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组织练习题含答案

上皮组织练习题含答案
上皮组织练习题含答案

上皮组织练习题含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绪论、上皮组织练习题(护本)

一、选择题

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泌尿道

D.循环管道

E.生殖管道

2.内皮是指:

A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立方上皮

B衬贴在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的上皮 C为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未角化的上皮

D衬贴在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上皮 E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下列哪项能传递化学信息

A桥粒 B半桥粒 C质膜内褶 D缝隙连接 E紧密连接

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

A桥粒 B半桥粒 C缝隙连接 D中间连接 E紧密连接

5.上皮组织的特点之一是组织中:

A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B无血管无神经末梢 C无神经末梢

D有血管无神经末梢 E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6.下列哪个部位的上皮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的纤毛

A小肠 B气管 C血管 D输尿管 E食管

7.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

A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B分布于有腔器官的腔面 C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D有保护功能 E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8.间皮分布于:

A肾小管细段 B循环系统管腔面 C器官表面 D胸、腹膜、心包膜表面E肺泡壁

9..变移上皮分布于:

A食管 B气管 C输卵管 D输尿管 E输精管

二、填空

1.四大基本组织包括,,和。2.光镜下常见的计量单位是,电镜下常见的计量单位

是。

3组织切片常用染色方法为HE染色法,其中H代表的染料名称

为,E代表的染料名称为;H可使细胞核染成,E可使细胞质染成。

4.上皮组织分为和两大类。分布于体表及有腔器官面的上皮属。

5.上皮组织具有,其朝向体表或管腔面的一端

称。

6.上皮细胞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端称,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之间隔有薄层状结构称。

7.外分泌腺是和两部分构成,根据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外分泌腺可分为、和。

8.食管腔面的上皮是,心包膜表面的上皮是,子宫腔面的上皮是,膀胱的上皮是。

9.上皮细胞游离面能扩大表面积的结构是,基底面能扩大表面积的结构是。

10.上皮细胞侧面最牢固的连接是,便于离子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连接是,有粘着作用及支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连接是。

三、名词解释 1.连接复合体

四、问答题 1.概述上皮组织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绪论、上皮组织练习题(护本)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E 3.D 4.B 5.D 6.B 7.C 8.D 9.D

二、填空题

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微米、纳米

3.苏木精、伊红、紫蓝色、红色

4.被覆上皮、腺上皮、被覆上皮

5.极性、游离面

6.基底面、基膜

7.分泌部、导管、黏液性腺、浆液性腺、混合性腺

8.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单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9.微绒毛、质膜内褶

10.桥粒、缝隙连接、中间连接

三、名词解释

1.连接复合体:在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四种连接结构中,只要有两种或两种连接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四、问答题

1.上皮组织主要具有以下结构和功能特点:

①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有规则;

②上皮具有明显的极性,细胞可分游离面和基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

膜,细

胞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

③上皮组织中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④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综述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代医家继承发展古人经验,形成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失调的定则,同时认为瘀血阻滞为慢性胃炎的常见病机,而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幽门螺杆菌得以发现,胃黏膜得以直观,现代医家进一步发展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乃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病机之一。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研究;研究进展 一.慢性胃炎的概念及由来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胃粘膜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炎性改变。1970 年代初,临床使用纤维胃镜检查之后而被广泛诊断。纤维胃镜的应用使得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故有“胃镜所到处处有炎症”的风趣之说。2000 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又称非萎缩性(non-atro-phic)、萎缩性(atrophic)和特殊类型(specialforms三大类。二.慢性胃炎的发病率 慢性胃炎因高患病率、慢性迁延性病程及疾病的久治不愈而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国外资料显示慢性胃炎占普通人群的40%左右,目前国内虽缺乏慢性胃炎大规模人群的调查资料,但有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50 岁以上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老年疾病中位居前十位,病程慢性迁延。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 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1983 年Waarre 和Marshll 证明了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人口 平均患病率约占50%,我国人群患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从那以后,改变了人们 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认为胃炎是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相当多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虽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给予了正规三联或四联等治疗,但胃部不适的症状依然存在, 故为了弄清这一原因,有学者在正常人(无胃部症状)中进行了流调,结果发现,正常人群中约有50%~62.42%的人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个数据接近于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 三.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久郁化热,灼伤胃津,损伤胃络;饮食不节,嗜食辛甘,邪从口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蕴湿生热,阻碍气机,瘀阻胃络;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劳逸失常而致中气虚弱,运血不畅,胃络失养。主要病机派生主要证型,反映共性特征。证之临床,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气滞、湿热之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气虚、阴虚和血瘀之证。四.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 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2. 病理组织学诊断 ( 1) Hp: 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 。无: 特殊染色片上末见Hp; 轻度: 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1/3 有少数Hp; 中度: Hp分布超

