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

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
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

测量学实习论文

实习名称周口店、温泉镇野外定点实习

实习地点周口店、温泉镇

起讫日期 2015.05.11-05.12

班级 11111111班

指导教师付宗堂

姓名恒哥

学号 1111111111

第一章前言

一、实习目的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2.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

4.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上测量。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教育,是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实习任务

(一)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1.任务

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分组进行野外用图找点和野外定点。

2.内容

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

和GPS手持机)的操作。

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基本路线,每组找到路线上事先标定的检

查点号。学生必须按照这些规定的路线行进,并将每组要求的检查点位置标绘到图上去。

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测量。

3.实习地点:温泉、周口店。

(二)航片野外判读

1.任务

掌握航片判读的基本方法。每组完成该地区主要地物的野外判读工作。

2.内容

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拍摄时间等,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状况。

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该地区的航片判读主要地物(道路、河流、

居民地等),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

3.实习地点:温泉镇。

(三)罗盘的使用

熟悉地质罗盘的基本构造和测量原理,掌握用罗盘测量方位角和倾角的方法,学会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及草测道路。

(四)GPS的野外应用

熟悉GPS的各个画面功能,如定位、测角、导航、量速等,用GPS检校罗盘后方交会的准确性。

(五)绘制地形剖面

选定一条线路,用罗盘测出各段线路上的地面倾角,绘制地形剖面。

(六)草测道路

学会如何将缺失道路标在地形图上。通过皮尺测距、罗盘测方位角,在地形图上描绘出道路的大致延伸情况。

三、实习要求

1.实习结束,应上交以下资料:

1)野外用图和定点的成果资料:

用图:找点结果地形图;

定点:标明定点结果的透明纸、剖面草测图和坡度计算成果。

2)野外判读成果图:表明主要地物(河流、道路、居民地、湖泊等)的透明纸,

并在透明纸上标明判读所走路线。

3)校内地形图量测的成果。

4)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和校内量测结果以个人为单位)

2.实习中学生应遵守纪律,实习期间如其他课程未明确通知停课,则不能因实习

缺课。

第二章实习内容

一、周口店实习项目

步行路线如下:原油厂门口——牛口峪水库——一副坝——二副坝——三副坝——向源山——污水处理厂——牛口峪水库——簸箕掌——大砾岩山——三不

管沟——公路

路线上各经由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分别为:

1.在原油厂门口进行目估定点,确定所在点的图上位置;

(首先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可利用油罐、桥、小路和大杠山、采石场等线形地物或明显的地物。进而确定站立点的位置)

起始位置,原油场东侧小桥

我们在该点进行了手持GPS的使用说明和练习、站立点的定点。使用罗盘测量可知罗卜顶到我们的方位角为130°,竖角-7°;301高地到我们的方位角为122°,竖角-8°。

2.由上一点沿路向南,至一小路交叉口,判断该点与上一点的坡度,估计距离,

记录结果。

(可利用罗盘测定倾角,估计距离并与图上量取距离比较)

在主坝测量可知,我们在各个地物到我们的方位角如下:

主坝上后方交会定点的数据记录如下:

GPS仪测得此处坐标为:00410-611E;004395-958N。

3.在一副坝西,确定周围地形,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

地形图上,在一副坝西可以看到一岔路口,该点在岔路口东侧。站在该点,

可以看到大杠山的山脊及房山西。同时,一副坝西,在小路上测得房山西到我们的方位角为260°,且由地形判定我们所处位置偏东侧为NW-SE向的山谷,综合以上因素,确定我们在地形图上位置。

4.在一副坝东端确认地形。并到房山西山顶看三角点。用GPS测定大地坐标和平

面直角坐标,记录并与图上比较。

5.二副坝的北端,用罗盘定出西北方向新电视塔的实际位置标定出来(图上未标

出)。同时进行地形的确认。

(首先将站立的位置在图上确定下来,然后利用罗盘测定方位角,确定电视塔在图中的位置)

我们选取二副坝以及房山西确定未知塔的方位,我们采用前方交会定点的原理,用罗盘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

二副坝及房山西前方交会定点数据记录如下:

选取的定点用的地物——塔

6.四副坝中,确认周围地物和地貌,用罗盘定点。

(主要是看四副坝NW侧污水处理厂、北侧山顶庙与图上的对应;看西南方向的301高地、骆驼山等,从中选择几个地点进行实测和后方交会)

四副坝附近后方交会地点数据记录如下:

7.到骆驼山与大砾岩山之间路上,进行200米左右的断面测量。

(首先确定断面起点坐标,断面的方位,用罗盘测倾角,用测绳量距离,GPS 仪测起点和终点高程。在室内绘制断面图)

测得的数据如下:

所绘剖面图如下

至此,周口店野外定点实习结束。

二、温泉镇实习项目

步行路线如下:岔路口——体育馆旁的新修建筑物——定点标识1号至11号——定点标识20号22号——定点标识24号、155.4高地——定点标识28、29、32、33、34、35、36、38、39号点——指定路线——公路

路线上各经由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分别为:

1.十字岔路口

首先使用罗盘确定北方向,环顾四周,借助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在地形图上找到明显的地物——位于我们东北侧的山顶亭子。从亭子到站立点的方位角是31°。按照老师要求,我们用皮尺测得桥长为31.82米,而航片上的桥长约为3.5毫米,由此数据可计算出航片的比例尺约为1:8374。通过步测,可得花坛的长度约为84米。

2.体育馆旁的新修建筑物

利用米长丈量该建筑物的各个边长数据

3.定点标识1号至11号

1号点:起点1号位于公路旁,距离公路大约30米;

2号点:顺着路线前行,到达二号店,该点位于烟囱的167°方位角;

3号点:3号点距离2号点大约90米,在图上沿路线做曲线大约9毫米即可得到它在图上的对应点;

4号点:4号点距离3号点20米左右,在图上沿路线做出2毫米即得4号点;

5号点:5号点前方第十遍地,结合地形图分析可知5号点位于鞍部;

6号点:从5号点到6号点是上升的路线,而6号点前方略有下降的趋势,可知6号点位于两基本等高线之间;

7号点:6号点到7号点的地形和缓平坦,说明与等高线平行,而且7号点位于山谷,可在图上定点;

8号点:8号点位于从7号点出发后到达的第一个山基础,将山脊线延长与小路相交即可得到;

9号点:8号点之后可以看到:山谷——山脊——山谷交替产生,9号点第二个山谷处,利用小路拐弯的方向可以来辅助定点;

10号点:9号点后沿路可见一山脊,山脊的地方可以看到10号点,山脊线与我们的路线相交于10号点;

11号点:20号点继续前行第一个山脊处可见11号点。

4.定点标识20号、22号点

20号点:10号点过后的第一个山谷,可见20号点,利用山谷线与线路相交;

22号点:岔路口处可见22号点;

5.定点标识24号点、155.4高地

24号点:该点处在22号点至155.4高地的1/3山路处。

155.4高地:该点处以黑龙潭山上的亭子和球场作为已知点,分别测出他们到我们的方位角是176°、225°。在地形图上进行后方交会定点即可得到站立点位置。

6.定点标识28、29、32、33、34、35、36、38、39号点

28号点:沿路线下山到山脚下即可见到28号点,地形图上表示出28号点应位于刚路过的山头与半天云岭之间的鞍部处;

29号点:沿路线前进,自28号点之后可见一处山谷,然后是一处山脊,在此山脊处可见29号点。在图中做出山脊线与路线的交点,即可定出29号点;

32号点:29号点之后继续沿路前进可见一处山谷,山谷处可见32号点。将山谷线与路线相交所得交点即为32号点;

33号点:32号点之后可见一处山脊,较为宽缓。33号点位于此山脊。由于此处山脊比较宽缓,且33号点位于路线转折处,利用这些便可定点;

34号点:33号点之后的第一个山谷可见34号点,做出山谷线后与路线相交即可得34号点;

从34号点之后地形图上便无行进路线,我们的任务是根据之后的行进路线和周边的地形——山脊、山谷的分布状况,结合罗盘的定向、皮尺的测距绘制接下来的路线。

35号点:34号点之后经过的第二个山谷可见35号点。

34号点:35号点前行30米左右即可遇到36号点;

38号点:将行进路线在图中补全后,又可与已知路线相接。沿已知线路前进

在一个转弯处即可见到38号点;

39号点:由38号点继续沿路线前进,在三岔路口处可见到39号点。

7.指定路线

从34号点出发,沿路前进并不断用罗盘定向、皮尺测距来确定自己的方位和行进路线的大致走势。绘制路线时,主要依据山脊、山谷与路线的位置关系作图;有的路线高程变化不大,可推测其与等高线近似平行。主要利用这些关系来做图。

另外,也可以根据路线的平直程度将路线划分成多段,用罗盘测出每段路线的坐标方位角,并用皮尺测出每段路线的长度,然后依比例尺将路线用平滑的曲线在地形图中绘出。所得数据如下:

结合测得数据即可绘制出行进路线,具体见下图:

8.公路

最终沿着路线即可走到公路,我们的实习便接近尾声。

9.实物定点

图中我们自39号点之后依次经过D2点、C4点、A3点,路经羽毛球馆和一处小学。

三、作业方法

在周口店的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后方交会定点法,因为我们往往是要确定自己在图中的位置,然后选择已知的明显地物来确定站立点。只有一处,在确定未知塔的在图中的具体位置时,采用前方定点交会的方法。

在温泉镇的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后方交会定点法,在将各个站立点确定之后,在图中标明、连线,所得到的路线即是我们的实习路线。

四、成果

(一)周口店:

1.在各个主要地点测得我们相对于主要地物的方位;

2.骆驼山与大砾岩山之间路上200M长的剖面绘制;

3.实习过程中各主要地物的定点描绘。

(二)温泉镇:

1. 在各个主要地点测得我们相对于主要地物的方位;

2. 温泉航片的认识与野外判读;

