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S技术重点复习资料

最新3S技术重点复习资料
最新3S技术重点复习资料

3S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填空20%(0.5分/空)、名词解释20%(2分/题)、简答题30%(5—6题)、论述题20%(10分/题)、计算或证明10%

第一章绪论

1、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又译为地理信息科学,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集成,即多种学科的综合。是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的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实体。

2、地球信息科学的特点:动态性、系统化、实时性、空间特征、信息科学。

6、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航天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大于80km的空中,如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空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小于80km的空中,如飞机、气球等)。地面遥感(平台处于地面。如三脚架、遥感车、塔、船等)。

2)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

被动遥感: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对象的信息。如不用闪光灯的摄影。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如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和侧视雷达。

7、遥感的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光谱特性。这三大特性构成了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11、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

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12.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授时、定位、测距导航系统实现精确的定位。

第二章空间信息技术基础

2、黄道面:地球绕地轴(地球旋转轴)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即称为黄道面。

3、我国常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有:BJ54(1954年北京坐标系)、GDZ80(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全球公用的地球坐标系)。

4、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着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地图投影变换:由于球面的不可展示性,为了用平面坐标来表示球面上目标的空间位置,必须进行球面坐标到平面坐标的转换,这就是地图的投影变换。

5、我国的地图投影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在大比例尺时(大于100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在中小比例尺时(1:100万),采用兰勃特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6、高斯投影的特征: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投影具有等角的性质(投影后经纬线相垂直);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7、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优点:

1)等角性适合系列比例尺地图的使用与编制;

2)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的偏差小,便于阅读使用;

3)计算工作量小,直角坐标和子午收敛角值只需计算一个带。

8、我国高斯投影的分带方法:在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采用6 °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我国位于东经72 °到136 °间,共含11个投影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图采用3 °带,全球共120个带。

9、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计算题)

1)我国基本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是按国际规定的在1:100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经纬度进行。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纬差4度,经差6度分,J-50;

2)1:50万, 1:20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这三种图在1:100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经纬度划分。 1:50万按纬差2度,经差3度分,分4幅图,J-50-A ;

1:20万按纬差40’,经差1度分, 分36幅图,J-50-A-[1];

1:10万按纬差20’,经差30’分,分144幅图,J-50-144。

3)1:5, 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这三种图在1:10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经纬度划分。 1:5万按纬差10’,经差15’,分4幅图,J-50-144-A ;

1:2.5万按纬差5’,经差7.5’,分16幅图,J-50-144-A-10;

1:1万按纬差2.5’,经差3.75’,分64幅图,J-50-144-A-[1]。

8、地形图的公里网:在大于1:10万的地形图上绘有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网,

其方格为正方形,以公里为单位,故又称公里网。

9、公里网在地图上的间隔是随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而不同的。在1﹕1万地形图中,公里网间隔10cm ,实地距离1km 。在1﹕2.5万地形图中,公里网间隔4cm ,实地距离1km 。在1﹕5万地形图中,公里网间隔2cm ,实地距离1km 。在1﹕10万地形图中,公里网间隔2cm ,实地距离2km 。

第三章 GPS 的构成

1、GPS 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4、地面监控部分包括有:一个主控站(监测站)、三个注入站(监测站)、一个监测站。

5)调制:将低频信号(不仅是二进制数字码序列信号,也可以是不规则的人的声音信号、音乐信号)“装载”到高频电磁波的过程。

7)随机码:凡是具有3个特点的二进制数字码序列的码称之。

9)伪距:将接收机中GPS 复制码对准所接收的GPS 码所需要的时间偏移并乘以光速化算的距离。此时间偏移是信号接收时刻(接收机时间系列)和信号发射时刻(卫星时间系列)之间的差值。

7、GPS 定位的特点:

1)

全球地面连续覆盖,从而保障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动态导航、定位。

2)功能多,精度高,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航速和时间信息。

3)实时定位速度快,可在1秒内完成。 4)