良性肿瘤定义

直肠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类癌综合征 什么是类癌和类癌综合征? 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能产生小分子多肽 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除能分泌有强烈 生理活性的血清素(即5-羟色胺)、胰舒血管素(Kallikrein) 和组织胺外,有的还可分泌其他胺和肽类物质,如缓激肽、 儿茶酚胺、胃泌素、胃动素、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生长 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性腺激素、ACTH、皮质类固醇、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前列腺素等。原发肿瘤起源于粘膜 腺体腺管的Kultschitzky细胞。常发生在阑尾,多因急、 慢性阑尾炎手术而偶然发现,其次为直肠,多表现为便血, 可经直肠指诊检出;再次为回肠末段;也可位于胃肠道其 他部位或胃肠外器官,如支气管、胆囊、胰腺、甲状腺以 及卵巢或睾丸。 类癌具有恶变倾向,但根据细胞形态难于判断类癌的 良、恶性质,其性质的判定主要应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 位、浸润组织的深浅以及有否转移。 消化道类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经门静脉血流入肝 脏,由肝细胞灭活后再经肺细胞灭活。只有当肝内类癌转 移分泌大量活性物质,直接释入肝静脉分布到全身时,才 出现类癌综合征。而胚胎期前肠器官类癌的分泌物,由于 可直接释放入血循环,这些类癌在其转移前即可产生此综 合征。 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血清素和缓激肽,组织 胺也参与一部分作用。血清素对周围血管和肺血管均有直 接收缩作用;对支气管也有强力收缩作用;对节前迷走神 经和神经节细胞有刺激作用,可使胃肠道动力增加,分泌 增加。循环血清素浓度增高还可引起心内膜纤维化。 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和心 瓣膜病变等征象。 类癌发病率男略多于女,男女之比为5∶3,类癌可发 生于16~81岁的年龄组中,阑尾类癌患者较年轻,直肠 类癌病例年龄较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 类癌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在类癌综合征时,由于血中血清素(即5-羟色胺)增加,

癌分为哪几种能否详细点(肿瘤,恶性肿瘤,癌症,命名,肉瘤,上皮细胞,癌肿)

癌分为哪几种?能否详细点?(肿瘤,恶性肿瘤,癌症,命名,肉瘤,上 皮细胞,癌肿) 网友回复 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 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 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分类和定义 现今癌症分类主要以肿瘤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和其生物学行为作为依据。在病理学上,每一个系统和器官的肿瘤都有详尽的分类。分类一方面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统一术语。另 一方面则是出于预后方面的原因。以下的类别较为一般所接受: 恶性上皮细胞肿瘤(carcinoma,癌):来自上皮细胞变化而成的肿瘤,这个类别包 含大多数和许多常见的癌症,包括乳癌、摄护腺癌和肺癌。 淋巴瘤和白血病(lymphoma、leukemia):源自血液或骨髓细胞的肿瘤。 肉瘤(sarcoma):由结缔组织或来自中胚层的细胞所转变而成的肿瘤。 间皮瘤(mesothelioma):从位于腹膜或肋膜上的间皮细胞转变的肿瘤。 神经胶质瘤(glioma):由神经胶质细胞变化成肿瘤,神经胶质细胞也是最主要的一 种脑 ... 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 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 的范围。 ②痈疽五发之一种。见癌发条。分类和定义 现今癌症分类主要以肿瘤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和其生物学行为作为依据。在病理学上,每一个系统和器官的肿瘤都有详尽的分类。分类一方面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统一术语。另 一方面则是出于预后方面的原因。以下的类别较为一般所接受: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其的大,卵巢肿瘤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卵巢上皮性肿瘤,引起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原因有很多,不孕、初潮早等都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女性朋友日常一定要做好对卵巢的保护工作。 ★病理: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分 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层次增加、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3.浆液性囊腺癌,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第三节:卵巢非上皮性肿瘤

