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电流做功的功率

在物理学中,电流做功的功率

在物理学中,电流做功的功率P=I平方R,试用含P,R的式子表示I,并求当P=64W,R=9,I的值

应该是(A)。即答案为:2.67A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与电功率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单元综合检测 (五) (第十六章 ) (45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如图所示 ,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 W 的是() 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 ,这是因为 () A.灯丝电阻变小 ,实际功率变大 B.灯丝电阻变大 ,实际功率变大 C.灯丝电阻变大 ,实际功率变小 D.灯丝电阻变小 ,实际功率变小 3.(2012·凉山中考)两个电阻 R1和 R2 ,且 R1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物理 ( 九年级全一册 ) A.甲灯灯丝比乙灯灯丝细 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 ,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C.两灯都正常发光时 ,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 D.两灯串联后 ,接在 220V 电路中 ,甲灯比乙灯暗 5.(2012·中考)标有“PZ220-100 ”字样的灯泡接入110 V 电路中 ,实际功率为() A.100 W B.50 W C.25 W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电路 ,电阻 R1=10 Ω,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3 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5 A。下列说确的是() A.通过电阻 R2的电流为 0.5 A B.电阻 R2的阻值为 15Ω C.电源电压为 4.5 V D.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为 3 W 7.(2012·中考)标有“6 V 6 W”“ 3 V 3 W”的灯 L1和 L2 (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 ,下列说确的是() A.灯 L1比灯 L2亮 B.灯 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q 单位:库伦 简称:库 符号: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1019 -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 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 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A ?→?310mA ?→?310A μ 工具:电流表 ○A 测量 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电流的大小(I )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 和电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习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实验、类比等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科学方法、锻炼探究能力。 (2)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小电风扇; 2、学具:(2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二极管、小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夜景图片。

分析:通过夜景图片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2、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1)活动1 让小灯泡亮起来 ①教师出示一只小灯泡,提出问题:“你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析:连接电路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因此,通过小组比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②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小组互相合作。 分析: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及时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顺利形成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提倡那些先让灯亮起来的小组帮助灯没亮起来的小组,体现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生连接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有,针对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得出电路的组成 和各元件的作用。 分析:电路元件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电路元件的 作用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内容稍作引导学生能 自主掌握。 ④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电流的概念。

(完整)初三物理_功和功率专题

功和功率 一、知识要点 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____________且在这个力的________上通过了_______,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转化。故可用___________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 4、功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国际主单位:焦耳(J) 5、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里做功的________。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7、功率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8、国际主单位:瓦特(W)1 W=________ 常用单位:千瓦________、兆瓦(MW)换算关系:1kW=1000W 1MW=106W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1.如图1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c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2: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4.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S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目录: 狙击知识点 狙击考点 狙击知识点 知识点一电能、电功 1.实质:电能转化为__其他形式的能 __的过程. 2.影响因素:跟__电压___、_电流__、___通电时间___有关. 3.公式:W=_ UIt _. 4.单位及其换算:1 kW·h=__ 3.6×106 _J. 5.测量:电能表 (1)作用:测量电功,即记录电路消耗__电能___的仪表. (2)铭牌上各参数的意义(如图) A.“220 V”:表示电能表_正常工作 __时的电压. B.“2.5(5) 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_2.5__A,额定最大电流为_5__A. C.“2 500 r/(kW·h)”:表示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 500 r. (3)电能的计算: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___ 示数的差值 ___,就是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电能的多少. 知识点二电流做功的快慢 1.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___ 电流做功快慢_的物理量. 2.定义:把电流__ 所做的功_与_ 所用时间__之比叫作电功率. 3.影响因素:与__电流,电压_____有关. 4.公式 (1)定义式:_____ . (2)计算式:_ P=UI ___. 5.单位及其换算:1 kW=__1000__W. 6.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__ 正常工作 ___时的电压值. (2)额定电流:用电器___ 正常工作 ____时的电流值. (3)额定功率:用电器在__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 ____下的功率. (4)实际功率:用电器在___ 实际电压或实际电流 ___下工作时所对应的功率. 知识点三测量电功率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功率 (1)实验原理:根据__ P=UI __,测出灯泡两端的__电压__ 和通过灯泡的__电流__. (2)实验电路图 W P t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doc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 q 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 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 × 10 19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 A 103 mA 10 3 A 工具:电流表 ○ A 测量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的大小( I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两种类型: 类型定义开关作用 串联把用电器逐个连接起来的电路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与开关位置无关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在干路时,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在支路时,只可 以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类型电流规律用电器特点 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任何一个用电器工作与否,都会影响其他的 用电器 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任何一个用电器工作与否,不会影响其他的电流之和用电器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 1、A 带正电, A 排斥 B , B 肯定带正电; 2、A 带正电, A 吸引 B , 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 、 B 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 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单位:库仑( C)简称库;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 -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 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 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 《功》(试题打印版)

