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课程设计

机器人课程设计
机器人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三自由度微型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模型设计

系别自控系班级测本081

学生姓名步勇捷学号 2008310110

指导教师祝尚臻职称讲师

起止日期:2012年 1 月 2 日起——至 2012 年 1 月13 日止

- I -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设计

系别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F430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 12月31日

起止日期:2012 年 1 月2日起——至 2012 年 1 月13日止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 II -

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设计

1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

1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传动机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中。3通过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驱动机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1.2 基本要求

1要求设计一个微型的三自由度的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

2要求设计机器人的机械机构(示意图),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及必需的内外部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布局。

3要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电路。

1.3 发挥部分

自由发挥

2 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

(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框图、电路原理图各一份;

(3)设计过程的资料保留并随设计报告一起上交;报告的电子档需全班统一存盘上交。

2.2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包括附录中的图纸。项目齐全、不许涂改,不少于3000字。图纸为A4,所有插图不允许复印。

(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详细的功能分析和重要的参数计算、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总体设计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 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阶段日期计划完成内容备注

1 2012.1.

2 讲解主要设计内容,布置任务打分

2 2012.1.

3 检查框图及初步原理图完成情况,讲解及纠正错误打分

3 2012.1.

4 检查机械结构设计并指出错误及纠正;打分

4 2012.1.

5 继续机械机构和传动机构设计打分

5 2012.1.

6 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打分

6 2012.1.9 检查控制系统原理图设计草图打分

7 2012.1.10 完善并确定控制系统打分

8 2012.1.11 指导学生进行驱动机构的选择打分

9 2012.1.12 进行传感器的选择和软件流程设计打分

10 2012.1.13 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答辩打分

- III -

2011-12-30

沈阳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权重评分

加权

调研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案

和日程安排。

0.1 5 4 3 2

工作能力态度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能

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0.2 5 4 3 2

工作量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

适宜。

0.2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

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5 5 4 3 2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12)

分加权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权重评分

加权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0.2 5 4 3 2 工作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0.5 5 4 3 2

说明书的质量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

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

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3 5 4 3 2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8)

分加权分合计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 IV -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分

中文摘要

直角坐标机器人具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两根或三根直线移动轴,通过直角坐标方向的3个独立自由度确定其手部的空间位置,其动作空间为一长方体。直角坐标机器人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空间轨迹易于求解;但其动作范围相对较小,设备的空间因数较低,实现相同的动作空间要求时,机体本身的体积较大。

大型的直角坐标机器人也称桁架机器人或龙门式机器人是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的、多自由度的、运动自由度建成空间直角关系的、多用途的操作机。其工作的行为方式主要是通过完成沿着X、Y、Z轴上的线性运动。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不断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结构简单的直角坐标机器人,本次设计我主要是对三自由度的直角坐标机器人进行设计,完成一个大概的设计,在设计中我采用了各种光电传感器,还采用了C8051F系列单片机作为本次设计的主控芯片,各种算法的实现就是使用这款芯片实现的。随着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直角坐标机器人的设计工作日益显得重要。成功的设计一台直角坐标机器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机械结构、动力驱动、伺服控制等等。

关键词: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器人单片机硬件软件

- V -

目录

中文摘要.................................................................................................................................................... V 目录 ................................................................................................................................................................ VI 1设计任务描述.. (1)

2 设计思路 (2)

2.1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2)

2.2系统各环节设计 (2)

3 设计方框图 (3)

4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硬件设计 (4)

4.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单片机稳压电源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直流电机驱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6)

4.5机械结构部分 (7)

4.6传感器选择 (8)

5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控制设计 (10)

5.1 示教再现功能 (10)

5.2运动控制功能 (10)

6 主要元器件介绍 (11)

7 小结 (12)

8 致谢 (13)

9.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 VI -

1设计任务描述

1.1设计题目: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设计

1.2设计要求

1.2.1 设计目的:

1)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传动机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中。

3)通过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驱动机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1.2.2 基本要求:

1)要求设计一个微型的三自由度的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

2)要求设计机器人的机械机构(示意图),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及必需的内外部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布局。

3)要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电路。

1.2.3发挥部分:

自由发挥

- 1 -

2 设计思路

2.1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具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两根或三根直线移动轴,通过直角坐标方向的3个独立自由度确定其手部的空间位置,其动作空间为一长方体。直角坐标机器人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空间轨迹易于求解;但其动作范围相对较小,设备的空间因数较低,实现相同的动作空间要求时,机体本身的体积较大。

2.2系统各环节设计

直角坐标机器人,它由水平轴(X轴,Y轴),垂直轴Z轴及驱动电机组成。

此外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还需要控制系统和手抓,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直线运动轴

也叫直线运动单元,它就是一个独立的运动轴,主要由支撑载体的铝型材或钢型材和被安装在型材内部的直线导轨、运动滑块以及作为带动滑块做高速运动的同步带组成。

运动轴的驱动系统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传动主要是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同步带运动,同步带带动直线导轨上的滑块运动。当驱动轴的最高转速低于60Or/min时通常选用步进电机,否则选用交流伺服电机。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在完成抓取,加速运动,高速运动,减速运动,释放工件等同时,还要与相关的设备通过通讯或I/O口实现一些时序上的协调同步。另外在涂胶应用上,各个运动轴要完成直线和圆弧插补运动。因此其数控系统要按具体应用要求来选定其控制轴数、I/O口数量和软件功能。通常选用数控系统,PLC,工控机加运动控制卡和带轴卡功能及I/O口的驱动电机来做控制系统。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末端操作器—手爪系统

根据其具体应用情况,其手爪系统可能是气动吸盘、气动夹取手爪、电动夹取手爪、电磁吸取手爪、焊枪、胶枪、专用工具和检测仪器等。在很多场合可以一次抓取多个工件。

- 2 -

- 3 -

3 设计方框图

图3—1主程序方框图

接近觉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A/D 转换器

计算机

人 机 交 互 系 统

机器人控制器

PI D 控制算法 距离控制算法

电动马达

4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硬件设计

4.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最小系统是指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电路和软件部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

包括外部晶振电路、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如图4-3

所示。

(a)外部晶振电路(b) 电源电路

(c)外部复位电路

图4.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时钟基本脉冲是CPU工作的基础。C8051F020单片机的系统时钟信号,由时钟振荡电路或专用时序脉冲信号提供。C8051F020在内部集成了完整的振荡电路,XTAL1和XTAL2分别为振荡器的输出和输入,XTAL1和XTAL2引脚可接入一个石英或陶瓷振荡器,如图4-1(a)所示。图中电阻R2是为了避免对外接晶体振荡器的过驱动,电容C可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 4 -

