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计算1.doc

钻井工程计算1.doc
钻井工程计算1.doc

1.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84.20mm 钻铤

(1737N/m )6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00m 及Φ216mm 钻头,钻井液密度1.2 g/cm 3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套管钢材密度为7.8g/cm 3,求中性点位置。(10分)

[解]:① =-=s

m f K ρρ10.846 ② =11c c f L q K 88.17千牛<180千牛,

故中性点落在Φ158.8mm 的钻铤上

③设中性点高度(距井底距离)为N L 米 21

11c f c c f c N q K L q K P L L -+==60+81.736=141.736米

2.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某一井深时的泵压为18MPa ,所用排量为30 l/s ,钻井液密度为1.3g/cm 3。此时循环系统的循环压耗系数K l =0.0223MPa(l/s)1.8。已知钻头上使用3个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试判断:此时钻头上喷嘴直径是多大?(14分)

[解]: ①8.1Q K P l l ?==10.19MPa

②由l b S P P P +=

得:81.7=-=l s b P P P MPa

③由422022

081.005.0e b Cd Q A C Q P ρρ==

得:4229081.0b P C Q d ρ==1.1cm = 11mm

3.某井使用密度为1.3g/cm 3的钻井液钻至3800m 时发生井涌,关井后求得关井

立管压力为4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5.5MPa 。

(1)求压井用的钻井液密度;

(2)已知上一层套管下深2500m ,该处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密度为

1.98g/cm 3,假设侵入井眼的地层流体还没有上窜到套管环空内,求允许的最大关

井套压。(12分)

解:(1)压井所需要的钻井液密度:

407.13800

00981.043.100981.01=?+=+=D p sp

d d ρρg/cm 3 (2)允许的关井套压max i p

t f t d i D D p ρρ00981.000981.0max ≤+

故 ()

68.16)3.198.1(00981.000981.0max =-=-≤d f i p ρρMPa 4.某井钻至2400m 井深时,测得井斜角30?,井斜方位角100?。使用具有一定

造斜率的弯外壳马达继续钻进120m 后,测得井斜角35?,井斜方位角75?。现打

算利用该造斜工具再继续钻进某一深度后使井斜角达到40?,井斜方位角达到

50?。求此时造斜工具的装置角应该为多少(不考虑反扭角)?扭方位的井段长

度为多少?(14分)

解:?ααααγ?+=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2211

=cos30?cos35?+sin30?sin35?cos(75?-100?)=0.969

γ1=14.23?

56.3120

23.1430301=?=?=D K C γ(?/30m) ?ααααγ?+=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2211

=cos35?cos40?+sin35?sin40?cos(50?-75?)=0.962

γ = 15.92?

1397.0sin sin cos cos cos cos 121=-=γ

ααγαω ??=50?-75?=-25?

∴ω=-arccos0.1397=-81.97?

16.13456.392.153030=?==?C m K D γm

5.某井钻进至井深3000m 处发生井涌,此时所用钻井液密度为1.20g/cm 3,关井立管压力为

5.0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

6.5 MPa ,求:

(1) 产层的地层压力P P ;

(2) 压井应该用的钻井液密度;

答案: (1)316.40530002.100981.0=+??=p P (MPa )

(2)ρk =40.316/3000/0.00981 =1.37(g/cm 3)

6.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84.20mm 钻铤(1737N/m )6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00m 及Φ216mm 钻头,钻井液密度1.2 g/cm 3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套管钢材密度为7.8g/cm 3,求中性点位置。(10分)

[解]:① =-=s

m f K ρρ10.846

② =11c c f L q K 88.17千牛<180千牛,

故中性点落在Φ158.8mm 的钻铤上

③设中性点高度(距井底距离)为N L 米 21

11c f c c f c N q K L q K P L L -+==60+81.736=141.736米

7.某井使用密度为1.3g/cm 3的钻井液钻至3800m 时发生井涌,关井后求得关井

立管压力为4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5.5MPa 。

(1)求压井用的钻井液密度;

(2)已知上一层套管下深2500m ,该处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密度为

1.98g/cm 3,假设侵入井眼的地层流体还没有上窜到套管环空内,求允许的最大关

井套压。(12分)

解:(1)压井所需要的钻井液密度:

407.13800

00981.043.100981.01=?+=+=D p sp

d d ρρg/cm 3 (2)允许的关井套压max i p

t f t d i D D p ρρ00981.000981.0max ≤+

故 ()

68.16)3.198.1(00981.000981.0max =-=-≤d f i p ρρMPa

8.(10分)某井用12.25in 钻头钻进至2000米,钻井液密度为1.25g/cm3,钻压为180kN ,

井斜角为6o,钻具组合为:9in 钻铤(qc=2847N/m )27m + 7in 钻铤(qc=1606N/m )54m + 6.5 in 钻铤(qc=1362N/m )81m+5in 钻杆1838m , 求中性点所处的井深。(钻柱钢材密度按7.8g/cm 3计算)

解:.设中性点落在6.5in 钻铤上,高度为x 米 根据中性点的定义,有: []1806cos 847.227606.154362.1)8

.725.11(=??+?+-x 解得: m x 086.38=

中性点井深为:m D N 914.1880086.3827542000=---=

9.(12分)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井深2000m 时,排量为30L/s ,循

环压耗为5Mpa ,钻进到2500m 时所用排量为28L/s ,循环压耗为5.5Mpa 。现计划保持排量不变,用18MPa 的泵压钻到3000米,钻井液密度为1.3g/cm 3,钻头上使用3个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 试设计喷嘴直径。

解:(1)求循环压耗系数a m ,:

5.528)2500(5

30)2000(8.18.1=?+=?+a m a m

解得:4610986.110385.5--?=?=a m ,

(2)求3000米处的循环压降

)(584.63000)10986.1300010385.5(46MPa p L =??+??=--? (3)求钻头压降:

)(416.11584.618MPa p b =-=?

