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750技术性能 润滑油加注等基本数据

长江750技术性能 润滑油加注等基本数据
长江750技术性能 润滑油加注等基本数据

长江750技术性能润滑油加注等基本数据

一般数据

轴距:1400mm; 最低点135mm;

带边斗车的外观尺寸:长2380mm宽1590mm高1000mm; 坐垫高:720mm; 重量(加满油):220-225kg(不带斗) 340-350kg(带斗);

带斗的车最大速度:85km/小时

带斗的车空载以50-60km/小时的速度行驶100公里耗油7kg 机油消耗:100公里消耗0.1-0.15kg发动机

发动机形式:四冲程;汽缸数:两个; 汽缸配置:水平的互为180度;汽缸直径:78mm;活塞行程:78mm;汽缸排气量:746cc; 压缩比:5.5+0.2; 马力:24马力汽油箱的容量:22kg; ); .

机油注入量:

发动机汽机油《2升》

变速箱齿轮油《0.8升》

后牙包齿轮油《0.17升》

点火系(:蓄电池式; 蓄电池:12V 36A

火花塞型号:4114 《32的 4135》减速器的减速比:4.62; 主轴内的机油量:0.175kg; 变速箱的转速比:1挡3.6 2挡2.28 3挡1.7 4挡1.3; 总转速比:1挡16.65 2挡10.55 3挡7.85 4挡6.01;

轮胎尺寸:3.75-19;

轮胎气压: 前轮1.6+0.2气压后轮2+0.5气压边轮1.8+0.2气压; )

车架部分螺丝一览

都是本人测量和统计的。。有可能会遗漏个别的

车架部分原车很多用的细牙螺母,可以用粗牙代替

例如M8*1*65 M8是螺丝的直径 *1是螺丝牙口的距离*65是螺丝的长度可直接用标准螺丝M8*65的代替

前泥瓦撑筋 M6*16 4条

M6*14 4条含螺母垫片

以上型号可统一用6*16代替

前减震弹簧上帽M 6*32 无需螺母。但是此螺丝为专用螺丝。外六方上需带孔

车架后减震上部与载物架连接处M8*1*65原车为细牙螺丝可用M8*65螺丝代替2条

后减震下部固定消声器为专用双头螺丝2条

主车后脚蹬螺丝原车为m12 *1.25*40为细牙螺丝。可用M12*40直接代替。六付车需要2条12V车只需1条。需配平弹垫片及螺母

油箱前部固定m8*16 2条需配平弹垫片

油箱下部固定m8*1*32 2条为专用细牙。不能用粗牙代替

车把支架 12V车把支架为m8*36 4条粗牙六付把支架为m8*1*32

主车座子内部夹板螺丝原车为M8*1*25细牙螺丝可用M8*25代替《包括螺母及平弹垫片》前后座子4条!

主车座子前部与车架固定原车为M8*1*70可用M8*70代替《包括螺母及平弹垫片》前后3条包括了后座扶手

主车座子下部弹簧前端原车为m8*1*32.可用M8*32代替前后座子2条《需配螺母平弹垫片》

座子弹簧后端M8*1*45可用M8*45代替前后需要2条需要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后座子载物架与泥瓦链接 M6*16 4条

后座子载物架与308座子支架链接M8*1*20可用M8*20代替3条需要配螺母及平弹垫圈6 r4 `9 ^. ?. P2 h: {8 x5 J

主车与边车拉杆螺丝m12*1.25*40 4条可用M12*40代替4条需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边车卡管接头锁紧螺丝M10*55 2条需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边泥瓦中支架M8*20 2条。。需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边泥瓦前支架M8*18 6条需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边泥瓦后 M8*20 1条需配螺母及平弹垫片

边轮摇臂M12*1.25*55 2条需配螺母

边轮摇臂轴套螺丝M12*30 2条带孔螺丝需配花型螺母

边兜盖子上部拉筋M8*16 6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R

边兜盖子固定备胎架子M8*20 4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边兜后盖子下拉筋M6*18 8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边兜与扁担固定M8*20 2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边兜与车架包瓦M8*20 8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边兜内部木脚踏板M8*75 2条需配螺母及垫片

