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理地貌土地资源

家乡的地理地貌土地资源
家乡的地理地貌土地资源

铜仁的地理地貌土地资源

一、地貌基本特征

铜仁地处高原向丘陵过渡的区域,境内山地、丘陵地貌并存,地貌区域分异明显,其基本特征如下:

类型复杂多样地貌形态上,境内的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河谷、盆地、河流阶地之分。因其岩石基础不同,造成相同外营力作用下成因地貌类型的差异,故在岩溶地区有谷地、洼地、峰林、溶丘之分;在剥蚀侵蚀区有河床、河谷、峰丛、峡谷、阶地、土丘之别。由于基础形态成因各不相同,不同地貌类型相互镶嵌交错,地貌组合复杂多样。

深受地质构造控制由于境内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为主,并且呈大面积分布,在此基础上发育成北东组断裂带的切割破坏影响,在境内形成大面积的侵蚀地貌;两大断层之间为寒武系中、上统白云岩石出露区,形成岩溶发育不全的峰林,石丘地貌;茶凤断裂与甘溪坪观音山断裂之间,是寒武系中统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互层,形成岩溶发育强烈的峰丛、峡谷地貌;东部瓦屋向斜区域绝大部分是寒武系下统以前地层,多为页岩、浅变质岩,形成剥蚀侵蚀地貌。上述断裂均呈北北东向分布,境内许多溪河系沿断裂发育。

低山峡谷丘陵结构,层状地貌明显境内地貌结构,由发育过程不同、类型组合差异的低山区、峡谷区和丘陵河谷区组合而成。

气候对地貌发育有重大影响境内地貌自第三纪以来,经历了由热带向亚热带,由干旱到湿润的交替变化过程。

境内山地(包括低山、中低山)面积1026.2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67.8%。丘陵(低丘、缓丘)面积426.79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28.2%。坝子(河谷盆地)面积60.54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4%。

二、土壤植被

土壤类型

境内土壤可划分为5个土类,17个亚类,46个土属,108个土种。5个土类中,黄壤、红壤是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带性土壤,其间,镶嵌性地分布着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3类非地带性土壤,但面积均狭小。

土壤分区

铜仁市属中亚热带黄壤、黄红壤地带,黔东山地丘陵河谷地黄红壤、山地黄红壤区。

植被

1、自然植被

铜仁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冠草丛、水生植被与沼泽植被五大类型。

2、栽培植被

栽培植被可分为农田植被、水田植被、经济林。

3、植被地理分布

境内植被水平分布明显。西部以油桐、油茶经济林为主,河谷区为农田植被,东部以常绿阔叶针叶林和淡竹为主要植被,中部以农田植被为主,落叶乔木和针叶林与灌草植被次之。锦江河谷沿岸,除农田植被外,是乌柿、黄连木为主的石灰岩残存植物群落。

三、土地

耕地1989年全市耕地191986亩,其中稻田123796亩,占耕地总面积64.48%。川硐、茶店、坝黄区的耕地垦殖指数较高,川硐区为28%,茶店区为24.6%,坝黄区为21.2%,均超过全市垦殖指数的平均值。

园地境内有各种园地260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1%。

林地境内林业用地面积为1224885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2274183亩的53.86%。疏林草地面积为148465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5%。

草地面积为260391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1.45%。

城乡居民点用地面积为29764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33%。

工矿用地面积为3089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41%,近几年已扩大将近二分之一。交通用地为546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0.24%。

水域面积27802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23%。

风景名胜和难利用地风景名胜用地为73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32%。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土地资源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分钟) 自探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 采取的措施 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 “开源”、“节约”结合 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总结: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初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初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6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

