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君子之风》教案-

【知识学习】《君子之风》教案-
【知识学习】《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2.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发展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

.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孙通逊

女奚不曰

女通汝

知者不惑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

义: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

耻:意动用法

3.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教学设计

《论语.里仁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生活的目的。 三、汲取“君子”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结合实际理解孔子积极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 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无论是穷是达,人人适用。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 有“君子”?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篇》。(板书:君子) (从“绅士风度”引出“ 君子之风”,简单比较,激起学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组内讨论。 每个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章研讨。 1、组内先正音,然后然后检查朗读。组内齐读课文,人人过关。 2、组内对照注释和译文初步解释句子含义,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3、针对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组内讨论解答。 三、小组汇报,合作探究 各小组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1、每个小组先范读,正音,再带领大家齐读。 2、解释本章的含义。 师结合板书(仁德、道义、见利思义、见贤思齐、讷言敏行)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4、其他同学交流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提升 (一)总结君子的特点。 其一,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仁德。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其三,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讷言敏行,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完整word)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_80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 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准备1: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秋浦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找规律,板书:歌。提醒:歌的笔画,生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歌”字。 介绍汉乐府诗集,介绍以后将会学到的《长恨歌》《明日歌》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歌。 贴士: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2、出示课题——《登幽州台歌》,讲解幽州台,辨析“州”字。 比较“州”“洲” 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中国的别称是九州。如: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再如:兰州、杭州、广州。 洲珠江三角洲②大陆如:亚洲、欧洲等 3、读题。注意停顿——登/幽州台/歌

4、学生五分钟预习。 ①读准,检查。 ②读通,检查。 ③读熟,检查。背诵检查。 ④读会,借助注释。 指导点:念——惦记,常常想 指导点:古人、来者 【小贴士】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后来有个智者郭隗 (kuí)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 鉴赏知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课题:《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设计与授课: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 推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毅敏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理解、区分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理解具象作品、意向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懂得美术鉴赏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生会使用专业术语描绘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

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师: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新授: 1.讲授美术的概念 ①什么是美术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②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本质特征是综合美术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③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篆刻)摄影 2.各美术种类的简述: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

君子之风 一、导入新课。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左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政治地位 孔子:“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道德水平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板书:君子之风)看看孔子告诉我们有哪些法则可以让我们向君子靠近。 二、整体感知 1、读第1章和第2章 政治和道德素养:道、德、仁、义、礼、孙、信 、 知识文化水平:六艺 2、自由诵读课文第3—9章。思考:其中哪些品质不是君子应该具有的 (具有这些特点的是小人) (板书)小人:求生害仁喻于利耻恶衣恶食患得患失 三、解读 1、杀身成仁。(生命仁义) 1)齐读第3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总结: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 孟子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这段文字,是对孔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最好阐发。后代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像汉代的苏武,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于谦,清末的谭嗣同,在国家与民族的危急时刻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3)(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名人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见利思义。(利义)(第4、8章) ` 1)【读解】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小人重利的事例联系现实比比皆是,你能想到什么 ——奶粉事件、黑煤窑、废水污染、乱砍乱伐…… 君子重义的事例: ——有人重利,只顾眼前利益乱砍乱伐,也有人重义,为子孙后代植树造林,改善生存环境,这个人就是张学厚。引入柳林七旬翁:耗千万资产造百亩良田。(76岁,一千余万元积蓄,在吕梁山开发出百亩良田,“高山出平畴”,他说“为后代造福”。)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君子国》教案

《君子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梳理课文内容,能概括出君子国市场交易的三个场景。 2.品味课文语句,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解读课文的深层意蕴。 3.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借鉴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快速阅读,梳理课文内容,能概括出君子国市场交易的三个场景。 2.品味课文语句,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解读课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 1.品味章回体小说,明白晓畅、传神、简练的语言特点,掌握文章中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2.学习课文,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1.课前介绍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从文中有所借鉴。 3.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塑造方法,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4.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探究,把握君子的内涵。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应该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中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女儿国。无独有偶,李汝珍的《镜花缘》中也有女儿国,不仅有女儿国还有君子国,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汝珍的《君子国》。 二、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给加粗字注音。吝教()辏集()恁般()裨益()偏枯()连翘()锱铢()谬领()戥子()酌量()瞻仰()敝货()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谬领:错误地接受。辏集:聚集。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偏枯:中医指半身不遂的病。文中指偏于一方,不平衡。一毫不懂:一点也不明白。锱铢较量: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却计较不放。 2.作者简介。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 年),曾于板浦举行公弈,