边兜后盖子扳手开关 M6*12 8条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资料

常用润滑油添加剂的代号与名称对照: T101 101 清净剂低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2 102 清净剂中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3 103 清净剂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T104 104 清净剂低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5 105 清净剂中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 106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酸钙 T106A 106A 清净剂高碱值合成磺钙 T107 107 清净剂超碱值合成磺酸镁 T108 108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8A 108A 清净剂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9 109 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 T111 111 清净剂环烷酸镁 T114 114 清净剂高三值环烷酸钙 T121 121 清净剂中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T122 122 清净剂高三值硫化烷基酚钙 T151 151 分散剂单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2 152 分散剂双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3 153 分散剂多烯基丁二酰亚胺 T154 154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高氮)T155 155 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低氮)T201 201 抗氧抗腐剂硫磷烷基酚锌盐 T202 202 抗氧抗腐剂硫磷丁辛基锌盐 T203 203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3A 203A 抗氧抗腐剂硫磷双辛基碱性锌盐 T204 204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205 205 抗氧抗腐剂硫磷二烷基锌盐 T301 301 极压抗磨剂氯化石蜡 T304 304 极压抗磨剂酸性亚磷酸二丁酯 T305 305 极压抗磨剂硫磷酸含氮衍生物 T306 306 极压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 T307 307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胺盐 T308 308 极压抗磨剂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T309 309 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三茜酸 T321 321 极压抗磨剂硫化异丁烯 T322 322 极压抗磨剂二苄基二硫化物 T323 323 极压抗磨剂氨基硫代酯 T341 341 极压抗磨剂环烷酸铅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汇总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 一长江流域地处我国中南部,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干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十一个省(市、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支流伸伸展到甘肃、贵州、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八个省(区)。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长江流域水资源特性突出:它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长江水量巨大,占全国径流总量的35%,是黄河水量的20倍,且径流年际变化不大,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分布不均匀。长江流域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特征是长江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对象属性,也可以说是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前提条件,立法的必要性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一)长江流域水资源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对其水资源保护问题予以充分重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利用,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与其它环境要素和资源都息息相关,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海洋环境、生物环境与之进行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将它们连接为不可分的环境整体;水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离开的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不仅与森林、草原、生物、土壤、矿藏等资源息息相关,而且是一定区域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基础要素。因此,可以说,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与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直接相关,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一切规划与设想,也都是建立在长江水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的确,在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水资源伴随其间的其它资源为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开发利用资源、迅速发展经济的各种契机。但是,一切规划和设想为我们描绘的美丽蓝图都是建立在长江流域资源可永续利用的前提之上的,如果没有充足的水量或符合人类生存需要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水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是一纸图画而已。而要真正实现这些设想,就必须对水资源有充分的认识。一方面,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在当今,水荒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工业发达国家中,当年总用水量超过河川总径流量的15%时,就会出现水荒和农业干旱。我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约为26300亿立方米,到2000年总耗水量将达到13000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从70年代开始出现水荒,如今已蔓延到全国,目前我国的实际用水量已达5300亿立方米。有关专家研究指出:由于自然条件和开发条件的限制,年取水量10000~12000亿立方米,将是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可能限度,再增加供水将十分困难。据1993年统计资料,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仅为21%左右,可供水量比1980年仅提高128亿立方米,当流域出现枯水偏旱年,约缺水226亿立方米。目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已受到给水不足的制约。现状已不容乐观,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长江水资源则会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今天的长江流域,除供水已出现紧张外,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水资源是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充的可更新资源,可以寻求可持续开发的途径,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源源不断地永续利用。只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是可以实现永续利用的。但是,水资源的可更新、可补充能力又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的,是有一定限度的。任何无节制的开发,都会导致其受到破坏,并使其更新能力下降。因此,必须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以保护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得以实现,否则,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1、长

