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气特征

武威市天气特征
武威市天气特征

一、武威市地形及气候特征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这里北邻内蒙,南接青海,东邻宁夏。由于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水汽源地,近地层水汽通道受到了青藏高原山系的强烈阻挡,长期高温干旱,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降水主要以小雨为主,年降水量在113~405mm,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年平均气温在0~9℃之间,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多大风沙尘天气,无霜期长,蒸发和辐射强烈,阳光充足,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是季风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与沙漠气候的交汇处,是较典型的气候过渡带,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武威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的城市,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

每年的夏秋节气温适宜,无风沙,是武威旅游的最佳时节,此时湿润的气候能够让人们的旅途更加舒适。休闲时可去海藏寺、钟古楼、罗什寺塔、、沙漠公园、植物园,还有景色秀丽的天祝“三峡”、亚洲第一沙漠水库,这些都是观光旅游的理想境地。

二、典型的灾害性天气

1、什么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如台风、暴雨、沙尘暴、高温、冰雹、雷电等。

灾害天气是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与强降水、高温、雷电、大雾、霜冻、低温冻害、雪灾、冰雹等。什么是沙尘暴呢?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形成需具备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大风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条件。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并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

为什么我们这里容易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呢,是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背景及天气形势造成的。我们这里降水少,长期干旱,春季增温迅速,河西走廊的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河西平原89.2 %地处于沙漠和戈壁区,民勤三面被沙漠包围,容易出现大风沙尘暴,它们的高发季节是3-6月。

我们看一下几个典型例子

1993年5月5日强沙尘暴:1993年,河西走廊的春天要比以往温暖很多。到了5月,这里的农民开始备耕,传统的农耕方法加上春天过度的温暖,使土地完全处于干燥和疏松的状态。5月3日,在四千公里以外,这一年最后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在中亚的卡拉库尔乎一带生成,并迅速南下,在穿越了新疆几处大的风口之后进入了河西走廊。5月5日,人们和往常一样上班上学,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人意识到,灾难正在悄悄的逼近。15:42分,黑风暴到达甘肃

金昌,最不幸的事情是风暴选择了一个它最不应

该通过的地点——堆放着34万吨粉尘状的工业尾矿,这些粉尘在一瞬间就被抛上了天空,沙墙顿时变为黑色,高度骤然超过400米。当时金昌武威的能见度为零,瞬间风速达32米/秒,风力十一级,庞大的建筑物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了微弱闪烁的灯光。“当时黑风滚滚,好像一堵墙直逼而来,宛如原子弹爆炸后的千米高的蘑菇状烟云瞬间升起,卷着沙尘向上翻滚!刚才还风和日丽的晴空,顿时电闪雷鸣,飞沙走石,能见度降为零,完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白昼变黑夜,城市房屋瞬间消失!(黑风沙尘暴图)

16时40分危及武威,17时侵袭古浪,17时50分横扫景泰,19时20分掠过中卫。这次黑风暴过程中,中卫瞬间最大风速高达37.9米/秒(相当十三级风),早已超过了台风的风力(32.7米/秒)。所到之处,吹翻车辆,折断树木,瞬间抹去所有的高耸建筑,让所有窗户的玻璃在黑暗中纷纷粉碎,令个别地区天降泥雨。黑风暴持续到5月6日最终结束,这也是建国年来最严重的风沙灾难。仅仅在5月5日下午的4个小时里,造成了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影响范围达到一百万平方公里。整个河西地区在4个小时之内损失牲畜12万头,更有37万公顷耕地因黑风带来的沙土掩埋而绝收。这次的灾难造成的直接经过损失高达6个亿。

从这个时候开始,沙尘暴进入人们的视野。

三、认识灾害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1、大风与沙尘: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到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010年4月24-27日,2013年7月30日武威也分别出现过大风强沙尘暴天气,瞬间极大风力达到10级,经济损失达5亿,严重影响着武威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大风沙尘暴的防御措施

(1)及时关闭门窗,用胶带对窗户进行密封,保持室内湿度。

(2)暂停外出。建议学校停课。如果在室外,要戴口罩,围围巾,远离建筑物、树木、广告牌,水区。

(3)上学、放学路上看不清路况时,不要乱跑乱窜,可背向沙尘暴来向蹲下,等待沙尘暴过去。

(4)如果不小心沙尘迷了眼,不要用手揉,可以把眼睛闭上,稍微低点头,眼睛受到沙尘的刺激会自然流泪,沙尘一般会随着泪水被冲出来。如果不见好转,可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清洗眼睛,这样也可以起到促进异物流出的作用。