和途径不同。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

人教初中地理八上《土地资源》教案_1

教学课题土地资源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教时备课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 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 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 爱的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 学生: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 地。 课堂活动一:知土地 教师: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 区、城市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游戏:一学生表演动作,大家一起猜从事的活动及是什么景观。并说出为什么?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十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记好笔记(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 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 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 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 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 总结:土地,它给人类 提供了山川、万物、衣 食、财富;过去的一切 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 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 地,这就是土地资 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二、任务:1、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类型齐全但又有差异的特点 2、掌握“人多地少”比较学法和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三、重点:人多地少 四、难点:土地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五、教法:对比列举 六、过程:(一)阅读P59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多地少? 1、列举人均耕地居世界的位次。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合作讨论推论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m 2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人口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于 人均不及世界土地的1/3 1.77亿公顷>0.95公顷 美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适宜,东西两面临海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季风,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而12.95亿>3亿人口,人均耕地0.10公顷>0.95亿公顷 结论:中国耕地少,人口众多,加剧了我国人多地方的状况。 3、分析活动3-9 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人均的30.26%= 中国人均耕地占世界人均的13.%= 4、分析活动3,落实于图得出结论(教材P 60) (三)结论 1.95 亿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人多地方” 我国干旱地区广,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 2、耕地面积相近 地形:山地、高原、平原所占比重 耕地占美国1/2 海陆 :美丽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干旱、半干旱面积少 3、含义讨论 ①很了不起,中国用这样少的地带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②人口成为我国资源的沉重负担,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速度。 (四)阅读P61结合图3—10思考: 1、我国土地有哪几种类型? 2、目前用于生产的土地类型有哪些?这几类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目前尚不能利用的土地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五)讨论交流各类型的利用价值 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 2、经济开发利用方面: ①草原面积广大,发展畜牧业重中之要 ②林地面积比较小,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耕地比重小,占世界耕地的27%,养活22%的人口 (六)当堂训练 如下图: 围绕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写一篇论文”。 七、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一、人多地少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二、类型齐全2、我国草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3、林地比重较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第二十三课时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二、任务: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2、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重点:任务一 四、难点:任务二 五、学法:分析比较综合 六、教学过程: (一)P62至P6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图3-11读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地形区,西北、西南主要耕地区,并分析原因。 2、结合3-14分析地分布及特征。 3、结合图3-15分析草原的分布及成因。 4、结合P62-63分析对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于哪里及限制性的件是什么? (二)总结交流: 东部三大平原、四川盆地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形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进行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讨论等方法来主动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回答) 明确: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过渡: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二、新课学习 (一)人多地少 展示中国与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中国与美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何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学生思考) 展示:中国和美国地形比较 提问: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面积较大的是哪种地形?美国地形中面积较大的是哪一种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中国和美国人口比较: 提问:中国有多少人口?美国有多少人口?(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总量却远远多于美国。 出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图 提问: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 明确: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平均数的30%,人均林地占世界平均数的13%,说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21·世纪*教育网 展示图片: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图 提问:我国和俄罗斯、美国、印度、世界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多少?我国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大吗?(学生读图回答)学生绘图:仿照老师给出的图,也可自行设计,绘制我国人均林地、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比较图。绘制完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人均林地面积和人均草地面积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差距。 讲解: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人均林地面积约占世界平均面积的1/9;人均草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面积的1/3。由此得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类型齐全 提问:我国土地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和石山。 展示: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 提问:耕地、林地、草地、宜林荒山和荒地、宜农荒地各自占的百分比是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一、单选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柴达木盆地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读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4~5题。 4.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A.1999~2000年B.2000~2001年C.2001~2002年D.2002~2003年5.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完成6~7题。 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9.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D.山西、西藏、甘肃、青海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10~11题。

2015年国家土地政策概述

2015年国家土地政策概述 2015年土地政策在继续强化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稳增长、调结构的用地政策。经梳理,供各位参考。 一、支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用地政策 (一)出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政策。9月,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主要内容为: 1、积极保障新产业发展用地。一是明确保障范围。重点保障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产业用地。二是优先安排新产业用地供应。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新产业用地供应。三是明确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类型。 2、多种方式供应新产业用地。一是鼓励以租赁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土地,减轻中小企业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资金压力。租赁期满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二是允许在不排除多个市场主体竞争的前提下,将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

3、差别化保障新业态用地。依据相关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引导光伏、风力发电等产业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用地面积小、需多点分布的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除支持采取配建方式落实用地外,依法设立地役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地方式予以推行。 4、鼓励盘活利用现有用地。对传统工业转为先进制造业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整体或部分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兴办创客空间、发展“互联网+”业务的,给予其使用的现有土地用途和权利一定的转换过渡期。对依托国家实验室等现有科研设施构建创新平台的,允许其继续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 (二)出台支持快递业发展用地政策。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文件第十一条规定,“有关方面要将发展快递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快递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第十二条规定,“各地区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快递专业 类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等设施用地,研究将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三)出台支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用地政策。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一是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 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 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 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 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 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 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 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 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 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 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 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 国耕地的58.3%。