第三节卵巢非上皮性肿瘤 一、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为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0%-40%.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及幼女,青春期前患者占60%-90%,绝经后期患者仅占4%。 【病理】 1、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结构组成,偶见只含一个胚层成分。 ⑴成熟畸胎瘤:又称为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0%-20%、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畸胎瘤的95%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多为单侧,双侧占10%-17%。中等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壁光滑、质韧。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和骨质。囊壁内层为组织。偶见向单一胚层分化,形成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如卵巢甲状腺肿分泌甲状腺激素,甚至引起甲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率2%-4%,多见于绝经后期妇女。“头节”的上皮易恶变,形成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 ⑵未成熟畸胎瘤:属恶性肿瘤,占卵巢畸胎瘤的1%-3%。多见于年轻患者,平均年龄11-19岁,复发及转移率高。肿瘤多为实性,可有囊性区域。含2-3层胚层,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肿瘤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肿瘤组织所占的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经上皮含量而定。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到未成熟组织向成熟转化,即恶性程度逆转现象。 2、无性细胞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中度恶性,单侧居多,右侧多于左侧。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中等大,实性,触之如橡皮样。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切面淡棕色。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大细胞,细胞核大,细胞质丰富,瘤细胞呈片状或条索状排列,有少数纤维组织相隔,间质常有淋巴细胞侵润,对放疗敏感。 3、卵巢囊瘤肿瘤来源于胚外结构卵黄囊,其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特殊血管周围组织结构相似,又名内胚窦瘤。较罕见,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常见于儿童和年轻的妇女。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易早起转移,预后差,但该肿瘤对化疗十分敏感,既往平均生存期仅1年,现经手术及联合化疗,生存期明显延长。多为单侧,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切面部分囊性,组织质脆,多有出血坏死区,呈灰红或灰黄色,易破裂。镜下见疏松网状和内皮囊样结构。癌细胞扁平、立方、柱状或多角形,产生甲胎蛋白(AFP),故患者血清AFP升高,是诊断及治疗后监测的重要标记物。 【治疗】 1、良性肿瘤参照良性上皮性肿瘤治疗方法。 2、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⑴手术治疗:对年轻并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手术基本原则是无论期别早晚, 只要对侧卵巢和子宫未被肿瘤侵润,在进行全面手术分期的基础上,均可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复发者仍主张积极手术。 ⑵化疗:IA分期、分化I级患者不需化疗,其他患者均需化疗。常用的化疗方 案是:依托泊苷100mg/(m^2〃d),共5日,顺铂20mg/(m^2〃d),共5日,分 别在1、8、15日联用(称BEP方案)博来霉素10U/d.3-4疗程。有大块残留 病灶者,化疗3-4个疗程,血清学检测缓解后再化疗2个疗程。BEP方案无效 者,可以采用VIP(顺铂、长春碱、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 ⑶放疗: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但放疗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故目前较少 应用。放疗用于治疗复发的无性细胞瘤。 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占卵巢肿瘤的4.3%-6%。性索向上皮分化形成卵泡膜细胞瘤或间质细胞瘤,此类肿瘤常有类分泌功能,故又称为卵巢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 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段与段之间的缩窄部位称郎飞节。 4.骨连接:是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根据他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接和滑膜关节连接两种形式。 5.关节:(滑膜关节连接,滑膜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接。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教大,这种连接叫关节。 15.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膈的周围是肌质部,中央为腱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1.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 2.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 5.微循环:是指由微静脉到微动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解剖题集锦(含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为说明人体局部或器官及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2.嗜酸性: 是细胞和组织内的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 二、填空题 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肉眼观察;组织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显微镜观察。 2.