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更新分析

第十一章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判定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需对设备整个运行期间的技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和判定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如何更新等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难点

(1)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

对有形磨损:修理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用原型设备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三、设备更新的特点分析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设备更新分析中,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设备更新问题的要点是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旧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咨询师并不拥有任何资产,故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这是设备更新分析的重要概念。

3.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

在分析中只考虑今后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对以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及沉入成本,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故不需再参与经济计算。

4.只比较设备的费用

通常在比较更新方案时,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对它们的费用进行比较。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

由于不同设备方案的服务寿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值法进行比较。

§2 设备的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一、大修理的经济实质

设备零部件有形磨损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设备修理的可行性(举例说明)。 修理是恢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局部丧失的工作能力的过程。包括: 保养:通过减少磨损来保持设备性能,减少故障。

小修:排除运转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和异常,以及对损坏严重的局部进行调整修理。 大修:调整、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部件,使整机全部或接近全部恢复性能。

1. 局部补偿

2. 完全补偿:更换

大修理能够利用被保留下来的零部件,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因此在设备更新分析时大修理是设备更新的替代方案,这是大修理的经济实质,也是大修理这种对设备磨损进行补偿的方式能够存在的经济前提。对设备进行更新分析时应与大修理方案进行比较,反过来,进行设备大修理决策时,也应同设备更新及设备其它再生产方式相比较。

二、大修理的经济界限

设备大修理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有限度的。 技术上:为恢复设备性能,可进行修理,但有限度(举例说明)。 经济上,大修理应满足以下条件:

R —该次大修理费用 基本条件(最低经济界限):R ≤P -L P —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

L —旧设备被替换时的残值

补充条件:C j ≤C 0 (即大修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应小于等于同种新设备的~)

§3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一、经济寿命计算原理

二、经济寿命的静态计算方法

1. 一般情况

设:P —设备购置费,C j —第j 年的运营成本,L n —第n 年末的残值, n —使用年限,在设备经济寿命计算中,n 是一个自变量 则n 年内设备的总成本为 ∑=+

-=n

j j

n n C

L P TC 1

n 年内设备的年等额总成本为 ∑=+-==n

j j n n n C n n L P n TC AC 1

1 由上式可知,设备的年等额总成本n AC 等于设备的年等额资产恢复成本

n

L P n

-与设备年等额总成本

的年等额运营成本∑=n

j j C n 1

1之和。

故,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等额总成本AC n 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m 年,则应满足下列条件:AC m ≤AC m -1,AC m ≤AC m+1

【例】:某型号轿车购置费为3万元,在使用中有如下表的统计资料,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试计算其经济寿命。

解:该型轿车在不同使用期限的年等额总成本n AC 如下表所示。

“*”表示年等额总成本最低。

由结果来看,该型号轿车使用5年时,其年等额总成本最低(5AC =13500元),使用期限大于或小于5年时,其年等额总成本均大于13500元,故该汽车的经济寿命为5年。

2. 特殊情况

一般而言,随着设备使用期限的增加,年运营成本每年以某种速度在递增,这种运营成本的逐年递增称为设备的劣化。现假定每年运营成本的增量是均等的,即运营成本呈线性增长,如下图所示。

设:P —设备购置费, n —使用年限,L n —第n 年末的残值

C 1—第1年的经营成本,λ—年经营成本的增加额

则:设备第j 年的经营成本为λ)1(1-+=j C C j

n 年内设备的年等额总成本为:

λ2

1111-++-=+-=∑=n C n L P C n n L P AC n n j j n n

设L n 为一常数,若使AC n 最小,则令:

02)(2

=+--=λn

L P dn AC d n n

λ

)

(2n L P n -=

(解出的n ,即为设备的经济寿命m )

【例】:设有一台设备,购置费为8000元,预计残值800元,运营成本初始值为600

元,年运行成本每年增长300元,求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解:由上式可得:7300

)

8008000(2=-=

m (年)

二、经济寿命的动态计算方法

1. 一般情况

设:i —折现率,其余符号同上

则n 年内设备的总成本现值为 ),,/(),,/(1

j i F P C

n i F P L P TC n

j j

n n ∑=+-=

n 年内设备的年等额总成本为 ),,/(n i P A TC AC n n = 2. 特殊情况

)]

