,即手术一台台有序地接台连续进行,尽量不出现中间空挡现象。中午接台的麻醉和手术组医生护士,医院食堂提供免费盒饭(不再计入科室成本)。

洁净手术室的维护与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 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所以对手术中各个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 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解读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点 GB 50333—2013 医院感染管理科 doris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标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于2013年11月29日发布,并于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 术语调整 洁净用房分级、技术指标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 洁净度级别的检验 洁净用房细菌浓度的检测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总体上增加了“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一章;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验 收检查项目两个规范性附录;并将原规范第8章医用气体、给水排水、配电拆为三章,即第9章医用气体,第10章给水排水和第11章电气。 2.洁净手术部用房“宜适用范围”改为“参考手术”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 3.对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4.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 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求,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5.净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 手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中送风面积的条件;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合的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6.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7.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 8.消防部分增加了设避难间的要求。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是以洁净手术为核心,并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糸的功能区域。洁净手术部应用空气洁净技术,通过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最终达到控制微粒污染,保证手术病人生命安全的目的。 一、洁净手术室特点 1、严格的分区、科学的流程 2、净化空调,保证手术的全过程 3、气密封结构,递次的压差,有效杜绝交叉感染 4、齐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糸 二、手术部的空气调节与净化 ●洁净手术部要求整个手术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能因为某个洁净手术室停开而影响整个手术部的压力梯度分部,破坏各房之间正压气流的定向流动,导致空气倒灌引起交叉感染。●空气洁净技术是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和微生物,全过程的控制感染,创造洁净微环境的有效手段。 三、分类和洁净作用原理洁净手术室根据气流的组织流向分二类即 1、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 2、乱流洁净手术室。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空气通过高效的过滤器和静压箱均压匀流作用后,垂直送入手术室。自送风口至两侧坒的回风口,气流流经的途中断面流速均匀,特别是工作区內流线单向平行,没有涡流。洁净空气似空气活塞般将室内污染空气从回风口推出,使手术室始终保持洁净状态。 ●乱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气流从天花板送风口垂直送入,迅速向下方及四周扩散、混合,同时将等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使室内污染空气不断得到稀释,直至达到空气洁净平衡状态。 四、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的洁净程度是以含尘浓度來衡量的,含尘浓度越高则洁净度越低,反之则越高。空气洁净手术室指空气洁净度不低于十万级的手术室。根据每立方米中空气灰尘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四种。其中,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1、1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0.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3) 2、1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 3) 3、1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0个/L(10个/ft 3) 4、10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0个/L(10个/ft3)—3500个/L(10个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 问

手术室专科知识100问 1、手术室分为哪三个区? 答: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 2、手术室限制区包括哪些区域? 答:限制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手术间内走廊、无菌物品间、药品间、麻醉预备室。 3、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技术是通过哪几级过滤来控制室内尘埃含量的,分别设在哪个位置? 答: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技术是通过初、中、高效3级过滤来控制室内尘埃含量的。初级过滤设在新风口,中效过滤设在回风口,高效过滤设在送风口。 4、洁净手术室分为哪几种? 答:100级(特别洁净)、1000级(标准洁净)、10000级(一般洁净)、100000级(准洁净)。 5、我院手术室如何分级,分别适用于哪些手术? 答:6号手术间为100级,适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神经外科、全身烧伤、感染率大的手术。 5、3号手术间为1000级,适用于眼外科、整形外科、骨科、普外科中的I类手术、肝胆胰外科。 2号为10000级,适用于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除去I类手术) 1号和辅助区域为100000级,适用于门诊、急诊、感染手术。

6、手术野皮肤消毒顺序是什么?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消毒顺序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从上到下。若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消毒,则应由外向内。消毒范围以切口为中心向外20厘米。 7、颈前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8、上腹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上到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9、下腹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 10、外科刷手方法分哪3个步骤? 答:机械刷洗、擦拭水迹、手的消毒。 11、刷手的顺序是什么,时间为多少分钟? 答:顺序为:指尖—指蹼—甲沟—指缝—腕—前臂—肘部—上臂(肘关节上10厘米。上臂下1/2处),时间约3分钟。 12、铺无菌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腹部治疗巾的铺巾顺序是什么?答: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厘米,悬垂至床缘30厘米以下,至少4层。腹部治疗巾的铺巾顺序是先下后上,先对侧后同侧。 13、手术体位摆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显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14、穿针过程中要做到哪3个1/3? 答:缝线的返回线占总线的1/3,持针器夹持缝针在针尾的后1/3处,并稍向外上,持针器开口前端的1/3夹持缝针。