人体按部位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四大部分。 3.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水平面;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矢状面; 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称为冠状面。 三、单项选择题 1.能被伊红染成粉红色的结构为(C) A.细胞核B.核糖体C.胶原纤维D.染色质E.以上均不是 2.能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的物质不包括(D) A.染色质B.尼氏体C.胶原纤维D.核糖体E.粗面内质网 上皮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是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 2.间皮:是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能分泌浆液。 3.腺上皮: 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上皮,称为腺上皮。 二、填空题 1.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上皮组织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3.上皮朝向体表或体腔的一面称游离面,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称基底面。 4.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中,主要起封闭作用的是紧密连接,有传递信息作用的是缝隙连接,此外还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等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1.人体的组织是由(E) A.形态相同的细胞群构成B.功能相同的细胞间质构成 C.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D.形态相同的细胞和功能相近的细胞间质构成 E.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2.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的? (E) A.细胞多而密B.细胞间质少 C.细胞分游离面和基底面D.细胞排列紧密E.内有丰富的血管 3.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C)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 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E.变移上皮 4.分布于膀胱内表面的上皮是(B) A.复层扁平上皮B.变移上皮C.内皮 D.间皮E.单层柱状上皮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病理重点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 1.动脉粥样硬化各 期的病变特点及 继发性改变 ㈠?脂纹期:肉眼:动 脉内膜轻度隆起的斑 点和条纹。镜下:动脉 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 胞(FC)。?纤维斑块 期:肉眼:动脉内膜较 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 块。镜下:①纤维帽: 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 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 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 白聚酶组成;②脂质 区:由FC、细胞外脂质 和坏死碎片组成,该区 较小或不明显;③基底 部:由增生的SMC、结 缔组织和炎细胞组成。 不同的斑块含有不等 量的三个病变区。?粥 样斑块期:肉眼:动脉 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 灰黄色斑块。切面见纤 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粥 糜样物。镜下:在玻璃 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 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 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 晶(HE片中为针形或梭 形空隙)及钙化。坏死 物底部及周边可见肉 芽组织,少量FC和淋 巴细胞。病灶处中膜平 滑肌受压萎缩而变薄。 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 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 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㈡继发性病变:斑块内 出血,斑块破裂,血栓 形成,钙化,动脉瘤形 成。 2.肺气肿的概念和 分类 概念:肺气肿是末梢肺 组织(呼吸性细支气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 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 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 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 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 疾病状态。 分类:㈠肺泡性肺气 肿:①腺泡中央型肺气 肿:肺泡中央的呼吸性 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 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 张。③全腺泡型肺气 肿: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都扩张。 ㈡间质性肺气肿:细支 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 空气进入肺间质。 ㈢其他类:①瘢痕庞肺 气肿②代偿性肺气肿 ③老年性肺气肿 3.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肉眼:肺的体积显著膨 大,色灰白,边缘钝圆, 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 后压痕不易消退,切面 可见囊腔,因肺气肿类 型不同,其大小、分布 部位及范围均有所不 同。 镜下:①肺泡扩张,相 邻的肺泡融合成较大 的囊腔;②肺泡间隔毛 细血管床数量减少;③ 间质内小动脉内膜纤 维性增厚;④小支气管 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 炎症改变。 5. 为什么在门脉性肝 硬化时会出现肝功能 不全试述肝硬化时门 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 全的临床表现。 门脉性肝硬化时,出现