,,/([]),,/)([( ),,/(),,/(),,/(11n i G A C i L n i P A L P n i G A C n i F A L n i P A P AC n n n n λλ++?+-=++-=

故,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等额总成本AC n 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若设备的

经济寿命为m 年,则应满足下列条件:AC m ≤AC m -1,AC m ≤AC m+1

【例】:某设备购置费为24000元,第1年的设备运营费为8000元,以后每年增加5600元,设备逐年减少的残值如下表所示。设利率为12%,求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解:设备在使用年限内的等额年总成本计算如下:

n =1:

元)

(22880)0(5600800012.012000)1200.1(12000 )1%,12,/(5600800012000)1%,12,/)(1200024000(1=++?+=++?+-=G A i P A AC

n =2:

)

(21068)4717.0(5600800012.08000)5917.0(16000 )2%,12,/(560080008000)2%,12,/)(800024000(2元=++?+=++?+-=G A i P A AC

n =3:

)

(21985)9246.0(5600800012.04000)4163.0(20000 )3%,12,/(560080004000)3%,12,/)(400024000(3元=++?+=++?+-=G A i P A AC

n =4:

)

(23511)3589.1(5600800012.00)3292.0(24000 )4%,12,/(560080000)4%,12,/)(024000(4元=++?+=++?+-=G A i P A AC

表 设备经济寿命动态计算表 单位:元

根据计算结果,设备的经济寿命为2年。

§4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设备更新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分析的结论取决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设备更新分析的假定条件和设备的研究期是选用设备更新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1.原型设备更新分析

所谓原型设备更新分析,就是假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期较长,并且设备均采用原型设备重复更新,这相当于研究期为各设备自然寿命的最小公倍数。

原型设备更新分析主要有三个步骤: (1)确定各方案共同的研究期;

(2)用费用年值法确定各方案设备的经济寿命;

(3)通过比较每个方案设备的经济寿命确定最佳方案,即旧设备是否更新以及新设备未来的更新周期。

2.新型设备更新分析

所谓新型设备更新分析,就是假定企业现有设备可被其经济寿命内等额年总成本最低的新设备取代。

二、现有设备处置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需求量的影响,许多企业在现有设备的自然寿命期内,必须考虑是否停产并变卖现有设备,这类问题称为现有设备的处置决策。一般而言,现有设备的处置决策仅与旧设备有关,且假设旧设备自然寿命期内每年残值都能估算出来。

三、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应用

1.技术创新引起的设备更新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改善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使用功能,会造成旧设备产生精神磨损,从而有可能导致企业对旧设备进行更新。

【例】某公司用旧设备O 加工某产品的关键零件,设备O 是8年前买的,当时的购置及安装费为8万元,设备O 目前市场价为18000元,估计设备O 可再使用2年,退役时残值为2750元。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设备A ,设备A 的购置及安装费为1200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原值的10%。旧设备O 和新设备A 加工100个零件所需时间分

别为5.24小时和4.2小时,该公司预计今后每年平均能销售44000件该产品。该公司人工费为18.7元/每小时。旧设备动力费为4.7元/每小时,新设备动力费为4.9元/每小时。基准折现率为10%,试分析是否应采用新设备A 更新旧设备O 。

解:选择旧设备O 的剩余使用寿命2年为研究期,采用年值法计算新旧设备的等额年总成本。

)

62592.08( )9.47.18(4400010022.4%1012000)10%,10,/)(12000120000()

63013.09( )7.47.18(4400010024.5%102750)2%,10,/)(275018000(元元=+??÷+?+-==+??÷+?+-=P A AC P A AC A O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新设备A 比使用旧设备O 每年节约421元,故应立即用设备A 更新设备O 。

2.市场需求变化引起的设备更新

有时旧设备的更新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超过了设备现有的生产能力,这种设备更新分析可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例】: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某钢铁集团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面临二种选择,第一方案是在保留现有生产线A 的基础上,3年后再上一条生产线B ,使生产能力增加一倍;第二方案是放弃现在的生产线A ,直接上一条新的生产线C ,使生产能力增加一倍。

