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重点)

节能技术(重点)
节能技术(重点)

节能技术

第一章热能、电能利用节能技术:第一、锅炉节能技术

一、(1)加强燃料管理与实现动力配煤,节约用煤:动力配煤根据用户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若干种煤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筛选、破碎掺配加工成混煤,使其成为认为加工的“新煤种”。这种“新煤种”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燃煤特性与各原单一煤种均有不同,合理配比可以达到改善性质、特性互补、劣煤优用、有利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2)加强水质管理,减少结垢和排污:锅炉水处理会减少锅炉结垢,降低排污热损失。

二、(1)锅炉节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减少热损失和污染物。(2)锅炉常用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锅炉分成不同的类别,各种分类方法分成的锅炉类别不能混淆。按使用燃料种类不同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按蒸发受热面中工质流动的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按主蒸汽压力高低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锅炉、超临界压力锅炉和超超临界压力锅炉等;按燃烧方式不同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流化床炉和旋风炉。(3)加强运行调整,减少各项热损失

锅炉运行时存在着种种热损失,找出引起热损失的原因,提出减少各项热损失的措施,就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以节约能源。锅炉输入热力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为了便于分析,将燃料在锅炉内燃烧输入的热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锅炉的有效利用热,其余的即为各项热损失。锅炉的热效率表示锅炉设备有效利用热量Q1与输入热量Qr之比的百分数,即:η= Q1/Q r×100%。为了确定锅炉的热效率,就需要建立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锅炉热量的收支平衡关系,通常称为锅炉的热平衡。在锅炉机组稳定运行的热力状态下,1Kg燃料带入锅炉内的热量、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和热损失之间有如下热平衡关系。Qr=Q1+Q2+Q3+Q4+Q5+Q6 KJ/Kg将上式两边都除以Qr,则锅炉的热平衡可以用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来比表示。100%=q1+q2+q3+q4+q5+q6显然,要提高锅炉热效率,必须设法降低各项热损失。

1、减少排烟热损失q2.排烟热损失时指高温烟气排入大气而损失的热量。排烟损失由尾部排烟温度、烟气量与漏入系统内的冷空气量综合决定的。因此,降低排烟损失,就要减少炉膛的空气系数和各烟道的漏风量以及降低排烟温度。

2、减少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对燃煤锅炉而言,这项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处的一氧化碳含量和空气系数。

3、减少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未燃尽而残留的固定碳常存在于灰渣、飞灰与落煤之中。

4、减少散热损失q5.散热损失大小取决于散热表面的面积、温度和环境条件。因此,散热损失与锅炉容量有关,也与锅炉有无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有关。锅炉容量越大,其与外界接触的面积相对地变小,散热损失减小。通常小型锅炉的散热损失较大,有尾部受热面(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锅炉散热损失较大。

5、减少灰渣物理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是指炉渣所带走的热损失。通常层燃炉的灰渣量较大而且温度高,需要考虑灰渣物理热损失。

(4)燃煤锅炉的两个主要节能措施1、运行调整。运行调整主要是降低排烟损失和合理配风。锅炉降低排烟损失,合理配风的目标,就是要根据负荷要求,恰当地供给燃料量,不断寻求并力争控制最佳空气系数,达到完全燃烧。

在理论上达到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但在实际条件下,根据燃料品种、燃烧方式及控制技术的优劣,往往需要多供给一些空气量,称为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空气系数。

但是最佳空气系数无法从理论上进行准确计算,只能依靠试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来优选。通常对于气体燃料由于它能与助燃空气达到良好的混合,较小的空气系数便可以实现完全燃烧;对于固体燃料,因为它与助燃空气在表面接触燃烧,不能直接进入内部混合,空气系数相对较大;对于液体燃料,一般采用雾化燃烧,雾化微粒与空气混合比固体燃料好,但比气体燃料差,空气系数介于固体和气体燃料之间。即使同一种燃料,由于可燃成分、燃烧方式与控制技术的差异,空气系数也不完全相同。2、节能改造。节能改造主要包括六条措施:給煤装置改造;炉拱改造;燃烧系统改造;层燃锅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改造;采用节能新设备。

第二、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一、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工件或物料进行熔炼、加热、烘干、烧结、裂解和蒸馏等各种加工工艺所用的热工设备,称为工业窑炉。工业窑炉主要由炉衬、炉架、供热装置(如燃烧装置、电加热元件)、预热器、炉前管道、排烟系统、炉用机械等部分组成。

二、(一)工业窑炉的分类:工业窑炉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按其某些主要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按工艺特点分为加热炉和熔炼炉;按所使用能源种类分为燃料炉和电加热炉;按工作温度高低分为高温炉、中温炉、低温炉;按热工操作制度分为连续式工作窑炉和间歇式工作窑炉;按炉型特点分为室燃炉、步进炉、竖炉等;按工作制度分为辐射式工作制度窑炉、对流式工作制度窑炉和层式工作制度窑炉。

(二)工业窑炉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七个方面:热源改造、燃烧系统改造、窑炉结构改造、窑炉保温改造、烟气余热

回收利用改造、窑炉密封改造和控制系统节能改造。

(三)工业窑炉节能改造的主要措施:1、提高燃烧效率。主要包括采用低空气系数的燃烧方式、富氧燃烧和提高助燃空气的温度等。2、减少炉体的散热损失。主要包括采用轻质隔热和耐火纤维等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减少窑炉的表面积和尽量避免窑炉的间歇运行。3、减少水冷件热损失。主要包括少用或不用水冷构件减少热损失、对必须设置的炉内水冷构件进行隔热和采用汽化冷却来回收水冷件的热损失。4、采用高辐射陶瓷涂料。5、采用先进的炉型和工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水泥预分解窑、干法熄焦工艺、明焰裸烧方法以及低温快烧技术。

(四)工业窑炉的主要节能技术应用实例1、富氧燃烧技术。以氧含量高于21%的富氧空气或纯氧代替空气作为助燃气体的一种高效强化燃烧技术,其降低了烟气生产量,燃烧产物中的NOx含量降低,采用富氧燃烧可提高融化质量,特别是在熔窑化料区由明显效果,可减轻对熔窑的烧损,节能降耗;2、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一种全新的燃烧技术,它将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降低NO排放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余热回收和降低NOx排放量的双重目的;

3、余热发电技术。一项很有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节能技术,具有节能降耗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

4、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技术。主要包括煤气净化和透平发电两方面的关键工艺技术。

第三:保温保冷技术

一、(一)我国保温保冷技术及保温材料使用现状:近年来我国保温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保温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加,适应温度范围从-200—1000℃。但品种规格系列不够齐全,应用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整体保温节能效益较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泡沫型保温材料、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硅酸钙绝热制品保温材料、纤维质保温材料等几大类型。工业设备及管道的绝热主要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复合硅酸盐涂料、聚氨酯、泡沫玻璃、橡塑制品等。高温工业窑炉的隔热保温,主要采用硅酸铝纤维、硅酸钙等材料。

(二)保温结构的基本要求:保温结构在保证热损失不超过标准热损失值的前提下,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仅要考虑管道或设备振动情况,还要避免保温结构所产生的应力传到管道或设备上。结构简单,减少材料的消耗量,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价格便宜。要有良好的保护层,施工简便,扬尘率、损耗率小等,维护检修方便,外表应整齐美观。

二、(一)保温材料分类及使用范围:保温材料一般采用轻质、疏松、多孔的纤维状材料。特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三种:1、按成分不同保温材料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2、按保温材料使用温度限度又可分为高温用、中温用和低温用保温材料。3、按照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湿抹式、填充式、绑扎式、包裹及缠绕式施工用保温材料。

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用的材料多为无机保温材料,低温保冷工程多用有机保温材料;高温用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各种工业炉耐火砖间的填充料以及其他场所;中温用保温材料是热力设备及管道常用的保温材料;低温用保温材料主要用于温度在100℃以下的保冷工程。另外,保温材料还可以根据按体积密度分为轻质和超轻质材料。

(二)常用保温结构及使用范围

七个方面:涂抹法保温,便于接岔施工和填灌孔洞,不适用于露天或潮湿地点;绑扎法保温,是广泛采用的保温结构型式;装配式保温,保温主层材料及外表保护层均由厂家供给定型制品,现场施工只需按规格就位,并加以固定;填充法保温,主要用于阀门法兰和膨胀节部位的可卸式保温结构等;粘贴法保温,特别适合耐火纤维毡等施工;喷涂结构保温,用专用设备将有机泡沫绝热材料或某些无机绝热材料喷射到绝热面,形成喷涂绝热结构;金属反射式保温,主要用于降低辐射与对流传热的保温结构,特别适合于震动和高温工况。