病理学之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上皮组织良性肿瘤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由复层的覆盖上皮,如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肿瘤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形成许多手指样或乳头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肿瘤根部常有细蒂与正常组织相连。其发生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有关。 2.腺瘤由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甲状腺、卵巢、乳腺、涎腺和肠等处。粘膜腺的腺瘤多呈息肉状。腺器官内的腺瘤则多呈结节状,且常有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腺瘤的腺体与其起源的腺体不仅在形态上相似,而且常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排列结构不同。 根据腺瘤的组成成分或形态特点,又可将其分为囊腺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和息肉状腺瘤等类型。 (1)囊腺瘤:由于腺瘤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肉眼上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腺瘤常发生于卵巢,偶见于甲状腺及胰腺。 (2)纤维腺瘤:常发生于女性乳腺,是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有完整包膜,切面分叶状、有裂隙。 (3)多形性腺瘤: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常发生于涎腺,特别是腮腺,过去曾称之为混合瘤。由于增生

的肌上皮细胞之间可出现粘液样基质,并可化生为软骨样组织,从而构成多形性特点。本瘤生长缓慢,但切除后可复发,少数可以发生恶变。 (4)息肉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发生于粘膜,可呈息肉状、乳头状或绒毛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和结肠。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者恶变率较高。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常有家族遗传性,不但癌变率高,并易早期发生癌变。

神经上皮性肿瘤

神经上皮性肿瘤 目录 1 星形细胞肿瘤总述:(Astrocyte tumors) 2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Ⅱ级) 3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 4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级) 5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6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and anaplastic(malignant) oligodendroglioma) 7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8 室管膜瘤(Ependymal tumors) 9 脉络丛乳头状瘤(Chroid plexus papilloma) 10 松果体细胞瘤(Pineal cell tumors) 11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12 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与胶质混合性肿瘤 13 神经上皮肿瘤影像表现解释: 14神经上皮肿瘤的现代手术策略与相关技术

15 神经上皮肿瘤的放疗 16 神经上皮肿瘤的化疗 17 神经上皮肿瘤的综合治疗 18丘脑胶质瘤的临床分类及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 1 星形细胞肿瘤总述:(Astrocyte tumors) ⑴多发于31~4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成年人多在半球、丘脑、底节区;儿童多于幕下。 幕上多见于额叶及颞叶(儿童多发于此),依次为顶叶、小脑、脑干;也可见于视神经、丘脑和三脑室旁;幕下多见于小脑半球、四脑室,也见于小脑蚓部和脑干(好发于脑桥)。 ⑵星形细胞肿瘤分为:病理可分为纤维型、原浆型和肥胖细胞型,以纤维型多见。 2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Ⅱ级):在T1的低信号和CT上的低密度(可有散在钙化),以及T2上的高信号,可能是脑白质内排列紧密的轴索被为数众多的星形细胞瘤分开而发生水肿所致,因BBB 没有破坏,故不强化。但不强化的肿瘤并非一定是这种偏良性的星形细胞瘤,也可能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所以对不强化者,年龄大于44岁者要通过影像定性还要立体定向活检。如果肿瘤复查后从不强化到强化改变为恶性肿瘤的表现。本病即使是偏良性,但有向间变性和胶质母细胞瘤转变的倾向,其生长也是浸润性的,影像表现虽为边界清楚,仍不能判断其边界,术后复发者恶性程度多较原来高。在儿童,脑干星形细胞瘤是其最常见的胶质瘤。可以呈外生、内生和播散性生长。脑干的星形细胞瘤按其解剖特点而不同,中脑者多发于四叠体及导水管周围(白质分布区);脑桥一般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肿瘤沿CPA区生长浸入小脑或在基底动脉周围增生,使基底动脉和其分支深陷于肿瘤内,即所谓的沟凹现象。脊髓者多为髓内边界清楚的纺锤形瘤块,多见于胸、颈段,由于脊髓明显伸长被称之为“束状胶质瘤”。本病应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呈团块状或散在钙化斑,与星形细胞瘤的散在钙化不同)、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与血管分部区一致)、局限性脑炎、多发性硬化(多发于脑室周围的白质,无占位效应)相鉴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精)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良性肿瘤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肿瘤常具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对机体危害较小。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由于瘤体不断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上皮细胞发生恶变的称为癌,如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肿癌,胃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类由间叶组织发生恶变的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人们对癌听得较多,而对肉瘤听得较少,这与癌症病人远比肉瘤病人为多有关。临床上癌与肉瘤之比大约为9:1。 良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瘤细胞与起源组织的正常细胞面貌相似,在发生的脏器或组织缓慢生长,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膨胀性生长是指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仅发生推移积压作用),与周围组织有包膜相隔,界限分明,且生长常有一定的“自限性”,即有一定的自我约束机制。只要手术切除干净(完整切除),罕有复发。良性肿瘤对机体破坏性较小,除非生长在要害部位(如大脑)或瘤细胞能分泌大量激素,一般不会致人于死地。恶性肿瘤通常又被泛称为癌症,其特点是瘤细胞的形态与发生处的正常组织细胞形态相差甚远,生长方式为“浸润性生长”(即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瘤体表面有许多“蟹足样”瘤组织散在于周围正常组织中),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除有推移积压作用外,还直接浸润和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即使手术切除了肿瘤,仍有复发的可能性,并且可以从一处跑到另一处(医生称为转移)。其对人类的危害较良性肿瘤大得多,目前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日常调理 一般认为,各种良性肿瘤,病伤津劫阴,多属阴虚内热,故在饮食调理上,应忌辛温燥热属性的食品,滞腻食品也主张少吃;而性属寒凉的食品,则应少吃或不吃。在不同的病种上,癌症患者饮食禁忌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应忌辛温燥热、油炸烧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食管癌病人忌老猪肉、老鸭肉;肝癌病人忌母猪肉、少吃韭菜。总之,忌口应适当,盲目地忌口将致营养不良,影响疾病康复。生命的维持,必须依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癌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营养障碍,改善病人的营养是抗癌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力。

