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18

适用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能源动力

考试主要内容:

1、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电能量;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的图、树、树支、回路和连支的概念,独立方程及独立电路变量的选取;支路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4、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定理。

5、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传输特性,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6、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状态,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三要素法;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量及三要素,阻抗与导纳,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互感、互感电压、同名端、互感电抗,去耦等效电路,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8、电路的频率响应

网络函数,RLC串联电路的谐振,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9、三相电路

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连接方式和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三相电路。

10、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非正弦周期电流信号,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立叶级数,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和频谱的概念。

11.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部分分式展开法,电路元件外伏安特性的复频域形式,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用复频域分析法分析计算线性电路。

12.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13.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建议参考书目

[1]《电路(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主编,高等教育社出版社,2006。

[2]《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5版)》,刘崇新、罗先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电子技术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36

适用招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子信息

考试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原则上两部分各占总分的5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①半导体及基本特性;②PN结及伏安特性;③二极管及伏安特性;④稳压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使用方法;⑤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分析;⑥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①半导体及基本特性;②PN结及伏安特性;③二极管及伏安特性;④二极管主要参数及使用方法;⑤稳压二极管等其他类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⑥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分析。

2.双极结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①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使用方法;②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③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④小信号模型分析法;⑤图解分析法;⑥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稳定;⑦共集和共基极放大电路;○8组合放大电路。

2.双极结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①双极结型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使用方法;②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③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④小信号模型分析法;⑤图解分析法;⑥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稳定;⑦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8组合放大电路。

3.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①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使用方法;

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4.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①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概述;②三极管的高频等效电路;③放大电路的中频响应、高频响应和低频响应;④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⑤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5.功率放大电路①功率放大的一般问题;②互补功率放大电路;③功率放大电路的安全运行;④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6.多级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①多级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③差动放大电路;④电流源电路及其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应用;⑤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指标;⑥理想运算放大器;⑦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种类及选择。

7.放大电路中的反馈①反馈的概念、反馈电路的组成、分类,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②四种基本组态反馈电路及其分析方法;③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⑤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8.信号的运算和处理①基本运算电路及其应用(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对数运算、指数运算);②模拟乘法器;③有源滤波器;④仪表放大器、隔离放大器。

9.波形的产生和转换①正弦波振荡的条件和振荡电路的组成;②RC正弦波振荡电路;

③LC正弦波振荡电路;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⑤电压比较电路及其应用;⑥非正弦信号发生电路;⑦波形的转换。

10.直流电源①小功率直流电源的组成;②整流电路;③滤波电路;④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⑤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⑥开关稳压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1.数字逻辑基础①数制和码制;②逻辑代数基础;③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④逻辑函数化简。

2.集成逻辑门①分立元件构成的逻辑门电路;②TTL逻辑门;③CMOS门电路;④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接口。

3.组合逻辑电路①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③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⑤用S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⑥用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4.集成触发器①触发器的基本概念;②RS锁存器;③同步触发器;④边沿触发器;⑤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转换。

5.时序逻辑电路①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③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④用SSI设计时序逻辑电路;⑤用MSI设计时序逻辑电路。

6.半导体存储器①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②ROM(MASKROM、PROM、EPROM);③RAM(SRAM、DRAM);④存储器的扩展。

7.可编程逻辑器件①可编程逻辑器件及特点;②PLD、PAL、GAL、CPLD、FPGA;③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

8.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整形①脉冲信号的描述;②施密特触发器;③单稳态触发器;④多谐振荡器;⑤555电路及应用。

9.A/D和D/A转换器①D/A转换器及分类;②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③集成D/A 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④A/D转换器及分类;⑤并联比较型、逐次渐进型、双积分型A/D转换器;⑥集成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⑦A/D和D/A转换器的应用。

建议参考书目: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童诗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晓兰、杨新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版)。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5版)。

[4]《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版)。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35

适用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能源动力

考试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及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原则上经典部分占总分的60-70%,现代部分占总分的40-30%。其中:

经典部分

1.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①自动控制的分类;②自动控制系统组成;③自动控制系统的几种基本方式;④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①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②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③系统结构方框图及信号流程图。

3.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①系统稳定性的概念;②Routh稳定判据;③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响应;④一阶和二阶系统时域响应;⑤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⑥计算及改善稳态误差的方法。

