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成本核算方法

Cost-to-Serve
……….. Project Sponsor: …………….. ZZ

Agenda
? …………. Project ? ABC vs. CTS ? CTS application in sourcing decision-making

……… Project
? Project Titl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decision-support tool for taking sourcing and supply chain route-to-market decisions in the clothing retail industry using real cost-to-serve data.
? Objectives: ? Literature research 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Costto-Serve ? Using Cost-to-Serve techniques to build a decisionsupport tool that will guide sourcing decision for a specific clothing business

ABC vs. CTS
? Activity-based costing – a powerful costing technique ? Unsatisfactory application of ABC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New direction of ABC application ? Beyond ABC – Cost-to-Serve is a supply chain analytical
tool based on activity-based methodology
Note: conclusions in this report are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study, interview with experienced consultant and model analysis

ABC vs. CTS
ABC – a powerful costing technique
? Definition
“ is a methodology that measures the cost and performance of cost objects,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Resources are assign to activities, then activities are assign to cost objects based on their use. Activity-based costing recognis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of cost drivers to activities” (source: CAMI)
? Cost allocation
Resource Centre
Activities Centre
Cost Objects Centre
Account
Account
Account
Account
Account
Account

ABC vs. CTS
ABC – a powerful costing technique
? Advantages: ? ABC analysis enables managers to slice into the business many different ways – by product, customer, or by distribution channel….
? ABC methodology figures out and then quantifies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st objects and activities and between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Cost drive is used to reflect this sort of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 ABC link a company’s process and activities;

ABC vs. CTS
ABC – a powerful costing technique
? Conclusion: ABC =
Multi-facet cost information + reasonable causal relationships
+ process-based think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s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evaluat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through supply chain”
(source: Lalonde & Pohlen)

中小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毕业论文

中小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毕业 论文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绪论 (2) 第1.1节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2) 第1.2节文献综述 (3) 第1.3节课题的研究意义 (7) 第1.4节研究围与容 (8) 第1.5节研究视角与方法 (8) 第2章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分析 (10) 第2.1节项目成本核算的基本论述及方法步骤 (10) 第2.2节项目成本核算的依据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第3章中建三局北方分公司项目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第3.1节中建三局北方分公司的基本情况 (13) 第3.2节中建三局北方分公司项目成本核算现状 (13) 第3.3节中建三局北方分公司项目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9)

第4章中建三局北方分公司项目成本核算的改进措施 (21) 第4.1节加强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和完善基础核算工作 (21) 第4.2节强化施工阶段各环节的成本精细核算 (21) 第4.3节完善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并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度 (22) 第4.4节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23) 结论 (24) 附录 (26)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第1章绪论 第1.1节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1.1理论意义与价值 建筑行业的日益繁荣与发展,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项目成本费用就成为施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突破口。在我国通常把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预测与计划即是通过科学的预测(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成本核算环节存在问题,不能为成本控制提供精确有用的信息,很大程度影响企业决策,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供应链成本核算方法

Cost-to-Serve
……….. Project Sponsor: …………….. ZZ

Agenda
? …………. Project ? ABC vs. CTS ? CTS application in sourcing decision-making

……… Project
? Project Titl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decision-support tool for taking sourcing and supply chain route-to-market decisions in the clothing retail industry using real cost-to-serve data.
? Objectives: ? Literature research 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Costto-Serve ? Using Cost-to-Serve techniques to build a decisionsupport tool that will guide sourcing decision for a specific clothing business

ABC vs. CTS
? Activity-based costing – a powerful costing technique ? Unsatisfactory application of ABC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New direction of ABC application ? Beyond ABC – Cost-to-Serve is a supply chain analytical
tool based on activity-based methodology
Note: conclusions in this report are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study, interview with experienced consultant and model analysis

供应链核算流程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供应链系统核算流程 1.自采业务流程 2.集采购业务流程 3.合同销售业务流程 4.直运销售业务流程 5.跨公司销售业务流程 6.调拨业务流程 7.转库业务流程 8.产成品入库业务流程 9.材料出库业务流程 发布日期:2012.9.1 控制部门:集团公司财务部