生产线A 是10年前建造的,其剩余寿命估计为10年,到期残值为100万元,目前市场上有厂家愿以700万的价格收购A 生产线。生产线今后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20万元,以后每年等额增加5万元。

B 生产线3年后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寿命期为20年,到期残值为1000万元,每年经营成本为10万元。

C 生产线目前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寿命期为30年,到期残值为1200万元,年运营成本为8万元。

基准折现率为10%,试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劣,设研究期为10年。

)

(48.849)(48.8498)30%,10,/(1200)30%,10,/(8000:

2)

(83.55958.41325.146)(58.4130672.04872.9]100175.010001175.0[6000 )10%,10,/)(7%,10,/](10)20%,10,/(1000)20%,10,/(6000[)

(25.146725.35200627.01001627.0700 )

10%,10,/(520)10%,10,/(100)10%,10,/(700:

121万元万元方案万元万元万元方案==+-==+==??+?-?=+-==?++?-?=++-=AC F A P A AC AC F A A F F A P A AC G A F A P A AC C B A 从以上比较结果来看,应采用方案1。

四、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设备超过最佳期限之后,就存在更新的问题。但陈旧设备直接更换是否必要或是否为最佳的选择,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对超过最佳期限的设备可以采用以下5种处理办法:

(1)继续使用旧设备 (2)对旧设备进行大修理 (3)用原型设备更新

(4)对旧设备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5)用新型设备更新

对以上更新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宜采用“最低总费用现值法”,即通过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现值,根据打算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现值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

※ 本章小结:(略)

※ 本章作业:教材P .202“思考题”的第1、3题和“习题”的第1、2、4题

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完整版自己做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成果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枢纽为流域梯级电站的第三级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任务。工程坝址以上控23/s,水库正常蓄水位1150.8m,多年平均流量121.43m制流域面积1161.47km,死水位3,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冲沙孔、引水隧洞、压力前亿m1110.8m,总库容1.5池、压力钢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10MW 多年平均发电量483MkW·h。 二、基本资料 1、基础数据 1.1投资 工程只计发电效益,其工程投资在航运和发电部门已分摊,其中建设投资的70%从银行贷款,30%为自有资金。投资情况见表1。 1.2上网电量 电站装机110(4×27.5)MW,开工后第4年开始2台机组发电,扣除上网端损 耗和其他电量损失,第5年至计算期(采用50年)末上网电量每年为483MkW·h。1.3基准收益率、贷款利率

按规定,全部投资的基准收益率采用8%,贷款利率采用6.12%,项目资本金的回报从正常发电后每年按年资本金额的8%计算。 1.4计算期 建设期为4年,第四年开始发电,生产期采用50年,所以计算期为54年。 2、投资计划及资金的筹措方式 2.1建设投资 根据国家规定和贷款条件,业主在项目建设时必须注入一定量的资本金。本项目资本金总额按固定投资的30%计算,并每年按资本金额占固定投资比例逐年投入,直到建设期末,其余资金从银行贷款。资本金不还本付息,贷款还清后,每年按资本金总额的8%取得回报。. 2.2建设期利息 贷款利息按复利计算。由于建设期内有机组投产发电,具有还贷能力,因此,若贷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建设期利息,就不应计入发电成本。 2.3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按装机15元/KW估算。其中30%使用资本金,其余70%从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取为6.12%。流动资金随机组投产投入使用,利息计入发电成本,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见表1。 3财务评价 3.1发电成本费用计算 1、发电成本单位(万元) 电站发电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库区维护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等。 期末残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5% =(172856+14016.7)×5%=9343.6350(万元) (1)折旧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残值)×综合折旧率(1.9%) =(172856+14016.7-9343.6350)×1.9%=3373.0522(万元) (期末残值按5%计,计算期50年,年综合折旧率1.9%) (2)修理费=固定资产投资×修理费率(1.0%); =172856×1.0%=1728.56(万元) (3)固定资产保险费=固定资产投资×0.25%; =172856×0.25%=432.14(万元) (4)工资按职工人数乘以人均工资计算,定员编制为55人,职工年工资取15000元,职工福利费、住房基金、劳动保险按规定为工资总额的14%、10%、17%; 工资福利费=55×1.5×(1+14%+10%+17%)=116.325(万元) (5)库区维护费按厂供电量提取0.001元/(kW·h); 库区维护费=0.001×483000÷10000=48.3(万元) (6)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按移民人数乘以年人均扶持基金计算,移民人数为2120人,年人均扶持基金为400元,扶持时间为10年; 从第五年到第十四年总共十年 库区移民基金=0.04×2120=84.8(万元) (7)材料费定额按装机取5元/kW, 材料费用=5÷10000×110000=55.0(万元) (8)其他费用定额取10元/kW; 其他费用=10÷10000×110000=110.0(万元)

