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中间清醒期

2、“熊猫眼”症:

二、填空题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2、“熊猫眼”征常提示。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4、常见的脑疝有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出现症状,亚急性为出现症状,慢

为才出现症状。

6、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

为、、、、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再测,最

后测。

8、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

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

在。

10、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

示。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

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

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下列哪一种情况

A.幕上压力增加

B.颅中窝骨折

C.脑裂伤

D.颅底骨折

E.筛板骨折

2、头部外伤后从头皮触到波动,常常是由于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衣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吻合时,应争取做到

A.将撕脱的头皮清洗,灭菌后原位缝合

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

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新生后植皮

E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处理

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是

A.立即转院

B.输血输液

C.清创缝合

D.止血包扎

E.镇静止痛

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脑电图检查

B.头颅X光照片

C.临床表现

D.头部外伤史

E.头部超声波的中线波偏移

6、颅底骨折后,颅神经损伤中最多见的是

A.视神经

B.嗅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E.吞咽、迷走神经

7、头部外伤后短暂失神、头皮完整,脑脊液鼻漏,以下哪种说法最正确

A.不一定有脑震荡

B.颅骨X光片能确诊

C.应立即手术修补漏道

D.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

E.不可能有急性脑受压

8、关于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治疗,以下哪项正确

A.均不必手术

B.定期腰穿引流带血的脑脊液

C.用脱水剂比床头抬高更有利

D.l个月不愈合或反复出现颅内感染者应手术修补

E.3个月如不愈合,考虑手术

9、治疗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以下哪一个方案是错误的

A.绝对卧床休息

B.镇静、止痛、消炎

C.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D.清洗后将漏液的鼻孔或外耳道填塞

E.适当控制人水量

10、颅脑外伤后,诊断急性脑受压最可靠的早期临床表现是

A.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

B.定位体征

C.癫痫发作

D.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异常变化

E.瞳孔不等大

11、闭合性颅脑外伤,最常引起急性脑受压的病变是

A.颅底骨折

B.脑挫裂伤

C.颅内血肿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肺部并发症

12、闭合性颅脑外伤的早期治疗特点是

A.控制入水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B.及时防治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C.防治癫痫

D.防治休克

E.及时行气管切开

13、某人从汽车上跌下,左枕部着地,进行性意识障碍,随后右侧瞳孔散大,手术中应重点探查

A.右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额、颞极底面挫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左侧顶枕部挫伤

D.丘脑下方损伤

E.左侧颅内血肿

14、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致命影响是

A.脑脊液循环受阻

B.弥漫性脑水肿

C.急性脑受压→脑疝→脑危象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呼吸道感染

15、颅脑外伤后,手术疗效最好的急性脑受压是

A.急性脑水肿

B.脑内血肿

C.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D.复合性血肿

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16、外伤后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者,最典型的意识障碍是

A.持续性昏迷加深

B.迟发性昏迷

C.昏迷→清醒→昏迷

D.早期清醒→昏迷

E.清醒与朦胧状态交替出现

17、外伤后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A.意识变化常在瞳孔变化之前

B.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可随意识障碍同时出现

C.呼吸不规则常在意识变化之前出现

D.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常在双侧瞳孔散大之后出现

E.瞳孔先散大的一侧常常与血肿同侧

18、小脑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进行性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瞳孔不等大

B.患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呼吸变慢脉搏变快,血压上升

C.出现定位体征→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

D.双侧瞳孔同时散大→心率变慢,血压下降

E.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呼吸暂停

19、诊断外伤后急性颅内血肿,目前国内外最新的方法是

A.头颅X光平片

B.脑超声波

C.脑血管造影

D.同位素脑扫描

E.颅脑CT

20、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首先应该做到

A.检查神志、瞳孔

B.应用脱水剂

C.测量呼吸、脉搏、血压

D.保证呼吸道通畅

E.给予止血剂和抗感染药物

21、颅脑外伤后病人烦燥不安,血压偏低,下列哪种药不应该使用

A.水合氯醛

B.安定

C.苯巴比妥钠

D.度冷丁

E.冬眠灵

22、引起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

A.颅骨板障静脉出血

B.大脑中动脉出血

C.脑膜中动脉破裂

D.静脉窦的破损

E.大脑皮层血管破损

23、颅脑外伤后鼻饲对哪种病人不合适

A.脑挫裂伤后长期昏迷者

B.脑干损伤,吞咽困难者

C.己有气管切开的病人

D.颅底骨折后并脑脊液鼻漏的病人

E.烦燥不安,欠合作的病人

24、观察颅脑损伤病人,下述哪一项对决定手术定侧有指导意义

A.双侧瞳孔缩小

B.昏迷不醒

C.早期出现偏瘫

D.克氏征阳性

E.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25、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重要的措施是