1.流程描述 1.1物资需求部门经办人提出物资需求申请; 1.2需求部门负责人审核物资需求申请; 1.3采购员对需求部门申请的物资进行物资需求平衡; 1.4采购主管对需求平衡进行审核; 1.5采购员对经过需求平衡后需要采购的物资提出采购申请; 1.6采购主管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核; 1.7采购员凭审批后的采购申请经过询价、比价后与供应商签订采购订单; 1.8采购主管对采购订单进行审核; 1.9采购员根据采购合同办理资金使用审批单; 1.10出纳根据采购订单的付款条款及资金使用审批单付款; 1.11材料会计根据付款单编制付单凭证; 1.12采购员根据到货情况填制采购到货单; 1.13采购主管对采购到货单进行审核; 1.14质检员对到货物资检验后进行到货单质检; 1.15库管员根据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 1.16库房主管对采购入库单进行审核; 1.17 材料会计根据采购发票的实际到票情况参照订单生成采购发票; 1.18材料会计根据采购发票传应付后生成应付单并生成应付凭证; 1.19材料会计对采购入库单进行成本计算后生成采购入库的凭证; 2.流程节点责任人 自采业务 : 3.1、如果到货库房是公司库房,则由质量部质检员质检,如果到货库房为项目部房,则由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指定人员对到货物资进行质检; 3.2、对于设立研发中心的公司,原料由研发中心质检,其他物资由质量部质检;未设研发中心的公司全部由质量部质检; 3.3、如果所采物资入库当月发票未到,则在月未由材料会计进行采购暂估处理。 3.4、经过采购暂估处理后的物资在发票收到的当月会自动生成一个调整单,由材料会计对调整单进行单到补差处理;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集锦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集锦 成本管理的论文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成本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顺丰控股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近几年物流行业政策红利密集出台,民营物流企业迎来了重要机遇。但国内物流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国外物流大公司大举进入国内物流市场,要求物流企业一方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较低的价格水平。本文以顺丰为例研究目前成本管理的问题。 一、顺丰控股物流成本管理简介 1993年3月26日,顺丰在广东的顺德创立,是一家港资快递企业,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领头企业,顺丰采用集中差别化战略,自我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具有很明显的行业优势。公司采取极具前瞻性的直营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扩大了市场号召力,连续多年快递服务质量、快递时效、客诉及满意度指标排名第一,带来良好口碑,支撑了较高的业务单价。 (一)成本核算方法 按照业务性质,成本包括收件成本、中转成本、客服成本、材料成本、航空运输成本、输单成本、水路运输成本、邮件配送成本和理赔成本等部分。目前顺丰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合理,管理方法存在问题,

既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也不能有效降低成本,制约顺丰的发展。 (二)运输成本所占比重较大 可将收件成本、输单成本、客服成本、材料成本、水路运输成本、邮件配送成本、中转成本、航空运输成本、和理赔成本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及其他。下面将顺丰成本与圆通成本进行比较。 由图表可以看出,运输成本所占比重最大。运输成本是快递行业的主要成本,而燃油成本又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价格的波动将会对快递企业的利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未来燃油的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存在一定运输成本上升的压力。 二、顺丰速运物流成本管理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缺陷 根据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可以看出,目前的会计科目设置对于物流成本核算并不合理。这不利于物流成本核算和分析,会导致对物流成本的定性千差万别,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导致企业对物流成本也不能有全面的了解。 根据顺丰业务流程,从发件人到收件人经过了运输、仓储、装卸等多个环节。在传统的计算方法下,只将运输费、仓库费等列入企业物流成本,然而包装费、装卸费、采购物流费等大量的隐形物流成本被忽视。只将少量的显性成本考虑在内,导致成本信息失真,造成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影响物流成本管理效益。 (二)人力成本在行业中较高

供应链及财务流程

安徽华宇电缆集团财务物流管理实施资料本资料是资深顾问丁飞,根据在高新沟其他各家实施的情况总结出来的,结合在华宇集团实际了解的情况,编写而成的,供实施时使用。 一、帐套建立 在帐套管理中,点新建帐套 注意: 1、账套号不能重复就行,可用1、2或01、02等 2、帐套类型,选标准供应链解决方案 3、数据库实体:AIS20091017203009。意思是:AIS是前缀,2009年10月17日20 点30分9秒建成帐套的。自动在数据库下建立了该帐套的名称 4、数据库路径:要求在D盘下建一个文件夹“财务帐套”,方便管理。数据库与日志 文件都放在里面。 5、系统帐号:选SQL身份验证,这就要求在安装SQL时,就要用到混合模式。一 般我们将SA密码设为空。 6、要求在E盘建:安装文件、套打设置、技术文档。分别将金蝶的安装文件和相关 补订拷贝其中、所有为企业设置的套打设置都放在E盘、平时出现的问题处理及 解决方法与成文档存放在E盘。

