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理学院现有数学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点)和凝聚态物理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物理学三个本科专业。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文明教师2人,河南省高校师德建设先进个人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学院有稳定的、能代表本学科发展前沿、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如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有限元计算、组合优化、凝聚态物理、电子技术检测等。

学院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完成河南省高教课题20多项,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河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10余项,2008年来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奖励40多人次。学院除承担着本院各专业的教学外,还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在保证教学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0多项,发表各类论文36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00多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60多项项;年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25人次。

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近800人,研究生20多人,理学院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传统。学院明确提出“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强化应用,突出特色”的教学理念和“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考研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高尚人格”的育人理念。学院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从1995年连续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河南省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几百人次,受益的学生每年都有1000多人。学院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服务专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素质教育活动,每年举办和参加近百项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被各类媒体报道100多次。学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连年稳定在35%以上,其中2010年到2012年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被985或211高校录取。学院积极创办数理讲坛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多名数学、物理方面的专家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理工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培养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编程和数学软件方面

的基本训练,掌握经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一般经济数学问题、开发数据处理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专门人才。同时,经过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计算机、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计算机编程、经济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工作。并可以继续攻读数学各专业、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经济、金融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实变函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计算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运筹学、数学建模、金融数学等。

毕业生适合进一步深造或到中等教育部门、经济、金融、计算机、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基础数学研究、教学、金融数据分析处理、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管理和统计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工四年制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科学计算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经过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部门和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可以继续攻读计算学科、信息学科、应用软件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实变函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模型、计算方法、C++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工程计算软件、信息论基础、现代信息决策方法。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计算与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等诸多信息领域与管理领域的工作。

应用物理学专业(理工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主要包括材料制备及材料应用方面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并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学、传感器技术、物理学史、物理学前沿、近代物理实验、专业物理实验等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可进一步深造或到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科研部门、教学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三)优势与特色

数学与物理专业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发展起来的两门最基本的学科,是各门科学的基础,也是其他各专业的母专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起着思想库的作用,是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学习数学与物理专业将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将占据优势。

理学院教师队伍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多数教师获得过国家、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教育厅及学校奖励,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多个教学改革项目是学校、省质量工程项目,在教学资源享受上有充分的优势。

学院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院自身实际,既重视学科纵向发展,增强学科建设厚度,又重视横向交叉,强调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提升学科水平,收效显著。数学学科已成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目前,数学、物理等学科已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教学型学院。

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学风建设品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院继续努力搭建考研交流平台,扎实进行“考研三角式”品牌工作,为学生深造学习提供保障,学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连年稳定在35%以上,其中2010年到2012年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被985或211高校录取。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始终坚持“强化理工、理粮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基础,注重应用,面向考研”这一思想。

(四)学习与就业

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省级教学成果和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研究中有所突破,同时将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风是理学院学生的优良传统,浓厚的学习氛围是理学院的风气。学院一直注重学风建设,注重抓学生成才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注重抓导学队伍,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的导学作用;注重抓制度建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抓考研意识,倡导学生把考研作为第一选择来推动学风建设。

学院有河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数学创新实验室,面积近4000平方,建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模块化、部分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实验中心在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的先进性、实验室环境的改善、实验课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以及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取得进步,并形成自我特色。

学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抓手,打造“数学建模”品牌。让从新生一入校起就接受科技创新良好氛围的熏陶,通过做好“三激励”(即通过大学生课外科技获奖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力;通过组织开展博士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工作来激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使学院上下形成了了解科技创新、参与科技创新、热爱科技创新的热潮。理学院学生还自办了《数理纵横》校内期刊。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被学校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理学之声”、“数理讲坛”等活动使学生解了前沿知识、拓宽了视野,同时对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有启迪作用。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学院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领导小组,落实机构、经费、人员三到位,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证。学院重视加强就业理论指导,开设有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实际或疑难问题,进行技能培训,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事实上,数学与物理专业最好的就业就是考研,因此理学院学生每年考取研究生录取率都在在35%以上。