A.穿刺脑室放出脑脊液

B.快速输血

C.静脉内快速滴注甘露醇

D.立即气管切开

E.及时施行手术,清除血肿,进行止血

26、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右侧瞳孔巳散大,抢救过程中应首先

A.头颅CT扫描,明确血肿部位

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

C.钻孔探查,寻找血肿

D.急诊行右颞肌下减压

E.快速穿刺右侧脑室额角,行脑室液外引流

27、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

A.头皮破裂与颅骨线形骨折

B.头皮破裂与颅骨粉碎骨折

C.头皮破裂与颅骨凹陷骨折

D.颅骨骨折与硬脑膜破裂

E.头皮、颅骨与硬脑膜均破裂

28、头部外伤后短暂神志丧失,头皮完整伴脑脊液鼻漏,以下哪个意见最正确

A.不会有急性脑受压

B.应立即手术修补漏道

C.属于开放性脑外伤

D.不一定有脑震荡

E.颅骨X光片能确定诊断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A.原发性意识障碍轻微

B.去大脑强直

C.脑局部损伤较重,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

D.易发生颅内感染

E.远期癫痫发生率高

30、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最重要的原则是

A.如无专科条件,立即转院

B.输血、输液

C.镇静、止痛

D.保持脑组织,注射TAT

E.止血、清创,变开放性为闭合性脑外伤

31、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中最重要的处理原则是

A.清除颅内金属异物

B.充分修剪创缘皮肤

C.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

D.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

E.伤口皮下放置引流条

32、关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哪项不正确

A.清创争取在伤后6小时内施行

B.经抗生素治疗的可延迟到伤后72小时

C.必须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

D.如有颅骨缺损,应在清创时加以修补

E.分层缝合头皮

33、开放性颅脑损伤在抗生素治疗下,清创术最迟可延迟至以下时间内进行A.l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34、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预防伤口和颅内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B.应用广谱抗生素

C.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D.早期施行清创术

E.加强营养,增加伤口愈合能力

35、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不对

A.钝性撞击不会发生裂伤

B.急救时应立即加压包扎止血

C.头皮缺损应予修补

D.清创后以采用分层缝合较好

E.24小时内的裂伤清创后应一期缝合

36、头皮撕脱伤时哪项处理最常用

A.将撕脱头皮还回缝合

B.做成全厚皮片重新植回

C.做成中厚皮片重新植回

D.头皮小血管吻合再植

E.待肉芽生长后再植皮

37、帽状健膜下血肿常是

A.比较局限

B.广泛而硬

C.周围软,中央硬

D.广泛且有波动感

E.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

38、全头型帽状健膜下血肿,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加压包扎,静脉滴注止血药物

B.穿刺抽血,静脉滴注止血药物

C.切开引流和加压包扎

D.穿刺抽血和加压包扎

E.待其自行吸收,静脉滴注止血药物

39、损伤性颅骨骨衣下血肿的表现是

A.血肿通常体积较小或很大

B.血肿位于帽状健膜下层

C.血肿内的血来自静脉窦

D.血肿硬,且中面凹陷

E.血肿常局限于该颅骨范围内

40、闭合性颅盖骨折诊断主要依靠

A.头皮肿胀有波动

B.出现神经压迫体征

C.触诊局部有凹陷感

D.X线平片

E.触知骨磨擦音

41、单纯闭合性颅盖线形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A.手术复位

B.清除碎骨

C.手术钢丝固定

D.仅做外固定

E.不需特殊处理

42、头部跌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上眼脸下垂,病人神志始终清楚。拟诊A.视神经损伤

