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意外情况的判断与处理(王海燕)

气道意外情况的判断与处理(王海燕)
气道意外情况的判断与处理(王海燕)

人工气道意外情况判断及处置

王海燕

脑重症医学科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改善通气功能

纠正缺氧状态

清除气道分泌物

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的种类(1)

气管插管

(经鼻和经口两类)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的种类(2)

口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管

喉罩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异位

导管的畅通

导管气囊管理

上述三方面异常导致人工气道意外,影响病人生命

人工气道异位

概念

是指人工气道意外脱出、插入气管过深或误入食道等异常情况,发生率10.5%。或误入食道等异常情况发生率105%

分类

插入气管过深

人工气道意外脱出

误入食道

气管插管位置深度的管理

正常成人插管深度22±1cm

12cm 头端位置气管隆突上方1~2cm

气管插管位置深度改变

气管插管脱出(脱出长度<8cm)

气管插管意外拔出(脱出长度>8cm)

气管插管位置过深

气管插管误入食道位置改变深度不变 气管插管误入食道(位置改变,深度不变)

气管插管位置深度改变原因

病人镇静不佳,不耐受,自行拔管

口水湿透长胶布及固定系带,使导管滑动

气囊充气

气囊充气不足

肢体约束脱出

病人大角度伸仰颈部

气管插管位置深度改变判断

观察导管深度是否过浅或过深,

呼吸机提示漏气或气道压力升高,

病人呼吸困难,听诊有无单侧肺通气

血氧饱和度下降,

上腹部隆起,胃肠减压大量气体

气管插管脱出<8cm处置

判断是否在气道内(听气流声音,棉花

看气流流动)

在气道内:吸净口鼻及气囊上方分泌物,放松气囊,送回导管原来深度固定

在气道外气囊放气拔管面罩吸氧观 在气道外:气囊放气拔管,面罩吸氧观

察,必要时重新插管

气管插管脱出>8cm处置

气囊放气拔管,

吸净口腔内分泌物,

面罩吸氧观察,

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稳定,咳痰能力好,可暂不插管。 必要时重新插管

非计划拔管

非计划拔管的定义

非计划拔管

(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E)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其中包括医疗护理操作失当。

其中包括医疗护理操作失当

U判断

UEE

直接可见气管导管明显脱离气管;

患者SPO2持续下降;

呼吸机持续显示低压报警;

在气囊充气状态时,患者还存在呛咳反射或者有声音发出;

UEE—

原因分析患者因素

患者的意识状态

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意志力

原因分析气管插管因素UEE—

气管切开导管过短也是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之一;

气管插管的位置:意外脱管与插管的深度、导管外露的长度均有关,气管插管置管越浅管腔外露越多越易发生脱置管越浅,管腔外露越多,越易发生脱管现象。

UEE原因分析医护人员的因素

缺乏有效的沟通:加强患者及家属沟通;

未采取适当的有效的肢体约束:有拔管倾向的患者

缺乏有效的固定:如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缺乏有效的固定如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气囊的充盈度、呼吸机管路过于固定

通气模式:人-机协调性

UEE—

原因分析医护人员因素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

1.在固定导管或口腔护理时,不甚将导管脱出

2.更换体位时,不甚将导管脱出;

3.气管插管位置不当需行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操作时

4.剪除导管时不慎剪破气囊注气管;

5.调节呼吸机机械臂时;

6.使用密闭吸痰管时。

77.未恰当使用镇静剂者:在沟通,肢体约束仍不能排

除高度脱管可能性时,恰当的使用镇静剂可以降低UEE发生率。

88.医护人员配备不合理: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监护病

人,导致UEE发生

9.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性。

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doc

2012 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 (A 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 A 卷)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 502052060 课序号: 0 课程名称: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任课教师:杨小东王茂筠梁斌苗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 2012 级医技呼吸学生人数:22 印题份数: 23 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 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 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 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 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 法》进行处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关于小气道的特点,错误的是() A.吸气状态下 < 2mm B.管壁菲薄,管腔纤细 C.总横截面积非常大 D.结构和内径的维持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特征 E.软骨缺如,平滑肌相对丰富 2.II 型肺泡上皮细胞() A.亦称分泌细胞或颗粒细胞 B.泡体较小 C.可合成、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D.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E.以上都正确 3.肺的弹性回缩压与什么无关() A.肺组织网状支架结构 B.肺泡表面张力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D.胸内压 E.肺的容积 4.吸入气体在肺内什么部位的分布是均匀的() A.各肺区 B.肺泡内 C.两肺之间 D.肺各横截面 E.肺终末单位 5.气体扩散与哪个因素无关() A.气体本身的物理特性 B.胸内压 C.气体的分压差 D.扩散面积和厚度 E.气体与 Hb 的结合能力 6.缺氧对呼吸的刺激能力小于二氧化碳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外周感受器对缺氧的刺激阈值高于二氧化碳 B.缺氧可降低中枢的反应性 C.化学感受器对的二氧化碳耐受性较强 D.化学感受器对的缺氧耐受性较强 E.缺氧刺激呼吸运动,呼吸增强使血中CO 2分压降低,部分抵消其作用 7.关于气道粘液 -纤毛清除系统,错误的是() A.清除系统包括两大结构要素:纤毛和粘液 B.粘液纤毛清除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C.粘液溶解剂可促进粘液溶解及纤毛运动 D.纤毛任意方向的摆动,均可将粘液排出体外 E.粘液 - 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8.体积描记仪测定肺容量的原理是() ’ A. Poiseuill s 定律 ’ B. Boyle s 定律