数学专业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数学专业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一: 各位考官早上好。我是xx师范学院数学系xxxx届数学教育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名叫xx,很高兴能有机会在此向各位考官学习! 广西师范学院数学系是我们学院最悠久、教学质量最优异的系别,在此学习环境下,使我的知识能力受益匪浅。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勤练教师基本技能,有较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许多知识,在假期从事的家教工作中加以运用。在实习期间,我思索激励教法、课件制作和教具选择,在课堂上取得了学生主动要学的效果,得到了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好评。 我出生于教师家庭,对父辈循循善诱的引导深受感染;对父辈们的殷殷嘱咐,使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人;对所受到的学校教育,让我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干好每一件事;坦诚、踏实的性格,让我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相处融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期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用我的热情和智慧去全力开拓、耕耘。 我希望:能到贵学校任职,为贵校的发展出一份力,相信我的付出也正是您的英明选择!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 自我介绍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四年里,修完了所有规定的学科,各学科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对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对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和提升。平时除了对所开设的课程的学习外,还注重许多软件的学习,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Auto-CADpro-E,且在获得了CAD中级等级证书。 在校期间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现代制图、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测量、计算机基础、机械加工设备、金属工艺学、电子电工学、机械CAD、CAM、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器设备与PLC、机械设备维修、数控机

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

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照片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 宋氏三姐妹 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耀如,母亲是倪桂珍。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只母系祖先目前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宋庆龄祖父韩鸿翼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韩鸿翼夫人为王氏。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韩改宋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族”。

宋蔼龄与宋庆龄 大姐宋蔼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9日),孔祥熙夫人,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人物影响 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庆龄接替工作,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口蹄疫的流行概况及防控策略_周锦萍

