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猪肉感官判断

新鲜猪肉感官判断

新鲜猪肉感官判断

1、外观:肉尸的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有光泽;肌

肉呈淡红色或者暗红色;新鲜猪肉的新切面稍微有湿润。

2、脂肪:呈白色,柔软而有弹性。

3、气味:具有新鲜猪肉所特有的香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5、猪皮上有检疫章,没有章的则很有可能为病死猪或者未

经检疫的猪。如发现这样的,可以再查验检疫票据。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猪肉新鲜度检测方法研究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猪肉新鲜度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猪肉产量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快速准确地检测肉新鲜度越来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猪肉腐败过程中气味与颜色的变化,本文设计了猪肉图像采集装置和气体采集装置,对10个不同时间段采集到的各240份猪里脊肉样品图像信息和气体信息进行特征层的融合,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LS-SVM)建立多源信息融合的猪肉新鲜度评价模型,结合二步格点搜索法(Grid Searching Technique)和交叉验证方法(Cross Validation),对该模型参数γ和σ2进行选择和优化,分析比较了机器视觉系统?电子鼻系统及其两者融合系统所建立的猪肉新鲜度评价模型,3个模型对猪肉新鲜度的识别率分别为达到77.33%?91.67%和97.33%?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电子鼻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可显著提高猪肉新鲜度的识别率? 关键词:信息融合;猪肉新鲜度;计算机视觉;电子鼻;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easurement of Pork Freshness Based on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fast and precise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eat freshness with the annually increasing output of meat and concerns on food safety. In the light of color and odour change during meat taint, a meat freshness test system device for image acquisition and odour collection was designed,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with 240 pork samples data fusion of color and odou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t feature level based on 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S-SVM), two parameters (γ and σ2) of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 were optimized by combination of two-step Grid Searching Technique and Cross-Validation. Then, the differ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assess pork freshness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electronic nose and combination of the two, giving recognition rates of 77.33%, 91.67% and 97.3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and electronic nos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pork freshness. Key words: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ork freshness; computer vision; electronic nose; LS-SVM 新鲜度是猪肉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猪肉产量的提高和人们食用安全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猪肉新鲜度检测方法如感官评定法和生化指标的实验室测定方法,均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肉类新鲜度方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猪肉在腐败过程中的变化特性,通过测定某一相关指标实现猪肉内部品质检测或外部品质检测,分析方法包括:近红外漫反射[1]?电子舌[2]?电子鼻[3]以及机器视觉[4]等,然而猪肉的腐败变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

食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

食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 一、名词解释 1、风味:指食品在嘴里经由化学感官所感觉到的一种复合现象,它不包括外观 和质构;作为食品的一种属性,可定义为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2、气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入鼻腔时,能被嗅觉系统所识别的味道。 3、交叉—适应:也称感觉疲劳,感觉疲劳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 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感觉疲劳的结构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灵敏性逐渐下降,随刺激时间的延长甚至达到忽略这种气味存在的程度。 4、协同:由于一种物质的存在而增强了对两种物质混合强度的感知,这样使得 对混合物的感觉要比每种组分的感觉总和更为强烈。 5、组群效应:一个好的样品在一组劣质产品中会降低它的等级,反之亦然。 6、对比效应:在评价劣质样品前,先呈送优质样品会导致劣质产品的等级降低 (与单位评定相比),相反情况也成立,优质样品呈送在劣质样品之后,它的等级将会被划分得更高。 7、极限阈值:指刺激水平远远高于感官所能感受的刺激水平,或是物理刺激强 度增加而反应没有进一步增加所涉及到的区域,通常也称为最大阈值。在这个水平上,感官已感受不到强度的增加,且有痛苦的感觉。 8、质地剖面方法:这是一种感官分析方法,它根据食品的机械、几何、脂肪和 水分特征,每个特征表现的程度以及从咬第一口到咀嚼完成的全过程中感官属性表现的顺序情况,对食品的综合质地进行分析。 9、快感标度:在接受性检验中有一个概念叫快感标度,也就是已知的对样品喜 爱程度的标度。 10、适应性:是由于持续地接受相同或类似物的刺激而对所给刺激物感觉的减少 或改变。(在感官评定中,此因素会导致感官阈值和强度等级的变化,是必须要避免的因素) 11、属性差异试验:是指检验一种样品与另一种样品或其他几种样品间某种属性 之间的差异。(两样品间属性差异试验可根据两样品的特性强度的差异大小来判断)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食品感官评定