4.根轨迹法①根轨迹的基本概念;②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及方法;③利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5.频率响应法①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③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④Nyquist稳定判据;⑤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之间关系及估算;⑥闭环频率特性。

6.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①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②常用校正装置及特性;③频率响应法的串联校正设计方法。

7.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①离散控制、采样定理、信号的采样和复现;②Z变换与Z反变换;③脉冲传递函数;④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误差;⑤离散系统的暂态响应与脉冲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的关系;⑥离散系统的校正;⑦最小拍系统的设计。

8.非线性系统理论①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②谐波线性化与描述函数;③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④相平面及相轨迹;⑤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现代部分

1.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①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②状态方程建立的基本方法及其规范型。

2.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①状态转移矩阵的特点和性质;②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3.线性系统的结构分析①状态能控性、能观性的基本概念;②能控性、能观性的判据及标准型;③系统的结构分解及其最小实现问题。

4.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①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的设计方法;②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③利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①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②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判据。

建议参考书目:

[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2]《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梁慧冰、孙炳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版)。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电路期末考试试卷

得 分 阅卷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电路》期末考试试卷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的三个要素是: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__。 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域形式和相量形式分 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可以使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 5. 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 可写出_____个独立的KCL方程,_ ____个独立的KVL方程。 6. 在分析具有理想运放的电路时,有两个很 重要的规则,分别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_。 7.试指出图1所示元件中电流的真实方向: ,电压的真实方向 ,功率 。 8.图2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压(位)为 V 。 图1 图2 9.含源电阻二端网络N 及其伏安特性如图3所示,其戴维南等效电路中U s =_____V,R s =______Ω。

得分阅卷 人图3 10.图4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受控源、2Ω电阻所吸收的功率依次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图4 2、 选择题(3×7=21分) 1.图5所示电路在t = 0时,开关打开,电路的 时间常数为( )。 A.2s B. 3s C. 1/2s D. 1/3s 图5 图6 图7 2.图6所示电路中,,当()时获得最大功率。 A. B. C. D. 3.图7所示电路中的U为( ) A. 14V B. 10V C. 20V D. 12V 4.已知一个Ω的阻抗上流过电流,则其电压为( )V。 A. B. C. D. 5.受控源k中,k为() A.电压转移比 B.电流转移比C.转移电导 D.转移电阻 6.关联参考方向时,线性电感的韦安特性曲线为( )。 A.过一、四象限的直线 B.过二、三象限的直线 C.过一、三 象限的直线 D.过一、二象限的直线 7.恒定电流2A流过初始储能为零的1F电容,历时5s,则在这段时 间内电容获得能量为( )。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2018-2019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 BT122003_01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A 、B 卷; 开、闭卷) 适用班级(或年级、专业)17电子信息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A I 3=,则a 、b 两端的电压U =( ) A ) -10V B ) 10V C ) 50V D ) -20V 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A 放出功率10W ,则电流I =( ) A ) 1A B ) 2A C ) -1A D ) 5A 3、电路如图3所示,10Ω电阻吸收的功率为( ) A ) 1W B ) 0. 9W C ) 10W D ) 3W 4、图4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A t i s 2cos 2=。0=t 时开关闭合,则换路瞬间的电感电流)0(+L i 为( ) A ) 1A B ) 0.5A C ) t 2cos A D )t 2cos 2A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图4 i L

5、如图5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A )2Ω B )4Ω C )6Ω D )-2Ω 图5 6、如图6所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 A )(3+j4) Ω B )(0.33-j0.25) Ω C )(1.92+j1.44) Ω D )(0.12+j0.16) Ω 图6 7、某电路的阻抗为Ω+=510j Z ,则该电路的导纳Y 的实部为( ) A ) 0.2S B ) 0.08S C ) 0.04S D )0.1S 8、如图7所示电路中负载获得的最大平均功率等于( ) A )2.5W B )5W C )10W D )20W 图7 9、如图8所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 A )0.01 B )1 C )10 D )100 图8 10、如图9所示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为 ( ) A ) 0 B ) 1 C ) -0.707 D ) 0.707 Ω 4a b s u V t t u s )3cos(10)(=F 1_ Ω 4j