(4)求喷嘴直径:

=???=22

296.0416.11283.1081.0ne d 2.801(cm 2)

)(966.03

2cm d d ne i ==

10.(13分)某井使用密度为1.35g/cm 3的钻井液钻至3800m 时发生井涌,关井后求得关

井立立管压力为4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5.5MPa 。

(1)求地层压力;

(2)求压井用的最小钻井液密度;

(3)已知上一层套管下深2500m ,该处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时钻井液密度为1.20g/cm 3,

漏失压力P L =10.5MPa ,开裂压力P R =11.8MPa ,传播压力P rRo =10.2MPa ,假设侵入井眼的

地层流体还没有上窜到套管环空内,求不发生井漏允许的最大关井套压。

解:(1)求地层压力:

)(325.54380035.100981.04MPa p p =??+=

(2)求压井最小钻井液密度:

)/(457.13800

00981.0435.131cm g d =?+=ρ

(3)求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25002.100981.05.10250035.100981.0max ??+=??+a p

解得:MPa p a 821.6max =

11.(13分)某井下套管至1000m 后固井做漏失试验,测得漏失压力为P L =6.9MPa ,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15g/cm 3。再次开钻后继续钻进至井深3000m 处发生井涌,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2g/cm 3,关井立管压力为5MPa ,套管压力为6.5 MPa ,假设此时环空内钻井液密度均匀,

求:(1)产层的地层压力P P ;(2)压井应该用的钻井液密度;

(3)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 [解]:①4031681.9=+=H P P m d p ρkPa

②37.13000

81.94031681.91=?==H P p

m ρg/cm 3 ③5.1818181.9111000=+=H P P m L f ρkPa

环空内钻井液平均密度为 149.181.9=?-=H P P a

p a ρ g/cm 3

则最大关井立管压力为

8.690981.911000m ax =-=H P P a f a ρ kPa = 6.9098MPa

12.(11分)A 井用动力钻具+弯接头定向钻进,钻至1500m 测斜知道:1α=12°,1φ=80°。继续钻进至1800m ,测斜得:2α=16°,2φ=150°。现拟用该造斜工具在保持变井斜角不变的情况下将方位扭转到3φ=120°,求造斜工具的装置角和扭方位井段长度。

[解]:① []ο19.8cos sin sin cos cos cos 323213=?+=-φααααγ ②

()()[]ο44.104sin sin /cos cos cos cos 323321±=-±=-γααγαω

因为:3φ=120°<2φ=150°

所以:οο54.25544.104=-=ω

③ []ο290.16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12112=?+=-φααααγ

ο0543.0/22=?=L K γ/m

④ )(829.150/33m K L ==?γ

13.(11分)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某一井深时的泵压为18MPa ,所用排量为30 L/s ,钻井液密度为1.3g/cm 3。已知钻头上使用3个11mm 的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

试求:此时循环系统的循环压耗系数K l 。

.[解]: ①851.24

1

320=?=d A πcm 2

②81.705.02022

==A C Q P b ρMPa

③由l b S P P P +=

得:19.10=-=b s l P P P MPa

④由8.1Q K P l l ?=得: 0223.08.1==Q P K l l MPa(l/s)1.8

14.某井钻至4000m 处发生井涌,此时钻井液密度为1.2g/cm 3,关井立管压力5MPa ,套压

6.5MPa ,

求:(1)地层压力; (2)求压井用的钻井液密度;

(3)已知上一层套管下深2500m ,此处地层破裂压力当量泥浆密度为1.98g/cm 3,求允许最大关井套压;

(4)推荐使用的压井方法。

[解]:①5208881.9=+=H P P m d p ρkPa

②327.14000

81.95208881.91=?==H P p

m ρg/cm 3 ③5.4855981.912500==H P e f ρkPa

环空内钻井液平均密度为 162.181.9=?-=H P P a

p a ρ g/cm 3

则最大关井立管压力为

45.2006181.912500m ax =-=H P P a f a ρ kPa = 20.061MPa

④推荐使用司钻法,即两周循环压井法:第一周用原浆循环,第

二周用配好的重钻井液。

15.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50m 及Φ212mm 钻头,钻井液密度1.2 kg/l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求中性点位置。

[解]:① =-=s

m f K ρρ10.846 ② =c c f L q K 164千牛<180千牛,故中性点落在钻杆上

③设中性点高度(距井底距离)为N L 米 p f c

c f c N q K L q K P L L -+==200.786米

16.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某一井深时的泵压为18MPa ,所用排量为30 l/s ,钻井液密度为1.3g/cm 3。此时循环系统的循环压耗系数K l =0.0223MPa(l/s)1.8。已知钻头

上使用3个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

试判断:此时钻头上喷嘴直径是多大?

[解]: ①8.1Q K P l l ?==10.19MPa

②由l b S P P P +=

得:81.7=-=l s b P P P MPa

③由422022

081.005.0e b Cd Q A C Q P ρρ==

得:4229081.0b P C Q d ρ==1.1cm = 11mm

17、(12分)某井“二开”拟采用4

112”钻头钻进,并用塔式钻具防斜,井斜角控制在3°以内。设计钻压160KN ,钻井液密度1.2 g/cm 3。现已选用钻铤:9”(q c1=2860N/m )27米,7”钻铤(q c2=1632N/m )54米,还需多长的4

16”钻铤(q c3=1362N/m )。(安全系数取1.20,钻铤钢材密度取7.8 g/cm 3)。

1、 解题要点:

(1)846.08

.72.11=-=f K (2)αcos )(332211L q L q L q K W S c c c f N ++=

(3) 46.453=L 米,取6根钻铤共54米。

18、(12分)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某一井深时的泵压为18MPa ,所用排量为30 l/s ,钻井液密度为 1.3g/cm 3。此时循环系统的循环压耗系数K l =0.0223MPa(l/s)1.8。已知钻头上使用3个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试判断:此时钻头上喷嘴直径是多大?

2、解题要点

(1)165.10300223.08.1=?=?l

P MPa (2)b p ?=18-10.165=7.835 MPa

(3)903.1835.796.0303.1081.0422

=???=e d

(4)11=i d (mm )

19、(13分)某井钻至2600米井深时,测得井斜角35°,井斜方位角75°。

现打算利用造斜率为3.6°/30m 的弯外壳马达继续钻进某一深度后使井斜角达到

40°,井斜方位角达到50°。求造斜工具的装置角应该为多少(不考虑反扭角)?

扭方位的井段长度为多少?