- 5 -

为单片机提供电源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操作,电源通过电容与单片机并联相连,是为了避免出现耦合,对单片机造成损伤。

外部复位电路是通过外部RST 引脚提供了使用外部电路强制MCU 进入复位状态的手段。在RST 引脚上加上一个低电平有效信号将导致进入复位状态。最好能提供一个外部上拉或对RST 引脚去耦以防止噪声引起复位,如图4-1(c )所示。在低有效的RST 信号撤出后,MCU 将保持在复位状态至少12个时钟周期。从外部复位状态推出后,PINRSF 标志(RSTSRC.O )被置位。

4.2单片机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为了给单片机提供稳定的3.3伏电源,我设计了直流稳压电路,其主要有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三端稳压器件组成,能保证给单片机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集成稳压器具有输出电流大,输出电压高,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广泛。 分类: 外部结构:三端、多端。输出电压可调、输出电压固定,输出正电压、输出负电压。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主要用于固定输出标准电压值的稳压电源中。虽然通过外接电路元件,也可构成多种形式的可调稳压电源,但稳压性能指标有所降低。集成三端可调稳压器性能指标优良。本设计主要用到LM7805其优点主要有,7805 系列为 3 端正稳压电路,TO-220 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护电路。带散热片时,输出电流可达 1A 。虽然是固定稳压电路,但使用外接元件,可获得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其电路图如下:

4.2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该电路将市电380伏通过变压器转化为220伏电压,再通过桥式电路进行整流,将交流转化为直流,其中电容C1为滤波作用,滤除纹波干扰,C2作用为防止自激振荡,C3作用为减小高频干扰。1117与LM7805作用基本相同,将5伏电压将为3.3伏。

4.3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本次设计我用直流电机模拟风机来进行散热,其驱动用三极管。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

能的旋转电机,称为直流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

D11N4007D2

LED DC5V

R1470

C4

104

C8

10uF

A D J

1

Vout

2Vin 3

U21117-3.3V

C1220uF C9104P

E

Vin

1

G N D

2

Vout

3U1LM7805C210uF

C3

10uF

+5V VDD

220v

TRANS1

1

2

3

4

BRIDGE1

- 6 -

能转换为电能。当P 口为高电平时电机转动,低电平时,电机停止。电路图连接如下:

A -

+

M G

M O TO R S E R V O

v cc

Q 1N P N

R 110K

图4.3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图

4.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其电路图如下:

b u jin d ian ji

M O TO R ST EPP ER

V CC

A A

B B

C C

D D

U 7C

74L804U 7D

74L804U 7F

74L804U 7A

74L804

U 27B

D 875452U 27A

D 875452U 28A D 875452U 28B D 875452 10

10

10

10

D 0

1N 4148

D 1

1N 4148

D 2

1N 4148

D 3

1N 4148

V CC

A A

B B

C C

D D

P1.0

P1.1

P1.2

P1.3

图4.4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本步进电机为四相电机。通过控制P1.0,P1.1,P1.2,P1.3的高低电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装。其中二极管有保护作用,因为电机通电时电流逐渐增大,而电机断电时电流也是正逐渐减小,如果逐渐减小的的电流不能及时流走,将对其他器件造成损坏。故接二极管保护单片机免受损坏。

4.5机械机构设计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基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件组成。每一大件都有若干自由度,构成一个多自由度的机械结构。

若基座具备行走机构、则构成行走机器人;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及腰转机构,则构成单机器人臂(Single Robot Arm)。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组成。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装在手腕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抓,也可以是喷漆枪、焊具等作业工具。

工业机器人的坐标形式多种多样,按坐标形式来分的话有: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关节坐标型和平面关节型。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要设计的机器人为三坐标直角坐标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三个线性关节组成,这三个关节用来确定末端操作器的位置,通常还带有附加的旋转关节,用来确定末端操作器的姿态。这种机器人在想x、y、z轴上的运动时独立的,运动方程可独立处理,且方程式是线性的,因此,很容易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它可以两端支撑,对于给定的结构长度,刚性最大;它的精度和位置分辨率不随工作场合而变化,容易达到高精度。下图4-5为其工作,空间示意图。

图4-5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机器人具有三个自由度,其参考坐标系为x、y、z。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运动的数目,理论上自由度越多机器人越灵活,那么它的躲避障碍物和改善动力性能就会得到提高。

4.5.1 传动机构的设计

传动机构是指向各轴传递运动和动力,以实现轴间的相对移动,在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器人中,其主要传动机构为平移型传动机构。从上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传动方式的对比。

机械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变,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我国古代传动机构类型很多,应用很广,除了上面介绍的以外,像地动仪、鼓风机等等,都是机械传动机构的产物。我国古代传动机构,主要有齿轮传动、绳带传动和链传动。

- 7 -

4.5.2 驱动方式的选择

要使机器人运动起来,需给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这就是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电动驱动,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的综合系统;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是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驱动。本次设计经综合比较,用的是电力驱动。

分类:

按照电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无刷电机等。

按照控制水平的高低来分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适用范围:

适合于中等负载,特别适合于动作复杂、运动轨迹严格的各类机器人。

考虑到体积以及精度,在比较了以上三种驱动方式后,我最终选择了电力驱动,因为电力驱动体积小,而且容易组成闭环控制系统,故控制精度高,方便,但在算法上可能稍微复杂一些,但这都可以克服的,故实现起来时选择电力驱动更好一些。

4.6传感器模块

传感器是整个机器人得以准确循迹的核心部件,只有经过传感器采集了外界信息后才能对机器人身处的环境进行识别,才能使机器人根据轨迹运动。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接触觉等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本次设计运用的传感器主要是用来检测路线、检测障碍物和测距的。

4.6.1物体检测及运动控制

对于机器人所要搬运物体的检测,在本设计中用的是红外传感器,红外光的发送接收选用型号为ST168 的对管当小车在白色地面行驶时装在车下的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线信号经白色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一旦接收管接收到信号,那么光敏三极管将导通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当机器人监测到物体时,红外线信号被黑色吸收后光敏三极管截止,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从而实现了通过红外线检测信号的功能将检测到的信号送到单片机I/O口;当I/O口检测到的信号为高电平时,表明红外光被地上的物体吸收了,表明此处存在物体。