(三)典型保温材料及性能:1、硅酸铝质耐火纤维。俗称陶瓷纤维,是以甲级高岭土为原料制成的保温材料。陶瓷纤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工成各种规格的纤维制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电加热炉、高温管道和设备上作为隔热、隔音和防酸材料。我国硅酸铝质纤维产品大致有硅酸铝耐火纤维棉、硅酸铝耐火纤维毡、硅酸铝纤维毡、板、异形制品和硅酸铝纤维湿毡等四种。工业锅炉、热处理炉等广泛采用陶瓷纤维作保温材料。

2、岩棉。它的容量轻,导热系数较小,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和吸声性能。在管道保温中,保温性能比传统保温材料高1.5—2.5倍。作窑炉衬时,导热系数低于耐火纤维。用于建筑保温可节能40%。市场价格便宜,只为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的20%—25%。但岩棉保温材料防水性能差,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不适用于冷冻、空调管道和设备的保温。

3、离心玻璃棉。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这种材料保温性能良好,不燃烧,抗化学腐蚀性能较好,抗老化能力强,吸声性能好。适用于各种管道、设备保温。

4、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是一种高效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酸碱,生产简便。

5、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极好,工艺性极佳、强度高,适用于各种管道、储罐等设备的保温。广泛用于冰箱、冰柜、冷库、冷藏车等的绝热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成型工艺比较简单,可预制或现场发泡。但这种材料成本较高。

6、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称EPS)。这种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隔音性好、机械强度和耐冲击性能高等特点,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但这种材料不耐高温,故适用于70℃以下的管道、设备保温。

7、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这种保温材料具有可塑性强、导热系数低、容量轻、粘接性强、防水、耐酸碱、不燃、施工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是新型优质保温绝热材料。使用时不需包扎捆绑,尤其便于异型

设备内(如阀门、泵体)的保温。另外,由于粘接性好,干燥后呈网状结构,不开裂、不粉化,可用于运、转、振动的设备保温。8、轻质镁铝辐射绝热材料。特点是提高改善对辐射热屏蔽能力,屏蔽热辐射的能力高达50%—60%,从而降低常温与高温导热系数,并使导热系数与温度的线性关系斜率较小。这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小,保温后的表面温度低,耐高温。可制成涂料、软毡、管等,特别适合于高温介质管道的保温。

真空保温材料和纳米孔硅保温材料是正在研究的新型保温材料。

第四:蓄冷蓄热技术

一、(一)蓄冷蓄热系统的基本原理:蓄冷蓄热指把冷量或者热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蓄冷(热)方式主要有显热蓄冷(热)和潜热蓄冷(热)。前者指利用物质具有比热容,其内能随着温度降低(升高)从而储存冷(热)量,当前主要的储存介质有水、岩石、陶瓷等蓄冷(热)介质。潜热蓄冷(热)主要是利用物质发生相变时内能的变化而储存冷(热)量。与显热蓄冷(热)相比,由于相变潜热远远大于物质比热容,因而体积相对较小,且温度变化较小。(二)水蓄冷属于显热蓄冷:每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会吸收或者放出4.2KJ 的热量。(三)冰蓄冷则属于潜热蓄冷,利用冰发生相变时的溶解/凝固潜热来储存热量,每1Kg冰的潜热为334KJ/Kg℃,约为水的比热的80倍。(四)蒸汽蓄热器: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的节能设备。蓄热器为一密闭压力容器,90%的空间充有饱和热水,其余水面以上空间为蒸汽;水空间内设有充热装置。蒸汽蓄热器的蓄热和放热是通过内部饱和热水间接实现的。将蒸汽通入压力容器,使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称为具有一定压力的饱和水;当容器内压力下降时,饱和水成为过热水自蒸发产生蒸汽,通过管路输送到供汽系统中。

二、(一)蓄冷蓄热方式:主要采用水蓄冷、冰蓄冷、蒸汽蓄热等方式。

(二)水蓄冷按照蓄冷灌的形式:1、自然分层水蓄冷:是一种结构简单、蓄冷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蓄冷方法。

2、迷宫式蓄冷:装置太复杂。

3、多槽/空槽式水蓄冷系统:如蓄冷量较大,布置立式蓄冷灌有困难时,优先选用多槽式蓄冷装置。

4、隔膜式蓄冷:装置可靠性不够高。由于迷宫式蓄冷装置太复杂,隔膜式蓄冷装置可靠性不够高,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温度自然分层式与多槽式蓄冷装置,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然分成水蓄冷。

(三)冰蓄冷方式1、静态冰蓄冷。主要分为密封件式和冰盘管式。密封件式传热效果好,制冰融冰速度快,效率高;冰盘管式制冷剂用量大,盘管焊接质量要求高,易发生制冷剂泄漏和金属盘管腐蚀。2、动态冰蓄冷。根据制取冰晶的不同方式分为刮削式、过冷式和真空冷冻式。目前较成熟的动态冰蓄冷是刮削式,但刮削部分易磨损,而且加工精度要求高,造价贵,所以预计未来过冷式将占据冰蓄冷主要市场。与水蓄冷系统相比,冰蓄冷需要的制冷温度低,因而需要配置双工况制冷机组,而且制冰工况下机组效率低,目前静态冰蓄冷应用较广。

(四)蒸汽蓄热器:1、用途。蒸汽蓄热器是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的节能设备,用以平衡用汽设备的波动负荷;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制浆造纸、酿酒、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及公共建筑,以变压式蒸汽蓄热器应用最为广泛。2、原理。蓄热器为一密闭压力容器,90%的空间充有饱和热水,其余水面以上空间为蒸汽;水空间内设有充热装置。蒸汽蓄热器的蓄热和放热是通过内部饱和热水间接实现的。对于负荷波动较大的供汽系统,可平衡对波动负荷的供汽,使锅炉负荷稳定。用在余热利用系统,能有效地回收热量。节能效果显著,一般可节约燃料3%—20%。

3、适用范围。具体来说,适用于下列四种情况:一是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二是瞬时耗气量极大的供热系统;三是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四是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要的场合。

第五:燃烧节能技术

一、(一)其他燃烧技术:1、触媒燃烧,氢、碳等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在大气中燃烧时,变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如果使用触媒燃烧,就可能在着火温度以下燃烧,发生火焰。从节能方面考虑,触媒燃烧的特征是:一是能用理论空气量进行燃烧;二是发热量只有836KJ/Nm3左右的燃料也可用作补助燃料。

2、乳化燃烧,乳化燃料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微爆”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高,受热后水总是先达到沸点而蒸发或沸腾。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水蒸气将冲破油膜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爆炸后的细小油滴与空气更加充分混合,油液燃烧的更完全,达到节能之效果。“水煤气反应”是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水分子与未完全燃烧的炽热的炭粒发生水煤气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从而减少了火焰中的炭粒,提高了油的燃烧程度,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了油的燃烧效率。在缺氧条件下,燃料中由于高温裂解产生的碳粒子,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使碳粒子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率,降低了排烟中的烟尘含量,另一方面,由于乳化水的蒸发作用,均衡了燃烧时的温度场,从而抑制了NOx的形成。通过上述的微爆及水煤气反应,乳化油燃料可获得减轻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的双重效果。

3、流动床燃烧,流动床燃烧是指把煤与石灰石加入燃烧室床层上,在通过布置在炉底的布风板送出的高速气流作用下,形成流态化翻滚的悬浮层,进行流化燃烧,同时完成脱硫,这种燃烧技术叫流化床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适用于燃煤锅炉、废弃物焚烧、煤的气化等领域。它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低成本石灰石炉内脱硫等优点。

二、(一)分层燃烧原理及特点:燃煤锅炉分层燃烧是用机械筛分的办法,将原煤在由給煤滚筒出口落向炉排时,先经过筛分装置,使不同粒度的煤在经过筛子落向炉排时,造成时间差与位置差,结合炉排的转动便形成了上小下大、层次分明且疏松的煤层结构。分层燃烧特点有减少锅炉漏煤量、煤层厚度平整均匀和提高燃烧效率。分层燃烧技术主要应用于燃煤工业锅炉,是针对链条炉排存在缺陷而发明的一项改进技术。

(二)富氧燃烧原理及特点通过提高助燃空气中氧气浓度所完成的燃烧过程称为富氧燃烧。有三个特点:富氧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温度;降低燃料的着火温度,促进完全燃烧;降低空气系数,减少排烟量。