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

5)操作简单。 6)两观测点间不需通视。 7)可同时提供三维坐标。 8)全天候作业。

8、GPS 定位原理(单点定位原理):设有i=1,2,3,4四颗卫星,在某一时刻tj 的瞬时坐标为i(Xi,Yi,Zi),欲确定地面上某点P 的三维坐标(Xp,Yp,Zp),通过GPS 接收机测得P 点到各卫星的空间距离Si(i=1,2,3,4)。 误差方面:由于接收机钟为质量较低的石英钟,故其测时误差σT 不可忽略;至于卫星钟,均配有原子钟,其测时精度较高,在阐述单点定位原理时可忽略;另外,对流层、电离层对测距的影响,卫星星历等误差对测距的影响可以忽略。

因而,可得到方程: (1)式

其中,i=1、2、3、4…;C 为光速。

式中有Xp 、Yp 、Zp 、δT 共计4个未知数,4颗卫星测距恰好能确定,解上式4个四元二次方程可得之,当多于4颗卫星或观测历元tj 更多时,可用最小二乘原理解之。

第四章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和测量

1、定位方法按照定位分为:单点定位、静态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2、差分定位或动态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在两个测站上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其中一个测站的空间位置是已知点,通过对已知点的观测得到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值,然后用此差值对未知点的观测数据进行改正。

12222()()()i p i p i p i t S X X Y Y Z Z C δ??=-+-+-+*??

3、差分定位主要有伪距差分、位置差分、载波相位差分等基本定位模式。

4、差分定位按时间状态可分为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包括:

①RTD:以码相位为观测值的实时差分GPS定位技术。

②RTK:以载波相位为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技术。

5.SA技术:主要包括下列两个内容

①有意识地在广播星历中加入误差,在(1)式中起始计算数据Xi,Yi,Zi中加入误差,使星历精度降

低,称之为ε技术。

②有意识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频相对于标准频率10.20MHz产生±2Hz的抖

动,变化周期约10分钟,从而使(1)式中Si有误差,即降低观测值精度,称之为δ技术。

第五章遥感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

4、电磁波谱: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将各种电磁波排列制成的一张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5、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是RS中常用的三大波段。

7、根据辐射的波长与散射微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可将散射作用分为三种:瑞利散射(d<λ)、米氏散射(d≈λ)和非选择性散射(即d>λ)。

8、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时,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波段范围。10、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地物反射光谱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图。

11、植物的发射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其影响因素

1)规律:在蓝光波段(0.38~0.50μm)反射率低,绿光波段(0.50~0.60μm)的中点0.55μm左右,形成一个反射率小峰,这就是植物叶子呈绿光的原因。在红光波段(0.60~0.76μm),起先反射率甚低,在0.65μm附近达到一个低谷,随后又上升,在0.70~0.80μm反射率陡峭上升,到0.80μm附近达到最高峰。(详见下图)

2)影响植物反射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叶绿素、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等。

第六章遥感技术体系

1、航空摄影的种类:

1)按象片倾斜角分类(象片倾斜角:是航空摄影机主光轴与通过镜头中心的铅垂线间的夹角α。):

①垂直摄影:α<3?,得到水平象片,各部分比例尺大致相同,可量测距离。

②倾斜摄影:≥α3?,得到倾斜象片,变形大,但摄取面积大。

2)按摄影的实施方式分类:单片摄影、航线摄影、面积摄影。

单片摄影:为特定目标或小地块进行的摄影,一般获得一张象片。

航线摄影:沿一条航线对地面上狭长地带或线状地物进行连续的摄影。一般地,航线的长度限制为

30-120km 。

面积摄影:沿数条平行航线对广大区域进行的连续的摄影。

对于航线摄影和面积摄影而言,象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包括:

①航向重叠(纵向重叠):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象片间的重叠;重叠度为53%~60%; 用于相邻象片地物的互相衔接和立体观察。

②旁向重叠(横向重叠):相邻航线间相邻象片的重叠;重叠度为15%~30%;用于象片镶嵌等。

2、航空象片的几何特性: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

中心投影:空间任意点A 均通过一固定点(投影中心)投影到一平面上,投影中心S 、投影平面P 和空间点A 三者之间的关系任意。航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

垂直投影:所以投影光线互相平行且垂直地投影到投影面上。

6、航空象片由于地形起伏产生的投影差为: 计算题 证明:∵ △Saa0∽△SA0'A0

又 ∵ △Sao ∽△AA0'A0

∴ ∴ 同理, ( 其中ao 、bo 为象点到象主点的距离,即r 。;以δh 表示 aa0 、bb0) 则有:

7、投影差规律(对于水平象片):

1)投影差大小与象点距离象底点的距离成正比,距象底点愈远,δh 愈大,象底点无象点位移。

2)δh 与h 成正比,h >0时,δh >0,象点离开中心点向外移动;h <0时,δh <0,象点向着象底点移动。

3)δh 与H 成反比,H 愈大,δh 愈小。

8、航空象片判读

1)判读标志: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纹理(组合图案)。

2)判读过程: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工具准备、圈定使用面积、熟悉地理概况、建立

判读标准)、室内判读、野外校核、转绘成图。

9、陆地卫星:

1) Landsat-5为双向扫描共七个通道。TM1-5和TM7为30m ?30m 的地面分辨力,TM6为120m ?120m 。

2)Landsat-7 ETM+有八个通道,增加的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m ,TM6提高到60m ?60m 。

回归周期(重复周期):Landsat1-3为18天,Landsat4-7为16天。

扫描宽度:185km ?185km 。

11、卫星传感器:快鸟(QuickBird )共有五个波段,其中四个多谱段,一个全色波段,光谱范围为450mm-900mm ,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0.61米。

第七章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1、遥感数据:对模拟图象进行采样获得数字图象。

1)模拟图象:灰度和颜色连续变化;

2)数字图象:模拟图象经采样和量化后成为一幅由一系列灰度值不连续的、按行列有

r H

h h =δ000'A A H f aa ?=ao f h A A a ?=00'ao H h ao f h H f aa a a ?=??=0bo H h bb b ?=0r H h h =δ

规律地排列的像元组成的图象。

2、模拟图象到数字图象的转化(A/D转换):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1)采样:位置离散化,将模拟图象按纵横两方向分割为若干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像元,即等间隔取样成离散值,各像元的位置其所在的行和列表示,一幅图象可以表示成一个矩阵。

2)采样周期:相邻两个像元中心的间距。

3)量化:以每个像元的平均灰度或中心部分的灰度作为该像元的灰度值的处理过程。数字图象中的像元灰度值可以是整型、实型和字节型。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字节型最常用,即每个像元亮度记录为一个字节。

4、信息源与最佳时相的选择:

1)选择依据(4个):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力、时间分辨力、光谱分辨力以及一次成像的覆盖范围和价格。2)选择基本原则:

①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

②提取的信息满足应用所需的精度并且反映准确的空间位置和特征;

②对于动态监测,能够获得与监测周期相一致的时间序列信息。

5、彩色图象合成的基本原理:选择合适的三个波段分别作为红、绿、蓝(RGB)三个通道合成一幅彩色图像,以利于地物的识别。

6、最优波段组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最大信息量。②组合波段间具有最小相关性的原则。

8、几何校正的原因、目的和步骤:1)原因:卫星图像的几何性能受卫星轨道与成像姿态的稳定性、扫描偏差、地形起伏等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几何畸变。2)目的:经运算处理把处于两个坐标空间的原图像变换到新的图像坐标空间,得到某种归正的投影图,使没有任何实际地理坐标信息的图象变换到特征的地理坐标空间,满足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及遥感图象与其它来源的信息的匹配。

3)步骤:几何校正分两步。

①粗校正:由接收部门根据遥感平台、地球、传感器的各种参数进行;

②精校正:用户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由投影及比例尺进行。

9、遥感解译可分为: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分类。

与目视判读解译不同的是计算机自动解译的主要依据是地物的光谱特性进行统计判别,具体方法包括有监分类和无监分类方法,分类结果的可靠性需通过严格的分类精度统计分析以及野外调查进行验证。

10、计算机自动分类的一般方法有:有监分类、无监分类。

有监分类:有监分类方法是通过训练区内样本的光谱数据计算各类别的特征参数,作为各类型的度量标准,然后根据判别规则将图像的各个象元分到一定的类别中。

无监分类:无监分类是直接利用象元灰度值的统计特征进行类别划分,常用无监分类方法有逐步骤类方法、系统聚类法等。

第八章GIS的组成和功能

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和系统管理应用人员。

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数据的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3)空间数据库的管理。

4)基本空间分析。5)应用模型的构建方法。6)结果显示与输出。

3、空间数据表达主要有两种数据格式:

