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试题A

铣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试题A
铣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试题A

高级技师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7分)

1.稳态误差不仅和系统本身的结构特性有关,而且和输入作用的变化形式密切相连。

故讨论稳态误差问题必须分清是对给定值还是对扰动,是对那种形式的外作用。

2.步进电机绕组突然断电时,电流不能立即消失,而按指数规律下降过阻尼,残余

电流较大。这样就出现阻碍步进电机转向下一步的现象,也使得电机的输出力矩和工作频率下降。

3..热继电器是依靠热元件通过电流后使双金属片变形而动作的,出现这个动作是需

要有一个热量积累的过程。即它们具有反时限特性,这个热惯性的存在,使得电机的启动和短时过载时,热继电器不会动作,因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停车。

4.在车床上用前顶尖定位轴类工件,其中前顶尖为固定顶尖,后顶尖为活顶尖,则

前后顶尖共限制工件5个自由度,从定位原理上讲,这是避免重复定位,若以工件轴线作为Y向,则前顶尖限制X Y Z

??方向自由度,后顶尖限制X Z??方向自由度。

5.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其设计基准相对夹具的调刀基准发生的位置变化,

只是产生定位误差的必要条件,并不一定产生某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还需要根据这一变化和加工精度参数的相互方位关系来计算。假如基准的位置变化和加工尺寸方向垂直,基准位置变化量在加工尺寸方向的分量为0,那么将引起加工尺寸的定位误差。6.具有残余应力的零件,当残余应力完全松弛时,零件将要发生翘曲变形而丧失其

原有的加工精度,因而一般精密零件的加工需要安排多次时效,毛坯加工经粗加工后进行高温时效半精加工后进行低温时效。

7..刀具上由于积屑瘤的存在,在零件加工表面上势必就会造成一定得过切量,积屑

瘤的高度与切削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切削脆性材料及用金刚石刀具切削无氧铜及超硬铝时不产生积屑瘤。

8.刀具前角越大,切削层金属的塑性变形越小,故硬化层深度h

c

越小,刀刃钝圆半

径r

β

越大,以加工表面在形成过程中受挤压的程度越大,故加工硬化也越大。9.在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时,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合理组织工序内容和数目;

合理的选择工艺基准和确定工序的顺序等等,都对保证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10.采用较大正刃倾角的端铣刀,能改变刀头受力方向,使刀尖和刀刃的强度增大。

由于刃倾角的作用,使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增大,切削阻力变小,因而刀具寿命延长。

11.钢在加热时,表层中的碳在高温下与氧或氢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碳或

甲烷等可燃气体被烧掉而造成表层脱碳。钢脱碳后,在锻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表面龟裂缺陷。因此,钢在加热前需要在坯料表面涂上保护涂层并采用电的接触加热法,使钢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加热到锻造温度并及时出炉锻造,这不妨是减少脱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2.锻模模膛宽而浅,则金属是以镦粗形式充满模腔,若模腔窄而深,则金属是以压

入的方式充满模腔,从金属的流动来看,后者比前者的阻力大,但有时也例外。

因此,锻模分模面位置的设计一般应尽量使模膛深度最小宽度最大,这样金属容易充满模膛。

13.浇入铸腔的液态金属,往往会在铸件的厚度部位中心产生集中性的缩孔,或在铸

件不易散热的其它地方产生分散性的缩松,在某些铸件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冒口用以在铸件凝固其间进行补缩,冒口的设计应符合顺序凝固原则。

14.CAD/CAM过程所设计的数据库是工程数据库,它除了要处理大量的表格数据说明数

据函数数据和曲线数据外,还必须处理图形数据。另外,他还支持交互操作。15.图像数控编程是目前CAD/CAM集成系统所采用的一种以人机互交方式进行数控编

程方法。其特点是程序员不需要编写任何源程序,零件设计好后,由图像编程软件从图形库中调取它后即可作为编制加工程序的依据。

16.曲面交线加工的典型情况是刀具沿零件面PS和导动(向)面DS的交线,以一定

的步长控制方式,走到检查面CS。

17.只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手,用于刀具主轴与刀库刀座的轴线平行的场合。机械

手的插拔刀运动和传递刀具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因而无回转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换刀个动作均需顺序进行,时间不能重合,故换刀时间长。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在三相笼式异步电及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给定子绕组加一直流电压,即通过直

