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

1、社会保障的作用:

(一)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2、社会保障的意义:

(一)“安全网”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二)“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2、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保险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利益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压力,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保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二、社会保险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保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长远之策。

3、中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比例标准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企业双重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问题

三、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存在问题的解决。

四、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计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国家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措施

1、.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及相关法律支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3.、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6、工伤保险针对的对象及意义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是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职工,包括危险性很大的建筑业、采矿业、冶金业等行业的职工,只要是与工伤保险实施对象的企事业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职工都是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

1》、工伤保险保障了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及时和必要的医疗救治,以及医疗期间的生活以及伤残抚恤和遗嘱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工伤待遇优厚于其他社会保险待遇,体现了工伤补偿以及国家和用人单位对职工奉献精神的尊重,有利于增强职工为公奉献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工伤保险可以促进职业安全,通过强化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责任,通过

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单位费率浮动机制,建立工伤保险费用与工伤发生率挂钩的预防机制,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2》、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工伤预防、职业康复和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工伤保险与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防病防伤、安全教育、职业康复等工作相结合,能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3》、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维护社会安定

7、失业保险针对的对象

10、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

、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

、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处在法定劳动年龄,但在学校读书,或服军役或没有就业意愿的无业者不归属失业范畴。

8、贫困的含义,以及贫困型救助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等。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生活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其中:

1.社会救助旨在免除国民生存危机,保障起码生活,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当然责任;

2.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增进劳工福利,它建立在劳资分责、政府担保的基础之上;

3.社会福利则是实现全体国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在这一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构成了支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骨架。

回顾中国历史,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以救荒措施废驰下的大灾荒为背景,以抢米抢粮为前奏,结果是社会大动乱,甚者导致朝代更迭,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公例。当然,也有例外,如唐代贞观年间亦发生过天下大旱,但因仓储后备等救荒措施得力,灾害频发并未酿致社会动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乱,反而成就了强盛的贞观之治。因此,历代统治者凡重视保障民生并建立完备的救荒措施者,即使遭遇大灾,也通常能够消灾化险、转危为安。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蛇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就一般意义及西方国家的惯例而言,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大方面内容,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家履行管理义务的一种职责,又是公民生活下去的一种权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国家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从逻辑上讲,任何制度的建立都应当先设计再建设,至少在建设之前应该有一个框架性的思路。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原有设计被明显放弃的情况下,却始终缺乏长远性的总体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宏观审视,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的当务之急。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

社会保险的社会意义一以养老保险为例

社会保险的社会意义一以 养老保险为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如何理解社会保险制度对企业和个人的意义 ——以养老保险为例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统筹部分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筹集,个人账户部分则由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因此,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该项制度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企业来说: 1.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企业部分,一般采取的是企业年金的形式。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制缴纳的方式结合国家自主扶持的方式,就好比杠杆效应一样,企业职工用较少的缴费换取较大的收益。企业员工在青壮年时期定期少量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换取年老生活的补助,可以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励职工为企业勤奋工作,献身企业,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忠于企业,减少离职率,增强员工承诺,降低企业的管理 和经营成本。

