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生活中的推理》表格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生活中的推理》表格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生活中的推理》表格答案

07年一等奖:生活中的推理(杜海静)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并判断其结果。

2、通过与同伴交流推理的过程和结果,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3、会用表格来解决推理问题,体会表格的优越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张白纸

四、教学实录: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柯南图片:孩子们,请你们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生:呀,柯南。

师:柯南,你喜欢柯南吗?

生:嗯,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他?

生1:因为他很厉害。

师:哪厉害呀?

生2:有些案子他都能破开。

师: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侦探。他为什么有名呀?

生3:因为他的推理很好。

师:推理能力很强对吗?(板书:推理)

师:还有吗?

生4: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

师:对了,他善于……。

生:观察(板书:观察)

师:还有吗?

生5:因为他能模仿好多人的声音。

师:这样更有利于他进行破案。

[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可以抛出问题:他模仿那么多人的声音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获得确凿的证据,看来要想得出正确的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是很重要的,这样就让学生体会到推理是需要理由的。]

【点评】杜老师反思说到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我想我们还可以结合对“推理”的理解来反思。顾名思义,“推”,由此及彼,由一些条件得出新的结论。“理”,这条件与新的结论之间要有“理”可循,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得出新的结论往往需要多个条件和线索。在上面几位学生的回答中,学生4说到“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这是一句很有价值的话,一是他提到了观察,一是提到了“细小的东西”,这两条是我们推理必然要引起注意的。为什么要观察?不观察我们就发现不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就发现不了其中的“理”,为什么要注意“细

小的东西”?因为这些“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柯南推理的条件。因此,如果说再做出改进的话,建议将这句话多做一下分析,可以肯定孩子的回答,可以再进一步追问:这位学生提到“观察”、提到了“细小的东西”,细小的东西对他破案有用吗?为什么要观察?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推理,怎样做出推理。(编者)生6:他踢球特别好。

师:哦,他还经常锻炼。

[此处由于与课上内容无关,所以我采取了冷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生7:他还依靠很多种的高科技的产品。

[其实他利用高科技手段也是在获取有力的推理证据,看来证据真的是推理的前提,如果老师能这样说会更好。]

师:也就是说柯南善于观察,能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所以在破案方面非常厉害。

师:那你们想不想像柯南一样成为非常厉害的小侦探?

生:想!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推理知识。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推理

活动二、在游戏中感受推理

1、判断粉笔在哪只手里。

师:我们先通过玩两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什么是推理?

师出示一根短一点的粉笔,说:这是一根粉笔,杜老师把它藏在杜老师的其中一只手里。

师把手藏在桌子后面,然后把粉笔放入一只手里。问:来,猜猜在哪只手里?

生1指着我的左手,说:那只。

生2指着我的右手,说:那只。

师:敢不敢确定在哪只手里?

生分别指着我的不同的手,说:敢敢……那只……

师:有的说这只,有的说那只,为什么不敢确定?

师:为什么我们的答案现在是不确定的呢?举手说。

师张开了右手,做出举手的姿势。

生3:因为刚才杜老师把手(右手)开开之后,一直握的这只手(左手)。而且这只手(左手)这块有粉笔沫。

[生3所说的“左手有粉笔沫”是课上生成的,当时我采取了冷处理,没有去理会他的说法,其实现在想起来,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刚才说什么?跟大家说一遍。让他跟大家再说一遍后,我进行引导:这个孩子很棒,他能够自己发现推理的线索,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发现的线索进行推理,孩子们,正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推理是需要理由的,他真的明白了,但是,孩子们,这个理由充分吗?这样做就让学生对推理有了更高的认识,也明白要想推理出正确的结果,理由是要充分的,是要让别人信服的。]

师:刚才当我攥着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在左手里,有同学说在右手里。当我打开这只手的时候,你敢不敢断定它在哪只手里?