B.中脑损伤

C.动眼神经损伤

D.交感神经损伤

E.眼底损伤

43、颅中窝骨折最易损伤哪个颅神经

A.动眼神经

B.视神经

C.迷走神经

D.面神经

E.嗅神经·

44、外伤后有血液及脑脊液由鼻腔外流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鼻腔填塞压迫止血

B.鼻腔冲洗

C.给予抗生素治疗

D.头低位以利引流

E.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

45、脑震荡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A.头皮擦挫伤痕

B.颅骨骨折

C.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D.生命体征变化

E.短暂昏迷和逆行性遗忘

46、关于GlaSgow昏迷评分法,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最高分为15分

B.最低分为3分

C.计分在8分以下为昏迷

D.每个伤员的计分是恒定不变的

E.此法是将睁眼、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检查结果以计分法表示47、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后昏迷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以上

B.迟发性瞳孔散大而无脑疝表现

C.常有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改变

D.可有肢体瘫痪,失语等

E.腰椎穿刺脑脊液可混有血液

48、颅脑损伤的病人,腰椎穿刺抽出血性脑脊液,首先应考虑A.颅盖骨骨折

B.脑水肿

C.脑挫裂伤

D.脑震荡

E.硬脑膜下血肿

49、颅脑对冲伤最常见的部位是

A.顶叶

B.枕叶

C.顶枕部

D.额颞部

E.小脑

50、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褥疮

B.肺炎

C.尿路感染

D.消化道出血

E.角膜溃疡

51、冬眠降温疗法适用于

A.开放性颅脑损伤

B.颅内血肿

C.严重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

D.外伤性窥痈

E.颅底骨折

52、颅脑损伤伴呼吸道不通畅和呼吸困难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A.氧气吸人

B.呼吸兴奋剂

C.气管插管

D.降颅压药物

E.气管切开

53、闭合性脑损伤的对症治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躁动者可给镇静剂

B.发烧者可给解热剂冲

C.颅内压增高者可行腰椎穿刺

D.在急性期应限制人水量

E.尿潴留者应留置导尿管

54、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躁动不安时,下列处理中哪项不恰当A.注射安定镇静

B.加以约束保护

C.寻找躁动原因

D.注射吗啡止痛

E.输人脱水剂减压

55、脑干损伤的特征性表现是

A.深度昏迷

B.瞳孔不等大

C.中枢性高热

D.生命功能紊乱

E.去大脑强直

56、颅脑损伤后,立即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去脑强直发作,生命体征紊乱,颅压不高,可能诊断为

A.脑挫裂伤

B.脑震荡

C.脑千损伤

D.脑内血肿

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57、去大脑强直发作是由于

A.脑皮质广泛损害

B.间脑损害

C.中脑损害

D.小脑损害

E.延髓损害

58、小脑幕上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要点有以下几点,但下列哪项除外

A.中间清醒期

B.早期出现去脑强直

C.骨折线的同侧瞳孔散大

D.骨折线对侧肢体瘫痪

E.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沟

59、幕上硬脑膜外血肿病人继发昏迷的主要原因是

A.弥散性脑水肿

B.枕大孔疝

C.脑血管痉挛或闭塞

D.小脑幕裂孔疝

E.脑室系统梗阻

60、下列哪一血管出血一般不引起硬脑膜下血肿A.静脉窦出血

B.脑底血管出血

C.桥静脉出血

D.脑膜中动脉

E.脑皮质的动脉和静脉出血

61、硬脑膜下血肿时,出血主要来自

A.脑膜中动脉

B.板障静脉

C.颞浅动脉

D.大脑内静脉

E.脑挫裂伤处血管

6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发生于外伤后

A.3天内

B.l周内

C.3周~数月内

D.3天一3周内

E.l年以后

63、关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可有精神症状

B.可有肢体偏瘫

C.一定有外伤史

D.中老年多见

E.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64、一患者头部外伤轻微,无昏迷史,无颅骨骨折,2个月后出现颅内压增高,该患者最可能为

A.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B.脑内血肿

C.多发性颅内血肿

D.严重脑挫裂伤

E.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65、关于外伤性颅内血肿,下述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可以没有中间清醒期