1)网格格式(又称栅格格式):假想用一个细密的网格蒙在一张图件上,每一格点都属于图件的一个区域。若某位置有一点E,那么该点所在网格标为E即可。线F,则在线所途经的所有网格全部标为F。

2)矢量格式:在图件设置一个X-Y平面坐标系,图件上任意一点都有(X,Y)坐标值。对于

点状地物,就用该点所在的坐标(X,Y)表示它的空间位置。对于线状地物,就用该线上经采

点采出的一连串坐标点的连线来表达。

4、两种数据格式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1 便于面向对象(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单元等)的数据表示1 数据结构复杂

2 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 2 软件和硬件技术要求比较高

3 有利于网络分析 3 多边形叠置分析比较困难

4 图形显示质量高、精度好 4 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

5 图形运算效率高,投影转换容易 5 实现数据共享不易实现

栅格数据结构1 数据结构简单 1 图形数据量大、冗余度高

2 空间分析和地理现象的模拟均比较容易

2

投影转换比较困难

3

有利于同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 3 图形显示质量比较低

4

输出方法快速、成本比较低廉 4

现象识别的效果不如矢量方法5 易于实现数据共享 5 图形运算效率低

5、GIS 数据源类型:地图数据、遥感数据、测量数据、野外采集数据、调查统计数据、法律文档数据、已有系统数据等等。

6.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性、专题性、动态性。

7.GIS数据源类型:地图数据、遥感数据、测量数据、野外采集数据、调查统计数据、法律文档数据、已有系统数据等等

8.遥感数据的获取:1.目视法获取遥感影像数据。2.将RS影像作为基础层输入到GIS中,实现栅格影像和GIS线画图的叠置,从中获取信息。叠置前必须进行几何校正。3.将RS直接进入GIS系统,利用RS实现对GIS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更新。

9.屏幕跟踪扫描矢量化: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配准后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用鼠标跟踪做屏幕矢量化,获取矢量型数据,方式分完全手工跟踪和半自动跟踪。

第九章空间数据的结构

4、矢量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即用点、线、面表现地理实体,其空间位置由所在的坐标参考系中的坐标定义。

8、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及发展阶段

(1)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树数据结构2)网络模型图数据结构3)关系模型表数据结构(2)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0.数据模型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链码

游程长度编码

块码

第十章空间数据分析

3、距离量算

(1)长度计算

1)矢量数据的长度计算

两点(x1,y1) 、(x2,y2)之间距离D的计算:

①点(x0,y0)到直线之间欧氏距离的计算:

()()2

1

2

2

1

2

y

y

x

x

d-

+

-

=

=

+

+C

By

Ax0

0C

By

Ax

D +

+ =

②线目标的长度: ,n 表示组成线目标的线段数。

(2)面积的计算:空间数据的自动量算是GIS 的重要功能,也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定量化基础。(矢量格式下面积的量算通常用辛普森公式)

5、视觉信息复合是将同一地区的同一比例尺的不同含意图象进行叠合,从而获取更多的空间信息,以便

用户判断不同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地理信息系统中视觉信息复合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点、线和面状图之间复合2.专题图和数字高程复合生成立体专题图3.遥感信息和专题图的视觉复合

6.视觉信息复合和叠置分析的关系与区别:

1)视觉信息复合后,参加复合的各图均不改变数据结构,也不形成新的数据,只给用户带来视觉效果。2)而叠置分析,叠置的结果不仅产生视觉效果,更主要形成一新的目标。其中,对空间数据的区域进 行了重新划分,属性数据中包含了参加叠置的多种数据项。

7、路径分析:从网络模型的角度看最佳路经问题是求解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阻抗强度最小的

路经。大量用于交通、救灾、抢险、消防及信息传输中。

8、定位与配置问题(资源分配):

1)定位问题:已知需求源的分布,确定在何处设置供应点最好。

2)分配问题:确定需求源分别由哪些供应点提供。

3)通常要同时解决定位与配置两个问题,以模拟一个或多个中心的资源在网络上的最优分配问题。

4)定位与配置分析的主要算法包括:P 中心问题、中心服务范围的确定、中心资源的分配。

9、缓冲区:是指给定空间对象的邻域,通常用邻近度描述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即基对点、线或面等因素,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该区域称缓冲区。

