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15年-2017年

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15年-2017年
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15年-2017年

宁波大学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 适用专业: 心理健康教育

宁波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学派

2、暗适应

3、知觉恒常性

4、心理理论

5、婴儿依恋

6、顺应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概念形成,在概念形成中人们通常采用哪些策略?

2、简述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简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4、社会学习理论是如何看攻击行为的?

5、试述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综合运用各种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与幼儿时期的自我中心的异同。

3、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哪几种类型,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为什么?

4、试依据幼儿(3~6岁,童年早期)的心理特点说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以及这一原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

2、内隐记忆

3、再造想象

4、视觉悬崖实验

5、最近发展区

6、生命全程发展观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心理学中双生子研究的推论逻辑。

4、幼儿面前放有两个同样大的橡皮泥球,当面将其中一个压扁,幼儿会认为这两团橡皮泥不一样大了。试以发展心理学原理分析解释这一现象。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玲玲正骑马在山间漫步,突然,她的马由于前方急速横过的一只兔子而跳了起来。请用五种情绪理论分析玲玲的可能反应。

2、弗洛伊德(1924)指出:“心理生活究竟是和意识有同等范围,还是超越意识局限之外,这样的争辩显然很费口舌。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接受潜意识的心理历程,表示朝向世界及科学领域的新展望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精神分析的目标和成就莫过于精神生活中潜意识的发现。”请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人格心理的内容,阐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基本思想。

3、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

4、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1.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人格这个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首先是外在的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其次是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3人格在心理领域的定义分为:罗列式,综合性,层次性,适应性,区别性,本质性。 4,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 5本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6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7现在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解释》,和默里《人格探究》两书为标志。 8人格心理学家关注人的所有层面,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的层面(个体的唯一性)。 9,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描述(最基本),理解,预测,控制。 10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确定一个理论的标准:内部一致性,包容性和广博性,简约性,实用性。11,人格心理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三种研究途径:临床途径,相关途径,实验途径。人格测评是指创立并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资料,从而对人格的个人方面进行考察。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是将人性作为其核心 12,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人格理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 第二章 1个案研究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2测验资料分为:自我报告资料,观察者报告资料,实验资料,生活史资料。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2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 (分数:2.00)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统觉学说。故选D。 2.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三类的思想家是 (分数:2.00)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泰勒斯 解析:解析: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三类,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提出使用不同的教育塑造不同的灵魂,这是最初的学习分类思想。 3.在加涅看来,比概念学习复杂程度高的学习是 (分数:2.00) A.规则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连锁学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关于学习水平分类的看法。他认为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或原理学习、高级规则学习或问题解决学习。低级别的学习是高级别学习的基础。故本题选A。 4.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 A.皮亚杰 B.格赛尔 C.维果茨基√ D.华生 解析:解析:皮亚杰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格赛尔强调成熟的作用。华生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特别指出文化因素的作用。故本题选C。 5.导致学习发生的因素是 (分数:2.00) A.经验√ B.生理成熟 C.疲劳 D.药物 解析:解析: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引起的、以生理变化、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可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体现出来。因此本题选A。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解)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 ●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 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 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 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 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 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 验法; 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二章:(了解) 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 第三章: 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三大原因: 1)器官缺陷: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 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2)溺爱或骄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 一个组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 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 3)受忽视或歧视: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 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3.霍妮认为“自我”分为哪三种: 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 现实自我: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4.荣格认为人格由哪三大要素组成: 1)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 被人觉知的部分。 2)个人潜意识:由曾经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 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 所构成。 3)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 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在漫长的生 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5.荣格把两种态度四种功能结合,提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遵守规则,善于思考,客观冷 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多愁善感,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没有独立性,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 3)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对客观事物感觉敏 锐,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 4)外倾直觉型:易变而富有创造性,难以坚持 到底。 5)内倾思维型:离群索居,待人冷漠,社会适 应能力差,智商高,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沉默寡言,不易亲近,但内心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概述)-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概述)-试卷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6,分数:52.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 )作用 (分数:2.00) A.决定 B.依存 C.能动√ D.调节 解析:解析: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而起作用。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的主观性。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本题不能用“决定”,因为行为需要刺激的引发;同样道理也不能用依存;在一定的心理作用下,糠变得甜而蜜不甜说明了心理对行为的积极能动性;“调节”一词的作用太小,用在这里不太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3.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 ) (分数:2.00)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解析:解析:测验法是指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在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调查法。调查法经常用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情况。隐秘的行为很难进行测量、观察或者实验,但可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4.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 (分数:2.00)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解析:解析: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调查法。调查法因为不需要在现场进行即时的观察,因而具有间接的特点。 5.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 )的具体表现 (分数:2.00)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 解析: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桥脑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A.顶部 B.中部 C.背部 D.底部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事情,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层次网络模型 B.逆行性遗忘 C.编码特异性原理 D.激活扩散模型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A.再造 B.补充 C.替代 D.预见