3、解题要点

(1)φααααγ?+=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121

92.15=γ度

(2))sin /(sin )cos cos (cos cos 121γααγαω-=

82-=ω(度)

(3)7.13230*6.3/92.15==?L (米)

20、(13分)某井下套管至1000m 后固井做漏失试验,测得漏失压力为P L =6.9MPa ,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15g/cm 3。再次开钻后继续钻进至井深3000m 处发生井涌,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2g/cm 3,关井立管压力为5MPa ,套管压力为6.5 MPa ,假设此时环空内钻井液密度均匀,求:(1)产层的地层压力P P ;(2)压井应该用的钻井液密度;(3)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4、解题要点

(1)316.40530002.100981.0=+??=p P (MPa )

(2)ρ=40.316/3000/0.00981=1.37(g/cm 3)

(3)MPa p a 7.6max =(解题过程略)

21、(12分)某井准备用2

18”牙轮钻头从2000米钻进至2500米。钻井泵的排量为30升/秒,泵压为18MPa 。进行循环压耗试验得:m=5.5×10-6,a=5.7×10-3。钻井液密度为1.15 g/cm 3。试计算钻头水力参数(计算井深取2500米)。 1、解:

(1)866.830)10*7.52500*105.5(8.136=?+?=?--l p MPa

(2)134.9)866.818(=-=?b p MPa

30*134.9=b P =274.02 kw

22、(15分)某井在二开钻至井深2500米处发生井涌,当时钻井液密度为

1.25g/cm 3 ,随即关井测压,测得关井立管压力为5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

5.85MPa 。已知表层套管下深1050米,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为

1.95g/cm 3 。求:

(1)压井所需要的钻井液密度;

(2)在长期关井且不放气的情况下井底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解:

(1)316.40530002.100981.0=+??=p P (MPa )

(2)ρ=40.316/3000/0.00981=1.37(g/cm 3)

(3)MPa p a 7.6max =(解题过程略)

23、(13分)某井用动力钻具+弯接头定向钻进,钻至1500m 测斜知道:

1α=12°,1φ=80°。继续钻进至1800m ,测斜得:2α=16°,2φ=150°。现

拟用该造斜工具在保持井斜角不变的情况下将方位扭转到3φ=120°,求造斜

工具的装置角(不考虑反扭角)和扭方位井段长度。

解:

(1)φααααγ?+=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121

92.15=γ度

(2))sin /(sin )cos cos (cos cos 121γααγαω-=

82-=ω(度)

(3)7.13230*6.3/92.15==?L (米)

24、(10分)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84.20mm 钻铤(1737N/m )6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00m 及Φ216mm 钻头,钻井液密度1.2 g/cm 3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套管钢材密度为7.8g/cm 3,求中性点位置。

(1)846.08

.72.11=-=f K (2)180)737.160328.1(846.0=?+??x

149.69=x 米

149.12960149.69=+=N L 米

25.(15分)某井下套管至1000m 后固井做漏失试验,测得漏失压力为P L =6.9MPa ,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15g/cm 3。再次开钻后继续钻进至井深3000m 处发生井涌,此时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2g/cm 3,关井立管压力为5MPa ,套管压力为6.0 MPa ,假设此时环空内钻井液密度均匀,

求:(1)产层的地层压力P P ;(2)压井应该用的钻井液密度;

(3)最大允许关井套压。

[解]:①4031681.9=+=H P P m d p ρkPa

②37.13000

81.94031681.91=?==H P p

m ρg/cm 3 ③5.1818181.9111000=+=H P P m L f ρkPa

环空内钻井液平均密度为 149.181.9=?-=H P P a

p a ρ g/cm 3

则最大关井立管压力为

8.690981.911000m ax =-=H P P a f a ρ kPa = 6.9098MPa

26.(15分)A 井用动力钻具+弯接头定向钻进,钻至1500m 测斜知道:

1α=12°,1φ=80°。继续钻进至1800m ,测斜得:2α=16°,2φ=150°。现拟用该造斜工具在保持井斜角不变的情况下将方位扭转到3φ=120°,求造斜工具的装置角和扭方位井段长度。

[解]:① []ο19.8cos sin sin cos cos cos 323213=?+=-φααααγ

②()()[]ο44.104sin sin /cos cos cos cos 323321±=-±=-γααγαω

因为:3φ=120°<2φ=150°

所以:οο54.25544.104=-=ω

③ []ο290.16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12112=?+=-φααααγ

ο0543.0/22=?=L K γ/m

④ )(829.150/33m K L ==?γ

25.(15分)1.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84.20mm 钻铤(1737N/m )6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00m 及Φ216mm 钻头,钻井液密度 1.2 g/cm 3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套管钢材密度为7.8g/cm 3,求中性点位置。

[解]: ①851.241320=?=d A πcm 2

②81.705.02022

==A C Q P b ρMPa

③由l b S P P P +=

得:19.10=-=b s l P P P MPa

④由8.1Q K P l l ?=得: 0223.08.1==Q P K l

l MPa(l/s)1.8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 基础面上的压力 nQ O +Q P 基= 4 式中: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 1.25~1.40); 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 Q B ——井架重量,t ; (二) 土地面上的压力 P 地=卩基+W 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 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F i = 式中:F i 基础顶面积,cm2 ; B 2―― 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 。 3、基础高度 式 中: H ――基础高度,m ; 2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 cm ;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 ; B 3 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B i ――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 式中:F 2 F 2= 2 基础底面积,cm ;

配合比为1 : m : 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 1m 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1 一 □[十 n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 1-69。 混凝土 用途 体积 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 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 尼 水泥 kg 砂子 3 m 石子 3 m 水泥 kg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 水泥 kg 砂子 3 m 混凝 土 3 m 砂子 3 m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 1?坚硬土壤上的井 架 脚,小基墩井架 脚,基墩的上部 分。 1 :2 : 4 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 墩。 1 :2.5 : 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 3 3?支承台、浇灌坑 穴 及其他。 1 :3 :6 234 0.46 0.93 504 2 2.15 25 3 0.5 1.08 2.0 4.0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 冲 击力的小基墩。 1 :1 : 2 585 0.39 0.78 1500 2 2.56 750 0.5 1.28 0.67 1.34 1.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 基 墩。 1 :4 : 8 180 0.48 0.96 375 2 2.08 188 0.5 1.04 2.70 5.40 5.60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式中:G ab ――测量点a 和b 间井段的井斜全角变化率,(° /30m ; 水泥=2340 l+m+n kg g 5):十△購朋亦

钻井液常规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用计算 一、水力参数计算:(p196-199) 1、地面管汇压耗: Psur=C×MW×(Q/100)1.86×C1 Psur---地面管汇压耗,Mpa(psi); C----地面管汇的摩阻系数; MW----井内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C1----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法量单位时,C1=9.81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1=1; ①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 V1=C2×Q/2.448×d2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Q-------排量,l/s(gal/min); d-------钻具内径,mm(in); C2------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17采用英制单位时,C2=1。 ②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 V1c=(1.08×PV+1.08(PV2+12.34×d2×YP×MW×C3)0.5)/MW×d×C4 V1c -------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m/s(ft/s); PV----钻井液的塑性粘度,mPa.s(cp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C3、C4------与单位有关的系数。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3=0.006193,C4=1.078;采用英制单位时,C3=1、C4=1。 ③如果≤V1c,则流态为层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C5×L×YP/225×d+C6×V1×L×PV/1500×d2 ④如果V1>V1c,则流态为紊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0.0000765×PV0.18×MW0.82×Q1.82×L+C7/d4.82 P p---钻具内的循环压耗,Mpa(psi); L----某一相同内径的钻具的长度,m(ft);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石油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常 用 公 式 一、配泥浆粘土用量 二、加重剂用量 W 加=) ()(加重后加重剂原浆加重后泥浆量 加重剂 ρρρρρ V 三、稀释加水量 Q 水=) ()(水稀释后稀释后原浆原浆量 水ρρρρρ V 四、泥浆上返速度 V 返=) d (7.122 2钻具井径 D Q 五、卡点深度 (1) L=9.8ke/P (㎝、KN) (2)L=eEF/105P=Ke/P (㎝,t ,K=21F=EF/105 ,E=2.1×106 ㎏/㎝2) 5” 壁厚9.19 K=715 3 1/2壁厚9.35 K=491 ) ()(水土水泥浆泥浆量 土土ρρρρρ V W

