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展现的画面。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的所展示的画面。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

满天山路”勾画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8请你用自已的话描绘“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

场景。

9.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10“羌管悠悠霜满地”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1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

颂,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

意境。(描述画面题)

13.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画面描述)

1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里出现

的画面

15描绘“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的画面。

16.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画面

17.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18.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

观场面。

19.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壮观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4.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10.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概万千。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风恰到好处,波澜中央孤帆高悬,更显江面壮阔!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5.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的所展示的画面。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让人心胸也为之荡漾;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切地表达了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2.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

满天山路”勾画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勾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②表达了诗人因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无限惆怅之情③和对归途遥远的友人的担忧。

7.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8请你用自已的话描绘“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场景。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不停地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偶、(谐音)运用比喻(对偶、谐音,丝与思谐音、双关)把自己比作春蚕、蜡烛,,表达了诗人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方”始”:“才”“开始”的意思,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9.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

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

着。

10“羌管悠悠霜满地”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①“霜”字描写了萧瑟苍凉的景象,②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

续③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④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

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1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

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1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

颂,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

意境。(描述画面题)

诗人行走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

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

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

然开朗,欣喜不已。

13.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画面描述)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

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1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里出现

的画面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

蹄的足迹。

15描绘“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的画面。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

星汉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16.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画面

虽然已到秋天,但岛上的树木丛生繁茂,各式各样的草长得丰美

茂盛,带给诗人以勃勃的生机。

17.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

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离开座席,

拔出宝剑,举目四望,心中茫然。

18.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

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

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接受将

军的检阅。

19.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壮观画面。

诗人戴着锦帽,穿着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

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描绘画面

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描绘画面 复习总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具体目标: 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流程: 导入语 同学们在初中这三年学习了89首古诗词,有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行旅诗、写景咏物诗等。它们借助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正因为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很多同学面对诗歌鉴赏题“欲辨已忘言”,导致很多同学丢上两三分,甚至全军覆没。 诗歌鉴赏题这6分重要吗?有多重要?也许某位同学就因为这两三分与自己的理想学校擦肩而过。每当说起此事,总是“欲语泪先流”,每当想起此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同学们,为了不留下遗憾,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近成都市这三年的中考语文题,看看成都市的诗歌鉴赏题在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将怎么答? 1.观美景,猜诗句 2.常见题型回顾 3.明确本课目标 4.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给同学们2分钟,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方法概括: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或修辞 3、展开联想、想象 4、语言流畅生动

5.练一练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3分) 我们来比较题目要求的不同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不同点:去掉了“简洁的语言”,强调了“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性。 评一评: 同学们说答案,教师呈现三种答案,同学们来评评分 参考答案展示 6.挑战一下 阙题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注意此题与前两题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分钟后比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提炼 写明句意——前提 忠于原诗——原则 联想想象(关键词、上下文) 语言生动 7.实战演练:发挥想象与联想 (1)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写

古诗词中各种形象象征

古诗词中各种形象象征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 1、少女 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 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 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 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 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 形象:以思妇、青年志士和仕途不畅者(被贬或不仕的中老年者)情感:思妇———(见上2) 青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诗词鉴赏之一(画面描写)

诗词鉴赏之一 《诗词中的画面描写》教学设计 黎美焕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1.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教学步骤: 第一步:诗词鉴赏——朗读 分析: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 方法:1.听朗读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配乐诗朗诵:孟浩然《春晓》、高鼎《村居》、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叶绍翁《游园不值》、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杜甫《绝句(一)》、《绝句(二)》、《江畔独步寻花》、贺知章《咏柳》、朱熹《春日》、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 2.配乐朗读,体会朗读的美丽;(与春有关的古诗) 3.反复朗读,强化积累。(比一比,谁积累得多) 第二步:诗词鉴赏——画面描写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1.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五张ppt)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画意往往取代了诗情的成分。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俯仰的顺序);二是画面色彩(情感基调);三是动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四是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下面,我们就用具体的诗句来体会一下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诗的画面美。 例1: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注意步骤: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树、燕、泥;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树:向阳的树木; 燕:刚会飞的燕子;