急性上气道阻塞临床诊治

急性上气道阻塞临床诊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健词】急性上气道阻塞临床诊治 上气道梗阻(UAO)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其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易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相混淆。引起上气道梗阻的原因较多,以外源性异物所致最为常见。起病的缓急影响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诊治。呼吸系统的传导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等部分。因呼吸力学上的差异,可以将气道分为三部分:①小气道,指管径2mm的气道;②大气道,指隆突以下至2mm的气道;③上气道,为自鼻至气管隆突的一段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及气管等。 1 临床资料 急性上气道阻塞是急症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临床急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很多,而且临床体征缺乏特异性,由于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往往会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从而导致对患者误诊,延误治疗严重

者危急生命。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5月被确诊的24例急性上气道阻塞的患者,在24例急性上气道阻塞的患者中,复发性多软管炎16例,结核4例,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1例,肿瘤2例。 1.2临床表现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可因运动而加重,因体位而变化。急性上气道阻塞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甚至可导致窒息而死亡。24例患者中18例伴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肿瘤患者可伴有血痰。6例炎症感染患者可有发热、脓痰等表现。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吸气性喘鸣是UAO的特征,用力吸气时喘鸣加重,且大部在颈部以上闻及,并强于肺部所闻,且不伴有双肺野的哮鸣音,此与哮喘有别。 1.3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流量,容积环的变化有助于诊断。X 线胸片常不能发现病变,是本症易被误诊的原因之一。但高电压胸片,尤其是气管的体层相多能确诊,CT检查帮助更大。纤维支气管镜是确定病变性质的必要手段。 2 诊断与治疗 2.1诊断一般在诊断上气道梗阻时,关键要考虑到上气道梗阻的可能。对以下情况应进一步检查:①以气促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后加重,与体位变化有关,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②存在上气道炎症、损伤、特别是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史者;③肺功能检查显示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进行性下降,肺活量不变

困难气道处理快捷指南

困难气道处理快捷指南(201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2 执笔:田鸣左明章邓晓明高学 专家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快捷指南编写组 目录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和分类 二、困难气道的预测与评估 三、建立气道的工具和方法 四、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图 五、注意事项 六、附录 参考文献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与分类 困难气道的定义: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 1、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 1困难面罩通气定义: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无他人帮助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有效的面罩通气。 2、面罩通气分级:根据通气的难易程度将面罩通气分为四级,1~2级可获得良好通气,3~4级为困难面罩通气(见表1)。喉罩的应用可改善大部分困难面罩气问题。 a、1~2级通过三项中间指标(手握气囊的阻力、胸腹起伏和ETCO2波形测试)确定,3~4级以SpO2是否≥90%而定。 b、良好通气是指排除面罩密封不严、过度漏气等因素,三次面罩正压气的阻力适当(气道阻力≤20mmH2O)、胸腹起伏良好,ETCO2波形规则。 C、双人加压辅助通气是指在嗅物位下置入口咽和/或鼻咽通气道,由双人四手,用力托下颌扣面罩并加压通气。 2、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Intubation,DI)

1)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三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2)困难气管插管: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管病理改变,气管插管需要三次以上的努力。 3、根据有无困难通气将困难气道又分为非紧急气道和紧急气道。 1)非紧急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辖而无困难面罩通气的情况。 2)紧急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其中少数病人“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Can’t Intubate,Can’t Ventilate,CICV),可危及生命。 4、根据麻醉前的气道评估可将困难气道分为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和末预料的困难气道。 1)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包括明确的和可疑的困难气道,前者包括明确困难气道史、严重面颈部烧伤疤痕、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后者仅评估存在困难危险因素者。 2)未预料的困难气道:评估未发现困难气道危险因素的病人,而于全麻诱导后发生困难气道者。 二、困难气道的预测与评估 大约90%以上的困难气道病人可以通过术前评估发现。因此麻醉前必须对病人是否存在困难气道做出评估。常见的困难气道的预测与评估指标见表2。