4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是由感官产生的,具有如下属性: 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官是感觉事物的必要条件; 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对周围的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阈值: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感觉阈值既有绝对感觉阈值,又有差别敏感阈值。 食品感官的基本规律: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协同效应和掩蔽现象、变调现象 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介质、温度、不同味道本身的感受时间不同、身体状况 嗅觉的生理特点: (1)嗅觉对气味的适应性 嗅觉适应会产生3种反应: ①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嗅感减弱到消失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②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③嗅觉对某种刺激产生疲劳后,嗅感灵敏度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2)嗅味的相互影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下列结果: 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从而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 产生中和作用; 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他的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 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气味; 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性,同时又产生一种或者几种新的气味。 (3)不愉快气味的掩盖 各种气味之间存在掩蔽现象。 (4)嗅觉的敏感性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可感觉到一些浓度很低的嗅感物质,这点超过化学分析中仪器方法测量的灵敏度。

肉的新鲜度的检验方案

实验一 肉的新鲜度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及卫生评价;了解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 义;进一步了解肉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器材及试验材料 禽或畜的肉、 三、实验方法 (一)感官检查法 1、外貌和色泽的判定: 在自然光下观察。注意肉的外部状态、色泽和有无干膜,留心有无血块、 霉菌和蝇蛆的污染,并确定肉深层组织的状态和发粘的程度。 新鲜肉:外表具有淡玫瑰色或淡红色干膜,切面轻度湿润(不发粘)具有 各种牲畜肉特有的色泽,肉汁透明。 次鲜肉:外表覆有干枯的硬膜或粘液(触之粘手),有时被覆有霉层,硬 膜发黑。切面暗而湿润,轻度发粘,肉汁混浊。 变质肉:外表很干硬或很湿润,发粘,复有霉层,呈灰色或淡绿色,切面 湿润、发粘,呈褐红色、灰色或淡绿色。 2、弹性的判定: 用手指压肉的表面,观察指压凹复平速度。 新鲜肉:富有弹性,结实紧密,指压凹很快就复平; 次鲜肉:弹性较差,指压凹慢慢地复平(在1分钟之内); 变质肉:指压凹往往不复平。 3、气味的判定: 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指标。首先判定肉的外部气味,再判定肉深部的气 味,要特别注意骨骼周围肌层的气味,因为这些部位是最早地进入腐败。 新鲜肉具有各种牲畜所特有的气味。当肉腐败变质时,则失去正常的气味, 并发出酸臭、霉臭或腐烂的臭味。 气味的判定宜在15-20℃的温度下进行,较低温度下,气味不易挥发,判 定有一定的困难。在检查大批量肉样时,为了不发生误判,要先检查腐败程度较轻的肉样。 为了比较全面确切地判定肉的气味,必要时,还要进行煮沸试验。 4、筋腱状态的判定: 触检关节部筋腱的状态。查其弹性、韧性和关节面的状态,判定关节襄液 的透明度。 新鲜肉:筋腱富有弹性,坚韧,关节面光滑有光泽,襄内滑液透明; 次鲜肉:筋腱有些软化,呈无光泽的白色或淡灰色,关节面覆有粘液,滑液 混浊; 变质肉:筋腱湿润,呈污灰色,覆有粘液,关节面覆有很多粘液,滑液呈稀 脓状。

肉眼判断猪肉是否变质

肉眼判断猪肉 1 颜色变深。 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新鲜猪肉呈红色或淡红色,脂肪洁白; 牛羊肉颜色鲜红,脂肪大多颜色发黄;禽肉皮肤为淡黄色或白色,肉色白里泛红。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肌红蛋白被氧化,肉色会逐渐变成红褐色。颜色越深,可食性越低。而当肉表面变成灰色或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说明微生物已经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样的肉就不能吃。 2 表面发黏。 新鲜的肉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而肉变质以后,由于微生物大量滋生,会产生黏性代谢产物,造成肉表面发黏,甚至出现拉丝。肉类表面发黏是腐败开始的标志 3 弹性变差。 新鲜的肉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贮藏越久,肉里面的蛋白质、脂肪会逐渐被酶分解,肌纤维被破坏,所以肉会失去原有的弹性,手指压后的凹陷不仅不能完全复原,甚至会留有痕迹。 4 有异味。 新鲜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变质的肉由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各种胺类、吲哚、酸类、酮类等物质,因而有明显的腐臭味。 消费者习惯一次性购买大量的食物放在冰箱内冷冻,但冰箱不是万能箱,不是把食物放进冰箱 就会没事的,特别是对肉类食物来说,放进冰箱里也有保质期。那么,冰箱如何正确存放肉类呢1、按食用计划摆放:生肉熟肉要分开存放,熟食在上,生食在下。如果计划将买来的肉在几天 内食用完的,则可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较低的区域。准备长期贮藏的,则应放入冰箱的冷 冻室内。 2、切块包装存储:对于鲜肉,可以将整块的肉预先分成适量的小块,分盛于带盖的食品盒内或双层