2、暴雨与强降水:河西走廊24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或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来临时,往往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2006年7月30日大暴雨造成经济损失2.1亿,死亡4人。

暴雨的防御措施

如遇暴雨,尽量减少外出,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建议学校停课,暴雨来势凶猛,最好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3、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5度以上的天气现象,或超过37度以上时称酷暑。

1997年7月22日凉州区高温达40.8摄氏度。

高温天气每年的三伏天都会出现,尤其三伏天的中伏是极热时段,极端高温很是常见。所以,为了能安稳的度过夏天,高温天气有哪些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中暑

(1)收到高温预警信号后,学习要及时采取防暑措施。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2)教室安装的空调、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

(3)幼儿园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4)夏季上学、放心路上,或暑假外出旅游,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不可过度吃冷饮,不要暴食暴饮,避免肠胃不适。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6)浑身大汗时,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休息一会再用温水洗澡。

(7)不要在阳台、树下或者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午睡。

(8)要留意蚊虫咬伤,避免开水烫伤,因为高温时伤口易发炎,不易愈合。

4、冰雹: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1997年7月10-11日、13日、17日、29日,新堡、干城等山区7个乡连续特大冰雹和洪水袭击,五次冰雹造成62898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740.9公顷,成灾10568.4公顷,绝收4868.4公顷,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35人,死亡大牲畜6头,造成危房267间,冲毁农田3175亩,林木4290株,县乡公路61公里,人畜饮水截引工程9处21940米,桥梁1座,砖窑1座,倒塌校舍30间600平方米,造成校舍危房118间262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410.96万元。

冰雹灾害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

冰雹的防御措施

1、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雹准备。

2、老人、小孩不要外出,留在家中。

3、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4、将家禽、牲畜等赶到带有顶蓬的安全场所。

5、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

6、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7、如果您正在驾车,请尽快将车辆驶入有遮挡的地方。如果车辆停放在露天场所,请尽量遮盖,减小损伤。

5、雷电:发生于雷暴云(积雨云)内、云与云、云与地、云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雷电的防御措施

上学放学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2011年4月8日至11日新一股冷空气影响中国淮河以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降温达6~8℃,局地达10℃并伴有4~6级风。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本次降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2.对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连续性降水 B.容易产生雾 C.狂风、降温天气 D.风力较弱 3.(2009·广东高考)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4~5题。 4.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5.7 、8月份,当该天气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出现()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 D.暴雨 6.(2011·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锋面示意图,a、b、c、d四地大致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2011·龙岩高一检测)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处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乙处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受反气旋控制 B.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锋面、气旋活动比较频繁 D.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2010·全国卷Ⅱ)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至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专题-8页word资料

“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专题 一、考纲解读(表1)二、考点层析考点1:常见天气系统特征及其对区域天气的影响【图释考点】 1. 锋面系统(表2)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图1) 【疑难突破】 1.判断冷、暖锋的方法 ①看锋面符号:锋线上的“黑三角”、“黑半圆”分别表示冷锋和暖锋,且“黑三角”、“黑半圆”的指向表明锋面的移动方向;②看冷气团运动方向:如果冷气团箭头大致和暖气团移动方向箭头相对,说明冷气团势力强,为冷锋;如果冷气团的指向箭头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或有一个小环流),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③看锋面坡度: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④看雨区位置:冷锋雨区窄,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区宽,主要在锋前;⑤根据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如表3所示。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表4) 3.判断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近地面的风向 如图2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其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虚线所示,再向右偏转30°左右,实线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考点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

【图释考点】(图3) 【疑难突破】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低压、风从低纬吹向高纬、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三个因素影响下多雨;高压、风从高纬吹向低纬、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会使得气候干燥)。 (3)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①比热容:影响气温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大陆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形成大陆性气候;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形成海洋性气候。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中纬度大陆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③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高原、高山气候的形成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山脉走向影响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影响降水分布,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途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⑤地面反射率: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2.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2)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降水和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主要天气系统——总结