气道疾病

呼吸系统X线诊断 气管的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 of the trachea ) 1、气管分支异常 2、气管食管瘘 3、气管憩室及气管囊样膨出 支气管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肺囊肿)(Congenital bronchial cyst) 病理肺芽的发育障碍,囊肿壁菲薄,与支气管壁结构相同;壁内无尘埃,与后天性囊肿区别。 囊肿可为单房或多房,其内含有澄清液体、血液或凝固的血块。如果和支气管相通可成含气囊肿或液气囊肿。 临床表现 由于囊肿的部位、大小和邻近肺组织与纵隔受压的情况,以及有无感染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可以全无症状。囊肿较大时可产生呼吸困难、咳嗽和紫绀等。如有感染则有发烧、胸痛、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囊肿破裂可以形成自发性气胸的症状。 X线表现 平片: 纵隔型 肺内型 1.孤立性肺囊肿(气、液、气液) 2.多发性肺囊肿 支气管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1、肺脓肿 2、肺大泡 3、气胸及液气胸 4、肺肿瘤 5、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2、支气管扩张症 3、气管支气管异物 4、气管和支气管断裂伤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病理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咳痰 分型:1.单纯型 2.喘息型 X线表现 1.平片 肺纹理的改变 肺野透亮度的改变 继发感染 2.支气管造影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病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变形扩张 主要因素:1.支气管壁受到损害使其弹性降低(感染)2.支气管腔内压升高(阻塞)3.支气管周围组织的牵拉以上三种病因可以互相影响,促成并加剧支气管病变的发展 临床表现:咳嗽、吐痰、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三大症状 极少数无咳嗽、咯痰,只有反复的咯血,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X线表现: 1.平片:肺纹理增强,双轨征,囊状或蜂窝状阴影,肺不张,肺内炎症 支气管扩张症X线表现 2.支气管造影所见:柱状扩张,囊状扩张,混合型 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trachea and bronchus) 气管支气管异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岁以下或老年人多见。

困难气道处理指南

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邓晓明、朱也森、左明章、李士通、田鸣 一、前言 困难气道(Difficult Airway)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50%以上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从1993年起,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纷纷采用了气道管理的实践指南。这些国家的专业学会一致认为,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制定和实施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能够减少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在参考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近年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国内的临床经验起草和制定了这份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目的是为我国临床麻醉中的困难气道处理提出指导性意见,使困难气道的处理更规范、便捷、准确,有利于降低脑损伤,呼吸心跳骤停,不必要地气管切开,气道损伤以及牙齿损伤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二、困难气道的定义 困难气道的定义是: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了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1、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 DMV) 麻醉科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维持病人正常的氧合和/或合适的通气,使用面罩纯氧正压通气的患者无法维持SpO2在90%以上。 1)由于一个或多个下列问题,使得麻醉科医师不可能提供适当地面罩通气:面罩密封不好,过度漏气或气体出入的阻力过大。 2)面罩通气不足的体征包括(但不限于) 看不到或不适当的胸部运动,听不到或不适当的呼吸音,听诊有严重梗阻的体征,紫绀,胃胀气或胃扩张,SpO2降低,没发现或不适当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肺量计监测不到呼出气流或呼出气流不足,以及与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面罩通气困难的发生率为0.0001~0.02%。 2、困难气管内插管 Difficult Intubation 1)困难喉镜显露: 用常规喉镜,经过多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答案版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的是( D ) A.咳、痰、喘 B.每年至少咳嗽、咳痰3个月 C.除外其他疾病 D.进行性呼吸困难 2.COPD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 A ) A.吸烟 B.职业粉尘 C.大气污染 D.气温突变 3.下列措施对预防COPD错误的是( B ) A.戒烟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控制大气污染 D.减少职业性粉尘接触 4.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C ) A.呼吸困难 B.咳嗽、咳痰 C.咯血 D.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5.对COPD诊断、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C ) A.胸部X线 B.动脉血气分析 C.肺功能检查 D.血常规 6.下列是诊断COPD常用的肺功能指标的是( A )