3. 实习全程的路线图描绘。

五、示意图

见透明薄纸和网格图。

第三章实习总结

在两天的实习中,虽然很多知识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在之前的课堂学习和校内实习中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但在野外的实地应用中依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根据周围地物地貌定点。在山上,由于这个季节植物比较繁盛,造成了视线被阻碍、遮挡,不容易对周围进行观察。这时,应来回走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登上一些高坡或是山顶进行观测和定点,从而扩大观测的范围,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可适当借助罗盘判定到明显地物的方向,并根据目估的距离,大致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时,应选择较为明显、容易观察的地物进行量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测量三处明显地物的方位,然后在图上进行标绘,若三条线未相交于一点,取其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为观测点位。

在野外观测中,应时刻注意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地物的对比,并对实际地形地物的变化进行记录,从而对地形图进行完善和补充。

通过本次的野外测量实习,可以说,对于我们学习测量学这门课,对于我们

真正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测量这门实用的技术都是大有裨益的。像地质学和测量学这样的学科,都是源于实际,用于实际,只靠书本字面上的学习是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和很好地对其进行运用的,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还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更多地给学生以像这样在实地、在运用中学习的机会,相信必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手机病毒形态模拟及防研究 姓名:唐勇学号:19207311 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安全 指导教师:任伟职称:副教授 评阅人:职称: 2011 年 6 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校代码:10491 本科生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手机病毒形态模拟及防研究 本科生:唐勇 学科专业:信息安全 指导老师:任伟 二〇一一年六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Epidemic Model and Prevention and analysis of Mobile Phone Virus Candidate: Tang Yong Maj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dvisor: Ren We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P. R. China