主要天气系统总结 1.天气:大气中的冷热、阴晴,风雨,雷电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的综合状况。特点——时间尺度小,变化性强。 2.主要天气系统:气团,锋面,气旋与反气旋,高压脊与低压槽。 3.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性质:水平范围大;垂直范围大;水平温度梯度小;天气变化小; 形成条件:①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②有一个能使空气的物理性质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变化的环流场(也就是利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 气团变性:气团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由源地移行到另一新的地区时,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变化。 注意:气团的形成于变性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例子:影响我国的气团是原生的还是变性气团? 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占2/3,缺乏大面积性质的均一的下垫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而中纬度地区又是冷暖空气交汇极为频繁的地区,缺乏利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 结论:活动在我国的气团大多数是境外来的变性气团,其中最主要的是变性基地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分类: ①:按源地纬度位置: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 ②:按下垫面:海洋气团,大陆气团 ③:按热力类:暖气团,冷气团 4.锋:锋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而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峰是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锋的宽度同气团宽度相比显得很狭窄,因而常把锋区看成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凡伸到对流层中上层者,称为对流层锋,仅限于对流层低层(1.5Km以下)者,称为近地面锋。 锋的特征:(将冷、暖气团间的过渡带,因而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故可以吧锋看成是大气中气象要素的不连续面。) ①锋面坡度:锋在空间呈倾斜状态是锋的一个重要特征。锋的倾斜程度称为封面坡度。锋的一侧是冷气团,另一侧是暖气团。从冷气团向暖气团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迫使冷气团呈楔形伸到暖气团下方,并力图吧暖气团抬挤到他的上方。是两者分界面趋于水平。 ②温度场:锋区的水平温度梯度比锋两侧的单一气团内的温度梯度大得多。 ③气压场(???):锋面两侧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气团。因而锋两侧的气压倾向是不连续的,当等压线穿过锋面时便产生折角,折角尖端指向高压一方,锋落在低压槽中。 ④风场:锋附近的风场是同气压场相适应的。 锋的类型和天气: 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类型 冷锋:是冷气团前缘的锋。锋在移动过程中,锋后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推动者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根据他的移动速度快慢。分为一型(慢速)冷锋和二型(快速)冷锋。

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

第五章天气系统与天气 第一节气团和锋 第二节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第三节热带气旋与台风 第四节副热带高压与青藏高压 第五节高空天气系统与其它天气系统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其它天气系统的性质、结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着重讨论它们的天气特征。 【名词解释】 1.气团: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 围空气团。 2.锋(锋面、锋线):冷、暖空气团相交绥的地带;把锋区看成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3.暖锋:暖气团前沿的锋。 4.冷锋:冷气团前缘的锋。 5.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实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又占主导地位,锋 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 6.锢囚锋:当冷锋赶上暖锋,两锋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冷气团与暖 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锋。 7.大气长波:波长较长,波幅较大,移动较慢,维持时间较长的波动。 8.阻塞高压: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 9.切断低压:温压场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10.极涡: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11.高空槽: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 12.切变线: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是发生在85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的天气系统。 13.低涡(冷涡):出现在中纬度中层大气中的一种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的冷性低压。 14.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 15.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高压。 16.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17.副热带高压: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 18.青藏高压:暖季出现在亚洲大陆男不亲臧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部的大型暖性高压系统。 19.热带辐合带:南北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 20.东风波: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 21.云团:从卫星云图上发现,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深厚的由对流云组成的直径在100到 1000千米范围内的云区。 22.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3.热带风暴: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17.2到32.6m/s(风力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24.台风(飓风):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2.6m/s(风力8-11级)的热带气旋。 25.雷暴: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 26.飑线:带状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 27.龙卷风: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常见天气系统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常见天气系统 一世界部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的特点。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①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 2.根据气候资料图判读气候类型 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1)、折线图(图2和图4)、点状图(图3)、二维坐标图(图5)、三维坐标图(图6)、玫瑰图(图7)、等值线图(图8)等。

二锋面系统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根据锋面坡度来判断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缓慢爬升。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 2.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3-3常见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的判断洋流

3-3 常见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的判断洋流 一、选择题 右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关于印度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正值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正值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此时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为北半球的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受冷空气影响明显。第2题,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印度半岛受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农田干枯。印度半岛在夏半年才会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答案 1.D 2.B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

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着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3~4题。 3.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4.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 解析第3题,当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而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第4题,一般冷锋过境时易出现大风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A项是暖锋过境后,但暖锋过镜时一般不伴随大风现象。 C、D项描述现象大风过后不会出现(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 答案 3.A 4.B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精华版)含答案