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以达到制动,那么这种制动属于(C)

A.再生制动

B.反接制动

C.能耗制动

D.单向制动

2.某一圆柱零件,要在V形块上定位加工其圆柱表面上一键槽,由于槽底尺寸的标注方法不同,其工序基准可存在三种情况,那么当(C)时,,定位误差最小。

A.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上母线

B.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中心线

C.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下母线

3.与夹具相对刀具和在机床上安装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C)

A.安装误差

B.夹紧误差

C.调整误差

D.定位误差

4.用成型铣刀加工锥齿轮所产生的误差应归属于。(A)

A.原理误差

B.刀具制造误差

C.测量误差

D.调整误差

5.平面的精铣加工应达到的经济精度为(B)

~IT9 B. IT10 C. IT10~IT11 D. IT11~IT12

6.当不对称双角铣刀的轮廓角θ

1

为标准值且小于90°时,小角度δ的标准值为。(A)°°°

7.波形刃立铣刀在20多年前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道具,特别是与粗铣加工线已知波

峰的前角为γ

锋,那么波形刃上其余各点的前角均(A)γ

锋。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8.高速钢的终端温度一般应控制在(C)范围内。

~1180C° ~ 1100C° ~ 950C° D850~900C°

9.大多数铸造金属,如低碳钢、铝硅合金、黄铜等,由于(A)所以较易产生缩孔缺陷。

A.液态及凝固收缩之和远远大于固态收缩

B.液态及固态收缩之和远远大于凝固收缩

C.凝固及收缩液态之和远远大于液态收缩

10在APT自动编程语言中,其刀具运动语句是用来模拟加工过程中刀具运动的轨迹。它采用了(A)这个控制面来控制切削深度。A.刀具面 B.导动(向)面 C.检查面

F01语句表明是(C)

A.后置处理语句

B.主轴语句

C.进给速度语句

D.冷却控制语句

12.在四坐标数控机床上进行侧铣加工,应采取()进行刀位数据计算(包括计算刀心和刀轴矢量)。

A.单点偏移法

B.双点偏移法

C.多点偏移法

13.“TLLEF”、“TLRGT”、“TLON”是表示刀具相对于(B)位置关系的关键词。A.零件面 B. 导动(向)面 C. 检查面

判断题:(每题1分,共17分)

1.一般直流电机的转动惯性过大,而其输出力矩相对过小,这样它的动态特性就比

较差,尤其是在低速运转条件下这个缺点就更突出。(√)

2.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顺序,电动机的转向却不改变。(×)

3.当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元件基准不重合时,必然有定位误差产生,

若两基准重合,则定位误差为0。(√)

4.用圆锥面定位能获得较高的轴向定位精度。(×)

5.通常称工序基准的最大位移量与最小位移量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差值为过

程误差。(×)

6.一般来讲,零件的形状误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公差应限制在尺寸公差内。(√)

7.光整加工,如珩磨、研磨、抛光、超精加工及无屑加工等只能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一般都不能提高位置精度。(√)

8.提高切削速度,则工件的温升增高,传到工件上的热量要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多。(×)

9.如果刀具端面齿背成折线形式,这是棱便宽度可在铣削端面齿槽时给于保证。(×)

10.目前在国内外机械行业中对列表曲线形面的加工,一般都采用数控机床。而机床控制系统多半采用圆弧插补或抛物线插补,在处理列表曲线时采用等腰双圆弧拟合则是所有圆弧拟合中两邻圆弧曲率差值最小。(√)

11.当用扎材或锻坯作为锻造坯料时,选择锻料比的原则只要是考虑纤维方向是否变形之所要求的方位。(√)

12.模样在造型中形成铸件外表面的型腔。(√)

13.CAD 系统中的图库的设计就是利用适应性设计原理设计的。(×)14.CAD/CAM系统中采用图像数控编程所得到的刀位文件可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进行控制。(×)

15.有数控机床的运动关系可知,具有运动坐标X、Y、Z、C的四坐标数控机床可以实现曲面零件的四坐标数控加工。(×)

16.刀套线速度影响选刀效率,但是过快的线速度又影响刀库工作的可靠性。一般推荐的刀套线速度为ν=32~40m/min。(×)

17.现代式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股份公司。(×)

四.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热继电器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很大,当电动机起动时,热继电器会不会动作为什么