(两只)塑料保鲜袋中。按需食用,不影响其他食物,还能提高肉的冻结速度,保证肉质良好。 3、速冻存储更保鲜:速冻更能保持肉类食品原有的鲜度和味道,延长存放期。当然,前提是冰箱的冷冻能力好,冷冻要快速且冷冻空间大。其实当下不少品牌冰箱的速冻效果都做得不错以小天鹅冰箱为例吧,大家设定了速冻模式后,冰箱会对冷冻室集中供冷 2 小时, 之后自动转入原设定温度。这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量食物品,特别是鱼肉类快速通过-1~-5 度的冰晶区,避免了细胞膜被冰晶刺破,肉类解冻后可最大程度的保持肉类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4、解冻不能急于一时:切勿将速冻的肉放在锅中煮或开水中,以求迅速解冻。最好在烹制前一天由冷冻室取出,置于冷藏彀室内(6--8 C )缓慢解冻,肉细胞与细胞间那些汁液冰晶逐渐溶解并渗向细胞之内,恢复鲜肉状态,烹调时其味道与鲜肉无异。 5、适温保存很必要:低温下许多微生物仍然有存活的可能,因此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家畜肉在1C—-1C可保存3~7天,-10 C—-18C可保存时间较长,通常为1~2个月。建议冷藏室温度不低于4C,冷冻室不低于Co 6、期限也需要注意:储存在冰箱里的陈年旧货,会产生酶、菌和亚硝胺等,可能导致致癌。因此,肉类食物在冷冻室里储存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鱼类食物储存时间要再短一些。 要记住合理使用冰箱,还要好好地运用冰箱的高级功能,保证食物的保鲜。比如上述谈及的小天鹅冰箱,除了速冻模式外,还可设定假日模式、智能模式及速冷模式的,消费者合理运用这些 功能,就更能为生活带来便利了。

肉的新鲜度检验

实验一肉的新鲜度检验 一、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感官检验,掌握我国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鲜兔肉的卫生标准。 (二)原理 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如嗅觉、视觉、味觉、触觉,有时也利用听觉,进行检查。 (三)实验仪器及试验材料 猪肉、牛肉、羊肉、兔肉、刀、剪子、镊子等。 (四)判定标准 1、猪肉的卫生标准 2、鲜牛肉、鲜羊肉、鲜兔肉的卫生标准 注:肉汤的检查 称取切碎的样品20g于200ml烧杯中,加水100ml,用表面皿盖上,加热至50~60℃后,开盖,按上表要求检查气味,继续加热至沸20~30min,检查肉汤的气味,滋味及透明度,脂肪的气味及滋味。 二、肉的细菌学检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镜检,掌握肉新鲜度的细菌学判定方法。 (二)原理 引起肉类腐败变质的众多原因中,根本的原因是致腐菌作用的结果。细菌通过内源(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和外源(表面侵蚀)感染肉尸使之腐烂变质,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菌种类及数目判定肉质的好坏。 细菌在肉表面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静止期:肉表面的细菌数目变化不大,甚至由于某些细菌不能适应肉的物理化学环境而死亡,致使总菌数趋于减少。此时,肉仍呈新鲜状态。 ②缓慢生长期:肉表面的细菌逐渐开始繁殖,其繁殖的快慢决定于保存期间的温度、湿度和细菌的特性。此时,细菌一般仅沿肌肉的表面扩散,很少向纵深发展。故肉的中、深层无明显的腐败分解现象,仅在肉的表面有潮湿、轻微发粘等感官变化。此时,肉仍可认为是新鲜肉或次新鲜肉。 ③旺盛生长期:细菌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酸碱度以及其他适宜生长条件下迅速繁殖,且沿着肌肉间尤其是骨骼周围的结缔组织向深部蔓延。肌肉组织逐渐分解产生氨、硫化氢、乙硫醇等腐败分解产物,并散发出臭气。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材料 显微镜、玻片、剪子、镊子等。 (四)操作步骤及判定标准 1、检样采取: 从肉尸的不同部位采取3份检样,每份重约200g,并尽可能采取立方体的肉块。 整个肉尸或半肉尸分别从下列部位采样:①相当于第4和第5颈椎的颈部肌肉②肩胛部的表层肌肉③股部的深层肌肉 1/4的肉尸或部分肉块应从可疑的,特别是有感官变化的部位和其他正常部位采样。采取的样品,应分别用清洁的油纸包好,并注明是从肉尸哪一部位采取的。把同一肉尸采取的3 份(或2份)检样包在一起或装在容器内,迅速送检,并附送检单。 实验室对采自同一肉尸的三个检样,应分别进行同样的化验。