《工程经济学》试题

《工程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边际成本 2.价值工程 3.融资租赁 4.基本建设程序 5.项目融资 6.固定资产折旧 7.现金流量 8.沉没成本

10.名义利率 11.价值工程 二、填空题 1.工程经济学的特点有:、、、 、。 2.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的方法有: 、、。 3.可行性研究的三个阶段、、 4.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有:、、 、、、。 5.根据多方案之间的经济关系类型,一组备选方案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类型:、、。 6.影响折旧的因素有:、、。 7.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8.建筑产品的特点、、。 9.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

1.什么是功能评价?简述常用的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2.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3.项目融资有何特点? 4.简述建筑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 5.资金为什么具有时间价值? 6.构成一个决策问题通常应具备哪些条件? 7.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 8.社会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9.资金成本有何作用? 10.简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 四、计算题 1、某企业从银行借入10万元购置设备,年利率为10%,预计可使用10年,平均年净收益2万元,问:净收益是否足以偿还贷款? 2、某净现金流见下表,基准折现率为10%,基准回收期为5年,试用投资回收期指标判别该方案的可行性。 3、某方案寿命3年,Ic=9%、现金流量如下表。 表某项目现金流量 年末0123 -100404835 净现金流 量 计算其财务内部收益率及财务净现值(FNPV)并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4、某建筑企业每年能完成最大施工量20万平方米,产值45000万元,每年总体税率为产值的12、5%,单位面积成本为1400元,每年固定成本6000万元,计算盈亏平衡点施工量,并绘制盈亏平衡图及结果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摘要: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必须对受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在设备磨损补偿方式中,设备更新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结合输送带制造企业,阐述了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关键词: 设备磨损; 设备更新; 经济寿命; 经济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效率的提高、顾客对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的维护与维修和必要的更新与改造。对输送带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只重复“故障-维修”这一简单过程,直到有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才购置新设备;在日常维护时,企业时常为“维修的台次多、维修的速度快、维修的质量好”自诩,而没有分析设备修理的经济性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间,忽视了“维修的费用省”这一重要方面;在设备更新时,没有对多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比较。凡此种种,导致了设备过度修理和更新与改装方案不具有经济性而引发相关费用的增加。 鉴于此,输送带企业必须掌握设备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指导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使之达到经济合理。 1 设备磨损 设备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的变化及技术性能的相对落后。设备磨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磨损,另一类是无形磨损( 亦称经济磨损) 。其中: (1) 有形磨损是设备在外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有形磨损。有形磨损的技术后果是降低或完全丧失了设备的使用价值。有形磨损的经济后果是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或全部丧失。 ( 2) 无形磨损是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一是由于设备的制造企业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导致原有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1(答案)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背景资料 1.项目概况 某新建制造项目,其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的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 (1)生产规模 该项目建成后拟生产目前市场上所需的计算机配件,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50万件。 (2)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 (3)建设投资估算 经估算,该项目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额为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0%,涨价预备费年均价格上涨率为5%,估算编制年距离开工年为2年。建设投资中12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不含建设期利息),300 专业资料

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剩余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 (4)流动资金估算 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的产品成本为: 1)该项目正常年份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不含税)为250万元; 2)据测算,该项目的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50万元; 3)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 4)修理费按折旧费的40%计取; 6)年其他费用为120万元; 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0天,现金40天,应付账款30天,存货40天,流动资金第3年投入。计算期末将全部流动资金回收。 (5)总成本费用中,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年工资及福利费的80%形成变动成本,其余构成固定成本。 (6)融资方案 该项目初步融资方案为:用于建设投资的项目资本金450万元,剩余投资利用银行借款,年利率6%,采用专业资料