古诗词鉴赏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古诗词鉴赏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老微 一、教学目标: 1、规范学生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中人物分析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懂诗歌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 1、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塑造方法 (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解答预习 (1)、【学生答案误例分析】 (2)、【对比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3)、【归纳总结】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3、【课堂演练】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学生答案展示】 【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课堂讨论交流】本诗主旨是什么? 【归纳总结】如何读懂诗歌?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古诗词之描绘画面 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展现的画面。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的所展示的画面。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 满天山路”勾画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8请你用自已的话描绘“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 场景。 9.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10“羌管悠悠霜满地”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1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 颂,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 意境。(描述画面题) 13.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画面描述) 1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里出现 的画面 15描绘“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的画面。 16.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画面 17.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18.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 观场面。 19.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壮观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4.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10.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五点帮你搞定古诗词“形象鉴赏”题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必备:五点帮你搞定古诗词“形象鉴赏”题 一人物形象鉴赏 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完成。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快速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示例如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出塞(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6、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4分) 【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豪情盈怀、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2分)全诗不着一语直写人物,而是通过玉鞍战马、带血战刀的侧面描写及城头战鼓、月下沙场的烘托渲染来刻画将军的形象。(2分) 【解析】首先要用概括性词语对诗中主人公形象进行总括,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二景物形象鉴赏 从景物本身的角度入手分析 了解景物本身的形、声、色,注意动景与静景的搭配,掌握高低远近的写景层次。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们可以从形、声、色的角度分析出它展现了壮阔雄奇

的赤壁景色。 从景物常见含意入手分析 对诗歌景物形象的赏析离不开分析意象的作用,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意,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注意答题要求 题干要求“概括”形象特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 题干要求“赏析”:除了要写出景物的自然属性外,还要写出景物的社会属性,即诗人在诗中赋予该景物的情操或品性以及意义等。 示例如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答案】诗的前四句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磅礴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这样写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解析】对于诗歌形象的鉴赏,首先要明确描写的意象——长江,其次要从描写的角度和方

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 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学习目标】 1.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真题再现】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4分)答: 9.(4分)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示例】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述前四句的画面: 示例一:秋风凛冽,天空高远,清猿长啸,声音哀戚;江渚清冷,岸沙净白,孤鸟盘旋,无傍无依;树叶凋零,萧萧而下,飘飘洒洒,漫天遍地;长江奔腾,滚滚而来,浩浩汤汤,永不停息。 示例二:风这样急,天这样高,猿猴的叫声是如此悲哀;水这样清,沙这样白,鸟儿飞去又飞回。那无边无际的树林里,落叶萧萧飘落;那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浪涛滚滚而来。 示例三: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悲哀,水中的小洲上,沙鸥在天空不停地盘旋。无边的落叶,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仰望茫无边际、在秋风中瑟瑟颤动的黄叶纷纷飘坠,俯视日夜流淌、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怎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 【答题指导】 如果说到诗歌入画作的话,一般是反复体会诗中的情境,也就是先体会以上的诗中的内容,然后在思维里构建起一个图画,这个图画可以涵盖和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加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理解上的发展,就能够组成一幅生动、鲜活的创作作品了。1.先给诗句分层,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进而给描述主体选择适合语境的谓语,或者直接把诗中的单音字换成双音词。 2.抓住诗中有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3.描述时的注意点: (1)要忠于原诗。 (2)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牛刀小试】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示例】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将士们就排成整齐的队伍,接收将军的检阅。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看着眼前整齐的军容,肥壮的骏马,内心充满战斗的豪情:值此秋高马肥的时节出征,一定会战无不胜吧。 2.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授课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王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学生情况】高三理科班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做题的主要问题是“生搬硬套,捕风捉影”。 【教法和学法】: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熟悉到陌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把握规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领悟考点 (一)、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

分类: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品读技巧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分析诗人形象。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驿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摇曳烛火之下,遥想着家中亲人大约也正在灯下念叨着远行的自己。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①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钓鱼翁形象。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虽然孤独,却又在严酷环境的烘托下显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清高、傲然。③这个被美化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三)、答题技巧 常见设问: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答题步骤: ①点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特征(身份、品性)。

诗歌鉴赏方法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方法 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 (一)、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古诗的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是意象,一是诗歌中的人物典型。主要是意象。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 2 )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掌握诗中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情节刻画法。②烘托渲染法。③对比衬托法。④牵引法。⑤寄托法。 2、理解诗意,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 例: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开朗外向、热情大方,又略显娇羞的少女形象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3、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