洁净手术部建设讲义

前言 自1966年世界上第一例空气洁净手术室在美国诞生以来,洁净手术室的配备正成为各国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医院评级考核的促进作用,近十年来,国内改建、扩建或新建的洁净手术室已近千间,涉及医院近百家。据统计全国县级医院15270所中100张床位以上的有7498家,500张床位的达788家,所以这一项技术改造和更新工作,将不断发展下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与中心供氧系统市场类似的经历,但另一方面也值得担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最早60年代对洁净手术室非常神秘、非常慎重的态度已经不同了(包括业主和承建方),使得什么人都敢搞洁净室,就好比现在各公司做中心供气系统一样,觉得没什么难度!凭经验,500张床位以下,主管用Φ22×2,60个床位以下,副管用Φ14×1.5,6张病床可用Φ8×1的支管,超过500床至1000张庆主管用Φ28×2,机组也有类似的经验,好像也不会出大问题嘛,为什么呢?我想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氧气终端压力若不够或有波动,那好办,把中心站压力适当调高一点就完全能够满足使用了!负压吸力不够,把启停真空度设高一点,最多也就机组启动频繁点,抽气时间长点嘛,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少你病人还有得用。那国内做手术室净化的秘密又在哪里呢?可以这样说,不论是中心供气或净化,其机组的选择都应有详尽的计算公式(至少都有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公式),但我们很多公司都是大致估算一下,比如根据换气次数,算出机组风量为10000m3/h,那好,我给你用15000 m3/h,怎么样?主机冷量5P,那我用6P,8P,甚至10P肯定不会有问题了(这也有点类似我们经常看到设计院设计的氧气管道Φ57×3.5一样乱来的,反正是甲方掏钱。)而做为检验,中心供气很简单,这里我不多说,而净化应该有许多硬指标,如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水、电、气等,本来净化手术室的使用工况应该是动态的,而众多公司均在测定时为静态,一测好像指标可提高几个级别,反正甲方也不甚了解,就瞒天过海。由于整个手术部为相对独立,相对密封的区域,若稍有不慎,除病人感染问题无法解决,还容易导致医

手术室管理及规章制度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记录 地点:医护办公室 授课人员:刘再娥 参加人员: 第一节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手术室是为了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的部门,不仅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建筑位置和布局,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还要有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和高效性。 1.手术室的位置 手术室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处,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靠近手术科室,方便接送病人,与监护室相邻。 2. 手术室的布局 手术清洁区附属房间包括:刷手间,无菌器械间,敷料间,仪器间,药品间,麻醉间等。手术供应区附属房间包括:更衣间,更鞋及洗浴间等。 3.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为保障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环境,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严格分开,若二者在同一手术间内连台,应先安排无菌手术。日常的空气净化,消毒可以使用层流洁净系统,地面及室内物品可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手术后的处理:物品及地面处理,可用2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布类物品可不必焚烧,用含氯做感染手术标志,送洗衣房处理,空气消毒后封闭时间30分钟,然后通风,彻底打扫卫生。 第二节手术室的物品管理 1、敷料管理 1.1手术室布类管理 1.2手术室敷料的类型 1.3常见布类与敷料的名称及用途 2、手术仪器保管制度 2.1.建立档案:每台仪器领回后,应将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 购买责任人等登记在账本上,或输入计算机管理。对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资料复印件集中保管,以便查询。 2.2.培训制度:新进仪器应请销售业务员介绍仪器性能、操作步骤、清洁消毒和 保养方法,使人人熟悉。 2.3.设操作程序卡:每台仪器制作各自的操作程序卡,挂在仪器旁,随时提供使 用操作提示。