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法5年还清。建设投资第1年使用资本金,第2年使用银行借款。流动资金全部利用银行借款,流动资金借款利率为5%。 (6)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根据市场分析,预计产品的市场售价(不含税)为10元/件。本产品采用价外计税,投入和产出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0%计算。 (7)产品总成本估算 1)该项目正常年份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不含税)为250万元; 2)据测算,该项目的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50万元; 3)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 4)修理费按折旧费的40%计取; 5)年其他费用为120万元; 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按7年摊销; 7)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的应计利息全部计入财务费用。建设投资借款在生产经营期按全年计息;流动资金当专业资料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工程经济学 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概论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完成时间:

摘要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在工程经济学理论课程学习之后,通过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使我们初步掌握工程经济学所涉及的调研技能,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原理知识,具有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步能力,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技术及相关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评价的技能。 本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项目概况、基础数据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融资前分析、融资后分析、财务评价说明、财务评价结论。根据本项目的计算,投资利润率为20.870%>15%,资本金利润率为39.214%>15%,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9.902%>15%,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5.159%>15%,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为24.248%>15%,所得税前净现值为12111.042万元>>0,所得税后净现值为2019.896万元>>0,自有资金净现值为10398.444万元>>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127年<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9.805年>8年。 总之,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表明项目具有显著的盈利能力,同时项目的偿债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项目生存能力,因此项目在财务上可行,但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 关键词:新建项目,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评价

目录 摘要............................................................................................. 一、项目概况 0 二、基础数据及财务报表的编制 (1) 三、融资前分析 (10) (一)融资前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11) (二)融资前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15) 四、融资后分析 (16) (一)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 (17) (二)融资后偿债能力分析 (17) (三)融资后生存能力分析 (18) 五、财务评价说明 (19) 六、财务评价结论 (20)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件——任务书 附件——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资料 附件——评分标准 附件——学生自查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济分析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济分析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宏宇建筑公司吉林市25号楼工程二标段 工期要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于计划于2014年5月10日开工,计划2015年7月20日竣工。总工期436天。 本工程位于吉林市昌邑区红旗街3066号;总建筑面积5995.2㎡,占地面积559㎡;建筑高度36m,标准层高3m,建筑层数为11层;结构形式为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为桩基础。墙体:外墙填充,≥MU5.0煤矸石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内墙填充,≥MU3.5煤矸石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工程类别为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Ⅱ类。梁、板、梯均采用C25混凝土,剪力墙柱四层以下为C30混凝土,以上为C25混凝土。本工程需要用到的钢筋有Ф10以内圆钢146.977t,Ф10mm以外圆钢6.097t ,螺纹钢173.939t 。 装饰标准为:厨房、卫生间为防滑地面砖;楼梯间、电梯前室为灰色唐光花岗岩板;其他为40厚细石混凝土;外墙装饰为通体砖、涂料;上人屋面卷材防水、刚性防水两道防水;非上人屋面卷材防水,绿豆沙保护层;成品木门、防火门、防盗门等;窗为塑钢窗。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设计主要分析了总造价形成、造价指标、主要材料消耗指标、措施项目指标、工期指标等。总造价形成见表一,造价指标见表二,主要材料消耗指标见表三,措施项目指标见表四,工期指标见表五。 表一总造价形成

表二造价指标 表三主要材料表

表四措施项目价格表

表五工期指标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3.1单方造价的分析 单方造价的高低是衡量工程项目投资是否合理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指标。简单来说,单方造价即指每平方米或每立方米的建筑工程造价,其计算规则是对应的工程总造价与总建筑面积之比。本工程单方总造价为1327.98元/m2.,依据市场中民用住宅断肢剪力墙结构单方造价在1200元/平方米—1400元/平方米的情况,说明土建部分预算还算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与同类型工程相比偏低,这是由于施工中采用了泵送混凝土技术,解决了混凝土水平和垂直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我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过程中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将工作面分为两个施工段,使得各班组连续施工,减少了窝工现象,并且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总工期缩短。 3.2造价指标分析 土建装饰部分预算,工程总造价为7961505.18元,而建筑工程总造价为5719545.32元,占总造价的比重为71.84%;装饰工程总造价为2241959.86万元,占总造价的比重为28.16%。就整个工程来看,土建部分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直接影响了工程总造价。工程总造价7961501.18元,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的比重为63.9%,是建筑工程中比例最大的一项费用,而其中的材料费是直接工程费中比重最大的费用项目,占直接费的的比例为73.9%。可见,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工程费作为其他费用计算的基础,应当注意人工、材料和机械的使用消耗量,尤其是材料消耗量,它也是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主要材料中,钢筋用量为57kg/㎡,据工程统计,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用钢量一般为(50~70)kg/m2,所以本工程中的钢筋用量是合理的。