17 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17 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答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明显,组织结构极度紊乱,与起源组织相差甚远。肿瘤的细胞表现为: (1)细胞的多形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2)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可出现双核、多核,核分裂现象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 (3)胞浆多呈嗜酸性。 18 简述良性肿瘤、上皮组织、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的命名原则。 答良性肿瘤的命名:一般在起源组织名称之后加“瘤”字。即为肿瘤名称,,如脂肪瘤。少数结合形态命名,如乳头状瘤。 恶性肿瘤的命名: (1)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起源组织后加“癌”,如腺癌。(2)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起源组织后加“肉瘤”,如纤维肉瘤。 19 常见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答 (1)直接蔓延。 (2)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31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大叶性肺炎少数病例由于感染严重或机体抵抗力低下,可发生下列并发症:1、中毒性休克。多发生于细菌毒力过高的患者,重者可危及生命。2、败血症。系大量细菌侵入血液所致。3、肺肉质变。因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溶酶产生不足,纤维蛋白渗出物不能充分溶解清除而发生机化,称肺肉质变。4、肺脓肿及脓胸少见。

27 缓进型高血压病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缓进性高血压病一般分三期: (1)功能障碍期:本病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由于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而致血压的升高,血压波动大,适当休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2)动脉硬化期:细小动脉因长期痉挛,逐渐发生硬化,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升高,血压持续升高,经适当治疗及休息,血压可有所下降,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3)内脏病变期:为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此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内脏器官因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器质性病变。血压升高较严重,一般难以恢复正常,可伴有心肾器官功能改变及脑出血。 25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 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三期: (1)变质渗出期:表现为结缔组织黏液样变性与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炎细胞浸润。 (2)增生期(肉芽肿期):表现为风湿小体形成,此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 (3)纤维化期(愈合起):风湿小体逐渐转变为纤维组织或瘢痕。由于病变反复发作,以上病变可以新旧并存。 24 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肉瘤 组织起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 发病率及年较高,多为40岁较低,多见于青少年

胃炎的内镜诊断与分型(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胃炎的内镜诊断与分型(推荐) () ( ) 一、前言胃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 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十分复杂,并未达成统一意见。 自 1985 年 Marshall 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其引起胃炎的致病性已被世界所认同,但除胃镜下经喷洒色素或放大胃镜始可看到一定表现外,不能直接观察到其特有的征象。 现就胃镜对胃炎的诊断、分型以及笔者的意见加以叙述,供同道参考。 左: 贲门在食管与胃连接处,淡红色的食管黏膜与橘红色的胃黏膜形成明显的分界线,两者互相交错,构成齿状线。 右: 正常胃底黏膜皱襞排列杂乱,与胃体大弯侧皱襞相连接。 可见少量澄清的胃液聚集于胃底。 图 1 正常胃镜图象二、急性胃炎急性胃炎与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之间并无明确区别,只不过急性胃炎病变较轻,而AGML 症状及病变程度更重。 此病于 1968 年由 Katz 及 Siegel 首先提出,内镜所见有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溃疡、出血性胃炎。 1973 年川井提出这是一组征候群,胃部症状突发,胃镜及 X 1 / 17