10、缓冲区分析: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分析工具,也是GIS 中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如确

定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确定交通线及河流周围的特殊区域。

12、泰森多边形:由一批具有一定分布的样本点数据生成。其实质是将每个样本点周围划出

一个地块,认为这地块可以用此样本点数据作为平均数据,代表该地块的属性。

13、泰森多边形的特点:

设有n 个互不重叠的离散数据点Pi, i = 1, 2, 3, 4……..n ,生成的泰森多边形的特性

1) 每个泰森多边形内只包含一个离散数据点;

2)泰森多边形内的任意点k(x,y) 同该多边形内的离散数据点距离小于它同任何离散数据点间的距离;

3)泰森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必有三条边同它连接,这些边是相邻三个泰森多边形的两两拼接的公共边;

4)泰森多边形内的任意一个顶点周围有三个离散数据点,将其连成三角形后,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为该顶点。 第十一章 3S 技术的应用

1、3S 之间的关系:(图例)

))((2111i i i i i x x y y S -+=++2/))((1111n n n i i x x y y S S -++=∑-=110111)(2/1x x x x x x y S n n i i n i i ==-=+-+=∑

∑==n i i d L 1

3、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或指信息化地球,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的地球技术系统。

3S技术简介

3S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 一、3S的概念及基本知识 "3S"技术是英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的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种形式-电磁波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人们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遥感技术的实际操作虽然很复杂,但其结果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天天都能用到!您也许每天都收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吧,"天气预报"中所播放的"卫星气象云图"就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云"的图像。气象观测只不过是遥感技术众多应用的一个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信息总量中有85%的信息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就叫地理信息。这样的信息相当广泛,如耕地的分布、林地的分布、城镇的分布、楼房等建筑物的分布、道路、河流、海岸、人口、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管线、派出所、商店、井位、门牌、电闸、水表、开关等等,只要能用"位置"去描述的东西,都属于"地理信息",遥感所提取的信息也全部包含在地理信息之中。 全球定位系统(GPS),一种系统,由处于2万公里高度的6个轨道平面中的24颗卫星组成。此系统用于在任何时间,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信息,或给用户提供其邻近者的这种信息。 我们知道,一张像片是没有坐标的,而像片上的信息,特别是遥感图像上的信息,是需要定出位置的,只有 "有位置的信息",才能成为地理信息。那么怎样来给遥感像片确定位置呢?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来完成的。只需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您在确定位置时,仅需要一台像手机大小的"卫星定位仪"就可以了。 二、3S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RS、GIS、GPS为基础,将RS、GIS、GPS三种独立技术中的有关部分有机集成起来,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下面将举例说明。 1、精准农业与3S的应用 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Precision Farming,Precision Crop Management)又称精细农业、精确农业、精准农作和处方农作.是近年来国际上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实际上是主要应用3S技术,还有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在定位采集地块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块土壤、水肥、作物病虫害、杂草、产量等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相适宜地耕种、施肥、灌水、用药,其目的是以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保护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说:精准农业就是利用RS作宏观控制;

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环境监测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3S技术在环境监测 中的应用现状 课程名称:旅游环境监测 学院:林学院 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年级: 2011 学号: 1109030094 学生姓名:柏正刚 指导教师:李秀君 2013年12月22日

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柏正刚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监测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传统的监测只能解决局部的监测问题 ,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3S 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最具生命力的高新技术。文章对环境监测的意义和我国环境监测现状以及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3S技术;环境监测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 ,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和压力与日俱增 ,环境监测的研究工作与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环境的监测由传统的实地监测发展到了如今的信息化监测,而生态环境的信息化监测主要基于3S 技术;3S 技术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球环境变迁及进一步探讨人类本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强大技术支撑。3S技术具有连续观察空气,水体污染状况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预测预报未来环境质量等优良特点;扩大了环境监测范围,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的能力,为环境监测动态监控区域环境质量乃至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监测的实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1】。为此,我们就环境监测的意义和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情况以及3 S 技术早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粗浅的探讨。 2 环境监测的概念与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环境监测作为一种收集自然环境资源信息的方法,在 20世纪 6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2】。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

