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1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1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1 湘教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可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第2课时讲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第2课时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节的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难度,所以要通过反复让学生读图、填图和拼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通过活动和竞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二)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府所在地及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

(一)素材准备

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自制课件、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板书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省”与“县”的由来)这段话,然后请一个同学说说它的由来。

提问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我国的现行行政区划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

板书二、现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找几位同学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

课件展示

归纳总结我国采用的是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上一级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有些地方比较复杂,在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时,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例如家住大城市的就没有县、镇两级,而是区、街道;在有自治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即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民族乡);在市管理县的地方,行政区划也是四级,即省(自治区)、市、县、镇(乡)。

板书 2.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政府何时收回了香港和澳门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香港回归”的视频。

讲解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的了我国历史的行政区划和现行的行政区划以及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二、现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2.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行政区划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讲授新课)

板书 3.34个省级行政区

拼图讲解教师按照教材第7页的顺序,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完成中国政区图。(学生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和位置。

活动一拼图游戏。

学生在课前按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和方位,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使学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国政区图的拼图游戏,然后进行评比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所用时间的多少和正确率评出优胜者。(全班分6个小组,每组8位同学)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哪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记住这些名称呢?(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中国省级行政区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1)对照中国政区图,找出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

(2)按照地理方位,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行政中心名称。

转折过渡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先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二小组竞赛。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前四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者加十分,答错者不扣分。最后一轮为抢答题,答对者加十分,答错者扣十分。最后,得分高者胜出。(用投影仪投影中国政区区划拼图版拼图游戏)

第一轮:教师在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

第二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

第五轮: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湖北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人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些省区?……

(教师简评竞赛结果略)

转折过渡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4.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编号。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琐,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大的牌照呀!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读表提问学生读教材P.8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出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沦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总结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等;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闽、赣、湘、皖等;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

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

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归纳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三字经”: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课件演示 FLASH“中国行政区划”,点击各个省区,出现其名称、简称、省会及相关简介,便于学生巩固记忆。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

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板书设计

3.34个省级行政区

4.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