生指着我的左手,异口同声地说:那只。

[本来预设中,是让孩子说明因为我们有两只手,所以粉笔在哪只手里是不确定的,是需要进一步线索的。可是课上由于想提示孩子们举手说话,结果我在做出举手姿势的时候,自动张开了右手。此时也只有随机应变了。]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刚才这只手打开了,那它肯定藏在这只手里。

[如果老师能够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更好了,这样就能够让孩子自己说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两只手,不在这一只一定在另一只,可以更加让孩子明白推理的理由一定是充分的。]师:因为杜老师只有两只手。现在排除了一只手,就还剩另一只手。

这就是推理的一个小知识,它叫作排除法。(板书:排除法)师:当我们排除了一种可能,它就会确定在……

生:另一种可能。

[对这个突发事件的处理,我个人比较满意,正是我无意的张开了右手,才让学生发现了排除右手的线索,进行了有效的推理,好像比我直接提供线索更好了,如果老师能够表扬孩子们自己发现线索,认真观察的精神就更好了。]

师:好,现在我们玩第二个小游戏。

2、猜猜他(她)是谁。

师:猜猜他(她)是谁。我们经常玩的,谁愿意来玩?

生举手。师叫到生1。

(游戏描述:师叫一位学生到前边,这位学生背对着黑板,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名字,然后等其他学生看过后就擦掉,然后其他同学为他(她)提供线索,只能说这个学生的特点,不能说出他的名字,然后请这位同学猜出老师写的是谁。)

生提供线索一:她穿着黄色的衣服。

师:好,由这一条线索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嗯,她是黄颜色的衣服。

师:那你就把不是黄颜色衣服的怎么样?

生1:排除掉。

师:还需要线索吗?

生提供线索二:是个女的。

师:又有什么想法?

生1:她是长头发,不是男生。

师:女生就一定是长头发吗?

生1摇头。

[如果从中再让孩子给她提供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就更好了。]师:现在你敢肯定的是:她是……女生,而且穿黄衣服。

师:现在能不能确定?。

生1:能,姬美好。

师:对吗?

生:对!

师:孩子们,她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连续的思考。(板书:连续)

师:刚才大家给她提供了几条线索?

生:两条。

师:最后她把这两条线索都怎么样?

生:符合。

师:都得符合,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她确定了是谁呀?

生:姬美好。

师:孩子们,这也是推理,其实在小游戏当中我们就运用了一些推理方法,只不过把很多线索连续起来思考,看来推理其实就在我们的……

生:身边。

师:它并不神秘。好,今天这节课杜老师还带了一个小任务,柯南想让杜老师在三四班找几个小侦探,当然小侦探一定符合要求。好,那我们就一起走入淘气和笑笑的校园去看一看那里有什么推理问题。

[这个设计通过孩子们经常玩的小游戏来体会推理的过程,使得孩子们感受到推理就在身边,使得推理与学生一下子就亲近了起来,自我感觉效果很好。]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师出示: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

生自主读题。

师:先说你读懂了什么?你现在知道了什么?

生1:现在学校有三种兴趣小组: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有三个小朋友要去参加,分别是淘气、笑笑和小明。

师:说得真清楚,他读懂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2:他们分别都参加了一项。

师:我却有点疑问,这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是什么意思呀?能不能解释解释?

生3:一人参加了一项。

师:那就是笑笑参加了足球,淘气就参加……

生:不对;不一定;没有证据。

生4:笑笑为什么非得是足球,她也可能是航模,也可能是电脑呀。

师:也就是现在我们还不敢确定他们参加的哪一项。

师:需要什么?

生:线索;证据。

[在预设中本来是老师问孩子:现在你能断定他们参加的是哪些小组吗?结果在本节课上这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抛出了,很好。说明孩子们对推理要有根据理解得很好。]

师接着出示: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

生自主读题,有些孩子开始有想法。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吗?

生:嗯。

师:看来我们推理能力是很强,但是孩子们,要想做一名不错的侦探,很好的侦探,还要能把你推理的过程跟大家……

生:交流。

师:表达清楚。(板书:表达)能跟大家交流。

师:好,现在就请你把你推理的过程记录在大白纸上。(板书:过程)

师:看谁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家简单明了。用彩笔写在大白纸上。

生开始记录自己的推理过程。

2、小组交流。

活动到3分钟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做完了。

师:写完的孩子做好,并且在脑子里想一想,一会怎么跟大家交流你的想法。

活动到4分钟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和同伴交流。

师:写完的孩子,先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活动6分钟的时候,师开始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在同一项活动中,孩子完成任务的速度往往不同,这时教师就要有个指导与引领,让先做完的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3、全班交流。

师:好,孩子们请坐好。先来看看黑板。我从咱们班搜集到四种方法。都谁用文字表达的请举手。

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那我们就用他的想法同时来代替你的想法,把你的先扣过去。

这部分学生扣过去了。

师:都谁用这种连线的方法来表达的请举手。

一小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也先把你的扣过去。

这部分学生扣了过去。

师:都谁用这种方法表达的?把你的先扣过去。

师:都谁用表格的方法表达的,请把你的扣过去。

师:还有其他表达方法吗?

