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研究新动向讲解

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研究新动向讲解
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研究新动向讲解

激光精密加工讲解

1激光精密加工 激光由于其优良的光束特性, 自诞生以来, 就在工业加工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不断地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以其独特的优越性, 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加工手段, 被誉为 21世纪的加工技术。 1 激光精密加工 激光精密加工是利用高强度的激光束, 经光学系统聚焦后, 激光束的功率密度达到104 ~ 1011 W/cm2, 加工工件置于激光束焦点附近, 通过激光束与加工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加工工件的热加工, 加工精度一般在几微米到数十微米。激光束可以 聚焦到很小的尺寸, 所以特别适合于精密加工。激光精密加工所用激光器为各种脉 冲或调Q 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脉冲Nd:YAG激光器以及最近几年开始不断推广的光纤激光器和紫外激光器等。各种脉冲激光器的聚焦光斑很小, 功率密度很大, 工件加热范围小, 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高而且热影响区小。与一般的机械加工相 比较, 激光精密加工具有许多优点 (1加工的对象范围广, 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钢材、耐热合金、 陶瓷、宝石、玻璃、硬质合金及复合材料都可以加工。 (2加工精度高, 在一般情况下均优于其他传统的加工方法, 如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等。 (3属于非接触加工, 无工具磨损, 热影响区和变形很小, 因而能加工十分微小的零部件。而且激光束能量可控制, 移动速度可调。 (4自动化程度高, 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加工速度快, 工效高, 可很方便地进行任何复杂形状的加工。 (5大部分激光器可与光导纤维系统组合使用, 具有革新性的纤维传送系统与激光器结合大大增加了激光加工系统的方便性与灵活性, 这种组合系统对于工业上的多工作台同时加工及机器人或机械手操纵非常理想。

激光相干合成研究现状3

1.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光纤激光器的出现使得相干合成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一经提出便成为激光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但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才刚刚起步,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没有很多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光纤相干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对许多中等功率的激光器施行一定的相干控制,从而得到高功率的、光束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的单模激光输出,它的核心就是要控制激光器的相位,从而使输出光场相干。相干合成的基本条件是各阵元激光要满足相同的波长且线宽要窄,光束质量好,单模输出,相位一致,偏振方向相同等。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主要难题是如何使各个子光纤同相位输出,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可实现同相位输出的方法和技术。比较常用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按其锁相方式可分为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和被动式锁相相干合成,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主要有自适应锁相、自参考锁相和外差锁相三种结构,被动式锁相相干合成则有外腔相干合成、基于超模耦合的干涉仪合成和倏逝波耦合等多种表现形式,图1-1给出了近十年来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要技术方案的分类总表。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的优缺点及可扩展性。 1 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 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技术是指对各合成阵元的相位进行主动控制,由于要对光纤激光器的相位进行控制,必然会在谐振腔内引入附加的光学原件,因此主动式相干合成一般采用并联主振荡放大结构(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主振荡器分束后产生一路参考光和多路信号光,各路信号光路中有相位调制器,再经过功率放大器后进行相干合成。这种MOPA结构可以适当避开光纤非线性效应以及光纤损伤等棘手问题,通过相位控制来实现功率合成,因此阵元数和功率扩展性都相对较好。 1.1外差锁相相干合成 2003年,美国Northrop Grummer Space Technology(NGST)公司开发出外差法控制光纤激光相位的专利技术[1-4],并将其成功用于MOPA结构的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中。2003年,利用4个2W的1080nm光纤放大器列阵获得了同相、线偏振的8W连续激光功率[5]。2004年,

激光探测技术讲解

激光探测技术 激光技术用于检测工作主要是利用激光的优异特性,将它作为光源,配以相应的光电元件来实现的。它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检测时间短、非接触式等优点,常用于测量长度、位移、速度、振动等参数。当测定对象物受到激光照射时,激光的某些特性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其响应如强度、速度或种类等,就可以知道测定物的形状、物理、化学特征,以及他们的变化量。响应种类有:光、声、热,离子,中性粒子等生成物的释放,以及反射光、透射 激光技术用于检测工作主要是利用激光的优异特性,将它作为光源,配以相应的光电元件来实现的。它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检测时间短、非接触式等优点,常用于测量长度、位移、速度、振动等参数。当测定对象物受到激光照射时,激光的某些特性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其响应如强度、速度或种类等,就可以知道测定物的形状、物理、化学特征,以及他们的变化量。响应种类有:光、声、热,离子,中性粒子等生成物的释放,以及反射光、透射光、散射光等的振幅、相位、频率、偏振光方向以及传播方向等的变化。 ◆激光测距 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将光速为 C 的激光射向被测目标,测量它返回的时间,由此求得激光器与被测目标间的距离 d 。 即:d=ct/2 式中t-激光发出与接收到返回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见这种激光测距的精度取决于测时精度。由于它利用的是脉冲激光束,为了提高精度,要求激光脉冲宽度窄,光接收器响应速度快。所以,远距离测量常用输出功率较大的固体激光器与二氧化碳激光器作为激光源;近距离测量则用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源。 ◆激光测长