线检查见有异常,称为急性胃病变。 病变并不仅限于胃黏膜,可累及深层甚至全层。 1979 年竹本提出定义为急剧突发上腹痛和显性出血,早期内镜检查可见出血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溃疡。 这一急性改变不仅在胃黏膜出现, 20%-30%还同时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及下行角,称为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AGDML)。 图 2 急性胃黏膜病变: 有应激史,发病突然;胃黏膜广泛糜烂、充血、水肿,并可见片状棕褐色出血斑,大量病理粘液附着胃壁。 国内以 Schindler 分型: ①急性单纯性外因性胃炎。 ②急性腐蚀性胃炎。 ③急性感染性胃炎。 ④急性化脓性胃炎。 若病理改变以黏膜层病变为主,则①与③属急性黏膜病变范畴。 (一)急性胃黏膜病变病因 1.食入致胃黏膜损害物质。 (1)药物: 非甾体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癌药、口服降糖药类等。 (2)酒精。 (3)食品: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上皮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二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上皮) 定义:有大量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①具有极性,极性是指在细胞的不同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显著差异 ②大多无血管 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肌上皮 二、被覆上皮 定义:是覆盖于身体外表面、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器官的外表面的上皮 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其他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表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切面:细胞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内皮:指衬贴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和胃、肺等光滑、可运 动器官的外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分布在肺泡、肾小囊壁层 表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立方形的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 B 、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吸收和分泌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棱柱状细胞,核椭圆形,多位于细胞基底部,且核 长轴的走向与细胞走向一致 C、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肠、胃、胆囊、输卵管、子宫的腔面 功能:吸收和保护 垂直切面:细胞似高脚杯,核呈倒三角形或半月形, *杯状细胞近细胞基底部,HE染色深 分布:肠管(小肠&大肠)的粘膜层 功能:润滑和保护结构:胞质顶端充满 黏原颗粒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细胞高矮不同,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似复层 但所有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上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杯状细胞、 锥形细胞(可分化)、梭形细胞 分布:咽、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 功能:保护 垂直切面: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为基底细胞(可分化、增殖的干细胞) 中间数层为多边形 浅表数层为扁平鳞片状(有退化、脱落现象) E、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皮肤表层角化的~(无核的死细胞,角蛋白多) 分布 口腔、食道、阴道腔面未角化的~(有核的活细胞) 功能: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垂直切面:浅部为一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深部为数层多边形细胞F、复层柱状上皮 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一些腺体的大导管 垂直切面:其表层细胞为盖细胞(大且厚) 中间数层细胞呈多边形 G、变移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 (移行上皮) 分布: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前列腺部 特点:细胞形态和层数随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 举例:膀胱收缩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增多; 膀胱舒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表层细胞多呈扁平形

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种类

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种类 按恶性肿瘤的起源组织不同,凡从上皮(表皮)组织如皮肤、内脏的粘膜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都叫做癌,例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皮肤癌等。 凡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血管、淋巴等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例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等。 还有一些恶性肿瘤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有另外一些名称,例如白血病、霍奇金病、威尔姆氏瘤(肾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视网膜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枯根勃氏瘤、尤文氏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乳房派杰氏病等。 由于癌比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远为多见,大约为9:1,也就是说10个恶性肿瘤病人中,有9个病人是患癌,1个病人是患肉瘤。所以,一般把恶性肿瘤通称为癌症。人类癌症按国际疾病分类有62种,