- 8 -

- 9 -

图4-6 黑线检测流程图

其电路原理图为图4-6-1所示。

R4RES1

1

16

R1A

RESPACK2

1

16

R2A

RESPACK2

1

16

R3A

RESPACK2

D1LED Q1

NPN-PHOT O

AR

OPAM P

VCC

Out

图4-6-1 检测原理图

自动监测程序

是否检测到物体

向左 是 向右

夹走

探测物体

判断处理程序

- 10 -

5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控制设计

5.1 示教再现功能

示教再现功能是指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坐示教盒或手把手进行示教,将动作顺序、运动速度、位置等信息用一定的方法预先教给工业机器人,由工业机器人的记忆装置将所教的操作过程自动地记录在存储器中,当需要再现操作时,重放存储器中存储的内容即可。如需要更改操作内容时,只需要重新示教一遍即可。

5.2运动控制功能

运动控制功能是指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项目的控制。 在本次设计中我采用示教再现控制方式来对此机器人进行控制,其主控芯片为我们熟悉的C8051F020单片机。使用此款单片机再配合一些外围电路的集成就可实现对各个电动机的控制,再加上一些在软件上的编写配合好光电编码器,就可以实现PID 算法,并组成一个简单的闭环系统。

图5-1人机交互模块

5-2主控芯片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8

7

6

5

4

3

2

1

D

C

B

A

Title

Number Revision

Size A3Date:3-Jan-2010 Sheet of File:

D:\Protel 99se 的图工业机器人课设工业机器人课设.Ddb Drawn By TMS 1TCK 2TDI 3TDO 4RST 5CANRX 6CANTX 7AV+8AGND 9AGND 10AV+11VREF 12AGND 13AV+14VREFD 15VREF016VREF117AIN0.018AIN0.119AIN0.220AIN0.321

HVCAP 22HVREF 23

HVAIN+24HVAIN-

25

X T A L 126X T A L 227

M O N E N 28A I N 17A 15P 1729A I N 16A 14P 1630A I N 15A 13P 1531A I N 14A 12P 1432A I N 13A 11P 1333A I N 12A 10P 1234A I N 11A 9P 1135A I N 10A 8P 10

36V D D 37D G N D 38A 15m A 7P 2739A 14m A 6P 2640A 13m A 5P 2541A 12m A 4P 2442A 11m A 3P 23

43A 10m A 2P 22

44A 9m A 1P 2145A 8m A 0P 2046A D 7D 7P 3747A D 6D 6P 3648A D 5D 5P 3549A D 4D 4P 34

50

AD3/D3/P3.3

51

AD2/D2/P3.252AD1/D1/P3.153AD0/D0/P3.054WR/P0.755RD/P0.656ALE/P0.557P0.458P0.359P0.260P0.161P0.062DGND 63VDD 64AD7/D7/P7.7

65AD6/D6/P7.666AD5/D5/P7.567AD4/D4/P7.468AD3/D3/P7.369AD2/D2/P7.270AD1/D1/P7.171AD0/D0/P7.072A15m/A7/P6.773A14m/A6/P6.674A13m/A5/P6.575A 12m A 4P 64

76

A 11m A 3P 6377A 10m A 2P 62

78A 9m A 1P 6179A 8m A 0P 6080A 155781A 145682A 13P 5583A 12P 5484A 11P 5385A 10P 52

86A 9P 5187A 8P 5088D G N D 89V D D 90W R P 47

91R D P 4692A L E P 4593P 4494P 4395296P 4197P 4098D A C 1

99D A C 0100C8051F040/2/4/6

U100

C8051F020

Vin

1G N D

2

Vout

3U0

LM2940C11uF

C2

22uF

Vin 3

G N D

1

Vout

2

U2

AS1117D1DIODE C30.1uF

C410uF

C60.1uF

C710uF

R1470VDD0

C100.1uF

C131uF

VDD1C200.1uF

C231uF

V D D 2

VDD2V D D 2

VREF VREFD VREF0VREF1C400.1uF

C411uF

R13

100K

R141K C431uF

C420.1uF

RST S1

RST 12

3456789

10

J2HDR2X5

TMS TDI TDO

TCK R50

4.75K

TMS TCK TDI TDO Y1

CRYSTAL

C50

33pF

C51

33pF

XTAL2

XTAL1

X T A L 1X T A L 2P 40123

DC20

DC20

123JP200

HEADER 3

RST

CANRX CANRX CANTX CP0-CANTX

CP0+AIN0.0CP0-AIN0.1AIN0.2CP0+

AIN0.3HVCAP0VREFD HVREF VREF0

HVAIN+VREF1HVAIN-AIN0.0

M O N E N MONEN

AIN0.1P 17P1.7AIN0.2

P 16P 15AIN0.3P 14P 131

2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

JP10HEADER 9X2

P 12P 11HVCAP0

P 10P1.6

HVREF P1.5P1.4

HVAIN+

P1.3HVAIN-

P1.2P1.1P1.0

P 27P 26P 25P 24P 23P 22P 21P 20P 37P 36P 35P 34P2.7

P2.6P2.5

P2.4P2.3

P2.2P2.1

P2.0P3.7

P3.6P3.5

P3.4

1

2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19

2021

2223

24

JP11

HEADER 12X2

POW

POW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24

JP12HEADER 12X2

12345678910

11

12

13

14151617181920212223

24

JP13

HEADER 12X2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3.0P3.1P3.2P3.3

P6.5P6.6P6.7P7.0P7.1P7.2P7.3P7.4P7.5P7.6P7.7P6.5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3.0P3.1P3.2