A.FEV 1 /FVC B.RV/TCL C.TCL D.VC% 7.关于LTOT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全称是长期家庭氧疗。 B.主要指证是PaO 2 <60mmHg。 C.氧流量控制在1 ~ 2L/min,每日吸氧时间≥15h/d。 D.氧疗目标是使SaO 2>90%,并且CO 2 潴留无明显加重。 8.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吸氧浓度为( D ) A.10% ~ 20% B.15% ~ 25% C.35% ~ 45% D.25% ~ 35% 9.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呼吸时,吸气与呼气之比为( D ) A.2:1 B.1:1 C.3:1 D.1:2 10.COPD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的目的是( B ) A.减少疼痛 B.避免小气道塌陷 C.提高肺泡表面活力 D.降低呼吸相支气管内压 11.以下不是胸部叩击的禁忌证的是( C ) A.咯血 B.未引流的气胸 C.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D.胸部外伤 二、多项选择题

2012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

2012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A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502052060课序号:0课程名称: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任课教师:杨小东王茂筠梁斌苗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12级医技呼吸学生人数:22 印题份数:23 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小气道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吸气状态下< 2mm B. 管壁菲薄,管腔纤细 C. 总横截面积非常大 D. 结构和内径的维持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特征 E. 软骨缺如,平滑肌相对丰富 2. II型肺泡上皮细胞() A. 亦称分泌细胞或颗粒细胞 B. 泡体较小 C. 可合成、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D. 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E. 以上都正确 3. 肺的弹性回缩压与什么无关() A. 肺组织网状支架结构 B. 肺泡表面张力 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D. 胸内压 E. 肺的容积 4. 吸入气体在肺内什么部位的分布是均匀的() A. 各肺区 B. 肺泡内 C. 两肺之间 D. 肺各横截面 E. 肺终末单位 5. 气体扩散与哪个因素无关() A. 气体本身的物理特性 B. 胸内压 C. 气体的分压差 D. 扩散面积和厚度 E. 气体与Hb的结合能力 6.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能力小于二氧化碳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外周感受器对缺氧的刺激阈值高于二氧化碳 B. 缺氧可降低中枢的反应性 C. 化学感受器对的二氧化碳耐受性较强 D. 化学感受器对的缺氧耐受性较强 E. 缺氧刺激呼吸运动,呼吸增强使血中CO2分压降低,部分抵消其作用 7. 关于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系统,错误的是() A. 清除系统包括两大结构要素:纤毛和粘液 B. 粘液纤毛清除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C. 粘液溶解剂可促进粘液溶解及纤毛运动 D. 纤毛任意方向的摆动,均可将粘液排出体外 E.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8. 体积描记仪测定肺容量的原理是() A. Poiseuill’s定律 B. Boyle’s定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概念及概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进行性加重。目前认为COPD 与气道长期炎症以及环境中有害物质对气道的直接损害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并可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后期伴随心功能不全及全身反应,患病率、病死率极高。以美国为例,1965年-1998年30余年间,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死亡率分别下降59%和64%,而COPD则增加63%;美国成年男性患COPD者占4%-6%,女性占1%-3%。我国1992年对中部、北部农村成年人调查显示:COPD占15岁以上人群3%,而近期对我国7个地区2万人成年人人群进行调查,COPD患者占40岁以上人群8.2%。WHO资料示,目前COPD已成为人类死因第4,预计2020年,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 COPD基础兵变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可排外其他原因(如肺癌、肺结核等)所致慢性咳嗽,即可确诊为慢支。肺气肿则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下气腔结构破坏,出现异常而持久的扩但无明晰那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查处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则可诊断为COPD,否则则视为COPD高危期,应积极避免一切致COPD的危险因素,防止疾病进展。 支气管哮喘与COPD有很多共同特征,同表现为气道阻塞、气流受限,同为慢性炎症,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哮喘气流受限为可逆,是区别与COPD的一个明显特征,但随着哮喘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可致不可逆的气道重塑,这使得与COPD鉴别难度有所增加,且COPD与支气管哮喘同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气道高反应为二者共同高危因素,因此COPD合并哮喘并不少见,临床工作中,应通过病史、过敏体质、家族遗传、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入手,以明确诊断。 另外,其他特异性疾病所致不可逆气流受限不属于COPD,如支气管扩、肺结核纤维化病变等。 致病因素 一. 环境因素 1.吸烟: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没有“之一”。烟草中所含焦油、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直接损伤气道并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易受其他理化因素损伤;致纤毛倒伏断裂,使气道病原微生物易于滋生并使气道分泌粘液难以排出,气道自净能力降低,为病原微生物提供培养基;长期刺激致气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杯状细胞增生、粘液腺体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气道自净能力进一步降低;支气管损伤后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映使气道更易继发感染,长期严正及损伤刺激年末下感受器,致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烟草、烟雾可致氧自由基增多,诱