电路期末考试题

三、判断(本题满分10分,划×√,每道小题2分) 1、电感中电流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 2.在RLC 并联的电路中,当LC 发生谐振时,线路中电流最小(×) 3.一阶电路中,电阻小了,就会出现振荡(×) 4.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与计时起点无关的(√) 5.相量法仅适用于交流电路(√) 1、电容中电压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 2.在RLC 并联的电路中,当LC 发生谐振时,线路中电流最小(×) 3.二阶电路中,电阻小了,就会出现振荡(√) 4.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与计时起点无关的(√) 5.相量法仅适用于交流电路(√) 1、电感中电流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 2.在RLC 并联的电路中,当LC 发生谐振时,线路中电流最小(×) 3.一阶电路中,电阻小了,就会出现振荡(×) 4.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与计时起点无关的(√) 5.相量法仅适用于交流电路(√) 1、电容中电压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 2.在RLC 并联的电路中,当LC 发生谐振时,线路中电流最小(×) 3.二阶电路中,电阻小了,就会出现振荡(√) 4.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与计时起点无关的(√) 5.相量法仅适用于交流电路(√) 四、计算题(有6个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在4-1图所示电路中0,1,2,6==Ω==t F C R A i s 时闭合开关S ,在V u c 3)0(=-情况下,求u C 、i c 以及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可以用三要素法求解)。

图4-1 2.在图4-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在t= 0时闭合,已知u C(0-)=0,i L(0-)=2A,求开关闭合后电感中的电流i L(t)。 图4-2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word版

数字电路实验讲义 课题: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课型:验证性实验 教学目标: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重点: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难点: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 教学手段、方法:演示及讲授 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 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 片 实验内容: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一只,插入面包板(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 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D8 中的任意一个。 (2)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 状态转换,测出输出逻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2、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1)用74LS00 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2、图1.3 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2,表1.3 中。 (2)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3、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 按图1.4 接线。S 分别接高、低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 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4、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试验证。 (1)组成或非门:

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组成或非门B = =,画出电路图,测试并填 + Y? A B A 表1.4。 (2)组成异或门: ①将异或门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表达式; ②画出逻辑电路图; ③测试并填表1.5。 5、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5 接线,输入端1、2、4、5 接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A、B、Y 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电平开关按表1.6 的状态转换,将结果填入表中。

长江大学电路分析期末考试B卷及答案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卷型:(B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2分,共 30分) 1、断路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短路状态下,电路中的电压大小为 。 2、受控电源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 、 和 。 3、正弦信号的三要素是指 、 和 。 4、对于一个具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可写出 个独立的 KCL 方程, 个独立的KVL 方程。 5、线性动态电路的全响应总可以分解为 分量与 分量之和,或分解为 响应与 响应之和。 二、简答题 (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什么是直流电路?什么是线性直流电路? 2、简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的主要内容。 3、等效电源定理包括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两个内容,简述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主要内容。

4、什么叫谐振?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什么? 三、分析计算题 (每小题 10分,共 50分) 1、求下列电路中的电压U1及电流I2。 2、利用等效变换求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

3、请用戴维南定理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 ab。 4、如下图所示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运算电路,其中R1 = 10KΩ,R f = 30KΩ,求u o的表

达式。 5、已知一个电容C = 10μF,接在频率f = 50Hz,电压为220V的工频电源上,求容抗和电流;当电压不变,频率为5000Hz时,再求容抗和电流。 《电路分析》答案及评分标准卷型:(B卷) 一、填空题 (每空 2分,共 30分) 1、0 0 2、VCCS VCVS CCCS CCVS 3、频率相位幅度 4、n-1 b-(n-1) 5、强制分量自由分量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二、简答题 (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什么是直流电路?什么是线性直流电路? 答:由直流电压源和直流电流源激励,并且各部分电压、电流都是恒定量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3分 由线性元件和独立源组成的直流电路称为线性直流电路。--2分