作者简介 唐勇,男,汉族,1987年生于省简阳市。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安全系。大学期间曾担任过计算机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干事,192073班组织委员等职位。曾获人民奖学金若干次,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主要学习经历: 2004.9——2007.6 省市高新实验中学 2007.9——2011.6 中国地质大学() 本人大学四年以来曾参与过多项科研活动和竞赛,熟悉基于C,C++的软件开发,对信息安全技术有着浓厚兴趣。 联系方式:地址:中国地质大学()192073班(430074) 电话: 电子:tly513126.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资勘1104班王博 古生物 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面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化石:保存在岩石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3,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部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4石化作用及类型;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包括:矿物充填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通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的生物的硬体变得致密坚实),置换作用(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的生物体的组成物质被溶解,并逐渐被外来矿物质所充填,如果溶解和填充的速度相当,以分子的形式置换,那么原来生物的微细结构可以被保存下来),碳化作用(石化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三种形式。 5,化石保存类型:①实体化石: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全部生物遗体或一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②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根据与围岩的关系分为印痕化石(生物尸体陷落在细粒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生物软体的因印痕),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膜和内膜。)核化石(由生物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包括内核和外核两种)③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生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④化学化石: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遭破坏分解后的有机成分残留在岩层中形成的化石。 6,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由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因此,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实际上只是当时生存物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7,化石形成条件:①生物本身条件②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③埋藏条件④时间条件⑤成岩条件 8,化石的命名原则 各级分类单元均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属以上的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即单名法,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种的名称用两个词表示,即双名法,在种的本名前加上它归属的属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种名前的第一个字母应用小写,但种名前的属名的第一个字母仍应用大写。对于亚种的命名。则要用三名法,即在属和种名之后,再加上亚种名,亚种名的第一个字母也应小写。一般,在各级名称之后写上命名者的姓氏和命名年号,两者用逗号隔开。 9,笔石 胎管: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朝上。分成基胎管(螺旋纹)和亚胎管(生长线),亚胎管上具芽孔 线管:胎管上方伸出的一条细线状小管,是一种附着器管 中轴:由线管硬化而成 笔石页岩相:黑色页岩中含大量笔石,几乎不含其他化石,并含有较多的炭质和硫质成分,常见黄铁矿化,反映一种较深水的滞流还原环境---指相化石 笔石的地史分布:整个地史分布∈2 — C1,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 笔石纲的特征:①海生,个体小,群体动物②几丁质硬体,经石化升馏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化石③已灭绝生物,∈2 —C1,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④主要有两大类:树形笔石类(树枝状底栖固着,有三种性质的胞管分为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正笔石(列示,漂浮生活只有正胞管) 10,脊椎动物演化中的几件大事: 颌的出现:有效捕食(棘鱼、盾皮鱼开始),在进化中有重要意义 水生演化为陆生:进化史上又一里程碑(水陆两栖) 羊膜卵:它的出现是进化史上的第三件大事,完全脱离水,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变温演化为恒温、卵生演化为胎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加快了动物发展的步伐 11,区分腕足动物和双壳类动物 腕足类壳体由大小不等的两瓣壳组成,较大的壳叫腹壳,较小的壳叫背壳,正视腹或背壳,可发现它左右对称。双壳类两瓣壳大小相等,如我们平常所食的贝类,铰合线两侧对称,每一瓣壳左右不对称。 12,蜓基本特征:指相化石---浅海,底栖,标准化石--生存时代:C-P,钙质微粒状壳,一般大如麦粒,个体一般1mm,大者可达20-30mm,具包旋的多房室壳,常呈纺缍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圆柱形,球形或透镜形。 蜓的演化趋势:一般为个体由小变大,壳形由短轴向长轴变化,旋壁由原始单层分化为多层以及蜂巢层的出现, 旋脊由强变弱或演化为拟旋脊. 蜓的地史分布:中石炭世开始繁盛,以纺缍蜓科大量出现为特色.晚石炭世,旋壁具蜂巢层的类别极繁盛.早二叠世为蜓的全盛时期,以拟旋脊和副隔壁出现为特点.晚二叠世逐渐衰亡,形体特殊,晚二叠世末期蜓类绝灭. C1出现;C2蜂巢层出现;P1拟旋脊出现;P2副隔壁出现 13,物种形成的方式:主要有渐变成种、骤变成种和迅变成种 (1)渐变成种:一个物种,通过微小变异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一个新种的成种方式,称为渐变成种。又分为继承式和分化式两种形成方式。包括继承式成种、分化式成种 (2)骤变成种:一个物种,通过种内个体的突变,或由不同物种的杂交引起的突变,在短期内形成新种的方式,称为骤变成种,一般不经过亚种阶段。 (3)迅变成种:一个物种,在较短地质时期内迅速分化成新种,以后,新种在长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成种方式称为迅变成种,又称为间断平衡学说。 14.腔肠动物的一般特征: 低等二胚层多细胞后生动物,有组织无器官。 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组成,由体壁包围形成肠腔,司消化和吸收作用。 身体多呈轴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称。体型可以归纳为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类。这两种体型往往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史的两个阶段。 前寒武纪晚期已出现,化石均为印模,古生代以来出现具硬体的门类。15,三叶虫纲的基本特征:①节肢动物中已绝灭的一类,C-P②动物体纵、横均三分③扁平,分背腹两面,三叶虫的背甲被两条纵沟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而成三叶,因而称三叶虫.