六、钻铤用量计算 L t. =m.q.k p 式中p ---钻压,公斤, q --钻铤在空气中重,量公斤/米, K ---泥浆浮力系数, L t ---钻铤用量, 米, m---钻铤附加系数(1.2至1.3) 七、 泵功率 N=7.5 Q p (马力) 式中p -实际工作泵压(k g /cm 2), Q –排量(l /s ) 八、钻头压力降 p 咀=4 e 22 d c Q .827.0ρ (kg /cm 2) 式中ρ-泥浆密度(g /cm 3), Q –排量(l /s ), C ---流量系数(取0.95-0.985) d e ---喷咀当量直径(cm ),d e =2 3 2221 d d d 九、喷咀水功率 N 咀=7.5 Q p 咀=4 e 23 d c Q .11.0 十、喷射速度过 v 射=2 e d Q 12.74c 十一、冲击力 F 冲 =2 e 2 d Q .12.74ρ 十二、环空返速V= 2 2 d D Q 12.74- 式中ρ-泥浆密度(g /cm 3), Q –排量(l /s ), C ---流量系数(取0.95-0.985) d e ---喷咀当量直径(cm ),d e = 2 3 2221 d d d ++ 十三、全角变化率—“井眼曲率”公式 COS ⊿E=COSa 1 COSa 2+Sina 1 Sina 2COSB 或⊿E=(a 12+ a 22-2 a 1 a 2 COSB )1/2

配制钻井液几种常用计算公式

配制钻井液几种常用计算公式 一、 配制水基钻井液所需材料的计算 1 配制定量、定密度的水基钻井液所需的粘土量 已知:钻井液重量=粘土重量+水重量 其中:钻井液重量=11V ρ 粘土重量=22V ρ 水的重量=33V ρ 所以: 332211ρρρV V V += (1) 因为: 213V V V -= (2) (2)代入(1)则得: 整理后 ()322112ρρρρ--= V V …………………………(3) 又因 22ρW V = (4) (4)代入(3)整理后 W -粘土重量;V 1-钻井液体积;V 2-粘土体积;V 3-水体积; 1ρ-钻井液密度;2ρ-粘土密度;3ρ-水的密度; 2 配制定量、定密度的水基钻井液所需的水量 水量=欲配钻井液体积-所需粘土体积 其中:粘土密度 粘土重量所需粘土体积= 二、 调整钻井液密度所需材料 1 加重钻井液所需加重材料数量计算

(1)定量钻井液加重时所需加重材料的计算: 式中 W -加入的加重材料重量; 浆V -原浆体积; 1ρ-原浆密度; 2ρ-欲配的钻井液密度; 3ρ-加重材料的密度; (2)配制定量加重钻井液时所需加重材料的计算: 式中 W-所用加重材料的重量; V -欲配的钻井液体积; 1ρ-原浆密度; 2ρ-欲配的钻井液密度; 3ρ-加重材料的密度; 2 降低钻井液密度所需水量(或低密度钻井液量)之计算 式中 V -降低密度时需要的水量; 浆V -原浆体积; 1ρ-原浆密度; 2ρ-加水稀释后的钻井液密度(即要求的钻井液密度)。 三、 钻井液的循环容积 1 井筒容积计算(即井内钻井液量计算) (1)经验式 井眼内的钻井液量()2 1000/31井径井径=井段?m m V

钻井各种计算公式

钻头水利参数计算公式: 1、 钻头压降:d c Q P e b 42 2 827ρ= (MPa ) 2、 冲击力:V F Q j 02.1ρ= (N) 3、 喷射速度:d V e Q 201273= (m/s) 4、 钻头水功率:d c Q N e b 42 3 05.809ρ= (KW ) 5、 比水功率:D N N b 21273井 比 = (W/mm 2) 6、 上返速度:D D V Q 2 2 1273杆 井 返= - (m/s ) 式中:ρ-钻井液密度 g/cm 3 Q -排量 l/s c -流量系数,无因次,取0.95~0.98 d e -喷嘴当量直径 mm d d d d e 2 n 2 22 1+?++= d n :每个喷嘴直径 mm D 井、D 杆 -井眼直径、钻杆直径 mm 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 ()()?? ? ???+?+ ?= -?-?225sin 2 2 2 b a b a b a L K ab ab ?? 式中:a ? b ? -A 、B 两点井斜角;a ? b ? -A 、B 两点方位角

套管强度校核: 抗拉:安全系数 m =1.80(油层);1.60~1.80(技套) 抗拉安全系数=套管最小抗拉强度/下部套管重量 ≥1.80 抗挤:安全系数:1.125 10 ν泥挤 H P = 查套管抗挤强度P c ' P c '/P 挤 ≥1.125 按双轴应力校核: H n P cc ρ10= 式中:P cc -拉力为T b 时的抗拉强度(kg/cm 2) ρ -钻井液密度(g/cm 3) H -计算点深度(m ) 其中:?? ? ? ?--= T T K P P b b c cc K 2 2 3 T b :套管轴向拉力(即悬挂套管重量) kg P c :无轴向拉力时套管抗挤强度 kg/cm 2 K :计算系数 kg σs A K 2= A :套管截面积 mm 2 σs :套管平均屈服极限 kg/mm 2 不同套管σs 如下: J 55:45.7 N 80:63.5 P 110:87.9