第2讲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判断及其临

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蔡映云 一、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1.判断肺功能测定指标是否异常 肺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受到年龄、性别和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又与人种、民族、职业、营养和生活环境有关。不同仪器测得值也有差异因此各实验室最好使用适合于本地区人群的,使用本实验室仪器的正常值。如本实验室无正常值,也可参考我国各大区报告的正常值。 2.通气功能障碍的分型 通气功能障碍可分为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的肺功能改变见表3。阻塞性见于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限制性见于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同时存在阻塞和限制性病变,如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气道狭窄同时伴有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或见于石棉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表3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变化 ↑增高↓降低N正常 气速指数对于鉴别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一定帮助,气速指数<1为阻塞性,>1为限制性。 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 3.换气功能障碍的原因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换气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由于通气或血液分布不均匀,引起肺泡水平上通气过度或肺血流过多,造成死腔通气增高或静脉血掺杂。而静脉血分流则是肺血流过多的极端表现,见于肺血流经过没有通气的肺泡,如肺不张即是典型。弥散功能障碍也是换气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 4.气道阻塞性改变的可逆性 一般做支气管扩张试验,先测基础FEV 或峰流速(P EF),然后,吸入支 1

氧管解痉剂,15分钟后重复测定FEV 1 或PEF。 改善率=(吸药后值-吸药前值)÷1/2(吸药前值+吸药后值)×100% 改善率≥15%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暑喘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比较明显,因此改善率往往≥15%,CO PD患者气疲乏阻塞的可逆性较差,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较低。 5.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1)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功能测定是生理功能检查,不能显示病理解剖的改变。但有时能提供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用的资料。如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R V、T LC和R V/TL C增 高,F EV 1/F VC和F EV 1 降低,气体分布不匀和弥散功能减退等。支气管哮喘与 阻塞性肺气肿相比。前者在肺功能上有以下几点可供鉴别诊断之用,①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较大;②肺功能昼夜波动比较明显;③气道高反应性明显;④弥散功能正常。 (2)指导临床治疗和考核疗效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解痉剂后FE V1的变化可有助于药物的选择。Ⅱ期结节病患者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者,肺活量增加,弥散功能和气体分布可改善,PaO 2 提高。 (3)估计预后 肺功能能状况和动脉血气改变是影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 因素。以COPD为例,F EV 1是影响CO PD预后的最主要的独立因素,FEV 1 越低, 或下降速度越快,生存期越短。 (4)外科手术安全性的评估 肺功能测定对于确定手术方式、范围、麻醉方式和术后监测的必要性以及预估手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活动能力都有一定帮助。如胸外科病人术前可作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测定进行筛选试验。肺功能不全者则进一步作分侧肺功能。必要时作运动试验或一侧肺动脉闭塞试验。 (5)危重病人的肺功能监测 对于危重抢救病人尤其是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床旁肺功能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并有助于机械呼吸参数的调节、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氧浓度的设置,判断能否撤离呼吸机等。 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1.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指PaO 2低于正常。根据PaO 2 的高低,将低氧血症分度, PaO 2 60~80mmHg为轻度低氧血症,40~59m mHg为中度低氧血症,<40mm Hg为重度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原因有吸入气氧分压太低,肺泡通气不足,机体耗氧量增高,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静脉血分流等。肺泡通气不足引起低氧血症的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 2.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是指Pa CO 2 高于正常。高碳酸血症由于肺泡通气不足所引起,可以是继发性的,即作为代谢性碱中毒的代偿。也可以是原发性的,即呼吸性