2009年第4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专论与综述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口蹄疫)首次发现于1514年,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多发的一种急性、热性和传播极为迅速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易感动物种类多、传播途径广、病原变异性强,感染性和致病力特别强,潜伏期短、 发病急,一旦发病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给本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该病规定为A 类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以前的教科书上均把口蹄疫列为人畜共患病,但近年来发现其对人的危害很低,故2009年农业部1149号令没有将口蹄疫列入人畜共患病名录。1 口蹄疫的基本特点 1.1口蹄疫病原血清型复杂、易变异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形性、易变性的特点。口蹄疫病毒现有7个血清型即O 、A 、C 型(最早在欧洲发现)、SAT1、SAT2、SAT3型(最早在南非发现)和Asia Ⅰ型(1954年在巴基斯坦发现)。根据核酸同源性大小7个血清型可分为两群,O 、A 、C 和Asia Ⅰ为第1群,SAT1、SAT2、SAT3为第2群。群内各型同源性达60%~70%,但两群之间同源性仅为25%~40%。所以,各型之间虽在临诊表现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彼此均无交叉免疫性。同时,各亚型内又存在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病毒的这种特性, 给本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免疫防治等于面对7种不同的传染病,而且每出现一次新毒株,疫情就会出现一次新高潮,如2001年造成世界流行的O 型泛亚株。 1.2口蹄疫病毒自然条件下抵抗力强 口蹄疫病毒虽然对酸、碱、热特别敏感,但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在污染畜舍干燥的垃圾内可存活14d ,在潮湿的垃圾内存活8d ;在污水中17℃~21℃存活21d ,4℃~13℃存活103d ;尿中存活39d ;在土壤表面,秋天可存活28d ,夏天可存活3d ;在牛毛上可存活24d ;在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久;水疱皮内的病毒在-30℃~-70℃可保存12年之久;在50%甘油生理盐水中5℃能存活1年以上。所以,容易造成病原扩散和远距离运输传播。 但高温和直射阳光(紫外线)对病毒有杀灭作用,而且利用其对酸、 碱十分敏感的特性,可用2%~4%氢氧化钠、3%~5%福尔马林溶液、0.2%~0.5%过氧乙酸、1%强力消毒灵(主要成份为二氯异氰脲酸钠)或5%次氯酸钠、5%氨水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1.3口蹄疫的易感动物种类繁多 口蹄疫感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经济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多种,家畜以牛易感(黄牛、奶牛、牦牛、犏牛最易感,水牛次之),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 山羊和骆驼。野生动物包括长颈鹿、扁角鹿、野牛、瘤牛、黄羊、鹿、麝、羚羊、非洲大象、印度大象、豪猪、野猪、黑斑羚、刺鼠、巨水鼠、袋鼠等。重要经济畜种猪、牛、羊都易感,所以一旦发生疫情,一方面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因这些动物价值高,扑杀病畜时阻力较大,补偿费用也很贵,对欠发达地区口蹄疫防治政策的推进带来难度。 1.4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性强,病畜的排毒量大、带毒时间长 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力极强,10个感染单位就可使一头牛发病。病畜的水疱皮内和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发热期间血液内含毒量最多,奶、尿、口涎、泪和粪便中都含有FM DV 。病畜破溃的水疱皮排毒量最多,其次为粪、乳、尿和呼出的气体,染疫公畜精液也能使受精的母畜感染发病,饲养染疫动物的圈舍、草场、饮水源以及屠宰染疫动物的场所、 工具和排放的污水等均是传染源。一头病猪每天仅从呼吸道排毒就有108个感染单位,其每天总的排毒量约能使1000万头牛发病。 康复动物能较长时间带毒,如牛的咽腔带毒可达6~24个月,绵羊和山羊4~6个月,猪带毒1个月左右。隐性带毒者主要为牛、羊及野生偶蹄动物。据试验报道,非洲野生水牛群体带毒期可长达24年,个体牛可带毒5年。而在有口蹄疫抗体存在时,可引起病毒演化,发生病毒持续性感染。病毒在持续感染动物体内局部可长期存活。 1.5口蹄疫有多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可以通过病畜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各种媒介物而间接接触传播。牲畜的流动、畜产品的运输,被病畜的分泌物、 口蹄疫的流行概况及防控策略 周锦萍,葛 杰,鞠龚讷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3) 5