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两会有提到的都是城里老人养老问题,但更需要关注的还是农村养老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1、农村老人无保障:无保险无养老积蓄无社区照顾,一旦犯大小病,无经济支持医疗,均是命危在旦夕。 2、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离医院(卫生院)远,乡镇医疗水平有限,患病不能及时治疗,错过或者放弃医疗的时机。 3、无自救知识:农村老人无文化,不懂保健知识,暴发病不懂自我急救,暴发病就危险到生命。 4、农村老人身体健康像炸弹:无周期或从无做过体检,营养不良,穿住简陋,通常有小病不求医,大病也是当小病拖,身体素质一向不好,隐患各种病特别是风湿,中风等像炸弹一样随时会暴。 5、儿女不在身边,孤独无助:农村年轻人多数到城里干活,为了生计,被迫扔下老人在家乡,一旦发病,无人照顾,也无积蓄准备给父母养老治病。 6、最近国家有些老人福利:但是各种条件限制,地方官的不作为,申请办理复杂,最后还是惠不了民养肥了官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现有65岁以上老年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总数的70%左右,可见农村已经先于城市进入了老龄社会,农村老年人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生存条件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影响,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作为农业大国,研究和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个不断壮大的弱势群体的晚年能否幸福,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更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我们的父辈,曾见证了新中国是如何推翻了万恶的旧社会,也经历了十年浩劫,啃过树皮,吃过草根,用观音泥填过肚子。他们用曾经厚重的肩膀载动了历史的进程,如今一路风尘,一路艰辛的走来,跨过了新千年,大多已年过花甲。在全民大话小康的当今,人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可在僻远的农村,当年历史的功臣们过得怎样了呢? 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前的黑土地再也留不住大山里年轻的农民,于是大批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老年人大多以种地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能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却不能像城市老年人那样退休,享受国家发给的养老金,主要还靠家庭赡养。 曾饱受饥饿折磨的老人们不忍心让良田荒芜,于是子孙们废弃的田地又拾掇起来,他们总是早出晚归,辛勤的挥洒汗水,精心侍候那几亩薄田,养两头肥猪,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指望。每每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把年龄了还这么劳累,他们总会笑笑说“习惯了,庄稼人闲不住。再说不做吃啥钱哪来?这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想种地都没得种。现在好了,政府不但把地划给我们,还不让我们交公粮。我们现在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没啥压力了。”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子女一起生

社会保障度的意义及作用

社会保障度的意义及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就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为了让人们活着更好。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的几点1、社会救助,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主要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社会保障,救助社会脆弱群体,对象就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与困难人群。切实的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同时也就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对低保户的不住也不断增加,提供的补助种类也就是更加多样化,使她们生活的更加有尊严。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就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社会基金。主要用于的对象就是失去劳动能力与暂时失去工作的人的补助,政府与企业共同对这部分人群补助,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安定与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制度更像使劳动者少了一些后顾之忧,同时也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就是为了社会财富得到邓加合理的分配。3、社会福利,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与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这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这较大的差距,但就是越高的生活水平就要靠巨额的政府支出来维持,政府支出的来源就是税收,如何界定这一界限本身就存在争议,同时这一制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懒汉作风”这一

点已经在近几年在希腊等国出现,引起的社会动荡也就是有目共睹。因此,在社会福利方面我国要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5、优抚安置,就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就是烈士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社会发展的后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直接的作用包括: 1、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按照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分配原则势必会引起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会出现有人饿死,有人撑死的现象,同时也就是为了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 1.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在社会保障制度下,企业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包袱比以前少,在以前的企业保障制度下,不同的企业承担的风险不同,导致了一些行业的包袱较大,现在,各个企业竞争更加公平。此外,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为企业竞争与资源优化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2.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与谐。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权利,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只有推动经济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人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基地1401 富旭年

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我国的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但是在进展的同时,我国企业对高素养人员的需求也在提升,企业需要优秀的人力和完善的制度来增强企业的治理。而在众多的治理措施中,社会保险作为保障企业人员福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治理措施。本文作者从自身从事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险的经验从发,分析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作用和当前存有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治理;作用 在现今,人力资源治理成为了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进展离不开人力,而如何提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成为一个企业进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社会保险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众多措施中,最有效果的一个方法。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证明一个公司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治理,这种方式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企业朝更高的台阶前进。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为丧失劳动水平、临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二、人力资源治理 人力资源治理是指在一个企业中,经过招聘、甄选、培训、酬劳等治理方式对企业内外的相关人力资源实行有效的分配,满足当前企业的进展和未来进展的规划,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人员进展的最大化的综合活动。 三、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作用 1.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社会保险制度是员工薪酬福利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员工选 择公司的重要考虑方面。在人力资源治理中,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将员工的福利与工作效率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积 极性,让员工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员工在工作中就会对公 司产生责任感,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中,并保持着积极性。 2.促动工作团队的稳定性 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制度,那么员工就能够毫无顾 虑的去完成公司的任务。在当今经济的进展,优质人员的急需,公司 人员间的流动趋势正在大幅度增加,而人员的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不是能够用金钱去估量的。社会保险作为企业中重要的福利待遇,会 使员工终身受益。员工能够长期的为公司带来效率,而公司也为员工 做了一份长期的保障措施。一个公司拥有稳定的团队,才能够更稳定 的进展。 3.保障公司的利益 社会保险为企业人员在各个方面都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企业人 员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的意外情况,都会有社会保险来发挥作用,而不 用公司来承担这部分损失。如果员工是在工作中受到了损害,社会保