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理解性 9.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10.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及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 A.任务难度 B.任务参及 C.被试年龄 D.被试性别 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

人格心理学课程大纲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人格心理学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Personality Psychology 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0 学时,实践8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面向对象: 开课院系(室):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课程属性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六大理论流派关于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动力、人格的评估的问题,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格观,培养其分析人格、理解人格、评估人格的能力,并使他们了解人格完善的途径。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种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由人格理论引申出来的相关研究,掌握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结论。 2.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运用人格理论及其基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查阅搜集资料、制作PPT的能力。 3.素质目标 课程目标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培养自觉运用人格心理学知识分析身边现象的意识。 课程目标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形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与支撑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支撑课程目标1)教学内容: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3)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4)人格心理学理论 5)人格心理学方法 重点: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人格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2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3、4、5、6)教学内容: 1)精神分析的起源 2)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3)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4)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重点: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教学内容3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2、3、4、6)教学内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 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 一般趋势: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 缓慢发展期:童年期

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 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 下降期:老年期 心理发展的动因 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 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 图式:认知结构 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 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方式:同化和顺应 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得到量变。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45.doc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45 (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5,分数:130.00) 1.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成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 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分数:2.00) A. B. C. D. 2.右利手的割裂脑病人,在其左侧视域中有一支笔。如要求他辨认,他能够( ) A.说出是一支笔,并能用右手将笔从一堆物品中挑选出来 B.说不出是什么,但能用右手将笔从一堆物品中挑选出来 C.说出是一支笔,并能用左手将笔从一堆物品中挑选出来 D.说不出是什么,但能用左手将笔从一堆物品中挑选出来 (分数:2.00) A. B. C. D. 3.古人根据“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得出这样的结论:“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业”,这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转移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范围 (分数:2.00) A. B. C. D. 4.在人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后,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指标变慢,有时会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这个阶段脑电波呈现( ) A.α波 B.δ波 C.β波 D.θ波 (分数:2.00) A. B. C. D. 5.在斯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 A.等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乘方正比关系 (分数:2.00) A.

B. C. D. 6.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棒体细胞对较短波长具有最大的感受性 B.普肯耶现象指的是蓝色的明度大于红色 C.夜晚看红色会更醒目 D.视网膜的明度绝对阈限是固定的 (分数:2.00) A. B. C. D. 7.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A.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蓝色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白纸的颜色总是白的 C.电扇高速旋转后,不能观察到每片扇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分数:2.00) A. B. C. D. 8.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不过他也指出,适用于神经齐射原则分析的声音频率不超过( ) A.500Hz B.1000Hz C.2500Hz D.5000Hz (分数:2.00) A. B. C. D. 9.下列哪种错觉和其他三种不同?( ) A.垂直—水平错觉 B.月亮错觉 C.缪勒—莱耶错觉 D.冯特错觉 (分数:2.00) A. B. C. D. 10.下面哪一项说明了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的区别?( ) A.记得怎样系鞋带和记得曾经在哪里买到了鞋 B.记住“心理学”的意思和记住“心理学”这个单词怎么写 C.记住某个词的意思和记得昨晚舞会上的舞蹈节目 D.记得自己小时候住在哪儿和记得怎样拨电话号码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5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5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在睡眠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分数:2.00)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解析:解析: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α波。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δ波。因此本题选C。 3.脑电中频率最高、波幅最小的波是 (分数:2.00)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解析:解析:β波频率较高,波幅较小。α波频率较低,波幅稍大。δ波频率最低,波幅最大。因此本题选B。 4.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 (分数:2.00) A.增加 B.消失√ C.减少 D.没有变化 解析:解析:睡眠要经过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也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即深度睡眠阶段。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睡眠的阶段要经过多次周期性循环,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消失。因此本题选B。 5.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分数:2.00) A.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 B.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都没有被激活 C.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 D.边缘系统没有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 解析:解析: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考察了个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皮层激活情况,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视觉皮层与边缘系统之间的通路被激活,而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认知功能有关,而前额皮层主要负责监控。这能够解释梦的某些特征,如高度情感化、非逻辑性、荒诞性等。因此本题选C。 6.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 (分数:2.00) A.感觉