感官评定

1.经验:是指非计划性的实际从事感官评定的知识积累。 2.培训:是为了提高评价员的能力而进行系统性的有计划的训练。 3.分析型评价员分级①初级评价员:具有一般感官评价能力的评价员。②优选评价员:具有较高感官评价能力的评价员。③专家:对某种产品具有丰富经验,能独立的或在评价小组内进行该产品感官评定的优选评价员。 4.分析型感官试验人员的要求: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 5.分析型感官试验人员的考核:感官灵敏度考核、复现性考核、相容性考核和标准性考核。 6.环境对感官评定的影响因素(1)微气候:又称工作环境的气象条件,由气温、湿度、气旋速度和热辐射构成。(2)环境照明。(3)色彩。(4)环境噪声。 7.试验区的要求(1)评价室的位置选择:便于到达,比较安静。(2)食品感官评定室的平面布置:应设置换气设备和空气过滤设备,在评价室中形成一个微小的正压。在评价室空气的流速应小于0.3m/s。(3)感官评价室环境的要求:温度18-22度,湿度RH50-60%。(4)采光与照明:电气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食品感官评价要求较高照明并对照射方向有特殊要求,因此一般采用混合照明。感官评价室应设置可以调节照度、颜色和照射角度的光源。 8.样品制备区及要求:①制备区应紧靠试验区,其内部布局应合理,并留有余地,空气应流通,能快速排除异味。②制备区不是评价员进入试验区的必经之路。③通风性能好,并有合适的上下水装置。④不能使用有味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实验器具、设备、室内设施必须用无味或阻味性材料制成。⑤制备区设计方式应使样品制备时,其风味不会流入试验区。⑥制备区应常备的设备:加热器、冰箱、恒温箱、烤箱、干燥箱、贮藏柜、微波炉等。 9.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是感官实验室的主体部分。休息室、洗涤室、办公室是感官试验室的附属部分。 10.食品感官评定样品制备的外部条件:(1)器具:选择应采用同一类型器皿盛装,其数量、形状也应相同。使用的器具应是方便、清洁、白色或无色的容器,并确保其无味、无嗅。所有重复使用的用具和容器必须彻底冲洗干净。(2)样品编号①不要使用人们忌讳的数字。②以字母编号时,避免使用字母表中相邻字母或开头与结尾字母,双字母最好,以防止产生记号效应。③使用数字编号时,最好使用三位数以上的随机数字,但同次实验中各个编号的位数应一致。④一个样品一个编号。 11.记号效应:由于人们对记号、编号的好恶而影响了对试料的感官评定的现象,叫做记号效应。 12.位置效应:即试料的摆放位置影响了对试料的分析判断。防止:为了避免产生位置效应,可将试料按圆形摆放或拉丁方格摆放。 13.顺序效应:是指由于试料的提供顺序的先后对感官评定产生的影响。如在比较两种以上的试料滋味时,往往对最初的刺激评价过高,这种倾向称为正顺序效果,反之称为负顺序效果。 14.可直接进行感官评定的样品的制备:(1)样品温度:温度变化时,味觉的敏感度也随之改变。同时,味觉强度也发生变化。样品温度选择:①所有同次实验样品的温度一致。②样品的温度根据实验目的从以下五方面来确定 A.该种食品平常食用时的温度,这个温度应是对这种食品最好吃时的温度。B、容易检出品质间差异的温度。C、实验中容易保持的温度。 D、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的温度。 E、不使样品变性的温度。(2)样品的量:实验中要根据样品品质、实验目的制备恰当的样品量;同次实验给予评价员的样品量必须全部一样。(3)其它。 ①制备样品的器具应使用无味清洗剂洗涤。样品和器具的贮藏柜应无味,不相互污染。②样品制备者在工作前不应使用香味化妆品,不可用香皂洗手。③在星期一和周末一般不做感官试验,尤其是评价员刚上班或快下班时。④实验前30分钟应禁止吸烟。

