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第三篇人口

早在新石器时代,莆田境内已有人类活动。战国时期,莆田为闽越族聚居之地,秦、汉以后,中原汉族避乱南迁,其中部分直接或间接入莆定居,他们与地方先居人民逐渐同化,成为莆田主要人口。

经过繁衍生息,莆田人口呈波浪式上升。开始见于记录的明景泰三年(1452),全县人口为182419人;后遭倭寇之乱,至万历四十年(1612),减少10万余人;到清末,人口又增至378271人。民国后期,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原因,每年递减近万人。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增长快速,1990年底,全县总人口达1501821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816人,成为全国人口大县之一。

60年代始,县人民政府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控制。1979~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10.6‰,同时,人口素质也不断提高。然而,莆田人多地少,控制人口增长工作还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第一章源流

第一节来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的庄边、白沙、常太、华亭、渠桥、埭头等地就有人类从事生产活动。

秦、汉以前,境内是闽越族聚居的地方。秦、汉以后,特别是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期间,中原汉族因避兵乱,多次大批南迁入闽,其中部分在莆定居成为莆田主要人口,他们同闽越族以及后来迁入的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开发莆田,共同劳动,互通婚姻,逐步同化,成为现代的莆田人。

莆田人口多从中原迁来,其姓氏多来自中原,莆田原住闽越族人,受汉族文化影响,也逐渐汉化,使用汉字,改用汉姓。

据文字记载,汉代境内已有胡、陈、范、信、张、杨、何7姓,林氏始于东晋太元(376~396)间,由今温州迁家莆沥□山(今城厢棠坡)。郑氏为东晋时泉州太守郑昭过莆,留葬其祖茔于南湖(今城厢南山广化寺),梁朝其裔孙露、庄、淑三兄弟由今永泰来,筑屋居先茔侧。黄氏自玄宗时致仕桂州刺吏将归侯官,阻风于涵头,乐其风土,遂由侯官黄巷迁来,仍号为黄巷(今涵江国欢镇黄巷)。其后各代均有不同姓氏的汉族迁莆。

唐代迁来有:吴、詹、欧阳、欧、江、朱、李、孔、许、游、徐、翁、余、佘、崔、龚、蔡、潘、董、康、俞、方、刘、王、凌25姓。

宋代迁来有:柯、丘、宋、阮、戴、卓、卢、苏、辜、黎、辛、田、萧、邹、梁、唐、彭、庄、曾、留、周、鲍、廖、赵、魏、顾、谢、喻、郭、石、薛、叶、丁、杜、伊、洪、雍、罗、靳、祁、陆42姓;

元代迁来有:程、吴、孙、姚、汤、马、郝、穆8姓;

明代迁来有:冯、庞、曹、池、扶、倪、韩、安、官、连、高、钱、章、侯、金、尹、武、史、吕、骆、易、邓、白、柳、沈、傅、赖、蒋、蒲、夏、段、昌、严、常、蚁(□)、枟36姓;

还有畲族姓的:蓝、雷、车、钟4姓;

清代迁来有:童、施、温、原、闵、毛、席、薄、简9姓。

还有迁来时代不详的:甘、符、秦、颜、伍、阿、解、岳、厉、惠……等姓。

建国后,驻莆的外地籍军、政人员,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莆工作的学生等也有不少人在莆定居,还有四川、湖南等地的女子因婚嫁迁莆,而成为莆田人口。

1990年人口普查获悉,全县计有158姓:丁、广、上官、马、毛、王、方、尹、邓、孔、车、永、布、甘、史、卢、冯、田、叶、白、石、厉、江、伍、华、庄、向、池、阮、朱、孙、安、关、汪、汤、刘、任、农、齐、纪、许、吕、祁、余、苏、扶、吴、辛、何、佘、杨、严、李、张、沈、闵、宋、杜、陆、陈、庞、官、连、邹、阿、罗、欧、欧阳、邱、林、金、周、武、范、郑、卓、岳、昌、易、岩、单、胡、俞、洪、施、徐、姚、倪、柯、侯、柳、赵、郝、骆、段、□、饶、翁、钟、涂、秦、原、钱、高、唐、凌、留、顾、席、郭、夏、龚、符、萧、梁、曹、黄、崔、康、曾、常、章、温、韩、董、程、傅、喻、惠、彭、谢、蒋、游、螘、童、雍、辜、詹、解、赖、靳、蒲、蓝、鲍、雷、简、廖、蔡、潘、黎、樟、颜、薄、穆、檀、薛、戴、魏(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复姓取第一个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