钻井工程计算1.doc

1.某井用Φ127mm 钻杆(372.4 N/m )2200m ,Φ184.20mm 钻铤 (1737N/m )60m 、Φ158.8mm 钻铤(1328N/m )100m 及Φ216mm 钻头,钻井液密度1.2 g/cm 3 。钻进时加钻压180kN ,套管钢材密度为7.8g/cm 3,求中性点位置。(10分) [解]:① =-=s m f K ρρ10.846 ② =11c c f L q K 88.17千牛<180千牛, 故中性点落在Φ158.8mm 的钻铤上 ③设中性点高度(距井底距离)为N L 米 21 11c f c c f c N q K L q K P L L -+==60+81.736=141.736米 2.某井采用喷射钻井技术进行钻进,钻进到某一井深时的泵压为18MPa ,所用排量为30 l/s ,钻井液密度为1.3g/cm 3。此时循环系统的循环压耗系数K l =0.0223MPa(l/s)1.8。已知钻头上使用3个等直径喷嘴,喷嘴的流量系数为0.96。试判断:此时钻头上喷嘴直径是多大?(14分) [解]: ①8.1Q K P l l ?==10.19MPa ②由l b S P P P += 得:81.7=-=l s b P P P MPa ③由422022 081.005.0e b Cd Q A C Q P ρρ== 得:4229081.0b P C Q d ρ==1.1cm = 11mm 3.某井使用密度为1.3g/cm 3的钻井液钻至3800m 时发生井涌,关井后求得关井 立管压力为4MPa ,关井套管压力为5.5MPa 。 (1)求压井用的钻井液密度; (2)已知上一层套管下深2500m ,该处地层破裂压力的当量密度为 1.98g/cm 3,假设侵入井眼的地层流体还没有上窜到套管环空内,求允许的最大关 井套压。(12分) 解:(1)压井所需要的钻井液密度: 407.13800 00981.043.100981.01=?+=+=D p sp d d ρρg/cm 3 (2)允许的关井套压max i p t f t d i D D p ρρ00981.000981.0max ≤+

最常用钻井液计算公式

钻井液有关计算公式 一、加重:W= Y(Y-Y)/Y)-谡 W :需要加重1方泥浆的数量(吨) Y:加重料密度 Y:泥浆加重前密度 Y:泥浆加重后密度 二、降比重:V= (丫原-丫稀)丫水/ 丫稀-丫水 V:水量(方) 丫原:泥浆原比重 丫稀:稀释后比重 丫水:水的比重 三、配1方泥浆所需土量:W= 丫土(丫泥-丫水)/丫土-丫水 丫水:水的比重 丫泥:泥浆的比重 丫土:土的比重 四、配1方泥浆所需水量:V=1-W 土/丫土 丫土:土的比重 W 土:土的用量 五、井眼容积:V=1/4 U D2H D :井眼直径(m) H :井深(m) 六、环空上返速度:V 返= 1 2.7Q/D 2-d2 Q: 排量(l/S ) D: 井眼直径(cm) d: 钻具直径(cm) 七、循环周时间:T=V/60Q=T井内+T地面 T: 循环一周时间(分钟) V: 泥浆循环体积(升) Q: 排量(升/秒)

八、岩屑产出量:W= T D2* Z/4

W:产出量(立方米/小时) Z:钻时(机械钻速)(米 /小时) D:井眼直径(米) 九、粒度范围 粗 中粗 中细 细 超细 胶体 粘土级颗粒 砂粒级颗粒 粒度》2000卩 粒度2000- 250卩 粒度250-74卩 粒度74-44卩 粒度44- 2 粒度W 2 1 粒度w 2 1 粒度》74 1 十、API 筛网规格: 目数 20 30 40 50 60 80 100 120 十一、除砂器有关数据 除砂器:尺寸(6-12 〃) 处理量( 除砂器:尺寸(2-5 〃) 处理量( 28-115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74 1以上) 6-17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44 1以上) O I ” O n -=1.195 *(‘600 - -00) T c =1.512*( ... 6可00 -「600 ) 2 孔径 (1 ) 838 541 381 279 234 178 140 十二、极限剪切粘度 十三、卡森动切力: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1.卡点深度: L=eEF/105P=K×e/P 式中:L-----卡点深度米 e------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伸长厘米 E------钢材弹性系数=2.1×106公斤/厘米2 F------管体截面积。厘米2 P------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拉力吨 K------计算系数 K=EF/105=21F 钻具被卡长度l: l=H-L 式中H-----转盘面以下的钻具总长米 注:K值系数5"=715(9.19) 例:某井在井深2000米时发生卡钻,井内使用钻具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上提平均拉力16吨,钻柱平均伸长32厘米,求卡点深度和被卡钻具长度。 解:L=Ke/P 由表查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的K=957 则:L=957×32/16=1914米 钻具被卡长度: L=H-L=2000-1914=86米 2、井内泥浆量的计算 V=D2H/2或V=0.785D2H 3、总泥浆量计算 Q=q井+q管+q池+q备 4、加重剂用量计算: W加=r加V原(r重-r原)/r加-r重 式中:W加----所需加重剂的重量,吨 r原----加重前的泥浆比重, r重----加重后的泥浆比重 r加---加重料的比重 V原---加重前的泥浆体积米3 例:欲将比重为1.25的泥浆200米3,用比重为4.0的重晶石粉加重至1.40,需重晶石若干?解:根据公式将数据代入: 4×200(1.40-1.25)/4.0-1.40=46吨 5.降低泥浆比重时加水量的计算 q=V原(r原-r稀)/r稀-r水 式中:q----所需水量米3 V原---原泥浆体积米3 r稀---稀释后泥浆比重 r水----水的比重(淡水为1)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1、卡点深度: L=eEF/105P=K×e/P 式中:L-----卡点深度米 e------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伸长厘米 E------钢材弹性系数=2、1×106公斤/厘米2 F------管体截面积。厘米2 P------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拉力吨 K------计算系数 K=EF/105=21F 钻具被卡长度l: l=H-L 式中H-----转盘面以下的钻具总长米 注:K值系数5"=715(9、19) 例:某井在井深2000米时发生卡钻,井内使用钻具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上提平均拉力16吨,钻柱平均伸长32厘米,求卡点深度与被卡钻具长度。 解:L=Ke/P 由表查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的K=957 则:L=957×32/16=1914米 钻具被卡长度: L=H-L=2000-1914=86米 2、井内泥浆量的计算 V=D2H/2或V=0、785D2H 3、总泥浆量计算 Q=q井+q管+q池+q备 4、加重剂用量计算: W加=r加V原(r重-r原)/r加-r重 式中:W加----所需加重剂的重量, 吨 r原----加重前的泥浆比重, r重----加重后的泥浆比重 r加---加重料的比重 V原---加重前的泥浆体积米3 例:欲将比重为1、25的泥浆200米3,用比重为4、0的重晶石粉加重至1、40,需重晶石若干?解:根据公式将数据代入: 4×200(1、40-1、25)/4、0-1、40=46吨 5、降低泥浆比重时加水量的计算 q=V原(r原-r稀)/r稀-r水 式中:q----所需水量米3 V原---原泥浆体积米3 r稀---稀释后泥浆比重 r水----水的比重(淡水为1) r原---原泥浆比重