(三)蓄热式燃烧,蓄热式燃烧通过蓄热室回收烟气的余热来助燃空气或预热煤气,降低排烟温度实现节能。关键设备有蓄热体、换向阀和烧嘴。(四)燃煤添加化学助燃剂燃烧,依据煤炭燃烧化学反应原理,在燃煤中加入少量化学助燃剂,通过催化、活化等作用,促进氧化及离子交换的作用,改善煤炭燃烧性能,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主要应用效果是:降低煤炭的着火温度;改善煤炭的燃烧特性。(五)磁化燃烧节能技术,燃油磁化燃烧技术是在液体燃料进入燃烧室或炉膛燃烧之前,利用磁化装置对液体燃料进行磁化。当燃油流过一定场型和场强的磁场时,由于燃油分子受到外磁矩的作用,使喷出的油滴更加细小,增大了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并且被磁化后的燃料分子与氧分子结合更加充分,使液体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六)脉冲燃烧,脉冲燃烧本质是一种燃烧控制方式。脉冲燃烧控制采用的是间断燃烧的方式,使用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节燃烧时间的占空比实现窑炉、加热炉等工业炉的温度控制。脉冲燃烧控制的主要优点有:传热效率高;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较高;无需在线调整,即可实现燃烧气氛的精确控制;系统简单可靠,造价低;可以减少NOx的生成。缺点是:调节比小;容易产生噪音;启动必须使用风机;需要设置燃烧稳定后自动停止风机的装置。(七)低氧燃烧,高温低氧燃烧技术与传统燃烧技术不同之处是充分利用加热炉的排烟余热将助燃空气加热到1000℃甚至更高,使加热炉排烟温度降低到200℃以下,从而提高燃料的热利用率。第六:换热节能技术

一、(一)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分为三类:1、间壁式换热器。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分别在由传热面相隔的空间内流动,通过两侧流体与壁面的对流换热及壁面的导热而实现热量传递的换热器,是工程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类换热器。2、混合式换热器。通过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接触式换热器。由于冷热流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这类换热器尤其适合于气、液流体之间的换热。3、蓄热式换热器。利用冷、热流体交替流经蓄热室中的蓄热体表面,从而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适合对介质混合要求比较低的场合。

(二)换热器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四个:热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强度计算。

二、(一)换热器的热计算,1、热计算的分类。换热器的热计算可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类。(1)设计计算是指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以确定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由于同样的换热面积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尺寸,而不同结构尺寸也会影响换热器的热计算过程。因此,设计性热计算通常要与结构计算交叉进行。(2)校核性热计算是对已有或已选定了换热面积的换热器,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核算其是否能达到规定的热负荷。

2、热计算的参数和基本关系式。在换热器的热计算中,最主要的是要确定传热量和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传热系数、传热面积等参数间的关系。无论是换热器的设计性热计算还是校核性热计算,其计算的基本关系式都是热平衡方程式和传热方程式。

3、热计算方法。换热器热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平均温差法和ε—NTU法两类。平均温差法是直接利用换热器的传热方程和冷热流体的能力平衡进行热计算的方法;由ε和传热单元数NTU的定义可知,根据换热器两类热计算的任务可知,传热有效性—传热单元数的设计性热计算是已知ε求NTU,而校核性热计算则是由NTU求ε。

4、流动方式的选择。为了满足不同工艺过程换热的需要,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流动的布置方式很多。换热器中流体的相对流向一般有顺流、逆流和交叉流。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不同流动型式平均温差的大小具有下述特点:一是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二是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三是交叉流适中。因此,换热器应当尽量布置成逆流,而尽可能避免作顺流布置。

5、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换热器的设计或选型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结构安全可靠;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经济上合理。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首先,估算传热面积,初选换热器型号;其次,计算管程和壳程流体的流动阻力;第三,计算传热系数,校核传热面积。

(二)强化传热技术1、强化传热原理。根据传热学原理,换热器的传热量Q可用下述的传热方程式计算:Q=K A△t m 强化传热的途径有三条:(1)增大换热面积,是一种常用的增加传热量的有效方法;采用各种形状的肋片扩展表面管、螺纹管等是增大传热面积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肋片要加在换热系数小的一侧,否则会达不到强化传热的效果。采用板式和板翅式换热器等紧凑式换热器,在同样的体积下可以显著增加了其传热量。(2)提高传热系数K,由于传热系数K主要取决于管子内外对流换热系数的大小,为了增大传热系数K就需要增加对流换热系数αc和αh,特别当αc和αh相差较大时,应该增加二者中较小的一个最有效;为了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应该根据对流换热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传热方法。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途径有:提高流体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改变速度矢量和热流矢量的夹角,使二者的方向尽量一致。(3)加大对数平均温差△t m((公式50)

2、强化传热技术分类(1)管程的强化传热技术。国内外已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元件的强化传热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研制出多种强化传热管,主要是采用强化传热管,如螺旋槽管、横纹槽管、波纹管、缩放管、菱形翅片管、花瓣形翅片管、T型翅片管、表面多孔管等;(2)壳程的强化传热技术。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管子外形或在管外加翅片,即通过管子形状和表面特性的改变来强化传热;另一种是改变壳程管间支撑物结构,以减少或消除壳程介质流动与传热的滞留死区,使传热面积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七: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一、(一)余热的分类,根据温度不同,余热资源一般可分为三个范围:1、高于650℃为高温余热,如工业窑炉、冶炼高炉的废气、炉渣的余热等。2、介于200℃—650℃为中温余热,如一般立式、卧式烟火管锅炉的烟气余热。3、温度低于200℃的烟气和低于100℃液体为低温余热,如一般机械化燃烧锅炉的烟气、工厂企业中的乏水、乏汽等的余热。

二、(一)高温余热的利用,高温余热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余热发电、空气预热、进料预热、预热锅炉给水等。

1、余热锅炉。利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的余热用来产生蒸汽是最经济、最有效地方法。

2、加装换热器。利用高温废气的余热加热空气和进料,不仅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而且燃料与空气的预热提高了燃烧温度和炉膛温度,可以提高炉子的产量。对于低热值燃料,效果更为明显。例如热处理炉的排烟温度一般为850℃,在它的尾部烟道安装辐射换热器用来预热空气。一般预热空气的温度可达排烟温度的50%,节约能源20%左右。

3、高温固体余热的利用。对于高温固体余热的回收比较困难。对于颗粒较小的高温固体,近来多采用流态化过程来回收余热;对大块的高温固体,现在多使用气体或液体载体进行余热回收。

(二)中温余热的利用,由于中温余热的温度比高温余热要低,传热效率也相对要差。其中中高温这一范围的热烟气,差不多都是用来作为预热空气和燃料的热源。其中中低温的余热资源多数作为预热锅炉给水或预热锅炉补充水的热源。

例如锅炉排污水温度一般在200—300℃之间,对于一般工业锅炉,1Kg排污水约含有500—950千焦的热量,若排污水量大时,排走的总热量数值相当可观。常见的锅炉排污水余热资源的利用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排污膨胀器回收余热或引入换热器加热给水。

(三)低温余热的利用,采用间接蒸汽加热设备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回收到锅炉再利用。对于其他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首先应该考虑通过合理地安排生产工艺流程,在流程内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另外,可以利用热管和热泵技术对30℃—60℃的低温余热资源提高其品位后再加以利用。

(四)几种常用的余热利用设备1、换热器。余热利用过程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热交换设备。按照换热器的换热原理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类: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和蓄热式换热器。2、余热锅炉。原理和结构基本与普通工业、动力锅炉相同。但其热源大部为某些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热量或过程尾部排出的热量。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排放条件的不同,余热温度也不一样,一般在500—1000℃之间,高的可达1500℃以上。因此余热锅炉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理论燃烧温度。余热锅炉根据其使用特点,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烟道式(水管)余热锅炉和管壳式(火管)余热锅炉。

3、热管。为一种含有一定的工作流体的封闭容器,容器本身包括三个部分:蒸发段、传输段和凝结段。容器内的液体在蒸发段从外部热源吸收潜热而汽化,汽化蒸汽通过传输段传到容器的另一端的凝结泵,向外部冷源放出潜热,蒸汽重新凝结成液体。凝结的液体不需要外加机械装置,只靠毛细管作用即回流到原来的蒸发段,保持工质循环,从而实现热量传递。热管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传热装置,它可以再温差很小的情况下传递相当大的热负荷。热管的导热能力强、构造简单、没有运动部件、工件可靠、重量轻,尤其对低温余热的回收更显出它的优越性能。热管在余热回收方面的用途,大体上有以下几类:一是干燥、硫化和烘烤装置的余热回收;二是低温蒸汽的凝结热回收;三是蒸汽锅炉的空气预热;四是空气干燥设备;五是暖通空调系统。

4、热泵。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只是它们使用目的不同。热泵系统主要有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四大部件构成。工质在系统内循环流动,自身热力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汽化,蒸汽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冷凝成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降压后,重新回到蒸发器。

第八:输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一、(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基本要求:1、基本组成:由发电机、变压器(升、降压)、电力线路、用户等组成。

2、基本要求:保证发、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表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用电需要。

(二)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厂供电系统有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配电所、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大、中型企业进线电压一般为35—110KV,中、小型企业进线电压一般为6—10KV。

二、(一)供电系统措施1、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五个方面:采用高压或超高压输电。对于相同的功率,电压升高,则电流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减少变压级数。输电电压每经一次电压变换,大约要消耗1%—2%的有功功率,所以减少输电电压等级可减少损耗;合理配置变压器。避免变压器长期轻载、满载、超载运行,一般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保证负荷在65%—75%时效益最高;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提高输、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的电能损耗,改善供电质量。功率因数从0.7—0.85提高到0.95,可降低线损20%—45%;合理选择线路的材质和截面积。(公式64)