肉眼判断猪肉是否变质

肉眼判断猪肉 1 颜色变深。 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新鲜猪肉呈红色或淡红色,脂肪洁白;牛羊肉颜色鲜红,脂肪大多颜色发黄;禽肉皮肤为淡黄色或白色,肉色白里泛红。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肌红蛋白被氧化,肉色会逐渐变成红褐色。颜色越深,可食性越低。而当肉表面变成灰色或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说明微生物已经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样的肉就不能吃。 2 表面发黏。 新鲜的肉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而肉变质以后,由于微生物大量滋生,会产生黏性代谢产物,造成肉表面发黏,甚至出现拉丝。肉类表面发黏是腐败开始的标志 3 弹性变差。 新鲜的肉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贮藏越久,肉里面的蛋白质、脂肪会逐渐被酶分解,肌纤维被破坏,所以肉会失去原有的弹性,手指压后的凹陷不仅不能完全复原,甚至会留有痕迹。 4 有异味。 新鲜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变质的肉由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各种胺类、吲哚、酸类、酮类等物质,因而有明显的腐臭味。 消费者习惯一次性购买大量的食物放在冰箱内冷冻,但冰箱不是万能箱,不是把食物放进冰箱就会没事的,特别是对肉类食物来说,放进冰箱里也有保质期。那么,冰箱如何正确存放肉类呢 1、按食用计划摆放:生肉熟肉要分开存放,熟食在上,生食在下。如果计划将买来的肉在几天内食用完的,则可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较低的区域。准备长期贮藏的,则应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 2、切块包装存储:对于鲜肉,可以将整块的肉预先分成适量的小块,分盛于带盖的食品盒内或双层(两只)塑料保鲜袋中。按需食用,不影响其他食物,还能提高肉的冻结速度,保证肉质良好。 3、速冻存储更保鲜:速冻更能保持肉类食品原有的鲜度和味道,延长存放期。当然,前提是冰箱的冷冻能力好,冷冻要快速且冷冻空间大。其实当下不少品牌冰箱的速冻效果都做得不错,以小天鹅冰箱为例吧,大家设定了速冻模式后,冰箱会对冷冻室集中供冷2小时,之后自动转入原设定温度。这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量食物品,特别是鱼肉类快速通过-1~-5度的冰晶区,避免了细胞膜被冰晶刺破,肉类解冻后可最大程度的保持肉类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4、解冻不能急于一时:切勿将速冻的肉放在锅中煮或开水中,以求迅速解冻。最好在烹制前一天由冷冻室取出,置于冷藏彀室内(6--8℃)缓慢解冻,肉细胞与细胞间那些汁液冰晶逐渐溶解并渗向细胞之内,恢复鲜肉状态,烹调时其味道与鲜肉无异。 5、适温保存很必要:低温下许多微生物仍然有存活的可能,因此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家畜肉在1℃—-1℃可保存3~7天,-10℃—-18℃可保存时间较长,通常为1~2个月。建议冷藏室温度不低于4℃,冷冻室不低于℃。

食品感官鉴别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 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公母猪肉的鉴别

公母猪肉的鉴别 公猪肉不易煮烂,因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臭的气味,人们不愿食用。公猪肉主要特征如下: 1、皮肤厚,发硬发白,切面发干,两肩胛部皮肤呈棕色,老公猪两肩胛部呈角质化,切割发硬阻力大。 2、皮肤与皮下组织界限不清,皮下脂肪层较薄,脂肪颗粒粗大,在脂肪颗粒周围结缔组织较多,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 3、毛孔粗而稀,皮肤呈青白色或发黑。 4、肌肉发红,肌纤维,尤其是臂部和肩部、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 5、在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鉴别公猪肉可用以下简易方法: ①煮沸法:由被检肉体切取肉样,切成重2—3克的小块约20个,放入盛有清洁凉水的烧瓶内,瓶口加盖,煮沸后揭开,立即嗅其有无腥臊气味。 ②烧烙法:用热烙铁按于阴囊、腰部或下腭部烙烫,嗅其散发的腥臊气味。 ③熔脂法:取背部脂肪或腹腔脂肪2片,重约40克,放

入耐高温塑料袋或烧瓶内,扎紧袋、瓶口,置于沸水中,待脂肪开始熔化,敞开袋、瓶口,嗅其逸出的蒸气有无臊气味。 母猪肉因有雌性激素的作用,脂肪含量较少,煮后同肉变得较硬,尤其是皮,适口性更差,人们不习惯食用。屠宰检疫时母猪与正常肥猪较易识别,但在集贸市场销售的母猪却很难识别,因为这时的肉大部分是半片状,看不到头、内脏和生殖器官,要分辨识别,主要靠感官检查,着重检查皮肤、乳头、骨盆腔、骨膜、肌肉与脂肪。 ①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宰杀时间长,则皮肤干缩更显著,失去弹性。 ②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皮下脂肪层薄,脂肪外膜黄白色。 ③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 ④乳头大,长而油滑。乳头基部大,呈圆锥形,两侧乳房处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 ⑤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食物的新鲜度判断