7、在F盘增加“帐套备份”文件,另外要求客户最好增加一个可移动硬盘,供备份 使用。 二、启用帐套 启用帐套前,要先对帐套进行设置,在工具栏中点设置 1、录入机构名称,要按公司的营业执照来设,以后帐簿中或其他地方要用到 2、设置会计期间,会计期间的设置很重要,如用户是10月份启用,则要求客户录入9 月底10月初的期初数据,这个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设,这个主要是对总帐期间起作用。物流等其他的期间等帐套启用后再设。 3、确认后点启用即可。 三、初始化工作,本资料以财务、物流系统的实施为基础进行讲解 1、进入帐套

1)以命名方式登录,一开始使用时,录入系统管理员名称: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2)如想修改密码,可点击右上角的修改密码,前提是要正确先在密码栏中录入正确的密码。 3)上面的常见问题中列举了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2、初始化 1)系统设置 科目设置 现在企业对科目的设置一般都启用新会计准则,但是具体用什么会计科目,要由客户自己定。点引入即可。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就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得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得其她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得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得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会计毕业论文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

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 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国内企业纷纷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国外企业也纷纷涌入,国内市场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综合实力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企业综合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已经与现代企业发展不相适应。文章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成本会计核算进行了相关的谈论。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为综合实力的竞争。成本作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耗费,成本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已不适应今天的企业管理需要,在新新时期如何改进成本会计核算成为当前会计核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价值管理观念的树立 一般来说,国内传统上依据开支的范围对成本进行核算,产品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等。而对于管理、财务以及销售环节所产生的费用通常被看作期间费用直接作为当期损益。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

人为的分割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无法通过各个 环节的相互联系而统一的成本管理系统,最终导致实际成本在考 核的时候无法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这就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情况,企业的各个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盲目的进行活动。如,生产部 门只注重生产效率,盲目大量生产造成产品积压、质量下降。而 采购部门在采购的过程中只注重产品的价格优势,不顾材料的品 质而采购质量不好但是价格便宜的原材料,导致企业产品存在缺陷,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价值管理的宗旨就是利用最小的消耗生产出具有最佳功能的 产品或者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其自身的功能与生产的消耗 的比值来衡量。产品的功能在价值管理领域的含义为:一个系统、产品或程序正常运行时的目的或意图。这里所说的成本除了产品 自身的生产成本之外还包括产品前期的研发、运输、宣传营销等 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也就是包括了产品从研发设计开始到整个生 命周期结束的全部成本。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着眼 点在于产品的生产环节,而新时期的价值管理理念涵盖了产品的 完整的价值体系,从产品整体的角度出发实现性价比最优。传统 的成本会计核算只能够事后反映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即使出现了 问题也已经无法进行弥补,对产品价值缺乏整体反映的能力。这 就在无形之中引导将注意力放在了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其 产品的前期研发成本以及在销售、物流仓储等相关环节的成本往 往缺乏足够的重视。价值管理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产品的整 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引导企业从产品整体的角度去对成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最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 发展壮大。 2 时间因数引入