生:没有。

师:没有了,好,我们现在来交流这四种方法。

生:嗯。

[我们经常困惑,小组合作之后,进行全班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依然在忙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使得全班交流的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我们

要引导孩子懂得如何进行全班交流,当你的方法与别人的一样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人的来代替所有用这种方法的孩子,这样大家的注意力就会专注在全班交流上,对于相同的方法可以认同、补充、质疑,对于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学习、思考、分享。这样就可以提高全班交流的效率。]

(1)交流文字表述的方法。

师:先看这种文字表达的方法,谁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进行推理的,你的推理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点评】可以问一问学生有不明白这一组的方法的吗,然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说一说。(编者)

师请一位学生到前边讲解。

师:请你用耳朵听,眼睛看着他,给他自信。

生1:因为淘气喜欢航模嘛,那他就是航模,因为笑笑说了她不喜欢踢足球,航模是淘气,所以笑笑是电脑。然后呢,只剩下足球了,还有小明,小明呢不是电脑小组的,航模也被选上了,那他就是足球。

【点评】学生说得很有条理,可以追问:只剩下足球了就一定是小明喜欢的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也可以先问一问学生有不明

白这一组的方法的吗,然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说一说。(编者)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没有,好,他推理的第一句话用的是哪句话?

生:淘气喜欢航模。

师:从这句话开始的,对吗?

生:嗯。

师:谁再来讲讲?

生2:因为淘气喜欢航模,那他就是航模小组的,然后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又喜欢航模了,所以笑笑只能是电脑小组的,那小明最后只能是足球小组的,因为淘气是航模小组的,笑笑也是电脑小组的,所以只剩下足球小组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好了,第一种方法是把我们推理的过程中所有的文字都写出来对吗?

生:嗯。

【点评】可以追问,由“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航模也被选上了”,得出“那他就是足球”的原因。让学生想一想,这一结论的得出是根据哪一句话做出的判断。(编者)

(2)交流连线的方法。

师:好,第二种方法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进行推理的,是怎么做的?

生1:就是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喜欢航模,就是航模了,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就是足球了,航模又被淘气占了,笑笑就只能是电脑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都谁还是用连线表达的?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2:笑笑不喜欢足球,这儿连上了,因为笑笑不喜欢足球,就在这儿打一个×,来说明笑笑不喜欢足球。小明不喜欢电脑,再连一个线,打一个×,来说明小明不喜欢电脑。淘气喜欢航模,这儿打一个V。笑笑就是电脑了,小明就是足球了。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孩子们,通过这几条线索,哪条线索能让我们肯定他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

生3:淘气喜欢航模。

师:通过这句我们就敢肯定淘气肯定参加了……

生:航模。

师:孩子们,虽然是三条线索,我们要连续思考,但是有一句话肯定是最……

生:关键的。

师:所以在推理的时候我们还要抓住一个……

生:关键句。

[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其实用关键句来形容这条线索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几条线索都很关键,缺一不可,其实仔细想起来,这句话之所以是推理的切入口,是因为它是一个直接条件,可以直接推出一种结果,而其他条件都是间接条件,它们是要依附于别的条件才能进行推理,也就是要把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来进行推理,而不应该指出谁是关键谁是不关键的,这些都很关键。]

(3)交流列举、排除的方法(表格的另一种形式)。

师指着第三种方法:这是谁的,你来讲,你是怎么做的?

生1:笑笑不是不喜欢踢足球吗嘛,就画一个×,表示她不是足球的,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我给它画一个×,然后呢,淘气不是喜欢航模嘛,航模就在这块了,只剩足球和电脑,笑笑不喜欢足球,那她就是电脑,小明不是电脑小组的,那他就是足球了。

师:有问题吗?

生2:那你怎么能确定笑笑就是电脑呢?

生3:确定了,因为淘气肯定是航模,只剩足球和电脑了,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只有电脑了。

师:明白了吗?

生2:嗯。

师: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

[老师可以有个总结性的语言:小姑娘很聪明,她把所有的可能都写在这,然后再运用线索逐个确认与排除,是不是也挺好的?](4)交流表格的方法。

师:谁来讲讲?小草自己来讲讲吧。

生走上讲台,师:给她自信,怎么给她自信?