2、减少输电线路运行中的损耗。四个方面:调整电压。在保证二次电压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变压器的电压分接档位,以减少铁损;使三相负载平衡。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将增加线损;处理好导线接头。减少导线接头的接触电阻,降低线路损耗;实施经济调度。应制定各变电所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对变压器及时投切,使变压器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3、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措施。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如S10、S11、S13型;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可使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公式67

4、供电系统无功补偿节能技术(1)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设法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进行无功补偿。(2)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能质量。3)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假设配电网年中最大负荷月份平均有功负荷为Ppj,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Φ1,补偿后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2,计算公式68

(二)供配电系统的谐波抑制技术1、供配电系统谐波产生的原因。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发生较严重的畸变,产生严重的谐波问题。2、谐波的危害。四个方面:增加了输、供和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影响电力测量的准确性;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造成通讯混乱、计算机数据处理产生错误。

3、抑制谐波的措施。1)无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是为谐波提供一条低阻抗路径,保留基波分量,而谐波通过滤波器短路;2)有源电力滤波器,一种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幅值和频率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3)混合型电力滤波器,就是把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结合一起实现抑制谐波的装置。

第九:电机系统节能技术

一、(一)电机系统的组成及运行状况,1、组成。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系统以及管网负荷等。

2、运行状况。我国电机的总装机容量已达5亿多千瓦,年耗电量达1万亿千瓦时以上。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占工业耗电量的75%左右。0.55—200千瓦的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约占80%。我国电机系统运行状况:一是电动机及拖动设备效率低;二是系统运行效率低。

(二)电动机的分类,1、根据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将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其中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2、按转子结构分类,可将异步电动机分为笼型感应电动机和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三)普通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包括转速特性,电流特性,转矩特性,功率因数特性,效率特性。电机空载时电机电流很小,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功率因数很低,效率为0。带载时负载上升,电流增大,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上升,效率上升。负载接近额定时功率因数最高。P=0.75PN效率最高。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包括转速特性,电流特性,转矩特性,效率特性。3、同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包括电流特性,转矩特性,功率因数特性,效率特性。同步电动机可对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进行调节。

(四)常用机械负载的特性,四个方面:水泵类负载特性;风机类负载特性;恒功率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特性。

二、(一)电动机拖动风机及泵类负载的节能: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风机、泵。2、选用风机时,按正常操作流量的

1.1—1.15倍及风压余量不超过10%的要求考虑选用风机。3、选用泵时,在满足所需最大压力的情况下,其额定流量为正常操作流量的1.1—1.5倍,扬程余量不超过8%。4、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合理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使电动机运行时的平均负载率在0.7—1之间,确保电动机高效运行。对符合基本不变的电动机,若电动机输出功率为P,根据公式Pe=(1—1.45)P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对负荷变化的电动机,先求出负荷变化周期内电动机输出的平均功率P,然后按Pe=(1—1.45)P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二)电动机软启动节能技术,1、异步电动机硬启动的危害。三个方面:启动电流很大,对电网产生冲击;造成电机损耗增加,影响寿命;对拖动的机械系统造成冲击,影响寿命。2、电动机软启动的特点及节能分析。五个方面:无冲击电流。电动机软启动时,启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恒流启动。软启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保电动机的平稳起动;可根据负载特性调节起动过程的各种参数,保证电动机处于最佳的起动状态;降低了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时的输入电压,减小了电动机的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损耗;具

有过载、过流、缺相、过热等保护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三)变频调速节能技术,1、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电动机学理论,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为:n0=60f/p,式中:p—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f—电源频率。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总是低于同步转速的,且随着同步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源频率增加时,同步转速增加,电动机的转速也增加;电源频率下降,电动机的转速也下降。在p 固定时,电动机的转速正比于电源的频率f。这种通过变频器来改变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过程称为变频调速。

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分析。通常配置风机、水泵、压缩机时,其额定流量高于需要的实际流量。其次,生产状况改变时对流量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流量进行调节。若采用节流调节,会造成能量损失。若采用变频调速来调节流量,可取得较好的节电效果。例如某一风机运行时转速为n1,轴功率为P1,通过变频调速,风机转速降低为n2,轴功率降低为P2。风机轴功率与转速存在下列关系,P2/ P1=( n2/ n1)3,即风机两种运行工况下的轴功率之比是转速之比的立方,风机转速若下降10%,轴功率则下降27.1%。

(四)空气压缩机的节能措施,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2、合理配置电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传动装置,减少机械传动过程中的能力损失,提高传动效率。3、空压机内部的活塞与缸套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损耗。4、减少气路系统压力损失和泄漏。5、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提高冷却水流量,及时清除冷却器沉积物,采用软化水等提高冷却器的交换热性能。6、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排气压力可节约电能。7、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五)制冷压缩机的节能措施,1、根据实际温度需要选取制冷机型号。2、对运行参数合理控制,适当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可减少制冷机的能量损耗。3、采用就地无功补偿技术,减少线路损耗(电动机供电线路电流减少)。

4、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调节制冷量,可极大地提高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有效节约电能。

第十:电化学节能技术

一、(一)电解质溶液,在水或其他溶液中,某些物质,如:氢氧化钠、硫酸等,会分解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这正现象叫电离。能够电离的物质称为电解质。含有电解质的溶液称为电解质溶液。

(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有不同的导电能力,溶液中离子数量多、电场力强、溶液粘度小,则导电能力强。我们习惯上用电导和电导率来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三)电极电位,由于双电层的存在,就会使金属和溶液之间存在电位差,我们称为电极电位或平衡电位。(四)电极极化,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了没有电流时的值,称为电极极化。根据产生极化的机理不同,可将电极极化分为三种: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和纯化极化。二、(一)法拉第定律,在电解质导电的过程中,当两个电极之间有96485库伦电量(相当于1mol电子的电量)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会有1mol的反应物发生反应,同时也要有1mol的电解产物生成。

(二)电流效率,电解时,通过一定量的电流后,其电流效率η=P1/ P×100% 式中:P1—反应产物的实际产量;P —反应产物的理论产量。

(三)金属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在电化学反应中,阴极附近金属离子放电还原成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的阴极过程。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四)电化学的节能技术,1、合理选择和设计电解槽。在氯碱工业中,主要采用三种电解方法,即隔膜法电解、水银法电解和离子膜法电解,其中离子膜法电解耗电量最小。铝电解工业的电解槽分为两类,即自焙阳极电解槽和预焙阳极电解槽,大电流预焙阳极电解槽较老式自焙阳极电解槽,节电效果明显。电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电流非常大,其耗电量与槽电压成正比,因此,降低槽电压是节电的主要着眼点。2、改进工艺。在工件表面处理过程中控制好电解液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氯碱生产中适当升高电解液的温度,电镀工件时选择电流效率高的镀种等工艺改进措施,都能有效地节约电能。3、改进电极。电极一方面将直流电压加到电解槽上,通过大电流,另一方面,阳极和阴极往往也参与整个反应过程,因此,电极性能的好坏对电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4、使用添加剂,对于加速电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反应质量和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5、采用高效电力整流电源。6、降低电解、电镀设备直流网络的压降损失。在安装电力整流设备时,应使整流电源的位置尽量靠近电解槽,缩短供电路径。适当加大母线排的截面积,降低供电线路的电阻,减少供电损耗。7、及时检测电解、电镀设备的运行状况,电流效率和平均槽电压每天至少测算一次,单槽电压每月测试一次,以便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8、加强电解槽保温,减少电解槽的热损失。9、同人工控制相比,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各种操作及运行参数,能够提高电流效率。

第十一:电加热节能技术

一、电加热设备是利用电热效应产生的热量加热物料的设备,主要是各种工业用电加热炉。电加热设备的特点。电加热设备与燃料加热设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热效率高;电热功率密度大;温度控制准确;炉内气氛易控;易于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加热设备种类主要有5种:电阻加热设备、电弧加热设备、感应加热设备、远红外加热设备和特殊加热设备。

二、(一)电阻炉节能技术,1、采用耐火纤维、轻质砖等轻质、高效隔热材料作炉衬,减少炉壁的散热和蓄热损失。

2、改善电热元件性能,增强热辐射能力。

3、提高炉门、炉盖和热电偶插孔等处的密封程度,避免金属热“短路”,减小进出炉输送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以免带出过多的热量。