(完整版)电路分析考试大纲

1、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路模型。基本变量及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独立电 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元件的联接,Y-Δ接互换。电路的化简。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3、常用网络分析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网络图论知识,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4、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5、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与计算。6、正弦稳态电路(1)正弦量的振幅、频率与相位及有效值。相量分析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图。R、L、C元件的相量电路、相量表达式、相量图。感抗、容抗、感纳,容纳的概念及与频率的关系。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及其欧姆定律。以阻抗或导纳判断电路的性质。简单及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2)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能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最大功率传输。(3)串联、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频率特性。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7、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及互感电压,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的伏一安关系式。同名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去耦。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与全耦合变压器。8、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相序,星形、三角形联接。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瞬时功率,视在功率。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9、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周期性非正弦函数的付里叶级数,波形的对称性与付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绝对平均值及电路的功率。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计算。10、双口网络双口网络概述。双口网络的Z、Y、H、T参数。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联接。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11、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定则。一阶动态电路,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阶跃响应,冲激响应。卷积积分(*)。12、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三种特征根及三种电路工作状态。初始值的确定。二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13、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几个基本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氏反变换。电路分析的拉氏变换法。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网络函数零、极点分布,极点与单位冲激响应的关系。14、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电路的状态、状态变量及状态方程。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频域解法。(*) 15、非线性电阻电路非线性电路的概念。图解法。小信号分析法。分段线性分析法。 2、重点 (1)电源的等效变换,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去耦) (2)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其中参考结点的选取一般题中给定,要考试的无非是电流源和电阻串联 支路的列写方程,以及在结点之间存在的电流源问题. (3)戴维南定理和互易定理,其中戴维南定理重点要知道求解等效电阻的外加电源法和开短路法, 其中还需要知道叠加原理的实质. (4)R,L,C电路的相量表示,关键是相量电路图 (5)一阶电路三要素,初始值,稳态量,时间常数(理解从电容或者电感看过去的等效电阻的求法),0+时刻的变换 (6)Z,Y,T,H参数及其严格的参考方向,也就是在双口网络所加的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感觉T参数和Z 参数考的多些 (7)S域运算电路,特别注意在t<0时的电容电感的初始值,然后等效变换的时候需要严格考虑. (8)非线性电阻,其中如何分解非线性部分,求导把交流看成直流. (9)三相交流电路,星形,三角形变换,线电流线电压(特别注意三角形连接的电路线电流相角滞后相电流30度),以及三相功率.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电路分析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________________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 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A I 3=,则a 、b 两端的电压U =___________。 A ) -10V B ) 10V C ) 50V D ) -20V 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A 放出功率10W ,则电流I =___________。 A ) 1A B ) 2A C ) -1A D ) 5A 3、电路如图3所示,10Ω电阻吸收的功率为___________。 A ) 1W B ) 0. 9W C ) 10W D ) 3W 4、图4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A t i s 2cos 2=。0=t 时开关闭合,则换路瞬间的电感电流)0(+L i 为__________。 A ) 1A B ) 0.5A C ) t 2cos A D )t 2cos 2A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5、一个2A 的电流源对初始储能为0的0.1F 电容充电5秒钟后,则该电容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 A ) 50J B ) 500J C ) 100J D ) 0J 6、某电路的阻抗为Ω+=510j Z ,则该电路的导纳Y 的实部为__________。 A ) 0.2S B ) 0.08S C ) 0.04S D )0.1S 7、若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Hz f 10000=,则当频率为900Hz 的正弦电压源激励时,该电路呈__________。 A ) 阻性 B )感性 C )容性 D )不能确定 8、图8所示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为__________。 A ) 0 B ) 1 C ) -0.707 D ) 0.707 9、图9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0=t 时开关打开,则电感电压的初始值)0(+L u 为_________。 A ) -25V B )25V C ) 0V D ) V 7 10 10、图10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支路的参数为__________。 A ) 8V 、2Ω B )8V 、4Ω C )16V 、4Ω D )16V 、1Ω 图4 i L 图9 装