P3.3

P6.6P6.7P7.0P7.1P7.2P7.3P7.4P7.5P7.6P7.7D A C 0D A C 1

P 41P 42P 43P 44P 45P 46P 47P 50P 51P 52P 53P 54P 55P 56P 57P 60P 61P 62P 63P 64

P 40D A C 0

D A C 1

P 41

P 42P 43P 44P 45P 46P 47

P 50P 51P 52P 53P 54P 55P 56P 57P 60P 61P 62P 63

P 64

VDD2VDD0VDD0VDD1VDD1D2DIODE

12345

6

S2

VDD0

VDD11122334455667788

9

9

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23

CC40106+5V P0.0V P O S

8

V N E G

6

FDBK

5

GPOS

1GNEG 2

VOUT

7

VINP

3COMM

4

U10

AD603AQ

1

2JP20

HEADER 2C60104

R80

电位器

VREF

C610.01uF

VREF

GNEG G N E G

DAC0C62

104

+5V

S12NPN

S13NPN

S14NPN

S15NPN

R30200

R31200

R32200

R33200

R34200

R35200

P6.0P6.1P6.2P6.3P6.4P6.5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1

AMBERCA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2

AMBERCA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3

AMBERCA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4

AMBERCA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5

AMBERCA a b c g d

e

VCC 1234567a

b c d e g 8

dp

dp

9

DS6

AMBERCA

R701K R711K R721K R731K R741K R751K R761K R771K

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Q0Q1Q2Q3Q4Q5Q6Q7

P7.0P7.1P7.2P7.3P7.4P7.5P7.6P7.7

S10NPN

S11NPN

R20

R210

VDD0+5V +5V S1S2S3S4

S5

S6

S7

S8

S9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P1.0

P1.1

P1.2

P1.3P1.4

P1.5

P1.6

P1.7

6 主要元器件介绍

C8051F020系列单片机是高集成度的混合信号系统级MCU芯片,片内集成了一个多通道ADC、两个电压比较器、五个通用的十六位定时器、UART、SPI总线接口、内部振荡器、64个通用数字I/O引脚、64KB的FLASH程序寄存器和与8051兼容的高速微控制器内核。

C8051F020的主要特点如下:

1、模拟外设

( 1 )逐次逼近型ADC

●12位分辨率或8位分辨率;

●可编程转换速率,最大为100kps;

●可多达32个外部输入,每个引脚都可以被配置为ADC的输入。

( 2 )两个模拟比较器

●16个可编程回差电压值;

●可用于产生中断或复位。

( 3 )VDD监视器和降压检测器

2、片内JTAG调试

●片内调试电路提供提供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

●支持断点、单步、观察点、堆栈监视器,支持观察/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

3、高速8051微控制器内核

●流水线指令结构;

●70%指令的执行时间为1个或2个系统时钟周期;

●速度可达25MIPS;

●扩展的中断处理系统。

4、存储器

●256B内部数据RAM;

●1024B XRAM;

●64KB可在系统编程的FLASH存储器。

5、数字外设

●8个8位的端口I/O,所有口线均耐压5V电压;

●可同时使用的硬件SPI及UART串口;

●5个通用16位计数器/定时器;

●专用的看门狗定时器。

6、时钟源

●内部可编程振荡器:2-16MHz;

●外部振荡器:晶体、RC、C或外部时钟。

7、封装

●100脚TQFP

- 11 -

7 小结

通过本次的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让我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有了更好的掌握与理解。与次同时,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也让我充分地认识到了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知道了哪些方面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下一些功夫。更重要的是能过这次的实验我熟练地掌握了程序的调试,知道如果一个程序运进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找到错误并改正,也知道了该如何去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上的资源,这对我们以后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两周的工业机器人设计,从茫然毫无头绪到开始大体研究到部件选择,我对工业机器人的学习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在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了了自己的想法,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虽然设计时间很紧迫,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由于有些知识我们学的不多,这样我们在查找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更多东西。我觉得课程设计对我们有更大的帮助,可以把平时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并且更加注重这些元器件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到的事项,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很庆幸能有这样一次课设的机会,让我学尝试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光是掌握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什么,必须还要与实际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知道,使之掌握得更牢靠。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用更多知识来丰富和充实自己,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12 -

8 致谢

短暂的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经过我们小组全体成员紧张而充实的努力,我们终于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回顾这一周的设计过程,我们从开始的毫无头绪,逐渐的进入状态,到后来的理论上实现,一起解决一个个难题,突破一重重的阻碍,当硬件接线图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欢呼了起来,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充满了每个人的心。我想这就是课程设计的魅力所在吧。任务越是难以完成,过程越是复杂艰难,成功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就越大,与那一刻相比,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这句古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理论实现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用所学的知识达不到想要的结果,经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寻求同学们的帮助,大家一起探讨、研究,终于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设计。达到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目的。

这次的机器人设计重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不单单只是书上的传感器及机器人的介绍。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同时能够较自如的应用知识来设计方案。也使我明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学习,也锻炼了和组员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得到最好的设计成果。我相信,通过这次设计,我会更加努力,更加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争取自己在此方面能创出更优秀的成绩。

非常感谢对我们的耐心指导。不管我们问多少问题,他们都耐心地为我们一一解答,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与鼓励,我们是不可能顺利完成这次课程设计的。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是您在我们遇到问题时给予了指导,谢谢您老师!

- 13 -

9.参考文献

[1]谢存喜.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刘广瑞. 机器人创新制作.第一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方建军.智能机器人.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4]罗均等.特种机器人.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5]王志良.竞赛机器人制作技术.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 14 -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扣号: 姓名:流星 2014 年 10 月 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

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利用限位开关来保护电机和控制机械手位置的准停。 这个课题可以充分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对自己以前的所学的课程也是一种巩固。另一方面这个机械手可以实现一定的搬运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2、发展现状和趋势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名称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 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0) 第四章总结 (12) 第五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 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 告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姓名: 组员: 指导老师: 时间:

一、课程设计设计目的 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实践。经过学习,具体掌握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基本要求:要求设计一个能走迷宫(迷宫为立体迷宫)的机器人。要求设计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及排列布局。要有走迷宫的策略(软件流程图)。对于走迷宫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控制电路设计,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位置设计,程序设计 二、总体方案 2.1 机器人的寻路算法选择 将迷宫看成一个m*n的网络,机器人经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感知迷宫的形状,并将各个节点的与周围节点的联通性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再根据已经构建好的地图搜索离开迷宫的路径。这里可选择回溯算法。对每个网格从左到右,每个网格具有4个方向,分别定义。并规定机器人行进过程中不停探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同时探测时按左侧规则,进入新网格后优先探测当前方向的左侧方向。探测过程中记录每个网格的四个方向上的状态:通路、不通或未知,探测得到不同状态后记记录,同时记录当前网