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 下图示意某日6时、18时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 1.从6时到18时,图中 ①P地的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②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 ③O地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④低压中心向东北移动并减弱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图7为我国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及相关信息示意图,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北向东南移动;图8为该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松嫩平原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3.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 A.甲村落与乙村落相比,流水侵蚀作用更强 B.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可能有强对流降雨 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D.图中耕作区可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读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完成4~6题。 4.曲线①②③代表含义依次是 A.风速、降水量、气压 B.气压、降水量、风速 C.气压、风速、降水量 D.降水量、风速、气压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此时吹东南风 B.气压越低降水量越大C.该天气系统向东南方移动D.受其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6.该天气系统来临之前,沿岸居民早就做好了应急准备。这得益于下列哪些技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小明计划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前往国外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图a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截图(图中11月29日最低温-12℃,最高温-7℃)。据此回答7~8题。 图a 图b 7.小明发现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最可能是 A.11月29日B.11月30日C.12月1日D.12月2日 8.图b四城市中,小明最可能前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冬季某日某时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以120 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回答9~10题 9.此时甲城 A.位于低压槽,为阴雨天气B.位于高压脊,为晴朗天气 C.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 D.位于暖锋锋后,为阴雨天气 10.甲城市在未来30小时内 A.风向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最后转为西南风 B.风力略有增加,气温略有下降 C.空气湿度由较干燥转为较湿润 D.天气由晴朗转阴雨,再转晴朗 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下图3,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A.5日5时 B.5日10时 C.5日16时 D.5 日22时 12.在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 东北 风 D. 西北风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数的百分比。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13~14题。

第三章 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

第一节气团和锋 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 1.定义 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块空气,称为气团。它的水平范围从几百到几千千米,垂直范围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在同一气团内,气象要素(如温度)的变化相对比较小。水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1~2℃/100 km。 2.气团的形成 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如辽阔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复盖的大陆和极区等都可成为气团形成的源地。 (2)具备使大范围空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均匀的下垫面上的环流条件,以使空气能有充分时间与下垫面进行热量和水汽等交换,取得与下垫面相近的物理特性。 3.气团的变性 气团形成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气团在源地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气团变性。气团的变性过程通过湍流、大范围垂直运动和蒸发、凝结、辐射等物理过程来实现。变性的快慢和变性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所流经地区下垫面性质与气团源地下垫面性质差异的大小,离开源地时间的长短以及空气运动状态的变化等。 气团的地理分类:根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对气团进行分类,称为气团的地理分类。按这种分类方法,将气团分成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四大类。由于源地地表性质不同,又将每种气团(赤道气团除外)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这样,总共分为七种气团。 1.冰洋大陆气团(Arctic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大陆。天气特点是温度极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 2.冰洋海洋气团(Arctic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海洋。天气特点与冰洋大陆气团相近。但夏季可以从海洋获得一定的热量和水汽。 3.极地大陆气团(Polar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40°~70°纬度带的大陆。低温、干燥、天气晴朗,气团低层有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 4.极地海洋气团(Polar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40°~70°纬度带的海洋。冬夏气团性质有显著不同。冬季低层接触洋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常伴随多云,有时产生降水;夏季与极地大陆气团性质差不多,对我国影响不大。 5.热带海洋气团(Tropical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海洋。天气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低层湿热不稳定,中层常有逆温,高层干燥。 6.热带大陆气团(Tropical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大陆。天气特征是炎热、干燥、晴朗少云,低层不稳定。

常见天气系统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一课时锋与天气 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重点】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过程。 【难点】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过程的描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团、锋面、锋等基本概念。 2、能判断出常见锋面系统的类型,并能自主画出冷、暖锋示意图。 3、能够通过演示、图像等资料,分析出不同类型锋面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预习案】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2、熟记气团、锋面、锋线等相关概念,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观察常见天气现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锋与天气 1、锋的结构与特点(结合课本图2.18掌握锋的形成) 气团:水平方向上、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气团按性质分类:冷气团、暖气团 [思考]暖气团的温度一定比冷气团的温度高吗,为什么? 当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和相交的线,叫做锋线。 一般与统称为锋。 【自测】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锋面是空气与山地相接触的界面 B 一般来说,冷气团在锋面上面,暖气团在锋面下面 C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与锋没有明显差别 D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锋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结合课本及图2.19、图2.20掌握冷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对天气的影响) 3、准静止锋 ①概念:冷暖气团势力,使锋面的锋 ②天气变化:多形成天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高考地理考点13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 与风向 向中心辐合向四周辐散 气流形成 (北半球) 风向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 北半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 偏南风 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 形成 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天气 状况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 移动方向 ℃ 17℃ 移动方向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 小