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做好社会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 如何做好社会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制度作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现代国家通过筹集保险资金,对遭遇不可规避的自然和社会风险而丧失工资的受保劳动者,给予一定的收入补偿,使他们安然度过风险,并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政策。具有调节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文明发展等功能。 一、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渊源。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和美国社会保障总署的统计,截至1996年,全世界约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实行了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因此可以说,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机制。现代社会保险最早产生于德国。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1884年德国又实行《工伤保险法》,1889年

实行《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从此社会保险体系便初步建立起来,随后,欧美等工业国家也相继建立起不同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初创时期(1951-1957年),调整和发展时期(1958-1966年),停滞时期(1967-1978年),重建和改革时期(1978年以后)。1952年2月政务院公布了《劳动保护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其保障对象是企业职工,保险项目包括疾病、负伤、生育、医疗、退休、死亡和待业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办法遵循的是1952年12月公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66年期间,社会保障制度有基金、有管理、有监督,基金的收集、管理和监督是分立的,在人口老龄结构轻且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这一制度运行良好。1966年后,社会保险制度转变成企业保险制度。从保险理论的角度看,这一改变是一种退步,因为它违背了保险大数法则的前提。企业保险制度之所以能够运行,原因有二:一方面此时企业人口结构年轻化,退休人口不多,养老负担不重,医疗负担也不重,直到1978年,仍有30个在职人员来养一个退休人员;另一方面,在各行业、各企业内部,赡养率虽然也是不同的,但是当时国有企业几乎是一统天下,而国有企业的最后“老板”都是国

社保卡的作用及意义

1、什么是社会保障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 2、社保卡卡面说明 社保卡采用全国统一的卡面样式。正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字样;背面印有持卡人姓名、社会保障号码、社保卡号、金融账号、开户银行标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印章、持卡人照片等信息,卡的右侧中部嵌有芯片,该芯片既支持社会保障等业务,又支持金融业务。 3、新发放的社保卡与原医保卡的区别 一是社保卡是采用国家标准的CPU卡,满足跨统筹地区通读通用的要求,卡内信息更安全。二是社保卡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而原医保卡仅用于医疗保险业务领域。三是新发放的社保卡是加载了金融功能的复合卡,相比原医保卡增加了银行借记卡的功能。 社会保障卡的功能 1、社保部门业务应用功能 一是社保卡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二是替换原医疗保险卡的功能,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定点零售药店使用个人帐户购药;三是

社保卡可实现社会保险费服务银行缴纳和待遇领取等业务环节的应用,以及就业、失业登记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其他业务功能,实现“一卡通用”;四是以社保卡为载体,通过“互联网+”拓展网上社保业务,逐步实现自助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 2、社会保障卡金融应用 社保卡具有服务银行借记卡的所有功能,可作为服务银行借记卡使用,具有转账、消费、存取现、缴费、代收代付、一卡多账户、投资理财及其他理财签约服务等功能。 1、什么是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银行卡功能。 2、社会保障卡在哪儿申办,是否收费 答:由本人或所在单位持参保人员的第二代有效身份证到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障卡服务窗口申请社会保障卡。初次申请社会保障卡免费,因遗失、损坏需补换卡的,根据建设银行公布的收费标准缴纳每张10元的工本费,即参保人员每人享受一次免收工本费服务。 3、我没办第二代身份证能申办社会保障卡吗

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

1、社会保障的作用: (一)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2、社会保障的意义: (一)“安全网”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二)“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2、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保险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利益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压力,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保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二、社会保险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保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长远之策。 3、中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比例标准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企业双重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问题 三、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存在问题的解决。 四、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计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国家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措施 1、.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及相关法律支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3.、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6、工伤保险针对的对象及意义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是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职工,包括危险性很大的建筑业、采矿业、冶金业等行业的职工,只要是与工伤保险实施对象的企事业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职工都是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 1》、工伤保险保障了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及时和必要的医疗救治,以及医疗期间的生活以及伤残抚恤和遗嘱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工伤待遇优厚于其他社会保险待遇,体现了工伤补偿以及国家和用人单位对职工奉献精神的尊重,有利于增强职工为公奉献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工伤保险可以促进职业安全,通过强化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责任,通过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完善。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xx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1996年8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4年12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xx年