数字电路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 (2)如何用万用表测量数字集成电路的好坏? 数字集成电路损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彻底不能工作;另一种是工作不稳定,可靠性非常低。 用万用表主要测量其阻抗值,可以拿一只好的相同的IC比较,测试管脚到地的阻抗值;另外就是放到具体的电路中加上适当的电压测试各个管脚的电压或电平值;数字IC的范围非常广,拿一只单片机来讲,要判断其工作问题,还要用到示波器观察数据收发期间对应管脚上高低电平的变化,对于其他数字IC,可以测试并对应真值表来比较。由于IC应用不同,并没有一个归一化的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整个电路的调试了。 (3)如何用示波器确定输入信号是直流还是交流? 答案一:示波器有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入的转化按钮,如果选中直流按钮,测得的就是直流和交流的叠加信号(如果有交流信号);选中交流按钮,只能测得交流信号(不管信号是否有直流成分)。 如果用直流档和交流档测得的信号完全相同,则说明信号只有交流成分;若果直流档有信号,交流档测不到信号则说明只有直流成分没有交流成分;交直流都测得信号灯信号形状不同,则说明信号同时存在交直流成分。 答案二:先把示波器的“AC-GND-DC”置于GND位置,把参考点选在中间位置,再把“AC-GND-DC”置于DC位置,再进行测试,如果波形是在参考点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那就是直流;如果在参考点中心线的上方和下方都有波形显示,那就是交流。特别提示:直流不一定就是直线, (4)如何用示波器测量电流信号? 使被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叫取样电阻),适当选取电阻值,使被测电流信号在该电阻上的压降达数十至数百毫伏,并使毫伏数,与电流值有便于运算的比例关系,之后,用示波器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即可。 实验三 (2)与非门中多余端如何处理?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电路分析》 试题(A )卷(闭)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 中。(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4分) 1.如图1所示,现以{1,3,5}支路集合为树,则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是 答( ) A. {1,4,6 } B. { 1,2,4,5} C. {1,3,5,6} D. { 2,3,4,6 } 2. 图2所示 RLC 串联电路,若(复)阻抗?∠=010Z Ω,则正弦信号源u 的角频率为 答 ( ) A. 100rad/s B. 1000rad/s C. 410rad/s D. 610rad/s 3. 电路如图3所示,t =0时开关断开,则t ≥0时,8Ω电阻的电流i 为 答 ( ) A. 29e A -t B. --29e A t 图3 C. --49e A t D. 49e A -t 4. 图4所示耦合电感,已知M=10-3H ,i (t )=10sin(100t)A,则电压u (t )为 图1 图2 μF 10 =C L =0.1H

答( ) A. cos (100t)V B.-cos (100t)V C. 0.1sin (100t)V D.-0.1sin (100t)V ? ? ? M u +- 图4 5. 图5所示电路中, 5 A 电流源提供的功率为 答( ) A. -87.5 W ; B. 17.5 W ; C. 75 W ; D. 87.5 W 。 图5 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干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2分) 1、如图6所示, 若元件A 电压U A =-5 V , 吸收功率P A =-30 mW ; 元件B 的电流 I B =2 m A , 吸收功率P B .=08 W; 元件C 电压U C =3 V, 电流I C =-2 A; 则I A =____A; U B =___ V; 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_____W 。 2.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 方程,可列 图 6 C U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18 适用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能源动力 考试主要内容: 1、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电能量;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的图、树、树支、回路和连支的概念,独立方程及独立电路变量的选取;支路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4、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定理。 5、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传输特性,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6、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状态,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三要素法;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量及三要素,阻抗与导纳,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互感、互感电压、同名端、互感电抗,去耦等效电路,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8、电路的频率响应 网络函数,RLC串联电路的谐振,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9、三相电路 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连接方式和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三相电路。 10、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非正弦周期电流信号,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立叶级数,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和频谱的概念。 11.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数字电路实验考试参考题目

数字电路实验考试参考题目 1.请采用两种方法(分别用与非门器件和数据选择器)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 2.请采用两种方法(分别用与非门器件和数据选择器)设计一个四人表决器。 3.采用数据选择器(74LS151)设计完成下列逻辑函数: F1=A BC+A B D+B C D+AC D; F2=ABC+BCD+ACD+ABD 4.利用JK触发器设计一个异步四进制计数器(可采用74LS73),并用示波器观测电路输 入、输出波形。 5.设计一个模21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 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 6.设计一个模22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 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 7.设计一个模23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 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 8.设计一个模24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 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 9.设计一个模25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 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 10.设计一个模20的计数器(可采用74LS390或74LS192等),用发光二极管观察电路的 所有有效计数状态;并用示波器观测计数器的输入输出端波形。 11.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四位环形计数器,记录电路所有状态(包括 由偏离态进入有效循环的过程),并画出状态转移图。 12.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的四位右移环 形计数器。 13.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0001,0010,0100,1000的四位左移环 形计数器。 14.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1110,1101,1011,0111的四位左移环 形计数器。 15.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1110,0111,1011,1101的四位右移环 形计数器。 16.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1100,1001,0011,0110的四位左移环 形计数器。 17.设计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有效状态分别为1100,0110,0011,1001的四位右移环 形计数器。 18.采用2MHZ的晶体振荡器、与非门、电阻等器件设计一个晶体稳频多谐振荡电路,经 分频后,电路输出脉冲信号频率为1MHZ。 19.采用555定时器设计电路,要求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的脉冲信号,并用示波器观测电 路输出波形。 20.采用大规模集成存储器、编程器、计数器等元件和设备,设计完成一个八路彩灯控制电 路。 (可能还有小范围调整,请大家继续关注网站通知)