供应链管理系统构成及操作流程

供应链(购销存)管理系统构成及操作流程(带流程图) 供应链(购销存)是用友ERP-U852管理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会计核算软件单一财务管理的局限,实现了从财务管理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全面管理,实现了物流、资金流管理的统一。本章主要讲授购、销、存业务处理的功能与特点,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与方法等内容。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概述 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等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相关子系统联合使用。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繁杂的购、销、存业务核算与管理工作一直困扰着企业,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正是根据企业供应链(购销存)业务 的特点设计开发的核算与管理软件,一般来讲,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根据企业业务经营与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处理有关物资采购方面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请购、定购、到货、入库、采购发票、采购结算等全过的管理, 可以处理普通采购业务、受托代销业务等业务类型。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对采购业务处理流程进行可选配置。并登记各种核算账簿以及进行采购业务分析。 (2) 产品销售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处理有关产品销售方面的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报价处理、销售定货、销售开票、销售调拨、销售退货、发货折扣、委托代销、零售业务等,并根据审核后的发票或发货单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处理随同货物销售所发生的各种代垫费用,以及在货物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支出。对产品的销售业务进行核算统计,同时,进行各种销售业务分析。 (3) 库存商品的管理和核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处理有关库存商品管理方面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审核各种入库单据、管理出入库数量、同时处理库存商品调拨业务、盘点业务、组装拆卸业务等,另外对于库存商品的控制(保质期管理、代销商品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现存量管理、安全库存管理等),同时进行入库流水账、库存台账等库存账簿管理和统计分析、存货出入库成本的核算、出入库成本的调整、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等。 2. 供应链(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企业对材料物资和库存商品的、进、销、存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供应链核算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1) 核算数据量大。 (2) 税金计算政策性强。 (3) 数据间的计算关系复杂。 (4) 成本计算方法多。 (5) 数据传递关系多等。 3.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业务实现电算化的意义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业务量非常繁多,且手工处理易出现差错,因此,实现供应链(购销存)核算电算化,使广大财务工作者从繁杂的手工处理中解脱出来,准确,高效地进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购销存)核算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1. 企业供应链(购销存)核算模式 一般来说,其供应链(购销存)手工核算流程如下: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二) 题外话: 以前说管钱的人为帐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帐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帐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 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问: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 (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 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答: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问:咱估入账的商品销售后可以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作废份数+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采购入库 Cr:原材料10000

成本核算方法探讨-成本核算论文-会计论文

成本核算方法探讨-成本核算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都在快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成本核算是公司成本管理中的关键步骤,关乎着公司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公司在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步。为此,本文从成本核算方法入手,对目前成本核算中拥有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究成本核算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成本核算、竞争、成本管理 1成本核算方法分析

1.1分步成本核算法 该方法是指在对产品展开成本核算时,把品种作为单位,把其生产环节作为根本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该方式适用于较大型的公司,一般来说,较大公司的产品拥有批次多、规模大的特点,在生产中,企业的生产过程大多是由多个环节形成的,其中的半成品既能当作成品出售也能当做下个环节的材料使用。在使用该方法展开成本核算时,事实上是对产品生产的多个环节展开核算,所以产品核算的明细账也都是把生产环节作为根本展开的记录。在进行定期核算时,财务机构要及时关注成本支出在产品与产成品中的分配,并根据品种对产品生产的多个环节展开结转。同时,财务机构还要关注会计报告周期与产品成本核算之间是否相同。 1.2分批成本核算法 该方法也被叫作订单核算法。在现实作业中,该方法大多是把公司产

品的订单号当作核心的成本核算对象,并对产品编号、订单号等展开归集核算。一般来说,使用分批成本核算法时,生产机构在分发生产任务时,需要和公司的财务机构展开沟通,并上交给会计核算机构一份生产通知单。对于公司来讲,使用分批成本法来展开成本核算时,需要重点关注其应用条件和特点:大部分公司生产的产品无须展开重复生产,或在展开重复生产时无法确定具体的生产时间,且成本核算大多是把产品的批号或者是订单号当作核算对象,所以拥有很强的针对性。从理论上出发来讲,成本核算需要每个月都定时开展,在月末对本月的成本核算展开汇总。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因为每一个批次的生产时间都不一样,在展开成本核算时,大多要在该生产批次全部的产品生产完毕后才能进行,因此该成本核算方式在时间上并不明确。 1.3品种核算法 该方法是指把公司产品当作核算的对象,对有关的生产费用展开归集的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展开成本核算时,一般不用对生产批次和生产流程等展开过多的思考,而只需要把品种作为单位展开成本核算。使用该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时,公司一定要通过财务明细账单对产品展

供应链管理丨好用的8种成本核算方法

供应链管理丨好用的8种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移动加权平均法

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

计500,4.2万。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 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则加权平均单价为 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所以,31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 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2、基本资料收集: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3.3深入的分析是品 究的人,应该明白我所讲的全面性问题和重要性问题了。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 (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注: (1)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2)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3)费用审核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审批;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出租车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4)准确使用明细科目。 (5)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6)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ntroduction to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 指导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若有抄袭,愿承担一切后果。 特此声明 作者签名:签字日期: 贵州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授权使用声明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条件之一,毕业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贵州财经大学拥有毕业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毕业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公开□保密( 年) 作者签名:签字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其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多。尽管一些中小企业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进行了改善,但会计核算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很可能影响企业的内部财务秩序,并影响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这是中小型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尚不完善,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这便有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成本核算问题,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及发展中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深入地探析,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进一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成本核算,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供应链中用到的财务知识