格的四个方向是否已被探测过。若某网格四个方向全部探测过则利用标志位表示该网格已访问。为了寻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记录当前网格在四个方向上的邻接网格序号,由此最后可在机器人已探测过的网格中利用Dijkstra算法找到最佳路径。并为计算方便,记录网格所在迷宫中行号、列号。并机器人探索过程中设置一个回溯网格栈记录机器人经过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此方向是从一个迷宫网格到下一个迷宫网格经过的方向。设置一个方向队列记录机器人在某网格内探测方向的顺序。设置一个回溯路径数组记录需要回溯时从回溯起点到回溯终点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 考虑到迷宫比较简单,且主要为纵横方向的直线,可采用让小车在路口始终左转或者始终右转的方法走迷宫,也就是让小车沿迷宫的边沿走。这样最终也能走出迷宫。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此方法。即控制策略为机器人左侧有缺口时,向左进入缺口,当机器人前方有障碍是,向右旋转180°,其余情况保持前进。 2.2 传感器的选择 由于需要检测机器人左侧和前方是否有通路,采用红外传感器对机器人行进方向和左侧进行感知。红外避障传感器是依据红外线的反射来工作的。当遇到障碍物时,发出的红外线被反射面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输出引脚就会给出低电平提示信号。本机器人系统的红外避障信号采用直接检测的方式进行,直接读取引脚电平。传感器感应障碍物的距离阈值能够经过调节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名称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 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9) 第四章总结 (11) 第五章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 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5、调试; 6、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方案设计、硬件搭建过程(附照片)、控制 算法流程、程序编写、调试结果、心得体会。

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

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课题背景 扫地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清扫房间、车间、墙壁等。提出一种应用于室内的移动清洁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其具有实用价值。室内清洁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能够代替人进行清扫工作,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自我导航,检测出墙壁,房间内的障碍物并且能够避开;能够走遍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可以检测出电池的电量并且能够自主返回充电,同时要求外形比较紧凑,运行稳定,噪音小;要具有人性化的接口,便于操作和控制。结合扫地机器人主要功能探讨其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邱权博士介绍说,扫地机器人可以看作是一种智能吸尘器,通过其基于传感器检测的智能运动规划算法使原本由人操作的吸尘器成为一个可自主运行的智能化设备。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比如碰撞开关、红外接近开关、超声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感知自身的位置和状态,通过智能算法决定当前的任务状态。它可以根据某个传感器检验地面清洁程度,根据历史信息确定哪些区域已经打扫过,它的充电座会发出红外线信息,在电量低于一定值后,它开始寻找红外信息来自动充电。防跌落是基于机器人底部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地面的距离,当距离发生变化时机器人将停止并改变路线。由于扫

地机器人是一个智能化产品, 1.3工作原理 扫地机器人机身为可移动装置,机器人依托红外识别以及超声波测距从而避障,配合芯片控制内部电机转动以及内部真空环境吸尘,通过路线设计,在室内自由行走,由中央主刷旋转清扫,并且辅以边刷,沿直线或者之字形活动路径打扫。 2、设计要求与内容 1)以 AT89S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移动清扫机器人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采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完成障碍物检测电路设计,完成充电站检测电路设计,完成避障算法与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2)按键选择清扫模式和充电模式。 3)显示方式LED 显示当前时间和机器人当前工作状态。 3、系统方案设计 3.1设计任务 1)利用AT89S52处理器编程实现电机驱动。 2)液晶显示扫地机器人的内部参数。 3)当扫地机器人显示电量不足时,无线模块发送命令到充电桩,开始进行充电模式,此时红外发射光线充电桩与扫地机器人充电接口对接,此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机器人设计 设计题目: 专业: 信息工程 班级: 08(1)班 组别: 学生姓名: 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起止日期: 2011年3月1日 ~ 2011年 7月1日 指导教师: 刘岩恺梁景莲 同组人员: 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设计实验 姓名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班级 08信息(1)班 班级专业信息工程 组别组长组员 指导教师刘岩恺梁景莲 课程 设计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目的 课程 设计Vc++ 环境

课程 设计 任务用C++语言设计一个颜色识别的程序和一个机器人行走程序 和要 求 课程设计内容描述: 1(绪论 通过学习机器人设计2课程~学会了家庭组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的一些理论知识。了解了机器人方向识别~动手调试了全景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设置了场地、球门、白线、足球等的颜色数值。 2. 颜色识别的产生 结合梁老师给的人脸识别程序~通过改变人脸模型建立颜色识别程序。 3. 平台的选择及搭建 根据刘老师给的参考资料~首先安装了DirectX9.0 SDK和Visual C++软件~然后一步步的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先建立基本界面~接着编制串口通讯控制机器人 的程序~读取距离传感器信息等~最后得出了机器人行走程序如下。 课程设计源程序: 机器人行走 // VoyTestDlg.cpp : implementation file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VoyTest.h" #include "VoyTestDlg.h" #ifdef _DEBUG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五子棋)解读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报告 课题名称:五子棋 姓名: X X 学号:114304xxxx 课题负责人名(学号): X X114304xxxx 同组成员名单(学号、角色): x x1143041325 XXX1143041036 指导教师:张建州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提交报告时间:2014年 1 月 9 日

五子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生XXX 指导老师张建州 [摘要]人类之所以不断在进步,是因为我们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思考,五子棋游戏程序的开发符合人类进步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大动力之一。五子棋游戏程序让人们方便快捷的可以下五子棋,让人们在何时都能通过下棋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儿童的兴趣以及爱好,让孩子更加聪明。 同时,五子棋游戏程序的开发也使得五子棋这个游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知道五子棋,玩上五子棋,这已经不是局限。五子棋游戏程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五子棋,热爱下五子棋,它是具有很好的带动性的。 关键词:五子棋进步思考

目录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报告 0 1 引言 (3) 1.1五子棋简介 (3) 1.2 五子棋游戏的发展与现状 (3) 2 研究问题描述 (4) 2.1 问题定义 (4) 2.2 可行性研究 (4) 2.3 需求分析 (5) 2.4 总体设计 (5) 2.5 详细设计 (6) 2.6编码和单元测试 (6) 3 人工智能技术 (6) 4 算法设计 (7) 4.1α-β剪枝算法 (7) 4.2极大极小树 (7) 4.3深度优先搜索(DFS) (8) 4.4静态估值函数 (9) 5 软件设计和实现 (9) 5.1 数据结构定义 (9) 5.2 程序流程图 (17) 6 性能测试 (18) 6.1 程序执行结果 (18) 7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1)