给予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研究展望

基于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研究展望* 王伟武1,王人潮2,朱利中1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 2(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本文论述了环境质量评价基本内容和基本类型、“3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特别关注了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融合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给环境质量评价带来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环境质量评价;“3S”技术;高光谱遥感;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数据融合 ———————————————————————— WANG Wei-wu,WANG Ren-chao,ZHU Li-zhong(Dept.of Environment science ,Hangzhou 310028,China ,Zhejiang University, Inst. of Agric. Romote Sensing &Inform. appli.,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China) Review of the app1ication of 3S technique in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tents and types of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application were remark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aper disscussed the way and studied fields of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3S”technique in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and focus on espeacially the foreground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and data technique such as data mining(DM) and data fusion in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 key words :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3S”techniqu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mining(DM) ;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data fusion 环境质量评价是60年代初开始提出研究的新科技领域[1] 。它是对环境品质的优劣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环境质量评价:①可以找出评价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解决首先防治什么污染物和在那里防治的问题;②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水平;③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防治污染途径和方法;④为新的开发计划、保护环境作出可行性研究;⑤为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标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规划提供基础数据;⑥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信息等等。因此,环境质量评价本身的意义非常重大。“3S”技术是近20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组高新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3S”技术分别可以利用RS技术从环境遥感影像数据中提取环境信息;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GPS技术可以提供精确导航和定位空间数据。但是,“3S”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人才、物力、财力等条件限制,其普及性还不高。国内外虽已出现一些“3S”技术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本文在评述环境质量评价基本内容和基本类型、“3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现状以及“3S”技术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局限性的基础 *基金项目:中德部间合作项目(国科外字(1999)0238号,AE394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01008) 作者简介:王伟武,男,1972年8月出生,讲师,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遥感、环境规划等。 1

3S技术

3S技术 "3S"技术是英文遥感技术(Remote Senesc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 RS(遥感)技术:RS技术是一种远离目标,在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各种空间的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建立起计算机技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指利用卫星技术,实时提供全球地理坐标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具有全球连续覆盖,导航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现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顾名思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地理信息的系统。地理信息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又常称为空间信息。一般来说,GIS可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从GIS系统应用角度,可进一步定义为:"GIS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陈述彭,1999)。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有关。GIS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上世纪的60年代。1962年,加拿大的Roger F. Tomlinson提出利用数字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面积量算、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等;与此同时,美国的Duane F. Marble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利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以支持大规模城市交通研究,并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思想。7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实用的发展期。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和日本等国对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

3S技术的发展_现状及其趋势综述

3S 技术的发展_现状及其趋势综述 3S 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综述 1 , 2 1 ? 曾文英, 王明文 ( 1 .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330027 2 .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江西新余)338031 摘要: 对GPS , GIS , RS 3 种技术的起源及各自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并且阐述了 3 种技 术在发展中的交叉渗透, 相互融合而成为现在一个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 的研究热点。特别地对3S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对 3S 技术的 发展趋势作了一点预测。 关键词:3S ; GPS ; GIS ; RS ; 发展; 趋势 () 中图分类号:P208 ;TP18 ;T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6765200302 - 0016 - 09 )(全球定位系统是英文缩写词NAVSTARGPS GP引言()所谓3S技术即全 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Navigation System Time And Ranging n Global Positioning ()() 统GIS、遥感RS技术的总称。因为三者常常集成) System的简称。全称为“测时测距导航系统n全球定为一个综合的应用系统,GPS进行实时定位,RS进行位系统”。GPS是由美国研制,并于九十年代投入实数据采集更新, GIS 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处理等。其际应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飞机和船实三者既相对独立, 又密切关联。3S 在工业、农业、国

防、交通、环保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不断拓舶导航定位等多种目的。GPS技术已在航空、航天、展应用范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受航海、军事、地质、石油、勘探、交通、测绘等领域得到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是当前IT 界广泛的应用。 1 及相关应用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 GPS 定位分为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 Position2 3S 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的代名词, 包含了卫星通) ( ing Service 和精确定位服务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2 信、航天航空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 vie 。标准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民间用户; 术等专业领域, 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精确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军事部门和其他特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3S 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 许的部门。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的SA 策略Selective 球和信息处理的方式, 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 极大) () Availability2000 年5 月美国总统宣布停止SA 政策。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对21 世纪人类的世界鉴于此, 国际社会致力于研制发展与美国GPS 类似的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 息交流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纯民用的GNSS。 响。 1. 2 GIS 1 3S 基本概念( )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即地理信息系 1. 1 GPS 统,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 支持下, 用于空间和地理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存储、提 [ 收稿日期]2003 - 04 - 16() [ 作者简介] 曾文英1967 - , 女, 江西乐安人, 在职硕士生,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主要从事GIS 、Agent 技术研究。 取、检索、分析、显示、制图, 实现综合管理和分析应用间数据为基础的国家级大项目一一上马, 使得3S 产的技术系统。可应用于测绘、勘探、管