从光学原理可知,单色光的最大可测长度L与光源波长λ和谱线宽度Δλ的关系用普通单色光源测量,最大可测长度78cm。若被测对象超过 78cm,就须分段测量,这将降低测量精度。若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则最大可测长度可达几十公里。通常测长范围不超过10m,其测量精度可保证在 0.1μm 以内。 ◆激光干涉测量 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特性-相干性,对相位变化的信息进行处理。由于光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直接观测其相位的变化比较困难,因此使用干涉技术将相位差变换为光强的变化,观测起来就容易的多。通常利用基准反射面的参照光和观测物体反射的观测光产生的干涉,或者是参照光和通过观测物体后相位发生变化的光之间的干涉,就可以非接触地测量被测物体的距离以及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其测量精度达到光的波长量级。因为光的波长非常短,所以测量精度相当高。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用于向空中发射激光束,并对其散射信号光进行分析与处理,以获知空气中的悬浮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距离,利用短脉冲激光,可以按时间序列观测每个脉冲所包含的信息,即可获得对象物质的三维空间分布及其移动速度、方向等方面的信息。如果使用皮秒级的脉冲激光,其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 10cm以下。激光照射在物体上后,会发生散射,按照光子能量是否发生变化,散射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类型。弹性散射又有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之分。相对于激光波长而言,散射体的尺寸非常小时,称为瑞利散射;与激光波长相当的散射,称之为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强度与照射激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通过改变波长的测量方式就可以和米氏散射区别开。相应地,非弹性散射也有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两种。拉曼散射是指光遇到原子或分子发生散射时,由于散射体的固有振动以及回转能和能量的交换,致使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拉曼散射所表现出的特征,因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将接收的散射光谱进行分光,通过光谱分析法可以很容易鉴定分子种类。所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就可以测定空气中是否有乱气流(米氏散射),以及CO、NO等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拉曼散射)。由此可见,激光雷达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激光相干性的研究及实验测量

胸痛的临床意义 胸痛(chest pain)指原发于胸部或由躯体其他部位放射到胸部的疼痛。其原因多样,程度不一,且不一定与疾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以急性胸痛、胸部不适为主诉来医院急诊的患者十分常见。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但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估计这类患者约占5-10%。 胸痛作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其中隐匿着一些致命性疾病, 除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还有近几年被逐步重视的急性肺栓塞(PE)、主动脉夹层等,它们都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而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虽然这些疾病仅占胸痛病人的1/4左右,但由于医务人员受专业知识和检测手段的限制不能将其迅速准确甄别,使得一些具有严重疾病的胸痛患者混于一般病人,延误了救治时间,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正确地识别和诊治各种胸痛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解剖、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影响,牵扯痛、应激反应及心理暗示等机制的作用,使得许多严重疾病被误以为普通疾病,而相反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可能发生猝死的疾病如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主干栓塞等与某些非致命性疾病如食管疾病、肺部疾病甚至出疹前的带状疱疹等,同样可有胸痛或胸背部不适。 胸痛的病因鉴别至少包括以下常见疾病: 1、胸壁病变: 皮肤及皮下组织急性炎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间神经肿瘤;流行性胸痛;肋软骨炎。 2、胸腔脏器病变: 心绞痛,包括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急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急性肺栓塞;纵隔肿瘤;食管疾患,包括急性食管炎、食管周围炎、食管癌等。 3、腹部脏器疾病: 膈下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肝癌、肝淤血、胆石症等可有右下胸疼痛,常向右肩放射;急性胰腺炎、脾梗死时可伴左下胸痛,常向左肩放射。 由此可见,胸痛作为多种疾病患者共有的主诉,从颈、胸部到腹部,从皮肤、肌肉、骨骼到神经,从胸廓、肺直至纵隔内脏器,无论炎症、肿瘤、畸形或血管病变,由于牵扯痛或病变侵袭都可以出现酷似心绞痛的症状。在急诊科,常见有疑似ACS胸痛症状的患者,最后诊断为“良性疾病”,如食管弥漫性痉挛、胃食管反流、食管憩室、食管炎、胆石症、胆囊炎和膈疝等,脊柱疾病如胸椎肿瘤或结核,胸壁组织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未出现疱疹前之带状泡疹等,这些疾病虽不致命但须识别。需要在急诊室立即开始治疗的急症,如AMI、气胸等更需及时检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

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 Laser Light Scattering System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BROOKHA VE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BEIJING OFFICE)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北里甲1号中鑫嘉园东座A105室美国布鲁克海文公司公司北京技术服务中心 邮编:100083 电话:8610-62081909 传真:8610-6208189

