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信息技术《表格的数据处理》课件

2011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基础知识试题

安徽省20XX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暨基本功竞赛 基础知识考试试题(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李明同事计算机C:盘的操作系统损坏,他用Ghost软件恢复之前备份过的系统,在下图软件运行界面中,他应该选择命令是 A.Disk B.To Partition C.To Image D.From Image 2.方舟中学需要让距离网络中心约700米的办公室计算机能上网,可采用的连接介质是()A.超五类双绞线B.光缆C.无线D.同轴电缆 3.下列设备中,目前肯定不能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即用WiFi上网)的是()A.智能手机B.电子书C.iPod touch4 D.普通摄像头 4.在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字体,字体的搭配要合理美观 B.字号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避免过大的字号造成松弛感 C.选取的图表和图形要轮廓明显,细节部分越多越好 D.标题、文、图和四周应留有适当的空白,便于突出主题,疏密相同 5.图书馆陈老师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借阅图书情况,“合计”列中部分单元格显示为“###”,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该单元格()

A.宽度不够,无法正常显示其中的数字B.数据为“###” C.包含字符型数据D.输入的公式或函数错误 6.李丽计划暑假去外地,在下图所示网上查询火车情况,这实际上是访问此网站的() A.电子表格文件B.图像文件C.数据库文件D.文本文件 7.使用FTP服务下载文件时,不需要知道的是() A.文件存放的服务器名称B.文件名称 C.文件所在服务器的距离D.文件存放的目录路径 8.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A.HTTP协议B.TCP/IP协议C.POP3协议D.FTP协议 9.下列VB程序模块可以计算正整数n阶乘(n!)的值,该模块采用的算法是() 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n <= 1 Then f = 1 Else f = n * f(n - 1) End If End Function A.枚举B.查找C.排序D.递归 10.有如下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程序运行结果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Integer a$=”A WORKER IS HERE” x=Len(a$) For I=1 To x - 1 b$ = Mid$(a$, I , 3) If b$ = “WOR” Then S = S + 1 Next Print S End Sub A.1B.2 C.3 D.5 11.梅丽使用Flash制作数字“1”形变成“2”动画,出现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上_教案_广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 讲授课时: 总第 2课 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 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 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 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 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 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 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文 档交流仅供参考...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 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 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 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 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 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 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 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 色发展。...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 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吴江市盛泽中学信息技术备课组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网站的设计(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网站的设计(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 一等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教学课题 网站的设计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以网站欣赏为主线,介绍网站设计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 2、了解网页设计的关联知识 技能目标: 、了解网站设计的基本流程 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化创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网站的整体构思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它是进行网页制作的前提工作,其重点在于创建网站的几个步骤,即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在这部分内容中,

要求动脑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于本节课内容只在于让学生了解网站设计的完整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暂时只要他们能够策划出简单的网站就可以了。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上学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掌握了上网的相关操作(如:接入Internet、浏览网页,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等),通过观察,他们对上网很感兴趣。很多学生曾问我:老师,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是谁做的呀?怎样发布到Internet上的呀?那些动画是怎么做的呀?等等。由此可见,他们对网站的设计也一定有兴趣、有信心。为了使本节课内容更好的让学生吸收,我特提前(上节课)给他们介绍了FrontPage软件(包括菜单的介绍、创建站点)。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节课,本人采用了多种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2、信息犯罪3、信息污染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卜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 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 AND、“OR:“ NOT、“ +、?”、“ &”、“人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 音频(.mp3) 2、视频(.avi)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 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 [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 [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 [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 [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丰富多彩的信息 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小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内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内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内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内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说课稿精选

如何在FLASH中实现 对象不规则的移动 黄石市实验高中信息中心陈卓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高中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册 第三章《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之Flash引导线的应用 2、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理解引导线的用途,复习前期的学习成果。 ②能力目标:运用引导线完成对象的不规则运动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图象处理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用引导线让对象作不规则的运动 难点:对象与引导线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1、课堂设计:课堂的整体设计运用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和演示法,分四个主要步骤进行,即教师讲解动画I——提出任务动画II——学生组队完成——学生代表演示动画II。 2、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机房,使用电子教室实现教师机操作,学生机可同步观看。 三、说学法 1、学生情况的分析 ①学生已经学习过FLASH的基本操作。 ②根据班级差异,授课时要酌情增减讲解透彻度。 2、学习方法