A-算法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人工智能(A*算法) 一、 A*算法概述 A*算法是到目前为止最快的一种计算最短路径的算法,但它一种‘较优’算法,即它一般只能找到较优解,而非最优解,但由于其高效性,使其在实时系统、人工智能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 A*算法结合了启发式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图给出的信息来动态地作出决定而使搜索次数大大降低)和形式化方法(这种方法不利用图给出的信息,而仅通过数学的形式分析,如Dijkstra算法)。它通过一个估价函数(Heuristic Function)f(h)来估计图中的当前点p到终点的距离(带权值),并由此决定它的搜索方向,当这条路径失败时,它会尝试其它路径。 因而我们可以发现,A*算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估价函数的正确选择,从理论上说,一个完全正确的估价函数是可以非常迅速地得到问题的正确解答,但一般完全正确的估价函数是得不到的,因而A*算法不能保证它每次都得到正确解答。一个不理想的估价函数可能会使它工作得很慢,甚至会给出错误的解答。 为了提高解答的正确性,我们可以适当地降低估价函数的值,从而使之进行更多的搜索,但这是以降低它的速度为代价的,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对解答的速度和正确性的要求而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使之更具弹性。 二、 A*算法分析 众所周知,对图的表示可以采用数组或链表,而且这些表示法也各也优缺点,数组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其中某个元素的存取,但插入和删除操作却很困难,而链表则利于插入和删除,但对某个特定元素的定位却需借助于搜索。而A*算法则需要快速插入和删除所求得的最优值以及可以对当前结点以下结点的操作,因而数组或链表都显得太通用了,用来实现A*算法会使速度有所降低。要实现这些,可以通过二分树、跳转表等数据结构来实现,我采用的是简单而高效的带优先权的堆栈,经实验表明,一个1000个结点的图,插入而且移动一个排序的链表平均需500次比较和2次移动;未排序的链表平均需1000次比较和2次移动;而堆仅需10次比较和10次移动。需要指出的是,当结点数n大于10,000时,堆将不再是正确的选择,但这足已满足我们一般的要求。

灭火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灭火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

目录 第1章机器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1.1 设计目标 (3) 1.2 机器人功能设计及指标要求 (3) 1.3 机器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 第2章机器人系统硬件详细方案设计 (5) 2.1 传感器选型 (5) 2.1.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5) 2.1.2 红外避障传感器 (5) 2.1.3 火焰传感器 (5) 2.2 机器人系统硬件连接图 (6) 2.2.1 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 (6) 2.2.2 电源模块 (7) 2.2.3 红外避障传感器 (7) 2.2.4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8) 2.2.5 火焰传感器 (8) 2.2.6 电机驱动模块 (8) 第3章机器人系统软件详细方案设计 (9) 3.1 主函数 (9) 3.2 超声波测距程序 (10) 3.3 红外避障引脚设置程序 (12) 3.4 电机驱动程序 (12) 3.5 火焰检测程序 (12) 第4章机器人系统开发调试步骤 (13) 4.1 传感器选型和引脚分配 (13) 4.2 传感器独立测试 (13) 4.2.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试 (13) 4.2.2 红外避障传感器测试 (13) 4.2.3 火焰传感器测试 (13) 4.3 电机独立测试 (14) 4.4 综合测试 (14) 第5章实验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5) 第6章收获与体会 (16)

第1章机器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在一辆两驱智能小车的基础上,搭载各种传感器,设计出一款具有自动避障和搜寻火点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简易的灭火功能。设定的实验环境为带有隔板障碍的4*4方格迷宫,如图1-1所示。起火点随机放置在其中一个方格中。机器人需要从起点开始搜寻火点,躲避障碍,最终靠近火点一定距离时,小车停止运动,进行接下来的灭火操作。 图1-1 机器人灭火场地布局图 本课设旨在通过一类典型智能机器人的设计、调试,掌握各环节和整个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调试步骤与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控制系统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机器人功能设计及指标要求 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可以检测周围环境并发现障碍;可以灵活前后行进、停止和转向;可以根据障碍位置做出避障决策;可以准确搜寻到火焰位置并在火焰面前停止并进行灭火等。由于实验环境设定为方格迷宫,所以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可以转化为迷宫的遍历问题,而且转向角度简化为90°和180°的组合问题。 整个搜寻过程中,小车尽量不碰撞到障碍物和墙壁,且从出发到找到火点的时间应在3分钟内。在成功灭火后可以继续进行其他火源的搜寻,即可以连续完成多点灭火。

智能机器人设计制作

智能机器人设计制作 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用MT-U机器人小车平台,加装相应传感器并编程,实现智能控制至少包含以下功能: 2.1 具有制定速度的前进、后退、停止。 2.2 具有避障能力 2.3 具有转向功能 2.4 具有定距离行走控制 二、设计任务 通过机器人的I/O口控制机器人在规定速度下完成前进、后退、壁障、转向、定距离行走的功能。 三、MT-UROBOT的内部结构 3.1 MT-UROBOT结构简图:

3.2MT-UROBOT主要控制按钮和相关系统接口如下图所示。 控制按键部分 左图相关控制接口和控制开关 电源开关按钮 控制MT-UROBOT电源开关的按钮,按此按钮可以打开或关闭机器人电源。 “充电口” 将充电器的相应端插入此口,再将另一端插到电源上即可对机器人充电 下载口 用于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主板上,使用时只需将串口连接线的相应端插入下载口,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好,这样机器人与计算机就连接起来了。 备用电源 此电源接口可以接外接电源,主要作用是为电机提供电源。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机做功功率消耗掉大部分的电池能量,为了提高系统的连续运行时间,可以为电机提供外部动力,当备用电源接口上接有外部电源时,将切换开关拨至左边,