钻井液常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1、钻井液配制与加重的计算 (1)配制低密度钻井液所需粘土量 水 土水 泥土泥土 ) (ρ-ρρ-ρρ=V W 式中: 土W ---所需粘土重量,吨(t ); 土ρ -- 粘土密度,克/厘米3(g/cm3) 水ρ -- 水的密度,克/厘米3(g/cm3) 泥ρ -- 欲配制的钻井液的密度,克/厘米3(g/cm3) 泥 V 欲配制的钻井液的体积,米3(m3) (2)配制低密度钻井液所需水量 土 土泥水ρ-=W V V 式中: 水V ---所需水量,米3(m3); 土ρ -- 所用粘土密度,克/厘米3(g/cm3) 土 W -- 所用粘土的重量,吨(t ) 泥V -- 欲配制的钻井液的体积,米3(m3) (3)配制加重钻井液的计算 ①对现有体积的钻井液加重所需加重剂的重量 重 加原 重加原加 ) (ρ-ρρ-ρρ=V W

式中: 加W ---所需加重剂的重量,吨(t ); 原ρ -- 原有钻井液的密度,克/厘米3(g/cm3) 重ρ -- 钻井液欲加重的密度,克/厘米3(g/cm3) 加ρ -- 加重剂的密度,克/厘米3(g/cm3) 原 V -- 原有钻井液的体积,米3(m3) ②配制预定体积的加重钻井液所需加重剂的重量 原 加原 重加重加 ) (ρ-ρρ-ρρ=V W 式中: 加W ---所需加重剂的重量,吨(t ); 原ρ -- 原有钻井液的密度,克/厘米3(g/cm3) 重ρ -- 钻井液欲加重的密度,克/厘米3(g/cm3) 加ρ -- 加重剂的密度,克/厘米3(g/cm3) 重 V -- 加重后钻井液的体积,米3(m3) ③用重晶石加重钻井液时体积增加 2 1 224100(v ρ-ρ-ρ=.) 式中: v ---每100m3原有钻井液加重后体积增加量,米3(m3); 1ρ -- 加重前钻井液的密度,克/厘米3(g/cm3) 2 ρ -- 加重后钻井液达到的密度,克/厘米3(g/cm3)

(完整word版)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钻井常用计算公式、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面上的压力 nQ O+Q P基= 4 式中:P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1.25~1.40); Q O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 Q B――井架重量,t ; (二)土地面上的压力 P地=卩基+W 式中:P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P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W — -一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 P基F1= B1 式中:F1 -基础顶面积,cm2 ; B1 — —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 P地2B2 式中:F2 -基础底面积,cm2; B2 — -一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 力, MPa。 3、基础高度 匹—FJXP城 I 1 ■—III x/l; s x 式中:H ——基础高度,m;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2; P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B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 3.51kg/cm 2=0.351MPa)。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

配合比为1 : m : 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55门录 m + n m u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混凝土用途 体积配 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 尼 水泥 kg 砂子 3 m 石子 3 m 水泥 kg 石子 3 m 混凝 土 m3 水泥 kg 砂子 3 m 混凝 土 m3 砂子 3 m 石子 3 m 混凝 土 m3 1?坚硬土壤上的井架 脚,小基墩井架脚, 基墩的上部分。 1 : 2 : 4 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 墩。 1 : 2.5 : 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 3?支承台、浇灌坑穴 及其他。 1 : 3 : 6 234 0.46 0.93 504 2 2.15 25 3 0.5 1.08 2.0 4.0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冲 击力的小基墩。 1 : 1 : 2 585 0.39 0.78 1500 2 2.56 750 0.5 1.28 0.67 1.34 1.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基 墩。 1 : 4 : 8 180 0.48 0.96 375 2 2.08 188 0.5 1.04 2.70 5.40 5.60 、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式中:G ab――测量点a和b间井段的井斜全角变化率,(° /30m; 2340 1 + m +11 kg*

泥浆各类计算公式

※各重压力的计算 注:1MPa(兆帕)=(千克力)/厘米2 =1000Kpa(千帕) 粗略计算时可认为 Map = 1Kgf/厘米 2 = 100 Kpa 一.地层·井筒内·地层孔隙, (千克力)Kgf/厘米2 =重力加速度,×地层(井筒内) 液体密度, g/cm3×井深/m (1~2)举例:某井深2000米, 所用泥浆密度为1.20;求井底的静液 柱压力·地层 静液柱压力·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解:1. 井底静液柱压力,MPa =××2000= MPa 2.地层·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千克力Kgf /厘米2 =××2000=235千克力/厘米2 二.压力梯度-地层的各种随压力地层所处的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垂 直深度每增加1米(或其他长度单位)压力增加的数值称为压 力梯度;通常以千克力/厘米2·米(Kg/cm2·m)作单位; 计算: a.压力梯度, 千克力(Kgf) /厘米2·米=压力, 千克/厘米2÷深(高)度/米; b1.压力梯度, KPa/米=静液压力KPa÷液柱高度/m b2.压力梯度, KPa/米=液体密度× ※泥浆加重剂用量的计算 泥浆加重剂用量/吨={原浆体积/m3×重晶石密度× (欲加重泥浆密度-原浆密度)} ÷(加重剂密度-欲加重泥浆密度)

※混浆密度计算 混浆密度g/cm3 =(原浆密度×原浆体积m3 +混浆密度×混浆体积m3)÷(原浆体积m3+混浆体积m3) ※聚合物胶液的配制 列:欲配制水:大分子:中(小)分子:=100 m3::的聚合物胶液40m3, 大.小分子各需多少 计算: 一.大分子量=40m3×%(吨)﹦(吨) 二.小分子量﹦40 m3×%=(吨) ※压井时泥浆密度的计算: 1.地层压力,MPa=关井立管压力,MPa+(重力加速度,×泥浆密度,g/cm3×井 深,m) 2. 压井时的泥浆密度,g/cm3=(原泥浆密度+ 安全附加泥浆密 度,g/cm3 )+( 100×关井立管压力/MPa÷井深/m) 例:某井用密度的泥浆钻至1000米时发生井喷, 关井后观察, 立管压力=,P套=,若取安全附加泥浆密度=1.67 g/cm3 问:关井时应采用泥浆密度为多大合适 解:+{100×(+)}÷1000=1.56 g/cm3的泥浆密度合适