答:热继电器主要有热元件、双金属片、导板、常闭触头组成。热元件一般为电阻,绕在双金属片外面,串接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反映定子绕组的电流。双金属片是热继电器的感应元件。它有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用机械碾压而成。膨胀系数大的称为主动层、小的称为被动层。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保护电器。当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热元件的产生热量虽能使金属片弯曲,但还不足以使继电器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时,流过热元件的电流增大,热远见的热量增加,使双金属片产生弯曲以为增大经过一定时间后双

金属片推动导板,使继电器触头动作,切断电动机控制电路,实现了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综上所述,由于热继电器是依靠热元件通过电流后使金属片变形动作的,而出现这个动作需要有一个热量积累的过程,即它具有反映时限特性。正是由于这个热惯性的存在,因此对电动机的启动和短时过载,尽管电流很大,热继电器也不会动作,这也从而避免了电动机不必要的停车。

2.零件加工的工序卡片通常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零件加工工序卡片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1)零件的名称、图样、图号和产品名称。

(2)毛坯材料、每一成品的零件数量。

(3)毛坯尺寸。

(4)车间、机床编组、工序编号。

(5)完成该工序需要的安装和工步(或工位)的程序。

(6)完成个工步所必须的夹具、刀具和检验工具。

(7)刀具每分钟转数、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切削用量。

(8)时间定额和工作单。

3.试述用双角铣刀按划线法加工前角γ>0°的圆柱面直尺刀具的步骤

答: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避免繁琐的计算开齿前可现在工件端面和圆周上划线,然后按划线来调整工作铣刀的切削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工件装夹校正直后用游标高度划线尺在工件端面划出水平中心线。

(2)利用分度头是工件逆时针转动一个等于双角铣刀小角度δ的角度用高度划线尺划出第一条前刀面位置线,划线的高度有前角γ的大小来确定,即划线尺应偏离中心一个距离sin

2

D

=?;

(3)利用分度头将工件顺时针转动,并按齿尖角

360

ε=

Z

,划出第一、第二条前刀面位置线;

(4)转动工件,使已划出的水平中心线处于垂直位置。

(5)移动横向工作台和升降台,调整双角铣刀位置进行试切,当双角铣刀的小角度锥面刃恰好切至前刀面位置线,并且棱边宽度和槽深同时达到要求是,即找到了工作铣刀的切削位置。

4.何为后置处理通用后置处理系统原理是什么

答:把刀位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程序的过程称为后置处理。

通用后置处理系统一般是指后置处理程序功能的通用化,要求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对刀文件进行后置处理,输出数控程序。一般情况下,通用后置处理系统要求输入刀位文件和数控系统特性文件(或后置处理配置文件),输出的是符合该数控系统指令集及格式的数控程序。

一般来说,一个通用后置文件系统是某个数控编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求刀位文件是由该数控编程系统经刀位计算之后生成的,对数控系统特性文件有严格要求。

如果某数控编程系统输出的到为文件格式符合IGES标准的话,那么只要其他某个数控编程系统的刀位文件格式也符合IGES标准,该通用后置处理系统便能处理输出刀位文件。即后置处理系统在不同的数控编程系统之间具有通用性。

5.开展“5S”活动应贯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开展“5S”活动应贯彻的基本原则是自我管理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能单靠添置设备,也不能指望别人来代为办理,而应当由现场人员自己动手为自己创建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是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美”的意识,养成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格要求的风气和习惯。

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要对一把锥角δ=60°,齿槽角θ=65°,齿数Z=24外径D=80㎜,前角γ=0°单

角铣刀开锥面齿(见图X1—04)求分度头仰角α和铣削深度h。

解:由已知图形可知:

α=β-φ()

tan//

BE OE R K OE

β==-

∴tan

OE Rδ

=?