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及介绍

数学(07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也被称为是“整理宇宙秩序”的一门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自然现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科学在经济、金融、信息、物理、工程计算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范围广阔、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科学体系。该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现代化的数学实验室和资料室。研究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保险业等。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愿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系统、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用现代数学理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1.代数学 代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本方向包含三个分支:变换半群,李代数,Hopf代数。主要运用半群理论、同调理论、表示论、范畴理论、代数几何法、局部化法等方法研究变换半群的代数结构、Hopf代数分类、李代数导子和自同构等问题。 2.泛函分析 本方向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和有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几何体、算子和极值理论。它包括凸几何分析、调和分析、算子理论、不等式理论和特殊函数等研究方向。主要解决空间几何体的度量性质,空间函数包括一些特殊函数的极值性质,以及调和分析和算子理论在空间中的应用。

宋庆龄资料简介

宋美玲的母亲是倪桂珍,外公是倪蕴山 民国时期的余姚巾帼名人倪桂珍 倪桂珍,是清未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和贤妻良母。她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与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她是孙中山的岳母、宋庆龄的母亲;蒋介石的丈姆娘,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初反对庆龄与孙中山结婚,后承认这桩婚事,为女儿结婚补送了一套古朴的家具和百子图缎绣被面作嫁妆。1931年夏,倪桂珍在青岛别墅避暑。7月23日,突然传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消息。倪桂珍本已患病,闻此噩耗,血压顿时升高,倒身而亡,享年63岁。其实,宋子文未受伤,是他的秘书唐腴庐中弹身亡。倪桂珍去世后,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杜月笙等参加了葬礼。 “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据说是因为宋庆龄跟孙中山私定终生。 与孙中山一起的十年最幸福 有一天,一起吃午饭,隋永清(养女)发现宋庆龄格外喜形于色,宋庆龄问她说:“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时是10月,隋永清回答说:“今天25日”。宋庆龄告诉她,这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她特别高兴,摇头晃脑的,完全是一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好像那意思是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记住哦。”她完全沉浸在对孙先生的爱和回忆之中,说当时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决定要追随孙先生,绝不回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22岁,孙中山比宋庆龄年长27岁。宋庆龄与孙中山之间,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温馨的生活,有夫妻间的温暖与体贴。孙先生的菜烧得很好,宋庆龄也会烧很多好菜,他们常常交换着烧菜。宋庆龄说起过,有一点别人永远比不过她,要是有点什么病痛,孙先生是医学博士出身的。她充满自豪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男人。”她如果要认真地给孙先生记录一些东西,孙先生总要她舒舒服服地坐着,怎么习惯怎么去做。她就懒懒地靠在沙发扶手旁,孙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儿记录。她告诉隋永清,她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这一生她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足矣,这样一个男人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第二个孙中山。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骄傲。后来,宋庆龄的身体条件不允许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别人将她抬上去,因为她认为这是对别人身体的凌驾。于是她只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孙先生的像前摆上花朵。1975年10月12日,当北京香山的红叶遍布山野之时,宋庆龄最后一次拜谒了孙中山在香山碧云寺的衣冠冢。那年,宋庆龄已经82岁高龄。隋永清回忆说,宋庆龄是坚持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去的。自此之后,她再也没能亲自去为孙中山扫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理学院教师简介 陈光亭,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主讲过《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等本科课程,有十几年高校教学经验。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从事离散优化及其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曾获得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肖建斌,男,1963年5月出生,1989年复旦大学博士毕业,1995被评定为教授。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等本科课程。为研究生开设“Hardy空间理论”、“单位球上的函数论”等课程。从事复分折研究,在Hardy空间和Bergman空间的函数性质和泛函性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结果,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进展》、《Math.Japonica》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解决国外数学家提出的6个公开问题。曾主持国家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和浙江省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是霍英东基金教师奖的获得者。肖建斌教授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基本功扎实过硬,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刘德朋,男,1948年5月生,吉林人,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理学院教师。主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竞赛数学》等。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电磁学中的应用;竞赛数学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成果:任主持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的项目五项,取得很好的成果;主持的课题“改革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以上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任主编公开出版高校教材五部。 程吉树,男,教授。曾在数学系及工科专业主讲《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线形代数》、《一般拓扑学》、《模糊拓扑》、《对立理论》、《拓扑线性空间》、《微积分学》、《高等数学》等9门课程。高校教龄21年,在J.Fuzzy Sets.andSystems, J.Fuzzy. Mathmatics.BUSEFAL《数学研究与评论》、《模糊系统与数学》等国际国内杂志及其他高校学报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CCN、《美国数学评论》及《中国数学文摘》摘评20多篇次。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四等奖各一篇。1997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省优秀专家。 朱军,男,1959年12月生,湖北恩施人,1996年1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湖北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导师,美国数学会会员,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基础数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数学分析》、《泛函分析》、《线性拓扑空

数学(0701)介绍

数学(0701)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为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本学科前期积累坚实,起步早,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3年建成宁夏大学首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完整的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已培养20余届硕士生,拥有“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数学力学与工程技术科学计算”。现有包括5位博导在内的17位教授和16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6位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2位获国外博士学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宁夏“313人才计划”。学科点队伍结构合理,优势明显,具有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近5年来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 “973”前期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 EI和ISTP收录90余篇。本学科点经过长期的建设与积累,其研究方向各具特色,相互促进。既与围绕该学科长期储备形成的学科队伍现状相吻合,也是宁夏大学数学、力学与材料、环境、能源等学科交叉具有新的增长点的基础学科,具有充分发挥宁夏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宁夏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二、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 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知识结构应达到能够读懂本专业学术论文;应具有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应具有参加完整科研过程的科研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理学院学生会工作计划介绍