激光光散射技术和应用 近年来,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激光光散射已经成为高分子体系和胶体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规的测试手段。现代的激光光散射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在静态光散射中,通过测定平均散射光强的角度和浓度的依赖性,可以得到高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 w,均方根回旋半径R g和第二维利系数A2;在动态光散射中,利用快速数字相关器记录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即时间相关函数,可得到散射光的特性弛豫时间τ,进而求得平动扩散系数D和与之对应的流体力学半径R h。在使用过程中,静态和动态光散射有机地结合可被用来研究高分子以及胶体粒子在溶液中的许多涉及到质量和流体力学体积变化的 过程,如聚集和分散、结晶和溶解、吸附和解吸、高分子链的伸展和卷缩以及蛋白质长链的折叠,并可得到许多独特的分子量参数。 一、光散射发展简史: Tynadall effect(1820-1893) 1869年,Tyndall研究了自然光通过溶胶颗粒时的散射,注意到散射光呈淡淡的蓝 色,并且发现如果入射光是偏振的,这散射光也是偏振的。Tyndall由此提出了19 世纪气象学的两大谜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来自天空的散射光是相当偏 振的? James Clerk Maxwell (1833-1879) 解释了光是一种电磁波,并正确地计算出光的速度。 Lord Rayleigh(1842-1919) 1881年,Rayleigh应用Maxwell的电磁场理论推导出,在无吸收、无相互作用条件下,光学各向同性的小粒子的散射光强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并解释了蓝天是太阳光穿透大气层所产生的散射现象。 Abert Einstein(1879-1955) 研究了液体的光散射现象。 Chandrasekhara V.Raman (1888-1970) 1928年,印度籍科学家Raman提出了Raman 效应(也称拉曼散射),即光波在被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Peter Debye(1884-1966) 延续了 Einstein的理论,描述了分子溶解于溶剂中所产生的光散射现象,提出用Debye plot 。1944 年,Debye利用散射光强测得稀溶液中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 Peter Debye Lord Rayleigh Tyndall effect

激光测量技术总结

激光测量技术 第一章 激光原理与技术 1、简并度:同一能级对应的不同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数目; 简并能级:电子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运动状态具有相同的能级,这样的能级叫 简并能级 2、泵浦方式:光泵浦,电泵浦,化学泵浦,热泵浦 3、激光产生三要素:泵浦,增益介质,谐振腔 阀值条件:光在谐振腔来回往返一次所获得光增益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所遭受的各种 损耗之和. 4、He-Ne 激光器的三种结构:【主要结构:激光管(放电管,电极,光学谐振腔)+电源+光学元件】 1)内腔式;2)外腔式;3)半内腔式 5、激光器分类:1)工作波段:远红外、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紫外、真空紫外激光器;X 光激光器 2)运转方式:连续激光器;脉冲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 6、激光的基本物理性质:1)激光的方向性。不同类型激光器的方向性差别很大,与增益介质的方向性及均匀性、谐振腔的类型及腔长和激光器的工作状态有关。气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有良好的均匀性,且腔长大,方向性 ,最好! 例1:对于直径3mm 腔镜的632.8nmHe-Ne 激光器输出光束,近衍射极限光束发散角为 2)激光的高亮度。 3)单色性。激光的频率受以下条件影响:能级分裂;腔长变化←泵浦、温度、振 动 4)相干性:时间相干性(同地异时):同一光源的光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位置, 尚能发生干涉,其经过的时间差τc 称为相干时间。相干长度: 例 : He-Ne laser 的线宽和波长比值为10-7求Michelson 干涉仪的最大测量长度是 多少? 解: ,最大测量长度为Lmax=Lc/2=3.164m 。 空间相干性(同时异地):同一时间,由空间不同的点发出的光波的相 干性。 7、相邻两个纵模频率的间隔为 谐振腔的作用:(1)提供正反馈;(2)选择激光的方向性;(3)提高激光的单色性。 例 设He-Ne 激光器腔长L 分别为0.30m 、1.0m,气体折射率n~1,试求纵模频率间隔各为多 少? 8、激光的横模:光场在横向不同的稳定分布,激光模式一般用TEMmnq 表示 原因:激活介质的不均匀性,或谐振腔内插入元件(如布儒斯特窗)破坏了腔的旋转对称性。激光横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谐振腔两端反射镜的衍射作用,光束不再是平行光,光强也改变为非均匀的。 λ λν?=?=?=//2c t c L c 1 =?c ντm L c 328.6/2=?=λλrad d 4102/22.1-?≈≈λθnL C 2=?νHz 105.10.1121031.0m,Hz 1053 .012103,m 30.0288288 1?=???=?=?=???=?==?νννL L nL c