《电路》考试大纲

《电路》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080801、080802、080804、080805、080902、081101、081102 专业名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考试科目代码:812 考试科目名称:电路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邱关源编著《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北京)为蓝本,内容涵盖该教材的第一至四章,第六至十三章,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和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的图的概念,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四、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定理。 五、一阶电路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六、二阶电路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七、相量法 复数,正弦量,向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八、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阻抗和导纳,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谐振电路。 九、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十、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的功率。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3.学会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律。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Dais或XK实验仪一台 2.万用表一台 3.器件:74LS00 三输入端四与非门3片 74LS86 三输入端四与或门1片 74LS55 四输入端双与或门1片 三、预习要求 1.预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预习用与非门和异或门构成的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3.学习二进制数的运算。 四、实验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功能测试。 图2-1 ⑴用2片74LS00组成图2-1所示逻辑电路。为便于接线和检查,在图中要注明芯片编号及各引脚对应的编号。 ⑵图中A、B、C接电平开关,Y1、Y2接发光管显示。 ⑶按表2-1要求,改变A、B、C的状态填表并写出Y1、Y2逻辑表达式。 ⑷将运算结果与实验比较。

2.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器Y是A、B的异或,而进位Z是A、B相与,故半加器可用一个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如图2-2。 图2-2 ⑴在实验仪上用异或门和与门接成以上电路。A、B接电平开关S,Y、Z接电平显示。 ⑵按表2-2要求改变A、B状态,填表。 3.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⑴写出图2-3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⑵根据逻辑表达式列真值表。 ⑶根据真值表画逻辑函数SiCi的卡诺图。 图2-3 ⑷填写表2-3各点状态。

⑸按原理图选择与非门并接线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记入表2-4,并与上表进行比较看逻辑功能是否一致。 4.测试用异或、与或和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和两个与门一个或门组成,在实验中,常用一块双异或门、一个与或门和一个非门实现。 ⑴画出用异或门、与或非门和与门实现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图,写出逻辑表达式。 ⑵找出异或门、与或非门和与门器件,按自己画出的图接线。接线时注意与或非门中不用的与门输入端接地。 ⑶当输入端Ai、Bi、Ci-1为下列情况时,用万用表测量Si和Ci的电位并将其转为逻辑状态填入表2-5。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图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2.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实验3 触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测试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触发器集成芯片。 3.了解不同逻辑功能FF相互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Dais或XK实验仪一台 3.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 74LS74 双D触发器1片 74LS112 双J-K触发器1片 二、实验内容

《电路基础》考试大纲【模板】

《电路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电路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学生理解、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分析计算方法的程度,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能对一般电路进行正确计算;理解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电路结构和特性;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路问题和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掌握一般问题的分析思路,具备进一步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能力和基础。 一、集总电路的分析基础 ⒈ 考试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计算,参考方向。 (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欧姆定律、功率计算。 (4)独立电源: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伏安特性曲线。 (5)受控源:受控源的概念、符号、计算。 ⒉ 考试要求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参考方向,掌握电路中电位、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分析计算。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概念、参考方向及其应用。 (3)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理解电源的概念、电流源和电压源的计算方法,理解电源的基本性质。 (5)了解受控源的概念、符号、计算。 二、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⒈ 考试内容 (1)电路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路短路断路的概念、电阻星形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含独立源支路的等效电路。 (2)支路电流法。 (3)网孔电流法。 (4)节点电压法。 (5)叠加定理。 (6)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⒉ 考试要求 (1)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含独立源支路的等效变换,理解电阻星形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理解电路短路断路的概念。 (3)理解支路电流法的原理,掌握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电路分析计算。 (4)理解网孔电流法的原理和解题步骤。 (5)了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解题步骤,理解节点电压和参考电压的概念和计算。 (6)掌握叠加定理的概念,掌握应用叠加定理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范围。 (7)掌握戴维宁定理的概念,理解应用戴维宁定理进行电路分析计算。