工程经济学期末考试

(每空1分,共10分) 1、价值工程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 2、.财务评价的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资产负债率、__________、__________和借款偿还期等指标 3、效率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是判定独立方案优劣的标准。 4、建设项目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动资金之和。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一套完整的财务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指标是____________,也可选择净现值或____________作为分析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12%,为在第5年末获得10000元,现在应存入银行( ) A.5674元 B.2000元 C.6250元 D.8929元 2.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独立 D.互斥 3.已知某产品有四个功能,其中各功能重要程度为F1比F2重要,F3比F1重要,F1比F4重要,F3比F2重要,F2比F4重要,F3比F4重要,试用强制确定法来确定F1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 A.0.33 B.0.36 C.0.30 D.0.40 4、20.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及管理保养不善而导致原有精度、工作能力下降,称为( ) A.第Ⅰ种有形磨损 B.第Ⅱ种有形磨损 C.第Ⅰ种无形磨损 D.第Ⅱ种无形磨损 5.当名义利率一定,按月计息时,实际利率()。 A.大于名义利率B.等于名义利率C.小于名义利率D.不确定 6.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盈亏平衡分析既可用于财务评价,又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B.敏感性分析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D.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7.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0元,如果存款利率为8%,则第五年末可得款()。A.29333元B.30500元 C.28000元D.31000元 8.某设计方案年产量为12万吨,已知每吨产品售价为675元,每吨产品应付税金175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50元,年固定成本是1000万元,试求盈亏平衡点BEP(单位产品售价)为( )(元/t)。 A.504 B.505 C.506 D.508 9.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 A.1000×(F/P,10.15%,5) B.1000×(F/P,10.25%,5) C.1000×(P/F,10.15%,5) D.1000×(P/F,10.25%,5) 10.若计息周期为季,利率为6‰,则年利率为( )。 A.6‰ B.6% C.2.4% D.2.4‰ 11.借入1000元,年利率为8%,以复利计算,四年后还本利为( )元。 A.1320 B.1360 C.1260 D.1240 12.等额年金终值系数表示为( )。 A.(F/A,i,n) B.(P/A,i,n) C.(A/F,i,n) D.(A/P,i,n)

工程经济学课程论文

工程经济学课程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面临工程投资大、工程复杂、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问题,这就要求对工程经济价值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经济学课程论文一: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经济成本的控制 摘要: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工程经济成本的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最基本的两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以路桥工程为研究对象,简要的阐述了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管理施工质量和控制经济成本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路桥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经济成本控制路径 路桥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需要均衡考虑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这两个元素,科学合理地管理工程施工质量和控制工程经济成本,以此实现和落实路桥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路桥工程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关系 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民日益升高的生活水平对路桥工程建设的数量需求和质量标准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高要求。作为中国土建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路桥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道路交通的满意程度。如果投入使用的路桥工程发生了安全事故,还会对国家的信誉、财政和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所以,路桥工程的质量管理是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问题。然而,同时也要考虑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的经济成本和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问题。就目前中国路桥工程建设市场的现状来看,行业竞争的现象异常激烈。施工单位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将施工的经济成本控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从而提高路桥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确保公司能够回收到较高的经济利润。要想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优质和优化,就需要极大对项目施工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就会降低路桥工程的经济效益,却也降低了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由此可见,路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经济成本控制之间是相互影响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第九章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目的可以是维持产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本成本、减少能耗、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装备水平、延长项目的寿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等。本章研究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有形磨损的形式及度量; (2)熟悉设备无形磨损的形式及度量; (3)掌握设备更新的经济方法; (4)掌握设备技术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5)了解设备损耗、补偿与折旧的方式; (6)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7)了解租赁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分析 (3)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本章难点 (1)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设备的磨损及寿命 一、设备更新概述 设备更新就是用经济性更好、性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和使用效率更高的设备去更换已陈旧过时的设备,这些被更换的设备可能是在技术上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也可能是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设备的磨损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