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的评估和处理

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的评估和处理 凡是在气道路径上妨碍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任何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困难气道的发生,上气道手术涉及的范围恰恰位于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这条路径上,因而困难气道的发生率更高也更有特殊性,气道评估和处理除了一般的困难气道共性外,更应考虑气道病变及手术的特点。 一、面罩通气困难和困难气管插管评估的一般原则 对面罩通气困难的预测主要包括:①全身比例失调,包括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②影响面 罩通气密闭性的因素,如下颌退缩、无牙、浓密胡须者;③与咽腔内部结构比例失调有关的因素,如巨舌、甲颏距离、张口度等;④有习惯性鼾史者。 一般普遍的困难气管插管评估内容包括:病史(既往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及处理),体格检查(如: 改良Mallampati 分级、张口度、甲颏距离、下颚前伸幅度、寰枕关节伸展度及麻醉诱导过程中的Cormack 分级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二、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评估的特点 上气道病变本身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术前了解气道梗阻的程度和原因非常重要。临床上可 以依据一些特殊症状和体征评估气道梗阻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喘鸣(当声门下粘膜肿胀时,可产生犬吠样咳嗽)、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音嘶哑,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Ⅰ-Ⅳ度。也可以根据喘鸣的音调及与呼吸的关系大致判断气道梗阻的位置:尖声调的喘鸣提示声门下气道阻塞;低声调(类似于鼾症)则表明阻塞在声门上,如口咽部;音调可变化的喘鸣则可能气道阻塞在声门区。如喘鸣发生在吸气相,阻塞多为声门上;持续性的吸气和呼气相喘鸣,阻塞常常在声门或声门下。 困难气道发生的时机及严重程度与病变造成气道梗阻的部位(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及严重 程度有关。位于声门上区的病变(如重度扁桃腺肥大),在清醒时并没有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麻醉诱导 后舌下坠,咽喉部松弛塌陷,与病变部位挤在一起可能造成完全不能面罩通气;咽喉部带蒂肿块,呼吸困难常常与体位有关,仰卧位麻醉诱导后肿块下坠可造成气道完全阻塞,不能面罩通气也不能插管;位于声门区常见原因有喉部肿瘤、声带麻痹、小儿病毒性喉乳头状瘤等,清醒时呈现部分气道梗阻,麻醉诱导后喉部肌肉松弛发展为完全气道梗阻,可能发生不能面罩通气也不能插管,这类情况处理最棘手;而声门下区的肿块或肉芽肿、声门下狭窄等,术前就表现为不同程度喘鸣,麻醉诱导后喘鸣程度加重,但是发生完全不能面罩通气者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加大正压可以撑开气道狭窄区有助于面罩通气,极少数严重狭窄者如不能实施面罩通气则往往也会插管困难。 从麻醉插管的角度来讲,一般声门上病变会影响喉镜显露,而声门下病变妨碍导管通过。甚至同样的 病变位于同一解剖结构的不同部位对插管也可有不同影响,如:会厌肿块位于会厌舌面影响直接喉镜下会厌抬举显露声门,而位于会厌喉面则不影响声门显露但阻挡导管通过;声带或披裂病变发生于左侧即使声门阻塞2/3 以上在成人使用普通直接喉镜插管也可通过 5.0-6.0 气管导管,而发生于右侧则导管进入声门会 有困难。因此,对于上气道手术患者,纤维喉镜检查咽和喉部的结构状态能直观了解气道通畅程度,在术前气道评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列为上气道手术术前检查的常规手段。 三、建议的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应对策略 1. 麻醉诱导方案 对于上气道手术而言,喉阻塞程度以及呼吸困难与体位的关系至关重要,是决定采用清醒插管还是全 麻下插管的关键点;对于无明显面罩通气困难、张口度正常范围、Ⅱ度以下喉阻塞并且改变体位不加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进行常规快速诱导插管;对于可能有面罩通气困难、张口度不够、Ⅲ度以上喉阻塞或尽管呼吸困难症状不严重但体位改变可以加重症状的患者,麻醉诱导必须非常谨慎,有可能在麻醉诱导后发生完全性气道梗阻,甚至出现无法面罩通气无法插管的紧急情况,而且由于上气道本身存在的病变使得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处理非常棘手。无论采用哪种诱导方案都一定要遵守“必须在确保能够维持面罩通气时才 1

困难气道

学习内容: 一、困难气道定义。 二、气道评估方法。 三、困难气道处理步骤。 (上 因此, 1) 改良的Mallampati 分级Mallampati 提出的一个简单的气道评估,后经Samsoon 和 Young 的修改补充,成为当今临床广为采用的气道评估方法。病人坐在麻醉科医师的面前,用力张口伸舌至最大限度(不发音),根据所能看到的咽部结构,给病人分级。 分级观察到的结构

I 级可见软腭,咽腭弓,悬雍垂 II 级可见软腭,咽腭弓,部分悬雍垂 III 级仅见软腭 IV 级看不见软腭 2) 以上, 3) 4) 寰椎关节的伸展寰椎关节的伸展度反映头颈运动的幅度,伸展幅度愈大就愈能使口轴接近咽轴和喉轴,在颈部屈曲和寰椎关节伸展的体位下最易实施喉镜检查。检查方法:让病人头部向前向下使颈部弯曲并保持此体位不动,然后请病人试着向上扬起脸来以测试寰椎关节的伸展运动。寰椎关节伸展运动的减少与困难插管有关。正常值从C4到C1渐增,C1-C2伸展度为25度,寰枕关节伸展度达35度

5) 喉镜检查(laryngoscopic view grading system) Cormack 和Lehane 把喉镜检查的难易程度分为四级。 分级体征 I 级可见全声门 II 级可见后半部分声门 IV IV 6 7 上述的评估方法对预测困难气道有一定帮助,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气道。通过麻醉前评估发现有困难气道的患者属于已预料的困难气道,麻醉前评估未发现气道问题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仍有发生困难气道的可能,这类患者属于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全麻诱导后易发生急症气道,应有准备。 四、推荐的困难气道工具