④个体一般3-10厘米,小者数毫米,大者可达70厘米左右⑤海生、底栖、爬行 地史学 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沉积环境:一个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具有特殊沉积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生物相:一些较大的生物组合或生物群的区域面貌。 相标志:能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原生生物特征和沉积特征。 牵引流:以床沙载荷方式进行搬运和沉积的流体。重力流:含大量弥散沉积物高密度流体,分为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流,浊 流四类。 层理构造:垂直岩层层面方向上由沉积物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 不同显示出来的沉积构造。 暴露标志:形成与沉积作用之后,并能指示沉积物曾暴露于地表的层面构造。 自生矿物:原始沉积时期或固结成岩以前形成的矿物。 三角洲沉积:河流入海时,所携带的碎屑在河口附近浅水环境中堆积形成的 大型扇状沉积。 潮坪:波浪作用不强的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滨海带。 海底扇:在浊流作用驱动下,将浅水陆棚边缘的大量沉积物沿海底峡谷顺大 陆斜坡以很高的速度运向深水区至大洋边缘变缓而迅速形成的扇状浊积岩 堆积。 鲍马序列;浊积岩一般有数中岩性组成频繁的韵律结构,每一韵律层底部 常为具递变层理的砂岩,向上颗粒变细,层理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组成鲍 马序列。 旋回沉积作用: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沉积方式的变 化导致的沉积单元纵向上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 纵向堆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悬移物质从水体中自上 而下沉降的沉积作用。 横向堆积作用:沉积物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 减弱时物质沉积。 生物筑积作用:生物礁型沉积地层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指造架生物原地筑 积而形成地层的作用方式。 地史学: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岩层:野外见到的成层岩石泛称为岩层 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地层学:研究地表成层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 比和地质时代确定。 地层叠覆律: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 原始水平律:地层沉积时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 面的。 连续:如果一个沉积盆地内沉积作用不断进行,则所形成的地层接触关系称 为连续 间断: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沉积作用停止,但并没有发生明 显的大陆剥蚀作用,而后又接收沉积,这样就产生了地层的间断 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规则的侵蚀和暴露标 志的分割面,有地层缺失。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 时代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侵入接触:如果岩浆岩在沉积岩形成之后侵入,则在侵入体接触带上,会出 现烘烤变质等现象,侵入岩体中往往还残留有围岩的捕掳体,有时还被与侵 入体共生的岩脉所贯入,这种关系称为侵入接触 沉积接触:如果侵入岩冷却凝固,由于剥蚀作用而露出地表,其上又被新的 沉积岩层所覆盖,这时沉积岩层底部往往有侵入岩的砾石,这种关系称沉积 接触 退积: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的沉积物堆 积作用 进积: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 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 旋回层序:是几种岩性规律性的交替和重复出现的现象, 沉积旋回:当海退序列紧接着一个海进序列时,就形成地层中沉积物成分, 粒度,化石等特征有规律的镜像对称分布现象,这种现象称沉积旋回 地层划分:是依据不同的地层物质属性将相似和接近的地层组构成不同的地 层单位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 代是相同的 标志层:是一段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沉积地层,具有明显区分于其它地层 的特征 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的化石。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石的综合 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出现的单层组合 延限带: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整个延续范围之内所代表的地层体 间隔带:指位于两个特定的生物面之间的地层体 组合带:指特有的化石组合所占有的地层 富集带:某些化石种属最繁盛的一段地层 层型:特定岩层序列中一个特定间隔或一个定点,它构成了该地层单位或地 层界限的定义和特征说明标准 单位层型:指不同类型地层单位的典型剖面,其上下限由界线层型标定, 内部允许存在部分覆盖 界线层型:给定义在识别一个地层界线作标准用的一个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 个特殊的点。 地势分异;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升降运动所控制的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 的地形的差别。 补偿盆地:边下降、边充填一直保持补偿状态的沉积盆地称为补偿盆地 饥饿盆地:远离海岸或周围没有大河注入,没有丰富的陆源碎屑供应,因 而基盘的下降没有得到沉积物补偿充填,长期处于非补偿状态,称非补偿盆 地或饥饿盆地 沉积组合:是指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中主要构造环 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地幔柱: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 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离散型板块边界:洋壳增生并使先成洋壳向外推进的扩张带 主动大陆边缘:具有洋壳俯冲带,洋壳俯冲形成岛弧-海沟体系或大陆火山 弧-海沟体系这类大陆边缘为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没有洋壳俯冲带,不存在岛弧-海沟体系这类大陆边缘称为 被动大陆边缘 地台:地壳上巨大的构造稳定区 地盾:地台上缺失沉积盖层,变质基地直接出露地表的部分称为地盾 裂陷槽:地台上发育巨厚沉积盖层的断陷带;常是地台上曾再度活跃的张 裂地带,但夭折的裂谷 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的海相沉积,最后又回返褶皱并上升成山系 的巨型槽状凹陷带。 地槽旋回:指地槽从开裂沉降、闭合褶皱至升起成山的全过程。 构造旋回:指全球性构造作用的旋回现象。 地缝合线:地壳碰撞结合带,不同板块间的拼合碰撞标志,其两侧地块的 地质发展史往往有重大的差异,沿地缝合带则断续分布有一些特殊的地质记 录。 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 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混杂堆积:形成在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由洋壳或陆壳残片、浊流-远 洋沉积及浅水区地层崩塌外来岩块混杂而形成 生物相:指一些较大的生物组合或生物群的区域面貌。 生物区系:因温度控制(气候分带)和地理隔离因素长期作用形成的生物分类 和演化体系上的重要区别 温度控制: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受气候分带制约,有时也与地形高低所反映的垂直 气候分带有关,海生生物则主要受与纬度高低有关的海水温度控制,有时也受到 不规则海流分布范围的影响 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是海洋阻隔,对海生生物来说既有大陆、 地峡的陆地隔离因素,还有广阔洋盆的深海隔离因素,后者对于底栖生物的分布 也有明显的影响 生物大区:生物区系单元里边的最大级别。 