激光技术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姓名:杨春有学号:20141060138 学院: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国防) 摘要20世纪以来,激光是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的又一重大科技发明。在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需要的背景下,激光技术应运而生。它一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发展。激光在现代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扩大通信容量,缓和通信频段拥挤,提高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激光通信技术现代通讯激光通信光子晶体能量衰减 引言 事实上,1916 年激光的原理被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之后一直没有研制成功,原因在于科学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没有现在发达,一直到1958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激光是计入20世纪,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它的亮度非常之高,大约为太阳光的100亿倍。因此激光一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悠久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体会了新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导致整个一门新兴产业——激光产业——的诞生。 一激光通信的发展阶段 激光通信经历了大气通信和光波导(光纤)通信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CO2气体激光器是比较符合要求的早期通信用光源,其输出激光波长为10.6μm,在大气通行当中,信道传输的低损耗窗口要求的标准波长是10.6μm。早期的激光大气通信所用光源还包括YAG固体激光器、He-Ne气体激光器等等。其中的早期激光大气通信曾经掀起了全球性的研究浪潮,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这个阶段投入了进去,对激光大气通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但是这项研究只有少数的经济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发达国家才能够承担得起。光纤波导通信技术大约与激光大气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步展开,从而在技术上形成了激光无线通信和激光有线通信两种通信方式,这两种通信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大不相同。 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列阵光接受发射模块的处理能力不仅速度高而且容量特别大。微电子电路的多功能的逻辑控制、具有高强度并行操作功能的电子集成器件的优越性、光本身的高速传输能力、超高规模集成技术的优越性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列阵光接受发射模块当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现代通信技术研究中,在激光通信领域,最引人瞩目的就要属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了。包括制造成本很低、易

激光主要有四大特性

激光主要有四大特性:激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 激光的高亮度:固体激光器的亮度更可高达1011W/cm2Sr。不仅如此,具有高亮度的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能在焦点附近产生数千度乃至上万度的高温,这就使其可能可加工几乎所有的材料。 激光的高方向性: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在有效地传递较长的距离的同时,还能保证聚焦得到极高的功率密度,这两点都是激光加工的重要条件 激光的高单色性:由于激光的单色性极高,从而保证了光束能精确地聚焦到焦点上,得到很高的功率密度。 激光的高相干性:相干性主要描述光波各个部分的相位关系。正是激光具有如上所述的奇异特性因此在工业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目前激光已广泛应用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包括斜孔、异孔、膏药打孔、水松纸打孔、钢板打孔、包装印刷打孔等)、激光淬火、激光热处理、激光打标、玻璃内雕、激光微调、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装、激光修复电路、激光布线技术、激光清洗等 激光加工的特点 由于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的特性,因此就给激光加工带来如下一些其它方法所不具备的可贵特点 ● 由于它是无接触加工,对工件无直接冲击,因此无机械变形; ● 激光加工过程中无"刀具"磨损,无"切削力"作用于工件; ● 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非激光照射部位没有或影响极小。因此,其热影响的区小工件热变形小后续加工最小; ● 由于激光束易于导向、聚焦、实现方向变换,极易与数控系统配合、对复杂工件进行加工因此它是一种极为灵活的加工方法; ● 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激光加工的优势 激光具有的宝贵特性决定了激光在加工领域存在的优势: ①由于它是无接触加工,并且高能量激光束的能量及其移动速度均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加工的目的。 ②它可以对多种金属、非金属加工,特别是可以加工高硬度、高脆性、及高熔点的材料。 ③激光加工过程中无“刀具”磨损,无“切削力”作用于工件。 ④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非激光照射部位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因此,其热影响区小,工件热变形小,后续加工量小。 ⑤它可以通过透明介质对密闭容器内的工件进行各种加工。 ⑥由于激光束易于导向、聚集实现作各方向变换,极易与数控系统配合,对复杂工件进行加工,因此是一种极为灵活的加工方法。 ⑦使用激光加工,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好。

激光的发明及广泛应用讲解

激光的发明及广泛应用摘要:激光器的发明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从近代一开始,激光理论、激光器件、激光应用各方面的研究广泛开展,各种激光器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几十年来,激光科学成果累累,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又一重要因素。 关键字: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放大器 1960年5月16日,世界上第一个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发出了一束神奇的光,它的名字叫“激光”。最初中文的名称叫做“镭射”、“莱塞”,是它的英文名称LASER的音译。LASER是英文“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 什么叫做“受激辐射”?他基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了的一套全新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为量子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爱因斯坦1916年对辐射