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 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 3 种类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特别是CHF(chronic heart failure,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获益更多。 标签:β受体阻滞剂;气道阻塞性疾病;研究进展 由于心血管疾病、气道阻塞性疾病都为常见的基本类型,二者多为并存,如此一来就出现起到阻塞性疾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问题,对于同时存在起到阻塞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能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还存在许多争议[1]。β受体阻滞剂应用后会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有可能增强气道反应性或加重支气管痉挛,不少医生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还心存顾忌[2]。为了进一步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起到阻塞性疾病中应用研究情况,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1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肾上腺素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3]。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4]。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与儿茶酚胺对β-受体起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儿茶酚胺的激动和兴奋作用。β2-受体阻滞剂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故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时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但这种作用对正常人影响较少,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此作用较弱。然而β2-受体阻滞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縮可阻止和治疗偏头痛的发作。β1-受体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所引起的脂肪分解,β2受体阻滞则可拮抗肝糖原的分解。β受体阻滞剂也可分为几大类:①非选择性:包括竞争性组织β1、β2受体类阻滞剂,如普萘洛尔;②选择性:对β1受体亲和力高于β2受体,但这种选择性随剂量增加而衰弱,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比索洛尔等;③兼有β受体及α1受体阻滞作用类阻滞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包括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及塞利路尔等。部分β受体阻滞剂还存在内源拟交感活性,有弱激动效用,可能诱发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对心脏保护作用较弱。药物动力学中将β受体阻滞剂分为脂溶性、水溶性、平衡性清除药物等[5]。其中脂溶性药物经口服后经胃肠道快速吸收,在肠壁及肝内代谢(即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10%~30%、半衰期短至1~5 h,极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神经系统,因此中枢副作用比较明显[6]。水溶性类药物则经胃肠道不能被完全吸收,并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半衰期为6~24 h,而且与其他肝脏代谢药物之间不会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血脑屏

马武华:紧急困难气道的处理

麻醉医生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和肺内气体交换。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和重症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总有部分患者由于不同原因导致声门暴露欠佳,出现气管插管的困难或失败,也总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病情或者医源性的因素导致的困难气道,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困难气道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遇到紧急困难气道情况如何在最短时间做出最优的判断并选择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患者的风险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一、常见紧急困难气道的情况 1 反复插管后导致的不能通气、不能插管 2 各种原因如外伤、动静脉血管畸形、布加综合征等插管时导致的口腔、鼻腔 大出血 3 上呼吸道大量出血 4 患者大量反流 5 颌面部、头颈的严重外伤 6 喉头巨大肿瘤 7 气道严重水肿 8 气道异物 9 气道狭窄或外伤导致气道中断 10 咽喉部蜂窝组织炎 11 颈部血肿、脓肿、肿瘤或脑脊液漏导致的气道压迫 二、紧急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 思路是第一位的,越是紧急的困难气道,越要按照一个简单快捷的流程进行处理。通常可以按照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分成三步进行。 A:寻求帮助(Ask for help) 任何时候寻求帮助始终应放在首要的位置。不管是低年资医生还是高年资医生,也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立即寻求帮助是对患者最负责的手段。 B:呼吸通气(breathing) 在寻求帮助的同时,如果还可以用声门上工具进行通气(如反复插管后导致的不能通气、不能插管状况),则立即给予喉罩类、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喉管、口咽通气道、带套囊的口咽通气管、面罩等声门上工具进行呼吸通气(B)。然后进入下一步。 S:这个S包含三个含义。 通气好后,等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S1,spontaneous)或者进行下一步处理,

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了解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气道阻塞可逆性越大,疗效越好。用药后,FEV1、MMEF、FVC 增加15%~24%,为气道阻塞轻度可逆, 增加25%~40%,为中度可逆, 增加>40%,为高度可逆。 支气管哮喘上述指标的改善率均在25%以上。 诊断哮喘 由于哮喘患者存在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吸药后肺功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出现舒张试验阳性结果,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特别是怀疑哮喘,而FEV1(实/预)<70%不宜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如本试验阳性,同样可判断支气管反应性增高。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及比较 FEV1增加率≥15%(并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FVC增加率≥15%(FVC绝对值增加≥200ml) PEF提高≥15%; MMEF提高≥20% Raw下降≥40% sGaw上升≥40% (2)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评价指标 气道高反应性常与哮喘的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因此气道反应性测定可作为哮喘治疗的参考指标,消除气道高反应作为哮喘治疗的最终目标。 气道高反应性重者提示要积极治疗,轻者可减少用药,气道高反应消除后,意味着哮喘治愈。 ?②支气管哮喘: ?△Raw↑,sGaw↓ ?△24小时PEF波动率>20% ?△支气管激发试验显示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阻塞呈可逆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后,呼气流量指标明显改善。 ?2002年GINA方案:根椐PEF、FEV1实/预以及波动率对支气管哮喘严重度分级。哮喘病人(已用药)严重度分级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肺功能 一级白天症状<1次/周发作间歇肺功能正常 间歇发作夜间症状<1次/月 二级白天症状>1次/周,但<1次/日发作间歇肺功能正常 轻度持续夜间症状>2次/月,但<1次/周 三级每日有症状80%>FEV1>60%预计值 中度持续夜间发作>1次/周80%>PEF>60%个人最佳值 发作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 四级每日有症状FEV1≤60%预计值 重度持续夜间症状频繁PEF≤60%个人最佳值 症状持续加重

