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7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7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7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中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从而才能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水平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

②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在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制度,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各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我国各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地位

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1)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②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股份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制企业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主要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

①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

②国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

③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60%是由国有企业提供的。

④它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绝大部分的消费品,使商业企业沟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调节着全国的商品流向。

(5)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主要是指控制那些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

②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决定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③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

(6)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的措施

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①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要在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

②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2.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指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个体经济在经营方式和布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点方面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经营时间长等特点。国家应通过立法、税收、行政管理等手段,指导和监督它的经营方向,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必然同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因此,它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益的,国家应保护其合法权益,鼓励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3)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及外商独资企业,通常统称为“三资”企业。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允许和鼓励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趋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区分开来。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除了公有制经济主体,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部分。

②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分开来。社会主义经济指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公有制经济主体外,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制经济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把基本方针和基本经济制度区分开来。方针是人为制定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基本经济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3)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措施

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①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要继续破除体制障碍,重点是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配的原则和要求,探索经营管理要素和科学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形式,实行技术入股及经理人员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分配方式。

3.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①公平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②效率指在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益的较快增长,即投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充分公平的利益和权利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更好地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公平和效率不是对立的,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

(3)合理分配的含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分配具有两层含义:

①收入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②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限制社会各类人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

(4)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实行,特别是随着资本、土地、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可避免地逐步拉大。

②市场经济是以效率为基础通过市场竞争来分配收入的,由于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它们之间在效率和收入上的差别。

③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个人以及城乡之间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

(5)在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中的不合理和不公平

在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中也包含着一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因素,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未完全形成。

②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贯彻。

③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6)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措施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努力把国民收入的“蛋糕”做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②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使收入分配与市场机制接轨。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贫困、低收入等多种原因出现生存困难时提供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的一系列政策制度。

④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在鼓励和保护依靠合法经营和劳动致富的同时,进一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