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产生第I类有形磨损的原因有磨擦磨损、机械磨损和热损伤。 第I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设备的功能就会下降,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废品率升高、使用费剧增,甚至难以继续正常工作,丧失使用价值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这种磨损与生产过程的使用无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同使用程度成反比。因此设备闲置或封存不用同样也会产生有形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可见设备闲置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设备磨损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价值的贬值。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所以它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了,这样就使原来购买的设备相应地贬值了。 这种无形磨损的后果只是现有设备原始价值部分贬值,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即使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故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而使原有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显得陈旧落后造成的。它的后果不仅是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而且会使原有设备局部或全部丧失其使用功能。 第Ⅱ类无形磨损导致原有设备使用功能降低的程度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当技术进步表现为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设备,但加工方法没有原则性变化时,将使原有设备的使用功能大幅度降低;当技术进步表现为采用新的加工对象如新材料时,则原有设备的使用功能完全丧失,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必然要被淘汰;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改变原有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加工方法时,则为旧工艺服务的原有设备也将失去使用功能;当技术进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时,不能适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原有设备也要丧失使用功能,即被淘汰。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三、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有形磨损:修理 1. 局部补偿 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用原型设备更换 2. 完全补偿: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四、设备的寿命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技术进步速度越快,设备的技术寿命越短。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

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Economics)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编号: 前修课程:经济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学分:总学时:32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能够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①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②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研究、分析和评价各种技术实践活动(如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价值工程分析等),为决策层选择能够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28学时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2学时 基本要求: 1、明确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性原理(满足需要、时间上、劳动耗费、价格上的可比性)。 3、了解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掌握工程经济评价原则。 5、机会成本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其含义。 重点:工程经济评价原则。机会成本的确定。 难点:机会成本的确定。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 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能正确地画出流量图。 2、熟练掌握利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均匀梯度系列公式不作要求) 3、掌握名义利率、有效利率的概念。能对离散式复利进行计算。 4、掌握等值地含义,能熟练进行各种等值的计算。 5、会查系数表。 6、掌握直线内插法。 重点:现金流量图的绘制,利率的确定,利息公式的灵活运用,各种等值的计算 难点:利率的确定,各种等值的计算。 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4学时 基本要求: 1、熟悉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 2、会计算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3、了解工程项目运营期成本费用。 4、了解利润的构成及分配。 5、折旧的概念。折旧的计算方法 6、企业的收入、利润和所得税的核算。 7、现金流量的概念。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各种类型的折旧计算方法,工程项目的税前、税后现金流量的确定。难点: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4学时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独立方案各种评价方法。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 内部收益率法。 2、了解独立方案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有关方法之间的关系。 3、会画净现值函数曲线,掌握常规投资净现值函数曲线的特点。 4、掌握基准贴现率(基准收益率)的含义。 5、掌握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及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6、会计算项目、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重点:方案的评价指标,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指标计算对方案进行评判。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和作用;选择最佳施工方案的方法;例举了施工方案的评价指标;举例分析了多个施工方案的经济性;提出了每个单位工程施工方案需进行三个主要方面的经济技术分析: 1、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主要施工机械选择的经济分析。 3、缩短施工工期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效益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gram; choose the best construction program; exam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evaluation;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econom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ach unitprogram in need of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in areas: 1,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2, the ma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elected economic analysis. 3 t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economic analysi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gram;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economic benefits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建筑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就要求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支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就要寻求到适合本工程的最佳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施工方案包括工程的开展的先后顺序和施工流水的安排和组织,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方案和机械的选择,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等。 选择施工方案的目的是寻求适合本工程的最佳方案。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就是为了避免施工方案的盲目性、片面性,在方案付诸实施之前就能分析出其经济效益,保证所选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经济性,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工程经济学a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学A一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5道小题) 1. 年初借入10000元,年利率10%,按半年计息,则年末本利和为11025元 2. 年初借入10000元,年利率10%,按年计息,则年末应计利息为1000元 3. 年初借入10000元,年利率10%,一年计息两次,则年末应计利息为1025元 4.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是动态投资回收 5.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属于静态评价指标的是投资收益率 6.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内部收益率 7.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需要考虑时间因素的是内部收益率 8.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净现值率 9.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属于静态评价指标的是资产负债率 10.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需要考虑时间因素的是净现值率 11. 下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中属于静态评价指标的是利息备付率 12. 某常规投资项目当基准收益率为8%时,净现值为30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0%,其净现值将小于300万元 13. 某常规投资项目当基准收益率为10%时,净现值为300万元,若净现值为250万元,其基准收益率将大于10% 14. 某常规投资项目当基准收益率为8%时,净现值为500万元,若净现值为600万元,其基准收益率将小于8% 15.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应当在最后几年改用直线法计算折旧?2年 16. 财务评价时采用的价格体系是现行市场价格 17. 目前我国技术性工种劳动力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是1.0 18. 目前我国的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取值是1.08 19. 目前我国的社会折现率测定值是8% 20. 目前我国非技术性工种劳动力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是0.8 21. 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应当采用影子价格 22. 按我国现行规定,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折现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6% 23. 若α为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项目是αA=45% 24. 生产性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低,则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25. 只适用于财务评价,不适用于国民经济评价的是盈亏平衡分析 26. 下列项目中不适用于国民经济评价的是盈亏平衡分析 27. 只适用于财务评价的是盈亏平衡分析 28. 若β为方案对某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则下列因素中最敏感的是βD=8.26 29. 价值工程中,产品的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与成本之比 30. 某公司本打算采用甲工艺进行施工,但经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后,决定用乙工艺代替甲工艺,并达到了同样的施工质量,且成本降低了20%,根据价值工程原理,该公司提高价值采用的途径是。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31. 我国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包括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为 32. 我国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包括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为准备、分析、创新、实施 33.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学习攻略