基于3S技术的精准农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4005)。作者简介张前勇(1958-),男,湖北来凤人,副教授,从事测绘科学教 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06-05-16 农业的影响因素多,人类对其控制力差,而土地资源分散,农业机械的要求又不高,因此农业生产随意性大、准确性低,人们常常将其与“黑、大、粗、笨”联系在一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的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当前正在发达国家兴起的精准农业就是突出的一例。精准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有望逐步走向可控化、标准化、批量化。 1精准农业概述 1.1精准农业概念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及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揭示出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定量投入的设想,这便是精准农业基本思想的雏形。3S (GPS 、GIS 、RS )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通信和网络等现代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并不断地向农业领域渗透,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等基础学科集成,使得根据作物生长环境因素和信息的变化进行精细调控管理的精细农业的实施成为可能。众多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使得农业实现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 1.2精准农业的基本含义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又称精细农业、精确农业、精准农作和处方农作,是近年来国际上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精准农业主要应用3S 技术及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在定位采集地块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块土壤、水肥、作物病虫害、杂草、产量等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相适宜地耕种、施肥、灌水、用药,其目的是以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保护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说,精准农业就是利用RS 作宏观控制,用GPS 精确定位地面位置,用GIS 将地面信息(地形、地貌、作物种类和长势、土壤质地和养分、水分状况等)进行储存,按区内 要素的空间变量数据,精确设定最佳耕种、施肥、灌溉、用药等操作。有效降低农业成本,使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最优化使用,使每一份资源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 最佳的产出,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1.3研究意义精准农业的实施必须依靠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由传统、落后、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先进、集约的精细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在管理中挖掘农业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21世纪最富有吸引力的前沿性研究领域之一的精准农业,其研究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的本身。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知思维方式,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与模式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2精准农业的基本技术 3S 技术是精准农业的基本技术[3-4]。3S 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 ,R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的统称,是空间技术、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测量定位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相互渗透、相互推动而发展起来的。RS 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可应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GIS 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交叉性、边缘性的系统,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GIS 是可以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图像表达的一种实用工具,具有很强的分析、查询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常用于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分析。在现实应用中,GIS 与RS 常常密不可分,RS 是用来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GIS 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叠合的图像,一张是数字化地图,标注有各小区的土壤信息,如土壤类型、氮磷钾含量等,这些都是事先用GIS 做好的;另一张是GPS 坐标图,可根据GPS 讯号随时显示机械所在的小区位置,农机上的数据处理器可根据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作物栽培智能专家系统的计算结果,自动计算出每个小区所需的肥料分配比和喷施量,并向自动喷施机下达指令,由自动喷施机自动 基于3S 技术的精准农业 张前勇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简述了精准农业概念的形成及基本含义,重点讲述了精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3S ”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并分析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关键词精准农业;3S 技术中图分类号S126,S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6)16-4170-02Precision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3S ZHANG Qian 蛳yong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Enshi,Hubei 445000) Abstrast The formation and basic content of the precision agriculture were briefly introduced.Main suspensory technology such as 3S technology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were emphasized.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was analyzed and several views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Precision agriculture ;3S technology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6,34(16):4170-4171责任编辑朱永和责任校对熊章琴