艾迪卡拉动物群;前寒武纪阶段,在元古宙末的震旦级晚期,实体动物化石虽然丰 富,组织结构也相高级,但呈印痕状态保存,都属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一般 称为裸露动物群又称 艾迪卡拉动物群;前寒武纪阶段,在元古宙末的震旦级晚期,实体动物化石虽然丰 富,组织结构也相高级,但呈印痕状态保存,都属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一般 称为裸露动物群又称艾迪卡拉动物群 小壳动物群;指寒武纪初期大量繁盛,个体微小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 群 简答题 1,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定义与异同点 答;水平层理:在水体平静的环境中,呈悬浮状态搬运的粘土和细粉砂缓慢沉积, 形成水平层理(或纹理)。平行层理:在急流、高能条件下,由于高速水流形成的 平坦床沙 相同点;层之间相互平行 不同点:a 水平层理纹层薄,通常小于1mm至1-2mm;平行层理纹层较厚。 b 水平层理是低能静水环境下的产物,沉积物颗粒较细;平行层理是高能环境的 产物,沉积物颗粒较粗。 c 水平层理常见于湖泊中心、牛轭湖、泻湖、潮坪至次深海、深海环境;平行层 理常见于河流边滩、海滩环境,深海浊流沉积的特定部位也可能出现 2,遗迹化石的定义与主要特征 答;遗迹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主要特征; 1)原地保存2) 常保存于缺少实体化石和无机沉积构造的地层中 3)地质分布时间长4)遗迹化石与造迹生物很少共生5)一物多迹或异物同迹 3,曲流河的二元结构 答;1)河道沉积;河底滞留沉积:河道底部,主要以粗的砾石为主,叠瓦状构造, 透镜状分布,与下伏岩层为冲刷侵蚀接触。曲流砂坝沉积:成熟度较低的岩屑砂 岩、长石砂岩和粉砂岩,具有单向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天然堤沉积: 粉砂为主,内有小型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和爬升层理,也见干裂和植物根系,主 要代表为点砂坝沉积。2)河漫滩沉积;其沉积物主要是冲破河岸的洪水带来的悬 浮载荷垂相加积产物,以粉砂质和泥质为主,一般层理不发育,也可有波状层理, 水平纹层和小型交错层理,并常发育植物根系,钙质结核或泥裂,以及废弃河道(牛 轭湖)沼泽化而形成的泥炭层。 4,潮坪沉积相的特征 答;潮坪沉积相的特征;潮上带,以砂,粉砂和泥质沉积为主,干裂雨痕等暴露 标志发育,可见陆生动物的足迹。潮间带,发育双向交错层里和透镜状,脉状及 波状层理,具有垂直层面的潜穴等水下标志,也有暴漏标志。潮下带,潮下高能 环境多形成石英砂,交错层理,狭盐度底栖类生物大量繁殖。潮下低能环境以细 粒粉砂和泥质沉积为主,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发育以广盐度生物为特色。 5,地层与地层或其他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各自的定义 答1)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它是 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沉积物依次堆 叠而形成的。 2)行不整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 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3)角度不整合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 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 蚀面存在。 4)侵入接触侵入体与被侵入的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有接触变 质现象,侵入体边缘常有捕掳体,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常常不规则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上 堆积有由该侵入体被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 6,地层划分的方法 答;1)构造学方法;依据不整合面划分地层;2)岩石学方法;依据岩性特征, 沉积旋回划分地层;3)古生物学方法;依据化石面貌划分地层4)同位素年龄测定 5)磁性地层对比 7,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级别体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岩石地层单位:以岩石的特征和岩石的类别作为划分依据,岩石地层单位包括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还有超群,亚群,亚组,等辅助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以地层形成的时代为划分依据,自高而低分为六个级别:宇,界,系, 统,阶,时带对应得之年代为宙,代,纪,世,期,时 两者关系1)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穿时性年代地层单位不具有穿时性:2)表示范围不 同,岩石地层单位反应区域性特点,年代地层单位反应全球特征3)年代地层单 位没有固定的岩性内容;4)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对应,岩石地层单位可 以从任一时间开始任一时间结束。 8,威尔逊旋回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每个阶段需举出一个实例) 答;1)胚胎期,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而形成大陆裂谷,但尚未出现海洋环境, 东非裂谷带,2)幼年期,陆壳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出现洋壳,红海 洋亚丁湾;3)成年期;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有未出现俯冲, 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苦熬大,大西洋;4)衰退期;大洋中脊虽然继续出现扩 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逐渐缩小, 太平洋;5)残余期,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期间仅 存残留的内陆海,地中海;6)消亡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碰撞,洋盆最准闭合,海 域消失形成造山带,沿碰撞带(古缝合线)残留洋壳残余(蛇绿岩套),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脉 9,地史学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答;恢复古板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地质学方法:寻找不同板块拼合碰撞标志——地缝合带。地缝合带往往发 育深大断裂,两侧地块的发展演化史往往有重大差异,沿缝合带断续分布蛇绿岩 套,代表消减的洋壳残留,并常见有混杂堆积等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此外沉 积组合类型,地层序列,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分区,古气候等可帮助我们识别两 个相互分离的独立板块。 2)古地磁学方法 根据岩石内古地磁的测定,并通过退磁措施,消除以后地壳运动对原有剩余磁 性的叠加影响,测定当时地磁方向的磁偏角(D)的磁倾角(I)等剩余磁性,恢 复岩石形成时的磁化方向,运用公式,tanI=2tanλ求出古纬度(λ),这是确定 古板块的古纬度和方位的唯一定量资料来源。 3)生物古地理方法 生物古地理指生物相和生物区系两个概念,地史时期大陆,海洋分布及其古纬 度位置,由于板块运动的不断变化,必然在生物区系性质上有所反影。两个完全 不同的生物区系,相邻近在咫尺,说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板块。 10,古生代的地史特征 答;早古生代地史特征1)生物界:后生动物迅速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2)属加里东构造阶段,稳定区和活动区并存,后期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3)沉积类 型复杂多样,奥陶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发育冰川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 1)生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 始大量繁盛,原始爬行类逐渐征服大陆 2)全球构造:联合大陆的形成 3)沉积 矿产:铁和铝风化矿床、膏盐、油气和煤 4)古气候:全球石炭-二叠纪冰川