最常用钻井液计算公式

钻井液有关计算公式 一、加重:W=γ0(γ2-γ1)/γ0-γ2 W:需要加重1方泥浆的数量(吨) γ0:加重料密度 γ1:泥浆加重前密度 γ2:泥浆加重后密度 二、降比重:V=(γ原-γ稀)γ水/γ稀-γ水 V:水量(方) γ原:泥浆原比重 γ稀:稀释后比重 γ水:水的比重 三、配1方泥浆所需土量:W=γ土(γ泥-γ水)/γ土-γ水 γ水:水的比重 γ泥:泥浆的比重 γ土:土的比重 四、配1方泥浆所需水量:V=1-W土/γ土 γ土:土的比重 W土:土的用量 五、井眼容积:V=1/4πD2H D:井眼直径(m) H:井深(m) 六、环空上返速度:V返=12.7Q/D2-d2 Q: 排量(l/S) D: 井眼直径(cm) d: 钻具直径(cm) 七、循环周时间:T=V/60Q=T井内+T地面 T: 循环一周时间(分钟) V: 泥浆循环体积(升) Q: 排量(升/秒) 八、岩屑产出量:W=πD2*Z/4

W: 产出量(立方米/小时) Z: 钻时(机械钻速)(米/小时) D: 井眼直径(米) 九、粒度范围 粗 粒度≥2000μ 中粗 粒度2000-250μ 中细 粒度250-74μ 细 粒度74-44μ 超细 粒度44-2μ 胶体 粒度≤2μ 粘土级颗粒 粒度≤2μ 砂粒级颗粒 粒度≥74μ 十、API 筛网规格: 目数 孔径(μ) 20 838 30 541 40 381 50 279 60 234 80 178 100 140 120 117 十一、除砂器有关数据 除砂器:尺寸(6-12″) 处理量(28-115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74μ以上) 除砂器:尺寸(2-5″) 处理量(6-17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44μ以上) 十二、极限剪切粘度:η∞=1.1952*(600θ-100θ)2 十三、卡森动切力: τc =1.512*(1006θ-600θ)2 十四、流变参数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一、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面上的压力 P 基= 式中: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1.25~1.40); 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 量,t ; Q B ——井架重量,t ; (二)土地面上的压力 P 地=P 基+W 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F 1= 式中:F 1——基础顶面积,cm2; B 1——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F 2= 式中:F 2——基础底面积,cm 2; B 2——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 3、基础高度 式中:H ——基础高度,m ;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 2;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Q O +Q B 4 P B P B

B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3.51kg/cm2=0.351MPa)。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 配合比为1∶m∶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混凝土 用途 体积 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 尼 水泥 kg 砂子 m3 石子 m3 水泥 kg 石子 m3 混凝 土 m3 水泥 kg 砂子 m3 混凝 土 m3 砂子 m3 石子 m3 混凝 土 m3 1.坚硬土壤上的井 架脚,小基墩井架 脚,基墩的上部 分。 1∶2∶4 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 墩。 1∶2.5∶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 3.支承台、浇灌坑 穴及其他。 1∶3∶6 234 0.46 0.93 504 2 2.15 253 0.5 1.08 2.0 4.0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 冲击力的小基墩。 1∶1∶2 585 0.39 0.78 1500 2 2.56 750 0.5 1.28 0.67 1.34 1.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 基墩。 1∶4∶8 180 0.48 0.96 375 2 2.08 188 0.5 1.04 2.70 5.40 5.60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钻井液现场有关计算

钻井液现场有关计算 1、表观粘度 公式:A V=1/2×∮600 式中: A V——表观粘度,单位(mPa.s)。 ∮600 —— 600转读数。 2、塑性粘度 公式:PV= ∮600 -∮300 式中: PV——塑性粘度,单位(mPa.s)。 ∮600 —— 600转读数。 ∮300 —— 300转读数。 3、动切力(屈服值) 公式:YP= 0.4788×(∮300-PV) 式中: YP——动切力,单位(Pa)。 PV——塑性粘度,单位(mPa.s)。 ∮300 —— 300转读数。 例题1:某钻井液测得∮600=35,∮300=20,计算其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屈服值。 解:表观粘度: A V=1/2 ×∮600=1/2×35=17.5(mPa.s)

塑性粘度: PV= ∮600-∮300=35-20=15(mPa.s)屈服值: YP=0.4788×(∮300-PV) =0.4788×(20-15)=2.39(Pa) 答:表观粘度为17.5mPa.s,塑性粘度15mPa.s,屈服值为2.39Pa。 4、流性指数(n值) 公式:n= 3.322×lg(∮600÷∮300) 式中: n ——流性指数,无因次。 ∮600 —— 600转读数。 ∮300 —— 300转读数。 5、稠度系数(k值) 公式:k= 0.4788×∮300/511n 式中: k ——稠度系数,单位(Pa.S n)。 n ——流性指数。 ∮300 —— 300转读数。 例题2:某井钻井液测得∮600=30,∮300=18,计算流性指数,计算稠度系数。 解:n=3.32×lg(∮600/∮300)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1. 地层泥质含量(Vsh)计算公式................................................ .. (1) 2. 地层孔隙度(υ)计算公式....................................... (4) 3. 地层含水饱和度(Sw)计算.......................................................... (7) 4. 钻井液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 (12) 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13) 6. 确定a、b、m、n参数 (21) 7. 确定烃参数 (24) 8. 声波测井孔隙度压实校正系数Cp的确定方法 (25) 9. 束缚水饱和度(Swb)计算 (26) 10.粒度中值(Md)的计算方法 (28) 11.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29) 12. 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5) 13. 产水率(Fw) (35) 14. 驱油效率(DOF) (36) 15. 计算每米产油指数(PI) (36) 16. 中子寿命测井的计算公式 (36) 17. 碳氧比(C/O)测井计算公式 (38) 18.油层物理计算公式 (44) 19.地层水的苏林分类法 (48) 20. 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 (48) 21. 地层压力 (50) 22. 气测录井的图解法 (51) 附录:石油行业单位换算 (53)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 常用公式 min max m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 2 12--= ?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 1ρ (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B 、C -经验系数。 1.2 利用自然电位(SP )测井资料