最新中学美术教案,美术鉴赏,美术说课资料

附件3: 2010年“国培计划”——海南省农村中学教师 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教师研修网 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落实《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琼教师〔2009〕71号)与海南省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的安排部署,结合2010年海南省中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1.促进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备课基本功和教材研习为重点,提高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驾驭和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培养中学教师网络研修的能力和习惯。 2.促进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依托都市,立足县城,聚焦乡镇,辐射全省,通过网络平台,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教师网络研修的模式与路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 3.促进省教师网络研修体系建设。通过省教育厅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合作,将骨干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探索满足教师多样化培训需求,适合中学教师持续发展、研修一体的新机制,打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 二、培训对象 1.远程培训:面向初中13个学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共计1.3万名初中骨干教师。 2.骨干培训:省级项目指导团队:约200人,包括省项目办负责人、省级特聘学科导师(每学科选派1名)、网络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按不低于远程培训学员100:

2020年《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最初的含义是君之子,男性贵族,君在甲骨文是国君手握权杖发号施令的样子,子是男性的尊称。君子的风范(形象)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与君子有关的成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二、字词归纳 1. 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 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 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三、课文解读(一)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

是孔子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找出并朗读相关的句子。 1、六艺兼修(7.6) 孔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博采众长。 2、仁以为己任(15.9)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3、见利思义,重义轻利(4.1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讨论课文解读三)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

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君子之风 教案2(1)

《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常设计与安排: 1.释题 何为君子? 链接《论语》读本,《君子——人格圆满的理想人物》中第一段:君子就阶级的身份而言为“贵族”;李零《丧家狗》附录:君子为道德君子。 学生说说对“风”的理解 风范、风度、作风 君子之风谈的是君子的自我修养。 2.课文内容 (1)君子应有怎样的内在修养 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一个称为君子的人是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就高中生而言,你有什么启发? 做人与读书 B.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句式:介词宾语前置 义礼逊信,是君子德性中所需要的成分。 链接《论语》读本,P73,二(李零《丧家狗》);P74,南怀勤《论语别裁》, C.喻于义 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链接:《儒家的价值观》第三段。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的统一观。 D.杀生成仁 仁道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 E.不耻恶衣恶食 耻,以……为耻(意动用法) 为什么说“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君子既以德行为重,所以要轻视世间的物质生活;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F.不患得患失 鄙,庸俗浅薄的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G.仁、知、勇 延伸,仁者、知者;课本上的参考翻译,我倒赞同南怀瑾的。 (2)君子修养应该注意什么 A.箪食陋巷 回的生活条件如何?贫穷。 他如何对待?不忧,不改乐。 乐在什么?内在的道德修养。

孔子如何评价回的?有道德。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评价孔子呢?是因为他在回的身上找到了他的影子。与孔子的哪一点很像?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名作动;枕,意动用法。 乐亦在其中矣,也是乐内在的道德修养。 于我如浮云,你读出什么? 孔子对坚持道义的信念非常坚定。 浮云有怎样的比喻义:一是喻福贵短暂,二是喻与富贵无关,三是喻富贵无足轻重。C.忘食、忘忧、忘老 把孔子对接受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的传神 有感情地朗读,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 三食三乐 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君子应该注意内在道德的修养而轻视外在物质的享受。 (3)君子要有怎样的外在风度 A.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B.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如何去达到这样的自我修养?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追求君子之风任重道远。 3.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体验。 4.背诵规定的章节。 5.布置作业。

新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23页)解析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课件制作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册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 全册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教案 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