在⊿OBC中cosε=(R-K)/R

∴R-K=R×cosε

将②、③代入①中得

tanβ=(R×cosε)/(R×tanδ)= cosε/tanδ

∵ε=360°/Z=360°/24=15°代入④中得

tanβ=cos15°/tan60°=

∴β=29°08′″

L =(R-K)/sinβ

而sin//

BG L CG L

?==

将⑤、⑥、⑦代入⑧中的

sinφ=((R·sinε)/tanθ)/((R·cosε)/sinβ)

=(tanε·sinβ)/ tanθ

=(tan15°×sin29°08′″)/tan65°

=

∴φ=3°28′″

∴α=29°08′″-3°28′″=25°39′″

∴h=(R/cosδ)·sin(90-δ-α)

=R×cos(δ+α)/ cosδ=40×cos85°39′″

=(mm)

答:分度头须仰起25°39′″,切削深度为㎜

2.已知=28°6′±1′、=4°33′±1′,现以A为基面.在精密坐标镗床加工量空

间孔(见图X1—08),求万能转台旋转角α

H

和仰角γ以及量空间孔角度22°的变化。解:在图X1答—04中,tanα

H

=a/b=a/(a·sin28°06′/tan4°33′)= tan4°33′/ sin28°06′

=

∴α

H

=9°35′″(万能转台旋转角度)

tanγ=c/(a·cosα

H

)=(a·tan28°06′)/(a·cosα

H

)= tan28°06′/ cosα

H

=∴=28°26′″(万能转台仰起角度)

tanθ=(a·sinα

H

)/(c/ sinγ)=(a·sinα

H

)/((a·tan28°06′)/ sinγ)

=(sinα

H

·sinγ)/ tan28°06′=

∴=8°27′″

因此,空间斜面扳平后孔的角度位置一个变成了 30°27′″,另一个变成了13°32′57.75″.

3.已知P面为单斜平面,对H面倾角为15°±1′,Q面为一空间平面,其角度(见图X1—10)所示,求磨削两平面交线L的角度。

解:在图X1答—06中,空间平面Q绕Y轴逆转15°后,Q面与Y轴的夹角β

不变

即β

01

,且γ

V1

V

-15°

tanγ

V

=c/a=(b·tan60°)/(b·sin60°·tan75°)=1/(tan75°·cos60°)=

∴γ

V

=28°11′″

tanβ

0=(c·cosγ

V

)/b=(c·cosγ

V

)/(c/ tan60°)

=tan60°·cosγ

V

=

∴β

=56°46′″

tanβ

H1=b

1

/a

1

=((a

1

·sinγ

V1

)/ tanβ

01

)/a

1

= sinγ

V1

/ tanβ

01 =

∴β

H

=8°29′″

tanγ

01=(a

1

·sinβ

H1

)/c

1

=(a

1

·sinβ

H1

)/(a

1

·tanγ

v1

= sinβ

H1

/

答:P面为单斜面,Q面为双斜面(即空间斜面),在磨削时可按图是角度先将面Q磨出,但须注意,,在交线附近留出一段,再仰起15°后正弦台在工作台上转8°29′″,使交线L处于可加工位置,而Q面也变成单斜面,将砂轮靠近Q面的一边打磨32°14′″和倒圆R3即可磨P面靠近Q面.3.以M、N面为基面,采用组合夹具和正弦尺在万能铣床上铣削空间斜槽(见图X1

—11)。已知γ

V

=20°±5′,β=70°±5′且N面对H面倾角为15°±5′,求正

弦尺转角α

H1

,组合夹具仰角γ

1

及工作台上转角φ。

解:在图X1答—07中,γ

w1

w

+15°a

1

=a, tanγ

w

=c/b=(a tan20°)/(a·sin20°·tan70°)=1/(tan70°·cos20°)=

∴γ

w

=21°10′″ tanα=a/(c·cosγ

w

)=(c/ tan20°)/(c·cosγ

w

)=1/

(tan20°·cosγ

w

)=

∴α=71°15′″

tanα

H1

=a/b

1

=(b

1

·sinγ

w1

·tanα

1

)/ b

1

= sinγ

w1

·tanα

1

=

∴α

H1

=60°05′″(正弦尺转角)

tanγ

1

=c

1

/(a·cosα

H1

)=((a/tanα

1

)/cosγ

w1

)/(a·cosα

H1

)=1/(tanα

1

·cosγ

w1

·cos

α

H1

)=

∴γ

1

=40°08′″(组合夹具仰角)sinθ=(c·sin20°)/(c/sinγ

w

)= sin20°·sinγ

w

=∴θ=7°05′″

sinω=L

H1

/P

W1

=(c

1

/ sinγ

1

)/(c

1

/ sinγ

w1

)= sinγ

w1

·sinγ

1

=

∴ω=66°16′″

∴δ=ω-θ=66°16′″-7°05′″=59°10′″∴ψ=90°-δ=30°4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