3S技术的发展_现状及其趋势综述

3S技术的发展_现状及其趋势综述3S 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综述 1 , 2 1 ?曾文英,王明文 ( 1 .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330027 2 .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江西新余 )338031 摘要 :对 GPS , GIS , RS 3 种技术的起源及各自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并且阐述了 3 种技 术在发展中的交叉渗透 ,相互融合而成为现在一个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 的研究热点。特别地对 3S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对3S 技术的 发展趋势作了一点预测。 关键词 :3S ; GPS ; GIS ; RS ;发展 ;趋势 () 中图分类号 :P208 ;TP18 ;TP7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 - 6765200302 - 0016 - 09 ) (全球定位系统是英文缩写词NAVSTARΠGPS GPS引言( ) 所谓 3S 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 Navigation System Time And RangingΠGlobal Positioning ( ) ( ) 统 GIS、遥感 RS技术的总称。因为三者常常集成 ) System的简称。全称为“测时测距导航系统Π全球定为一个综合的应用系统 , GPS 进行实时定位 , RS 进行位系统”。GPS 是由美国研制 , 并于九十年代投入实数据采集更新 , GIS 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处理等。其际应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飞机和船实三者既相对独立 ,又密切关联。3S 在工业、农业、国

防、交通、环保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不断拓舶导航定位等多种 目的。GPS 技术已在航空、航天、展应用范围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受航海、军事、地质、石油、勘探、交通、测绘等领域得到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 是当前 IT 界广泛的应用。 1 及相关应用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 ( GPS 定位分为标准定位服务 SPSStandard Position2 3S 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的代名词 , 包含了卫星通 ) ( ing Service和精确定 位服务 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2 信、航天航空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 ) vie。标准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民间用户 ; 术等专业领域 ,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精确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军事部门和其他特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3S 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 ( 许的部门。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的 SA 策略 Selective 球和信息处理的方式 ,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 ,极大 ) () Availability2000 年 5 月美国总统宣布停止 SA 政策。 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 对 21 世纪人类的世界鉴于此 ,国际社会致力于研制发展与美国 GPS 类似的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将产 生深远的影纯民用的 GNSS。 响。 1. 2 GIS 1 3S 基本概念 ( )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 地理信息系 1. 1 GPS 统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 ,用于空间和地理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存储、提 [ 收稿日期 ]2003 - 04 - 16() [ 作者简介 ] 曾文英 1967 - ,女 ,江西乐 安人 ,在职硕士生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主要从事 GIS 、Agent 技术研究。 取、检索、分析、显示、制图 ,实现综合管理和分析应用间数据为基础的国家级大项目一一上马 , 使得 3S 产的技术系统。可应用于测绘、勘探、管

3S技术在_数字气象_中的应用

S12 3S技术在“数字气象”中的应用 官景得 宁夏永宁农业气象试验站 宁夏永宁 750001 摘要 伴随“数字地球”的提出,“数字城市”、“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水利”等相继提出,这些仅仅是“数字地球”的一小部分,其根本的理论是以3S为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本文在介绍3S技术和“数字气象”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3S 技术在“数字气象”建设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3S技术; “数字气象” 1 引言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率先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演讲中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数据。它是一个将我们星球与社会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数字信息的难得机会[1]。在随后的几年里数字地球的分支如雨后春笋般被相继提出,但所有这些分支的理论无不是依靠空间信息理论——3S技术所支撑,数字地球是3S技术的最终归宿。因此,3S技术才是“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以及“数字地球”的核心内容。没有3S技术的发展,现实变化中的地球是不可能以数字的方式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字地球”也就无从谈起。 2 3S技术及“数字气象”简介 2.l遥感(RS) 遥感(RS)即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狭义上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如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对电磁波的反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来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化技术科学。遥感通常按照其承载传感器的平台不同分为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遥感具有可获取大范围资料、获取信息手段多、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和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等特点。目前遥感技术正经历着从定性向定量、从静态向动态的发展变化[2]。 2.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围绕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是管理和研究空1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它可以对空间 本文发表于《宁夏气象》2007 第3期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土地资源信息及时更新的需求,3S技术的应运而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文章简要介绍3S技术,重点论述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趋势。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3S技术;应用 [作者简介]韩世静,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广西南宁,530001;安钧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23(2011)04-0033-0003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保护,对土地资产的流转、收回等各项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1]。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制约着土地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随着3S技术的出现并被

逐渐应用到土地管理工作中,从而为解决土地问题、协调人地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一、3S技术概述 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3S技术构成对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强大技术体系,可以说,3S技术是土地管理的有力支撑,重要信息获取手段,它将伴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不断成熟。 (一)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 定位系统。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2]。 (二)遥感技术 RS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