①探索性学习目的:让学生发现问题 ②教与学的互动目的: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采用情景导入法 (1)演示动画:骑车人会随着山坡的高低起伏来骑乘 (2)提出问题 问:“我们之前看到过物体横向、纵向、斜向运动,没见过这种随便运动的。请问,自行车是如何上山又下山的呢?” 学生状态:思考中…… (3)演示操作,解决问题 ①准备好电影的构图元件。(课前准备) ②美化背景构图。 提醒:绘制山坡时,可使用“修改/平滑”功能使线条圆滑、美观。 ③解决移动问题(以前学过知识) 创设情景、引入 课题、激发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件.doc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期中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数据筛选、数据排序、分类汇总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培养学生运用EXCEL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意识,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根据条件筛选数据。 2、多种关键字数据排序。 3、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分类汇总。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让学生学会用EXCEL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及分类汇总操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模式。 通过对学生提出一个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任务,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情景中的任务产生问题,学生通过解决该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使学生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及分类汇总操作,而且使学生更知该操作的实用性。在对任务的操作中,若学生不会的可以查看学习资源:如点击任务边上的帮助视频、看教材、上网查询(已搜集了几个网址)或者请教同学、老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读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操作,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精神,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操作结束后,请各组推选一位代表,评价本班的期中成绩情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和环境] 1、教学对象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章“表格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初识、建立、编辑、美化工作表。 2、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学生一人一机,能上互联网。 3、教学准备 课前把甲、乙、丙、丁4张其中考试成绩表(内含有8个任务)、1张高一年级学生档案表、3个帮助视频,全部拷入学生机上。如下图是甲班其中考试成绩表及8个任务布置示意图。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结构》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选择结构 【教学分析】 “选择结构”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题下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 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 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支结构的用法与用途 (2)掌握IF 语句的格式,理解它的功能与执行流程 (3)灵活运用IF 语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既要自主探究,又要学会跟同学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 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代码。【教学策略】 (1)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

(2)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主 题协同操作 练习反完成 VB 程 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If Text1.Text = "y" Then Picture1.Picture=LoadPicture("d:\happy .jpg") end if End Sub 在对程序正常运行后,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输入的字母不是y,那么如何让计算 机显示哭泣图片呢? (教师展示两条中文的条件语句,让学 生比较那一种比较简洁: 1、如果天气冷,就呆在家里;如果天气 不冷,就外出游玩。 2、如果天气冷,就呆在家里;否则,就 外出游玩。 有的同学也会 提出写两个单 分支进行判 断。 完成程序编写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 激发学生对单分支结构 的进一步思考,同时引 出双分支结构。 中文例子的给出便于学 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 熟悉的中文语法规则来 理解VB 中双分支结构的 语法规则。 通过让学生共同参与改 写程序,加深学生对双 分支结构的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一章练习题(附答案)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一章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物质、能量和_________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请列举信息的基本特征,各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 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3.“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 A.EC B.IT C.DB D.GUI 4.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5.“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 6.案例:张三拿了一张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价值相对性D.真伪性 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A.有载体依附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8.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

2016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试题-定稿(完整资料)

机密★考试结束前 第五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 上机测试试卷(断网施测) (总分4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量子通讯(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它的一个重要突破是使通讯()。 A.更快 B.更智能 C.更安全 D.更简单 2.人类对图像的分辨能力约为26灰度等级,而图像量化一般采用28灰度等级,超出人类对图像的分辨能力,这种冗余属于()。 A.空间冗余 B.时间冗余 C.视觉冗余 D.结构冗余 3.已知单调函数f(x)在[1,2]区间存在一个x 0,使f(x )=0。现用二分法无限逼近 x 的值,开始检索的区间为[1,2],若经过8次检索,还未达到要求,需要进行第9次检索,那么第9次检索的区间长度为()。 A.1/8 B.1/9 C.1/28 D.1/29 4.小明设计多媒体作品时,通过目标用户分析,确定了该作品的发布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功能设计 B.结构设计 C.需求分析 D 模块设计 5.关于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新闻来自各门户网站,因此新闻来源可靠 B.新闻报道不蕴含价值取向 C.新闻内容的逻辑性是判断其真实性的依据 D.新闻报道的导向不会影响其真实性 6.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可采用的组织方式和发展趋势是()。 A. 主题树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 B. 数据库方式与文件方式相结合 C. 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D. 文件方式与主题树方式相结合 7.某学校的办公楼和教室都安装了“刷脸”签到系统,教师上下班、学生上课,都需要通过“刷脸”的方式进行签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迟到、早退现象。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签到系统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准确度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B.签到系统规避了管理过程中的“人情”因素,体现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C.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和学习,是签到系统展示出的价值取向,值得推崇 D.签到系统疏远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8.在下列应用中,使用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的是()。 A.在字处理软件中使用语音输入文字 B.在QQ聊天中,通过截图功能截取文字发送给他人,并就文字内容进行交流C.某电子学习工具能够通过拍摄输入文字,并能识别文字的含义 D.某些智能手机和PAD的手写输入技术 9.高二(3)班期中考试所有同学的语文成绩,已经制作成Excel表格,若想直观表现各分数段所占比例(百分比),采用哪种图表类型最合适。答案是()。 A.柱形图 B.折线图 C.饼图 D.条形图 10.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或者尊重其肖像权,可以将其照片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特别处理。这时通常使用菜单中的()功能,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A.杂色滤镜 B.扭曲滤镜 C.模糊滤镜 D.渲染滤镜 二、简答题(每题4分,满分12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Flash软件中有两种补间动画,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称及相同和不同之处。(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