浅谈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浅谈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而 设立的,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需要的制度。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给付,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剂、均衡劳动者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高收入与低收入差别的作用。从社会产品分配和国民收入占有份额变化的角度看,社会保障者会对没有社会保障时的原有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再分配”作用,使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增加收入份额,从而适度改变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 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差距过大的个人收入,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调节是明显的。如果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经济福利就会增加,而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然后举办社会保障事业、补贴穷人,即用来发放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养老金、医疗保险、房屋供给等。 二、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的体现 1.最低保障层次的公平。最低保障层次,就是要对收入水平低于某一收入标准的的保障对象,通过无偿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助。 我国最低社会保障层次的公平应表现在: (1)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收入标准时,应全面反映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仅包括劳动收入,还应该考虑资产或财产收入等“其他收人”的内容,以避免有些没有劳动收入却拥有各种形式存量资产的人划入低保的享受范围。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确定包括资产(财产)收入的“收入标准”,既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也有利于实现更广泛的公正公平。 (2)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项目应该在保障对象上做到公平。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保障居民最基本生存权利的共济措施,只要是符合条件本国居民,无论其城市还是农村户口都应享受,它体现了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予以保证的义务。目前我国只有城市低保,农村几乎是空白,对农村居民不公正。 (3)最低生活保障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均等和公平。这要求在政府进行收入补贴以后的个人收入都能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的水平,这其中关键是要掌握低保对象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财产状况,如果管理不规范或力度不够,会造成同种收入状况的人因财产结构不同而适合不同的标准,不同财产状况的人可能因为收入状况相同而采用同等的保障标准,造成对象间表面的公平而实际上的不平等。

1社会保障的作用与意义

1社会保障的作用与意义 作用:(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意义:一)“安全网”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2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保险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利益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压力,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保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 二、社会保险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保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长远之策。 3中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比例标准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企业双重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问题 三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存在问题的解决。 四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计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措施; 1.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及相关法律支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3.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5我国医疗保险的改革? 1.国家医疗保险时期。 6工伤保险针对的对象及意义 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是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职工,包括危险性很大的建筑业、采矿业、冶金业等行业的职工,只要是与工伤保险实施对象的企事业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职工都是工伤保险的实施对象 、1》工伤保险保障了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及时和必要的医疗救治,以及医疗期间的生活以及伤残抚恤和遗嘱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工伤待遇优厚于其他社会保险待遇,体现了工伤补偿以及国家和用人单位对职工奉献精神的

社保缴纳的重要性

社保缴纳的重要性 自从参加工作后,社保就经常被提起,随之,社保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了。因此,51社保网将在下文为大家详细阐述社保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需要跟大家说一下,社保缴纳是国家强制性要求的。 再者,社保的重要性体会得最为深刻的当属在北京的外地人。外地人在北京,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买房买车都对社保有硬性要求。 买房 外地人在北京买房,需要在北京连续缴纳社保5年。而且,还不能够出现中断。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包括五险,只要其中一个中断了,五年就又需要重新计算了。 买车 在北京,可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任性买车的。同样是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才具备买车摇号的资格。 孩子上学 外地人在北京关注,孩子上学时家长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非京籍适龄儿童在北京上学也是需要父母有缴纳社保的记录的。2015年各区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条件中,基本上都对社保缴纳作为入学条件的必需。 朝阳区:到今年5月1日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含6个月),且至少一方在朝阳区缴纳。 东城区:儿童父母一方需在东城区缴纳社保且居住在该区,暂住证的办证日期和社保缴纳的起始日应在2015年4月3日前。 西城区:要有最近三个月(2015年1月至3月)在西城区内缴纳社保的证明。 丰台区:在本县内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 石景山区:父母一方要在石景山区工作,并在石景山区缴纳社保,且社保缴费和暂住证起始时间不晚于2015年3月20日。 通州区:北京市社保需在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缴满12个月 房山区:非京籍儿童父母一方在该区缴纳社保,社保缴纳的期限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期间,且连续三个月缴纳社保。 昌平区:截至申请月的上上月连续缴纳4个月以上(含4个月)保险的记录,补缴社保的不属于连续缴费。 延庆区:社保缴纳起始日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补缴的不算连续缴费。 丰台区:审核申请人及其配偶同时提供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京缴纳社会保险证明,一方需连续缴纳3个月(不含补缴)。其中审核申请人或其配偶在丰台区租住房屋的,需一方在本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3个月(不含补缴)。 顺义区:随迁子女父母一方应连续缴纳社保,地区为顺义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截至今年4月20日应在半年以上,连续缴费无间断,补缴无效。 密云县:同样要求非京籍儿童父母一方需要连续缴纳半年社保,且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必须连续缴纳社保费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补缴的不属于连续缴费。 以上这些政策足以证明,外地孩子在北京上学,社保缴纳的重要性了。对于51社保网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咨询51社保网。