医院洁净手术部筑技术规范细菌

医院洁净手术部筑技术 规范细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2.0.20手术区operating zone 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2.0.21周边区surrounding zone 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3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 3.0.1洁净手术部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保障条件。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都必须符合划级标准。 3.0.2洁净手术室的分级应符合表3.0.2-1的要求,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应符合表3.0.2-2的要求。 3.0.3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3.0.3-1的要求,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3.0.3-2的要求。 表3.0.3-1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注: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3.0.4根据需要与有关标准的规定,非洁净辅助用房应设置在洁净手术部的非洁净区。 3.0.5当进行传染性疾病手术或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应遵循传染病管理办法,同时应建立负压洁净手术室,或采用正负压转换形式的洁净手术室。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摘要:介绍分析《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提出一些见解及问题 关键词:医院洁净手术部规范 前言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手术部规范》)由卫生部负责主编、建设部2002年11月颁布,规范实施一年多以来,为当前大量的洁净手术部的建设、改造提供了可依之据;《手术部规范》体现了当前一些生物洁净新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的特点有两条,一是强调手术区细菌污染度的控制而非全室净化要求,二是体现了着重于净化的措施及检测的新思路。明显将生物洁净与工业洁净的要求区分开来,合理制订洁净换气次数,大大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规范存在某些条文解释模糊、个别条文规定过严,限制了设计自由度的问题。本文拟从对规范的理解应用和规范中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讨论,希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对《手术部规范》的理解应用 1.合理确定了手术部各用房等级。针对不同手术切口,规范推荐了各个级别手术室的适用手术,同时规定各级手术室的

空气洁净度级别,避免了医院对手术室盲目追求高标准空气洁净度的攀比心理,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有效减轻医院维持手术部正常运行的负担从而减少病人手术费用。工程建设中我们有时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医院建设方动辄要求设计几间Ⅰ级手术室,而没有考虑到本院手术的种类和能力是否需要如此高级别的手术室,另外对洁净手术室投资及运行费用也缺乏预先的估计。设计师应本着负责的态度根据医院规模、手术性质向建设方提出合理建议。鉴于手术部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合理确定手术室级别的重要性,本文摘录规范中表3.0.2.1~2如下,以期引起注意。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洁净手术部的基本概念 洁净手术部是以洁净手术为核心,并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糸的功能区域。洁净 手术部应用空气洁净技术,通过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最终达到 控制微粒污染,保证手术病人生命安全的目的。 一、洁净手术室特点 1、严格的分区、科学的流程 2、净化空调,保证手术的全过程 3、气密封结构,递次的压差,有效杜绝交叉感染 4、齐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糸 二、手术部的空气调节与净化 ●洁净手术部要求整个手术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能因为某个洁净手术室停开而影 响整个手术部的压力梯度分部,破坏各房之间正压气流的定向流动,导致空气倒灌引 起交叉感染。●空气洁净技术是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 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和微生物,全过程的控制感染,创造洁净微环境的有效手段。 三、分类和洁净作用原理洁净手术室根据气流的组织流向分二类即 1、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 2、乱流洁净手术室。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空气通过高效的过滤器和静压箱均压匀流作用后,垂直送入手术室。自送风口至 两侧坒的回风口,气流流经的途中断面流速均匀,特别是工作区内流线单向平行,没 有涡流。洁净空气似空气活塞般将室内污染空气从回风口推出,使手术室始终保持洁 净状态。 ●乱流洁净手术室作用原理 洁净气流从天花板送风口垂直送入,迅速向下方及四周扩散、混合,同时将等量的气 流从回风口排走,使室内污染空气不断得到稀释,直至达到空气洁净平衡状态。 四、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的洁净程度是以含尘浓度来衡量的,含尘浓度越高则洁净度越低,反之则越 高。空气洁净手术室指空气洁净度不低于十万级的手术室。根据每立方米中空气灰尘 粒子数的多少,洁净手术室可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四种。其 中,数字越高,净化级别越低。 1、1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0.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3) 2、1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个/L(10个/ft3) 3、1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个/L(10个/ft3)—350个/L(10个/ft3) 4、100000级粒径≥0.5um的尘粒数350个/L(10个/ft3)—3500个/L(10个/ft3) (注1f t3=0.0283m3) 洁净手术室分级标准 级别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手术 百级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器官移植、脑外科、心脏 外科、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 千级标准洁净手术室Ⅱ胸外、整形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 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 万级一般洁净手术室Ⅲ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 科、沁尿外科手术