古诗词鉴赏 ——景物描写类 学而时习 一、默写下列诗句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7)北京奥运会将至,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则》中原句回答) (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精讲透析 考点一常见考题形式及答题方法 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例题一】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问题: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问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考点二常见的意象内涵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青鸟—传书的信使 当堂演练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答: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答:______ 课后盘点 1.了解各类一项所代表的内涵。 2.总结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古诗词鉴赏 ——图画描写类作业

高考语文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 1、从人物形象切入。 古典短诗常常通过精练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或细节等的描写,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发现并抓住其中的一个亮点,就可以拟出一道好题。例如: 阅读辛弃疾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下片描写诗人“醉里挑灯看剑”的动作神态,与词里哪一句是照应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醉里挑灯看剑”这一精彩的细节描写,凝聚了诗人报国的灼热之情与报国而不能的极端痛苦。它是作者思绪和情感的触发点,同时又与“可怜白发生”遥相呼应,使全词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因此,它是全文的关键,是表现人物形象的传神之笔。命题人正是以这一细节为切入点,设计了两个问题。 2、从景物形象切入。 一个画面常常是由多个景物形象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只有一个景物的形象是主体或关键。命题人便可抓住这一景物形象深入设题。例如2003年春季北京高考试卷第20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瑕)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唯见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略)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两首诗的景物形象当然不仅是“雁”,前者还有“故园”“淮南秋雨夜”“高斋”;后首还有“梳临水”“寒塘秋”“南楼”,但它们只是画面的背景和环境,“雁”才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命题人紧紧抓住“雁”这个美点,也就抓住了画面的关键。由此切入,激发考生向深处、向全诗观照。并将两首诗进行比较,找到共同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1、知识储备 探讨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不能抛开诗歌的本质和读懂诗歌的方法,否则,便不会有好的效果。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根本特征是语言,诗歌是通过凝练性、形象性、跳跃性、韵律性的语言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读懂古代诗歌一般要经过三步:一“译”,二“悟”,三“情感”。因为诗歌语言“四性”特点,又是古代诗歌,所以,将诗歌语言补足翻译成白话散文的语言,这当是第一步;由第一步再加上诗歌的表现技巧,你能由此及彼,以小见大,由字面暗示等的“言简”感悟其“意丰”,最终把握住诗歌的情感,这才叫读懂诗歌。我们所说的鉴赏人物形象,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便无思路可言。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有时又指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2、答题思维 要通过以下办法把握诗词中的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题模式 鉴赏形象,三步模式:第一,感知形象;第二,分析形象特点;第三,体会形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具体而言,回答这种题(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题引路】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题思路:(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诗词赏析之描绘画面

中考语文复习诗词赏析 之描述画面 【学习目标】 1.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真题再现】 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注意步骤: 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树、燕、泥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燕:刚会飞的燕子。泥:春天的泥粒。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方法总结: 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 4、语言流畅生动 练一练: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4分)答: 9.(4分)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示例】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 篇一: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赏析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考点阐释: 1、回顾“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一是作品塑造的他人形象 二是诗人自我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活动一:【例题引路】 例题一: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初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 写“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随意、率性、天真可爱,从“摇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 明(机灵);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例题二: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报道:回答说。) 问:诗中如何描写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侧面描写(陆鸿渐隐居地、西邻的叙述)理解人物形象。 【答案】 陆鸿渐是一个志向高洁、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者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

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 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题三: 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④金仆姑:箭。 (此作为辛弃疾晚(: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年作品,当时正在家中闲居。) 问: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译:我年轻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 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著名叫“金仆姑”的箭。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 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几万多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人家换换种树的书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008年4月24日 高考面对面 ●考纲诠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 对古典诗词中形象的鉴赏,主要是对形象的识别,对形象塑造方法的分析,对形象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真题佐证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 [例3]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例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老王将军 张可久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闲战马。 注:帕,这里指马鞍上的垫子。 试概括本曲中塑造的形象及其特征。 。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用简练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专题加油站 ● 知识全解 1、形象的意义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由此可见,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很广泛,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2、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名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乎先路也。(《离骚》)”中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 再如曹植的《杂诗六首》之一说: “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其中的“佳人”也有讽喻的意味。 (3)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缝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这天总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欢度节日。但诗人旅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授课班级:高三(1) 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升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实行分析)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诗人正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故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近两年高考命题,对三其三者的考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很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 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例题分析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中考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

描绘画面 题型阐释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精题回放 例(2009·贵州铜仁)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闯关方略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

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 但这样回答,不是描绘,而是解释。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当然,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你眼前的线条、色彩、动静是不是那么鲜明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