电机就可以从外接电源那里取电。 切换开关 电机使用内部电源或者外接电源的选择开关。 右图相关控制接口和控制开关 指示灯 绿色灯为电源指示灯,按下MT-UROBOT的开关后,这个灯会发绿光。红色灯为电源欠压指示灯,当机器人电源电压不足时,欠压报警的红灯亮,这时就该给机器人充电了。 “通信”指示灯 “通信”指示灯位于机器人主板的前方,与电源绿色指示灯为同一个灯,在给MT-UROBOT下载程序时,这个绿灯会闪烁,这样就表明下载正常,程序正在进入机器人的“大脑”即CPU。 “充电”指示灯 充电指示灯不在控制盒上,在充电器上。当你给机器人充电时,充电器上的指示灯发红光,充电完成后充电器上指示灯发绿光。 UP、DOWN、OK按钮 UP和DOWN用来选择机器人开机后将要执行的动作,可以在液晶显示屏上观察,OK相当于PC机的ENTER键,用来进入某一功能。 RESET按钮 用来复位机器人系统,让机器人重新运行或者下载新的程序。 DOWN按钮 当使用UP、DOWN、OK按钮选择了下载功能后,若机器人与PC机连接状态良好并且编译没有错误时,可以通过DOWN按钮令机器人进入下载等待状态。 RUN按钮 当程序下载完成,并且用UP、DOWN、OK按钮选择了运行后,RUN按钮开始机器人的运行。 四、MT-UROBOT的连接和检测 很多情况下MT-UROBOT是要和计算机连接以后使用的。连接MT-UROBOT是一项基本操作,下面是连接的标准步骤: 1.取出串口连接线。一头接MT-UROBOT的“下载口”插口,另一头接PC机箱后的9针串口。如果你的电脑后面没有空余9针串口,请咨询电脑维护人员。(可以把暂时不用的设备移开,腾出一个串口。)或者通过USB转串口。 2.打开MT-UROBOT,按击控制按键中的“开关”键,见到“电源”指示灯发光即可。 3.开机后液晶显示屏LCD显示正常。有两个选择:“运行”和“下载”用户可以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姓名: 组员: 指导老师: 时间:

一、课程设计设计目的 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电工电子学、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初步掌握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理论,并应用于实践。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基本要求:要求设计一个能走迷宫( 迷宫为立体迷宫) 的机器人。要求设计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及排列布局。要有走迷宫的策略(软件流程图)。对于走迷宫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控制电路设计,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位置设计, 程序设计 二、总体方案 2.1 机器人的寻路算法选择 将迷宫看成一个m*n 的网络,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感知迷宫的形状,并将各个节点的与周围节点的联通性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再根据已经构建好的地图搜索离开迷宫的 路径。这里可选择回溯算法。对每个网格从左到右,每个网格具有 4 个方向,分别定义。并规定机器人行进过程中不停探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同时探测时按左侧规则,进入新网格后优先探测当前方向的左侧方向。探测过程中记录每个网格的四个方向上的状态:通路、不通或未知,探测得到不同状态后记记录,同时记录当前网格的四个方向是否已被探测过。若某网格四个方向全部探测过则利用标志位表示该网格已访问。为了寻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 路径,记录当前网格在四个方向上的邻接网格序号,由此最后可在机器人已探测过的网格中 利用Dijkstra 算法找到最佳路径。并为计算方便,记录网格所在迷宫中行号、列号。并机 器人探索过程中设置一个回溯网格栈记录机器人经过的迷宫网格序号及方向,此方向是从一个迷宫网格到下一个迷宫网格经过的方向。设置一个方向队列记录机器人在某网格内探测方 向的顺序。设置一个回溯路径数组记录需要回溯时从回溯起点到回溯终点的迷宫网格序号及 方向。 考虑到迷宫比较简单,且主要为纵横方向的直线,可采用让小车在路口始终左转或者始 终右转的方法走迷宫,也就是让小车沿迷宫的边沿走。这样最终也能走出迷宫。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此方法。即控制策略为机器人左侧有缺口时,向左进入缺口,当机器人前方有障碍是, 向右旋转180°,其余情况保持前进。 2.2 传感器的选择

机器人课程设计

机器人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沈阳化工大学机器人课程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0901 姓名:许伟博 学号:09130109

目录 第一章绪言 (2) 、目的和意义 (2) 、设计内容 (2) 、机器人硬件 (2) 、设计任务 (3) 、运行框图 (3) 第二章机器人触觉导航 (4) 、安装并测试机器人胡须 (4) 、测试触须传感器 (7) 、C语言程序如下 (7) 第三章机器人红外导航 (7) 、使用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器件探测道路 (7) 、搭建并测试IR发射和探测器 (8) 、测试红外发射探测器 (8) 、探测和避开障碍物 (8) 第四章心得体会 (10)

第一章绪言 、目的和意义 机器人涉及机械、电子、传感、控制等多个领域和学科。本课程设计是在《机器人学》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多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综合与应用,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目的。 、设计内容 1.2.1、机器人硬件 本课程设计使用实验室已有的移动机器人。机器人有两个驱动轮、一个从动轮,驱动轮由舵机直接驱动。机器人控制器为89S52单片机。 图1 机器人结构简图

1.2.2、设计任务 利用多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控制。具体为:控制机器人在规定的场地内避开障碍物走遍整个场地。 场地长,宽,场地四周为高的挡板。场地如图2所示。 、运行框图

第二章机器人触觉导航 本章你将通过给你的机器人增加触觉传感器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端口来获取外界信息。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不仅仅是机器人),无非都是通过传感器获取外界信息,通过接口进入计算机(或者单片机),由计算机或单片机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计算和决策,生成控制命令,然后通过输出接口去控制系统相应的执行机构,完成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学习如何使用单片机的输入接口同学习使用输出接口同等重要。 许多自动化机械都依赖于各种触觉型开关,例如当机器人碰到障碍物时,接触开关就会察觉,通过编程让机器人躲开障碍物;旅客登机桥在靠近飞机时为了保护昂贵的飞机,在登机桥接口安装触须,当登机桥离飞机很近后触须就会碰到飞机,立即通知控制器提醒离飞机已经很近了,需要降低靠近速度;工厂利用触觉开关来计量生产线上的工件数量;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也被用来排列物体。在所有这些实例中,触觉开关提供的输入通过计算机或者单片机处理后生成其它形式的程序化的输出。 本章中,你将在机器人前端安装并测试一个称为胡须的触觉开关。你将对机器人大脑编程来监视触觉开关的状态,以及决定当它遇到障碍物时如何动作。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触觉给机器人自动导航。 、安装并测试机器人胡须 编程让机器人通过触觉胡须导航之前,首先必须安装并测试胡须。图3所示是安装机器人触觉胡须所需的硬件元件清单,包括: 1.金属丝2根 2.平头M3×22盘头螺钉2个 3. 13mm圆形立柱2个 4. M3尼龙垫圈2个 5. 3-pin公-公接头2个 6. 220Ω电阻2个 7. 10kΩ电阻2个 图3 胡须硬件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人工智能<五子棋> 技术报告 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alpha-beta剪枝算法的五子棋的博弈游戏,具有悔棋,可选择禁手,支持人机对战,人人对战等功能。整个设计基于Java语言开发,界面美观大方。 alpha-beta剪枝技术的基本思想或算法是,边生成博弈树边计算评估各节点的倒推值,并且根据评估出的倒推值范围,及时停止扩展那些已无必要再扩展的子节点,即相当于剪去了博弈树上的一些分枝,从而节约了机器开销,提高了搜索效率。具体的剪枝方法如下: (1) 对于一个与节点MIN,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上确界β,并且这个β值不大于MIN 的父节点(一定是或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下确界α,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MIN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IN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α剪枝。 (2) 对于一个或节点MAX,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下确界α,并且这个α值不小于MAX 的父节点(一定是与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上确界β,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MAX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AX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β剪枝。 1、数据结构定义 本文定义15*15的五子棋棋盘,实现算法,在算法中采用的数据结构包括:int isChessOn[][]描述当前棋盘,0表示黑子,1表示白字,2表示无子;int pre[][]记录棋点的x,y坐标。 由于本课程设计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在Java中只能用类表示并实现所定义的数据结构。所以下面将用类来描述相应的数据结构及算法: public class ChessPanel{ private ImageIcon map; //棋盘背景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blackchess; //黑子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whitechess; //白子位图 public int isChessOn [][]; //棋局 protected boolean win = false; // 是否已经分出胜负 protected int win_bw; // 胜利棋色 protected int deep = 3, weight = 7; // 搜索的深度以及广度 public int drawn_num = 110; // 和棋步数 int chess_num = 0; // 总落子数目 public int[][] pre = new int[drawn_num + 1][2]; // 记录下棋点的x,y坐标最多(drawn_num + 1) 个 public int sbw = 0; //玩家棋色黑色0,白色1 public int bw = 0; // 当前应该下的棋色0:黑色(默认),1:白色protected int x_max = 15, x_min = 0; // 边界值,用于速度优化 protected int y_max = 15, y_min = 0; // 边界值,用于速度优化 protected boolean able_flag = true; // 是否选择禁手标志0:无禁手1:有禁手(默认private int h; //棋子长