4、应采用大容量炉子,尽可能实现炉子连续运行,减少散热损失。

5、优化工艺参数。采用最优的加热能力、升温速度、加热时间以及装料量等。

6、改善炉内功率和温度分布,强化传热过程,加快进出料速度,减少炉门开发时间。

7、盐浴炉节能。一是在选型上尽量选用埋入式盐浴炉,二是采用快速启动节电技术。

8、电阻炉的供电电流很大,供电线路应尽可能短,以减小线耗。

(二)电弧炉的节能技术1、超高功率供电,可以加速炉料融化,减少冶炼时间,提高电弧炉的热效率。2、采用强化用氧技术,可以加快钢的脱碳速度,并充分利用氧与原料中的碳、锰、硅等氧化释放的热量。3、采用泡沫渣技术,熔炼过程中,向熔池内喷碳粉或碳化硅粉,加速炭的氧化反应,在渣层内形成大量的CO气体泡沫,使渣层厚度增加,电弧完全被屏蔽,减少了电弧的热辐射损失,缩短了冶炼时间。4、采用偏心底出钢技术,可进行留钢、留渣操作,做到无渣出钢,可以有效地利用余热预热废钢,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5、废钢预热,冶炼产生的废气温度较高,利用废气热量加热入炉炉料,使其温度升高,缩短加热时间,节电效果明显。6、使用氧燃烧嘴强化废钢的融化过程,对缩短冶炼周期,降低电耗有显著的效果。7、降低短网的线损。8、采用直流电弧炉可使冶炼熔化期大大缩短,电耗明显减少。(三)感应加热炉的节能技术1、选择节能型电炉。2、提高有心感应炉感应体的性能。3、减小短网线路损耗。

4、保证感应炉有较高的负荷率。

5、采用合理的装料方法。

6、对运行工艺及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

7、合理控制炉温及冷却水温。

8、提高功率因数。(四)远红外加热设备的节能技术1、合理选择辐射源的表面温度。2、合理配置远红外线辐射元件。3、加强炉体保温和密封,对脱水干燥的远红外加热炉,应采取排风措施。4、及时检查更换远红外线辐射元件。

第十二:照明节能技术

一、(一)电光源可以按照发光物质分类:电光源分为固体发光光源和气体放电发光光源。固体发光光源分为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场致发光灯、半导体发光器件。气体放电发光光源分为辉光放电灯(氛灯、霓虹灯)和弧光放电灯。弧光放电灯又分为低压气体放电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其中低压气体放电灯分为荧光灯和低压钠灯;高压气体放电灯分为高压钠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和疝灯。

(二)主要电光源简介,1、白炽灯。电流对灯丝加热至白炽灯状态而发光。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显色性好、使用方便。缺点:光效过低、寿命短。2、荧光灯。荧光灯通电后,等管内的汞蒸气放电产生紫外线,激发涂在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粉而发光。特点:结构简单、光效和寿命是白炽灯3倍以上。3、高压钠灯。高压钠灯是一种利用高压钠蒸汽放电发光的电光源。具有高效、节能、光通量大、透雾性强、光色柔和、寿命长等特点。缺点是显色性差。

4、金属卤化物灯。金属卤化物灯管内添加某些金属卤化物,通电后金属卤化物分解物的混合体辐射而发光。从而提高了光效,改善了显色性,使用寿命也增加。

5、高频无极荧光灯。高频无极荧光灯也称为高频等离子体无极放电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一种新型电光源。由于采用耦合方式因此没有灯丝或电极,因此使用寿命很长(数万小时)、可调光、光效高、显色性好。缺点:价格高、有电磁干扰。

6、LED灯。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PN结,电流通过时可以发出光。LED是一种冷光源,产生的热量很少。具有电压低、寿命长、可靠性高、发光效率高、能耗小等特点。

二、(一)电光源的特性,1、发光效率。电光源发出的全部光通量与输入的电功率之比,单位是lm/W(流明/瓦)。光效是电光源最重要的特性,光效越高的电光源,节能效果越好。2、色温。当光源的发光颜色与能够全部吸收光能的黑体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色相同或相近时,该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3、光源寿命。通常由有效寿命和平均寿命两个指标来表示。有效寿命是指灯开始点亮至灯的光通量帅急啊到额定光通量的70%—80%之间的时间,单位为h(小时)。平均寿命是指一组实验样灯,从点亮到50%的灯失效的时间,单位为h(小时)。4、启动性能,热辐射电光源的启动性能好,能瞬间启动,气体发光电光源大多不能瞬时启动。

(二)照明节能措施,1、选择合理的照度。照明设计时,应遵照国家制定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要求,在保证合理有效地照度和亮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照明负荷。2、选择高效电光源,尽量不选用白炽灯。紧凑型荧光灯同白炽灯相比可节电77%—86%,T5荧光灯比T8荧光灯节电20%—30%。3、选择高效灯具。灯具整体性能的好坏,对照明效果和节能影响很大,如果选择不合理,能量损耗达30%—40%;室内用灯具的效率不低于70%,室外用灯具不低于40%,室外投光灯具不低于55%。4、电子镇流器自身功耗仅相当于普通型电感镇流器的1/4—1/3,使用电子镇流器节电效果明显。5、合理安装布置照明灯具。6、采用照明节电控制措施,如光控、声控和智能控制。

第二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第一:太阳能利用技术

一、(一)太阳能发电原理1、光—电直接转换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当硅晶体中掺入其他的杂志,如硼、磷等,硅晶体中就会存在着一个空穴,当晶片受光后,PN结中的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 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2、光—热—电转换方式中的聚光类热发

电利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做功发电。主要有塔式、碟式、槽式发电等;非聚光类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有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方式。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采用抛物面槽式聚光器来收集太阳辐射能,并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热能,通过换热器把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做功发电。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利用定日镜来跟踪太阳,把太阳光聚焦在中心吸热塔的吸热器上,在吸热器上再将光能转变为热能,然后传递给热力循环的工质,驱动汽轮机做功发电。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采用类似于盘状的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此发电系统借助于双轴跟踪、抛物型碟式镜面将吸收的太阳能辐射集中在焦点处的接收器上,接收器将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最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利用太阳能集热棚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加热集热棚中的空气,使内部的空气密度变小,不断地使集热棚外部的冷空气进入系统从而形成空气循环流动,在烟囱内形成气流带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二、(一)太阳能利用技术分类有四类: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冷与空调。(二)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的核心是吸热板,其向阳表面涂有黑色吸热涂层。太阳能集热器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分类是按集热器工作温度范围分为高温(200℃以上)、中温(100—200℃)和低温(100℃以下)集热器三种方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优点是工艺简单,加工和运行成本低;可常压运行,五安全隐患;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昼夜温度不均匀,表面热损大;低于0℃时,易发生胀管;流动阻力分布不均,抗冻性能差;排管容易结垢。

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真空技术,优点是热损低,集热管热效率高。缺点是不能承压,易结垢,价格较贵。热管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具有工作温度高,承压能力大和耐热冲击性能好的特点,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多元化合物及聚光太阳能电池。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是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和聚光太阳能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在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优于非晶硅电池。多晶硅比单晶硅转换效率略低,但价格低。

(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聚光类热发电利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机来发电,主要有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等。槽式热发电技术缺点:难实现双轴跟踪,致使余弦效应对光的损失每年平均达到30%;结构庞大;辐射损失仍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塔式热发电最大的缺点是单位容量投资过大,降低造价比较困难。碟式太阳能发电优点是可单机标准化生产、综合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较强的运行灵活性,缺点是抛物面形状的可跟踪系统大小受制作工艺限值,发电功率一般不超过几十千瓦,制造这种小功率的斯特林发动机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高和可靠性低。

(五)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利用太阳能制冷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如光电式、热电式制冷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缺点是成本高;二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等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利用热能为驱动力进行制冷,该途径技术要求高,但成本低,无噪声,无污染,是目前太阳能在制冷空调中应用的主要方式。第二种太阳能制冷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太阳能除湿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消耗机械能);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消耗热能)。

第二:地热能利用技术

一、(一)地热资源按温度分级分为三级:高温(大于150℃);中温(90—149℃);低温(小于89℃)。

(二)地热发电原理,地热发电技术利用地热中的高温热流体通过汽轮机做功发电,分为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蒸汽型地热发电通过将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也称为一次蒸汽地热发电。热水型地热发电通过把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引入汽轮机进行发电,也称为二次蒸汽地热发电。包括闪蒸式和双循环式两种方式,闪蒸系统是指热水井中抽出的高压水在压力降低时会沸腾并闪蒸成高压蒸汽做功;在双循环系统中,地热水先流经换热器,将地热传给另一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产生蒸汽做功。

(三)地源热泵原理,地埋管地源热泵以土壤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通过在地下埋设换热装置,利用水泵驱动载冷剂经过闭式循环管道,与周围土壤换热,从土壤中提取或释放热量。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可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是利用地热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该系统又称为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二、(一)常用地热能利用技术分为六类: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热务农;地热行医;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地热制冷空调技术。(二)地热发电,蒸汽型包括背压式和凝汽式,蒸汽型地热发电发电方式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有限,且多存于较深的地层,开采难点大,发展受到限制。热水型双循环式发电方式适用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性气体温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150℃甚至1000℃以上才比较经济。我国高温地热资源地区分布有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的横断山脉一线,最著名的是西藏羊八井和云南腾冲。(三)地热供暖,地热供暖分为直接和间接供暖方式。直接供暖将地热水经过管道系统直接送往用户供暖,回水可作综合利用或回灌。对于有腐蚀性的地热水,一般采用间接供暖系统。地热供暖还可用于干燥谷物、食品。(四)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系统由源侧环路、制冷剂环路、负荷侧环路