食物的新鲜度判断 鱼: 1)腹部肉质硬、富有弹性。 2)鱼眼睛透明。 3)鱼鳃呈鲜红色,形状完好。 4)鱼鳞完好,富有光泽。 5)身体没有外伤。 肉: 1)鲜红色的牛肉才新鲜,肉身必须有弹性。进口的冷冻牛肉即使略带黑色,也不影响味道和营养。进口的牛肉比国产的牛肉便宜。 2)猪肉必须选择呈淡粉红色的,油脂部分富有白色光泽。颜色越深,肉质越硬;纹路越细,肉质越嫩。 3呈透明粉红色、鸡皮毛孔隆起的鸡肉比较新鲜。大腿肉要选择呈灰红色的,千万不能买已经渗水的鸡肉。 蔬菜: 1)高丽菜:初秋的高丽菜,品质最佳。外叶的颜色深,富有光泽,叶脉平整不突起,叶柄扁平,叶片卷得紧密,切口新鲜,无腐黑。2)菠菜:叶片呈深绿色,富有光泽,完整肥厚不枯黄,不可太长,根部稍红;叶片泛黄时,代表不够新鲜。 3)胡萝卜:颜色鲜艳、光滑,没有裂痕和外伤。 4)莴苣:叶片呈淡绿色,富有光泽,富有滋润感和弹性,切口新鲜。5)马铃薯:皮薄,没有裂痕、皱纹和外伤,大小适中。

6)萝卜:根部呈漂亮白色,叶子和根须新鲜,有分量感。 7)竹笋:切口新鲜,富有滋润感,外皮富有光泽,泥土略湿。 8)洋葱:外皮充分干燥,富有光泽,表膜完整,呈透明状椭圆形最佳,不长须根、不裂球,肉质硬而紧密。 9)西洋芹:茎部粗、硬,叶片富有光泽。 10)绿芦笋:整体呈深绿色,茎部直挺,穗部紧密。 11}南瓜:沉重,外皮厚实。 12)小黄瓜:蒂的切口新鲜,表面好像撒了一层白色的粉,摸起来有刺刺的感觉。 13)胡瓜:瓜皮深绿,瓜面最好略带粉质,硬挺有重量较佳。 14)大白菜:以完全球状和椭圆形为佳,叶片包卷紧密,叶柄无斑点,叶片白色,富有重量感。 15)番茄:硬实,外皮富有光泽、弹性,呈漂亮的圆形,有重量感。16)茄子:颜色深,富有光泽,切口新鲜。 17)芹菜:色泽鲜艳,以植株硬挺,外表干净为佳。 18)青葱:葱白长,洁白结实,茎部挺直,外观翠绿。 19)绿椰菜:呈深绿色,花蕾大而紧密,向上隆起。 20)香菇:肉质厚实,伞不没有完全张开,伞部内部呈白色。 21)金针菇:伞部呈圆形,小而整齐,整体呈白色。 22)蘑菇:伞部没有张开,表面光滑,切口新鲜、呈白色。

食品感官评定重点

Friedman 检验 ⅰ先用下式求出统计量F: 则F值为: ⅱ查Friedman检验表找临界值,若计算出的F值大于或等于表中对应的P、J、α的临界值,则有显著差异。 ⅲ而当样品数P大于5或者评 定员数J较大, 超出Friedman检验表的范围时, F值近似服从自 由度为P-1的χ2的值(附表2)。 ⅳ当两种样品排序相 同, F 需矫正为F′: 令n1、n2、… nk为第1,2,…k 个评定员评定结果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若没有相同秩次,nk=1,则: E=(n13-n1)+(n23-n2)+…+(nk3-nk) 本例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有: n2 =2,n3=3 所以: 又F=10.25,求得 F′=11.17 查表得出在1%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0.20,可以判定在1%显著水平下,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