巴蜀中学在线教学课时作业32-功 命题人:王伟 审题人:张天耀时间:30分钟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 .-10J 的功大于+5J 的功 B .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 .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 .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2.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θ角的轻绳拉木箱,绳中张力为F ,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 .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箱质量为m ,木箱受到的 A .支持力做功为()sin mg F l θ-B .重力做功为mgl C .拉力做功为cos Fl θD .滑动摩擦力做功为mgl μ-3.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通过一段位移,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7J B .1J C .5J D .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A 被不可伸长的细绳水平系于左墙上,B 在拉力F 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A 、B 间的摩擦力做功情况是 A .对A 、 B 都做负功 B .对A 、B 都不做功 C .对A 不做功,对B 做负功 D .对A 做正功,对B 做负功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 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 ,若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在此过程中 A .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 .力F 做的功为Fs cos θ

C .力F 做的功为Fs sin θ D .重力做的功为mgs 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 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3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 1、W F 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 1、W f 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2 19F F W W >,213f f W W >B .219F F W W <,213f f W W =C .2 19F F W W =,212=f f W W D .219F F W W >,213f f W W <7.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D 和BD 自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相同.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 ,则 A .A B W W >B .A B W W = C .A B W W < D .无法确定 8.(多选)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 的小球,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空气阻力的 大小恒为f ,则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正确的是 A .重力做的功为零 B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C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D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mgh 9.(多选)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g 取10m/s 2),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物体做功12J B .合外力做功2J C .合外力做功12J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体以加速度a 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关于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支持力一定做正功 B .重力一定不做功 C .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D .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与电功率测试题及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五) (第十六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 W的是( ) 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这是因为 ( ) A.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大 B.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大 C.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小 D.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 3.(2012·凉山中考)两个电阻R 1和R 2 ,且R 1

A.通过电阻R 2 的电流为0.5 A B.电阻R 2 的阻值为15Ω C.电源电压为4.5 V D.电阻R 1 消耗的电功率为3 W 7.(2012·黑河中考)标有“6 V 6 W”“3 V 3 W”的灯L 1和L 2 (假设灯丝电阻不 变),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 1比灯L 2 亮 B.灯L 1、L 2 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C.电源电压为3 V时,灯L 2 正常发光 D.电源电压为9 V时,灯L 1、L 2 都正常发光 8.李明同学为了探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他找来了额定电压均为6 V的L 1、L 2 两盏灯泡,将两灯串联起来,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了实验探究,闭合开关后看见灯 L 1微微发光,灯L 2 几乎不发光,下面关于两灯的电阻R 1 和R 2 、两灯的额定功率P 1 和P 2 的大小关系成立的是( ) A.R 1>R 2 P 1 >P 2 B.R 1 P 2 C.R 1>R 2 P 1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及电功率测试题及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五) (第十六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 W的是( ) 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这是因为 ( ) A.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大 B.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大 C.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小 D.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 3.(2012·凉山中考)两个电阻R1和R2,且R1<R2,把它们接到同一电源上,要使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最多,就应该 ( ) A.只用R1 B.只用R2 C.R1和R2串联 D.R1和R2并联 4.甲、乙两只白炽灯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灯灯丝比乙灯灯丝细 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C.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 D.两灯串联后,接在220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暗 5.(2012·巴中中考)标有“PZ220-100”字样的灯泡接入110 V电路中,实际功率为() A.100 W B.50 W C.25 W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5 A B.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C.电源电压为4.5 V D.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3 W 7.(2012·黑河中考)标有“6V 6 W”“3 V 3 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比灯L2亮 B.灯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C.电源电压为3 V时,灯L2正常发光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塑 料绳的细丝纷纷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大气有压力 B.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力 D. 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手带了一种电荷,细丝带了另一种电荷,由于不同的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细丝蓬散开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细丝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L2都不发光 B. L1不发光、L2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1发光、L2不发光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则闭合开关后L1不发光,L2发光,电池没有被短路,不会烧坏电池.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开关与L1并联,此时电流只过开关,而不经过灯泡L1,所以灯泡L1被短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 灯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C.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 D.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可知,闭合开关S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电路总体为串联,故AB错误; CD、灯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所以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明确了串并联,然后再根据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来进一步判断其测量对象. 4.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金属杆是导体 B. 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答案】 D 【解析】【解答】A.金属棒可以导电,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角度是带了同种电荷,B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时,A验电器上的电子有部分转移到B验电器上,B验电器带了和A 一样的电荷,C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杆金属球接触时,电子由A向B移动,电流的方向和负电荷的方向相反,电流从B向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相排斥工作,电流的方向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5.某款玩具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电动机和小灯泡,它们既可以各自独立工作,又可以同时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人教版2019年初中物理 做功、功的理解和计算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初中物理做功、功的理解及计算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 学生姓名: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时间:课次: 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静止。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不受力。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 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N;S表示距离,单位是m。(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为了纪念其在能量转化中发现守恒思想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和能单位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焦耳 C.安培 D.欧姆 2.如图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3.小张用40N的推力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了10m,则小张对物体所做的功是()A.400J B.600J C.1000J D.1400J 4.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5.如图所示,用不变的拉力 F 匀速拉动重为 G 的物体A,使物体 A 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s,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 A. Fs B. Gs C. 2Fs D. (G+F)s 二、填空题 1.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00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lm,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J,书箱的重力做功J.