理学院学生会工作计划介绍 一、1.以各班团支部组织生活为基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我们将加强对团支部理论学习活动的指导,将理论学习活动作为团支部组织生活的组成内容之一.要完善机制,建立各团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学期开展2-4次理论学习活动,做到四个有 ,即有明确的学习主题,有完整的讨论记录,有详实的学习资料,有及时的团员反馈 .同时结合党支部会,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等契机,通过学生主讲,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创新理论学习活动方式。 2.以校、院团委活动为抓手,引导成人成才之路除积极参与省委、校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外,我院还将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畅谈个人大学四年的初步规划和个人理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认真学习李开复的《大学四年该这样度过》,使其对大学生活有进一步了解,明确个人目标。 3.以德育专题讲座为平台,促进思想意识提高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促进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工作。计划在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学习“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开展有关公共礼仪讲座 4.组织开展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孝敬父母,并经常与父母联系告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营造校园良好成才氛围。继续服务于我校“四能”人才的培养战略。团委学生会要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服务,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要为树立优良学风,良好院风,文明班风做更多的工作,争取更大的成效。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一个组织的优劣,关键在于成员的素质高低。学生会要想蓬勃发展,必须将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常抓不懈。 1.我们将进一步要求学生干部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和执行学生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2.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常委为核心、宣传为向导,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作,定期举办干部培训,培养一支高效务实的学生干部队伍。 3.加强学生干部的服务精神,大力倡导学生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的作风,防治“学生官”现象。在每两周的例会前,学生干部们都将有一次素质拓展小训练。 4.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精兵简政,增强效率意识。计划将科技组与通讯组合并,组建成为“网络通讯部”,负责本学院的简报制作、通讯稿发放、活动成果展示等。 5.在远团委学生会内部启动“主题素质活动月”,其主要内容则涵盖了以下五种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 三、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学生会作为学生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要更好的发挥在学院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同学自管自教,增强同学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1.设立意见箱,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以便解决问题。2.成立监督服务岗。每天的值班人员要担负起当天的监督、服务任务,并做好记录。3.着力探索学生会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学生会的温暖与关爱。4.将全方位的重要信息及时的反映给同学们。例如在我院的宣传栏内,设置“温馨小提示”、天气预报栏等。5.开展“清洁卫生进我家,严谨纪律进我家,优良学风进我家,风韵人文进我家”的“四进我家”学生寝室基础、文化建设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在学期末协助院党委举办“十佳文明寝室”评比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描述 Course Description for the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基本信息 姓名: 学号: 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1.Basic information Name: Students No.: College: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Specialty: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教学安排 修业年限:4年(2008.9——2012.7) 拟授学位:理学学士 教学计划:公共必修课53学分,专业必修课40 学分,专业选修课2学分,校公选课8学分, 共 103学分; 2. Teaching arrangements Duration of studying: Four years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uly 2012) Academic degree to be conferred: Bachelor’s degree of Science Teaching plan: The required credits have totaled 103 credits, in

which 53 credits are for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s; 40 credits for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s; 2 credits for professional courses; 8 credits for public school courses. 3.2008.9-2011.1已修课程描述 3 . Description of the courses which have been completed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anuary 2010 1.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9学分) 本课程是面向除英语专业外的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它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优化学习方法、增加文化积累、拓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毕业后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本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常用词汇、实用方法、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进行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1. College English (9 Credits ) The course is an basic obligatory course orientated to all the students but the students who only study English . Its overall target is to supply strong support f or th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fter graduation by laying a good language foundation, optimizing the studying methods, increasing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ability of logic thinking. Through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have been taught fundamental knowledge (Common vocabulary, practical methods, text structure, language function and so on) in a systematic way and accepted the overall trainings of basic skills.

复旦大学数学系专业必修课介绍

【实变函数】:主要讲Lebesgue测度和积分,比较难的一门课 最重要定理:Lebesgue控制收敛定理、Fubini定理 教材:自己印的讲义,不过可以参考夏道行的《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上册,这本书内容太多,所以我们学的只是它的真子集= =。。 实变函数还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给你一种测度和积分的观念,让你知道积分是定义在测度上面的,有个测度就可以定义一种积分;此外对后续的概率论的课程也很重要 【复变函数】:主要讲复平面上的全纯函数,比实变简单= =。。 最重要定理:Cauchy积分公式,以及全纯函数的3个等价定义,至于是哪3个大家学的时候总结吧,书上没有明确写出来 教材:《复变函数论》张锦豪、邱维元著 我旦本科的复变讲得还是比较简单的,调和函数不讲,解析延拓也不讲,以至于上数理方程课的时候老师抱怨“你们复变老师怎么什么都不讲?”= =。。 【拓扑】:主要讲点集拓扑和基本群、覆盖空间 最重要定理:万有覆盖定理;请务必把这个定理的证明完整背下来,期末考试已经连续考了两年了= =。。