最新《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否认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退化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情结: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即,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 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个体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尤其掌握儿童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以便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打下基础。 该课程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部分和年龄特征部分。基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国内外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主要是各个学派中较经典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年龄特征部分介绍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各方面发展的规律,其中以中小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重点部分。 2.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了解与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具体方法、发展心理学在优化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还应能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 1、学生应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解释与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对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学生应掌握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状、老年文化等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风格。 3、学生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研究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并能运用于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技能和探究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教学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人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的描述与解释,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具体研究方法在心理发展的各个时期及主题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的难点: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16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16 (总分:299.99,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5,分数:130.00) 1.报告测验分数应遵循 ( ) (分数:2.00) A.不应告诉被试其测量结果是和什么常模团体进行比较 B.不应告知被试所作测验是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C.最好不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及其亲友,而是报告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D.拒绝当事人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解析: 2.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 ( ) (分数:2.00)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朗读策略 D.复述加试背策略√ 解析: 3.在20世纪80代,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clark & Chase,1972)做了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我国心理学家王甦撰文,将此实验推崇为______的范例。 ( ) (分数:2.00)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解析: 4.K-R20公式、K-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α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 ) (分数:2.00) A.多项选择题 B.是非题√ C.简答题 D.论述题 解析: 5.下列哪个统计量不能描述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 (分数:2.00) A.Pearson积差相关 B.二列相关 C.Wilcoxon T √

D.χ2 解析: 6.1860年,______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 ) (分数:2.00) A.布洛卡√ B.罗杰·斯佩里 C.巴甫洛夫 D.艾宾浩斯 解析: 7.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______的装置。 ( ) (分数:2.00) A.形状知觉 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 D.深度知觉√ 解析: 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 ) (分数:2.00) A.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解析: 9.两列变量的数据资料都是人为的二分变量,计算两变量间的相关用 ( ) (分数:2.00) A.二列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等级相关 D.四格相关√ 解析: 10.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时期是 ( ) (分数:2.00) A.婴儿期√ B.幼儿期 C.胎儿期 D.童年期 解析: 11.假设你要研究字体大小对不同年龄人阅读速度的影响,那么该实验需要______自变量。 ( )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15年-2017年

宁波大学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 适用专业: 心理健康教育

宁波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学派 2、暗适应 3、知觉恒常性 4、心理理论 5、婴儿依恋 6、顺应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概念形成,在概念形成中人们通常采用哪些策略? 2、简述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简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4、社会学习理论是如何看攻击行为的? 5、试述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综合运用各种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与幼儿时期的自我中心的异同。 3、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哪几种类型,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为什么? 4、试依据幼儿(3~6岁,童年早期)的心理特点说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以及这一原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 2、内隐记忆 3、再造想象 4、视觉悬崖实验 5、最近发展区 6、生命全程发展观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心理学中双生子研究的推论逻辑。 4、幼儿面前放有两个同样大的橡皮泥球,当面将其中一个压扁,幼儿会认为这两团橡皮泥不一样大了。试以发展心理学原理分析解释这一现象。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玲玲正骑马在山间漫步,突然,她的马由于前方急速横过的一只兔子而跳了起来。请用五种情绪理论分析玲玲的可能反应。 2、弗洛伊德(1924)指出:“心理生活究竟是和意识有同等范围,还是超越意识局限之外,这样的争辩显然很费口舌。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接受潜意识的心理历程,表示朝向世界及科学领域的新展望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精神分析的目标和成就莫过于精神生活中潜意识的发现。”请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人格心理的内容,阐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基本思想。 3、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 4、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