浅谈社会保障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6751205.html, 浅谈社会保障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刘晓荣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甘落后,金卡工程的蓬勃发展,已经 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之中。不仅仅是信用卡在各个行业中取得长足发展,银行卡等也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动了社会保障卡的推广及应用。我国目前社会保卡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全国通用卡与一卡多用是我国建设社会保障卡的最终目标,2017年我国有希望实现全国一卡通。社会保障卡的作用惠及到我们 每一个群众身上,拥有社会保障卡让我们生活更加安全和便捷,是我们享受国家社会保障福利的一种途径,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社会保障福利的内容。我国高度重视和关注社会保障这一部分,那么意味着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和功能就应该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社会保障卡重要性 我国的社会保障卡是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发布的,再由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发送到群众手中,但是目前社会保障卡还没有实现普遍具体金融功能,它主要是利用集成电路卡的技术,能够实现保障对象的信息识别、采集和共享的一种工具。起初在1935年的美国,第一次在《社会保障法案》中提出来,当初美国是为了实现构建一种档案记录的方法,但是随着社会向前推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日新月异,于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管理信息的需要,1936年国家开始面向社会发放社会保障卡。没有哪一种工 具是能够适应万物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任何工具都应该改革换代,以求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社会保障卡的功能涉及各个方面,被誉为是人民群众的“万能卡”,所以更应该全面的了解它的功能以及它的作用。 一、社会保障卡的功能 社会保障卡的功能有很多,被我们熟知的还有一些我们可能还不知道的。众所周知的是,它在医疗中的功能:持卡人在医院就诊时可以出示社会保障卡,凭借社保卡能够购买药品,能够缴纳医疗费用以及可以查看医疗保险,同时也可以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我们要区分社会保障卡与医保卡是两种不同的卡,社会保障卡其中的医疗保险只是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以免在医院就诊之时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争吵;社会保障卡与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一致的,可以根据社会保卡上网查询持卡人社会保险信息以及缴纳情况,在加载了金融功能之后,也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同时也能看到持卡人的职业就业经历、有无工伤事故和持卡人个人是否有伤残以及伤残程度等;如果参与社会保险的人失业了,可以用社会保障卡到相关的就业失业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等,同时能够申请领取失业保险救助金以及参加就业培训课程;社会保障卡与详细记录了持卡人的基本信息,凭借社会保障卡能够查询到持卡人的五大保险的信息和缴纳情况,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同时也能够查看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累计总额;因为社会保障卡中记录了持卡人的详细信