组成。地埋管换热器有水平型、竖直型和螺旋型三种方式。地源热泵的特点有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性能系数高、对生态影响小等。确定有:系统的初投资较高;易在土壤中形成“热堆积”或“冷堆积”现象。(五)地热制冷空调技术利用地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该技术要求地热水温75℃以上,与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节电60%以上。

第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一、(一)生物质能转化方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主要有物理方法、热化学转化方法及生物转化方法。物理方法改变生物质的形状、致密度,如固化成型技术。热化学转化法是通过热化学将生物质转化制备得到一氧化碳、氢气、小分子烃或生物质油等物质,包括生物质气化和生物质液化。生物转化是通过微生物或酶使得生物质进行生化反应的过程,主要有厌氧发酵技术和特种酶技术,如沼气甲烷技术。(二)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气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气(主要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的热化学反应。基本反应包括固体燃料的干燥、热分解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四个过程。(三)生物质制沼气原理,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

二、(一)气化技术分类、设备、技术特点气化技术设备的核心部件——生物质气化炉是生物质转变为生物质燃气的关键设备;气化炉可分为两大类:固定床气化炉和流化床气化炉。1、固定床气化炉:固定床气化炉,是指气流在通过物料层时,物料相对于气流来说,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称作固定床。一般情况下,固定床气化炉使用与物料为块状及大颗粒原料。固定床气化炉工艺一般采用空气为气化剂,特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多种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气化、投资少等。但是得到的生物质燃气热值低,通常在4200—7560KJ/m3之间,属低热值可燃气,且生物质气焦油含量高,容易造成管路堵塞。2、在硫化床气化炉中,一般采用砂子作为硫化介质(也可不用),由气化炉底部吹入、向上流动的强气流使砂子和生物质物料的运行就像是液体沸腾一样漂浮起来。所以,流化床又称为沸腾床。流化床气化炉具有气固接触混合良好,停留时间短,受热均匀,加热迅速,气化反应速度快,气化强度大,可频繁启停,可燃气得率高,可燃气中焦油含量较小,综合经济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型的工业供气系统。其缺点是出炉的可燃气中含有较多的灰分,设备结构复杂,投资较大。

(二)制约生物质气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1、焦油问题。焦油问题是影响生物质气使用的最大障碍,焦油会堵塞管路,污染气缸,堵塞火花塞或燃气孔,使发电与供气无法正常运行,还会引起二次污染。2、二次污染问题。气化装置、净化装置需用大量的水作为除尘、除焦介质。除尘、除焦后的水含有焦油和灰分等有害物质,在排放前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尽可能循环使用,使其达到排放,从而减少由于除焦、除灰带来了二次污染。3、气体热值偏低问题。由于生物质气可燃成分少,热值一般是天燃气热值的1/17—1/7,热值偏低。为了满足热负荷的要求,就要消耗大量的气体,这就使得贮气柜体积增大,投资增加。

(三)固化成型技术分类、成型设备及特点,生物质固化技术工艺流程包括热成型、常温成型和碳化成型。热成型工艺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质固化成型工艺;常温成型工艺在常温将生物质燃料颗粒高压挤压成型的过程;碳化成型工艺分为两类先成型后炭化和先炭化后成型两类方式。(四)生物质制沼气技术条件沼气细菌;严格密封的沼气发酵池;充足的发酵原料;发酵液浓度适当;适宜的温度;适宜的酸碱度;充分搅拌。

(五)生物质发电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生物质发电主要有混燃发电、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三种类型。混燃发电技术成熟,投资少,效益好,比较适合于原有燃煤电站的改造。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特点:灵活性、洁净性及经济性。沼气发电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沼气脱硫、保持压力稳定及防爆;在进气总管上,需加装沼气—空气混合器,调节空燃比和混合气进气量;对沼气发动机有要求较高;加装调速系统。沼气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沼气发动机和发电机组还没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科研生产单位缺乏相关的研究经费,没有对其作深入研究开发的积极性。

节能低碳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成果申报表

附件2 节能低碳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成果申报表 (格式及填写说明) 技术名称: 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提交日期: 联系人:电话:邮箱: 技术类型:(参照注3) 序号技术成果指标具体描述(填写说明) (一)技术成果简 介1 技术名称有突出特点的具体的、可直接推广的技术名称。 2 技术提供方拥有知识产权或具备工程设计建造能力,列出具体单位全称。 3 适用范围适用行业、技术使用的限定条件(20字以内)。 4 技术简要说明原理、技术特点及关键设备(100字以内)。 5 节能或环境污染防 治效果 数据用相对值时,需说明比较的基准,绝对值要注明工程规模。(60字 以内) 6 示范应用情况提供1-4家示范工程名称、所在地、工程规模及效果(160字以内) 7 示范应用单位联系 人/电话/邮箱 提供1-4家示范应用单位联系方式,以核实数据 (二)技 术定量指标数据(技术指标可依据技术成果不同自拟,本指标只做范例参考) 8 综合防治效果 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以年度计算)实际耗能和排污 量;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实际耗能和排 污量;通过技术工艺改进实现的能耗和排污减少量。 9 节能减排收益 指该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或采用该技术后,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产生 的额外经济收益(如产值增加、副产品收益)。 10 技术普及率 指该技术2016年在国内同行业同类技术(包括未采用任何技术的情况) 生产的产品或处理规模中所占市场总量份额,用%表示。 11 技术市场潜力 指在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技术经济性条件下,分析该技术到2020 年在产业或领域内推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或达到的规模)。 (三)定性指标描 述12 技术先进性描述技术的创新性,在国际和国内同类技术中所处的地位、水平。 13 技术成熟度 描述技术从完成中试到工程规模应用之间所处的阶段,工艺路线、设备 及系统集成的完善程度。 14 技术适用性 描述该技术转化推广的适用范围、与工艺技术上下游匹配程度、受地域、 规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条件等 15 技术稳定性 描述该技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对环境、技术参数等干扰 的敏感程度。 16 技术安全性 描述该技术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实用性、配套设施是否完 善、市场接受度等系统风险。 17 成果转化推广障碍 描述该技术在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政策壁垒、资 源或资本制约、人才培养、其他限制条件等障碍大小等。 18 知识产权转让 是否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取得专利等,技术拥有方性质(企业、 高校、个人等);引进技术关键环节、工艺、设备的国产化程度;技术 拥有方的转让意愿、技术产权转让机制、政策途径是否顺畅等。

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姓名:邓湘波 学号:201449060119 课程:节能技术 指导老师:刘智敏 时间:2016.10

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这背后是因为有能源供应持续增长提供支撑。而能源供应持续增长意味着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节能减排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而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节能减排。 引言 众所周知,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紧张,将严重阻碍人们未来的正常生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现代文明将付诸东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都在想尽办法发展节能技术,作为人们基本日常生活“吃穿住用行”的一部分,客观形势要求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要迅速发展。所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建筑节能科技都得到了巨大发展,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照明、空调、采暖技术的进步则进一步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我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一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自己在这里谈谈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建筑节能概念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现在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内涵包括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施工验收规程,合理设计建筑结构,采用低能耗建筑材料,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加以不降低居住质量和舒适度为基础,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2.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1建筑节能概述 1.1关于建筑节能的涵义 建筑节能的涵义是指在建筑进行规划的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以及使用期间,符合当下的建筑节能准则,尽可能得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的性能,通过节能型用能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多个专业和领域的相互配合中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 1.2关于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能够帮助节约资源,合理得利用能源,以缓解当下能源资源有限,制约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注重建筑节能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可以起到保护国家资源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目的。建筑节能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节能供应紧张,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建筑上所耗的能量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6.7%。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建筑节能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在2014年4月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节能标准的与时俱进是为了促进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实现节能的目的。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能够缓解能源紧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能够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第三,能够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第四,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崛起和腾飞,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更要重视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2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新技术的应用 2.1门窗节能技术的应用 门窗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促进空气流通,加强采光以及对建筑物起到围护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门窗也是建筑中能量最易损失的部分。门窗造成的能量损失主要体现在:门窗的框扇和玻璃造成的传导上的能量损失,辐射热损失,隙缝带来的能力损失等等。当下,门窗节能技术的处理方式有加强门窗材料的保温及隔热的能力,加强门窗封闭性,合理配置建筑物每个朝向的窗墙比,设置恰当的遮阳系统。门窗节能的技术应用当中,较为有效果的一是窗框型材材料和断面型式的选择,而是玻璃的选择。门窗的材料众多,且近年来节能材料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都比较高,有塑木复合型材、铝合金断热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铝木复合型材和UPVC塑料型材等,其中属UPVC塑料型材应用最广。UPVC塑料型材由硬质聚氯乙烯高分子的原料制成,生产中污染低,能量消耗较少,且导热系数小,密封性佳,故而保温隔热的效果不错。UPVC塑料门窗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德国,大约占到一半的比例。为避免因门窗玻璃造成的能耗量大的现象,目前通过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加工制成了诸如中空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和智能玻璃等。智能玻璃可以根据外界光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反应,分为两种智能玻璃。一种是光致变色的玻璃,当有光进行照射,玻璃感光自动变暗,使光线减少穿透力,当光的照射停止时,玻璃又恢复透亮,使光线容易穿透。还有一种是电致变色玻璃,两篇玻璃之上进行导电膜和变色物质的镀化,借助电压的调节,使其变色物质发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表

