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

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

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

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

?

常见的一个误解是,人们认为互联网(Internet,也叫因特网)和万维网(WorldWideWeb)是同样的事物。一些词语如“互联网”、“万维网”,“网”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替使用。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互联网”和“万维网”是两个独立的实体。

?

?

互联网是线路、协议以及通过TCP/IP协议实现数据电子传输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体。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

万维网则存在于互联网之上。它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构成了因特网主要的部分。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连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万维网由浏览器浏览连超文本页面组成,这些超文本页面是通过TCP/IP协议从网络上获取的。网页的开头部分总是或者https://,表明被浏览器的信息是超文本,是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来传输的。所以,如果把互联网看成是基础,那幺万维网就可以被看成是对互联网的应用。

?

?

万维网(WorldWideWeb)是作为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个项目发展

电大_Java语言和WWW技术判断题

电大_Java语言和WWW技术判断题 1.调用System.gc()方法不能保证JVM立即进行垃圾收集,而只能是建议。T 2.类加载器加载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类,它通过区分本机文件系统的类和网络系统导入的类增加安全性。T 3.Java数组的长度只在构造(创建)数组时指定,而在声明数组时不能指定。T 4.main()方法前的public修饰符、static修饰符均是必须的。F 5.局部变量在定义该变量的方法被调用时被创建,而在该方法退出后被撤销,其生存期和定义该变量的方法的生存期相同。T 6.数组元素没有进行显式赋值,系统根据数组声明的数据类型自动进行默认初始化。T 7.一个源文件可以不包含任何代码定义,即是一个空文件,编译时不会产生错误。T 8.一个源文件中,如果没有public类,则源文件名不必与源文件中其它类名一致。T 9.源文件命名可以依照Java语言标识符定义规定。F 10.垃圾收集的过程在Java程序的生存期中是自动的,不需要分配和释放内存,也避免了内存泄漏。T 11.类加载器加载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类,由网络系统导入的指定类总是先被加载。F 12.Java中所有参数的传递都采用值传递方式,即当传递一个参数到方法中时方法获得的是传递参数的副本。T 13.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由于其所属对象生命周期不同,生存周期也不同。T 14.如果在一个源文件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public类定义,则会产生运行错误。F 15.一个源文件可以包含多个类。F 16.一个源文件只能包含一个public类。T 17.用来指定数组长度的数据类型只能是int类型。F 18.在源文件中,如果存在一个public类定义,则源文件名必须与public类名一致。F 19.friendly关键字是Java语言友元类的访问控制修饰符。F 20.private修饰的顶层类(非内部类)可以被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所访问。F 21.任何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显式初始化。F 22.在Java语言中,属性前不加任何访问控制修饰符则表示只允许同一包中的类访问。T 23.包声明语句(package)必须放置在包引入语句(import)之前。T 24.当一个类没有显式定义构造方法时,Java系统总是为其创建一个默认的无参的构造方法。T 25.一个源文件中有class(类声明)、package(包声明)和import(包引入)3中顶层元素,同时出现时必须按照import、package和class的顺序出现。F 26.一个源文件中最多只能包含一个包引入语句(import)。如果源文件没有显式声明引入包,则系统默认引入https://www.360docs.net/doc/2b998471.html,ng包。F 27.在同一个类的不同构造方法中调用该类的其它构造方法需要使用this(…)的形式,this(…)不能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调用。F 28.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不能比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高。F 29.maxElements是一个成员变量,声明为:“public static final intmaxElements=100;”。T 30.类变量在该类被加载时被创建,不能用new Xxxx()创建,所有该类的实例对象共享类变量,其生存期是类的生存期。T 31.实例变量在使用new Xxxx()创建该类的实例时被创建,而其生存期和该类的实例对象的生存期相同。 T 32.在一个抽象类中不能定义构造方法。F