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

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 ——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 2015年07月06日15:44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能否搞好土地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正确区分和认识土地资源和土地价值。本文分别从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建设用地制度三个方面讨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即将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全国33个试点地区已经确定,其中有15个地区进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15个地区进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3个地区进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之所以征地制度试点的地区较少,是因为地方无积极性,中央也不便于强推。中央之所以先试点,是因为土地制度改革利益涉及面广且事关中国发展战略大计,进行封闭试点,风险可控,而经验可以总结,先行试点表明中央在土地制度改革上的慎重稳妥。正因为试点,就允许33个试点地区大胆去试,允许出错。以33个地区试点为基础再来进行全国土地制度改革,可以降低风险,防止出现重大的误判。 能否搞好土地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对土地资源和土地价值进行清晰的区分与认识。本文试图分别从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建设用地制度三个方面系统讨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希望能对即将在全国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 要理解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区分土地资源和土地价值。土地制度改革一般都要强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要保护土地资源。土地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护土地资源。一般来讲,这样的说法也是不错的。问题是,土地是

八年级地理上《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过程方法: 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及人与土地的矛盾。 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小设计师、小评论家、小推测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空白中国轮廓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有两年多没来公营子了,哪位同学给老师介绍一下公营子近两年来有那些大的变化(生答高楼多了道路宽了厂房多了等)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在腾飞。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共同来探究土地资源。 什么是土地?出示诗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找同学说出这首诗的含义) [师归纳]这首诗说明了土地的重要性。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土地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是如何利用的那导入一、土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5.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 (师问)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 (生答)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教师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二、新课教学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教师:多媒体出示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承转)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屏幕显示)教材P68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人教版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2.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 “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 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展示图片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引导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将如何利用A、B、C、D 四地来发展未来的事业?(友情提示:请结合各地的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等条件考虑。) 教学复备栏

讨论交流四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描绘四地的未来。 引出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学生交流。 阶段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三)展示地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总结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增强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土地资源的兴趣,以及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土地资源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行为习惯。 学习重点:能够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唐僧一行四人取经回国,途中,悟空从空中看到祖国高楼林立,公路、铁路线密如蛛网,企业厂房随处可见,非常兴奋,遂唤来土地公公寻问:“土地老儿,俺老孙这些年没在家,一向可好?”土地公公面带难色:“回大圣,你随我一起看看,如何?”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请我们的同学作为解说员,向各位大圣说说我们的土地资源如何。 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 【活动】土地公公:“大圣,我们一起来看图。” 教师:看下面几幅景观图,你能说出他们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吗?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出示书中的图或课件) 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 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区域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5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其分布的规律性。 2.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理解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我国的环境整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会综合分析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l k0 jkkkkx km,./. 提示:①太阳能②石油③地热能④旱地⑤水资源⑥一+⑦二⑧水田 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及我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1)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③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着。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主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2.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旱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1)题,读此图时一定要注意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正、负之分,判断前后差值时必须注意。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好图例,仔细读图,然后判断土地利用前后期的变化,进而推理变化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1)D (2)B 考点二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年际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1)修建水库,解决时间分配不均。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2.跨流域调水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20405土地资源管理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20405土地资源管理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312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拟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 目 复试科目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 610高等数学④847土地资源学 1.地籍管理 2.土 地经济学 土地管理 学总论 01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同上 02土地整治与生态恢 复 同上 03土地资源评价与利 用规划 同上 04不动产评估与管理同上 053S技术与应用同上 06土地制度与政策同上 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本基本内容,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建议从5月前后就要进行专业课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指定教材和参考书大致复习一遍,对专业课的总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全年的复习规划

2.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准确把握复习重点,理清复习思路,后章节联系不强,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本题型进行分类。 3.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红笔标记,着重去理解那些易考而对自己来说比较难懂的知识,尽可能把所有的有问题知识要点都能够及时记录并在之后反复进行理解。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笔记应着重将自己不是非常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通过多做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对题型归类。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总结真题中高分值题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大题可能会关乎你在初试中是安全通过还是被刷,同时也不能放弃分值较小的题型。基本原则是计算题吃透,选择简答认真总结分类,把握各类型题在各章节的分布,有重点的去复习,分值较多章节着重记忆理解。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中国土地资源现状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主要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1996) 类型面积(万公顷) % 耕地13004 13.54 园地1010 1.05 林地22778 23.73 牧草地26610 27.72 城乡居民点2095 2.18 工矿用地277 0.29 交通用地547 0.57 其他29679 30.92 合计96000 100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1.1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数量特征 质量特征 区域分布特征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1、数量特征 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大;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2、质量特征 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 类型多样;其中山地,高 原占26%,盆地占19%,

丘陵占10%,平原占12%。 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占 总面积53.8%西部地区其 年生产量只占全国总生物 量的9.5%.各光热水土资 源分布不平衡。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较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巨大 4、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贫瘠、干旱少雨。 ?无水源保证; 10.1.2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表现在: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土地荒漠化、沙化,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④湖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非农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3)土地污染严重 10.1.3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如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强化土地管理业务建设。 (2)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