附1: 企业注册登记表 附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企业名称(盖章):家家润食品 企业所在地区:省市(区) 认定机构办公室: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日期:2014 年7 月10 日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编制 二O一二年八月

填报说明 企业应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要求填报。 本表的所有财务数据须出自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的专项审计报告。 1.企业应如实填报所附各表。要求文字简洁,数据准确、详实。 2.表栏目不得空缺,无容时填写“0”;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3.“研发项目”:详见《工作指引》四、(一)、1中“研究开发活动定义”。 4.“技术领域”是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规定的容。 “其他领域”是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外的容。 5.“近3年”是指:申报当年以前的连续3年(不含申报当年)。 6.“企业近1年财务状况”是指:企业申报当年前1个财政年度的财务数据。 “销售收入”是指:产品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之和。 “总资产”是指:流动资金、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的总和,等于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7.“技术来源”是指:企业自有技术、其他企业技术、中央属科研院所、地方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引进技术本企业消化创新、国外技术。 8.“知识产权类别”是指:已授权的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 9.“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是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或拥有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 10.“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的销售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11. RD代表研究开发项目编号;PS代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编号。RD和PS后取两位数(01、02、……)。

江苏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第一批)-技术报告

江苏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第一批) 技术报告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 年1 月

目录 1深度利用工业烟气余热消除有色烟羽技术 (1) 2一种模块化节能冷站装置 (5) 3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 (7) 4套筒式永磁调速技术 (9) 5乏汽热能回收技术 (12) 6“互联网+楼宇管理”智控平台产品 (14) 7电蜜蜂综合能源管控平台 (17) 8“金魔”牌金属抗磨修复剂 (21) 9G-Z 法熔融渣多元冷淬及显热回收技术 (24) 10三极超能磁化器 (26) 11鸣全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30) 12MQT 活化共振燃料节能器 (32) 13基于大数据的锅炉智能燃烧优化专家系统 (34) 14基于冷却塔群变流量控制的模块化中央空调节能技术 (37) 15中央空调主机集控技术 (40) 16供水管网渗漏管理监测平台 (44) 17智能工业电机节能技术 (47) 18永磁直驱电动滚筒节能技术 (49) 19智能电馈伺服节能系统 (52) 20“能源互联网+”空压机能效监测与节能改造技术 (54)

21侧吹炉余热锅炉 (57) 22模块化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锅炉 (61) 23TRSLPM 系列无齿轮双永磁电机两级压缩一体式主机 (65) 24RPM 系列定制化永磁同步电动机 (68) 25双源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机 (70) 26铝锆合金变压器 (73) 27压缩热零气耗再生吸附干燥机 (76) 28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器 (78) 29自回热精馏节能新技术 (81) 30光大晶朗新钠灯道路照明节能系统 (83) 31轨道车辆空调变频热泵节能技术 (85) 32GreenCDA 压缩空气系统智慧节能 (87)

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20T11:31:41.0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作者:杨林董超[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近几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但事实上,电力生产和电能输送的过程中不但会制造出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所体,还会消耗掉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有悖于节能环保原则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电力行业近几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但事实上,电力生产和电能输送的过程中不但会制造出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所体,还会消耗掉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有悖于节能环保原则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现阶段,有必要针对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大研究力度,快速提升水利发电、风力发风、太阳能发电等一系列电力新能源的应用比重,为我国的节能环保 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首先阐述了主要的电气节能技术,之后针对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关键字:电气节能技术;电力新能源;发展;应用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实现了大幅提升,这一系列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加大了电能资源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以火力发电为主,虽然在短时间不会出现电能短缺的局面,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电力事业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针对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研究,使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电力新能源逐渐替代当前的火力发电,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实现社会经济、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电气节能技术的相关措施 1.1电网的节能改造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会由于无功电流导致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从理论上看,这种电能损耗是无法避免的,但却会造成大量的电力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通过电气节能技术对电网配置进行优化,使变压器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下,实现电网的科学化配置,把电能损耗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电力能源的高效利用。 1.2变压器的节能设计变压器是电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每一个用户对电能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导致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电压也各不相同,由此造成电能的损耗。因此,有必要通过节能技术对变压器进行改造,实现对电压的合理调控,使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获得提升,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供电企业在对变压器进行改造时,要充分结合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进行科学调配,使变压器具备节能环保效能的同时,不影响供电质量与服务品质。 1.3照明的节能设计照明灯具是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同样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因此,有必要对照明进行节能设计,这将从根本上实现节约用电。首先,在选择照明方式时,要充分利用好自然光,实现自然光照与人工照明的有机融合,降低照明设备使用率;其次,根据空间的用途合理选择光源,例如卧室就适合采用荧光灯进行照明;在客厅这一类场所适合选用三基色荧光灯或者稀土荧光灯进行照明;当室外场所需要使用照明设备时,适合选用高压钠灯,因为这种灯具属于气体光源,而且使用寿命较长。 1.4空调的节能设计现如今,空调设备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在大多数的建筑物中,基本都安装了中央空调,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统一调控。但是,空调的使用却会带来大量的电能消耗。在这种情况下,空调的节能设计则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成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任务。例如通过冰蓄冷技术即可有效提高空调的节能效果,在降低电能消耗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制冷设备的装机容量和设备功率的大幅下降。 2.电力新能源的应用与开发 2.1太阳能发电当前,太阳能在我国已经成为应用得最广泛,同时开发得最为全面的新能源,截至至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内实现了深入应用,尤其在建筑领域内的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水平。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以后,不但是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还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因为,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电力新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值得对其进行大量的推广应用,逐渐扩大太阳能发电的应用的比例。 2.2风力发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提升,风能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实现了开发利用。对于电力领域来说,风能具有较强的节能效果,对于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的紧张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力发电主要是利用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变成电能,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污染,还可以使电能资源的应用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2.3核能发电在所有新能源中,核能是一种最具清洁性以及最高效的能源,但是核能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核泄漏事件。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必然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在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核电厂的安全性。核能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研发阶段,应用范围相对有限,要想实现核电发电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此来降低核能发电的风险,促进核能的应用。 2.4水利发电水利发电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效,而且发电成本低。近些年来,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水轮发电机组制造、输电等方面的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与完善,而且我国的水资源丰富。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河流资源蕴藏量可达到6.8亿千瓦,为水利发电提供了非常强大的资源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很多大规模的水力发电厂,例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等等,成功的把水的动能与势能转变成电能资源。目前,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国的水利发电技术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对于那些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为了适应电能应用的调峰,采用了抽水蓄能发电技术,例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等,使高峰期的电能供应得到了有效缓解。结束语: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要]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太阳能 一、何谓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节能技术及其应用(本科课程论文)

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热能07-1李辉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节能概念及节能技术、应用的文章。主要包括了节能意义及华能,邹县电厂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能源节能技术应用低碳Summary: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energy saving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Inclu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significance and Huaneng,Zou County Power Plant Application. Keywords:Power industry,energy conservation,cleaner production,energy,energy-saving technology,low carbon 1.节能 1.1什么是节能 节能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1] 1.2节能的意义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有相应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现代社会是一个耗能的社会,没有相

当数量的能源是谈不上现代化的。现代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短期内不可能再生的化石燃料,储量都极其有限,因此必须节能。节能不是简单地指少用能量,而是指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尽量降低各种产品的能耗,这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节能问题现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作为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自1973年和197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两次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不可能再依靠廉价石油来发展经济,美国、日本率先积极开展各种节能技术研究以缓解“能源危机”的冲击,使单位产品的能耗有明显降低。例如国际先进水平是每炼1吨钢需消耗0.7~0.9吨标准煤,而我国目前每吨钢的能耗约为1.3吨标准煤,也就是说我国炼钢的能耗是国际水平的1.6倍,所以在我国节能应该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各行业的节能 2.1汽车行业:节能减排 控制汽车排放和污染成为了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提到:(1)轻型汽车2010年全部启动国4标准;(2)排放控制的对象将由机动车扩展到工程机械等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较多的污染源。重型汽车可能要在“十二五”作为重点;(3)“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氮氧化物控制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指标,因此可能汽车的氮氧化物控制要在“十二五”提到具体落实实施的阶段。汽车行业。[2]