网络基础及Internet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是通 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实现的 (B)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通 过协议实现的 (C)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双向通 信 (D)互联网络不属于计算机网络 2.下列硬件中,不属于局域网所使用设备的是() (A)计算机 (B)调制解调器(家用计算机上网) (C)网卡 (D)传输线 3.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一般不包括() (A)总线形 (B)环形 (C)星形 (D)网状形 4.家用计算机上网时所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A)计算机数字信号与电话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B)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 (C)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转换 (D)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连接 5.以下关于Internet名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源于International (B)来源于TCP/IP协议 (C)开始就用这个名字 (D)由代表大会决定的 6.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科教网是()(A)C hinaNET (B)C hinaGBN (C)C ERNET (D)C STNET 7.因特网中最基本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我国大多采用C类,属于小型网络,它的网络号占用的字节个数是() (A)1 (B)2 (C)3

(D)4 8.以下关于IP地址和Internet域名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个IP地址可以对应一个域名 (B)一个IP地址只能对应一个域名 (C)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 (D)I P地址和域名没有关系 9.Internet应用信息服务不采用的工作模式是() (A)主机/终端 (B)服务器/客户机 (C)服务器/浏览器 (D)对等 10.为了实现计算机通过有线电视线路联入Internet,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是() (A)电缆调制解调器 (B)网卡 (C)U SB接口 (D)集线器 11.浏览器的默认URL地址() (A)不能设置成,浏览器自动访问的URL地址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试题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 .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2)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结构分为(中国+86)、区号、本机号。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6-03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6-04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 答:不能; 6-05 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 (1)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以太网;因特网;万维网

因特网于1969 年诞生于美国。最初名为“阿帕网”(ARPAnet)是一个军用研究系统,后来又成为连接大学及高等院校计算机的学术系统,现在则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五大洲150 多个国家的开放型全球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许多服务商。普通电脑用户只需要一台个人计算机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因特网服务商连接,便可进入因特网。但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 系统)等。 “因特网”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开头字母必须大写,指的是全球最大的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互联网络。小写的“internet”(“interreto”),则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一个大型网络。按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的网络系统可以通称为“互联网”。这就是说,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和“因特网”所下的定义分别是“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和“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 网发展演变而来的”。 关于以太网 以太网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Ethernet V2 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太网标准协议。目前IEEE802.3为以太网标准。以太网的发展: ?最早的采用共享媒体的争用型网络 ALOHA ? 70年代中期由 Xerox Palo Alto 研究中心提出,数据率为2.94M,称为 Ethernet(以太网)。 ?经 DEC, Intel and Xerox公司改进为 10M标准 (DIX 标准 ) 。 ? 1985年定名为 IEEE 802.3,即使用 CAMA/CD协议的 LAN标准,数据率从1M到 10M (现已发展到1000M),支持多种传输媒体。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借鉴于百度知道)

JAVA语言与WWW技术复习题

2016-2017年第二学期JAVA语言与WWW技术复习 题 一、填空题 1.Java的三大体系分别是___ Java EE _ __、____ Java SE__、___ Java ME __。 2.Java中的变量可分为两种数据类型,分别是___基本数据类型_和_引用数据类型__ ___。 3.在非静态成员方法中,可以使用关键字__ This _ ___访问类的其它非静态成员。 4.被static关键字修饰的成员变量被称为_静态变量__,它可以被该类所有的实例对象共 享。 5.编译Java程序需要使用__ javac _ ___命令。 6.Java中的程序代码都必须在一个类中定义,类使用___ class___关键字来定义。 7.若int []a={12,45,34,46,23}; ,则a[2]= __34_ ___。 8.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是__封装、__继承__和多态_。 9.定义在类中的变量被称为___成员变量_,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被称为__局部变量_。 10.异常的捕获通常由try、catch两部分组成,___try___代码块用来存放可能发生异常,__ catch __代码块用来处理产生的异常。 11.String类中用于返回字符串字符个数的方法是___ length() __。 12.JDK中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存储任意对象的类,统称为_集合_ __。 13.在Java中,能实现线程间通信的流是_管道流___。 14.System.out是__PrintStream__类的对象,称为标准输出流,调用System类的_ setOut(PrintStream out)__方法可以实现标准输出流的重定向。 15.在程序开发中,要想将一个包中的类导入到当前程序中,可以使用_ import __关键字。 16.System类中所提供的属性和方法都是_ 静态___的,想要引用这些属性和方 法,直接使用System类调用即可。 17.Collection有两个子接口分别是List和Set,List集合的特点是有序、可重 复,Set集合的特点是无序、不可重复。 18.InputStreamReader类是用于将_字节流___转换为_字符流___。 19.在Java中,byte类型数据占___1___个字节,short类型数据占__2____个字节,int类型数 据占___4___个字节,long类型数据占__8____个字节。 20.当一个对象被当成垃圾从存中释放时,它的_ finalize()_____方法会被自动调用。 二、选择题