4、技巧掌握 1)巧判冷暖锋 ①根据冷暖锋符号判断:冷锋三角符号“冷冰冰”, 暖锋半圆符号“暖融融”。 ②根据冷气团移动方向判断:若冷气团“勇往 直前”,即为冷锋;若冷气团在锋面形成环 流,则为暖锋。 ③根据锋面坡度判断:冷锋锋面坡度陡,暖锋 锋面坡度缓。(如上图) ④根据雨区位置、宽窄判断:冷锋降水在锋后,且雨区窄;暖锋降水在锋前,且雨区宽。(如上图) ⑤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 2)巧判锋前和锋后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来决定的,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具体操作为:以锋线为界,在锋线上画出主动移动气团的前进方向,即为锋前;锋线后方即为锋后。

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冷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境前都是温暖晴朗的天气 B 过境后气温、气压都骤降 C 过境时都会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D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3、下面图中,a、b、c、d四地位于冷气团一侧的是() A.a B.b C.c D.d 4、锋面性质不一样,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 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 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 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 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

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学习目标】 1、锋面的类型和特征。 2、冷暖锋的判断及冷锋、暖锋与天气,通过读图分析,能够独立分析出某地冷锋和暖锋过镜前、过镜时、过镜后的天气状况。 3、能举例证明冷锋、暖锋的存在。 预习案 1、气团是指: 2、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稳定少变。根据气团温度与它到达地区气温的对比,可分为 和。 3、锋面系统 锋面的特点: a、锋面自地面到高空向_____气团一侧倾斜, 锋面的下方是___气团,上方是____ 气团。 b、锋面两侧______、____、_ 差异很大, 常伴有________________天气。 要点提示:⑴.描述天气的要素:气温、气压、阴晴状况、 ⑵.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云雨区都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 ⑶.锋面能否带来降水,取决与暖气团中水汽的含量,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 小,就不会出现降水天气, 课堂探究案 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团运 动特征 锋面坡 度天 气 图 锋 面 符 号 雨区位置 天 气 特 征 过 境 前 过 境 时 过 境 后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A 第 1 页

A B C D 我国典型的天气 快行冷锋: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②北方冬春季的大风或沙尘天气 ③冬季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还有: 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②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 .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 .过境时气压升高 C .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 .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2.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3.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合作探究2】 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课堂检测】 1、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 2、右图是某地某段时间内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该地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 ) A 、快行冷锋 B 、慢行冷锋 C 、暖锋 D 、准静止锋 3、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 ①江准地区的梅雨 ②冬季的寒潮 ③北方夏季的暴雨 ④北方的春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某地云层加厚,接着形成连续性降水,两天后雨过天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该地是( ) A 、慢行冷锋过境 B 、快行冷锋过境 C 、暖锋过境 D 、受准静止锋控制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 锋示意图,图中A 是 气团。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C 、D 、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 属于阴雨天气的是 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 6.读“锋面示意图”,该锋面自东向西移动,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1月3日衡水的大雪是该锋面系统造成的,该系统为 。 (2)A 与C 两处相比, 处(填字母)气温高,其原因 是 。 (3)此时B 处天气特征是 (4)此天气系统经过C 地后,C 地的气温 (升高或降低)。 (5)我国哪些天气现象和该天气系统有关?(至少列举2例) 【课后反思】 东 西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看过阅兵仪式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些精彩镜头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

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天气系统的类别

天气系统的类别:锋面系统 气旋系统 反气旋系统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不同地方的气团,其温度会有所差异,对此我们可以分为两类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 例如:A地盘踞着一股气团,受大气运动的驱使,一股25°C的气团从其他地区移动到A地,假如A地气团温度为20°C,25°C的外来气团温度更高,可以称为暖气团,又或者A地的气温为30°C,此时25°C的外来气团温度较低,属于冷气团。由此得知冷暖气团是个相对概念冷气团相较于暖气团温度较低,受热胀冷缩的原理,冷气团的密度较大,导致同体积的冷气团也会显得较重一些,空气压强也会较高。受温度较低的影响,大气中水汽的饱和度也会较低,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空气相对干燥