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怎么区分?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无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外表到内部结构,从他们的临床表现到对人体的危害,都有明显的不同。医生们根据专业知识、临床经验、某些特殊的检查方法,一般都能正确地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当然也有介于良恶性之间者,便难以区分了。 良性肿瘤,一般说生长缓慢,可以在身上存在几年或几十年。呈膨胀性地生长,有较清楚的界限。居于皮下软组织中的良性肿瘤,用手往往可以稍稍推动。常用外科治疗,手术较容易切除,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或转移,良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正常组织的细胞形态比较接近,细胞分化好(细胞成熟),大多数良性肿瘤有一层纤维薄膜包裹,通常没有浸润性(不规则地向外侵犯)扩张,对人体危害较小。 但如果一些良性肿瘤生长在人的重要部位,如脑的良性肿瘤,如不及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绪论 1。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于机能关系的科学。 2。解剖学:主要是用解剖器械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3。组织:是由许多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组织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一般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称为基本组织。 4。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胃、肝、肺、骨和肌等。 5。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6。PAS反映:糖经过碘酸(HIO4)氧化,出现醛基,成为多醛。多醛与无色品红结合,成为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为过碘酸反应,简称PAS反应。PAS反应阳性的部位即表示有多糖存在。 7。前臂的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小腿内侧称胫侧,外侧称腓侧 8。近侧和远侧:多用于四肢。肢体接近躯干处,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9。矢状轴(面),冠状轴(面),垂直轴(面)。见书P5 10.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组成,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核染色质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将多种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或红色 第一章基本组织 1.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2.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表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 3.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称腺。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是由形状不同,高低不齐的一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底部均附于基膜上,但由于细胞的高低不同,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光镜下形似复层上皮,实为单层上皮,故为假复层上皮。 4.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伸出的细长突起,长约5-10um,直径约0.2um ,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清楚可见。纤毛具有向一定方向节性摆动的能力。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6.连接复合体:根据细胞连接的结构和机能不同和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连接结构连在一起,即称为连接复合体。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的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9.肌浆: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称为肌纤维。肌细胞胞质称为肌浆。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2.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间,是一种较大的平板状连接。可供细胞间交换离子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传递化学信息和协调细胞功能等。缝隙连接还与细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关。 13.外分泌腺:根据分泌腺的分泌物派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到其他器官或体表,如汗腺、胃腺和唾液腺等。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6.肥大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19.环层小体:又称帕奇尼小体。主要功能是感受压觉和触觉。 20.触觉小体:多见于手指,足趾掌面的真皮乳头内。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1.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一分支终末与一条骨骼肌建立突触联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简称终板。 2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一个运动单位。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精)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最大区别是恶性肿瘤生长速度特别快。如果自己检查的话特别要留意有没有生长迅速的下腹部肿瘤,同时伴有疼痛。可能会有月经的变化或者异常出血。从医学的病理角度来看,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形态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组织呈明显的异型性。组织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以供养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组织细胞。 什么是癌?什么是肉瘤?有何区别? 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但由于其组织来源不同,又各自具有一些特点,所以有的恶性肿瘤属于癌,有些属于肉瘤。 凡来自人体内、外胚层的(即上皮成分,如鳞状上皮、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等)恶性肿瘤统称为癌。常见的癌有皮肤、食管、子宫颈的鳞状细胞癌,消化道、唾液腺、甲状腺和乳腺的腺癌;肝细胞型肝癌;膀胱、肾盂的移行细胞癌等。人体除有内、外胚层之外,尚有间胚层组织,位于内外胚层之间,这些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巴管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以及淋巴结组织。凡来自这些组织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如血管肉瘤、淋巴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软骨肉瘤以及骨肉瘤等。 什么是早期癌、微小癌、隐匿癌? 早期癌是指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是指仅有微灶浸润。胃肠道癌早期浸润指浸润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官颈鳞形细胞早期浸润癌是指浸润灶的范围限于自基底膜起至3mm深度的间质。这种浸润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一般认为,浸润灶的深度小于1mm 者,不会伴有淋巴结转移,仍可按原位癌治疗;浸润灶深度大于1mm小于5mm者,少数可有转移。

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肝脏微小癌或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的直径之和不超过3cm。临床上多无症状,所以又称亚临床肝癌。胃微小癌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癌。 隐匿性癌是指原发癌甚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性癌。例如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直径小于1cm,病灶中心为纤维疤痕组织,内有散在的乳头状癌组织、向周围甲状腺组织浸润。肿瘤虽小但转移却较早,2/5病例在手术前已有颈淋巴结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