教材:自己印的讲义,以前的老教材,已经不出版了 拓扑还是很重要的,相当于现代数学的语言,如果以后想继续做数学一定要搞清楚 【数学模型】:水课,不像是数学课,不讲~~ 总结:大二的专业必修课分布是非常密集的,也很累,不过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到了大三下,基本就没什么特别耗精力的课了,大四就基本没什么课了 大三: 【泛函分析】:主要讲无限维线性空间以及其上的有界线性泛函和线性算子,和高代的区别就是一个有限维,一个是无限维;不过无限维的情况可比有限维复杂多了,也有意思多了 最重要定理:开映射定理、闭图像定理、共鸣定理;这几个定理是相互等价的 教材:自己印的,不过我们学的也是夏道行的《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下册的真子集 泛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也有一定难度,要花时间,最好寒假预习一下 【概率论】:主要就是讲概率论的;不过概率实际上是一个全有限测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实变要好好学的原因之一,因为从精神上来讲,概率的全部结果,都可以用实分析的方法导出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及简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及简介 来源:理学院时间:2005年8月2日14:27 点击:5603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S)四年制教学中共开设相关专业课程26门,其中专业基础课3门,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专业课12门,包括:常微分方程、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教育概论、计算方法、初等数论、离散数学、近世代数、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选修课11门,包括:专业英语、泛函分析、点集拓扑、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线性规划、数学史、数学竞赛教程。 各门课程简介如下: 一、数学分析 内容简介: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高等数学理论的基础,也是所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学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如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以及拓扑学等课程的学习。该课程首先详细介绍了极限理论,用极限理论作为工具,讨论了函数,特别是连续函数的导数与徽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级数理论;多元函数微分学以及多元函数积分学等理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函数的微积分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分析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重点是极限理论和微积分理论,难点是实数连续性定理及级数理论。 先修课要求:中学数学 教材及参考书:《数学分析讲义》刘玉琏傅沛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高等代数 内容简介:高等代数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高等代数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中学代数的继续和提高,通过这一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系统的代数知识和抽象的严格的代数方法,以加深对中学数学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多项式理论,线性代数理论两部分。多项式理论主要讨论一元多项式和因式分解理论。线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与工学院介绍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与工学院介绍 一、理学院 生物化学系张明杰教授完成的“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教授,于2004年3月荣获有「女性诺贝 尔奖」之称的「L'ORéA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香港女科学家和第二位中国女科学家。 生物化学系梁纯教授实验室发现新的DNA复制起始蛋白以及新的抗癌途径,发表于《细胞》和《癌症研究》杂志上。 生物学系张东才教授发明了分子生物感受器,并用于监测细胞凋亡过程。 化学系徐兵教授,首位杜邦欧亚青年科学家研究奖获得者(2001),合成了世界首例可抑制抗药肠道球菌生长的水溶胶化合物。 化学系任能博(ReinhardRenneberg)教授开发的心脏血液生物传 感测试芯片已于2003年在德国上市。 数学系黄劲松教授的「半单李群上的非交换调和分析」,于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 物理学系汤子康及王克伦教授关于「纳米结构氧化锌半导体薄膜的室温紫外受激发射」的研究,及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教授关于「新形神经肌肉突触讯息传递机制的鉴定」的研究,同获2003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 物理学系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直径为0.4纳米的纳米碳管,是迄今世界上最细的单壁纳米碳管。这一项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院和中 国工程院院士推举为全球当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二、工学院 截至2006年,电子及计算器工程学系共有11位教授当选IEEE 院士。 电子及计算器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获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技术创新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 先进制造研究所获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颁授LEAD奖项,以表扬研究所在先进生产工程与工程管理方面的卓越教研成果。 机械工程学系郑平教授获美国航空航天协会颁发2003年度热物理奖。 土木工程学系邓汉忠教授获美国离岸能源中心选为"殿堂级技术拓荒者"。 科大培养的芯片专家张善銮博士(1997年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本科毕业生,2002年同系博士毕业生),其研究论文在四年内曾三度被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举办的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又称芯片奥运会)所接受,得以在大会上宣读论文。无论在内地和香港都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学系宗福季教授是大中华地区质量控制领域第一位获取美国质量协会(AmericanSocietyforQuality)认可的"六西格玛黑带"(SixSigmaBlackBelt). 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学系李忠义教授2005年当选IIE(国际工业工程师协会)院士。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推荐答案 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物理学院导师简介 硕士教育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 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材料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有关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和先进测试仪器的使用和结果分析。具有在材料或器件的研究开发单位、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 量子力学(Ⅱ)、固体物理(Ⅱ)、高等激光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群论、固态电子学、激光光谱学、半导体薄膜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理论与应用、光信息存储材料、光电材料及器件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科学前沿、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化学、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 物理电子学(硕士) 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硕士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常据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据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据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儒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光电子学与激光器件、微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固体物理学Ⅱ、激光光谱学、量子力学、薄膜物理技术、声学基础、物质结构、Matlab在工程中的应用、半导体物理学、光通信技术与器件、计算物理学、物理电子技术实验等

