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复习试卷(4月份)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复习试卷(4月份)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复习试卷(4月份)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复习试卷(4月份)

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陶瓷烧制

C. 石油分馏

D. 煤的干馏

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黄河鲤鱼

B. 新郑大枣

C. 叶县岩盐

D. 原阳大米

3.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 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 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 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

的质量

5.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 碳酸钠

B. 硫酸钠

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 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7.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

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

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 C、CO、CO2

B. H2O2、H2O、O2

C. KOH、K2CO3、KNO3

D. Fe2O3、FeCl3、Fe(OH)3

9.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

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A. 98

208×100% B. 98

233

×100% C. 49

233

×100% D. 49

73

×100%

10.高铁快速发展方便了出行。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焊接钢轨:2Al+Fe

2O3?

?高温?

?

2Fe+Al2O3.则该反应

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1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O2

B. CO2

C. N2

D. Ne

12.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 塑料袋

B. 报纸

C. 玻璃瓶

D. 铝制饮料罐

13.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石油分馏

C. 铁水铸锅

D. 麦磨成面

1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铁、汞

B. 氨、干冰

C. 水、金刚石

D. 硫酸铜、氯化钠

15.“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1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的pH

D. 制取氧气

1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 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如图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9.铁、铜、铝是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都是银白色金属

B. 都能与O2反应

C. 活动性顺序为Al>Fe>Cu

D. 都具有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0.如图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C. 探究分子的运动

D.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21.2019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

学家是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2.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

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3.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①H2O2②KMnO4③KClO3④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______(填序号,下同);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Al④Fe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24.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

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5.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

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6.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加入熟石灰

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

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7.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28.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由如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29.甘肃优秀学子、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遴选

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图2中x的数值是______。

(3)硫元素与钠元素可形成硫化钠,其化学式为______。

(4)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部分的含义。

①构成某硫单质的分子中含有

....______。

.....8.个硫原子

②硫原子易得电子形成硫离子

...______。

30.请回答下列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1)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气体是______;

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

(2)请从H、He、C、O、N、K、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

上。

食醋成分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_____;

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可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

可作气体肥料,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是______;

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

(3)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______(填离子符号);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

(4)黑火药爆炸原理为2KNO3+S+3C=X+N2↑+3CO2↑,判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3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2.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33.2017年5月,我国宣布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

物。

(1)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请将如图方框中气体的发

生装置补画完整。

34.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______?

(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______?(写出一套即可)

3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

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什么?

(2)写出m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6.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

的AgNO3、Cu(NO3)2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黄河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新郑大枣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叶县岩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D、原阳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值得提倡;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值得提倡;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白色污染,不值得提倡;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值得提倡。

故选:D。

本题可从“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的措施等均符合这一主题。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保护了生态环境。

4.【答案】B

【解析】解:A、某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有温度来决定,因此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说明其温度,故A 错误.

B、从图象可以看出,t℃时甲、乙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故B正确.

C、从图象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甲的质量就越大,因此C错误.

D、过10℃做一条垂直于温度的虚线,看虚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D错误.

故选B.

A、某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有温度来决定.

B、t℃时,甲、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从图象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根据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即可.

学会分析图象的方法,一般看转折点和曲线的走势,记住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5.【答案】A

【解析】解: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答案】C

【解析】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D、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工业制镁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包含碳酸钙分解以及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金属镁和氯气,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8.【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

A.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不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由KNO3转化为K2CO3,假设能反应,生成物是碳酸钾和硝酸盐,而碳酸钾和硝酸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则KNO3不能转化为K2CO3,故C项符合题意;

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D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解:

法一: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

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纯硫酸的质量为y

BaCl2+H2SO4=BaSO4↓+2HCl

98 233

y x

98 y = 233

x

y=98x

233

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x

233

x

×100%=98

233

×100%

法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233,则加入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233,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98,

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233

×100%

故选: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要巧妙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10.【答案】D

【解析】解:在2Al+Fe

2O3?

?高温?

?

Al2O3+2Fe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

应。

故选:D。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

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C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C。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废弃的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观察选项,

故选:A。

根据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麦磨成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解: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氨、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解答】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做法正确;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故B做法正确;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可造成水体污染,故C做法错误;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故D做法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导管应刚露出塞子即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7.【答案】B

【解析】解:A、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D、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组成、过滤、中和反应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答案】D

【解析】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

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结合金属的通性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A.铜是紫红色的金属,错误;

B.这三种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正确;

C.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Fe>Cu,正确;

D.这三种金属都具有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正确;

故选A。

20.【答案】C

【解析】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的氧气体积,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相互刻画,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铜片比黄铜片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验证分子的运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相互刻画,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铜片比黄铜片硬度小;

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D、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门捷列夫 C SiO2

【解析】解: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和硅,在化合物中,硅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门捷列夫;C;SiO2。

根据化学史的知识、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2H

2O2?

?MnO2?

?

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解析】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 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二者都是可燃物,都接触氧气,但是由于着火点不同,所以现象不同,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答案为:2H

2O2?

?MnO2?

?

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来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燃烧条件的探究,难度不大。

23.【答案】④①③② ①④②③

【解析】解:根据所给物质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 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 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2H 2O 2?

?MnO 2 2H 2O +O 2↑;

68 32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316 32

23KClO 3?