理论的分析,为激光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汤斯(CharlesH.Townes,1915—)也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研究的是微波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计算出把分子束系统的高能态与低能态分开,并使之馈入腔中的条件。他还考虑到腔中应充有电磁辐射以便激发分子进一步辐射,从而提供了反馈,保持持续振荡。 这时拍赛尔和庞德在哈佛大学已经实现了粒子数反转,不过信号太弱,人们无法加以利用。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粒子数反转是放大的必要条件。汤斯认为是粒子没有办法放大。他一直在苦思这个问题。他设想如果将介质置于诸振腔内,利用振荡和反馈,也许可以放大。汤斯很熟悉无线电工程,所以别人没有想到的,他先想到了。 汤斯开始按他的新方案进行工作。这个组的成员有博士后齐格尔(H.J.Zeiger)和博士生戈登(J.P.Gordon)。后来齐格尔离开哥伦比亚,由中国学生王天眷接替。汤斯选择氨分子作为激活介质。这是因为他从理论上预见到,氨分子的锥形结构中有一对能级可以实现受激辐射,跃迁频率为23870 MHz。氨分子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在电场作用下,可以感应产生电偶极矩。氨的分子光谱早在1934年即有人用微波方法作出了透彻研究。1946年又有人对其精细结构作了观察,这都为汤斯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激光对射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激光对射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 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踪影”。 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安全防范技术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将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入侵探测、门禁控制等独立的安防子系统集成整合,形成一个多功能、全天候、动态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而周界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十分重要,已从过去被动的报警探测,发展为今天的威慑阻挡加报警。 且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和安防市场的成熟,以及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将是它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界报警系统是在防护的边界利用如泄漏、激光、电子围栏等技术形成一道或可见或不可见的“防护墙”。 当有越墙行为发生时,相应防区的探测器即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送至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发出声光警示的同时显示报警位置。 还可联动周界模拟电子屏,甚至联动摄像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强电照明系统等。 近年来周界防范系统已经成为安防系统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不仅在军工厂、军营、机场、港口、政府机关等高端领域可见其 “踪影”,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到住宅小区,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相当高的应用增长速度。

本文将对激光对射、张力式电子围栏、泄漏电缆、振动电缆四种最常用的周界防范技术进行分析,借此一窥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技术的发展踪迹。 激光对射工作原理 三安古德激光对射探测器由收、发两部分组成。 激光发射器向安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器发射激光线,其射束有单束、双束,甚至多束。 当相应的三安古德激光射束被遮断时,接收器即发出报警信号。 接收器由光学透镜、激光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器能收到激光射束为正常状态,而当发生入侵时,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射束被遮挡,即光电管接收不到激光光。 从而输出相应的报警电信号,并经整形放大后输出开关量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被报警控制器接收,并去联动执行机构启动其它的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模拟电子地图、电视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系统组成 激光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探测系统、现场报警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联动系统以及电源系统六部分组成。 1、前端探测系统由激光探测器及其相关附件组成,其对周界围墙或护栏进行防护,检测周界入侵行为,并输出报警信号。 2、现场报警系统由现场报警器及联动装置组成,在探测器检测到入侵行为时,即启动现场报警设备,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威慑。

§9-6激光相干性

§9-6 激光的相干性 一、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 在第一章里已讲过了光的干涉,光源的相干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谓相干性,也就是指空间任意两点光振动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Q P 1 P 2 (图9-26) 在图9-26中,如果1P 和2P 两点处的光振动之间的位相差是恒定的,那么当1P 和2P 处的光振动向前传播并在Q 点相遇时,这两个振动之间的位相差当然也是恒定的,于是在Q 点将得到稳定的干涉条纹,这时,我们就称1P 和2P 处的光振动为完全在联的,也就是完全相干光,如果1P ,2P 处的光振动之间的位相差是完全任意的,并随时间作无规则的变化,那么在Q 点相遇时,根本不能给出干涉条纹,这时我们称1P ,2P 处的光振动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也就是完全非相干光。 由于原子的发光不是无限制地持续的,每一次发光,有一定的寿命,因此它总是有一个平均发光时间间隔,从干涉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只有在同一光源同一个发光时间间隔内发出的光,经过不同的光程后再在某点相遇时,才能给出干涉图样,所以我们把原子的平均发光时间间隔叫做相干时间,在这里,把这一个相干时间记为H t ?,如果光的速度为c 则H c t ?表示在相干时间内光经过的路程,我们称它为相干长度,记之为H ι?,于是有 H ι?=H c t ?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如图1-19所示,引起干涉的两束光为11a b 和22a b ,这两束光的 光程差即为平面反射镜1M 和'2M 之间的空气薄层的厚度,现在令这厚度为ι?,只有当 H t ι??时,11a b 和22a b 这两束光已经不是发光原子同一次发光中发出的了,它们之间已无恒定的位相差,因而干涉条纹非常模糊,ι?比H t ?大得愈多,干涉条纹愈模糊,甚至完全不能见到,这时11a b 和22a b 是完全不相干光,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处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1讲解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The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发展简史 1957年,Marvin Minsky提出了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某些基本原理,获得了美国的专利。1978年,阿姆斯特丹大学的G.J.Brakenhoff首次展示了改善了分辨率的共焦显微镜。 1985年,Wijnaendtsvan Resandt推出了第一台对荧光标记的材料进行光切的共焦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发展简史 ?80年代末,各家公司都推出了商品化的共焦显微镜,英国的Bio-Rad公司的MRC系列,德国Leica公司的TCS系列,Zeiss公司的LSM系列等。 ?近二十年来,从滤片型到光谱型,人们对共焦高分辨率,采集图像快速,技术的改进及应用开发不断进行,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如双光子,FCS,FLIM ,STED等。 共焦显微镜的优点 人眼分辨率:0.2mm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m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 共焦显微镜分辨率:μm 共焦显微镜的优点 ?电子显微镜的缺陷: 1.只能观察固定样品 2.样品制备过程(固定、包埋、切片)造成的假象 ?荧光显微镜的缺陷: 1.可以观察活细胞或组织,但细胞或组织内结构高度重叠。 2.荧光具有强散射性,造成图像实际清晰度的大大下降。 3.荧光漂白很快,使荧光图像的拍照有困难。 4.如果荧光滤片选配不当,多荧光标记样品图像的采集很困难,且很难抑制光谱交叉。 共焦显微镜的优点 ?共焦显微镜与传统显微镜的区别 1.抑制图像的模糊,获得清晰的图像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 ?共焦显微镜与传统显微镜的区别