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全世界绿色工业革命的席卷浪潮汹涌而来,节能减排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而推动节能减排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先进的电气节能技术。本文首先论述了电气工程的节能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标签:节能减排;电气节能;应用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气节能技术成为关键。而城市电网通过扩大建设规模的方式来增加电力容量,由此带来了整个能源的浪费现象,例如,大量变频器、整流器的使用,同时这些设备还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人们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要达到客户的一些基本要求(例如,安全、人性化和安逸等),同时还要能够实现节能的实际效果[1]。 2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节能技术的概述 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是对传统电气工程的突破,它不仅在工业生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而且也为人们的生活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强调节约能源和效率的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全球铺开,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各大企业追求的目标。在电气工程领域,节能技术更是成为了优先考虑使用的技术,著名学者李丽辉谈到,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谁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节能是降低成本最优先考虑因素[2]。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容的不断增加,将会出现更多的类似于变频器等有损于电网系统的电气设备,它们会产生很多谐波源源不断对供电系统产生冲击。因此,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必须要考虑选择节能的设备来降低这种影响。许多学者都聚焦在在电器设备上增设源滤波器或是调节变压器等技术上来降低系统的损耗,进而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真正实现节能的作用。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方法 3.1 能够使电气系统的运行实效增强 节能设备是电气系统自动化运行的重要设备,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来降低线路的损耗,减少系统运行的负荷来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实效。在进行电气工程的设计时,对参数进行合理的选取或安装能够调节的装置等方法来最大限度的渐少系统的消耗,提高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效率。 3.2 配电设计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 (格式) 技术成果名称: 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联系人: 电话: 邮箱: 申报日期:年月日

承诺书 我单位郑重承诺:本次申报技术成果所提交的相关信息、数据及证明材料均真实、准确,并承担因材料虚假引起的全部责任。 特此承诺。 申报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 (格式及编写说明) 注意:申报技术成果应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突出关键技术单元,核心装备、材料等具体成果,而不是成套工艺等笼统的技术大类。二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明晰,可以直接进行成果的转化对接,适合产业化投资。三是技术成果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技术路线成熟。四是技术内容和数据要前后一致,保证可核查、可验证。五是计量单位及符号书写应规范,英文缩写须注明全称。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介绍申报单位的性质,主营范围,在低碳领域开展的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二、技术成果简介 (一)技术名称 1. 技术名称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特点,不能过于笼统。 2. 技术名称不宜太宽泛或包含太多节点或工艺单元,宜

推荐高度集成的工艺技术;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 3. 名称应精炼,不宜出现“研究、产业、应用” 等字样。不含英文缩写。 (二)技术成果来源 1. 国家主体科技计划(指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请说明技术成果所属具体计划及项目(课题)名称及编号。 2. 来自地方科技计划及其他来源的成果请相应注明。 (三)所属行业 标明技术所属行业,多个行业用逗号分隔。 (四)技术类型:(具体说明见备注) A.能效提高技术 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 C.清洁能源技术 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 三、技术成果主要内容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 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 (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 ?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

重点节能技术推荐汇总表

附件1 重点节能技术推荐汇总表填报单位: 1

附件2 重点节能技术申报表

附件3 汇总表及申报表填写说明 一、推荐技术类别 推荐技术主要是指能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遏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主要包括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技术,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生产工艺、高性能用能设备,可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以及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等。 二、重点节能技术推荐汇总表 (一)适用范围 指申报技术具体所属的行业领域,如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工业行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民用及商用等。 (二)主要技术内容 指申报技术的核心创新点以及主要功能。 (三)典型项目 指利用申报技术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并需要填写适用的具体技术条件、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项目节能量以及项目碳减排量。 (四)单位节能量与单位碳减排量 指生产单位产品可产生的节能量及碳减排量。

(五)体现技术先进性的主要指标 指可体现申报技术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参数及指标。 (六)目前已推广比例 指申报技术目前在全国推广的比例。 (七)到2015年预期推广比例 指到2015年底,申报技术可在全国(全行业)推广的比例。 (八)到2015年总投入 指2011年-2015年期间,达到预期推广比例所需投入的资金总额。 (九)到2015年预期可形成的节能能力 指到2015年底,达到预期推广比例后,申报技术形成的年节能能力。 (十)预期可形成的碳减排能力 指到2015年底,达到预计推广比例后,申报技术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 三、重点节能技术申报表 (一)所属领域 指申报技术具体所属的行业领域,如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工业行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民用及商用等。并说明申报技术的细分领域。 (二)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指该技术及类似技术目前在业内推广应用及产业化情况。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被动式节能设计的思想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建筑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选论述了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四大要素,进而论述了常用的被动式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应用 1 前言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室内光、热环境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来达到建筑物冬季采暖、夏季制凉的效果。“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设计”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后者通过建筑设备对建筑施加能量来维持建筑的舒适条件,而被动式节能设计是通过建筑本身的合理设计和调节来达到目的,其一方面可以节省常规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当前,随着国家一直号召节能环保,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开始得到了广泛推广。为此,本文就被动式节能环保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展开阐述,以供参考。 2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四大要素 2.1 墙体密封性强 与一般住宅的区别,被动式节能住宅无需暖气设备。要保持室内温度,首先依靠很好的保温层和房子的密封性,尽量避开热桥;为了对房子进行高效保温,还需要对门、窗进行特殊保温隔热处理。 2.2 讲究朝向 从外表上,很难看出被动式节能住宅与其他普通房屋的区别,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为了减少能源损失,被动式节能的房子在设计上会尽可能减少外墙面积,因此房屋南北朝向也很重要,这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东西向很少开窗,如果想大面积开窗,必须有相应的自然或人工遮阳设施(树木、百页、遮阳篷)。 2.3 通风性好 由于房子的密封性高,所以被动式节能住宅的通风显得更为重要,以防止霉变。但是通风会损失大部分能量,所以出现新一代的通风设备:新鲜空气被吸入首先进入主卧和起居等房间,污浊空气被从卫生间和厨房排出,同时通过热循环交换器,使新风被旧风加热,尽可能减少通风热损失。 2.4 低水耗 为了减少水消耗,雨水被收集起来用于冲刷厕所、花园和冲洗其他。水通过屋顶太阳能加热器被加热,如果热水需求较高,会补充天然气加热。在这个消耗量上,传统房子一年需要天然气1500-2500升,而被动式节能住宅只需150-250升。 3 常用的被动式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法 3.1 场地规划 通过利用场地因素来遮挡或吸收太阳辐射,利用和防止主导风向增加或降低温湿度。利用地形、水体、植被以及群体建筑的布局来实现环境利用的最优化达到节能的效果。 3.2 单体建筑设计 3.2.1 体型系数

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加快节能低碳技术进步和推广普及,建立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和推广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节能技术,是指促进能源节约集约使用、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遏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能源资源优化开发技术,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生产工艺、高性能用能设备,可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以及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等。 本办法所称低碳技术,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排放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广义上也包括以减少或消除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技术。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申报、遴选和

推广工作。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遴选和推广的组织工作,实行自愿申报、科学遴选,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重点推广和动态更新的原则。 第五条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遴选、评定、推广、培训等,不向技术提供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 第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定期印发通知征集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明确申报范围、申报要求、申报程序、时限要求等。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经信委(经委、工信委、工信厅),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国家节能中心,有关行业协会为节能技术组织申报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为低碳技术组织申报单位。 组织申报单位应根据通知要求,组织企业、研究机构等技术提供单位准备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节能低碳技术组织申报单位应汇总整理符合条件的技术,填写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汇总表(见附件1)并加盖公章,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技术提供单位也可通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作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这门《建筑节能技术》一课后,深刻了解了我国目前能源的现状以及在建筑业实行节能技术的广阔前景。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渴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实践理想,学以致用。所以,在结合老师的上课内容以及自己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建筑节能中,以更好的实现建筑节 能 一、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近年来,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86年起实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来较快速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紧迫的节能形势迫使我们需要找到另外能够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途径。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二、如何加快推广建筑节能 (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筑能效综合评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还需要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若缺乏建筑节能服务机制,就会影响到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政府要起表率作用。大面积推广节能服务,需要政府在建筑节能服务方面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以推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大发展。 (3)能源服务公司的门槛准入。建筑一体化,安全、可靠和身外之物长久的运行需要专业公司的服务和保证,这些都需要能源服务公司不仅要有系统集成的的技术能力,还要有资本实力和对新项目不断的投融资的资本运营能力。 (4)鼓励国际技术的合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府鼓励和国外能源服务公司以及其它专业技术公司的合作。鼓励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自主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能源服务的模式。 三、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 2.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 3.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 4.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 四、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 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