石家庄经济学院中级财务管理试卷

石家庄经济学院试卷(G 卷) 2008/2009 学年第2 学期 一、思考题(共18分,2题,每题9分) 1.邯钢公司在1996 年发行3 年期14%信用债券。不久国家 7 7 次下调利率,发行3 年期债券只需8%即可。试问邯钢 公在发行公司债券时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避免利率风险? 2.为什么NPV优于IRR法 二、计算题(共2题,24分,每题12分) 1.试举例说明(画表)燃油的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 2 .某公司权益账户如下: 普通股(每股面值 5 元)400000 资本溢价300000 留存收益1800000 权益总额2500000 该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50 元,试计算: (1)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后,按照市价结转,该公司的权益账户有何变化? (2)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后,按照面值结转,该公司的权益账户有何变化? 三、概念区别题(共3题,18分,每题6分) 1.股票选择权和绩效股形式 2.外盘和内盘 3.会计核算型、会计与财务管理并存型和财务公司型三 种财务机构 四、计算分析题(共2题,40分,每题20分) 1.ABC 公司计划获得5 年期设备,购买价值1000 万元,如借款1000 万元,利 率10%,5 年等额偿还,估计残值100 万元,5 年后卖掉。如租赁该设备 5 年,每年租金275 万元,年末支付。但租赁期满出租人拥有设备,租赁期间维修费 用出租人支付,若购买由ABC 公司自付,每年维修费50 万元,年初支付,设 备每年折旧率依次为20%、32%、20%、14%、14%,ABC 公司所得税为25%,试决定ABC 公司是购买还是租赁好。 (P/A,10%,5=3.791,P/A,7.5%,5=4.046,P/F,7.5%,1-5 分别为0.9302 、 0.8653、0.805、0.7488、0.6966) 2. 某公司考虑赎回5 年前销售的7500 万元,10%年利率,30年期的债券。该债券在30年里要摊销450 万元的发行成本。公司的投资银行认为可以销售一批新的8%利

【期末复习】《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A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40分) 1.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中,地面测量的主要观测量有、和高差。 2. 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线,是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地球椭球面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 地球曲率对的影响,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必须加以考虑。 4. 我国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主要有、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和。 5. 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主要有和。 6. 东经114?51′所在6?带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为和 ;该点所在3?带的 和。带号和中央子午线为 7. 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985m, y=17321765.211m, 则该点位于第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中央子午线的侧。 8.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旋转至该直线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三北方向(基本方向)是指、和真北方向。 9. 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作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相对

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 10. 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b=0.863m,红面读数 b=5.551m,前视黑12 面读数a=1.735m,红面读数a=6.521m,则A、B的高差为: 。 12 11. 水准测量中水准尺的零点差通过方法消除。 1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 在B、A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其水准路线长度为2km,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 hhBAAB高差为=-0.011m,=-0.009m,已知B点高程85.211m,则A点高 程。 14. 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6个测回时,第4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5. 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 90?。今用该仪器观测某个目标盘左读数为90?31′22″,盘右观测得读数269?28′30″,则竖盘指标差 __________,垂直 角__________。 16. 相位式测距仪的原理中,采用一组测尺来组合测距,以短测尺(频率高的调制波,又称 精测尺)保证,以长测尺(频率低的调制波,又称粗测尺)保证。 17. 某全站仪标定精度为m=2mm+2ppm?D,现用该仪器测得某段距离值为1250.002m,依据仪器标称精度,该观测距离的误差约为。 1

测量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 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答案:100平方千米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答案:6371 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答案:首子午面二面 11.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答案:赤道平面 12.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3.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 1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答案: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5.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 1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 1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 18.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的 形式来表示。 答案:相对 1 分数 19.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答案:锐 21.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 22.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答案:180° 23.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答案:临时性标志永久性标志 24.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水平 25.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答案:303°20′ 26.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答案: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27.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答案: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28.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29.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中国地质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撰写规范(试行) 木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应能表明作者确己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工程设计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论文或设计的撰写必须道循正确性、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和可读性的原则。 一、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的构成、装订顺序及排版格式要求 1.论文或设计书构成 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由前置、主体和后置二部分构成(见图1)。 2 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目录→注释表(必要时)→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封底。 3.论文或设计书的排版格式要求

论文(设计)全文必须用16K(195mmx270mm)纸打印。内容文字凡是没有特别说明的一律采用宋体5号字。 (1)页面设置:word排版,页设置为:40行,母行39个字.页面边距设置为:上、下边距均为25mm;左、右边距均为25mm:页眉15mm:页脚17.5mm。 (2)页码设置:页码从主体部分的引言或绪论开始编码,一直到附录结束为止。页码设置在页脚、居中,页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3)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制作的论文封面,或按学校统一制作的论文封面打印。可在学校教务处的网页上下载封面。 (4)中文摘要及关健词:中文摘要友关键词单独一页,中文摘要的内容600字左右,关键词5个左右。排版式样要求见图2所示。 (5)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单独一页,并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内容对应。排版式样要求见图2所示。 (6)目录:只采用两个层次,即“章”与“节”,并标注页码。单独一页。“目录”两个字用宋3、粗体、居中;其它用宋体5号。 (75号字, 式样见图3。