绪论 一、食品感官评定的概念 是指利用人的内外感觉器官(眼、耳、口(包括唇、牙和舌头)、鼻、手)和一定的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食品的感官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二、食品感官评定包含两方面内容 (1)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分析型(感官评定):对食品固有质量特性(色、香、味、形、质)的分析称为分析型感官评定。(这些特性是食品本身所固有的,与人的主观变化无关,故不受人的主观影响。)(2)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嗜好型:对食品感官质量特性的分析。它以食品为工具,来测定人的感官特性。 它受人的感知程度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如食品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香气是否诱人,滋味是否可口,形状是否美观,质构是否良好等都依赖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感觉。 三、食品感官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关系 (1)食品的感官分析不能单纯地代替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测。 (2)分析型感官评定,理论上有可能被理化分析(仪器)取代,但短时间内取代不了。 (3)嗜好型感官评定是人的主观判断,用理化方法代替感官评定是不可能的。 第一章食品感官质量特性 食品的感官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食品的色泽 2、食品的香气 3、食品的滋味 4、食品的形状和质构 5、食品的风味 食品颜色是评价食品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首要因素。食品的颜色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购买欲望。(食品呈现的色泽主要来源于食品中固有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调色) 1、颜色的分类: 无彩色系列:指黑、白色和由两者按不同比例混合而产生的灰色; 彩色系列:指无彩色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 2、颜色的基本特性(三点为颜色的三个属性) 1)色调: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2) 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3)色饱和度:指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即某种颜色色调的显著程度。4)颜色对人的心理、生理作用非常显著 红色为主的食品使人感到味道浓厚,有愉快感;黄色食品给人清香、酥脆的感觉;绿色给人明媚、鲜活、清凉和自然的感觉;淡绿和葱绿能突出食品(蔬菜)的新鲜感;白色则给人以质洁、嫩、清香之感。 5)食品中的色素 (1)天然色素 植物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动物色素:血红素;微生物色素:红曲素天然色素化学稳定性差。 (2)人工调色 脱色剂:利用还原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进行漂白,还具有防腐功能。 发色剂:将食品的色泽显示出来。如利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使肉制品发色。着色剂:利用天然或合成色素给食品上色。(此外,食品的褐变也是食品带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香气 6、香气是评价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食品的香气是多种呈香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反映。食品中香味物质含量极微,大约含0.001-1g/kg。香味物质的气味与其化学结构有着极复杂的关系。食品香气的强度与食品的成熟度也有关。 食品的滋味 1)甜味:甜味的高低称为甜度,一般以蔗糖为标准,其他糖和甜味剂与蔗糖比较,定出相对甜度。2)酸味:凡在唾液中能解离出H+的化合物都具有酸味。 3)苦味:典型的苦味物质是生物碱;一些电解质,一些氨基酸等也有苦味。 4)咸味:只有氯化钠才产生纯咸味,其他盐带有碱味或苦味。 除此之外,食品还有鲜味、涩味、辣味等。 7、形状和结构 食品的形状:外形、表面纹理或图案。 食品的质构:指食品的质地和组织结构。包括食品的机械特性和流变特性。具体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弹性等。(如饼干要求脆性大,面条要求有弹性,口香糖要求黏性好,东坡肉) 8、声音:声音产生在食品的咀嚼过程。 感官评定时咀嚼产生的声音有助于判断食品的质量(是否受潮、疲软),并促使评定员形成饱满的感官印象。 第二章感觉基础 第一节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个别感官的刺激效应,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 感觉敏感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的能力。感觉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摘要:本实验主要研究猪肉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各项指标(包括PH值,肉色大理石纹,弹性,嫩度,色泽,失水率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 关键词:猪肉贮藏变化品质 一.前言 1.研究的意义 肉中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稍久,因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以及肉内部自身酶的作用,会产生种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腐败变质。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些价格低、品质差的猪肉制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猪肉品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研究目的是知道肉的品质包括那些方面;掌握肉的各种品质的检测方法;了解猪肉的特点及市场前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是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对于了解猪肉的储藏中肉品的质量变化,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保障猪肉的食品安全有着着重要意义。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

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以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猪肉的品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近年的“瘦肉精”等事件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猪肉的品质变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为研究新的贮藏方法,保障肉的贮藏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现在,国内外都在研究猪肉在储藏中的各种生理生化变化,肉品的颜色,组织状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发生变化都严重影响肉的品质。已经有研究表明肉的贮藏过程发生的质量变化,通过对肉制品的研究,制出相应的标准,研发出相应的保藏方法。发达国家在猪肉品质检测方面有大量的研究与应用,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导致许多非新鲜的猪肉在市场上大量销售。其中,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图像与光谱检测技术,电鼻子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在猪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国内对猪肉无损检测技术有近红外光谱技术,人工嗅觉和人工味觉触觉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等,在市场上多数使用嗅觉触觉视觉等技术检测但由于没有专人带领检 测或是培训使得许多检测不标准,结果偏差很大,近年猪肉市场的波动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猪肉的品质没有的到很好的保障,所以国家在这方面也开始大力着手开发研制新技术。 另外,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健康,研究出肉制品质量变化链,找出肉品腐败临界点,对于预防肉制品的变化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感官评定