东南大学数字电路实验考试——教务考试监考装置

数字电路期末考题二 一、教务处需要一考试监考装置:设定每场考试为2小时,假设一个时钟周期是10分钟,用两个数码管分别显示分钟的十位和小时的个位。当到半小时的时候,红灯亮持续10分钟后灭,提醒监考老师没来的考生不得入场,在场的考生可以交卷离开。当到1小时50分时,黄灯亮持续10分钟后灭,提醒监考老师考试时间将到,准备收卷。 要求: 1.简单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图(30分) 2.根据设计搭试电路(15分) 3.用单脉冲验证电路(由老师检查)(25分) 4.用双踪示波器或者逻辑分析仪观察并分别绘出输入时钟和分钟十位输出时的Q m2、Q m1、Q m0输出波形。(10分) 二、简答 几个三态门的输出端是否允许短接?有无条件限制,应注意什么问题? OC门的输出端是否允许短接,结果是什么?(20分) 页脚内容1

数字电路期末考题四(答案及评分标准) 1.简单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图(30分) 由题意,设时钟脉冲的周期为10分钟,则分钟部分可设计成模6计数器,整个监考装置是模12计数器,其功能见下表 页脚内容2

80001000100 90001001000 100001001100 110001010000 120001010101 130000000000逻辑电路图: 页脚内容3

评分:a、设计过程15分 b、逻辑电路图15分 2.电路接线符合基本规范,电源连接正确(15分); 3.用单脉冲验证电路(由老师检查)(25分) 4.波形记录符合规范(波形应注意相位对齐,并至少画满一个周期,方波的边沿一定要画出):波形描述正确且相位对齐8分(每个波形2分)方波边沿画出2分 CLK Qm2 Qm1 Qm0 二、简答题: 几个三态门的输出端允许短接,但有条件限制,不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态门的控制端处于使能状态。(10分) OC门的输出端允许短接,但要在输出端接一个合适的上拉电阻和电源才能正常工作,结果是将各个OC门的输出相与。(10分) 页脚内容4

电路期末考试试卷(A)

得 分阅卷人 得 分阅卷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电路》期末考试试卷 (A) 1、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的三个要素是: 、 、 。 2. 在分析具有理想运放的电路时,有两个很重要的规则,分别是 和 。3. 图1所示电路中, Ω。4. 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源的功率为 W。 图1 图25. 图3所示电路中, A。 图36. 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的三个步骤是: 、 、 。7. 图4所示电路,已知的功率为2W,则= Ω,= Ω、= Ω。 图4 图58. 图5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若V,,则 A。 9. 图6所示电路中,当t = 0时开关k 断开,求开关断开后(t>0时)的响应 V 。 图6 图7 10. 图7所示电路中,,则获得最大功率时的 ,最大功率为 W 。 2、 选择题(3×10=30分)

1.图8所示电路在t = 0时开关打开,电路的 时间常数为( ) A.2s B.3s C.1/2s D.1/3s 图8 图9 图10 2.在下列规格电灯泡中,电阻最大的是( ) A.100W,220V B.100W,110V C.40W,220V D.40W,110V 3.关联参考方向时,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 ) A.过一、四象限的直线 B.过二、三象限的直线C.过一、 三象限的直线 D.过一、二象限的直线 4.已知一个20Ω的电阻上流过电流,则其电压为( ) A. B.C. D. 5.有关戴维南定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端口可用电流源串电阻等效B.端口可用电流源并电导等效 C.端口可用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组合等效D.端口可用电压 源与电阻并联组合等效 6.图9所示电路中的U为( ) A. 14V B. 10V C. 20V D. 12V 7.图10所示电路中,已知,则时,为( ) A. 3A B. 4A C. 7A D. 8A 8.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其独立的KVL方程个数为( ) A. n-b个 B. n-1个 C. b-n个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选样本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类别: 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 3 所属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 一、实验目的 ( 1) 熟悉常见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 2) 学会利用门电路构成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实验要求: 集成逻辑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 任何复杂的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都可用逻辑门经过适当的组合连接而成。本实验要求熟悉74LS00、 74LS02、 74LS86的逻辑功能, 需要查阅集成块的引角图, 并能够利用它们构成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写出设计方案。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数字电路实验箱 1台; 74LS00、 74LS02、 74LS86各一块 四、实验方案 1、 TTL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 将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插入数字电路实验箱面板 的IC插座上, 任选其中一与非门。输入端分别输入不 同的逻辑电平( 由逻辑开关控制) , 输出端接至 LED”电平显示”输入端。观察LED亮灭, 并记录对应 的逻辑状态。按图1-1接线, 检查无误方可通电。 图1-1 表1-1 74LS00逻辑功能表