激光器的种类及性能参数总结

激光器的种类及性能参数总结 半导体激光器——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一类激光器 中文名称: 半导体激光器 英文名称: semiconductor laser 定义1: 用一定的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来产生激光的器件。 所属学科: 测绘学(一级学科);测绘仪器(二级学科) 定义2: 以半导体材料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光学仪器(二级学科);激光器件和激光设备-激光器名称(三级学科) 定义3: 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PN结制造的激光器。 所属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光纤传输与接入(二级学科) 半导体激光器的常用参数可分为:波长、阈值电流Ith 、工作电流Iop 、垂直发散角θ⊥、水平发散角θ∥、监控电流Im 。 (1)波长:即激光管工作波长,目前可作光电开关用的激光管波长有635nm、650nm、670nm、激光二极管690nm、780nm、810nm、860nm、980nm等。 (2)阈值电流Ith :即激光管开始产生激光振荡的电流,对一般小功率激光管而言,其值约在数十毫安,具有应变多量子阱结构的激光管阈值电流可低至10mA以下。 (3)工作电流Iop :即激光管达到额定输出功率时的驱动电流,此值对于设计调试激光驱动电路较重要。 (4)垂直发散角θ⊥: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带在垂直PN结方向张开的角度,一般在15?~40?左右。 (5)水平发散角θ∥: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带在与PN结平行方向所张开的角度,一般在6?~ 10?左右。 (6)监控电流Im :即激光管在额定输出功率时,在PIN管上流过的电流。 工业激光设备上用的半导体激光器一般为1064nm、532nm、808nm,功率从几瓦到几千瓦不等。一般在激光打标机上使用的是1064nm的,而532nm的则是绿激光。 准分子激光器——以准分子为工作物质的一类气体激光器件。 中文名称: 准分子激光器 英文名称: excimer laser 定义:

激光焊接基本原理讲解-共14页

一、激光基本原理 1、 LASER 是什么意思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通过诱导放出实现光能增幅的英语开头字母 2、激光产生的原理 激光――“受激辐射放大”是通过强光照射激光发生介质,使介质内部原子的电子获得能量,受激而使电子运动轨道发生迁移,由低能态变为高能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受外界辐射感应,使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跃迁到低能态,同时发出一束光;这束光在频率、相位、传播方向、偏振等方面和入射光完全一致,此时的光为受激辐射光。 为了得到高能量密度、高指向性的激光,必须要有封闭光线的谐振腔,使观光束在置于激光发生介质两侧的反射镜之间往复振荡,进而提高光强,同时提高光的方向性。含有钕 (ND的 YAG 结晶体发生的激光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波长为 1.064um 的近红外光。这种光束在微弱的受激发情况下,也能实现连续发振。 YAG 晶体是宝石钇铝石榴石的简称,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是最佳的激光发振用结晶体。 3、激光的主要特长 a 、单色性――激光不是已许多不同的光混一合而成的,它是最纯的单色光 (波长、频率 b 、方向性――激光传播时基本不向外扩散。 c 、相干性――激光的位相 (波峰和波谷很有规律,相干性好。 d 、高输出功率――用透镜聚焦激光后,所得到的能量密度是太阳光的几百倍。 二、 YAG 激光焊接