2018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学习攻略 一、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共计100分。 二、考试目标: (1)工程经济,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设备更新分析、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2)工程财务,包括财务会计基础、成本与费用、收入、利润和所得税费用、企业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筹资管理、流动资产财务管理。 (3)建设工程估价,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建设工程定额、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计量与支付、国际工程投标报价。 三、科目特点:

1、《建设工程经济》科目特点 《建设工程经济》这门课程涉及到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建设工程估价三个部分的内容,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系统框架。学习过程中要了解一些会计、经济的知识来理解教材中的公式和内容,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与工程息息相关的建设工程估价的体系和相关知识。 2、报考的建议 1.报考一门:实务科目。建造师考试只报考一门建议从实务课程开始,实务课程是四门课程中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而且涉及到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和法规及相关知识。学习好实务课程,可以增加其他三门课程通过的信心。 2.报考两门:实务科目+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经济》相对于其他两科公共课来说,需要理解的内容比较多,只凭死记硬背是不能拿下的。《建设工程经济》的建设工程估价这部分内容与实务科目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理解,如工程量偏差、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等。两者相辅相成,学习的效果远远大于“1+1”。 3.报考三门:实务科目+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如果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比较好,可以选择报考三科。《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建设工程经济》相比,记忆性

设备更新分析

第十一章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判定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需对设备整个运行期间的技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和判定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如何更新等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难点 (1)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 对有形磨损:修理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用原型设备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三、设备更新的特点分析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设备更新分析中,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设备更新问题的要点是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旧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咨询师并不拥有任何资产,故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这是设备更新分析的重要概念。 3.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 在分析中只考虑今后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对以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及沉入成本,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故不需再参与经济计算。 4.只比较设备的费用 通常在比较更新方案时,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对它们的费用进行比较。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 由于不同设备方案的服务寿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值法进行比较。 §2 设备的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一、大修理的经济实质 设备零部件有形磨损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设备修理的可行性(举例说明)。 修理是恢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局部丧失的工作能力的过程。包括: 保养:通过减少磨损来保持设备性能,减少故障。 小修:排除运转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和异常,以及对损坏严重的局部进行调整修理。 大修:调整、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部件,使整机全部或接近全部恢复性能。 1. 局部补偿 2. 完全补偿: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