智能寻迹机器人的设计说明书

┊┊┊┊┊┊┊┊┊┊┊┊┊装┊┊┊┊┊订┊┊┊┊┊线┊┊┊┊┊┊┊┊┊┊┊┊┊ 前言 当今世界,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机械电气和电子信息已经不再明显分家,自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智能”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现在国外的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日本,比如日本本田制作的机器人,起仿人双足行走已经做得十分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据说其智商已经到达6岁儿童的水平。 做为机械行业的代表产品——汽车,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的价值量比例逐步提高,汽车将有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也很有课能成为依托整车制造业和用车提升配置而快速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无容质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 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 为主芯片,实现能够自主识别黑色引导线并根据黑线走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寻线行驶。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动物识别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动物识别系统 设计人员: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3) Abstract (4) 一、专家系统基本知识 (5) 1.1专家系统实际应用 (5) 1.2专家系统的开发 (5) 二、设计基本思路 (5) 2.1知识库 (5) 2.2.1知识库作用 (5) 2.1.2 知识库建立 (6) 2.1.3 知识库获取 (7) 2.2 数据库 (7) 2.2.1数据库作用 (7) 2.2.2数据库建立 (7) 三、推理机构 (8) 3.1推理机介绍 (8) 3.1.1 推理机作用原理 (8) 3.1.2推理网络 (8) 3.2 正向推理 (9) 3.2.1 正向推理基本思想 (9) 3.2.2 正向推理示意图 (10) 3.2.3 正向推理机所要具有功能 (10) 3.3反向推理 (11) 3.3.1反向推理基本思想 (11) 3.3.2 反向推理示意图 (11) 3.3.3反向推理机所要具有功能 (11) 四、实例系统实现 (12)

4.1系统介绍 (12) 4.2基本思路 (12) 4.3程序主要代码 (12) 4.4系统执行结果 (13) 五、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一 (15) 附录二 (24)

摘要 动物识别专家系统是将人的思维过程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的逻辑过程,其关键在于知识和信息的表示,智能推理或求解的基础——知识库的创建和管理,以及基于某种知识和信息表示的智能推理或求解过程。使动物识别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良好的交互性和可视化效果。本论文也主要以识别七种动物的设计思路和程序为例所写的。动物识别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一个比较基础的规则演绎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一个大模块的专家系统的一个特定例子。是集知识表与推理为一体的,以规则为基础对用户提供的事实进行向前、逆向或双向的推理得出结论的一种产生式系统。如果通过良好的分析、精确地设计和细致的规划会创设出高度灵活和快速有效的识别系统,再加上良好的界面供用户添加新的事实和规则,反馈详细的错误或信息的话,那就是一个相当完整的识别系统了。 关键词: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动物识别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书

.. .. 《人工智能》 课程论文 题目论文写作规及格式模板 院(系)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 任课教师 时间 ... . .

.. .. 中文摘要 人工智能是21世纪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人工智能研究必须建立在归纳逻辑基础之上,从而达到多领域交叉合作来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广泛而深远的发展。 关键字:人工智能,知识表达式,计算机 ... . .

.. ..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logic development in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must be based on inductive logic, so as to achieve multi domain cross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 expression, computer ... . .

.. .. 目录 中文封面.................................................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 III 目录.. (Ⅳ) 第1章绪论 (1) 第2章正文 (2) 2.1 人工智能的诞生 (2) 2.2 人工智能的应用 (4) 2.3 人工智能的表示 (7) 2.4 结语 (13) 第3章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未来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 . .

机器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器人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1、目的和意义 机器人涉及机械、电子、传感、控制等多个领域和学科。本课程设计是在《机器人学》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多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综合与应用,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目的。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掌握更多技能。 2、设计内容 (一)、机器人硬件 本课程设计使用实验室已有的移动机器人。机器人有两个驱动轮、一个从动轮,驱动轮由舵机直接驱动。机器人控制器为89S52单片机。机器人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器人结构简图

(二)、设计任务 利用多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控制。具体为:控制机器人在规定的场地内避开障碍物走遍整个场地。 二C51单片机编程环境与机器人智能 1、单片机与C51系列单片机 (一)、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 (二)、C51系列单片机 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些品种,如8031,8051,8751等,其中8051是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 本课程设计所用的AT89S52单片机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来的。AT89S52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单片机,内含8k字节ISP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其引脚结构,在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分析报告

课程: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赵曼 2015年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不、图像识不、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能够设想,以后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考虑、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明白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讲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要紧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

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在专门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不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考虑、规划等)的学科,要紧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能够讲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进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