B.典型的硬膜外血肿,意识和生命征的改变早于瞳孔的改变

C.对可疑病例若采用钻孔探查术,须等待脑疝的各种临床表现都已出现才能进行D.硬脑膜外血肿的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破裂最常见

E.硬脑膜下血肿常与脑挫裂伤合并存在,可为双侧性

66、颅内血肿的主要诊断依据为

A.腰惟穿刺发现血性脑脊液

B.颅内压测定超过2·66kPa(2OmmHg)

C.脑电图显示局限性慢波

D.临床观察有脑受压征

E.颅骨平片常具有颅骨骨折

67、外伤性颅内血肿时,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是

A.持续处于浅昏迷状态

B.持续处于深昏迷状态

C.昏迷程度进行性加深

D.昏迷程度时轻时重

E.意识逐步清醒

68、治疗大型帽状健膜下血肿的最好方法是

A.待其自行吸收

B.用止血药,加压包扎

C.穿刺抽血,防止感染

D.切开引流,防止感染

E.穿刺抽血外加压包扎,防止感染

69、头部外伤致昏迷半小时,患者醒后即发现右侧肢体轻瘫,腰穿呈血性脑脊液,以后逐渐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震荡

B.脑挫伤

C.脑内血肿

D.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E.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70、从高空坠落左枕部着地,患者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A.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侧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左侧额颞板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D.右侧额颞板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E.右侧后颅窝小脑血肿

71、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出血的来源

B.血肿的部位

C.血肿量的大小

D.血肿形成的速度

E.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

72、急性硬脑膜外血肿CT扫描的典型表现是

A.楔形低密度区

B.棱形高密度区

C.片状混杂密度区

D.球形低密度区

E.半月形高密度区

73、头部外伤后拍触到头皮下波动,下列诊断均有可能但除外

A.头皮下血肿B.头皮下积液C.头皮挫伤

D.骨膜下血肿E.帽状健膜下血肿

74、治疗颅骨骨折的原则应除外

A.粉碎凹陷性骨折刺破硬脑膜需及时清创

B.线形骨折本身无需手术治疗,但应注意并发颅内血肿

C.婴儿凹陷性骨折必须早期复位

D.静脉窦区凹陷骨折复位时应警惕大出血

E.颞骨骨折并发硬膜外血肿需手术治疗

75、颞顶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意识变化常在瞳孔变化之前

B.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可随意识障碍同时出现

C.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常在患侧瞳孔散大之后出现

D.呼吸不规则,骤停常在意识障碍和瞳孔散大之后出现

E.瞳孔首先散大的一侧常与血肿同侧

76、、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辅助检查应除外

A.头颅CT

B.诊断性钻孔穿刺

C.脑超声波检查

D.空气脑室造影

E.脑血管造影

77、颅脑外伤后颅内压明显增高,临床上疑诊有颅内血肿,此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最不宜采用

A.气管内插管过度换气呼吸

B.闭式持续性控制性脑室引流

C.冬眠低温和巴比妥疗法

D.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减压

E.脱水和激素治疗

78、一青年工人右侧颞枕部被石块击伤后昏迷10分钟,X线片示右颞骨线型骨折,清醒3小时后又转人昏迷,逐渐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此时,

最好的处理是

A.开颅探查,右侧额部入路

B.开颅探查,右侧颞部入路

C.开颅探查,右侧枕顶部人路

D.开颅探查,左侧额颞人路

E.继续脱水利尿,应用激素治疗

79、一学生上学途中被自行车撞倒,右颞部着地,当时不省人事达20分钟,醒后轻微头痛,四肢活动自如,次日感头痛加重,呕吐数次,嗜睡而来就诊,下列哪种处理最好 E

A.给予镇痛处理,休息l周

B.给予止呕处理,休息1周

C.口服镇痛和激素药物,休息l周

D.给予口服脱水、利尿药,随诊

E.给予脱水利尿治疗,同时进一步检查

B型题

(1~4)

A.高血压B.颅内动脉瘤

C.脑动脉粥样硬化D.休克

E.风湿性心脏病

1、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2、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3、脑栓塞最常见病因是