2、 TTL或非门、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分别选取四2输入或非门74LS02、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中的任一门电路, 测试其逻辑功能, 功能表自拟。 3、若要实现Y=A′, 74LS00、 74LS02、 74LS86将如何连接, 分别画出其实验连线图, 并验证其逻辑功能。 4、用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实现与或门Y=AB+CD的功能。画出实验连线图, 并验证其逻辑功能。 五、考核形式 检查预习情况占30%, 操作占40%, 实验报告占30%。 六、实验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 对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 回答思考题, 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如何处理各种门电路的多余输入端?

电路考研大纲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网络。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电阻元件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电容元件及其电压电流关系和电荷电压关系。电感元件及其电压电流关系和磁链电流关系。互感,互感磁链,互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受控源。几种典型的波形:阶跃波形,冲激波形,正弦波形。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电压定律。功率和能量。 2、电阻电路的分析简单电阻电路的计算,等效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两种模型的等效互换。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对偶原理。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互换(Y-Δ互换)。 3、时域分析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状态和初始条件。 一阶(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对阶跃函数的响应,对冲激函数的响应,对正弦函数的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零输入分量和零状态分量,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暂态和稳态。一阶电路对阶跃函数的全响应。二阶(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非振荡和振荡放电,固有振荡频率,衰减系数。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4、正弦电路稳态分析 (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振幅,周期,频率,相角(相位)和初相,同频率正弦量的相角差,有效值。 (2)相量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图。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感抗,感纳,容抗,容纳。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复导纳。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瞬

时功率,平均功率及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电阻电路的定理及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电路中的谐振,串联谐振电路及其频率特性,并联谐振电路及其频率特性,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4)具有互感的电路的计算,耦合线圈的同名端,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路模型。 (5)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压和电流,相序,三相制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中的功率。 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1)非正弦周期电流和电压。傅里叶级数,谐波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平均值以及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滤波器的概念。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2)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周期信号的频谱。傅里叶变换,矩形脉冲的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概念。连续频谱。 6、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复频率。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线性性质,微分性质,积分性质,延时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复频域(运算)阻抗和复频域导纳。电路的复频域模型,初始值的处理。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网络函数,策动点函数,转移函数。复频率平面,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自然频率。冲激响应的性

模拟电路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期末试题 (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偏置条件是发射结 正偏 、集电结 反偏 。 2. 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有三种: 直接 耦合; 阻容 耦合; 变压器 耦合;在集成电路中通常采用 直接 耦合。 3. 差分放大器的基本特点是放大 差模信号 、抑制 共模信号 。 4. 乙类推挽放大器的主要失真是 交越失真 ,要消除此失真,应改用 甲乙 类推挽放大器。 5. 图1所示两级放大电路,图中级间采用 阻容 耦合方式,1T 接成 共基 组态,2T 接成 共集 组态,1R 和2R 的作用是 为T1管提供基极偏置 。 6. 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若要降低下限频率,应将耦合电容的值 增大 。 7. 共射-共基组合电路中,由于共射电路的上限频率 小于 共基电路的上限频率,故此组合电路的上限频率主要取决于 共射 电路。 8. 负反馈系统产生自激的条件是1)(-=ωj T ,相应的振幅条件是1)(=ωj T ,相位条件是()πω?±=T 。

二、简答(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两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电流如图2所示 (1)判断它们各是NPN 管还是PNP 管,在图中标出e ,b ,c 极; 答:见图中标识(判断NPN 管还是PNP 管各1分,标出e ,b ,c 极1分, 共3分) (2)估算(b)图晶体管的β和α值。 601 .06 === B C I I β, 985.01≈+= ββα (各1分,共2分)

2.电路如图3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电路具有稳定的输出电压和高的输入电阻,应接入何种负反馈? R f 应如何接入?(在图中连接) 答:应接入电压串联负反馈(1分) R接法如图(1分) f (2)根据前一问的反馈组态确定运放输入端的极性(在图中“□”处标出),并根据已给定的电路输入端极性在图中各“○”处标注极性。 答:见图中标识(3分)(共6空,两个1分) 3.简述直流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答:直流电源主要由整流电路、滤波滤波、稳压电路组成,其中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减小电压的脉动,稳压电路的作用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组成部分3分,功能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