手术室规划及管理制度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手术室规划及管理制度 (2008-12-01试行版) 一、手术室的设计和设备要求 (一)手术室的建筑环境与平面布局 ⑴手术室不宜设在首层和高层建筑的顶层, 环境清洁、远离污染源。 ⑵手术室应自成一区,与血库、病理科、供应室、ICU、手术科室相临近。新建手术室设计上应建立与供应室专用的洁污手术器械通道。 ⑶手术室根据功能区域和消毒隔离要求划分为无菌区(具有空气净化设施的又称为洁净区或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之间有清晰的标志。 无菌区:包括麻醉准备间、手术间(麻醉诱导间)、手术准备间、无菌物品储存间、外科手消毒区、贵重仪器房、洁净走廊等。无菌物品必须走洁净通道。 清洁区:包括药品储存间、复苏室、办公室、库房、更衣室、生活区(值班室、会议室、休息室、卫生间) 污染区:包括换鞋前区、器械清洗间、污洗间、标本存放处、医疗废物暂存处等。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无菌区(洁净区)、清洁区与污染区

三区之间应设置隔断门,通往外部的门应采用弹簧门或自动启闭门,手术间的门设置感应门。 目前未将手术器械交由供应室集中处理的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灭菌等区域的建设与布局必须符合《广东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中心)审核验收标准》。 ⑷洁净手术部内不同级别洁净手术间应按照从百级、千级、万级的顺序设置,并保证高级别洁净手术间处于干扰最小的尽端区域。 ⑸感染手术间设置:综合医院手术室必须设置一间以上的感染或急诊手术间,并有负压或正负压互换机械通气设施。其设置应近手术室洁净区或无菌区入口处或直接与室外走道相通。 ⑹外科手消毒区:至少每2~4间手术间设一外科手消毒区。尽可能设于清洁走廊内。刷手池设置非手动开关龙头。水龙头与手术间之比约为1~2:1。刷手用水标准应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宜除菌处理。有暖水供应。 ⑺手术室通道:其设计应符合功能流程短捷,人流、物流洁污分明的原则。分为无菌(洁净)通道和清洁通道。各手术间分别与无菌(洁净)通道和污物通道相通。无菌物品必须走洁净通道,运载无菌手术器械的清洁电梯出口可以设在洁净区。医务人员、患者、清洁物品尽量从清洁通道进入,术后器械、布巾、医疗废物必须打包后通过清洁走道进入污梯,污物电梯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划分及类别区分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划分及类别区分 根据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可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和三十万级五个级别。 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源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以达到被控制空间环境内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细菌数低的手术空间环境,使患者在手术时组织受到尽可能少的损伤,并大大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二次感染率,尤其是颅内手术和烧伤手术,保证患者术后能更快更好地恢复等。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 一级(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级别100级;(特别洁净) 主要用于:瓣膜置换、心脏手术、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神经外科等; 二级(Ⅱ级)标准手术室级别1000和1万;(标准洁净) 主要用于:眼外科、整形外科、非全身烧伤、骨科、普外科的Ⅰ类手术、肝胆胰外科、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三级一般洁净手术室级别10万;(一般洁净) 主要用于: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普外科(除去Ⅰ类手术)手术间、无菌室等; 四级准洁净手术室和辅助用房级别30万(一般洁净) 主要用于:门诊、急诊、感染手术、全身烧伤走廊、洗手间、麻醉预备室。 洁净度等级:百级、千级、万级尘埃粒子数标注值: 1、洁净度100级 大于等于0.5μm(尘埃粒子直径)的尘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为0。 2、洁净度1000级和万级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粒/L); 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300粒/m3(0.3粒/L)。 3、洁净度10万级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粒/m3(350粒/L); 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 4、洁净度30万级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 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粒/L)。 按手术有菌或无菌的程度,手术间可划分成以下5类: (1)Ⅰ类手术间:即无菌净化手术间,主要接受颅脑、心脏、脏器移植等手术。 (2)Ⅱ类手术间:即无菌手术间,主要接受脾切除手术、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术、眼内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等无菌手术。 (3)Ⅲ类手术间:既有菌手术间,接受胃、胆囊、肝、阑尾、肾、肺等部位的手术。 (4)Ⅳ类手术间:即感染手术间,主要接受阑尾穿孔腹膜炎手术、结核性脓肿、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 (5)Ⅴ类手术间:即特殊感染手术间,主要接受绿脓杆菌、气性坏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等感染的手术。 按不同专科,手术间又可分为普外、骨科、妇产科、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五官科等手术间。由于各专科的手术往往需要配置专门的设备及器械,因此,专科手术的手术间宜相对固定。