4、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是

(5~8)

A.突然,几秒钟内症状达高峰B.急骤,几分钟至几小时症状达高峰

C.稍缓,几小时至1~2小时症状达高峰D.逐渐发生,至少1周后症状达高峰

E.急骤,几分钟症状达高峰

5、脑血栓形成起病

6、脑出血起病

7、脑栓塞起病

8、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9~11)

A.头皮挫伤B.皮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D.颅底骨折

E.帽状健膜下血肿

9、男,10岁,有贫血表现,头部外伤后整个头皮松软,有明显波动感。

10、男95岁,额部被打伤后,明显肿胀,触诊中心软周边较硬,波动不明显

11、女,49岁,从2米高处坠落,额颞部着地,伤后眼眶周围和耳后乳突逐渐出现青紫淤斑。

(12~14)

A.脑震荡B.脑挫伤

C.脑水肿D.颅内血肿

E.脑干挫伤

12、女,25岁,头部外伤后持续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去大脑强直。

13、男,18岁,后枕部着地伤后,有意识障碍约15分钟,呕吐多次,清醒后有逆行性遗忘

14、男,4.2岁,左涅顶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清醒,拍片左颞骨线形骨折,3小时后又转人昏迷状态,出现左瞳孔散大。

(15~16)

A.板障静脉B.大脑皮质静脉

C.桥静脉D.静脉窦

E.硬脑膜中动脉

15、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可能的出血来源是

16、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最可能的出血来源是

(17~20)

A.脱水剂B.气管切开

C.冬眠合剂D.钻孔探查

E.抗癫痫药物

17、怀疑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时应

18、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时应

19、颅脑外伤脑水肿时应

20、颅脑外伤烦燥不安时应

(21~25)

A.地塞米松B.胰岛素

C.辅酶A D.付醛

E.冬眠灵

21、减轻脑水肿

22、引起低血压

23、配合能量合剂用

24、改善脑细胞代谢

25、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26~30)

A.ATP B.速尿

C.安定D.10%氯化钾E.EACA

26、利尿,脱水

27、补充电解质

28、提供神经活动的能量

29、蛛网膜下腔出血

30、癫痫

(31~34)