激光焊接是利用激光束优异的方向性和高功么密度等特点进行工作。通过光学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在很小的区域内,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被焊处形成一个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区,从而使被焊物熔化并形成牢固的焊点和焊缝。 常用的激光焊接方式有两种:脉冲激光焊和连续激光焊。前者主要用于单点固定连续和薄件材料的焊接。后者主要用于大厚件的焊接和切割。 l 、激光焊接加工方法的特征 A 、非接触加工,不需对工件加压和进行表面处理。 B 、焊点小、能量密度高、适合于高速加工。 C 、短时间焊接,既对外界无热影响,又对材料本身的热变形及热影响区小,尤其适合加工高熔点、高硬度、 特种材料。 D 、不需要填充金属、不需要真空环境 (可在空气中直接进行、不会像电子束那样在空气中产生 X 射线的危险。 E 、与接触焊工艺相比 . 无电极、工具等的磨损消耗。 F 、无加工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G 、微小工件也可加工。此外,还可通过透明材料的壁进行焊接。 H 、可通过光纤实现远距离、普通方法难以达到的部位、多路同时或分时焊接。 I 、很容易改变激光输出焦距及焊点位置。 J 、很容易搭载到自动机、机器人装置上。

时间相干性

光波的时间相干性 摘要:该文介绍光的时间相干性的原理,并作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相干时间及相干波列长度与干涉条纹清晰度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相干时间相干长度 从一无限小的点光源发出无限长光波列,用光学方法将其分为两束,再实现同一波列的相遇叠加,得到稳定的干涉条纹,这样的光源称为相干光源。我们知道,任何光源发射的光波只有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可以看作是稳定的。即光源向外发射的是有限长的波列,而波列的长度是由原子发光的持续时间和传播速度确定的。 我们以杨氏干涉实验为例讨论,如图所示。光源S发射一列波,被杨 b' a" b a S S' S" P P' a' r r r' r"

氏干涉装置分为两列波a'、a ",这两列波沿不同的路径r'、r "传播后,又重新相遇。由于这两列波是从同一列光波分割出来,他们具有完全相同的频率和一定的相位关系,因此可以发生干涉,并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若两路的光程差太大,致使S'、S "到达考察点P 的光程差大于波列的长度,使得当波列a "刚到达P 点时,波列a'已经过去了,两列波不能相遇,当然无法发生干涉。而另一发光时刻发出的波列b 经S'分割后的波列b'和a "相遇并叠加。但由于a 和b 无固定的相位关系,因此在观察点无法发生干涉。故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应小于波列的长度。 我们知道,λ λλλδ?≈?+=2 max )(j 式中考虑到当λλ? ,该式表明, 光源的单色性决定产生干涉条纹的最大光程差,通常将max δ称为相干长度。 再由上述讨论可知,波列的长度至少应等于最大光程差,由上式 得波列的长度L 为λ λδ?==2 max L ,此式表明,波列的长度与光源的谱 线宽度成反比,即光源的谱线宽度λ?就小,波列长度就长。下表是几种光源的相干长度。 发光物质 )(o A λ )(o A λ? L (m) a N 5893 ~0.1 ~3.4*210- g H 5460.73 ~0.1 ~3*210- r K 6057 ~0.0047 ~1.0 e e N H -激光 6328 ~610- ~4*410

激光治疗仪讲解

激光是 20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定。文献检索发现主要应用在治疗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精神科疾病、银屑病、鼻炎等症。根据健康医学发现,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病发病前期预防及发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健康及抑制人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激光治疗仪通过特定强度的激光照射, 人体组织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 同时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促进 ATP 酶的生成, 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流动性; 同时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以及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改善微循环,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增强体内超氧化物 (SOD的活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净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自由基;分解、消溶、清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调节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康复心脑血管疾病。 激光鼻腔照射血液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五大特殊作用:迅速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PAF (自由基 ,改善血液质量;分解、消溶、清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在短时间内疏通血管;迅速降血脂与血粘。激光鼻腔照射血液疗法可在一个月之内使高血脂病人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恢复正常,甘油三酯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而不必控制饮食;软化血管,持久降压:激光鼻腔照射血液疗法通过调整红细胞比积, 刺激新生细胞增多, 增强红细胞携氧、释氧能力,改善红细胞性能,调整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纠正酸血症, 增加免疫力,全面增加血液有益因子,减少有害因子,使血液年轻化, 这是持久降压降低血粘度的安全疗法。 编辑本段激光治疗仪种类 高血脂治疗仪 高血脂治疗仪通过特定强度的激光照射, 人体组织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 同时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促进 ATP 酶的生成,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流动性;同时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 以及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改善微循环,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增