日间手术管理及流程

XXXX医院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

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 规范要点 GB 50333—201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标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于2013年11月29日发布,并于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 术语调整 洁净用房分级、技术指标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 洁净度级别的检验 洁净用房细菌浓度的检测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总体上增加了“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一章;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验 收检查项目两个规范性附录;并将原规范第8章医用气体、给水排水、配电拆为三章,即第9章医用气体,第10章给水排水和第11章电气。 2.洁净手术部用房“宜适用范围”改为“参考手术”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 3.对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4.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 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求,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5.净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 手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中送风面积的条件;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合的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6.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7.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 8.消防部分增加了设避难间的要求。

GB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1)

式中,P 为风机全压,Pa; t为风机的全效率,包含风机效率、电机效率和传动效率。 表8.1.11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注:新风处理增设预热盘管,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可附加0.049/(m/h);增设新风表冷器,限值附加0.068W/(m3/h)。 8.1.12净化空调系统新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防雨性能良好的新风口,新风口所在位置也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新风口后应设孔径不大于8mm的网格。 2.新风口进风净截面的速度不应大于3m/s。 3.新风口距地面或屋面应不小于2.5m,应在排气口下方,垂直方向距排气口不应小于6m ,水平方向距排气口不小于8m ,并在排气口上风侧的无污染源干扰的清净区域。 4.新风口不应设在机房内,并不应设在两墙夹角处。 5.宜安装气密性风阀。 8.1.13手术室排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手术室排风系统和辅助用房排风系统应分开设置。各手术室的排风管可单独设置,也可并联,并应和新风系统联锁。 2.正压手术室排风管上的高中效过滤器宜设在出口处,当设在室内入口处时,应在出口处设止回阀。 3.排风管出口不得设在楼板上的设备层内,应直接通向室外。 4.每间正压手术室的排风量不宜低于250m3/h,需要排除气味的手术室(如剖腹产手术室)排风量不应低于送风量的50%。其他负压房间排风量由设计确定。 8.1.14 负压手术室顶棚排风口入口处以及室内回风口入口处均必须设高效过滤器,并应在排风出口处设止回阀,回风口入口处设密闭阀。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应在部分回风口上设高效过滤器,另一部分回风口上设中效过滤器;当供应负压使用时,应关闭中效过滤

15

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的节能设计

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的节能设计 摘要:介绍了定二次回风系统在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与一次回风系统的比较,得出在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定二次回风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自控复杂程度不变的结论。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一次回风系统定二次回风系统节能分析 A. 1. 引言 随着《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和《规范》)的相继颁布实施,国内的洁净手术部空调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迅速转变设计理念的同时,也提出了多种洁净手术部的空调系统方案。《标准》和《规范》对洁净手术部空调的气流组

织规定较为详细明确,其主流区理论也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和业界的认可,存在的争论相对较少。相反,本应是较为成熟的空气处理和输送方案却存在较多争论,国内几家大的医院净化工程公司也都形成了自己鲜亮的空气处理“风格”。然而,这些方案往往都着重强调空气净化品质参数的操纵,而忽略了空气处理过程的节能设计。笔者认真分析了洁净手术部空调的要紧特点和现有的几种系统,认为在满足洁净手术部的工艺要求前提下,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过程还有专门大的节能设计空间。 B. 2. 洁净手术部空调的要紧特点 2.1 洁净手术部空调的设计参数和精度要求 受传统的工业净化空调和工艺空调要求恒温恒湿的阻碍,往往过分强调洁净手术部空调设计参数的操纵精度。然而洁净手术部空调是生物净化空调,与工业净化空调和传统的工艺空调都有专门大的区不,其工艺的要紧爱护对象是手术病人,更具体地讲是手术切口,因此对温湿度的精度要求一般并不太高,而《规范》对洁净手术部用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设计范围分不为22~25℃和35~60%。 2.2 洁净手术部的空调负荷特点 洁净手术部的热湿负荷比较稳定。从建筑的布置上来看,除清洁走廊外,洁净手术部的大部分区域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外围护结构,其室内热湿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