感觉的基本原理和食品感官质量特性 0838325 徐骏食安3班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一种特征或属性即产生一种感觉.而感觉的综合就形成了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评价.。 食品的感官特性是一种复合效果, 主要指食品的外观、质地、基本味、香气、化学性感官因素、口感、后味等特性。 基本味 基本味包括咸、甜、酸、苦、鲜, 其中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感, 带来不同于4 种基本味的整体味感, 如增强食物的肉味、口感、温和感、持续性。常用的鲜味剂有味精和利福达。 香气 食品的香气由多种呈香的挥发性物质组成, 此挥发性物质可通过嗅觉神经来分辨。包括烤肉味、油脂味、焦糖味、酵母味、酱油味、香菇味、奶味、水果味及各种香草香辛料味。常用的香草有: 百里香、迷迭香、鼠尾草、比萨草、马郁兰、欧洲薄荷、丁香、罗勒、月桂叶、香芹籽、莳萝等。常用的香辛料有: 蒜、洋葱、姜、胡椒、辣椒、花椒、五香、八角、茴香、芹菜、咖喱、芥茉、孜苒等。 化学性感官因素 化学性感官因素口腔内之触觉神经所察觉到的感觉, 种类有温度( 热、冻) 和化学( 辣、凉、剌、涩) 。 口感 口感指产品在唇上磨擦、咬第一口产品及咀嚼产品时之感觉。包括有: 粗糙、粘牙、硬、结合度、稀稠度、弹性、松脆度、油份、水份、密度、滑溜度、坚实度、粒子大小等。 后味 后味指吞下食物1min 后, 口腔余留的感觉。包括有鲜、辣等。 视觉与食品的色泽 食品的色泽是人的感官评价食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食品显理着各不相同的颜色,例如,菠菜的绿色、苹果的红色、胡萝卜的橙红色等,这些颜色是食品中原来固有的。不同种食品中含有不同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又吸收了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有机物吸收的是可见光区域内的某些波长的光,那么这些有机物就会呈现各自的颜色,这种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映出来的。如果有机物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区域以外,那么这种有机物则是无色的。那么何为可见光区域与非可见光区域呢?一般说来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的。肉眼能见到的光,其波长在400~800nm之间,在这个波长区域的光叫作可见光。而小于400nm和大于800nm区域的光是肉眼看不到的光,称为不可见光。在可见光区域内,不同波长的光显示的颜色也不同。食品的颜色系因含有某种色素,色

肉新鲜度的检验

肉新鲜度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及卫生评价;了解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义;进一步了解肉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方法 肉新鲜度检验,一般采用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方法配合进行。感官检查通常在实验室之前。 (一)感官检查 肉在腐败变质时,由于组织成分的分解,首先使肉品的感官性状发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改变,如强烈的臭味、异常的色泽等。因此,借助人的感觉器官(嗅觉、视觉、触觉、味觉)来鉴定肉的卫生质量,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而且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感官检查正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嗅觉、视觉、触觉、味觉)对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肉品表面和切面的状态,如色泽、粘度、弹性、气味及煮沸后肉汤变化等(猪、禽肉感官指标见表课本或实验指导)。 (二)实验室检验 1、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指动物性食品在腐败过程中,由于细菌和酶作用,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有机胺等碱性含氮物质,与腐败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有机酸类结合形成盐基态氮而存在于肉中,因其具有挥发性,故名挥发性盐基氮。肉品中TVBN的含量随着腐败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肉品腐败程度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应关系,因此可用于衡量肉品的新鲜度。TVBN的测定方法有半微量定氮法和微量扩散法两种。半微量定氮法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本实验利用氧化镁(弱碱性)造成碱性环境,使碱性含氮物质游离并蒸馏出来,被含有指示剂的硼酸溶液吸收,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通过计算求得含量。本方法对显色反应的判断易于掌握,但检验步骤复杂,花费

时间较多。 [器材与试剂] 半微量定氮器、微量加样器(100μl); 氧化镁混悬液(10g/L):称取1.0g氧化镁,加100mL水,振摇成混悬液。 硼酸吸收液(20g/L):称取硼酸2.0g,加100mL水溶解。 0.010mol/L盐酸标准溶液:首先精确量取9mL化学纯浓盐酸(比重1.19)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0.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然后精确量取100mL0.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处即可。 次甲基蓝水指示剂(1g/L):取0.1g次甲基蓝,溶于100mL水中。 甲基红乙醇指示剂(2g/L):取0.2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 混合指示液:临用时取次甲基蓝水指示剂和甲基红乙醇指示剂等量混合即成。 [操作方法] ①肉浸液的制备:将样品除去脂肪、骨和筋腱后剪碎,绞碎搅匀,称取5~10g置于烧杯中,加10倍水,不时振摇,浸渍30min后过滤,滤液置于锥形瓶中备用。 ②样品测定:将盛有10mL硼酸吸收液及5~6滴混合指示液的锥形瓶置于冷凝管下端,并使其下端插入吸收液的液面下。精确吸取5.0mL 上述肉浸液小心地从小烧杯处加入蒸馏器反应室内,加5mL氧化镁混悬液(10g/L),迅速盖塞,并加少量水于小烧杯中进行封闭以防漏气。接通电源,加热蒸气发生器,沸腾后立即关闭螺旋夹开始蒸馏。当冷凝管出现第一滴冷凝水时,迅速将冷凝管下端插入锥形瓶内硼酸的液面下(这是本实验的关键步骤!),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下口约1cm,并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口外面,继续蒸馏1min。先移开接收瓶,用表面皿覆盖瓶口,然后关闭电源。用盐酸标准溶液(0.01mol/L)滴定,至吸收液由绿色或草绿色变为蓝紫色即为滴定终点。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