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建筑物中的形状》 (2)

第一单元第2课《什么形状更稳定》 (5)

第一单元第3课《谁的承受力大》 (10)

第一单元第4课《建桥梁》 (13)

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材料》 (17)

第二单元第3课《把雨水挡住》 (20)

第三单元第1课《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 (22)

第三单元第2课《杠杆是怎样工作的》 (25)

第三单元第3课《滑轮和轮轴》 (29)

第三单元第4课《齿轮的作用》 (32)

第三单元第5课《巧用斜面》 (35)

第三单元第7课《综合活动》 (44)

第一单元第1课《建筑物中的形状》

1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2重点难点

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集中话题: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球体5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

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

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 活动2【导入】二、探索和调查:

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

3、谈话: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

4、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

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

5、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6、学生讲述方法。

教师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呢?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8、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9、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10、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提问: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呢

活动3【练习】三、回顾和解释:

1、出示书上的图画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板书设计】

折形状

第一单元第2课《什么形状更稳定》

1教学目标

1、学生在动手拼制各种形状模型的活动中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2、要求学生加固“不稳固”的模型,进一步使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最稳固。

3、辨认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初步运用这个原理。

2重点难点

在做中找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并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动手操作使其他不稳固的图形也变稳固。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1、激趣—参观形状王国

引入:今天老师想带孩子们一起去参观形状王国,好吗?

创设情境:欢迎来到形状王国,我是形状王国的国王。我们形状王国的人可多了,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些形状吗?

(课件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

学生辨认形状

师:孩子们可真聪明,我们形状王国的国王也知道了。

2、第一关:拼一拼

课件播放声音:我们形状王国听说你们班的孩子们可聪明了,新年快

到了,咱们王国决定举办一次“创关游园”活动。只有爱动脑、爱动手、勤发言,守纪律的孩子才能顺利闯关。(课件出示:第一关及要求) 同时还要考考孩子们有多聪明,闯关次数多,得五星最多的小组,国王将有一份特殊的礼物。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问:孩子们想得到这份礼物吗?国王都提了哪些要求?

生:爱动脑、爱动手、勤发言,守纪律,而且闯关次数要多。

师:孩子们听得可真仔细,希望大家都能遵守好这几点要求。孩子们,准备好闯关了吗?

要求:现在请小组分工合作,在桌上的袋子里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长

短不一的泡沫条和大头钉,请孩子们按袋子上形状的颜色每人拼出一种形状来。

(注意:在用大头钉的时候,要将泡沫条的两端将大头钉从上往下地完全按下去,一定要小心,不要扎到手或者眼睛。)

师巡视(课件播放音乐:欢乐时光)

师: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师在黑板上为每一组加星)

3、第二关:猜一猜(课件出示:第二关)

师:猜一猜这些形状中哪种形状最稳固?(课件出示:表格)

请小组商量把你们猜测最稳固的形状,画上勾把它选出来填写到“我的猜测”一栏里。

我的猜测

实验结果

(学生举手示意选择的图形,老师点数,全班汇总填写在表格里。) 师:到底哪种形状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呢?只有通过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才能找出它来?

师示范:请孩子们任意拉动这些形状的两个对角,然后上下或者左右的拉动,看看谁最稳固,没有变形。然后把你的实验结果填写到表格中“实验结果”一栏里。(生填,师巡视。)

问:孩子们,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发现三角形最稳固,其他图形一拉就动了,形状也变了,只有三角形一点都没有变。

全班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进行现场拉动,使全班观察到实验结果。(师请拉动三角形的小朋友起立,现场示范它的稳固性) 问:最稳固的形状是谁呢?(生答三角形)

师:恭喜孩子们再次闯关成功(师在黑板上为每一组再加星)

师:咱们给最稳固的三角形也奖励一颗星,好吗?课件出示:给最稳固的三角形加一颗星

4、第三关:做一做

师: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连续通过了两关,咱们的第三关也会越来越难,孩子还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第三关)

问:只有三角形一个稳固可不行,国王希望其它形状也能象三角形一样稳固,孩子们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其它的形状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强调只讨论,不动手)

实验现象:

A、把大头钉钉紧一点

B、在形状模型上增加大头钉

C、在形状模型上增加长短不一的几条泡沫条

(有横竖加上多根泡沫条的,也有斜着加多根泡沫条的。)

分类上台展示,分成A,B,C三种类型拉动,相互观察。

引导生说:只加大头针行不通,当加泡沫条的时,只有当形状中出现一个三角形或者多个三角形时,拉动图形才会稳固,否则,还是不稳固。小结:只有三角形是最结实,最稳固的。

5、第五关:找一找

师:你能找出三角形藏在那里吗?

观赏生活中一些实物图片

(课件出示:自行车架、电杆顶部、屋架,凳子……)

问:仔细观察,你能找出这些物体藏着的三角形吗?(学生上台笔划出找到三角形)这些三角形都起到了什么作用?(加固物体,不容易变形。)

问:请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什么形状最稳固呢?