(一)商品购进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 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2.进口商品(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借:商品采购贷:银行存款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借:商品采购贷:外汇价差(2)如以离岸价成交,对外支付运保费等,按实际金额借:商品采购贷:银行存款(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借:商品采购贷:应交税金交纳时,借:应交税金贷:银行存款(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3.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如商品进价小于商品售价,应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同)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机械加工件材料成本核算方法完整版

机械加工件材料成本核 算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简介:材料成本是一定的主要区别就在每家公司不同的人工成本、运输成本、消耗成本以及税收这部分,那么这些部分机加工工厂大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计算的呢以下小编整理了部分资料,供参考,(因计算 材料成本是一定的主要区别就在每家公司不同的人工成本、运输成本、消耗成本以及税收这部分,那么这些部分机加工工厂大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计算的呢? 以下小编整理了部分资料,供参考,(因计算方法因各地物价有出入) 详细计算方法: 1)、首先你可以对关键或复杂零件要求对方提供初步的工艺安排,详细到每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耗时。 2)、根据每个工序需要的设备每小时费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具体设备成本你也可以问供应商要,比如说:普通立加每小时在¥60~80之间(含税);铣床、普车等普通设备一般为¥30。 3)、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装运输、管理费用、工装刀具、利润就是价格了。当然,价格一定程度上会和该零件的年采购量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单件和批量会差很多价格,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粗略估算法: 1)对于大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难度一般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2~1.5: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2)对于中小件 难度一般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2~3: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5~10: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由于机械加工存在很大的工艺灵活性,也就是一个零件可以有很多种工艺安排,那么成本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供应商有时会报价时给你说一种复杂工艺提高价格,而实际生产时会采用其他简单工艺,所以采购员自身对图纸的阅读和对零件加工方面的知识的多少就决定你对成本的把握,所以机械零件采购需要比较全面的机械加工知识。 机加工费用构成,一般按照工时给的! 如果你要加工一个工件,首先是对方的材料费用;然后是为了购买工件的一些差旅费用(一般没有); 最主要的是你要加工的工件所需要的加工工时,一般车工10-20元/小时,钳工要少一点大概10-15/小时;其余不在例举;

有关成本会计论文范文

有关成本会计论文范文 一、工业企业成本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的科学确认 透过客观层面审视,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期间涉及的对象众多,归结起来基本上表现为: (二)企业生产管制单位层面 二、今后合理强化我国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制实效的策略内容解析 截止至今,工业企业在内部成本精确化核算和多元化管制期间,时常衍生各类冲突性隐患,针对其加以科学协调应对,是推动企业 可持续发展步伐的关键。由此,笔者主要围绕以下细节层面,进行 新时代背景下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策略内容有机扩充和灵活延展。 (一)建立成本会计精确核算与科学管制的规范体系架构 作为新时代工业企业,其核心任务在于及时跟进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变化规则,运用最新技术资源、管理技能,进行阶段化成本会 计核算控制。特别是作为工业企业上级领导,其在会计核算管理工 作重视力度更要有所突出,必要时加大各项改革活动经济投入力度,构筑起健全形态的成本核算规范控制体系架构,制定并实施高效管 理方案,确保不同层级人员都能承接对应职务内容。 (三)拉动式生产模式的大力提倡和有机延展 所谓的逆向拉动式,往往又被定义为适时制度下的生产活动,其现实存在意义,便是透过不同客户提供的订单信息进行后期特定生 产活动规模组织。也就是说,其全程关注一切客户的本质化需求特性,坚持由后向前进行企业系统化生产活动精心布置,使得资源采购、生产工序、销售等环节紧密衔接,将以往存货等不良迹象得到 深度遏制。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开放实施的成本管理策略,其核心 动机始终限定在成本节约层面之上,经常衍生必要开支数额盲目缩 减行为结果,不可避免地令企业整体发展活力受创。因此,作为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