激光实验报告讲解

激光实验报告 He-Ne 激光器模式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激光器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加深对其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测 试分析,掌握模式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本实验使用的重要分光仪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了解其原理,性能,学会正确使用。 要求: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测量He-Ne 激光器的相邻纵横模间隔,判别高阶 横模的阶次;观察激光器的频率漂移记跳模现象,了解其影响因素;观察激光器输出的横向光场分布花样,体会谐振腔的调整对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激光模式的一般分析 由光学谐振腔理论可以知道,稳定腔的输出频率特性为: L C V mnq η2= [1q (m 2n 1)+++π]cos -1[(1—1 R L )(1—2R L )]1/2 (17) 其中:L —谐振腔长度; R 1、R 2—两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 q —纵横序数; m 、n —横模序数; η—腔内介质的折射率。 横模不同(m 、n 不同),对应不同的横向光场分布(垂直于光轴方向),即有不同的光斑花样。但对于复杂的横模,目测则很困难。精确的方法是借助于仪器测量,本实验就是利用共焦扫描干涉仪来分析激光器输出的横模结构。 由(17)式看出,对于同一纵模序数,不同横模之间的频差为: )(12' ':n m L C n m mn ??πηυ?+= cos -1[(1-1R L )(1-2 R L )]1/2 (18) 其中:Δm=m -m ′;Δn=n -n ′。对于相同的横模,不同纵模间的频差为 q L C q q ?ηυ?2':= 其中:Δq=q -q ′,相邻两纵模的频差为

L C q ηυ?2= (19) 由(18)、(19)式看出,稳定球面腔有如图2—1的频谱。 (18)式除以(19)式得 cos )(1'':n m n m mn q ??πν??+=-1[(1-1R L )(1-2 R L )]1/2 (20) 设:q n m mn υ?υ??'':= ; S= π 1 cos -1[(1-)]1)(21R L R L -1/2 Δ表示不同的两横模(比如υ00与υ 10)之间的频差与相邻两纵模之间的频差之 比,于是(20)式可简写作: S n m ? = ?+?)( (21) 只要我们能测出Δ,并通过产品说明书了解到L 、R 1、R 2(这些数据生产厂家常给出),那么就可以由(21)式求出(Δm +Δn )。如果我们选取m=n=0作为基准,那么便可以判断出横模序数m 、n 。例如,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得(Δm +Δn )=2,那么,激光器可能工作于υ00、υ10、υ01、υ11、υ20、υ02。 2. 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由两块镀有高反射率的凹面镜构成,如图2—2。反射镜的曲率半径R 1=R 2=L 。 图 2-2

激光相干性的研究及实验测量

激光相干性的研究及实验测量 摘要:激光相干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激光具备了一些普通光源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如高方向性、高亮度性、高单色性、高相干性。本文以激光的高相干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激光基本性质的研究和激光相干性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以及激光相干性实验测量来展开讨论研究的。通常我们可以将激光进行扩束,然后将其应用到迈克尔干涉仪上从而来达到观测干涉条纹从而对激光的相干性进行实验研究。 关键词:激光;相干性;扩束:迈克尔干涉仪

目录 1 引言 (1) 1.1 激光相干性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激光相干性研究的现状 (1) 2 激光基本原理 (1) 2.1 激光产生的基理 (1) 2.2 激光产生的条件 (3) 2.3 激光产生的原理 (4) 3 激光相干性的描述 (4) 3.1 激光时间相干性 (4) 3.2 激光空间相干性 (5) 3.3 激光的相干光强 (5) 4 激光相干性的实验研究 (6) 4.1 迈克尔逊干涉仪 (6) 4.2 使用扩束玻璃做激光相干性实验 (6) 4.3 其它仪器的激光相干性实验 (8) 5 小结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1 引言 1.1 激光相干性研究目的和意义 激光具有一些普通光源所不具备的性质,比如高方向性、高亮度性、高单色性,高相干 性等等,其实可以将激光的这种特性简单的概括为激光是一种高度简并的光子。本文主要对 激光的相干性做出研究,具体包括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相干光强。在这些研究中激光 相干性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激光相干性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激 光的这些特殊性质,从而达到更好的应用激光相干性技术的目的。 1.2 激光相干性研究的现状 在过去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激光相干技术正在迈着稳健的步伐前行着,这是一部 宏大的科学发展史。20世纪40年代,来自前苏联的巴索夫和来自美国的汤斯首次实现了 MASER 。20世纪50年代汤斯开创新思路用开放式光学谐振替代了旧有的封闭振腔谐。 激光产业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激光以及激光相干技术已 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防伪、通讯、医学、检验、印刷、军事、全息拍照等等。走 在世界激光前列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如今的我国也激光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 重大的突破,正在逐步迈入了激光大国的行列。放眼未来,激光及激光相干技术既具备了广 阔的发展空间,又充满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2 激光基本原理 2.1 激光产生的基理 当原子、离子、分子等受到一定频率的能量激发时会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光,这种光具有 不发散和高相干的性质,这种光被称作激光。 爱因斯坦曾指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包含三种情况:一、自发辐射,二、受激辐射,三、 受激吸收。 假设原子只有两个能级,那么在原子中发生能级跃迁时如图一所示有 12E E h -=ν 图一 能级跃迁图 一、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是和辐射场无关的,它指处于高能级2E 状态的原子会自发的向低能级1E 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