生:三角形。

6、小结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三角形,请孩子们下课以后在教室里和家里再找一找三角形还藏在什么地方,好吗?同时彭老师也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三角形稳固,扎实的精神。最后形状王国的国王也要选出刚才最能干,最爱动脑,得五星最多的小组得到这份特殊的礼物。

第一单元第3课《谁的承受力大》

1教学目标

1、了解柱形的特性及其在建筑上和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拱形的特性及其在建筑上和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认识薄壳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归纳等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3重点难点

1、柱形和拱形承受力的实验操作;

2、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实验结论;

3、让学生初步明白圆柱和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科学道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中常见的立柱,认识建筑物中常见的几种柱形,初步感知柱形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并猜一猜:圆柱和棱柱谁的承受力大?(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科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认识科学结论需要实验验证的必要性,为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活动2【活动】活动1

二、研究柱形承重的实验。

(一)出示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及方法。(以确保各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能有序开展)

(二)各组做实验,师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用规格相同的纸张制作出棱柱和圆柱。(第一、二组做三棱柱和圆柱,第三、四组做四棱柱和圆柱,第五、六组做五棱柱和圆柱,第七、八组做六棱柱和圆柱,这样做几种不同的棱柱与圆柱承重的对比实验,有利于归纳出结论)

2、分别用棱柱和圆柱做承重实验,测出它们各能承受几块小方块,并作好记录。

(三)各组汇报实验情况,师记录。(培养学生的整理、表达等能力)

(四)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圆柱的承受力比棱柱的大。

(五)了解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3【活动】活动2

三、研究拱形承重的实验。

(一)认识拱形。通过建筑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拱形。

(二)设疑激趣,提出:使用拱形仅仅是为了美观吗?拱形是不是也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认识科学结论需要实验验证的必要性)

(三)出示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及方法。(以确保各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能有序开展)

(四)各组做实验,师巡视指导。

1、搭建平面桥,测出其能承重几颗回形针,并作好记录。

2、用和搭建平面桥同样规格的材料搭建拱形桥,测出其能承重几颗回形针,并作好记录。(注意桥墩不变)

(五)各组汇报实验情况,师记录。(培养学生的整理、表达等能力)

(六)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拱形的承受力比平面形的大。

(七)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4【作业】拓展

介绍薄壳结构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你能想办法证明薄壳结构也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吗?(设置疑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后续思考及探究欲望)

第一单元第4课《建桥梁》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观察认识到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通过学生亲历两个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它的抗

弯曲能力增加,而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竖放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既大胆假设又细心求证,从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一号材料:垫圈,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2、4、8厘米宽)、记录表、课件

二号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1、2、4张)实验记录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结构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建筑物,其中房子和桥梁是最常见的(课件出示建筑图片),你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汇报:(生)

小结(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有横放的材料——横梁和竖放的材料——柱子。(点击课件,认识横梁、柱子)

2.在相同的压力下,横梁和柱子哪个更容易弯曲?我们来看看,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出示,桥梁坍塌课件)

这些现象说明,横梁受到压力更容易弯曲,所以怎样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怎样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板书课题)——抵抗弯曲

活动2【导入】猜想: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你认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影响有关?你为什么这样猜测?你认为有什么关系?(长短、材料、形状、宽度、厚度……)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因素,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宽度和厚度,横梁的

宽度、厚度到底和它的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如果有,有什么样的关系,单凭猜测行不行?那怎么办?模拟实验

活动3【活动】模拟实验一:探究宽度与横梁抗弯曲能力

1.现在老师用木块模拟柱子,用纸条模拟横梁,我们叫它纸横梁。现在老师把这个纸横梁搭在柱子上,既然我们要模拟横梁抗弯曲能力,应

该给横梁施加压力,在这上面加垫圈。现在小组讨论一下,这个模拟实验你想给大家哪些建议?

2.师生交流(交流应控制的条件)(点击课件)

(1)用相同材料的纸——厚度、长度一样

(2)柱子间距离一样。

(3)柱子高度一样

(4)重物放的位置一样。——中间

(5)放重物时方式一样--要轻放。单排叠放

(6)弯曲的标准要一样。——碰到桌面为止

(7) 放的重物一样(同一标准的垫圈)

3.出示温馨提示;实验注意点

4.学生实验;先预测再实测,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写下发现

5.小组代表汇总实验数据(2-3组)

6.交流发现,分析数据,学生得出结论;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

活动4【活动】模拟实验二:探究厚度与横梁抗弯曲能力

在刚才这个实验中,我们只改变了——纸的宽度,其他条件统统不变,用这个方法你能研究厚度对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影响吗?实验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生讨论注意事项,需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交流:只需要改变纸的厚度,其他条件统统不变

学生实验,汇总实验数据,

交流发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

活动5【讲授】小结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知道,要想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实现?

活动6【讲授】两个实验数据对比

增加宽度和增加厚度都可以,那你们来看看,增加宽度和增加厚度哪个方法更能明显的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对比两组实验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能更有效的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活动7【讲授】扩展知识

如果给你一根这样的横梁,你想横着放还是立着放?可以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

看看我们周边的这些建筑物,建筑师在建筑的时候是不是也把它们的横梁立放了?你们跟这些建筑师一样厉害了。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不仅和横梁的厚度、宽度有关系,横梁抵抗弯曲能力还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课后你能不能也用今天的方法去设计一个模拟实验一一去论证它们?希望你们可以发现这其中更多的奥秘。

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材料》

1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一、导课

投影:乌鸦的问题

谈话: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活动2【活动】二、沉浮实验

1.猜测:老师提供的材料分别是什么材料作的?他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活动3【讲授】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

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二单元第3课《把雨水挡住》

1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雨水的理解得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雨水的作用及其危害。但有些学生只知道雨水可以润土而不知道其中也有不好之处。

2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地泥土带走,是土地受到侵蚀;

2、在实验中发现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把雨水挡住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要求,实验前你的观察斜坡上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