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学

研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水文地质学试题真题 一、选择题——在括号内的三项选择中选择一项最佳答案。(30分) 例题:岩石的给水度通常(a.大于、b.等于、c.小于)它的空隙度。 例题最佳答案:c. 1、当某种岩石由两种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且粗大颗粒之间的孔隙完全为细小颗粒所充填时,则此岩石的孔隙度(a.小于、b.大于、c.等于)由粗颗粒和细颗粒单独组成时的岩石的孔隙度的乘积。 2、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主要表现为(a.测压水位升高、b.含水层厚度加大、c.向相邻含水层越流)。 3、地下水按(a.埋藏条件、b.含水介质类型、c.化学成分的形成)分类,可以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地下水的实际流速通常(a.大于、b.等于、c.小于)地下水的渗透流速。 5、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a.升高、b.不变、c.降低)。 6、包气带岩层的渗透系数随包气带含水量的降低而(a.增大、b.减小、c.不变)。 7、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a.Na、b.Mg、c.Ca)为主。 8、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称为(a.侵蚀性二氧化碳、b.平衡二氧化碳、c.游离二氧化碳)。 9、用同位素(a.氚和14C、b.氘和18O、c.34S和36Cl)可以研究地下水的起源。 10、水对某种盐类的溶解能力随该盐类浓度的增加而(a.增强、b.不变、c.减弱)。 11、当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割法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泄流量将(a.偏小、b.偏大、c.不偏小也不偏大)。 12、山区地下水全部以大泉形式集中排泄时,可以认为泉流量(a.小于、b.大于、c.等于)地下水的补给量。 13、接受同等强度的降水补给时,砂砾层的地下水位变幅(a.大于、b. 小于、c. 等于)细砂层的地下水位变幅。 14、灰岩地区的峰林平原,是岩溶作用(a.早期、b.中期、c.晚期)的产物。 15、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a.降水量、b.蒸发量、c.地表径流量)的多寡。 16、用一个泉作为供水水源时,供水能力取决于泉的(a.最大流量、b.最小流量、c.平均流量)。 17、矿亢充水水源以地下水的(a.补给量、b.储存量、c.允许开采量)为主时,则矿亢涌水量充沛、不易疏干。 18、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之一是可以防止(a. 地下水污染、b.大泉干固、c.海水入侵)。 19、在松散岩层中打供水井,常在井内滤水管外围回填砾石,要求回填砾石的渗透性(a.小于、b.大于、c.等于)岩层的渗透性。 20、在地下水水质分析中,常把(a.碳酸盐硬度、b.非碳酸盐硬度、c.负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二、试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河北地质大学马原第三章题库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旧历史观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不了解超自然力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B不了解自然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C不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D不了解人的意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 A神定的一种秩序B绝对理性在时间上的展开 C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D实践 4.生产力体现了生产过程中的( ) A人与人的关系B物与物的关系C个人与集体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5.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劳动技能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 7.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为( )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能够把人和物结合起来 C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D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8.生产关系是指(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 9.生产关系中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与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消费关系 10.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指( ) A谁占有别人的劳动B劳动产品归谁所有 C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D劳动过程的社会化程度 11.阶级的实质是( ) A不同的社会分工B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 C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某种特权的社会集团D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硕士开题报告_(格式)

各位工程硕士研究生: 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在填写后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前,请认真阅读下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登记表仅作为开题报告的格式,所留的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根据《中华人民国学位条例暂行实行办法》中“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专业除外”的要求,我院研制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网上公告系统”,现已上网运行。 请全体研究生注意在贴开题、答辩布告的同时,使用此系统。从2005年1月1日起开题、答辩的研究生都须在网上公告,否则开题及答辩无效。 在完成表格中的论证容、导师签署意见、通过评议组专家评议、教研室以及院系签署意见后,请将《登记表》用A4纸打印1份,工程硕士生请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容。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又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求导师、导师组及研究生本人要十分重视选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 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 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 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 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 工程设计与实施。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查新 开题报告是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的论证,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循本规定有关要求,否则,将不允许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 (一) 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1.开题前,研究生必须做较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

-2012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a(含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43分)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301m,y=19234567.211m, 则该点属于度带,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中央子午线的侧。 4.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夹角。数值在范 围。 5.地面测量几何要素为角度、_________、。 6.交会法测量是测定单个地面点的平面坐标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交会法测量方法主要 有后方交会、、。 7.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8.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 A 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 B 照准误差, C 直线定线误差。 9.距离测量中,L1=300m,中误差为±10cm, L2=100m,中误差为±5cm,则_______的 精度高。 10.水准测量中采用可以消除水准尺的零点差。 11.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a1=0.?957m,红面读数a2=5.?647m,前视 黑面读数b1=1.?857m,红面读数b2=6.645m,则A、B的高差为:。 1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差的计算公式为。其高程闭合差的分配处理是将 高差闭合差反号按或成比例分配到各观测高差上。 h=-0.007m,14.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AB h=0.008m。已知B点高程69.666m,则A点高程。 BA 15.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9个测回时,第6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6.整平全站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 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7.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90°,天顶时为0°,今用盘左观测某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 地面点到假定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容是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南方向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精读、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围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普通,工程,摄影。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31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 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与测设。 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北线、坐标纵轴线。(P-40) 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P-33。 1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围是0°或360°。 19.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误差不大于1/2000) 21. 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 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26. 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7. 森林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望远镜、罗盘盒和基座。 28.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 29.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30. 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31. 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后视距和与前视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的。(后视a—前视b如果为负,则B低于A,若为正,则B高于A) 32. 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33.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后站后视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