泥浆各类计算公式

※各重压力的计算 注:1MPa(兆帕)=10.194Kgf(千克力)/厘米2 =1000Kpa(千帕) 粗略计算时可认为0.1 Map = 1Kgf/厘米 2 = 100 Kpa 一.地层·井筒内·地层孔隙, (千克力)Kgf/厘米2 =重力加速度,0.00981×地层(井筒内) 液体密度, g/cm3×井深/m (1~2)举例:某井深2000米, 所用泥浆密度为1.20;求井底的静液 柱压力·地层 静液柱压力·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解:1. 井底静液柱压力,MPa =1.20×0.00981×2000=23.5 MPa 2.地层·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千克力Kgf /厘米2 =0.00981×1.20×2000=235千克力/厘米2 二.压力梯度-地层的各种随压力地层所处的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垂 直深度每增加1米(或其他长度单位)压力增加的数值称为压 力梯度;通常以千克力/厘米2·米(Kg/cm2·m)作单位; 计算: a.压力梯度, 千克力(Kgf) /厘米2·米=压力, 千克/厘米2÷深(高)度/米; b1.压力梯度, KPa/米=静液压力KPa÷液柱高度/m b2.压力梯度, KPa/米=液体密度×9.81 ※泥浆加重剂用量的计算 泥浆加重剂用量/吨={原浆体积/m3×重晶石密度× (欲加重泥浆密度-原浆密度)} ÷(加重剂密度-欲加重泥浆密度) ※混浆密度计算 混浆密度g/cm3 =(原浆密度×原浆体积m3 +混浆密度×混浆体积m3)÷(原浆体积m3+混浆体积m3)

※聚合物胶液的配制 列:欲配制水:大分子:中(小)分子:=100 m3:0.5t:0.2t的聚合物胶液40m3, 大.小分子各需多少? 计算: 一.大分子量=40m3×0.5%(吨)﹦0.2(吨) 二.小分子量﹦40 m3×0.2%=0.08(吨) ※压井时泥浆密度的计算: 1.地层压力,MPa=关井立管压力,MPa+(重力加速度,0.00981×泥浆密度,g/cm3 ×井深,m) 2. 压井时的泥浆密度,g/cm3=(原泥浆密度+ 安全附加泥浆密 度,g/cm3 )+( 100×关井立管压力/MPa÷井深/m) 例:某井用密度1.20的泥浆钻至1000米时发生井喷, 关井后观察, 立管压力=1.96MPa,P套=2.94MPa,若取安全附加泥浆密度=1.67 g/cm3 问:关井时应采用泥浆密度为多大合适? 解:1.20+{100×(1.96+1.67)}÷1000=1.56 g/cm3的泥浆密度合适 ※泥浆降低密度所需加水量/m3 ={原桨体积/m3×(原浆密度-加水稀释后的泥浆密度)}÷(加水稀释后的泥浆密度-水的密度)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一、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面上的压力 P 基= 式中: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1.25~1.40); 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 Q B ——井架重量,t ; (二)土地面上的压力 P 地=P 基+W 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F 1= 式中:F 1——基础顶面积,cm2; B 1——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F 2= 式中:F 2——基础底面积,cm 2 ; B 2——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 3、基础高度 式中:H ——基础高度,m ;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 2 ;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B 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3.51kg/cm 2=0.351MPa )。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 nQ O +Q B 4 P B P B

配合比为1∶m ∶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 3 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表1-69 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式中:G ab——测量点a和b间井段的井斜全角变化率,(°)/30m; △L ab——测量点a和b间的井段长度,m; αa——测量点a点处的井斜角,°; αb——测量点b点处的井斜角,°; △Φab——测量点a和b之间的方位差,△Φab=Φb-Φa,°。 2、井底水平位移 式中:S Z——井底水平位移,m; N O——井口N座标值,m; N n——实际井底N座标值,m; E O——井口E座标值,m; E n——实际井底E座标值,m。 3、最大井斜角 根据井深井斜测量数据获取或井斜测井资料获得。 4、平均井径扩大系数 式中:C p——平均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 D实——实际平均井径,mm; D b——钻头名义直径,mm。 5、最大井径扩大系数 式中:C max——最大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 D max——实际最大井径,mm; D b——钻头名义直径,mm。 (二)定向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同(一) 2、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 式中:S s——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m; N d——设计井底座标,m;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定及常用钻井液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定 一.密度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钻井液加热到所需温度。 3、在密度计的杯中注满钻井液,盖上杯盖慢慢拧动压紧。 4、用手指压住杯盖小孔,用清水冲洗并擦干样品杯。 5、把密度计的刀口放在底座的刀垫上,移动游码直到平衡,记录读值。 6、将密度计冼净擦干备用。 二.测定马氏漏斗粘度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漏斗悬挂在墙上,且保证垂直;量杯置于漏斗流出管下面。 3、用手指堵住漏斗流出管下口,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漏斗至筛网底;放开手指,同时启动秒表,待泥浆流满量杯达到它的边缘时,按停秒表。秒表所示时间即为泥浆粘度,单位为s。 4、使用完毕,将仪器洗净擦干。 三.流变的测定(ZNN-D6六速旋转粘度计)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使用前检查读数指针是否对准刻度盘“0”位,落下托盘,装配好内、外筒。 3、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样品杯至刻度线、将样品杯置于托盘上,上升托盘使液面至外筒刻度线,拧紧托盘手轮。 4、调整变速手把和转速开关,迅速从高到低进行测量,待刻度盘稳定后,分别读取各转速下刻度盘的偏转格数。 5、测量完毕,落下托盘,卸下外筒,将内、外筒及样品杯洗净擦干。 四.钻井液失水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用手指堵住泥浆杯底部小孔,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杯内至刻度线处,按顺序放入“O”型密封圈、滤纸、杯盖和杯盖卡,将杯盖卡旋转90°并拧紧旋转手柄。 3、将组装好的泥浆杯组件倒置嵌入气源接头并旋转90°;将量筒置于失水仪下方并对准滤液流出孔。 4、调节气源压力至0.7MPa,打开气源手柄并同时启动秒表,收集滤液于量筒之中。 5、当秒表指示为30min时,将悬于滤液流出孔的液滴收集于量筒之中并移开量筒,此量筒中液体体积即为滤失量。 6、关闭气源手柄,放出泥浆杯中余气;卸下泥浆杯组件,倒去泥浆并洗净擦干。 五.钻井液泥饼粘滞系数的测定(NZ-3A型泥饼粘滞系数测定仪)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打开机盖,调节滑板及平衡脚,使水平泡居中;接通电源,按下“清零”键。 3、将泥饼平放在滑板上,滑块纵向轻轻地放在泥饼上,静置1min。 4、按一下“电机”键,使滑板转动,当滑块开始滑动时,再按一下“电机”键,滑板停止转动,此时,显示窗中的数值即为泥饼摩擦角,单位为o,查其显示角度值的正切值,正切值为泥饼的摩擦系数。 5、使用完毕,切断电源,取下滑块和泥饼,擦净仪器,盖上机盖。 六.含砂量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待测钻井液注入含水量砂量管中至“钻井液”刻度线处,再注入水至“水”刻度线处,用手指堵住含砂量管口,剧烈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