JAVA语言与WWW技术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JA V A语言与WWW技术》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D 2、B 3、B 4、B 5、C 6、B 7、D 8、A 9、D 10、D 11、C 12、B 13、A 14、D 15、B 16、A 17、ABE 18、CDE 19、D 20、B 二、简答题 1、JA V A是由SUN Microsystem公司推出的。其特点如下: A、语法简单,功能强大 B、分布式与安全性 C、与平台无关 D、解释运行,高效率 E、多线程,可并行执行 F、动态执行 G、丰富的API文档和类库 2、 JA V A虚拟机即JVM:是在一台真正的机器上用软件方式实现的一台假想机,是编译后的JA V A程序和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可以将其看作一个虚拟的处理器,编译后的JA V A程序由JVM解释执行,而不是由CPU。 JVM的具体实现包括:指令集、寄存器组、类文件格式、栈、垃圾收集堆、内存区等几部分。 3、 JVM是运行JA V A程序必不可少的机制,编译后的JA V A程序指令并不直接在硬件系统的CPU上执行,而是由JVM执行,JVM是编译后的JA V A程序和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员可把JVM看作一个虚拟的处理器,它不仅解释执行编译后的JA V A指令,而且还进行安全检查,它是JA V A程序能在多平台之间进行无缝移植的可靠保证,也是JA V A程序的安全检查引擎,JVM使用的代码是存在编译生成的.class文件中。 4、 (略) 5、 (略) 6、 抽象:是指通过抽取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描述事物的一种思想 封装:是将数据及对数据类型的操作捆绑在一起成为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尽可能对外隐藏它的细节,只呈现少量接口的技术。 继承:是指在一个类中将另一个已有类中的数据和方法保留供自己用,再加上自己特殊的数据和方法而形成一个新类的技术。 多态:是指在一个类或多个类中让多个方法使用同一名字的技术,如方法的重载和覆盖等。7、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把问题看成是相互作用的事物集合,用属性来描述事物,把它的操作定义为方法,其中把事物称为对象,把属性称为数据,对象就是数据加方法。

电大Java语言与WWW技术形成性考核程序题

电大Java语言与WWW技术形成性考核程序题 一、写出下列程序完成的功能 1、public class 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0; for ( int i=1;i<=100;i++) sum+=i; System.out.println("sum="+sum); } } 上面这段程序所完成的功能是:求 1至100之间的整数的和,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Class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i,Max,Min; int a[ ]={ 12,67,8,98,23,56,124,55,99,100 }; Max=Min=a[0]; for (i=1;iMax)Max=a [i]; } System.out.println(Max+" "Min); System.out.println(); } } 上面这段程序所完成的功能是:在数组中查找并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输出显示。 3、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Class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Fact N=new Fact(4); System.out.println(N.fact() ); } } class Fact{ int n; Fact(intnn){n=nn;} int fact(){