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1、导入 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 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 2、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应该怎样去欣赏是学生们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视觉艺术形象视而不见也是学生当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作为艺术欣赏课不但需要引导学生们能对博物馆、展览馆、画册等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对生活中的视觉艺术形象也能够有所感悟和欣赏。 那么,作为欣赏课的第一讲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呢?我觉得在给学生们介绍具体的艺术作品之前,有这么几个问题必须先使他们弄清楚。首先要明白的是美术的范围。要点是使学生们认识到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没有被他们注意到的视觉艺术形象。其次是要引导他们对“美术”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里可以介绍一下教师自己对“美术”的看法和认识以便给他们一个参考。最后,要让学生们对欣赏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感觉、知识、情感与想象、思想和观念等)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说教学目的: 1、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通过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四、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美术鉴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的一门学科,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固此作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精神。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引导式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最后我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首先用交谈提问的方式进入课题──我们这节课是美术欣赏课。在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美术的范围。 (展示一组图片:一些绘画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与建筑等美术和非美术形象的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中那些是属于美术范围之内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以上提问。要点是引导他们认识到美术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特别是后两类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的最紧密的美术种类,也是常常被同学们忽视的艺术种类。要让他们明白,欣赏艺术不一定要到专门的场所去欣赏。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的身边就有大量的视觉艺术形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到处都可找到可欣赏的美术作品。正像罗丹曾说过的那样──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希望同学们对身边的美不要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是要睁开眼睛去发现、去体悟、去感受。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 “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是主体,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 《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学习本课就告诉我们答案。 二、阅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重点词及一些句式 三、成语积累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无所不至: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肩负重大的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的斗争。 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1.教学目的 ①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及中国与西方美术门类的同与异。 ②了解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 ③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内容结构 ①美术的主要门类,中西美术领域的同与异;美术领域随时代而变化、发展。 ②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常识;各种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古今重要美术理论著作的代表性论点;与兄弟艺术门类的参照比较。 ③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应当掌握的必要条件:作者情况,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品的主题、表现技巧特点。 ④通过著录练习,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记录、表述能力。 3.重点和难点 ①本课为美术鉴赏教材的引言,学生在未接触到教材所涉及的丰富中外美术内容时,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课的内容要点可在陆续授课过程中反复提示,使学生加深印象。 ②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容易感到惶惑的是对于现代美术创作中一些观念性的、试验性的,以及行动艺术等现象,可以留在讲外国美术鉴赏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等课程中说明,但不必强调取得共识。 二、教学过程 (一)美术作品欣赏 1、岩画 古人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中国岩画分布区域遍及12个省、自治区的40个以上的县(旗)。 岩画制作有刻、绘两种。北方岩画多为磨刻、敲凿与线刻,风格粗犷、简明。南方岩画多以红色涂绘,可能为赤铁矿粉调和牛血等调和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岩画作品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幻想和愿望。善于敏锐地抓住人和各种动物的基本形体、动态,在粗简的图形中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 2、(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 春秋中期以后开始出现青铜器镶嵌图像。 在铜器表面的纹饰凹槽中,嵌入红铜或铅类金属,构成装饰。 战国以后,出现采桑、习射、宴乐、水陆交战、弋射等直接描写社会生活景象的图画。 图中人物、器具、走兽等都取剪影形式,动作特征鲜明,叙事清晰。 妇女在树上采桑的情景表现得富于抒情色彩。 弋射(箭尾带绳,便于收回猎物和箭)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射雁的不同时间过程。 水陆攻战表现在攻城和水战中异常激烈的战争场景。 3、长沙楚墓帛画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帛画。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出土于战国中晚期楚地,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保存完整的两幅帛画。 《人物龙凤》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纵31厘米,横22.5厘米。

《散步》的公开课教案

《散步》的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学习文章线索明确、以小见大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3、培养尊老爱幼、勇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二次备课: 时间: 教学重点 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莫怀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向往君子之风的作者,如何修身齐家?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疑难字词,查字典词典或提问解决。 2、带着问题朗读课文:题目和文章什么关系?回答问题,谈看法。 ①题目是从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 ②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散步”的内容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写散步这件日常小事,体现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赏析、探究。 1、赏读1、5、8 段散步内容学生找出文中直接写散步的段落 1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5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8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活动:从三段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评价提问:进一步理解题目的好处以及线索的作用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哪里可以突出表现这一点? 学生圈画批注——从写法上赏析(怎样突出体现文章的主题) 第一段的倒装 第五段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第八段动作描写,议论、夸张(作者人到中年独特的人

《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本节课是基础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有利于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没有什么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五、说教学方法: 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课件展示) 1、导入 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 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 2、新授 美术的范畴(板书) 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3、了解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高三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教案之一

《君子之风》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 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4.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发展要求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 1. 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女奚不曰女通汝 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义: 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 道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之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以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 何以文为(介词,用) 第二课时 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 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二.文的体现(7.38)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三.质的体现 1. 7.6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2. 15.18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3. 15.9 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第三课时 质的体现 1. 6.11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物质生活是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