润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而合成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制成。 润滑脂的特点如下: (1)润滑脂,特别是12—经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只有两个相交温度,第一个相交温度(即从伪凝胶态到凝胶态)一般在170℃以上,第二个相变温度(即从凝胶态到溶胶态)一般在200℃以上,因此,当选用适宜的矿油时,可以长期使用在120℃或短期使用到150℃。(2)润滑脂,特别是12—经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见其皂纤维形成双股的、缠结在一起的扭带状,因此,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 (3)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12—经基硬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烷烃的吸附热,发现12—羧基顶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皂纤维表面液相的结合强度,及对晶格内液相结合强度都是较大的,因此,润滑脂具有较好的胶体安定性。 (4)碱金属中的程对水的镕解度较小,因此,润滑脂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可以便用于潮湿和与水接触的机械部位。 锂皂,特别是12—轻基硬脂酸锂皂,对矿油或合成油的稠化能力都比较强,因此,润滑脂与钙钠基润滑脂相比,稠化剂量可以降低约1/3,而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一倍以上。 润滑脂,特别是以12—疑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的调滑脂,在加有抗氧

化剂、防锈剂和极压剂之后,就成为多效长寿命通用润滑脂,可以代替钙基消滑脂和钠基润滑脂,用于飞机、汽车、坦克、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 润滑脂使用说明 一、概述 1.产品特点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润滑剂中所组成的稳定的固体,主要由稠化剂、基础油以及添加剂和填料组成。 2.主要用途 适用于-20~120℃温度范围内各种机械设备滚动和滑动摩擦部位的润滑。 二、技术特性 1.主要性能 外观为黄色至褐色油膏,它具有较高的滴点。良好的黏附性,热氧化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润滑性和耐磨性。 2.本产品执行GB7324—87 的国家标准。 1 外观均匀光滑油膏 2 锥入度25℃150g/10mm 220—250 3 滴点℃不低于180 4 腐蚀(T3铜片,100℃,24h)合格 5 分油量(100℃,24h)% 不大于5 6 延长工作锥入度(10万次)1/10mm 不大于330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名称 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 化学品英文:lubricat ing oil英文名称: Lube oil 技术说明书:CAS No.:NA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含量:lo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弓I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 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 告。 环境危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 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 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中国 MAC (mg/m3): 前苏联 MAC (mg/m3): TLVTN :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外观与性状: pH : 熔点(C ): 沸点(C ): 分子式: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无资料 =1): 无资料 分子量: 230-500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 无资料

长江流域的鱼类图谱

长江流域的鱼类图谱 前言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九省,汇集无数大小支流,浩浩荡荡地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宜昌以上的上游江段比降陡削,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出三峡后的长江中游比降和缓,河道弯曲回转,串通了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小湖泊,支流纵横;到了下游,江面宽阔,水流更为平缓,在河口江海相会,形成喇叭口形的三角洲江段。上、中、下游水文地貌千姿百态,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鱼类区系组成复杂,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记载的长江鱼类近三百种,约占我国淡水鱼的三分之一。为反映我国淡水鱼类的区系特点和淡水鱼类绚丽多采的面貌,我们选用长江鱼类为《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第一集的内容,其他水系和地区的鱼类拟将陆续再分集出版。 本集选自长江流域的鱼类169种,分隶于28科,其中包括长江流域所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以及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中的不同鱼类区系的代表种类和一些常见种类。图片均系在实地采集活体,模拟相应的生态环境拍摄而成,真实地反映了鱼的原有色彩和它们的自然习性。每种鱼都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描述其主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全书反映了长江流域的鱼类的概貌,将为开发利用长江鱼类资源提供一些科学资料。 在照片拍摄过程中,曾得到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岳阳市畜牧水产局、合川水产学校、乐山市农水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和新安江渔林研究所等单位及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文稿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副教授审阅,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热诚希望广大读者对我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的编写出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6706414.html,/zt/yt/INDEX.HTM 一、鲟科 1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鳇鱼、腊子) 头背部骨板光滑。背鳍前骨板一般为12~14。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鳃耙14~28。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卵为粘性。一般成熟雄鱼重80市斤以上,雌鱼重240市斤以上。亲鲟在生殖期间基本停食,幼鲟主食各类底栖动物,成鱼食昆虫幼虫、硅藻及腐殖质。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鱼卵可加工成鱼子酱,是一种佳肴;鳔和脊索可制作鱼胶,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以长江出产较多。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 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 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230-5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普通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名称 化学品中文: 润滑油 化学品俗名: 机油 > 化学品英文: 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 Lube oil 技术说明书: ` CAS No.: NA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 含量:100%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无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 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长江中下游流域规划分区表