假如A(冷)、C(暖)两地,这种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又会如何呢?两地之间虽然温度不同,但各自所在地区空气内部温度均一,使得大气中水汽不易遇冷而凝云致雨,两地均为晴朗(太阳)天气。虽都为晴天但两地空气的内部物理性质会不同。实际生活中受大气运动的驱使,气团会发生运动,而且冷暖气团可能会相遇。 如:A(冷)、C(暖)两地的气团发生运动,并且在B地相遇,他们相遇时会形成一个交界面,这个交界面是否会垂直于地面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他们相遇时,冷气团较重,会向下运动,而暖气团较轻,会向上运动。如此一来相遇处,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形成一个倾向冷气团一侧的交界面。这个交界面我们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我们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峰。 锋面处的暖气团与冷气团相遇,沿着锋面做上升运动。这两个原因使得暖气团温度降低,因为上空的温度高于地面温度,所以暖气团上升温度会有所下降。那么暖气团内部的水汽会因为遇冷而凝云致雨,甚至降雪,导致锋面附近的天气发生变化。这种锋面附近形成的云。雨。雪、大风等天气。我们称为锋面天气。形成该天气的天气系统就是,锋面系统。锋面附近的降雨属于降雨类型之一的锋面雨(还有地形雨、气旋雨等等) 根据冷暖气团运动的强度不同,我们又可以分为三种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我们重点学习冷锋,暖锋就会迎刃而解。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如:有一股强冷气团主动移动至A地,与A地温度较高的暖气团相遇,这种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叫冷锋。 下面我们从冷锋气团强弱、锋移动方向、锋面符号、锋面天气状况、降水区域进行学习。气团强弱,根据冷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冷气团更强,由于冷气团较强冷暖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也会发生移动,其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移动方向一致,向暖气团一侧移动。为了更好的在气象图中更好的表示冷锋,我们为其定义了一个符号,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所指方向就是冷锋的移动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所指方向为暖气团一侧,相反则为冷气团一侧。锋面附近的暖气团一侧我们称为锋前,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我们称为锋后。在锋面附近又会出现何种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是以<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3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2)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系统,并对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做出推断。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等学习活动,建立了空间概念,提高了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

【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判断锋面类型。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的旋转方向。 多媒体。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龙卷风和寒潮带来的灾害图片,这些气象灾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讲授新课】 【易错提醒】天气就是气候 天气与气候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而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联系: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板书)气团 提问:(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4面,阅读书本第二段,回答问题) 气团是什么?按其物理性质如何划分? 【教师讲解】在综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气团的概念。 【教师说明】日常生活中降水一般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汇处。 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和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高一地理上学期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四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阅读和绘制锋面示意图。 2、能利用简易天气图判断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3、学以致用,会做简单的天气实况分析及趋势和预报。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个案分析地理规律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通过分析天气变化,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能分析简易天气图。 三、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媒体的动画演示,增强认图、辨图的能力。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课前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3、师生合作,对比分析锋面与天气变化,对比气旋与反气旋气流及天气状况。 4、学以致用,能够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最好能模仿天气预报员,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六、教学思路 常见的天气系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高考中也经常涉及。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动画演示,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一些自然灾害与这些天气系统有关系。现在我国国家气象局每隔3个小时就能发布一张天气图。我国气象工作者根据一张张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天气图,就能对全国、亚洲以

至整个世界的天气作出预报。这些天气系统引起的灾害是可以预测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甚至避免。每天的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终身有用,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思维的精神。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都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全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几次天气预报。 过渡:世界各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气旋(低压)系统和反气旋(高压)系统,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 点击:(一)锋面系统 1、锋面结构与特点 点击:演示“锋面示意图” 气团: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 锋面:锋面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 锋面的水平范围可由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②结构与特点: 点击:动画演示:冷锋暖锋的形成 思考:为什么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暖气团暖而轻、密度小,冷气团冷而重、密度大,因而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思维:1、冷锋、暖锋降水的区域有何不同?(锋前、锋后) 2、图中城市甲、乙、丙与A、B、C分别位于锋面过境的前、时、后的 什么位置?其天气状况如何?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因为锋面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归纳: 从气温、气压、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某城市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锋面类型冷暖气团 运动特点 暖气团上 升状况 雨区位置 天气特征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