2017计算机网络习题集(2)及答案201723810080

一、IP 网络是虚拟网络 ◆IP 网络是虚拟的。在IP 网络上传送的是IP数据报(IP 分组)。 ◆实际上在网络链路上传送的是“帧”,使用的是帧的硬件地址(MAC 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 用来把IP 地址(虚拟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 二、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二进制和点分十进制。 IP 地址是32 位二进制数字,为方便阅读和从键盘上输入,可把每8 位二进制数字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字,并用小数点隔开,这就是点分十进制。 三、因特网的域名 因特网的域名分为: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 ◆三级域名 ◆四级域名 四、域名服务器DNS (Domain Name Server) 因特网中设有很多的域名服务器DNS,用来把域名转换为IP 地址。 五、电子邮件 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接收邮件使用的协议——邮局协议版本3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注:邮件的传送仍然要使用IP 和TCP 协议 六、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用来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因特网上的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惟一的标识符URL。 ◆URL 实际上就是文档在因特网中的地址。 七、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八、结束语 ?IP 地址是32 位二进制数字。为便于阅读和键入,也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个人用户上网可向本地ISP 租用临时的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把计算机域名转换为计算机使用的32 位二进制IP 地址。 ?发送电子邮件使用SMTP 协议,接收电子邮件使用POP3 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惟一地确定了万维网上文档的地址。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用于万维网浏览器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的信息交互。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使万维网文档有了统一的格式。 ?IP 电话不使用TCP 协议。利用IP 电话网关使得在普通电话之间可以打IP 电话。 =====================================================================

以太网跟因特网的区别

以太网是一种通信协议标准 万维网WWW 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 以太网: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万维网: WWW 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是Internet 上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服务,也是发展最快和目前用的最广泛的服务。正是因为有了WWW工具,才使得近年来Internet 迅速发展,且用户数量飞速增长。 1、WWW简介

WWW 是World Wide 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the European 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由于用户在通过Web 浏览器访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再关心一些技术性的细节,而且界面非常友好,因而Web 在Internet 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走红全球,并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2、WWW的发展和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等)获得信息。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那种单方面传输和获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种主观的选择性。现在,网络上提供各种类别的数据库系统,如文献期刊、产业信息、气象信息、论文检索等等。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及时、迅速和便捷。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那么它三者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介绍一下: 1、互联网 互联网英文为internet(第一个字母i要小写)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2、因特网 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第一个字I要大写)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 因特网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3、万维网 万维网英文为World Wide Web,缩写为www。 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协议的因特网,就称为万维网 4、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 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所以,即使仅有两台机器,不论用何种技术使其彼此通信,也叫互联网。因特网可不是仅有两台机器组成的互联网,它是由上千万台设备组成的互联网。因特网使用TCP/IP协议让不同的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但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并不一定是因特网,一个局域网也可以使用TCP/IP协议。判断自己是否接入的是因特网,首先是看自己电脑是否安装了TCP/IP协议,其次看是否拥有一个公网地址(所谓公网地址,就是所有私网地址以外的地址)。 .

7因特网基础知识测试题

23因特网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一代互联网Internet 2比第一代互联网区别表现在。 A.在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B.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 C.网络传输速度D.仅存在于技术层面2.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 A.CPI/IP协议B.PCT/IP协议 C.PTC/IP协议D.TCP/IP协议 3.以下有关代理服务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工作站提供访问Internet的代理服务 B.代理服务器可用作防火墙 C.使用代理服务器可提高Internet的浏览速度 D.代理服务器是一种硬件技术,是建立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服务器4.Internet的核心内容是。 A.全球程序共享B.全球数据共享 C.全球信息共享D.全球指令共享 5.Internet上计算机的名字由许多域构成,域间用分隔。 A.小圆点B.逗号C.分号D.冒号6.信息高速公路是指 A.装备有通信设施的高速公路B.电子邮政系统 C.快速专用通道D.国家信息基础设施7.以下有关Internet服务提供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ISP是众多企业和个人用户接入Internet的驿站和桥梁 B.二级ISP中以接入服务为主的服务商叫做IAP C.二级ISP中以信息内容服务为主的服务商叫做ICP D.主干网ISP从事长距离的接入服务,采用转接器来提供服务8.万维网的网址以http为前导,表示遵从协议。 A.纯文本B.超文本传输C.TCP/IP D.PoP 9.电子信箱地址的格式是。 A.用户名@主机域名B.主机名@用户名