附件: 表1 长江中下游流域规划分区表 注:由各地市自行确定填报纳入规划区的区、县、市(下述各表填报以此为标准);长江中下游干流区泛指除属汉江流域外的我省所有长江流域地区。 表2 长江中下游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表 表3 长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岸边污染带表 注:此表按已划定的水环境功能区填报;污染带范围应填写大致的长度及宽带。 表4 长江中下游排污状况与环境容量表(单位:万吨/年) 注:“环境容量”一项暂不填。

表5 长江中下游排污状况与环境容量表 注:不论是否与长江干流相联通,列入表1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均应填报其纳污量。 表6 长江中下游城镇污水治理情况表 表7 重点工程项目表 表7-1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表 注:项目进展填写可研、初设、在建等。

表7-2工业污染治理项目表 注:项目类型填写清洁生产、产业调整、布局调整等;项目内容填写企业主要的建设设施与废水处理情况;环境效益一栏填写项目实施后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排放绩效、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表7-3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表 注:水域名称填写城市欲重点改善的水域名称;项目内容填写水域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环境效益一栏填写实施综合整治后的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水环境治理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表7-4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表 注:项目内容填写水源地保护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范围确定、排污口清查、水源区管理等管理工程措施;环境效益一栏填写保护与治理后的水源保护环境改善成效。 表7-5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表 注:建议填报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农村沼气化、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能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人畜粪便污染的工程为面源污染示范工程;项目内容填写面源污染示范工程的示范目的、典型特征和主要措施;环境效益一栏填写示范工程起到的环境改善成效。

润滑油安全使用说明书

润滑油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润滑油;机油 第二部分:理化性质 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急性毒性:本身无毒,空气中浓度高时有窒息危险。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而恶心、困倦、失去知觉直至窒息死亡。第四部分: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五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加注冷冻润滑油的方法

加注冷冻润滑油的方法 加注冷冻润滑油的方法 来源:摘自《制冷设备维修工技师培训教材》 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冷冻油在运行中会自然损耗 一部分需要补充,尤其在压缩机电动机绕组烧毁之后,冷冻油会变质,变质的冷冻油必须更换。通常电冰箱使用18 号冷冻油,而空调器使用25 号冷冻油。 、冷冻油的排出方法

将压缩机从机组中拆下来,使其排气管、回气管和工艺管的管口均敝开,将压缩机倒置,让冷冻油从回气管和工艺管流出,并用称或量杯称量出所流出的油量,以便为加注冷冻油提供参考依据。为加快冷冻油的流出,可从工艺管或回气管充入氮气。 二、加注冷冻润滑油的方法 往复式压缩机与旋转式压缩机的冷冻油加注方法有所不同,向压缩机加冷冻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往复式压缩机的加油方法 1、用压缩机自身抽真空吸入加油。 ①对于小型全封闭式压缩机的进、排气口没有安装进、排气截止阀的, 事先在压缩机的工艺管上焊接一条带气门闷的管接头,再通过修理阀的软管与润滑油桶(桶面上应事先根据压缩机型号的规定要求加油量,画好刻度线)或冷冻油量杯相连,并排除管路内的空气。然后启动压缩机,打开修理阀使润滑油吸入压缩机。如果压缩机没有连接在制冷系统管路上,则在