家育简介

第一部分家育种猪集团项目概况 家育种猪集团由毛区健丽女士、毛国斌先生共同创建。2011年在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的邀请下,在当地松山区上官地镇后五家设立加系核心原种猪养殖及示范农场,并成立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近11亿元,占地面积达1600亩,项目规划分两期完成,已完成国际化标准猪舍三栋,含饲料厂、综合办公区等建筑设施。首批加拿大原种猪于2013年8月1日正式入驻赤峰基地进入投产运营阶段。一期项目将引入1200头核心群级原种猪,投产后可提供1万头的祖代种猪,保障200户养殖户年繁育育肥出栏300万头育肥商品猪,二期项目于2014年底启动。另外,家育高标准饲料加工中心也于13年底正式运营,除自供优等级高端饲料外,家育也愿意为其他养殖场提供相同产品,促进共同发展。 家育种猪集团定位于打造中国顶级高端纯种猪育种繁育平台,拥有世界最优质的各种原种猪品系,就现阶段而言,家育已在全国设有三个原种猪繁育基地,分别为全国客户提供加系-赤峰原种猪场、美系-山西大寨合作场及中华黑猪原种猪-北京平谷黑猪场。同时,我们希望能通过成熟的西方育种体系,结合特殊的中草药养殖方法,培育中国特有的高抗病、无抗生素使用,且可满足特殊人群(运动员、军人等)需要,高性价比的中华黑猪谱系。目前,家育中华黑猪原种及具有高亚麻酸、低胆固醇的黑猪肉已正式上市。 家育始终坚持爱猪、护猪、养好猪的经营理念,确保为我们的养

殖、育种技术专家及员工提供最为舒适、最为自豪、人性化、科技化的生活办公环境。我们以工业化手段取代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通过建立傻瓜式猪场管理流程,创造一个标准的麦当劳养殖模式,在国内首个实现标准化、工业化、可复制生猪养殖模式,领导实现中国健康肉的自产自供。 家育未来将通过建立原种猪场和协作扩繁场相结合的生产养殖模式,实现从种猪源头到猪肉的全程监控体系,树立行业标准,在确保赤峰原种场成为中国最好的、无疫病、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基地的同时,协助赤峰地区成为中国首个可实现生猪原种到餐桌全程监控的生猪养殖核心基地,占领产业制高点,做到企业、农户、消费者、政府等多方共赢。希望通过10年的时间,家育原种猪占到中国纯种猪市场份额的20%。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了游客心中的旅游天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康有为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都在青岛留下了他们的故居,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青岛人文发展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老舍故居:黄县路12号,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一批优秀作品。住在二楼的是作家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始建于1899年,三层德式砖木结构建筑,为德占时期总督府要员官邸。1924年康有为先生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3月病逝于此,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康