·2·基础知识测试篇 C.用户名.主机域名D.主机域名.用户名 10.大量服务器集合的全球万维网,简称为。 A.Bwe B.Wbe C.Web D.Bew 11.以下不是顶级类型域名。 A.net B.edu C.W W W D.cn 12.URL的组成格式为。 A.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和资源文件名 B.资源类型、资源文件名和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 C.主机域名、资源类型、资源文件名 D.资源文件名、主机域名、资源类型 13.以下有关网页保存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eb页,全部”,整个网页的图片、文本和超链接 B.“Web页,全部”,整个网页包括页面结构、图片、文本、嵌入文件和超链接 C.“Web页,仅HTML”,网页的图片、文本、窗口框架 D.“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的图片、文本和超链接 14.以下有关邮件帐号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接收邮件服务器使用的邮件协议名,一般采用POP3协议 B.接收邮件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应填入你的电子邮件地址 C.发送邮件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必须与接收邮件服务器相同 D.发送邮件服务器域名或1P地址必须选择一个其他的服务器地址15.子网掩码是一个位的模式,它的作用是识别子网和判别主机属于哪一个网络。 A.16 B.32 C.24 D.64 16.远程计算机是指。 A.要访问的另一系统的计算机B.物理距离100 Km以外 C.位于不同国家的计算机D.位于不同地区的计算机17.从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b998471.html,可以看出它是中国的一个站点。 A.商业部门B.政府部门C.教育部门D.科技部门18.Internet与WWW的关系是。 A.都表示互联网,只不过名称不同 B.www是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功能 C.Internet与WWW没有关系 D.WWW是Internet上的一种协议 19.WWW的作用是。 A.信息浏览B.文件传输C收发电子邮件D.远程登录20.URL的作用是。 A.定位主机的地址B.定位资源的地址 C.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D.表示电子邮件的地址

网络基础及Internet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网络基础及Internet》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是通 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实现的 (B)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通 过协议实现的 (C)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双向通 信 (D)互联网络不属于计算机网络 2.下列硬件中,不属于局域网所使用设备的是() (A)计算机 (B)调制解调器(家用计算机上网) (C)网卡 (D)传输线 3.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一般不包括() (A)总线形 (B)环形 (C)星形 (D)网状形 4.家用计算机上网时所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实现() (A)计算机数字信号与电话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B)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 (C)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的转换 (D)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连接 5.以下关于Internet名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源于International (B)来源于TCP/IP协议 (C)开始就用这个名字 (D)由代表大会决定的 6.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科教网是()(A)C hinaNET (B)C hinaGBN (C)C ERNET (D)C STNET 7.因特网中最基本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我国大多采用C类,属于小型网络,它的网络号占用的字节个数是() (A)1 (B)2

(C)3 (D)4 8.以下关于IP地址和Internet域名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个IP地址可以对应一个域名 (B)一个IP地址只能对应一个域名 (C)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 (D)I P地址和域名没有关系 9.Internet应用信息服务不采用的工作模式是() (A)主机/终端 (B)服务器/客户机 (C)服务器/浏览器 (D)对等 10.为了实现计算机通过有线电视线路联入Internet,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是() (A)电缆调制解调器 (B)网卡 (C)U SB接口 (D)集线器 11.浏览器的默认URL地址()

电大 Java语言和WWW技术 实验报告一

《Java语言和WWW技术》课程 实验报告一 实验题1 [实验要求] ?安装JDK和Docs文档 ?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安装JCreator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与收获] 实验题2 [实验要求] ?调试Java Application程序 ?记录调试过程、步骤、结果 [实验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与收获] 实验题3 [实验要求] ?调试Java Applet程序 ?记录调试过程、步骤、结果 [实验程序]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pplet.Applet; public class HelloWorldApplet extends Applet { String t ; public void init () { t = "Hello World";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drawString (t , 25, 25) ; } }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与收获] 实验题4 [实验要求] ?运算符程序的调试和运行 ?记录运行结果 ?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程序] public class Ex2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234; int b; boolean c; b=0; c=(a==234)||(b++==1); System.out.println("b="+b+" c="+c); b=0; c=(a==234)|(b++==1); System.out.println("b="+b+" c="+c); b=0; c=(a!=234)||(b++==1); System.out.println("b="+b+" c="+c); b=0; c=(a!=234)|(b++==1); System.out.println("b="+b+" c="+c); } } [运行结果] [实验结论与收获] 实验题5