MnO 2△23KCl +O 2↑;

81.7 32

2H 2O ??通电

2H 2↑+O 2↑ 36 32

生成32克的O 2所需4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36g 、316g 、434g 、81.7g ,所以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①③②。

将Mg 、Al 、Fe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质量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设锌的质量为a ,镁的质量为x ,铝的质量为y ,铁的质量为z ,则:

Zn ~H 2↑

65 2

a 265a

Mg ~H 2↑

24 2

x 112x

2Al ~3H 2↑

54 6

y 19y

Fe ~H 2↑

56 2

z 128z 则a ?265a =x ?112x =y ?19y =z ?128z

即6365a =1112x =89y =2728zg ,故a

故答案为:④①③②;①④②③。

本题可设相同质量的物质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每项中反应物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该题的方法是很多种的,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称之为“归一法”,即假定某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写出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比较出结果。

24.【答案】CuSO4;Fe+2HCl=FeCl2+H2↑;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解: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D属于碱,硫酸铜会与D发生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E属于盐,E 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C的化学式为CuSO4,A与B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 FeCl2+H2↑,E转化为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CuSO4;Fe+2HCl=FeCl2+H2↑;Na2CO3+Ca(OH)2=CaCO3↓+2NaOH。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5.【答案】(1)锌、铜;漏斗

(2)Zn+H2SO4=ZnSO4+H2↑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难度不大,熟记金属活动性顺表、理解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还要熟知除杂的原则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实验流程可知,该反应是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以及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根据加入过量的锌可以是硫酸铜完全反应,但是过量的锌对于铜仍是杂质进行分析;根据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反应流程进行解答。

【解答】

(1)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加入的A是锌,所以X的成分为锌、铜,操作Ⅰ分离出了固体和溶液,所以操作I是过滤,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加入过量的锌可以是硫酸铜完全反应,但是过量的锌对于铜仍是杂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所以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故答案为:(1)锌、铜,漏斗;

(2)Zn+H2SO4=ZnSO4+H2↑;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26.【答案】Ca(OH)2+2HCl=CaCl2+2H20CaCl2和HCl <

【解析】解: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当加入熟石灰mg时,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CaCl2和HCl。

由Ca(OH)2+2HCl=CaCl2+2H2O;NaOH+HCl=NaCl+H2O可知,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74:7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80:73.加入ng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加入ng氢氧化钠不能把盐酸反应完,即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故填:<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中情况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内容。

27.【答案】氮气SiO2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氮气;SiO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8.【答案】28.09 3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14;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答案为:

28.09;;3。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32.068 Na2S S8S2?

【解析】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答案为:32.06;

(2)图2中x的数值是8,因为2+x+6=16,x=8;故答案为:8;

(3)硫元素与钠元素可形成硫化钠,其化学式为Na2S;故答案为:Na2S;

(4)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构成某硫单质的分子中有8个硫原子,表示为;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硫原子易得电子形成硫离子,表示为S2?;故答案为:①S8;②S2?;

(1)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3)硫元素与钠元素可形成硫化钠,其化学式为Na2S;

(4)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本考点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0.【答案】氧气氢气CH3COOH KNO3CO CO2He NaOH C2H5OH C6H12O6Na+、Cl?NaHCO3K2S

【解析】解:(1)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气体是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所以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氢气;

(2)食醋成分中含有的酸是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

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可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可作气体肥料,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氦气,化学式为He;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3)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Na+、Cl?;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NaHCO3;

(4)反应物中有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3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氮原子、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物质X的化学式是K2S。

故答案为:(1)氧气;氢气;

(2)CH3COOH;KNO3;CO;CO2;He;NaOH;

(3)C2H5OH;C6H12O6;Na+、Cl?;NaHCO3;

(4)K2S。

(1)根据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气体是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进行分析;

(2)根据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进行分析;

根据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硝酸钾进行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可使人中毒进行分析;

根据可作气体肥料,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氦气进行分析;

根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是葡萄糖;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碳酸氢钠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1.【答案】解:(1)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2)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答案为: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3)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例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如将木柴劈开架空后易燃烧,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故答案为: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解析】(1)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虑氧气的检验方法.

(2)熟记铁丝燃烧的现象与注意事项.

(3)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

此题所考是基础的知识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解:(1)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

(1)钠离子和氯离子;

(2)H++OH?=H2O。

【解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答案】(1)CH4+2O2CO2+2H2O;

(2)

【解析】解:(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2)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答案为:。

本题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34.【答案】(1)2KClO32KCl+3O2↑;

(2)CaCO3+2HCl=CaCl2+CO2↑+H2O;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BE(或BF或CE或CF)

【解析】解:(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是需要加热的装置,因此可以用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者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其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C用的是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发生装置选B(或C),收集装置选E(或F),则制取氢气的组合为:BE(或BF

或CE或CF)。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是需要加热的装置,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C用的是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35.【答案】解:(1)由于在空气中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压强变化不大因为铝表面的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故填:铝表面的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2)m点气体压强明显增大,说明有气体产生,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Al+3H2SO4=Al2(SO4)3+3H2↑。

【解析】(1)根据气体压强几乎不变,说明没有气体产生;

(2)m点气体压强明显增大,说明有气体产生。

本题考查的是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6.【答案】解:(1)由“R(NO3)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HCl= RCl2+H2↑;故填:R+2HCl=RCl2+H2↑;

(2)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R,同时锌一定将银和铜全部置换出来了,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R,可能含有锌,故填:Ag、Cu、R;

(3)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R(NO3)2与Zn反应生成Zn(NO3)2和R,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Zn+R(NO3)2=Zn(NO3)2+R;

65<65

由于R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第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小,后两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大,所以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大还是变小;故填: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R(NO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如果后两个反应进行的比较多,则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Zn>R>(H)>Cu>Ag,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后依次和硝酸铜、R(NO3)2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