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2306445.html, 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 作者:李小艳丰盈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之间共选取了62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将上述患者做为研究组。进行临床的护理方法。同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的患者共50例。将上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研究组 中全部的62例患者均痊愈。而与之相比对照组的患者中死亡路为8%。对照组的情况明显要劣于对照组。同时在并发症方面我们发现,研究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6.13%。相较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情况,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32%。同时两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路径对于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而言,相对于常规的临床护理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急救与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133-02 引言: 对于小儿而言因为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加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导致罹患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小儿患者日益增多。患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小儿常常病情变化快、病因复杂。同时还会引起呼吸困难以及脱水等病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于患有小儿呼吸道阻塞因疾病的儿童进行抢救和及时护理。临床路径对于提高治疗效率和康复效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会深入探讨临床路径的具体护理要点以便提高对于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救治。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门诊以及住院患者,共选取了62例小儿呼吸道阻塞 性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共24例。年龄在一到五岁之间。将上述患者做为研究组。进行临床的护理方法。同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的患者共50例。将上述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以及病情状况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为了控制研究变量,我们保证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医师以及护士均没有变化。 2 方法

循证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2-26T16:51:08.5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3期作者:刘玲[导读] ICU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极易出现意外拔管,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10028 摘要:目的:探讨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对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0)和循证组(n=6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意外拔管 率,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拔管,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循证护理;意外拔管 ICU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极易出现意外拔管,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院对60例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患者的意外拔管状况明显改善。以下对具体研究过程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人工气道建立指征患者;患者家属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过程。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性疾病患者。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0)和循证组(n=60),传统组患者中32:28;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2.4±8.5)岁;循证组患者中33:27;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2.5±8.6)岁。将传统组与循证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 方法 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患者实施常规病情检测。对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①循证问题提出:及时在科室中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需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常见护理问题,提出本次研究的循证问题——改善患者意外拔管。②循证护理实施:根据循证问题,查阅资料,并结合护理经验,分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因素,总结出循证护理的方案:(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循证小组需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责任心培养,并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及考核;根据医院实际状况为护理人员合理排班,避免出现交接班空挡,并实施弹性排班,避免疲劳工作。(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语言沟通,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鼓励,促进患者保持舒畅、平稳心态。(三)肢体约束干预:对于存在躁动、昏迷、不耐受患者,可给予患者适当约束双手,并避免约束时间>2h。(四)导管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合适导管,避免导管过长,并在插管后加强导管固定,使用胶布固定后再使用寸带辅助固定[1]。(五)吸痰护理:及时辅助患者排痰,必要时可对患者吸痰促进呼吸道通畅,并保证吸痰前动作轻柔,并给予吸氧辅助。(六)加强病房护理,为患者创设优质的治疗环境。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状况。 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状况,总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意外拔管状况用率表示,以X?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意外拔管1例,传统组9例,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意外拔管率1.7%与传统组15.0%相比明显较低,X?=6.98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ICU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常需采取人工气道来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呼吸状况。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方式包括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ICU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当前研究结果显示,ICU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三类:患者自身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不同患者病情、耐受性不同易导致插管后出现意外拔管;导管固定不稳固、护理操作不当、患者约束不当、患者气道护理不佳、护理监护过程缺失等相关护理因素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意外拔管因素;而外界环境嘈杂极易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刺激,引起内分泌失调,引起过激反应,导致拔管发生[2]。采取循证护理时,及时通过对患者的护理评估了解患者实际需求,进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提升护理的有效性。且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实施的护理过程,其通过分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查阅资料,获得科学性的护理方案,提升了护理内容的安全性、针对性、高效性,从患者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出发进行意外拔管预防,从而可有效减少意外拔管,提升护理效果[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