生坐好听。

生1:我是用排除法的,既然小明不喜欢电脑,就打个×……

师:这样吧,杜老师有一个空的表格,你来边做边给大家讲,好不好?

生1:既然淘气喜欢航模,就在这打个V,肯定他是航模的了,那其他两个小组就打×,笑笑既然不喜欢足球,那她肯定不是足球的了(在足球那打了×),航模已经被选上了,她就不能是航模的了(在航模那打×),她就只能是电脑的了(在电脑那打V),小明既然不

喜欢电脑(打×),航模又被人选了(打×),那他只能是足球的了(打V)。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鼓励鼓励她,小草今天勇气很大。

生鼓掌。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们应该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表现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所以我会让孩子们给别人自信。]

(4)综合交流四种方法。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班出现了四种方法,刚才在大家推理的过程中,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没有?

生1: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选的都是不一样的。

师:共同点,共通的地方。

生2:他们都是先说淘气那句话的。

师:抓住了关键句,对吗?

生:对。

生3:他们都是环绕着这三条线索来做出来的。

师:我明白了,他们不仅抓住了关键句,而且依据三条线索进行逐步的推理,其实他们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一样的。

师:而且最后推理出的结果怎么样?

生:一样。

师:哪不一样呀?

生4:他们用的方法不一样。

师:方法不一样,但是你能给这些方法分分类吗?

生5指着第三种和第四种: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应该是一类。师给两种方法做上相同的标记。

师:为什么呀?

生5:因为都是打线,然后画出格似的。

师:都像什么呀?

生:表格。

师:还有吗?

生6:不是因为那个,因为这两个都是用的排除法。

师:另外两个没用排除法吗?

生6:嗯,用了,哈……这两个都是表格,然后删的。

生7:那那个不也是打勾打叉吗?

师:来,你过来说。

生7指着第二种说:这个不也是打勾打叉?

师:那你觉得这三个怎么样?

生7:是一类。

师:那第一种单独是一类是吗?

生8:我同意。

师:好了,孩子们,那也就是我们的推理方法大体分为……生:两类。

师:一类是把推理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跟写日记似的,对吧?还有一种……

生:简便。

师:好,那么让你再次选择推理过程的表达方法,你会选哪边的呢?生9:表格,简单。

师:也就是你选择这边这类,简单明了,是吗?

生9:对。

师:那刚才说了,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点,那这三种你觉得哪个更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懂。

生8:表格那个。

[这一步有些着急,如果继续找出这三种的共同点会更好,应该把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各有什么特点,再选出最佳的就会更好,我试图分析了这三种方法,连线的方法也很简单,与表格也存在着共通的地方,连线两边的信息其实就是表格的表头,连线就相当于表格的线,勾和叉的意义与表格中的相同,但是连线的方法固然简便,但是不如表格的看起来整齐清楚,线索越多越能显出表格的优势;列举后排除的方法其实就是表格的前身,只不过它把所有的可能都依依列举出来了,而表格的优势就在于它把所有的可能只在表头中就展现了出来,比起依依列举更加简单方便。我想如果能引导学生做深入的交流与比较,学生对表格的优势就会体会得越深刻。]

师:它把很多的信息都写在表头上,然后综合起来进行推理。

生6:我觉得应该是第一个更清楚。

师:第一个把所有推理的过程都写出来,你觉得比较清楚是吗?

生6点头。

师:但是如果,既能把推理过程表达清楚,又能让大家看起来比较简单,你觉得是哪一个?

生6:表格那个。

师:刚才说了,在表达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一定要选择一个便于和大家……

生:交流的。

师:好了,其实表格的方法,在推理过程中是经常用到的。(板书:表格)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序的思考,而且能够把推理的过程表达得更加……

生:清楚。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表格是否有这样的作用。请你打开数学书86页。

[现在回想起来,让学生感受表格的优越性还是有些着急,应该让学生再次在做题中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推理过程的方法,然后在做中进一步体会表格的优越性,这样才做得足,学生才体会深刻。]

活动四、用表格来解决推理问题。

1、在比较中感受表格。

师:请你用书上的表格,重新把这道题的推理过程表达一遍,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尤其刚才用文字表达的孩子,重新用表格做的时候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