体验中考中的电流做功问题_初中物理论文

体验中考中的电流做功问题_初中物理论文论文导读::体验中考中的电流做功问题,初中物理论文。论文关键词:体验中考中的电流做功问题 真题一(2011年山东省济宁市)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都有关。李明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他选用的器材如图1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的阻值大于电阻丝R2的阻值。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他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 (3)在这个实验中,李明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电流做功多少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做的功多(填R1或R2)。 (4)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1)在已知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都有关的前提下,要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就要保证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想到到这个目的,两个电阻必须串联。为了比较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我们还要在电阻两端分别并联一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2)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要让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等,而两个电阻又是串联在电路中初中物理论文,所以必须选择两个阻值不等的电阻接入电路;(3)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两个相同容器中所装的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煤油的温度升高度数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的。因为R1>R2,所以实验的结果是电流通过电阻丝R1做的功多;(4)该实验的结论

就是对他就问题的回答。 答案:(1)如图2所示。 (2)使R1、R2两端的电压不同。 (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R1 (4)在电流一定、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做的功越多。真题二(2011年山东省威海市)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间关系”的实验中,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在相同质量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温度计,如图3所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中通过显示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化;上述实验中采用这种电路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解析:电流通过电热丝(电阻)做功(发热)的多少是看不见的,因此我们要设法将看不见的电功转化为看得见的物理量或者现象,本实验中是通过温度计的读数变化来显示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发热)的多少的论文服务。本实验中将两个电阻连接成串联电路,是为了保证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 答案:温度计示数上升(改变)保证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串联电流相等) 真题三(2011年上海市)在图4(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b)所示。 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求电阻R2的阻值。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同步练习及答案

电流做功同步训练及参考答案 1、家用电器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用来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 ) A. 电饭锅 B. 电风扇 C. 电褥子 D. 电熨斗 2、关于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B. 电流表是用来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 C. 电功的单位与电能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耳 D. 火力发电厂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3、甲、乙两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多,说明( ) A. 通过甲的电流比乙小 B. 甲消耗的电能比乙多 C. 甲两端的电压比乙高 D. 甲的电阻比乙大 4、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能表,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能表的额定电压为220 V B. 该电能表的转盘转过2 500转,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1 kW·h C. 当前电路中所有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2 049 kW·h D. 该电能表的工作电流可以为10 A 5、如图所示,理发师给小涵吹头发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吹风做了1×104J的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 A. 有1×104 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B. 有1×104 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有1×104 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D. 电吹风消耗的电能小于1×104 J 6、物业工作人员来小明家收电费,他观察到小明家电能表的情况如图所示。然后从记录本上查出上月底电能表的示数是811.6 kW·h。若按0.5元/(kW·h)计费,小明家本月应缴电费元。 3

