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11-18T16:00:13.4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冯林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冯林(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吉文中学165463)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易于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如在引入指示剂时,我课前先在一张白纸上用绿色水彩画上了荷叶,然后用无色酚酞画上了荷花。上课时,我做出神秘的样子说:“我现在用这无色溶液能给大家变出荷花来。”这时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我,我就像魔术师那样,嘴里说着“变、变、变”,手上把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画好的荷花上,立刻,在荷叶上长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荷花。学生们兴奋好奇地议论着,我就找准时机给学生揭秘。在这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仅轻松地引出了指示剂这一新概念,而且对酚酞的变色情况记忆深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前提。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我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例如,在分子这一节教学中,可补充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我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

演示结束后,我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

3、红磷能不能燃烧?

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让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固,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在实验室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

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让每组学生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紧接下来让学生继续讨论:怎样设计一个节约药品,让此反应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四、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例如,我把教材中的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改为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的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让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中的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我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家庭小实验,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