网络试题3

计算机网络试题 姓名:年龄:性别:班级:联系方式: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每题2分) 1、WWW中的信息资源是以Web页为元素构成的,并采用()方式组织这些Web页 A)菜单B)命令C)超链接D)无任何联系 2、HTTP的中文意思是() A)超文本标记语言B)电子公告牌C)文件传输协议D)超文本传输协议 3、在Internet Explorer中,所谓“主页”是指() A)每次启动Internet Explorer时,系统自动打开的页面地址 B)主要页面地址C)首页地址D)本机地址 4、互联网络上的服务都是基于一种协议,WWW服务基于()协议 A)SMIP B)HTTP C)SNMP D)TELNET 5、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信息服务是因特网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服务形式,它是基于()方式进行工作的? A)单机B)浏览器/服务器C)对称多处理器D)客户/服务器 6、下列关于WWW浏览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WWW浏览器是WWW的客户端程序B)WWW浏览器可以访问FTP服务器的资源 C)WWW浏览器只能访问WWW服务器的资源D)利用WWW浏览器可以保存与打印主页 7、在WWW中,客户端使用的不是() A)WWW服务器B)WWW浏览器C)Netscape Navigator D)Internet Explorer 8、根据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三中类型 A)互联网B)广域网C)Internet D)Intranet 9、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网卡B)调制解调器(Modem)C)电话机D)浏览器软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3 一、填空题(请将最恰当的答案填写在对应的空白横线上,每空2分,共10分。) 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指语义、_________________、同步。 2.在数据链路层使用HDLC 协议时,当上层传递过来的数据中含如下的比特数据串“011111110”,那么HDLC协议将会把它编码为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传输。 3.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子层。 4.在网络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互联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CP/IP中,DNS是实现域名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换。 二、选择题(每小题仅有1个答案,请将最恰当的答案选项填写在对应的空白横线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是在上完成的。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是。 A、屏蔽双绞线 B、非屏蔽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光纤 3.ATM中,传递的数据单元称为信元,一个信元中数据部分的长度为。 A、固定53字节 B、不少于46字节,不大于1500字节 C、任意长度 D、固定48字节 4.对TCP和UDP,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TCP和UDP的端口是相互独立的 B、TCP和UDP的端口是完全相同的,没有本质的区别 C、利用TCP发送数据强,需要与对方建立一条TCP连接 D、利用UDP发送数据强,不需要与对方建立连接 5.邮件服务器之间相互传递邮件使用的协议是。 A、SMTP B、POP3 C、IMAP D、HTTP 三、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目后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 5分。) 1.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2.ARQ协议中,收到一个重复帧,将其丢弃掉就可以了。【】 3.以太网是一种星型网络,使用CSMA/CD协议。【】 4.ARP主要用来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 5.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资源。【】 四、简答题(请在题目下方的空白处作答。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 共15分。) 1.说明TCP通信过程中,一个确认帧丢失,也不一定引起该数据帧重传的原因?(7分) 2.说明万维网需要解决哪几个关键技术,它是如何解决的。(8分)