3 7、电能表的铭牌上标有“220 V 5 A ”字样和“2 500 r/(kW ·h)”字样,该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250 圈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J,合 kW ·h 。 8、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3 200 imp/(kW ·h)”字样,表示耗电 1 kW ·h,电能表上的指示灯闪烁 次;当他家只让某个用电器工作时,发现在 10 min 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 32 次,该用电器 10 min 内消耗的电能为 kW ·h 。 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 且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且I 1∶I 2=1∶3,则R 1∶R 2= ;若开关S 1、S 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则通电1 min 的时间内,R 1消耗的电能是 J 。 10、手机锂电池上面有很多信息,如图16-1-5,为某款手机电池的部分信息。这块手机电池能提 供的最大电能为 J 。当手机电量还剩13%时进行充电,最快2个小时充满,则充电电流为 A 。 11、两电阻R 1=3 Ω、R 2=6 Ω,把它们串联接在电源电压3 V 的电路两端,总电阻R 总= Ω,R 1两端的电压U 1= V;当R 1与R 2并联在原电路两端时,干路电流 I 总= A,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 ,R 1与R 2的电功之比W 1∶W 2=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R 0=4 Ω,电源电压为6 V,当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1、S 3时,A 表的示数为0.5 A 。 (1)求Rx 的阻值。 (2)若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 1、S 3时,求A 表的示数。 (3)只闭合S 2时,求1分钟内电流在R 0上所做的功。 (4)闭合S 1、S 3,断开S 2时,求1分钟内电流在R0上所做的功是多少?1分钟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千瓦·时?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电流做功练习题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电流做功 小试身手 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 A.牛顿 B.瓦特 C.焦耳 D.安培 2. 下列用电器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风扇 B.电热水器 C.电饭煲 D.电取暖器 3. 小华同学家的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 A,则它正常工作15 min所消耗的电能是() A.2200 J B.4500 J C.5.94×105 J D.5.94×106 J 4. 如图 16-1-11 所示的电能表,你认为下列读数正确的是() A.2012.6 J B.20126 度 C.20126 J D.2012.6 度 5. 下列物体中,哪些是利用电流来做功的设备?______。(选填序号) ①电灯②吸尘器③电风扇

④电池组⑤蓄电池⑥开关 ⑦电铃⑧电炉子 6. 如图16 -1-12所示是一顶太阳能风扇凉帽,凉帽的顶部装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帽檐处装有一个小型电风扇。电池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驱动电风扇工作。电风扇工作时的电压为1.2 V,电流为50 mA,若电风扇正常工作了l h,电流做功为______J。 7. 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20 V,线圈的电阻为2 Ω,通过线圈的电流为 5 A,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 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 挑战自我 8. 如图16-1-13 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5 ∶ 1 ,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R1和R2所做功之比为______。 9. 江西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方案:每月耗电第一档电量为150度及以内,维持现行价格不变,即每度电0.6元;第二档电量为151度至280度,每度电0.65元。小袁家上月初和上月底电能表的示数如图16- 1- 14所示,则她家上月消耗电能_____kW·h;如据此听证方案计算,她家上个月电费要比原来多付_____元。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讲义

1、电学部分是初中物理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中考中的占分比例仅次于力部分,综观历年中考试题,本章考点主要分布在①电流的概念及方向;②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③区分串、并联电路并据要求设计电路;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⑤电流表的使用。 2、题型几乎都有涉及,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为主。其中电学实验每年必考。 5.1电荷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能检验物体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练习:多少个电子所带电量是1 C?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不要忘了水银)、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 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a)一是要有力的作用 b)二是物体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注意力作用 的阶段性) 3)三种情况对物体没有做功(适当加点分解原理)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动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 动距离的方向跟这个力的方向垂直。如手提水桶在 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c)物体通过了距离,但在物体通过距离的方向上没有 力的作用 4)功的计算和单位: a)计算: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 离的乘积叫做功。功用W表示 W=FS(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 b)单位:焦耳符号:J 5)功的原理 a)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b)在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机械有重力,机械之间存 在摩擦,所以人们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做功。 c)在理想的情况下,即不考虑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 的情况下,人们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用手做的功。 d)既然使用机械不省功,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 ①这是由于使用的机械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 的可以省力、有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有的可以省距离、有的还可以改变做功的快慢 ②运用功的原理可以推导出使用斜面的省力公式 为:F=hG/s 直接用手做功:W1=Gh 使用斜面做功:W2=Fs 根据功的原理:W2=W1,则F= hG/s (二)机械效率 1)相关概念: a)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 b)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 外功。它是由于摩擦、机械自重等原因而不得不做的功。 c)总功:人在利用机械达到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叫做总功。 W总=W有用+W额外 2)怎样区分总功和有用功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1e=1.6×10-19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 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