A.清创、止血,修补硬脑膜B.帽状健膜下松解C.去骨瓣减压D.脑血管造影E.行脑内穿刺

31、头皮挫裂伤

三基护理名词解释

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和判断护理现象和本质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 护理理念的要素:人,环境,健康。护理 护理理论:是指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 成长:由于细胞的增殖与变化而产生的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人体形体的增长或变化 弗洛伊德(freud)的本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属于良心和道德范畴是完美原则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环境: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指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内外界因素 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ANA(美国护士协会)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压力:是机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的反应 压力源:是指所有引起压力反应的因素 认识评价:是指个体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判断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感知和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它有初次 评价,二次评价,重新评 价 自护:也称自我护理,是 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结构 完整和功能正常,维持正 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所采 取的一系列自发的调节 行为 自护能力:是指个人进行 自护活动的能力,即从事 自我照顾的能力 自护不足:是指人在满足 其自护需要方面,在质或 量上出现不足 护理系统:是指人在出现 自护不足时护理活动的 体现,是依据病人的自护 需要和自护体的自护能 力制定的,奥瑞姆自护模 式将护理系统分为全补 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 支持教育系统 自护体:指能完成自护活 动的人 治疗性的自护需要:是指 在特定时间内,自护活动 的总称。即以有效的方式 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行为 以满足自护需要,包括一 般的,成长发展的和健康 不佳时的自护需要 自护需要:为了满足自护 需要而采取的所有活动, 包括一般的自护需要,成 长发展的自护需要和健 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 刺激:能激发个体反应的 任何信息,物质,能量单 位 主要刺激:个体当前面临 的,促使行为发生,引起 人体最大程度变化的刺 激 相关刺激:所有可对主要 刺激所致行为产生正性 或负性影响的其他刺激 固有刺激:可能对当前行 为有影响,介其影响作用 不确切或未得证实的刺 激 适应水平:个体所能承受 或应对的刺激范围与强 度 自我概念:是人们在某一 特定时间对自己的情感, 信心与评价。由躯体自我 和个人自我组成 角色功能:是指个体履行 所承担角色以及满足社 会对所承担角色的行为 期待的情况,即个体对其 承担角色应尽职现的表 现 相互依赖:指个体与其重 要性关系人和各种支持 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包括爱,尊重,彼此看重 与在乎的付出与拥有 系统:由相互关联,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 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 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 为的统一体 正常防线:个体在生长发 育以及与环境持续互动 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对内, 外界压力源的正常,稳定 的反应范围,即日常的康 强/稳定状态 弹性防线或应变线:对正 常防线起缓冲,保护和滤 过作用的机体防线,具有 动态变化性 抵抗线:由支持基本结构 和正常防线的一系列已 知和未知因素组成,对基 本结构起保护作用 一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 压力源存在而压力反应 尚未发生时,为强化机体 的弹性防线,防止压力源 入侵和压力反应产生而 采取的措施 二级预防:压力反应发生 以后所采取的强化抵抗 线,减轻和消除压力反 应,恢复机体稳定性的措 施 三级预防:机体恢相当程 度的稳定性时,为了进一 步维持和提高个体的稳 定性,使其最大限度地恢 复健康所采取的措施 感知,是一个人对其生活 中的人,事物和事件的真 实反应 互动:互动或相互作用是 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为 了达到目标而通过语言 和非语言行为的方式去 感知和沟通的过程 文化照顾:是指以主观或 客观学习到的,世代继承 下来的一系列价值观,信 念信仰以及一定形式的 生活实践为基础,帮助, 支持,促进或促使另一个 个体或人群维持健康,改 善生存关态和生活方式 以及面对疾病,残疾与死 亡 文化照顾保存/维护:指 运用帮助性,支持性,促 能性的专业行动与决策, 帮助特定文化的服务对 象保存或维护有益的照 顾价值观以便恢复健康, 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和面 对残疾,疾病与死亡 文化照顾调整/协商:指 运用帮助性,支持性,促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磁砒、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磁砒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啪桫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15.医疗保健服务:是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运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与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过程。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地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 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岀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学分制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并要修满最低学分,才能再次注册、聘任及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护理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病人对护理不满意、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岀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可分为躯体性应激原、社会性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和文化性应激原。 疾病行为: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 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虽然“病感”是促使个体求医的直接原因,但“病感”并不等于一定患有疾病。因此,疾病行为可分为主动疾病行为和被动疾病行为,前者稍有不适即表现岀"病感”,后者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或不愿表现“病感”。 恐惧: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抑郁:一种情绪低落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表情呆板,自责,睡眠及食欲障碍等。 愤怒: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焦虑: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岀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 心身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疾病过程的诊断、治疗、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等渗性缺水(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 3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4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称原发性缺水。 5水中毒: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 6休克:指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应激反应。 7MSOF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个或2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

时或序贯发声功能障碍,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病人的主要死因。 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8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 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9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 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0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11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12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3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内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

内科学 一、名词解释 1、呼吸衰竭: 答: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答: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心律失常。 3、急性心力衰竭 答: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着、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是严重的急危重症;急性右心衰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由大块肺梗死引起。 4、心肌梗死 答: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疾病、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5、中暑: 答: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蝎和热(日)射病。 6、嗜睡:

答:为觉醒的减退,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常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但对言语尚有反应,能被唤醒,勉强配合检查及简单回答问题,停止刺激即又入睡。 7、昏睡: 答: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8、昏迷: 答: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完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按程度分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9、晕厥: 答:指一时性广泛的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肌张力消失、倒地或不能保持正常姿势,可于短时间内恢复。 10、谵妄: 答: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11、造血干细胞移植:去除异常的骨髓造血组织,然后植入健康的造血干细胞,使之重建造血与免疫系统。这是一种可能根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 12、急性肾衰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氮质废物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13、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使小动脉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出现头痛、眩晕、恶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地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压力: 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学分制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并要修满最低学分,才能再次注册、聘任及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护理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病人对护理不满意、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可分为躯体性应激原、社会性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和文化性应激原。 疾病行为: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 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虽然“病感”是促使个体求医的直接原因,但“病感”并不等于一定患有疾病。因此,疾病行为可分为主动疾病行为和被动疾病行为,前者稍有不适即表现出“病感”,后者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或不愿表现“病感”。 恐惧: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抑郁:一种情绪低落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表情呆板,自责,睡眠及食欲障碍等。 愤怒: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焦虑: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 心身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47387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性肝脓肿: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 3.栓塞后综合症: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多数病人可出现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心悸、白细胞下降等,称栓塞后综合症。 4.继发性肝癌:系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而发生的肿瘤,亦称转移性肝癌。 5.胆胰壶腹亦乏特壶腹:约80-90%得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形成共同通道,并膨大形成胆胰壶腹,周围有oddi括约肌包绕,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6.胆素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肝脏下缘之间的三角区域称~,内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穿行,是胆道手术易误伤的部位。。 7.Mirizzi综合症:较大的结石长时间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或颈部,尤其是在解剖学变异导致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者,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痿,临床可出现胆囊炎、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称Mirizzi综合症。 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是在胆道梗阻基础上并发胆道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胆管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9.急性重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时,在左腰部季肋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脐周围皮肤出现蓝色改变称Cullen征。 10.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11.牵涉病:又称放射痛,指在急腹症发生内脏痛的同时,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出现疼痛感觉。 12.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指单纯涉及隐静脉和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的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 13.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14.血栓闭富性脉管炎.又称病: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15.颅内压増高:各种原因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以上,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三大病征,称颅内压增高。 16.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17.脑疝:颅内病变致各分腔存在压力差,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脑疝。 18.颅脑损伤:指颅脑在外力作用下所致的损伤,分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 19.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0.脑震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头部受暴力作用后立即出现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21.逆行性遗忘:脑震荡病人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而对远视仍能回忆.近事想不起,称逆行性遗忘。 22.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23.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尤其是前侧胸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

儿科学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

儿科护理 一、名词解释 生长、发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测量值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情况。 2、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3、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型或7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4、肾病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期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浮肿。 5、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发现且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以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为主要特征。 6、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病,系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 7、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括约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肠套叠: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 9、三凹征;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 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后数日内,因进奶少、丢失水分较多,排 出胎便而出现体重下降,约一周末降至最低点(小于出生体重的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 2、脑性瘫痪:是指发于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3、肥胖一换气不良综合征:严重肥胖患者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的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血氧症、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4、中性温度:指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体重、出生日龄不同,中性温度也不同。 二、填空题 1、五岁以下小儿臂围超过13.5 cm为营养好,12.5 ~13.5 cm为营养中等,<12.5 cm为营养不良。 2、儿童保健定期健康检查的频度为:6个月以内婴儿每 1 月检 查一次,7-12个月婴儿2~3 月检查一次。 3、O RS是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一般适用于 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在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时需适当稀释。 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为惊觉、喉痉挛 和手足抽搐,并有程度不等的 活动期佝偻病表现。 5、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首先减少的部位是腹部,最后减少的部 位是面颊。 6、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和运动 治疗。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均不宜用于小儿。

护理学名词解释

7.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10.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11.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12.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13.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15.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20.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4.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链中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 25: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26: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区。[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检验室等】 27.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则称为保护性隔离。 10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11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12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 20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缓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2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犹如潮水起伏。 21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常在临终前发生。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基础篇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是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自理: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采取的有目的的活动。 全补偿系统:当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时,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 部分补偿系统:当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部分的自理需要时,护士依据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支持—教育系统:当病人能够在护士指导下满足自理需要时,护士可通过支持、教育和提供促进发展的环境来帮助病人提高自理能力。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系统化整体护理: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袁剑云博士提出,是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学分制管理:继续护理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并要修满最低学分,才能再次注册、聘任及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护理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目标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用于解决病人特异性,个性化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 共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特异性与针对性不太强,仅从满足病人需要的规律出发,目的在于解决病人中共性问题的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过程。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过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3.【洁净手术室】通过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空气洁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4.【外科手术热】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 6.【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受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 8.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9.【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1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11.【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1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4.【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 15.【酒窝征】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16.【橘皮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点状凹陷。 17.【卫星结节】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表面出现多个坚硬小结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 18.【铠甲胸】卫星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及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 19.【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该区胸壁外凸。 20.【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1.【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 22.【易复性疝】又称单纯性疝,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突出,平卧或用手推送时疝内容物容易回纳入腹腔。 23.【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不引起严重症状。 24.【嵌顿性疝】当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急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答案