有为先生长期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方得以回国。191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他在此下塌,先生对此处十分满意,于次年购买并进行改进装修。嗣后先生在此会见文化要员,潜心研讨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青岛市对故居的维修十分重视,1986年曾作过维修并对外开放,其时86岁高龄的康有为弟子刘海栗来青时,亲笔为康有为故居题词,并为康有为墓撰写了碑文。2000年初青岛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议案精神,拨出专款,由市文物局全面维修,并于同年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康有为来青时,当时居住青岛的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欲举家北迁大连,二人私交甚笃,溥伟便将其家具赠送先生。现故居内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室内家具,均为当时亲王所赠。康有为故居虽不豪华,却十分高雅,足以反映康先生的审美康有为故居陈列馆重新修复开放后,增加了《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和《康有为藏品珍品展》二个展览。图片展以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片,介绍了先生坎坷奋斗、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一生。藏品珍品展出了康有为书法原作、使用过的器物以及先生流亡海内外时收藏的艺术珍品,康先生后裔捐赠的不少珍品也同时与观众见面,这两个展览的不少文物资料均为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孔祥熙故居:郧阳路33号。孔祥熙早年留学美国,是基督教徒,与同学王正廷同属基督教一个兄弟会,王正廷还担任兄弟会会长。他们回国后都成为基督教中国青年会理事。当时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世界基督教青年会有着密切关系。五四运动后,中国与日本谈判收回青岛及山东的权益,王正廷是中国首席委员,在国际外交界中成了知名人士。还在中国参加奥委会之前,1922年王正廷就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中国委员。这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称胶澳商埠,原拟由王正廷任督办,后改任他为外交总长,由熊炳琦任胶澳督办。王正廷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中国收回青岛仪式。在王正廷推荐下,孔祥熙任胶澳商埠电讯局长、实业处长,这是孔祥熙迈入政坛的第一步。孔祥熙认为青岛是中国城市中

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前言 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V)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的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名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 【摘要】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几乎达100%,往往造成广泛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诊断的表现及防治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口蹄疫流行诊断防治 【正文】 1.口蹄疫(FMDV)的简介 口蹄疫病毒(FMDV)属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有个血清型和65个以上的亚型。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口蹄疫的病原。 1.1病毒特性 病毒颗粒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核酸类型为单股正链RNA,核酸分子量2.4~2.8-l×106d,长2.62um,呈细丝状,有感染性,并能起而RNA作用。病毒在胞浆内增殖。 FMDV具有四种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 FMDV在血清学上分为7个型,即A、O、C、SAT,(南非1型)、SAT2(南非2型)、SAT3(南非3型)和AsiaⅠ(亚洲1型),每一型又有许多亚型。目前7个型至少可分为65个亚型,其中A型有32个,O型有11个,C型有5个,SAT1有7个,SAT2有3个,SAT3有4个,Asia I有3个。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原性,在同型内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病毒型和亚型的鉴定主要根据抗原差异,不同型之间完全没有抗原关系,可用各型标准血清来鉴定病毒型。 1.2抵抗力 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有抵抗力,不耐酸,在pH6.5、4℃条件下每14h灭活90%,在pH5.5、1min灭活90%,在pH5.0、ls灭活90%,pH3.0时瞬时失活。在pH7.0~7.5十分稳定。肉品酸化处埋可杀灭病毒,但骨髓、脂肪、淋巴结等产酸甚少,其中病毒可存活1年以上。 病毒对酚类、酒精等消毒剂抵抗力较强,但对碱类消毒剂极敏感。1~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30%草木灰、4%碳酸钠、1~2%甲醛可用于环境消毒。 病毒在低温下可长期保存,在冰冻情况下,骨髓中病毒能存活70d,血中病毒能存活4-5个月,肉中病毒能存活30~40d。 盐水具有保护病毒作用,感染组织长期保存于此液中不会丧失毒力,尤其在低温,如水泡皮保存于50%甘油中。-50℃下可保毒360-470d。 紫外线能杀灭病毒,但仍保持其抗原性和吸附细胞的能力。直接阳光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