起动压缩机时,需要用手堵住低压吸气管口才能吸入油。在加油过程在应注意油管吸口不能露出油面,以免吸入空气;并控制好加油量。有时在充灌冷冻油的过程中,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口会喷出雾状油,可在加油之前在高压排气管口上套上一段软管,并准备好一个容器;若喷油时则将高压排气管的软管插入装油容器内即可。 ②对于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开启式压缩机的进、排气口装有进、排气截止阀的可采用如下加油方法:先将通向冷冻润滑油桶带有阀门的油管与进气阀的旁通口或曲轴箱的三通阀或放油阀相连接,同时关闭压缩机的进气阀和加油管上的阀门,并开启排气阀。然后启动压缩机,当曲轴箱内的压力降至0Mpa 时,立即关闭排气阀。再缓慢开启加油管上的阀门,通过加油管吸入润滑油。在加油过程在应注意油管吸口不能露出油面,以免吸入空气;并控制好加油量。注意:在比较大型的压缩机,若为油泵供压润滑的,则应将油压继电器的接点人为强制接通。抽气时负压不能太低,时间不能太长,要注意油压,最低不得低于0.05Mpa。最好采用间断抽空法, 防止压缩机缺油损坏。 2、用真空泵将压缩

润滑油添加剂基本知识

润滑油解码 一、汽车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主要分类 1、清净分散剂如T154、T15 2、T106、T104、T105、T122等; 清净分散剂主要作用起到清净分散作用。磺酸盐目前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清净剂,磺酸盐能够对油中的烟炲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特别是高碱值磺酸盐高温清净性好,酸中和性能好。磺酸盐的主要缺陷是抗氧化性能较差,在严苛条件下酸中和速度比烷基酚盐较差。硫化烷基酚盐高温清净性好,能够有效抑制柴油机油积碳。与磺酸盐分配后可以互补缺点。分散剂提供的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抑制积碳和胶状物互相聚集。分散剂在润滑油中又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一些油溶或不油溶的固体和液体溶解到润滑油当中,起到增溶作用。 2、抗氧抗腐剂如T202、T203等; 抗氧抗腐剂的主要主要品种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能够抑制发动机油漆膜、油泥的产生,抑制油品粘度增长。但是发动机油中磷含量主要来自于抗氧抗腐剂,磷元素能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中毒。因此在高档发动机油限制了磷含量。实现低磷化对策就意味着减少ZDDP的用量,会对油品抗氧和抗磨性能产生大的影响。目前科技人员正着手开发研制低磷或无灰添加剂,以取代或部分取代ZDDP。 3、挤压抗磨剂如T321等; 挤压抗磨剂一般为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当滑动的两个表面压力增大,便面膜变薄,两个表面凸起处相互接触,