应用文-商业保险应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商业保险应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新型福利国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要实现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在内的十八个总体目标。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问题,对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真正形成一定的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从20世纪80年代起,当市场经济机制开始引入中国时,利益机制迅速渗透到国有企业,它在带来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企业之间由于经济效益和职工人口结构不同而出现负担过重或过轻的矛盾很快便暴露出来,于是客观上便出现了企业劳动保险社会化的改革要求,但由于受当时国家财力方面的限制,在强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分担问题上,重心主要放在多渠道筹资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改革的关注力很快转向了收支平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积累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形成,加入WTO后,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步伐,加速了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问题被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成为理论界、媒体和企业阶层高度关注和争论不休的 ,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到20世纪末期,中国社会保障架构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在弥补市场缺陷、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21世纪以后,当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普遍开始陷入“囚徒困境”,面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各种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 (一)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 、 和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然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助推器”和“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功能不仅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1994年起推行的国家大中型企业改革为例,当时,国务院推出1013家大中型企业进行国企改革试点,同时,地方各省、市政府也推出了2 500多家国企改革,3年结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改革进程进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等措施相对滞后。 21世纪初,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无一不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息息相关,当前的社会保障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社会保障的制度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不仅占中国人口2/3还多的 人口基本上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连国企职工、城镇居民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障等问题还有待解决,统筹层次低,统筹收支不平衡,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与调剂范围狭窄,企业负担过重,社会化 环节薄弱,保障基金的监管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现阶段还停滞于社会保障的技术性环节,未有效形成应有的理论指导与实践体系,社会保障的长远规划有待完善

社会保险的社会意义一以养老保险为例

如何理解社会保险制度对企业和个人的意义 ——以养老保险为例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统筹部分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筹集,个人账户部分则由企业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因此,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该项制度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企业来说: 1.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企业部分,一般采取的是企业年金的形式。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制缴纳的方式结合国家自主扶持的方式,就好比杠杆效应一样,企业职工用较少的缴费换取较大的收益。企业员工在青壮年时期定期少量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换取年老生活的补助,可以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励职工为企业勤奋工作,献身企业,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忠于企业,减少离职率,增强员工承诺,降低企业的管理和 经营成本。 企业完善年金制度,给员工提供年老之后应有的生活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减少跳槽现象的发生,降低离职率,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有利于扩大企业对现有职工的约束力和组织影响力,激励职工忠于本职工作,是实现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3.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质量 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完善养老保险,有利于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良好的竞争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吸引更多高素质、高品位的优秀人才,稳定企业人力资源,并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同时这也显示了企业实力,是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员工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向国际化的标准发展,按照国际规则使企业越来越走向规范化,实现企业与国际的接轨,按照国际的准则运营,增强话语权,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各种内部制度的完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1. 资金筹措难, 参保率低, 覆盖面窄。 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面,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农村税费改革前, 农村社保基金主要来源于县财政和乡村集体投入, 费改税后, 乡镇财政收入剧跌, 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已不能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 造成社保基金的供给不足。国家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大多数集体无能为力, 资金的筹措只能靠农民个人缴费。然而, 农民收入水平低, 导致其参保率低, 投保档次低, 2005 年全国只有2123 个县开办养老保险, 参保率为10%。社会保障资金筹措难的现状, 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保覆盖率低。根据国务院2006 年1 月公布的最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 国家只对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 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享有五保供养待遇, 而对农村人口的养老, 医疗没有提供更多的保障, 民政工作中许多应保未保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 全国仅有1 / 3 的乡镇建立社保网络, 1 / 4 的村委建立社保基金, 大部分农村居民仍被挡在“社保圈”外。 2. 农民缺乏社保意识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家庭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养儿防老”, “靠人不如靠己”的思想支配着农民的行为, 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伦理观念是紧密相联的, 农民由于自身过于现实的考虑, 他们的支出主要用于衣、食、住、行, 对于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据统计2004 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中, 食品占绝大比例, 为47.23%, 其次是居住为14.84%, 医疗保健仅5.98%, 养老保险不到2.21%。目前,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2005 年2 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资料显示, 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 亿, 超过总人口的10%, 其中65 岁以上人口1.1 亿,占总人口的8.5%, 并且以3.2%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 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 社会负担加重。 3. 管理体系不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多家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监督体系。从管理机构上看, 部分地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 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 乡村集体共同管理, 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 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 有的地方, 人民保险公司也搞了社会保障, 形成了“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 不同的利益关系引发管理决策的矛盾冲突, 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最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4.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难以保证保值增值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法律是农村社会保障实施的基础和可靠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在健全过程中, 没形成法律体系, 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 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 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