急诊急救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症。其特点为劳累时出现 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2、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刺激因素所致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作用 于胰腺本身组织所引起的自身消化性疾病。临床上把胰腺病理变化只有充血和水肿的称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把病理变化发展为出血和坏死的称为急性水肿胰腺炎。 3、癫痫:是一反复发作性的综合征,是脑皮层神经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常伴有意识障碍。 4、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5、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胸部损伤,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处形成的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膜腔而不能排出,使胸腔逐渐形成高压张力性气胸。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伤者经形象呼吸困难、紫绀、低血压、休克、呼衰、气管向健侧移,同时伤侧伴有大量的气胸和严重的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 6、脑挫裂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致使脑组织发生可见的实质性损伤。脑挫裂伤常合并不同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如治疗不利常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7、挤压综合征:是指肌肉丰富的部位如下肢或躯干长时间受重力挤压,引起肌肉缺血、坏死,激发一系列全身反应。由于大量的肌肉坏死释放的毒性代谢产物,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严重者科出现休克、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8、颅内血肿:为急性颅脑创伤中作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是指外伤后颅内出血积聚与某部位达到相当体积,对脑组织构成压迫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9、神经原性休克:因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由于神经作用使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10、急性中毒:大量或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经呼吸道、消化道后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损害某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急性中毒。 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人在应急状态下,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长期使用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一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些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12、高血压危象:印几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使小动脉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及伴有动脉累及的靶器官缺血症状。在高血压早晚期均可发生。 13、院前(外)急救:广义上讲,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及途中急救,即病人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护。狭义上讲,院前急救专指从事急救医学机构的医务人员为急、危、重病人提供的现场急救、分诊分流、转运和途中监护服务。 1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由院外急救、医院急症室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即各具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 15、心肺脑复苏:使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16、机械通气:是指患者在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的通气并改善氧合德方法。 17、复合伤: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损伤称为复合伤。 18、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博,有效泵 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1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由创伤、休克或感染等严重病损打击所诱发,机体出现与原发病损无直接关系的序贯或同时发生的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答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氧气疗法 2、入院护理 3、疼痛 1、医院 2、稽留热 3、睡眠障碍 第一章绪论 1.护理学 2.WHO的健康定义 3.护理 5.整体护理 1.护理学: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2.WHO的健康定义: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1946年,WHO):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1分),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2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分)。 3.健康(1989,WHO):不仅是没有疾病(1分),而且包括躯体健康(1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1分)和道德健康(1分)。 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2分),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分),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分)。 2.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1分)做出认知评价后(1分)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分)。 4.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1分),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1分)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2分)。 5.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1分)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1分)的一种临床判断(1分),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1分)。 3.护理:美国护士学会认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5.整体护理: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第二章环境 1.环境 2.生活方式 1.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组成。 2.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生活方式: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2分)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2分)。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人体力学 第四章舒适与安全 1.被动卧位 2.被迫卧位 3.疼痛 1.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2.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2分),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被而被迫采取的卧位。(2分) 3.疼痛:是伴随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分)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1分),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2分)。 第五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1.压疮: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分),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2分)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分)。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腹膜腔: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不规则的囊状间隙,称腹膜腔。男性腹膜腔是密闭的;女性腹膜腔则通过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间接与外界相通。腹膜在脏器之间转折形成陷凹。女性有盲肠子宫陷凹和膀胱子宫陷凹;男性有直肠膀胱陷凹。 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底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淤血:器官和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中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微静脉性淤血,简称淤血。 漏出性出血: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 栓塞:血管内出现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会出现肌紧张亢进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等渗溶液:在临床或生理实验室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等。 渗透性利尿:临床上给患者使用可被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球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等,来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借以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的目的,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心排出量:即指每分输出量,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 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静脉内的血压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肺活量,它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 血氧饱和度:即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血红蛋白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低渗性脱水:是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