产生局部高温高压,此时极压剂的活性元素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剪切强度较低的的固体保护膜。 4、摩擦改进剂,如T406等; 摩擦改进剂吸附膜大多数为物理吸附膜,物理吸附膜是可逆的,温度升高后吸附膜将会消失,因此摩擦改进剂只有在温度较低,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摩擦改进剂用于汽车自动传动液中,可改善油品摩擦系数,改善换挡舒适性。发动机油和齿轮油中使用摩擦改进剂具有降低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的作用,提高燃料经济性。 5、抗氧剂,如T512、T534等; 抗氧剂能有效防止油品氧化,能延长其使用和储存寿命。酚类和胺类抗氧剂能捕捉自由基,是氧化反应自由基终止剂,而ZDDP主要是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的分解剂。 6、粘度指数改进剂,如T602、T603等; 粘指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入粘度较低的基础油中能显著提高油品粘度和改善黏温性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对油品粘度的要求。 7、防锈剂如T701等; 防锈剂主要作用机理与其分子中极性一段吸附于金属表面,烃基一段伸向油层,形成分子定向排列的致密分子膜,以阻止水分与氧渗入金属表面产生锈蚀。 8、降凝剂如T803等。 降凝剂虽然不能改变油品析出石蜡的数量,但能够吸附在蜡表面或共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第17卷第2期 2008年3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gtze Basin Vol.17No.2 Mar.2008   文章编号:100428227(2008)022*******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吴宜进1,熊安元2,姜 彤3,王学雷4 (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4.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摘 要:通过分析不同强度降水量(大于75百分位和大于95百分位降水,下同)对应降水日数,研究了长江流域1951~2000年逐年和年代际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大于75百分位的降水日数在上游以及中游的北岸增加趋势最显著,四川盆地是唯一显示减少趋势的地区。同样,大于95百分位的降水日数在中游和下游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增加趋势,呈现减少趋势的仍然是四川盆地,并略向其北方延伸。详细分析每10年的平均降水日数的距平发现,大于75百分位降水日数最大的正距平集中在中游的1980s、1990s和下游的1980s。最大的负距平也是在中游地区,发生在1950~1979年。因此,中游的降水日数增加的幅度最大。对于大于95百分位降水日数,长江流域中游和下游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在1960s和1970s的负距平后,都出现较大的正距平。上游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要小于中下游。比较不同百分位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可将长江流域1950~2000年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分为3种类型:(1)在大于75百分位降水日数增加的同时,大于95百分位降水日数却有所减少;(2)大于75和大于95百分位降水日数同时呈减少的趋势;(3)大于75和大于95百分位降水日数同时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长江流域;降水日数;变化趋势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全球变暖成为了气候学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发生的干旱与洪涝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化研究对全球变暖及其对降水的可能影响。世界气象组织(WMO)预警①,全球变暖可能会使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委员会(IPCC)[1]指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很可能会使全球平均气温每十年增加0115~013℃,而对不同地区降水和蒸发率的影响则存在区域差异。Hof mann等[2]则指出,就全球尺度而言,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气温和降水。 不容置疑,全球地面平均气温(SA T)或北半球地面平均气温(SA T)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状况。但有些科学家认为,世界平均降水量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增加趋势。这是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较气温更加不稳定的原因所致。然而,对上世纪平均降水的分析表明,世界许多地区存在引人注目的迹象,表示降水量增加趋势的存在[3,4]。这个结论基于来自不同地区的许多证据。Karl等[5],Karl和Knight[6]提供了美国极端降水(日降水大于50 mm)在统计上呈显著增长的证据。Suppiah和Hennessy[7]发现了澳大利亚高百分位降水(如百分位为90和95降水量的强降水事件)存在显著增长趋势。Hop kins和Holland[8]也证明了在澳大利亚东部伴随东部海岸飓风的强降水日数的增加。Iwashima和Yamamoto[9]分析1890~1980年日本观测站日降水数据后得出,在近些年有很多测站观测到了有记录以来最高、次高及第3位降水记录。由此认为日本的极端降水发生的年数在整个20世纪呈增长趋势。Tosnis[10]指出,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月降水总量在过去100年也有增加的趋势。Beniston等[11]的结论认为,在更为温暖的全球气候背景下,预计降水事件将会显著增多。这一经验性结论被Schaer等[12]的数学模式模拟结果所证实。 收稿日期:2006212211;修回日期:200720322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气象科技数据共享中心”(2005D KA317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2SW23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2050年前长江灾害性洪水趋势与致灾环境演化预研究”(No.SS220007) 作者简介:吴宜进(1963~ ),男,江西省九江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 ①https://www.360docs.net/doc/2b16706414.html,/htdocs/xxlr.asp?menulb=249国内外动态&menujb=2)