JAVA语言与WWW技术复习题.doc

2016-2017 年第二学期 JAVA语言与 WWW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Java 的三大体系分别是___ Java EE _ __ 、____ Java SE __ 、___ Java ME __ 。 2. Java 中的变量可分为两种数据类型,分别是___基本数据类型_ 和 _引用数据类型__ ___。 3. 在非静态成员方法中,可以使用关键字__ This ____访问类的其它非静态成员。 4.被static 关键字修饰的成员变量被称为 _静态变量 __,它可以被该类所有的实例对象共享。 5. 编译 Java 程序需要使用__ javac ____命令。 6. Java 中的程序代码都必须在一个类中定义,类使用___ class___关键字来定义。 7. 若int []a={12,45,34,46,23};,则a[2]= __34____。 8.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是__封装、__继承__和多态_。 9.定义在类中的变量被称为 ___成员变量 _ ,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被称为 __局部变量 _。 10. 异常的捕获通常由try 、 catch 两部分组成,___ try ___ 代码块用来存放可能发生异 常, __ catch __代码块用来处理产生的异常。 11. String类中用于返回字符串字符个数的方法是___ length()__ 。 12. JDK中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存储任意对象的类,统称为_ 集合 ___。 13. 在Java 中,能实现线程间通信的流是_管道流___。 14. 是 __ PrintStream setOut(PrintStream out) __类的对象,称为标准输出流,调用 __ 方法可以实现标准输出流的重定向。 System 类的 _ 15. 在程序开发中,要想将一个包中的类导入到当前程序中,可以使用_ import__关键 字。

internet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们可以在( )上浏览丰富的网页信息. A,WWW B,Telnet C,FTP D,E-mail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 ). A,CERNet B,ChinaNET C,Internet D,ARPAnet 3,E-MAIL地址的能用格式是( ). A,用户名#域名B,域名#用户名 C,用户名@域名D,域名@用户名 4,要想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查找和搜索相关资料,应该学会使用( ). A,HTML B,JA V A C,E-MAIL D,搜索引擎 5,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b998471.html,中,http的含义是( ). A,万维网B,超文本传输协议 C,"山东热线" D,文件传输协议 6,下面关于IP地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 B, 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有且只有一个IP地址 C, 每个IP地址占有32个二进制位 D, A类IP地址所包含的主机数比B类IP地址多 7,FTP的含义是( ) A,超文本传输协议B,文件传输协议C,万维网D,远程登录 8,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因特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 A,网卡B,调制解调器C,电话机D,浏览器软件 9,上网浏览信息,常用的浏览器是( ) A,Internet Explorer B,Word2000 C,WPS2000 D,KV300 10,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是( ) A,LAN B,W AN C,WWW D,INTERNET 11,不属于INTERNET基本服务的是( ) A,电子邮件B,电话会议C,文件传输D,远程登录 12,TCP/IP的作用是( ) A,使连接在INTERNET上的各种计算机能够相互沟通 B,能把INTERNET上的各种语言翻译成英语 C,能把INTERNET上的英语翻译成各种语言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3,在电子邮件地址中,符号@后面的部分是( ) A,用户名B,主机域名C,IP地址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4,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中,文件传输所使用的命令是( ) A,FTP B,TELNET C,MAIL D,OPEN 15,下列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的是( )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普通电缆D,光纤 16,在因特网(Internet)中,电子公告板的缩写是( ) A,FTP B,BBS C,WWW D,E-mail 17,点击IE浏览器"工具栏"上"刷新"按钮,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更新当前显示的网页B,可以中止当前显示的传输,返回空白页面C,可以打印当前网页D,可以搜索符合条件的网站

因特网基本服务

第三章因特网基本服务 图3-1 因特网基本服务内容框架图 前两章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基本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二、教材分析、难点分析 因特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出现过许多应用服务,按照这些服务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是:Telnet(远程登录)、Email(电子邮件)、USEnet(新闻组)、FTP(文件传输)、Archie (文档检索)、W AIS(广域信息服务)、Gopher(信息查询)、WWW(万维网)等。目前还在继续使用的主要服务种类有:Telnet、Email、FTP、WWW等服务。USEnet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在本章中,教材通过对这些服务原理的解释和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因特网至今还保留的几个基本应用服务,即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网络的几种应用模式。 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巨大数量基本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理解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控制手段,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主要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别。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浏览器访问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理解以提高相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四种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四种因特网基本应用服务的能力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其中“万维网”和“文件传输”的内容将在后续的有关章节中用到。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万维网的基本构架 2、进一步了解网站、网页的概念、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含义 3、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4、理解远程登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 5、理解文件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6、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