长江流域周末作业

题目: 第9周周末作业 命题:张兴 组长审核: ______________ 必做题:1— 14题(基础题,建议用时 10分钟) 选做题:15— 20题(较难题,建议小组协作完成) (使用时间:—月—日周_)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字母代号 填入括号内。 1. (必做)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必做)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 ) A. 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 B.嘉陵江、乌 江、汉江、赣江 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 . 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3. (必做)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田为主 B .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 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4. (必做)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 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 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 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 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 5—7题。 5. (必做)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 2 — 4 月 B.5 — 7 月 C.7 — 8 月 D.9 —10 月 6. (必做)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A .梅雨连绵 B .春雨菲菲 C .冰雪融化 D .气旋活动频繁 级部审核: 名 姓 组 小习学 水位/米 级班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教程文件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 书M S D S

精品文档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名称 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 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 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 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 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 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 含量:1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无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可出现之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 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 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 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化学品中文: 润滑油 化学品俗名: 机油 化学品英文: lubricati ng oil 英文名称: Lube oil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

润滑油及EH油系统的检修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59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润滑油及EH油系统的检修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润滑油及EH油系统的检修安全技术 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a.润滑油及EH油系统检修的工作内容: 1、各油滤网的清洗清扫或更换。 2、油管道系统的漏点消除。 b. 润滑油及EH油系统检修的危险点分析: 1、火灾。 2、滑倒跌伤。 3、油污染。 4、跑油。 c.油系统检修的安全措施: 1、在油系统上检修,如需进行电火焊工作必须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并确认安全措施执行完善。 2、检修中断间隔时间,离开检修现场前,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 3、进入油系统检修工作现场,检修人员不得带火种进入现场。 4、对于油系统检修现场,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漏油,防止人员走动时滑倒跌伤。 5、进行抗燃油系统检修时,工作人员接触油部分不得有破损、伤口部分,如有更换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戴橡胶手套。 6、检修过程中,擦拭油系统阀门、管道接口处必须用化纤类织物,以防止造成油质污染。 7、拆除油系统阀门等设备时,要先把管道或阀门设备内的存油放尽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 8、拆除油系统阀门等设备后,要用化纤类织物

4.系统的冷冻油检查与加注

系统的冷冻油加注 1.冷冻油的加注方法 维修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时通常不需加注冷冻润滑 油,但在更换制冷系统部件及发现系统有严重泄漏时,必须补充冷冻润滑油。其补充冷冻润滑油的方法有两种: a.利用压缩机本身抽吸作用,将冷冻油从低压阀处 吸入,这时发动机一定要保持低速运转。 b.直接加注法。把所需的冷冻油直接加注到制冷系 统各元件上,再把制冷系统各元件装在车上。c.随制冷剂加注法。把所需的冷冻油加注到歧管压 力计的中间软管,再把制冷剂罐接在此软管,然 后按加注制冷剂的方法操作即可。 d.利用抽真空加注冷冻润滑油。其方法如下: ?按抽真空的方法先对制冷系统抽真空。 ?选用一个有刻度的量筒,装入比要补充的冷冻润滑油还要多的冷冻润滑油。 ?将连接在压缩机上的低压软管从歧管压力计上拧下来,并将其插入盛有冷冻润滑的量筒 内。 抽真空法加注冷冻润滑油 1-手动低压阀关闭;2-手动高压阀开启示;3-排出空气;4- 真空泵;5-冷冻润滑油

2.更换制冷系统元件时冷冻油的补充量更换制冷系统各元件时,应对系统补充冷冻油,加注的量参考右表。 更换制冷系统部件时冷冻润滑油的补充量 3.检查压缩机的油量 回油操作 在油和制冷剂间有一紧密的亲和力,使得在正常工作下部分和制冷剂一起在系统循环。 因此,在检查系统中油量或更换系统中任何部件时,压缩机必须先于回油操作,程序如下: ?如果系统中制冷剂减少,加至所规定的量。 ?打鼓风机转速调整到最高。 ?在800-1200rpm之间运行压缩机至少20 分钟。 检查程序 ?完成回油操作。 ?从车上拆下压缩机。 ?从系统管路连接口放出油。 ?用测量筒测量取出的油。 ?检测油有无污染。?通过加油口充注油。 充注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